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娣明
Chang Ti Ming
論文名稱: 三國時代戰爭詩研究
The Poetry of War in the Period of Three Kingdoms
指導教授: 沈秋雄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65
中文關鍵詞: 三國戰爭詩建安文學正始文學軍旅詩
英文關鍵詞: Three Kingdoms, Poetry of war, Literature of Jian An, Literature of Zheng Shi, Poetry of arm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78下載:12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此篇二十六萬一千餘字,共分十一章的論文,所要研究的主題為「三國時代戰爭詩研究」。三國時代兵連禍結,當代詩人如何以文字將戰爭的強烈的意象凝鍊於詩頁上,並煥發出個人獨特的思考哲理,是本文欲討論分析的重點。
    本文第一章緒論指出過去學者對於三國時代戰爭文學的研究成果,而這些研究成果對於「三國時代」之歷史爭論與「戰爭文學」的文學評論思維為本文主旨之定義切出多方面的思辨角度,第二章則剖析其定義問題。
    第三章則從當時社會狀況、文學自身發展、及政治因素探討產生的背景。第四章是觀察戰爭詩數量多、或創作比例較高或較低的詩人的作品,從此可見戰爭詩往往與詩人的生平與遭遇相關連。第五章在分析主戰類作品的內容。第六章則從主戰類作品常用的修辭技巧:誇飾、引用、借代、排比、類疊、對偶,來分析主戰類戰爭詩的修辭美感,並從中體會出受到漢賦的影響,以及鋪張華麗的風格。第七章分析反戰類作品的內容,可以看出此類作品在記敘戰爭中與戰爭後的景況、戰爭中的人物,以及抒發自己或代替人民抒發情感時,所描寫出哀鴻遍野的情況,以及詩人對生民流離的憐憫,甚至從而議論戰爭的錯誤與建功思想的荒謬。第八章則觀察三國時代反戰類戰爭詩常用的修辭技巧:摹寫、轉化、譬喻、頂真的運用情況。第九章從分析對戰爭態度不明顯的詩作在記敘戰爭中與戰爭後的景況,以及抒發自己或代替別人抒發情感的內容中,歸納出此類作品雖不明確表達對戰爭的態度,但多隱約在內容中寓情於景地流露出對戰爭歌誦或厭惡的情緒。第十章則觀察三國時代對戰爭態度不明顯的戰爭詩所常用的修辭技巧。
    綜合來看,三國時代戰爭詩與當時長期政爭及戰亂、儒學的逐漸衰微、擺脫經學、文學自覺、寫實詩與浪漫詩平分秋色、創作者多有政治地位或政治企圖等背景有密切的關係。而且三類戰爭詩各有其突出的特色與修辭運用上的特色。以時代縱向來看,不論戰爭主題、觀念、與筆法,都是前有所承,而且對於後世戰爭詩的題目、體制、題型、筆法與內容也多所啟發。倘若在日後能從而開展出我國戰爭文學史,並與國外戰爭詩作一比較,將會對中國文化與中國人對戰爭的看法有更進一步的體悟。

    “The Poetry of War in the Three Kingdoms” is the subject of this paper. In the time of the Three Kingdoms, the times of chaos, how to describe the war into poems and show one’s mind is what we focus on.
    Through collected data, the issue of the period of the Three Kingdoms and the literature of war show lots of aspects of the article. We discuss the definition in Chapter 2.
    The background was studied in Chapter 3. In Chapter 4, poetry of war is analyzed in individual. We believe the works is influenced by the life of the poet. In the next 4 chapters, the poetry of war is analyzed in the method of rhetoric, which included imitating, transform, metaphor and etc. Rhetoric in the poetry against war is discussed, as in advocating war. Each kind has its character. The other poetry is in the chapter 10.
    To summary, there is relationship among poetry of war in the period of Three Kingdoms, politic chaos, war, declining of Confucianism, getting rid of classics and etc. Each kind of poetry of war has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rhetoric. The authors might have their politic attitude and attempt. The subjects, opinions and skills of poetry play roles in literature. The understanding demands academic attention because the tradition occupies the fundamental part of Chinese culture.

