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賴志芳
Lai, Chih-Fang
論文名稱: 視覺擬像運用於憂鬱症防治海報設計創作研究
Research on Applying Visual Simulacrum Design to Depression Prevention Poster
指導教授: 劉建成
Liu, Chien-Che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4
中文關鍵詞: 擬像海報設計憂鬱症符號學
英文關鍵詞: Simulacrum, Poster Design, Depression, Semiotics or Semiolgy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131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36下載: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何謂視覺擬像?人類從擬仿到超真實的影像概念一一陳述於時空的深度,正如我們現在所處似真似虛的社會現象。本研究以視覺擬像如何運用在平面海報為探究的主題,藉由文獻探討將尚.布希亞所提的擬像論對於後現代經由大眾媒體的灌輸傳播,讓人們藉由符號象徵造成的社會現象。從擬像意象與藝術脈絡連結分析出30種後現代表現手法運用於擬像海報設計。透過案例分析將視覺擬像運用在海報設計形式表現,探究平面設計在符號、圖像修辭與擬像的關聯性。歸納出符合擬像世界的圖像形式構成:型態同構、型態分離重組、隱形構成、置換重構、視幻與錯覺、異影圖像、共生形與正負形圖像等七種,並融合擬像的符號象徵達到視覺擬像效果,再經由創作實證運用在已成為21世紀的藍色病毒「憂鬱症」議題作為海報設計主軸,分為三個系列每個系列各五張共十五張作品。分為三個系列呈現:一﹑憂鬱症心境/邊緣,找路,失落,黑鏡,堆積五張作品。二﹑面對憂鬱症/幸運,轉移,要做,傾聽,鏡子。三﹑跟它說再見/透露,接受,心跳,接納,幸福。希望藉此讓人們正視憂鬱症患者對社會的影響並導正大家污名化的錯誤觀念,期望透過此創作研究讓人們瞭解尚.布希亞的擬像意象,以象徵符號來詮釋抽象的內心世界,探索不同思考模式發想的可能性。
    本研究獲致結論有三:一、平面設計的圖像修辭「象徵」搭配借喻或隱喻可對應到擬像的視覺設計;二、除了運用現代數位在影像的創意手法,也應該如同尚.布希亞對於追求藝術的本質,回歸設計應有的創意及設計者本身肩負的社會責任;三、對於科技的發展讓圖像、影像和影音多面向並不需要刻意躲避,善用媒介或創作元素也可以達到擬像的圖像表。

    What is a visual simulacrum? It refers to our concept of image which changes over time as something presents the original copy to something surreal. It also resembles the society nowadays where the boundary between reality and illusion is vague. Focusing on the application of simulacra in poster design, the study combs through literature on how simulacra are introduced by the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hape the society with symbols as proposed by postmodern theorist Jean Baudrillard. The study collects 30 applications of simulacrum in postmodern poster desig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re are 7 types of image formations in these applications, including Formations Combined, Formations Separated and Reconstructed, Hiding image, Optical illusion, Juxtaposition, Different shadow images, Images of Postive and Negative forms. Appling visual simulacra, symbols are incorporated in the creation of 3 sets of “depression” Poster, and each set has 5 pieces. The first set focuses on the mood of a depression patient, including “the Edge”, “the Way”, “Get Lost”, “Black Mirror”, and “Pile up.” The second set focuses on facing depression, including “Good Luck”, “Change”, “Do it”, “Listen up”, and “Mirror”. The third set focuses on saying goodbye to depression, including “Reveal”, “Receive”, “Heartbeat”, “Accept” and “Happiness”. The creation of Poster aims to contribute to the society as a whole facing up to the issue of depression without stigmatization. It also hopes to adv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Baudrillard’s simulacrum, the using of symbols to represent the abstract mind, and the exploration of different thinking models.
    The study has three conclusions: first of all, the rhetoric of the image “symbols” combined with metonymy and metaphor in graphic design could be used as simulacra in visual design; secondly, while applying creative skills with digital image, one should also pursue the essence of art like Baudrillard and bear in mind the creativity and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a designer during the process; last but not the least, one needs not to shy away from the multifaceted of illustrations, photos and videos brought by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because it is possible to create simulacrum by using media and creative elements well.

