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雅玲
論文名稱: 解嚴後台灣民間社團的發展與社區文化重建--兼以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為例
指導教授: 陳惠芬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2
中文關鍵詞: 民間社團社區發展八頭里仁協會社區總體營造北投溫泉博物館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75下載:3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1960年代,在國際社區發展運動的擴散及聯合國的推動下,社區發展的理念與實務引進台灣。此後,社區發展工作成為政府施政的重要措施。然而,戰後台灣雖在聯合國的協助下,引進社區發展工作,但其內容與性質卻受到歷史文化與政經環境的影響。幾次政策內容上的轉變顯示出,社區發展工作的內涵由初期自聯合國引進時,著眼於經濟發展的地方建設事項,轉為對精神倫理方面的文化強調。
    國民黨政府遷台後,國家的一切建設皆以反攻大陸為依歸。所謂的文化建設亦是以中國民族主義為本位,並作為國民黨政權對抗中共的法統依據。在國民黨威權體制的宰控下,文化淪為統戰的工具與教育附庸的邊陲地位,與台灣這塊土地以及人民的生活嚴重脫節,台灣本土文化受到壓抑而缺乏生機。
    1970年代中葉,隨者經濟建設的成長,人民在物質生活上雖有進一步的改善與提升,社會風氣卻日益浮靡。政府遂在「十大建設」之後提出「文化建設」方案。其全面充實地方文化中心的硬體設施、組織架構和軟體活動的作法,不僅展開了以文化發展為主體考量的文化政策新時代,亦使政府文化施政逐漸從中央走向地方主體性的發展。社區總體營造政策的推動,更是以社區文化重建為其重要內涵。
    解嚴之後,台灣社會愈益自由化、民主化、本土化,新社會運動勃然以興,民間社團更是大幅成長。此時民間力量的湧現,表現在文化參與的層面上尤為突出,民間文化成為社團關懷的主調,地方文化更獲得社團的普遍重視。
    1990年代以後,台灣社會開始省思共同體的意涵,並企圖將其與社區的文化、產業與草根民主整合,民間社團實是促成社區整合關鍵的媒介。除了自我覺醒,政府社區總體營造政策也鼓勵民間組織積極從事社區文化重建工作,因此,不少民間社團展現了豐碩的成果。作為北投地區文化建設的積極參與者,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有令人矚目的表現。
    為促成日治時期北投溫泉公共浴場的古蹟保存並籌設溫泉博物館,北投一批精英分子創建「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並推動社區文化重建。透過積極推廣社區文化藝術活動、舉辦各項鄉土人文活動的導覽與研討會、志工的培訓工作以及會刊《北投社》的發行等,協會鼓勵民眾參與社區活動,認識並珍惜關懷自己的鄉土,為營造更為美滿、健康的社區生活家園而努力。此外,協會經由推動「北投溫泉博物館」籌建的過程,成功地與當地民眾意願「接軌」,使北投地區民眾能透過參與社區事務,形成政府與民間協力合作的公共政策運作模式,此一模式和過去政府推動社區工作有所不同,這也正是解嚴後台灣社會自主力充分展現的結果。

    ABSTRACT
    As dissemina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propagated by the United Nations in the 1960s, the concept and practice of the community development have been brought into Taiwa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mmunity development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jor issues on government’s policy-making agenda thereafter. However, despite the assistance of the United Nations in introducing the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to Taiwan after the World War II, the content and nature of the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 Taiwan have shown a unique character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historical/cultural background and political/economic environment. Furthermore, it has been distinctly shown that the content and nature of the community development were more spiritual- and moral-oriented, rather than economic- or infrastructural-oriented as emphasized in the early stage when the concept was first introduced into Taiwan. This shows that the evolvement of “community affairs” has followed a tract which gradually shifted from social welfare to cultural-related issues.
    After the lift of martial law in Taiwan, the number of civil clubs has increased rapidly as the government evolved from autocracy into democracy and the restriction on convocation, forming political association, and freedom of speech was lifted. Meanwhile, the surge of the civilian engagement has deeply promoted social 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 the area of cultural involvement. Not only has the root-grass culture become the keynote of the cultural cerebration, but also the studies on native Taiwanese culture have become the mainstream in academia. Besides, as integrated with the civilian’s involvement and resources, civil clubs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improvement of social environment. As a result, they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vol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future Taiwan society.