    論文提要 1 第一章、緒論 8 第一節、研究主題 8 第二節、研究動機 8 第三節、研究目的與意義 9 一、研究戰爭詩具有文學目的與意義 10 二、研究戰爭詩具有史學目的與意義 11 三、研究戰爭詩具有哲學目的與意義 12 四、研究戰爭詩具有心理學目的與意義 12 五、研究戰爭詩具有軍事學目的與意義 13 六、研究戰爭詩具有社會學目的與意義 13 七、研究戰爭詩具有政治學目的與意義 14 第四節、研究的範圍與限制 14 第五節、過去主要研究成果與檢討 15 一、國內外對戰爭研究者多,但對中國古代兵學研究者少 15 二、過去對戰爭詩或戰爭文學之主要研究成果 15 第六節、研究進路與方法 17 第二章、三國時代戰爭詩之涵義 19 第一節、三國時代之涵義 19 一、歷史學者之定名與劃分 19 二、戰爭史與軍事史學者之定名與劃分 20 三、文學史學者之定名與劃分 20 第二節、戰爭之涵義 22 一、中國古代兵法家的看法 22 二、西方的看法 30 第三節、戰爭詩之涵意 34 一、前人之研究情形 34 二、戰爭詩之釋義 36 三、戰爭詩之分類 38 四、中國戰爭詩之傳統 40 五、與其他近似體裁之分別 42 第四節、略述西方文學傳統中的戰爭要素 43 第五節、西方文學批評中對於戰爭詩一詞之思辯 50 第三章、三國時代戰爭詩產生的背景 51 一、長時期政爭與戰亂 51 二、儒學的逐漸衰微 53 三、擺脫經學,文學自覺 53 四、寫實詩與浪漫詩平分秋色 54 五、創作者多有其政治地位或政治企圖 55 第四章、三國時代戰爭詩之概況研究: 從作家個別創作數量及比例分析之 56 第一節、三國時代戰爭詩概況 56 第二節、三國時代戰爭詩創作數量多的詩人 58 一、王粲 58 二、曹植 60 三、曹丕 62 第三節、從詩人個別的戰爭詩創作比例來看 64 一、戰爭詩創作比例高的詩人 65 二、戰爭詩創作比例低的詩人 67 第五章、主戰類之作品內容 72 第一節、記敘戰爭前之景況 72 第二節、記敘戰爭中之景況 74 第三節、記敘戰爭後之景況 77 第四節、記敘想像中之戰爭景況 80 第五節、記敘戰爭的英雄 83 第六節、表達自己志向 93 第七節、檢討過去的戰爭 98 第八節、純粹論述戰爭之道 103 附表二、三國時代戰爭詩一覽表 111 第六章、主戰類作品之修辭技巧 130 一、誇飾 131 二、引用 136 三、借代 137 四、排比 139 五、類疊 141 六、對偶 143 附表三、三國時代主戰類戰爭詩修辭表 145 第七章、非戰類之作品內容 160 第一節、記敘戰爭中之景況 161 第二節、記敘戰爭後之景況 167 第三節、記敘戰爭人物 172 第四節、抒發自己對戰爭之感受 174 第五節、代替人民抒發對戰爭之感受 179 第六節、議論戰爭之錯誤與建功思想之荒謬 181 第八章、非戰類作品之修辭技巧 189 一、摹寫 189 二、轉化 193 三、譬喻 195 四、頂真 196 附表四、三國時代非戰類戰爭詩修辭表 199 第九章、對戰爭態度不明顯的作品內容 206 第一節、記敘戰爭中之景況 206 第二節、記敘戰爭後之景況 210 第三節、抒發自己之情感 211 第四節、代替別人抒發情感 218 第十章、對戰爭態度不明顯的作品之修辭技巧 222 一、映襯 222 二、設問 224 附表五、三國時代對戰爭態度不明顯的戰爭詩修辭表 229 第十一章、結論 241 第一節、三國時代戰爭詩之特色 241 一、三國時代主戰類戰爭詩之特色 241 二、三國時代非戰類戰爭詩之特色 245 三、三國時代對戰爭態度不明顯的戰爭詩之特色 250 第二節、三國時代戰爭詩的繼承與影響 254 一、戰爭主題的繼承 254 二、戰爭觀念的繼承 256 三、筆法的繼承 257 四、對後世的影響 259 第三節、尚待開展之部份 265

    一、書籍類
    (一)文學類
    丁仲祜,《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台北市:藝文印書館,1983。
    丁金域,《承先啟後的曹子建詩》,台中市:永吉,1981。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中國文學講話:(五)魏晉南北朝文學》,台北市:巨流,1985。
    孔安國注,孔穎達正義,《重刊宋本尚書注疏附校勘記》,台北市:藍燈,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
    毛亨傳,鄭玄箋,孔穎達正義,《重刊宋本詩經注疏附校勘記》,台北市:藍燈,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
    王幼安,《蕙風詞話人間詞話》,台北市:河洛,1975。
    王先謙,《漢鐃歌釋文箋正》,台北:藝文,1974。
    王志健,《文學論》,台北市:正中,1987。
    王初慶等著,《兩漢文學學術研討論文集》,台北市:華嚴,1995。
    王國維,《人間詞話》,台北市:天龍,1981。
    王弼(晉),《老子帛書老子》,台北市:學海,1994。
    王弼,韓康伯注,孔穎達正義,《重刊宋本易經注疏附校勘記》,台北市:藍燈,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
    王景霓,湯擎民,鄭孟彤編著,《漢魏六朝詩譯釋》,哈爾濱市: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3。
    王雲路,《六朝詩歌語詞研究》,哈爾濱,黑龍江教育,1999。
    王雲路,《漢魏六朝詩歌語言論稿》,陜西:陜西人民教育,1997。
    王運熙,王國安,《漢魏六朝樂府詩評注》,濟南:齊魯,2000。
    王夢鷗,《文心雕龍》,台北市:時報文化,1994。
    王夢鷗,《禮記選注》,台北市:正中,1993。
    王維輝,《東漢至隋常用詞演變研究》,南京:南京大學,2000。
    王謨,《增訂漢魏叢書》,台北市:大化,1791年金谿王氏刻本。
    王巍,《建安文學概論》,瀋陽:遼寧教育,2000。
    王巍,李文祿主編,《建安詩文鑑賞辭典》,長春市:東北師範大學,1994。
    古遠清,《詩歌分類學》,高雄市:復文圖書,1991。
    史蒂文˙科恩(Steven Cohan),琳達˙夏爾斯(Linda M. Shires),張方譯,《講故事:對敘事虛構作品的理論分析》(Telling Storie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Narrative Fiction),板橋市:駱駝,1997。
    左丘明著,竹添光鴻會箋,《左傳會箋》,台北市,天工,1993。
    皮錫瑞,《增註經學歷史》,台北市:藝文,2000。
    伍蠡甫,林驤華編著,《現代西方文論選》,台北市:書林,1994。
