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馬靜儀
論文名稱: 布拉姆斯F大調第二號大提琴奏鳴曲作品99之詮釋報告
指導教授: 林肇富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音樂學系
Department of Music
論文出版年: 2000
畢業學年度: 8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5
中文關鍵詞: 布拉姆斯大提琴奏鳴曲
英文關鍵詞: Brahms, cello, sonata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9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儘管孟德爾頌及蕭邦等都陸續寫過鋼琴與大提琴的奏鳴曲,但在大提琴的重要曲目中,布拉姆斯的這兩首奏鳴曲,卻是被公認為是繼貝多芬的五首奏鳴曲之後,最重要的作品。尤其是晚期的這一首,因為對大提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寫作的手法及大提琴的技巧上,都非常的純熟,且具創造力。
    在形式上,和聲與調性直接影響了形式的產生,而布拉姆斯所偏好的遠係調,其調性範圍所產生的效果,比曲子本身更具影響力。此奏鳴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升F大調的慢板,令人驚訝地使用一個與第一樂章相隔甚遠的調,同樣的情形在終樂章則換成了降G大調,在四個樂章中形成重要特徵,並且在F與F#中以大調與小調不同的調性變換,形成拿波里調性關係。很少作曲家會注意到這層關係,通常他們會認為內容才是一切,而布拉姆斯卻很喜歡大小調、拿波里(半音)及三度關係的並列與衝突,他喜歡使用他們來使調性模糊,其調性的感覺或者搖擺不定,或者在段落的調性上會有不同的解釋。
    舒伯特晚期作品對布拉姆斯在調性上的思考影響很大,Tovey甚至認為舒伯特的影響遠超過巴哈及貝多芬。布拉姆斯是注意到舒伯特在音樂史上,所以成為古典浪漫之間橋樑之重要性的第一人,他不但欣賞、體會,並且吸收、消化了舒伯特的特殊風格,但這並不是布拉姆斯個人的特色,在貝多芬的作品中亦可見到此一特徵,只是比較少把它們聯想在一起。
    在技巧方面,對於兩個樂器來說,都是一項挑戰。第一樂章大提琴上的震音及第三樂章鋼琴的部份,都是比較困難的部份。曲中撥弦的應用,不但擴充了大提琴的技巧,亦開發了其音色的可能性。體力與耐力的培養,也是演奏此曲時所需要注意的也是演奏家們演奏此曲時第一個聯想到的問題。

    第一章 布拉姆斯之創作風格與特色 第一節 布拉姆斯所處的時代 1 第二節 布拉姆斯的寫作風格 5 第三節 布拉姆斯的寫作手法 9 第二章 布拉姆斯大提琴奏鳴曲概說 第一節 e小調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 作品38 13 第二節 F大調第二號大提琴奏鳴曲 作品99 15 第三章 樂曲分析與詮釋 第一節 第一樂章 17 第二節 第二樂章 22 第三節 第三樂章 26 第四節 第四樂章 31 結語 34

    西文—
    Drinker,Henry Sandwith.The Chamber Music of Johannes Brahms . PA:Greenwood Press,1932.
    MacDonald,Malcom.Brahms. New York : Schirmer Books,1990.
    Musgrave,Michael ed. Brahms 2 : biographical , documentary and analytical studies. Cambridg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Newman,William S. The Sonata since Beethoven. New York : W.W.Norton & Company,1983.
    中文—
    Holmes,Paul著. 王婉容譯.偉大作曲家:布拉姆斯. 台北市:智庫文化,1995.
    Key,Ivor著. 楊韞、曉蘭譯. 布拉姆斯:室內樂. 台北市:世界文物,1997.
    Schoenberg,Harold C著. 陳琳琳譯. 浪漫樂派. 台北市:萬象,1993.
    論文—
    盧幸瑜. 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作品45之研究. 台北市:師大,1998.
    節目單—
    陳漢金著.布拉姆斯逝世一百週年紀念音樂會. 民86.
    樂譜—
    Brahms. Sonata fuer Klavier und Violoncello in F-dur,Op.99. Muenchen:G..Henle Verlag,1977.

    無法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