    As we strode into the 1990s, Taiwan society has re-evaluated the integration of community, culture, industry, and root-grass democracy. The driving forces behind the integration were various booming social powers; including the boom of civil clubs as a key ingredient. As drove by self-awareness and assisted by the government’s encouragement through integrated policy on community administration, the civil clubs have actively engaged in the reform of social culture. Being an active advocate of culture reconstruction in Bei-Tou area, the Bei-Tou Community Amity Association (BTCAA) has made a resplendent achievement and set a paragon in the engagement of community affairs by a civil club.
    During the process of re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culture, the BTCAA has actively promoted community cultures and arts, held numerous exhibitions and conferences on native geography and humanity, and trained volunteers for social affairs. Through various community activities, residents would learn more to appreciate the land there live on, be more concerned about humanity, culture, and ecology of the community, and furthermore, enhance community morality and in-family relationship. The BTCAA also issues a publication – “Bei-Tou Community” to persistently promote local geography/humanity, encourage discussion on community public issues, and induce collaborate involvement of residents in community public affairs; all for one purpose – to build a more satisfactory and healthy community life and hometown.
    In order to appreciate and preserve the precious cultural assets of Bei-Tou area, the BTCAA has successfully operated in line with the public inclination of local residents through the promotion of construction of Bei-Tou Hot Spring Museum. Through the engagement of community public affairs, the residents have formed a “down-to-top” model in the operation and decision-making of the issues that concern the public. In a summary,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re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culture in the entire Bei-Tou area, the BTCAA can effectively consolidate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and truly realize the nucleus issues that residents are concerned – all thanks to its character of “nativism”.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consolidation of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and the promotion of “native” community associations, the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 Taiwan has evolved in a fashion that is very different from what the government has been performed in the past. This is a direct consequence of fully-grown independence of the Taiwan society after the lift of martial law.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文獻回顧………………………………………………………….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撰寫架構…………………………………………… 7 第二章 臺灣社區發展的理念與實踐 第一節 社區發展理念的淵源……………………………………………10 第二節 臺灣社區發展的歷史軌跡………………………………………21 第三章 社區發展工作與文化建設的關係 第一節 戰後臺灣文化政策的演變………………………………………35 第二節 文化社區化的提出………………………………………………54 第四章 民間社團與社區文化工作的推行 第一節 解嚴後民間社團的勃興…………………………………………64 第二節 北投文史性社團的社區文化重建………………………………76 第五章 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的社區文化關懷 第一節 創立緣起與組織運作……………………………………………96 第二節 《北投社》的內容分析…………………………………………125 第三節 「北投溫泉博物館」的倡議與籌建……………………………140 第六章 結論 …………………………………………………………………157 參考書目 ………………………………………………………………………164