    安井小太郎等著,連清吉,林慶彰譯,《經學史》,台北市:萬卷樓,1996。
    朱自清,《經典常談》,台北:漢京,1983。
    衣殿臣,黃益庸,《歷代愛國詩》,北京:大眾文藝,1998。
    何休注,徐彥疏,《重刊宋本春秋公羊傳注疏附校勘記》,台北市:藍燈,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
    何晏集解,邢昺疏,《重刊宋本論語注疏附校勘記》,台北市:藍燈,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
    何寄澎,《總是玉關情:唐代邊塞詩初探》,台北市:聯經,1978。
    余冠英選注,《漢魏六潮詩選》,北京:人民文學,1997。
    余培林,《新譯老子讀本》,台北市:三民,1997。
    余培林,《詩經正詁》,,台北市:三民,1993。
    余培林注譯,《新譯老子讀本》,台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73年1月初版。
    吳承恩(明),《西遊記》,台南:利大,1985。
    吳景旭著,《歷代詩話》,北京:京華,1998。
    呂慧鵑,劉波,盧達編,《中國歷代名著文學家評傳》,山東:山東教育,1997。
    更生選注,《歷代邊塞軍旅詩》,北京:華夏,2000。
    李元洛,《詩美學》,台北市:東大圖書,1990。
    李文初,《漢魏六朝文學研究》,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2000。
    李曰剛,《中國文學史》,台北市:白雲書屋,1978。
    李曰剛,《中國文學流變史:詩歌編》,台北市:連貫,1983。
    李石曾,《世界文學大系》,台北市:各大,1961。
    李俊清譯註,《艾略特的荒原》,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出版。
    李建中,《魏晉文學與魏晉人格》,湖北:湖北教育,1998。
    李暉,于非,《歷代賦譯釋》,哈爾濱:黑龍江人民,1997。
    李學勤,《古文字學初階》,北京:中華,1997。
    李鍌,邱燮友,陳滿銘,劉正浩等編譯,《新譯四書讀本》,台北市:三民,1981。
    李寶均,《曹氏父子與建安文學》,台北市:萬卷樓,1991。
    杜預注,孔穎達正義,《重刊宋本春秋左氏傳注疏附校勘記》,台北市:藍燈,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
    沈德潛選註,《唐詩別裁》,台北市:商務印書館,1956。
    汪中,《樂府詩選注》,台北:學海,1979。
    汪超宏,《六朝詩歌》,北京:文化藝術,1998。
    周振甫,《文章例話》,卷三,台北:五南,1994。
    季旭昇,《詩經古義新證》,台北市:文史哲,1994。
    林尹,《文字學概說》,台北市:正中,1996。
    林尹,《訓詁學概要》,台北市:正中,1994。
    林尹著,林炯陽注釋,《中國聲韻學通論》,台北市:黎明文化,1995。
    林家驪,《新譯阮籍詩文集》,台北市:三民,2001。
    林慶彰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台北市:文史哲,1992。
    武秀成譯注,《嵇康詩文》,台北市:錦繡,1993。
    邱英生,高爽編著,《三曹詩譯釋》,哈爾濱市: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2。
    邱燮友註譯,《新譯唐詩三百首》,台北市:三民,1990。
    邱鎮京,《阮籍詩研究》,台北市:文津,1979。
    施正康編著,《漢魏詩選》,上海:上海書店,1994。
    洪順隆,《抒情與敘事》,台北市:黎明文化,1998。
    洪讚,《唐代戰爭詩研究》,台北市:文史哲,1987。
    胡國瑞,《魏晉南北朝文學史》,上海:上海文藝,1980。
    胡樸安,《中國文字學史》,台北市:商務印書館,1992。
    范寧注,楊士勛疏,《重刊宋本春秋穀梁傳注疏附校勘記》,台北市:藍燈,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
    韋勒克等著,王夢鷗,許國衡著,《文學論:文學研究方法論》,台北市:志文,1976。
    倪其心譯注,《阮籍詩文》,台北市:錦繡,1993。
    唐玄宗注,邢昺疏,《重刊宋本孝經注疏附校勘記》,台北市:藍燈,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
    唐蘭,《古文字學導論》,台北市:學海,1986。
    孫明君,《三曹與中國詩史》,台北市:商鼎文化,1996。
    孫善甫校訂,《中國文化基本教材論語孟子》,台北市:東華,1987。
    孫鐵剛編撰,《諸侯爭盟記:左傳》,台北市:時報文化,1983。
    徐公持,《阮籍與嵇康》,台北市:國文天地,1991。
    徐公持編著,《魏晉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1999。
    柴棲鷙,《中國歷代文學思想家生卒年代一覽表》,台北市:北方,1993。
    殷義祥譯注,《三曹詩》,台北市:錦繡,1993。
    袁行霈主編,《歷代名篇鑑賞集成》上冊,台北市:五南,1993。
    馬宗霍,《中國經學史》,台北市:商務印書館,1972。
    高辛勇,《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台北市:聯經,1987。
    高海夫,金性堯主編,《古詩漢魏六朝新賞:阮籍》,台北市:地球,1993。
    高海夫、金性堯主編,《古詩漢魏六朝新賞:曹丕等九人》,台北市:地球,1993。
    張世祿,《中國音韻學史》,台北市:商務印書館,2000。
    張松如主編,《中國詩歌美學史》,吉林:吉林大學,1994。
    張春榮,《一把文學的梯子》,台北市:爾雅,1993。
    張榮芳,《通典》,台北市:時報文化,1987。
    張爾岐,《儀禮鄭注句讀》,台北市:學海,1981。
    張澍輯,方家常譯注,《諸葛亮文集全譯》,貴州:貴州人民,1997。
    三國˙魏曹丕著,譯健賢議注,《魏文帝集全譯》,貴陽市:貴州人民出版社,1998。
    曹道衡,沈玉成編撰,《中國文學家大辭典》,北京市:中華書局,1996。
    曹鴻昭譯,《伊尼亞斯逃亡記》,聯經出版社,1986年出版。
    梁啟超,《中國之美文及其歷史》,台北市:台灣中華,1980。
    梁啟超,《中國韻文裏頭所表現的感情》,台北市:台灣中華,1983。