    摘要 I Abstract II 謝誌 III 目次 V 表目次 IX 圖目次 XI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1-2 研究範圍與限制 2 1-3 研究方法與流程 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2-1相關論文研究探討 5 2-2 何謂擬像 7 2-2-1 擬像與擬仿物及超現實的關連 12 2-3 擬像符號 14 2-3-1 擬真符號的能指遊戲 14 2-3-2 符號學與擬像 15 2-3-3 擬像圖像修辭形式 20 2-4 擬像藝術脈絡 22 2-4-1 達達藝術如同擬像似「真」、似「假」 24 2-4-2 超現實主義的黑色幽默 25 2-4-3 普普藝術—大眾消費文化的生活影像 28 2-4-4 後現代藝術—影像世代興起 30 2-4-5 數位藝術帶來現實中的虛擬 32 2-4-6 視覺擬像的後現代視覺傳達設計 32 2-5 海報視覺傳達 33 2-5-1 海報的起源與發展 34 2-5-2 海報設計與構成要素與功能特性 35 2-5-3 海報設計類型 36 2-6 現代文明的藍色病毒 40 2-6-1 憂鬱症需要關心 41 第三章 案例研究 45 3-1 案例分析 46 3-2視覺擬像的形式表現 71 3-2-1型態同構 71 3-2-2 型態分離與重組 72 3-2-3 錯覺與視幻 73 3-2-4 隱形構成 74 3-2-5 置換重構 75 3-2-6 異影圖像 75 3-2-7 共生形與正負形圖像 76 3-3 小結 77 第四章 設計創作 79 4-1 創作主題內容 79 一. 作品1 憂鬱症的心境/邊緣 80 二. 作品2 憂鬱症的心境/找路 82 三. 作品3 憂鬱症的心境/失落 84 四. 作品4 憂鬱症的心境/黑鏡 86 五. 作品5 憂鬱症的心境/堆積 88 六. 作品6 擺脫憂鬱症吧/幸運 90 七. 作品7 擺脫憂鬱症吧/轉移 92 八. 作品8 擺脫憂鬱症吧/要做 94 九. 作品9 擺脫憂鬱症吧/傾聽 96 十. 作品10 擺脫憂鬱症吧/鏡子 98 十一. 作品11 跟它Say Goodbye/透露 100 十二. 作品12 跟它Say Goodbye/接受 102 十三. 作品13 跟它Say Goodbye/心跳 104 十四. 作品14 跟它Say Goodbye/接納 106 十五. 作品15 跟它Say Goodbye/幸福 108 4-2 創作自我檢核 110 4-3 創作成果展出 112 第五章 結論 113 5-1 視覺擬像運用於海報設計創作 113 5-2 創作過程與發現 114 5-3 未來研究方向 115 參考文獻 117 附錄一 訪談內容 121

    一 專書
    1. Dolgoff, R., & Feldstein, D.(2009), Understanding social Welfare: A Search for Social Justice, Boston: Allyn and Bacon.
    2. Gillia Rose(2006)。視覺研究導論(王國強譯)。台北。群學出版。
    3. Hergenhahn, B.R.(1991)。學習心理學:學習理論導論(王文科譯)。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4. Jean Baudrillad(1997)。物體系(林志明譯)。台北市。時報文化。
    5. Jean Baudrillad(1998)。擬仿物與擬像(洪凌譯)。台北市。時報文化
    6. Jonathan Rottenberg(2018)。憂鬱的演化 類的情緒本能如何走向現代失能病症(向淑容譯)。新北市。左岸文化出版。
    7. Mitchell,W.J.T.,(1994), Picture Theor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8. Peter Brooker(2002)。文化理論詞彙(王志弘、李根芳譯)。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9. 王志俊主編(2011)。面設計與圖像設計一定學的觀念和原理。博碩文化。
    10. 朱天(2018)。虹橋與極光:紀弦、覃子豪、林亨泰詩學理論中的象徵與現代。秀威資訊。
    11. 何耀宗(1980年)。平面廣告設計。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2. 林疋愔(2013)。透視茉莉花革命:符號力量的建構。台北。秀威出版
    13. 林妤恒,白琳(2017)。小鬱亂入 抱緊處理。台北。圓神。
    14. 林俊良(2004)。視覺傳達設計概說。台北。藝風堂。
    15. 星野克美等(1988)。符號社會的消費。台北。遠流。
    16. 段煉(2012)。圖像叢林:當代藝術批評。台北。秀威資訊。
    17. 胡泊(2019)。西方現代美術流派。台北。崧燁文化。
    18. 海報設計概論(1993)。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編輯。
    19. 高宣揚(2006)。後現代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 張春榮(2013)。現代修辭學。萬卷樓。
    21. Gillian Rose(2006)。視覺研究導論。台北。群學出版。
    22. 陳鴻興。蕭琇霙。圖解現代色彩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3. 勝井三雄等(1998):《現代デザイン事典》。東京平凡社。
    24. 曾長生等撰文,何政廣主編(2001)。杜象(Marcel Duchamp)。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25. 黃可萱著(2020)。藝術100關鍵詞。台北。華滋出版。
    26. 潘東波(1944)。平面設計創意手法72變。台北。北星文化。