    【徵引書目】
    一、專書
    丁仁方,《威權統合主義》,(台北,時英出版社,1999)。
    文化局,《文化局的第一年》,(台北,教育部文化局,1968)。
    文化復興委員會編,《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實踐與展望》(台北,文復會,1977)。
    文馨瑩,《經濟奇蹟的背後-台灣美元經驗的政經分析(1951-1965)》(台北市:
    自立晚報,1980)。
    文建會,《文化白皮書》,(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98)。
    文建會,《文化白皮書》,(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98)。
    文建會,《文化建設法規彙編》,(台北,文建會,1995)。
    文建會,《社區總體營造簡報資料》(台北,文建會,1995)。
    文建會,《臺灣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台北,文建會,1997)。
    方明、王穎著,《觀察社會的視角-社區新論》(北京,知識出版社,1991)。
    王振寰,《資本、勞工與國家機器》(台北,唐山出版社,1993)。
    詹煜、古允文主編《新世紀的社會福利政策》,(台北,台北財團法人後生基金會,
    1998)。
    王培勳,《社區工作-兼論我國的社區發展工作》(台北,金鼎圖書文物出版社,
    1985),頁。
    正中書局主編,《存在希望發展李登輝先生生命共同體治國理念》(台北,正中書
    局編,1993)。
    矢澤 長介,《「文化、產業」研討會暨社區總體營造中日交流展論文集》(文建會,
    臺灣省手工業研究所,1995)。
    江明修,《非營利組織領導行為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國科會科資中心,1994)。
    蕭新煌主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台北,巨流圖書公司,2000)。
    蕭新煌主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2000。
    行政院文建會,《文化白皮書》(台北,文建會,1998)。
    行政院文建會,《國家建設六年文化建設計畫》(台北,文建會,1991)。
    行政院文建會,《第一屆全國文化會議研討結論及建議事項辦理情形》,(台北,
    文建會,1997)。
    行政院文建會,《第二屆全國文化會議總結報告》,(台北,文建會,1997)。
    行政院新聞局,《李總統登輝先生八十一年言論選集》(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1993)。
    西村幸夫原著、王惠君譯,《故鄉魅力俱樂部:日本十七個社區營造故事》(台北,
    源流出版公司,1997)。
    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編,《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台北,中國論壇編
    輯委員會,1985)。
    李亦園,《文化與行為》(台北,商務出版社,1970)。
    李亦園等著,《中國論壇叢書》(台北,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1985),頁313。
    李喬等著,《第一屆台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4年12月,頁7。
    李登輝,《經營大台灣》(台北,遠流出版社,1995)。
    氏著,《台灣心 台灣魂》(高雄,河畔出版社,1998)。
    二十一世紀基金會,《民國78年中華民國文化發展之評估與展望》(台北,文建
    會,1990)。
    杭之等著,《邁向美麗島的民間社會上冊》,(台北,唐山出版社),頁251。
    林信華,《文化政策新論:建構台灣新社會》(台北,揚智文化,2002)。
    東吳大學主編,《社區總體營造與文化發展研討會會議實錄》(台北,東吳大學發
    展處,1996)。
    林萬億、徐震,《當代社會工作》(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0)。
    林鐘雄,《台灣經濟發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1987)。
    洪玉昆,《國父地方自治體制與台灣社區發展之研究》(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1978)。
    洪敏麟,《台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一冊(台灣省文獻會發行,1980),第二編第二
    章第十二節《北投區》。
    行政院文建會,《第一屆地方文史工作者研討會論文選集》(台北,行政院文建
    會、台灣研究基金會,2001)。
    洪德仁等著,《北投生活家園》(台北,光寶文教,2000)。
    省政府社會處編,《台灣省五十二年度國民義務勞動競賽專輯》(南投,台灣省社
    會處,1963)。
    省議會,《台灣省議會公報》(南投,台灣省議會,1981),46(3)。
    省議會,《台灣省議會公報》(南投,台灣省議會,1981),46(3)。
    胡幼慧,《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1996)。
    范燕秋主持,《臺北市社區文史工作調查研究結案報告》(台北市,文化局,2003)。
    若林正丈,《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月旦出版社,1994)。
    若林正丈、松永正義著,廖兆陽譯,《中日會診台灣-轉形期的政治》(台北,故
    鄉日本文摘書選,1989)。