    清聖祖敕撰,《佩文韻府》,台北市:商務印書館,1966。
    許敏申,《《說文解字》與中國古文字學》,上海:復旦大學,1999。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台北市:黎明文化,1993。
    許德楠,李鼎霞選注,《漢魏六朝詩詩文卷》,北京:京華,1998。
    許錟輝,《文字學簡編》,台北市:萬卷樓,2001。
    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台北市:里仁,1999。
    郭振鐸,《插圖本中國文學史》,台北市:莊嚴,1991。
    郭璞注,邢丙疏,《重刊宋本爾雅注疏附校勘記》,台北市:藍燈,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
    陳大齊,《論語臆解》,台北市:商務印書館,1968。
    陳友冰,《漢魏六朝樂府賞析》,安徽:文藝,1999。
    陳昌明,《緣情文學觀》,台北市:台灣,1999。
    陳桂珠,《才高八斗曹子建》,台北市:莊嚴,1984。
    宋陳彭年等重修,林尹校訂,《新校正切宋本廣韻》,台北市:黎明文化,1995。
    陳新雄,《重校增訂音略証補》,台北市:文史哲,1994。
    陳新雄,《訓詁學》,台北市:台灣學生,1996。
    陳新雄,《等韻述要》,台北市:藝文,1995。
    陳新雄,《聲類新編》,台北市:台灣學生,1992。
    陳濤,《文字學淺談》,河南:大象,1997。
    陳濬,《論語話解》,台北市:商務印書館,1969。
    陳鵬翔,〈主題學研究與中國文學〉,陳鵬翔主編,《主題學研究論文集》,台北市:東大,1983。
    喬衍琯,《文史通義》,台北市:時報文化,1998。
    斯波六郎主編,《文選索引》,台北市:正中,1988。
    植村清二著,李君奭,《諸葛亮》,彰化:專心,1973。
    程章爛,《世族與六朝文字》,哈爾濱,黑龍江教育,1998。
    程湘清,《魏晉南北朝漢語研究》,山東:山東教育,1994。
    程發軔,《春秋要領》,台北市:三民,1991。
    程毅中,《中國詩體流變》,北京:中華書局,1998。
    華立,《近代邊塞詩文選譯》,四川:巴蜀書社,1997。
    費振剛,胡雙寶,宗明華輯校,《全漢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黃文吉,《中國詩文中的情感》,台北市:台灣書局,1998。
    黃振民,《古籍導讀》,台北市:天工,1989。
    黃振民,《歷代詩評解》,台北市:新文齋,1969。
    黃益庸,《歷代民生詩》,北京:大眾文藝,2000。
    黃毓秀、曾珍珍合譯,《希臘悲劇》,書林出版公司,1984年出版。
    黃節,《阮步兵詠懷詩注》,台北市:藝文,2000。
    黃節,《魏文武明帝詩註》,,台北:藝文,1977。
    黃節箋釋,《漢魏樂府風箋》,台北:學海,1990。
    黃錦鋐,《新譯莊子讀本》,台北市:三民,1997。
    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台北市:學海,1991。
    楊昌年,《現代小說》,台北市:三民,1997。
    楊昌年,《現代詩的創作與欣賞》,台北市:文史哲,1991。
    楊家駱主編,《文史通義等三種》,台北市:世界書局,1989。
    楊家駱教授九十冥誕紀念論文集編委會,《楊家駱教授九十冥誕紀念論文集》,台北市:萬卷樓,2001。
    楊振良,《有趣的中國字》,台北市:萬卷樓,1992。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上冊,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1987。
    葛賢寧,《中國詩歌史》,台北市:中華文化,1951。
    廖美玉,〈文心曹植說〉,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編輯,《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文史哲,1991。
    廖國棟,《建安辭賦之傳承與拓新》,台北市:文津,2000。
    趙岐注,孫奭疏,《重刊宋本孟子注疏附校勘記》,台北市:藍燈,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
    趙昌平,李夢生主編,倉陽卿選譯,《先秦漢魏六朝詩三百首新譯》,台北:建安,1999。
    齊滬揚,《傳播語言學》,鄭州:河南人民,2000。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市:華正,1994。
    劉玉耀,《雅的俗情:樂府詩與民歌》,瀋陽:遼海,1998。
    劉洪澤,劉韜等著,《中國戰書:歷代戰爭文書賞析》,北京:解放軍,1997。
    宋劉義慶,吳紹志註譯,《世說新語》,台南,西北,1994。
    梁劉勰著,陸侃如,牟世金譯注,《文心雕龍譯注》,台北:建安,1997。
    蔣伯潛編著,《校讎目錄學篡要》,台北市:正中,1982。
    鄭玄注,孔穎達正義,《重刊宋本禮記注疏附校勘記》,台北市:藍燈,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
    鄭明娳,《西遊記探原》,台北市:文開文化,1982。
    鄭康成,《禮記鄭注》,台北市:學海,1992。
    鄭騫校訂,顏崑陽選註,《平林新月》,台北市:時報文化,1996。
    澤田總清著,王鶴儀編譯,《中國韻文史》,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84。
    蕭統,《文選》,台北市:藝文印書館,1991。
    蕭滌非,《漢魏六朝樂府文學史》,台北市:長安,1980。
    錢志熙,《漢魏樂府的音樂與詩》,鄭州市:大象,2000。
    錢基博,《讀莊子天下篇舒記》,台北市:商務印書館,1967。
    駱鴻凱,《文選學》,台北市:華正,1989。
    龍宇純,《韻鏡校注》,台北市:藝文,1994。
    龍沐勛,《唐宋詞格律》,台北市:里仁,1995。
    龍沫勛,《中國韻文史》,台北市:洪氏,1974。
    繆天華,《離騷九歌九章淺釋》,台北市:東大圖書,1992。
    鍾優民,《中國詩歌史:魏晉南北朝》,高雄市: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
    鍾嶸著,徐達譯注,《詩品》,台北市:地球,1994。