    二 研究論文
    1. Jin MA(2011)。鲍德里亚的符号意義觀
    2. 王受之(2000)。世界現代平面設計-藝術家
    3. 邱國峻(2008)。數位攝影中擬像特質之研究與運用-以時報廣告金像獎公益類暨個人平面海報設計創作為例
    4. 翁註重、林榮泰(1998)。尚.布希亞的擬像理論與後現代的商品形貌
    5. 高字民(2008)。從影像到擬像-圖像時代視覺審美範式的變遷
    6. 張盈馨(2009)。論表象作為哲學唯一之觀法
    7. 麥惠珍(2018)。從精神分析心理學派出發的超現實主義藝術解讀
    8. 黃明慧(2006)。擬像應用在視覺傳達設計之研究
    9. 楊清田 (2002)。台灣海報設計的後現代性研究─以 TPDA 三項海報作品展為例
    10. 劉建成(2003)。符號、傳達 視覺設計創作報告
    11. 劉瀚詣(2005)。探後現代視覺設計之研究-以「反城市制約」視覺設計作品為例
    12. 盧詩青(2010)。虛擬的符號-以「虛擬偶像」影片為例解說尚.布希亞的擬象超真實主義

    三 期刊
    1. 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8,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社
    2. 朱元鴻(2003)。尚.布希亞的消逝藝術。歐洲社會理論,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3. 林俊良(2013)。台灣文學館通訊,第39期。
    4. 高國魁(2015)。尚.布希亞的影像藝術:虛擬現實和實境電視。現代美術學報。
    5. 張如杏(2011)。社區發展季刊,136期。
    6. 莊明振 鄒永勝(1998)。視覺傳達設計中視覺修辭應、用的探討。設計學報 卷期:3:1。
    7. 郭良文(1998)。台灣近年來廣告中認同之建構–解析商品化社會之認同與傳播意涵。《新聞學研究》(TSSCI),第57期。
    8. 蔡長穎(2003)。虛擬、超真實的尚.布希亞。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31期。

    四 網路資料
    Jin MA(2011)Baudrillard's View on Sign and Meaning。檢自:
    https://journals.openedition.org/transtexts/414?lang=zh。(閱覽日期:2019,02,18)
    王哲雄。一切是媒體-處處是符號 盧明德解構式的後現代語義學。檢自:
    http://www.mingshanart.com/lumingte-review1。(閱覽日期:2018,12,11)
    周憲。文化研究的新領域——視覺文化。檢自:
    http://blog.udn.com/ChenBoDa/3260189。(閱覽日期:2019,08,13)
    林怡君(2016)。從再現的本質到虛擬的真實。檢自:
    https://life.fhl.net/Philosophy/bookclub/art/01.htm。(閱覽日期:2019,01,26)
    康軒豪(2019)。Jean Baudrillard《Simulation and Simulacra》摘要與與整理。
    https://vocus.cc/@tsetyan/5d80ffa8fd89780001995255。(閱覽日期:2019,06,03)
    鄭怡雯。影像與社會學的交會:視覺社會學發展概況。檢自:
    https://twstreetcorner.org/2018/09/18/chengyiwen-2/。(閱覽日期:2019,09,12)
    楊裕富(2001)後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之一:後現代視覺傳達設計思潮與淵源
    http://teacher.yuntech.edu.tw/yangyf/lpos/lec91.html。(閱覽日期:2019,05,03)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