    若林正丈著、許佩賢譯,《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月旦出版社,1994)。
    唐學斌,《社區組織與社區發展》(台北,台北市社區發展學會,1982)。
    唐學斌,《社區組織與社區發展》(台北,台灣省公共行政學會,1972)。
    孫中山,<地方自治開始實行法>《國父全集》第二冊。
    徐震,《社區發展─方法與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5)。
    徐震,《社區與社區發展》(台北,正中書局,1982)。
    國史館編,《中華民國史文化志》初稿(台北,國史館,1998)。
    洪德仁總編輯,《北投社區‧文化‧生態論文專輯》,(台北,北投文化基金會,
    2002)。
    氏編,《台灣史論文精選(上輯)》(台北,玉山社,1996)。
    張茂桂,《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1989)。
    張植珊,《文化建設與文化教育》,(台北,正中出版社,1995)。
    張鴻鈞,《張鴻鈞先生社會發展言論彙編》(台北,張鴻鈞先生獎學金基金管理委
    員會,1974)。
    盛清沂,《臺北縣志》卷五開闢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60),第34章<北投
    鎮>。
    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社區營造與社區學習》(台北,師大書苑,1998)。
    許陽明,《女巫之湯》,(台北縣,新新聞文化,2000)。
    許極燉,《台灣近代發展史》(台北,前衛出版社,1996)。
    許福明,《中國國民黨的改造(1950-1952)》(台北,正中書局,1986)。
    郭為藩,《為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文化大國而規劃》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報
    告,(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1992)。
    陳宇嘉,《社會工作本土化-社區工作、社區總體營造與福利社區化之發展》(宣
    讀於〈社會科學理論與本土化學術研討會〉,台中東海大學主辦,1999)。
    陳其南,《「文化、產業」研討會塈社區總體營造中日交流展論文集》,(文建會,
    臺灣省手工業研究所,1995)。
    陳其南,《公民國家意識與臺灣政治發展》(台北,允晨出版社,1992)。
    陳其南,《文化產業及社區總體營造考察報告書》(台北,文建會,1996)。
    陳其南,《文化結構與神話》(台北,允晨出版社,1989),頁14。
    陳其南、孫翔華、蔡秀芬,《跨世紀國際藝文資訊交流研討會》,頁200。
    陳奇祿,《文化與生活》(台北,允晨文化,1994)。
    陳培桂,《淡水廳志》(台銀文叢第一百七十二種),卷二志一封域志<山川>。
    陳培桂,《淡水廳志》(台銀文叢第一百七十二種),卷二志二建置志<水利>。
    彭懷恩,《台灣政治發展》(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2003)。
    彭懷恩,《台灣發展的經濟政治分析》(台北,風雲論壇,1992)。
    辛晚教主編,《地方文化與區域發展研討會論文集》(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
    所,1996)。
    行政院文建會、台灣研究基金會主辦,《第一屆地方文史工作者研討會論文選
    集》,2003。
    蕭新煌,《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0)。
    黃俊傑,《台灣意識與台灣文化》(台北,正中書局,2000)。
    黃煌雄等,《社區總體營造總體檢調查報告書》(台北,遠流出版社,2001)。
    黃福才,《台灣商業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
    國立歷史博物館,《台灣文化百年論文集(1901-2000第一集)》,(台北,國立歷
    史博物館編印,1999)。
    楊照,《倉皇島嶼-歷史與現實分析》(台北,遠流出版社,1996)。
    溫振華,《臺北市發展史(一)》,(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1),第5章第1節。
    溫振華等,《台灣開發史》(台北,空中大學,1996)。
    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社會工作員訓練叢書之二十五《社區發展的回顧與展望》
    (台北,內政部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1986)。
    劉脩如,《社會福利行政》(台北,國立編譯館,1975)。
    劉睿忠,《三民主義社會建設的理念與實踐》(台北,正中書局,1991)。
    蔣經國,《蔣經國先生言論著述彙編》第十一冊(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出版,1984)。
    蔡宏進,《社區原理》(台北市,三民書局,2000)。
    蔡漢賢主編,《社會工作辭典》(台北,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1991)。
    洪德俊編,《北投地方史-教育篇》,北投文化基金會,2001。
    蕭新煌,《台灣的民間基金會》(香港,香港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1999)。
    蕭新煌,《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的剖析》(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基金會,1995)。
    蕭新煌,《臺灣社會文化典範的轉移》,(臺北縣,立緒文化,2002)。
    蕭新煌,《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台北,巨流圖書公司,2003)。
    徐正光、宋文理,《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0)。
    龐建國,《國家發展理論-兼論台灣發展經驗》(台北,幼獅文化公司,1993)。
    蘇昭英,《台灣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台北,文建會,2000)。