    豐華瞻,《中西詩歌比較》,台北市:新學識文教出版中心,1993。
    顏元叔著,《英國文學:中古時期》,書林出版公司,1993年。
    顏元叔譯,《莎士比亞通論:歷史劇》,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
    顏元叔譯,《莎士比亞通論:悲劇》,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
    顏邦逸,王連生,劉玉耀,《詩淵歌海:中國歷代詩》,瀋陽:遼海,1998。
    羅青著,《荷馬史詩研究:詩魂貫古今》,台灣學生書局,1994年出版。
    羅曼.英加登著,陳燕谷等譯,《對文學的藝術作品的認識》,台北市:商鼎文化,1991。
    羅貫中,《三國演義》,高雄:大眾,1973。
    Abrams, M. H.,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 London: W. W. Norton & Company, 1993, 6th ed.
    G.桑迪拉納,《冒險的時代》,北京:光明日報,1989。
    Mack et al ed.,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World Masterpieces》, London: W. W, Norton & Company, 1992. 6th ed.
    R. F. Johnston,《Lion and Dragon in Northern China》,N. Y:Dutton,1910。
    (二)修辭學類
    中國修辭學會,《修辭論叢》,台北:洪葉文化,1999。
    仇小屏,《篇章結構類型論》,台北市:萬卷樓,2000。
    文史哲編輯,《修辭類說》,台北:文史哲,1980。
    王協,《中國文法學初探》,台北市:商務印書館,1968。
    古遠清,孫光萱,《詩歌修辭學》,台北:五南,1997。
    成偉鈞, 唐仲揚, 向宏業,《修辭通鑒》,大陸:中國青年,1991。
    何淑貞,《古漢語語法與修辭研究》,台北:福記,1987。
    吳正吉,《活用修辭》,高雄:復文,1984。
    吳燈山,《修辭常見的毛病》,台北:光復,1997。
    吳禮權,《中國現代修辭學通論》,台北:臺灣商務,1998。
    杜淑貞,《兒童文學與現代修辭學》,台北:富春出版,1991。
    沈謙,《文心雕龍與現代修辭學》,台北:益智,1990。
    沈謙,《修辭方法析論》,台北:宏翰文化,1992。
    沈謙編,《修辭學》,台北:空中大學,1991。
    林月仙,《實用修辭學》,台北:偉文,1978。
    徐芹庭,《修辭學發微》,台北:台灣中華,1971。
    張文治,《古書修辭例》,台北市:台灣中華書局,1962。
    張志公,《修辭概要》,大陸:上海教育,1982。
    張志公,《修辭概要》,台北:書林,1997。
    張志公,劉蘭英,孫全洲,《語法與修辭》,台北:新學識,1990。
    張春榮,《修辭行旅》,台北:東大,1996。
    張春榮,《修辭散步》,台北:東大出版社,1991。
    張春榮,《修辭萬花筒》,台北:駱駝出版社,1996。
    張春榮、顏靄珠,《英語修辭學》,台北:文鶴,1997。
    張煉強,《修辭》,北京:首都師範大學,1995。
    陳介白,《修辭學講話》,台北:啟明,1958。
    陳介白等撰,《修辭學研究》,台北:信誼,1978。
    陳望道,《修辭學發凡》,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
    陸松齡,《日本語修辭學》,台北:亞太,1994。
    傅隸樸,《修辭學》,台北:正中,1969。
    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修辭學習》,大陸:復旦大學出版社,1982。
    黃永武,《字句鍛鍊法》,台北:洪範,1986。
    黃漢生,《修辭漫議》,大陸:書目文獻出版1983。
    黃慶萱,《修辭學》,台北:三民,1975。
    楊子嬰,孫方銘,王宜早,《文學和語文裡的修辭》,香港:麥克米倫,1987。
    董季棠,《重校增訂修辭析論》,台北市:文史哲,1994。
    董季棠,《修辭析論》,台北:益智,1981。
    蔡謀芳,《表達的藝術》,台北:三民書局,1990。
    黎運漢,章維耿,《現代漢語修辭》,台北:書林,1991。
    顏藹珠,張春榮編,《英語修辭學》,台北市:文鶴,1993。
    譚全基,《修辭新天地》,台北:書林,1993。
    譚全基,《修辭精華百例》,台北:書林,1993。
    關紹箕,《實用修辭學》,台北:遠流,1993。
    (三)歷史類
    木鐸出版社,《南北朝史話》,台北市:木鐸,1987。
    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1979。
    王兆春,《中國歷代名將傳》,台北市:建宏,1993。
    王恢,《中國歷史地理:歷代疆域形勢》,台北市:台灣學生,1984。
    王齊,《中國古代的遊俠》,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白話史記編輯委員會,《白話史記》,台北市:聯經,1993。
    安作璋主編,《山東通史:魏晉南北朝卷》,山東:山東人民,1994。
    江灝,錢宗武譯,《尚書》,台北市:地球,1994。
    吳小如,莊銘權編著,《中國文史工具資料書舉要》,台北市:天工,1993。
    呂思勉,《三國史話》,台北:台灣開明,1960。
    李小樹,《秦漢魏晉南北朝監察史綱》,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0。
    李永熾編撰,《歷史的長城》,台北市:時報文化,1981。
    李宗侗,《中國史學史》,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1991。
    杜維運,《中國史學史》,台北市:時報文化,2000。
    林惠祥,《中國民族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
    金靜庵編著,《中國史學史》,台北市:大華,1998。
    段芝,《中國神話》,,台北市:地球,1994。
    孫長來,《宮廷劍影:中國歷代帝位之爭》,瀋陽:遼海,1998。
    祝秀俠,《三國人物論》,台北市:正中,1971。
    荀悅,《漢紀》,台北市:商務印書館,1971。
    袁宏,《後漢記》,台北市:台灣商務,1971。
    高似孫,《史略》,台北市:商務印書館,1971。
    張開沅,張正明,羅福惠主編,《湖北通史:魏晉南北朝卷》,湖北:華中師範大學,1999。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台北市:台灣商務,1973。
    郭琦,史念海等著,《陜西通史:魏晉南北朝卷》,陜西:陜西師範大學,1997。
    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合肥市:黃山書社,1987。
    陶杰,《愛國英豪:中華愛國人物》,瀋陽:遼海,1998。
    傅振倫,《中國方志學通論》,台北市:商務印書館,1970。
    傅樂成,《中國通史》,上冊,台北市:大中國圖書公司,1992。
    馮寶志,《文明曙光--上古、秦代卷》,香港:中華,1992。
    楊侃,《兩漢博聞》,台北市:台灣商務,1971。
    詹冠群,詹冠津,《古代名將傳奇》,台北市:可筑,1994。
    黎東方,《先秦史》,台北市:商務印書館,1974。
    黎虎,《魏晉南北朝史論》,北京市:學苑,1999。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台北市:宏業,1992。
    (四)軍事政治類
    三軍大學中國歷代戰爭史編纂委員會編著,《中國歷代戰爭史》,台北市:黎明文化,1963。
    上海辭書出版社主編,《中國軍事史大世記》,上海:上海辭書,1996。
    毛振發,田玄,彭訓厚,《中國謀略大師》,台北市:風雲,1995。
    王子令,《中國古代行旅生活》,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王建東,《孫子兵法》,台北:鐘文,2000。
    王貴元、葉桂剛、曾胡主編,《中國古兵書名著精華》,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2年11月初版。
    王輝強,《歷代軍事文物奇觀:華夏瑰寶》,北京:解放軍,1998。
    史美珩,《古典兵略》,遼寧省: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年11月初版。
    朱向前,《軍旅文化史論》,北京,東方,1998。
    何曉明,《兵家韜略》,武漢:湖北教育,1996。
    余華青,《權術論》,台北:稻田,1997。
    李新達主編,《中國軍事制度史:武官制度卷》,鄭州市:大象,1997。
    李零主編,《中國兵書名著今譯》,北京:軍事譯文出版社,1992年7月第一版。
    周碧松,余巧華,《話說中國歷代軍事技術:璀璨的名珠》,北京:解放軍,1998。
    林鬱主編,《西方謀略家格言集》,台北市:吳氏圖書,1995。
    金基洞,《中國歷代兵法家軍事思想》,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7年6月初版。
    約米尼著,紐先鍾譯,《戰爭藝術》,台北市:麥田,1996。
    胡果文,《軍事藝術》,上海:上海古籍,1996。
    孫光大,李萬壽,黃滌明,袁華忠譯,《白話真觀政要》,台北市:地球,1994。
    孫武著,周亨祥譯注,《孫子》,台北市:地球,1994。
    徐兆仁,《三國韜略》,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
    高柏園,〈墨子與孟子對戰爭之態度〉,淡江大學中文系主編,《戰爭與中國社會之變動》,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1991。
    高銳主編,《中國軍事史略》,上冊,北京市:軍事科學,1992。
    尉繚著,劉春生譯注,《尉繚子全譯》,貴州:貴州人民,1990。
    張文強,《中國魏晉南北朝軍事史》,北京:人民,1994。
    張守軍,《中國古代的賦稅與勞役》,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
    張秦洞,《軍服文化漫談:鐵甲征衣》,北京:解放軍,1998。
    張習孔,林岷,《中國古代著名戰役》,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張曉生、劉文彥,《中國古代戰爭通覽》(共三冊),台北市:雲龍,1998。
    郭紹宗,《現代國防》,台北市:正中,1983。
    陳明光,《中國古代的納稅與應役》,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陳琳國,《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研究》,台北市:文津,1994。
    曾國垣,《先秦戰爭哲學》,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8月初版。
    黃水華,《中國古代兵制》,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
    黃崇岳主編,《中國歷朝行政管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98。
    赫治清,王曉衛,《中國兵制史》,台北市:文津,1997。
    趙冬梅,《歷史上的武舉和武學:武道彷徨》,北京:解放軍,1999。
    趙海軍,毛笑冰,《中國古代的軍事》,台北市:文津,2001。
    趙運仕,《古代邊塞詩精選點評》,廣西:廣西師範大學,1995。
    趙鑫珊,李毅強,《戰爭與男性荷爾蒙》,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1997。
    劉志義主編,《中國叛亂實錄》,濟南:齊魯書社,1999。
    劉昭祥主編,《中國軍事制度史:軍事組織體制編制卷》,鄭州市:大象,1997。
    劉洪濤,《中國古代士兵生活與爭戰》,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黎聖倫,《心理作戰政策論》,台北市:正中,1956。
    黎聖倫,《戰爭心理學》,台北市:幼獅書店,1964。
    蕭孝嶸,《軍事心理》,台北:正中,1941。
    鍾鳳鳴,《心戰戰法研究》,台北市:正中,1962。
    Baron De Joinini原作,鈕先鍾譯,《戰爭藝術》(《The Art of War》),台北:武學,1954。
    James F. Dunnigan著,劉正侃譯,《戰爭之道》,台北市:黎明文化,1985。