    蘇昭英,《台灣縣市文化藝術發展--理念與實務》,(台北,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
    顧忠華,《社會學理論與社會實踐》(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99)。
    Light Jr.and Keller,《Sociology,3nd edition》(N.Y,Alfred AKnopf,1982)。
    二、期刊
    丁碧雲,〈我國社會與社區發展的倡導者-張鴻鈞生平事蹟〉《社區發展季刊》
    1997年9月。
    丁碧雲,〈我國社會與社區發展的倡導者-張鴻鈞生平事蹟〉《社區發展季刊》
    1997年9月。
    文崇一,<社區發展和現代化問題>,《思語言》,第7卷第4期,1969年。
    王培勳,<我國社區發展工作之回顧>《社區發展季刊》第100期,2002年12
    月。
    王培勳,<我國社區發展工作之回顧>《社區發展季刊》第一百期,2002年12
    月。
    王培勳,<我國社區發展工作之回顧>《社區發展季刊》第一百期,2002年12
    月。
    王壽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收入中華民國文化發展史第四冊,(台北,近
    代中國出版社,1981)。
    包黛瑩,<起步中的地方文史工作>,《文訊》第120期,1995年10月。
    台社編委會,<由新國家到新社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0期,1995。
    申學庸,〈文化建設與社會倫理的重建〉,《社會教育季刊》46期,1994。
    江明修,<再造社群政府>《理論與政策》第12卷第2期,1998年5月。
    江明修,<非營利組織領導行為之研究>《人事管理》33卷10期,1996年10
    月。
    江明修、陳定銘,〈非營利組織政策與公民社會之建構-以社區大學運動為例〉
    中央大學《社會文化學報》第12期,2001年。
    吳文程,<台灣政治轉型理論的分析架構的探討>,《東吳政治學報》,第4
    期,1995。
    李亦園,〈文化建設工作若干檢討〉,收錄於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編《台灣地
    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1985。
    李增祿,<論社區意識、社會建設與國家發展>,《社區發展季刊》第69期,
    1995年3月。
    卓克華,<臺北市第三級古蹟北投溫泉公共浴場設置溫泉博物館之規劃與修建
    >,《空間雜誌》建築技術增刊14號,。
    官有垣,〈非營利組織在台灣的發展:兼論政府對財團法人基金會的法令規範〉
    《中國行政評論》,2000。
    官有垣、李宜興,<地方民間組織與政府在社區營造的夥伴關係:以嘉義新港
    文教基金會推動淨港計畫為例>《研考雙月刊》第26卷第3期,2002年
    6月。
    林玉體,<四十年來台灣教育之面貌及變遷〉《中國論壇》第319期,1989年1 月。
    林秀幸,〈重建鄉村社群:新港文教基金會的成立背景與組織探討〉《思與言》
    第35卷第3期,1997。
    林谷芳,<「文化反思」的反思與期許>,《文訊》第120期,1995年10月。
    林振春,<社區時代的發展模式>《北縣成教》輔導季刊13卷,1998年12月。
    林瑞欽,<社區意識的概念測量與提振策略>載於台灣省政府社會處編纂《關
    懷社區散播祥和-社區文化與義式研討會專輯》,1994。
    林萬傳,<北投地名沿革>,《臺北文獻》,直字第75期,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1986年3月。
    南方朔,<社區乎?部落乎?>《表演藝術》第25期,1994年11月。
    施教裕,<民間福利機構團體因應民營化之現況、問題及策略>,《社區發展
    季刊》第80期,1997。
    洪德仁,<北投生活環境博物園區的期望與芻議>,《北投社》北投風情系列3,
    1998。
    洪德仁,<北投生活環境博物園區的期望與芻議>,《北投社》特刊《台灣溫
    泉情結》,八頭里仁協會、北投社雜誌社、碩英文教基金會出版,1998年
    6月。
    洪德仁,<北投溫泉公共浴場的新生>,《台北文獻》第125期,1998。
    洪德仁,<北投溫泉公共浴場的新生>,《台北文獻》第125期,1998年9月。
    洪德仁,<社區鄉土刊物甘苦談-以「北投社雜誌」為例>,社區發展季刊第
    88期,1999。
    洪德仁,<社區鄉土刊物甘苦談-以「北投社雜誌」為例>,社區發展季刊第
    88期,1999。
    洪德仁主講,謝來光整理<北投社社區雜誌經驗分享>《山海文化》雙月刊,
    2000年8月。
    洪德仁主講,謝來光整理<北投社社區雜誌經驗分享>《山海文化》雙月刊,
    2000 年8月。
    唐啟明,<台灣省社會福利社區化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社區發展季刊》第77
    期。
    徐震,<社區營造:台灣社區工作的新程式>《社會建設》第97期。
    尉天聰,〈三十年來台灣社會的轉變與文學發展〉,收於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
    編《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1989。
    張植珊,<當前文化建設的推動與展望>,《理論與政策》第2卷第4期,1988。
    莊吉發,<清代天地會源流考>,《故宮叢刊甲種之十九》1981,頁1。
    陳定銘,<非營利組織志工招募與甄選的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999年3月。
    陳家玲編譯,John R.Kinardm原著〈社區博物館是社會變遷的催化劑〉《博物館
    學季刊》,1994年7月。
    陳國棟,<西班牙及荷蘭時代的淡水(下)>,《台灣人文》第四期。
    陳惠芬,<清代台灣移墾與民間結社的發展>《教學與研究》第4期,1982年。
    陳欽春,<社區主義在當代治理模式中的定位與展望>《中國行政評論》第十
    卷第一期,2000。
    黃政源、黃松林、蕭文高,<社區照顧的政策與實踐-以英國新堡市與台灣省
    台南市為例>《暨大學報》第三卷第一期。
    黃碧霞,<台灣地區設區發展三十年回顧:兼論跨世紀社區發展應有的念與方
    向>《社區發展》,第87期,1999。
    黃銘俊,<想要文化薰陶,就要重視文化發展-從文建會的工作概況談推廣文
    化教育之道>,《國魂》,第558期,1992年5月。