    Lawrence Leshan著,劉麗真譯,《戰爭心理學》,台北:麥田,1995。
    (五)其他
    于占濤,《一統下的爭鳴:魏晉南北朝哲學》,瀋陽:遼海,1998。
    大衛˙鮑得威爾(David Bordwell)著,李顯立,吳佳琪,游惠貞譯,《電影敘事:劇情片中的敘述活動》(Narration in the Fiction Film),台北市:遠流,1999。
    木鐸出版社,《中國哲學小史》,台北市:木鐸,1986。
    王力,《中國語言學史》,台北:谷風,1987。
    王世德,《影視審美學》,北京市:北京廣播學院,1999。
    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高柏園編著,《中國哲學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王金標,《社會安全制度》,台北市:正中,1983。
    王處輝,《中國社會思想史》,天津,南開大學,2001。
    王繼如,楊墨秋,《古代士人處世之道》,北京:華文,1997。
    古旻生,詩小玲,《藝術概論》,台北市:古今文化,1998。
    左紀國,《國際社會之分子》,台北市:正中,1978。
    瓦西列夫著,趙永穆譯,《情愛論》,台北市:人間,1988。
    瓦倫汀著,潘智彪譯,《實驗審美心理學》,台北:商鼎,1994。
    (英國)瓦納˙西˙布茲,張祖建譯,〈距離與視角:類別研究〉,王泰來等編譯《敘事美學》,重慶:重慶出版社,1987。
    多湖輝著,陸明譯,《深層說服術》,台北:大展,1995。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市:台灣學生,1997。
    西爾格德等著,鄭伯壎,張東峰編譯,《心理學》,,台北市:桂冠,1988。
    宋明順,《現代社會與社會心理》,台北市:正中,1984。
    李春青,《魏晉清玄》,台北:雲龍,1995。
    李致忠,《古書版本學概論》,北京:北京圖書館,1998。
    李德哈特 (B.H. Liddell Hart) ,鈕先鍾譯,《殷鑑不遠》 (Why don’t We Learn from History) ,台北市:國防部編譯局,1973年出版。
    李澤厚,《美的歷程》,台北:谷風,1987。
    李澤厚,劉綱紀主編,《中國美學史》,台北:谷風,1987。
    周緯,《中國兵器史稿》,台北市:明文1981。
    宗白華,《美從何處尋》,板橋市:駱駝,1987。
    松本一男,《中國亂世人際學》,台北市:新潮社,1995。
    金公亮編著,《中國哲學史》,台北市:正中,1981。
    金文傑,《大易探微》,台北市:千華,1989。
    金開誠,《文藝心理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1999。
    阿倫森原著,詹克明編譯,《社會心理學》,台北市:五洲,1986。
    俞汝捷,《人心可測:小說人物心理探索》,台北市:淑馨,1995。
    姚名達,《中國目錄學史》,北京,商務,1998。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k Anderson),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台北市:時報文化,1999。
    馬成源,《中國青銅器》,上海:古籍,1997。
    張少康,《古典文藝美學論稿》,台北:淑馨,1989。
    張慈涵,《大眾傳播心理學》,台北:鳴華,1975。
    張耀翔,《情緒心理》,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47。
    梁啟超,《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台北市:台灣中華,1974。
    郭大傅,《怎樣寫議論文》,台北市:華國出版社,1953。
    陳小芬譯,《幼兒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1994。
    陳榮灼,《「現代」與「後現代」之間》,台北市:時報文化,1992。
    章啟群,《論魏晉自然觀》,北京:北京大學,2000。
    傅剛,《魏晉風度》,上海:上海古籍,1997。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市:三民,1995。
    勞倫茲著(Konrad Lorenz),王守珍、吳月嬌譯,《攻擊與人性》(ON AGGRESSION),台北市:遠景出版社,1975。
    童慶炳,《中國古代心理詩學與美學》,台北市:萬卷樓,1994。
    賀昌群,《魏晉清談思想初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黃葳威,《文化傳播》,台北:正中,1999。
    楊泓,《中國古兵器論叢》,台北市:明文,1983。
    管錫華,《校勘學》,安徽,安徽教育,1998。
    蓋瑞忠,《藝術概論》,台北市:文京圖書,1999。
    劉正,《周易通說講義》,台北市:千華,1996。
    劉鴻模,《愛情美學》,大陸: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1。
    歐賓斯坦著,萬德群譯,《當代各種主義之比較研究》,台北市: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1980。
    蔡謀芳,《表達的藝術》,台北:三民,1990。
    鄭貞銘,《大眾傳播學理》,台北:華欣,1974。
    謝思煒,〈文人形象的歷史演變〉,聶石樵主編,《古代文學中人物形象論稿》,北京:北京師範大學,2000。
    韓逋仙,《中國中古哲學史要》,台北市:正中,1980。
    蘇珊˙郎格(Susanne. K. Langer),劉大基,傅志強,周發祥譯,《情感與形式》(Feeling and Form),台北市:商鼎文化,1991。
    龔鵬程,《美學在台灣的發展》,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
    Dr. Eric Berne著,謝玉麗、王引子合譯,《語意與心理分析》,台北市:國際文化,1974。
    Evans, Dylan.,《An Introduction of Lacanian Psychoanalysis.》,New York:Routledge,1996。
    J.A.C.Brown著,周恃天譯,《說服技術》,台北:黎明,1971。
    Werner J. Severin , James W. Tankard ,Jr.著,孟淑華譯,《傳播理論》(Communication theories),台北:五南,1995。
    二、學位論文纇
    王子彥,〈南朝游俠詩研究〉,私立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王銘惠,〈魏晉詩歌悲怨意識之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包美珍,〈魏晉南北朝詩及作者的地理分佈〉,香港能仁書院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8。
    朴美玲,〈世說新語中所反映的思想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朴貞玉,《三曹詩賦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
    吳惠玲,〈《世說新語》之人物美學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吳順令,《先秦軍事謀略思想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
    呂立德,〈文心雕龍時序篇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李正治,〈六朝詠懷組詩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
    李清筠,〈時空情境中的自我影像:以阮籍、陸機、陶淵明詩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
    李清筠,〈魏晉名士人格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林宴寬,〈阮籍「自然與名教」思想析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林素英,〈從古代的生命禮儀透視其生死觀:以《禮記》為主的現代詮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徐麗霞,《阮籍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
    翁淑媛,〈曹植散文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袁美敏,《人品與文品相關性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張芳鈴,《建安文學之探述》,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6。
    梁美意,〈三國故事戲曲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
    陳昌明,〈六朝「緣情」觀念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
    陳昌明,〈從形體觀論六朝美學〉,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
    陳晉卿,〈六朝行旅詩之研究〉,私立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陳義成,〈漢魏六朝樂府研究〉,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3。
    曾守正,〈先秦兩漢文學言志思想的轉變及其文化意義:兼論與六朝文化的對照〉,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
    黃水雲,〈六朝駢賦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
    楊國娟,〈漢魏樂府詩美學研究〉,香港珠海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
    楊淑華,〈《文選》選詩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賈元圓,〈六朝人物品鑒與文學批評〉,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
    劉瑞箏,〈春秋軍制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賴麗蓉,〈魏晉「人物品鑑」研究--創造性審美活動的完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
    錢國盈,〈魏晉人性論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三、期刊類
    王玫珍,〈元初詩人伯顏及其戰爭詩研究〉,《嘉義技術學院學報》,1997.12,卷期55。
    朱西甯,〈朱西甯談戰爭文學〉,《戰太平:戰爭文學專輯》,1981.8。
    吳盈幸,〈魏晉南北朝馬術與射藝〉,《體育與運動》,1993.06,卷期85。
    吳彩娥,〈追尋、回歸與超越--論魏晉南北朝詩夢意象的象徵意涵〉,《國立政治大學學報》,1998.05,卷期76。
    弦,〈戰火紋身——尹玲的戰爭詩〉,《現代詩》,1992.9,卷期18。
    林登順,〈魏晉南北朝胡人漢化之探析〉,《嘉南學報》,1994,卷期20。
    林運梅,〈悲情與反省-談戰爭詩歌中的含義〉,《中國語文》,1994.03,卷期74:3=441。
    林韻梅,〈悲情與反省——談戰爭詩歌中的含義〉,《中國語文》,1994.3,第74卷3期(總號441)。
    張娣明,〈《唐詩三百首》中修辭析論〉,《第二屆中國修辭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00。
    張娣明,〈《唐詩三百首》中誇飾修辭藝術〉,《師大碩士論文發表會》,2001。
    張娣明,〈王粲從軍詩五首賞析〉,《中國語文》,2001,第八十八卷第二期。
    張娣明,〈王粲從軍詩修辭藝術〉,《第三屆中國修辭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01。
    張娣明,〈說弟〉,《朝霞集》,1996,第三集。
    莫渝,〈熱血在我胸中沸騰:試析覃子豪的戰爭詩歌〉,《文訊雜誌》,1993.1月革新第58期(總號97)。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