    楊孝榮,<社會福利體系與社會發展>,《社會福利》,1985。
    楊孝榮,<社會福利體系與社會發展>《社會福利》1985。
    楊國樞,〈台灣社會的多元化:回顧與前瞻〉收錄於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編《台
    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1989。
    葉啟政,<對社會研究本土化主張的解讀>,《香港社會科學報》,第三期,
    1994年春季號。
    漢寶德,〈生活化的博物館〉《博物館季刊》第七期第2卷,台中國立自然科
    學博物館,1993。
    劉脩如,〈社區發展在台灣地區的回顧與展望〉《社區發展季刊》第四期,1977。
    賴兩陽,<臺灣社區工作的歷史發展與功能>《社區發展季刊》第100期,2002
    年12月。
    賴顯英,〈從傳統到現代:現代化理論的回顧與評估〉(《自由青年》第70
    卷第2期,1985。
    閻亞寧,<北投溫泉浴場的建築與修復>《北投溫泉博物館專刊》第一期,(台
    北市,文化局,2001)。
    龐建國與Peter B.Evans合著,龐建國譯,<國家結構與國家政策:台灣經濟對
    新興共業化國家的意涵>,《中山社會科學季刊》,第4卷第1期,1989。
    譚貞禧,<社區發展的功能>《社區發展通訊》創刊號。
    顧忠華,<公民結社結構變遷--以台灣非營利組織的發展為例>《台灣社會研究》
    第36期,1999。
    三、論文
    于國華,<「社區總體營造」理念的探討:全球化趨勢下的一種地方文化運動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江金山,<公共利益團體影響公共政策之研究: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的個案分析
    >(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
    周思萍,<台灣社區發展政策演變之研究:論國家對社區發展的界入>(國立
    台灣大學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林志寰,<北投非營利組織對居民環境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地政學系
    碩士論文,2002)。
    姜誌貞,<非營利組織政策倡導之研究:以婦女團體為例>(私立東吳大學政
    治學系碩士論文,1998)。
    張莞珍,<社區組織建構社區學習網絡之研究-以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和台北八頭里仁協會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教系博士論文,2003)。
    張樹倫,<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建設>,(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
    莊孟榮,<探討北投溫泉博物館的形塑過程與居民參與機制>(私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碩士論文,2000)。
    陳怡仲,<台灣組合主義體制的形成與轉化>(私立東海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1994)。
    曾士榮,<戰後台灣之文化重編與族,群關係--兼以「台灣大學」為討論案
    例(1945-50)>(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曾繡亞,<日常生活美學與社區發展:以新竹兩個社區合唱團為例>(國立清
    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黃順星,<社區的誕生-對社區總體營造的知識社會學分析>(國立清華大學
    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黃麗玲,<新國家建構過程中社區角色的轉變-「生命共同體」之論述分析>
    (國立台灣大學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劉敏如,<台北市發展策略之研究-以吉林、大直社區為例>(私立淡江大學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慈鴻,<北投地區溫泉建築及其空間變遷之研究>,(私立淡江大學建築學
    系碩士論文1998)。
    謝慶達,<戰後台灣社區發展運動之歷史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土木研究所博
    士論文,1995)。
    羅欣怡,<博物館與社區發展-社區博物館之興起及其問題>(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美術系碩士論文,1997)。
    蘇昭如,<影響台灣地區發展因素之研究:一個質性觀點的探討>(國立台灣
    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蘇昭英,<文化論述與文化政策:戰後台灣之文化政策轉型的邏輯>(國立藝
    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蘇素珍,<社區意識與台灣地方自治的發展>(國立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
    碩士論文,1997)。
    蘇顯星,<戰後台灣文化政策變遷歷程研究-歷史結構分析>(國立台南師範
    學院鄉土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四、雜誌
    《北投社》創刊號後文本會成立迄今活動記要,1996年2月。
    呂鴻文,<漫步奇里岸>,《北投社》,第2期,1996年5月。
    協會編輯部,<階段 性 任務>《北投社》,第10期,1998年12月。
    林衡道口述、蔡育寶紀錄,〈北投溫泉公共浴場憶舊〉,《北投社》,創刊號,
    1996年2月。
    洪德仁,〈北投新生命的契機-溫泉公共浴場〉,《北投社》,創刊號,1996
    年2月。
    洪德仁,〈健康營造起步走〉,《北投社》,第14期,1999年12月。
    洪德仁,〈童心童夢〉,《北投社》,第8期,1998年4月。
    洪德仁,<北投!我的家>,《北投社》,第10期,1998年12月。
    洪德仁,<北投的碑石情>《北投社》,第2期,1996年5月。
    洪德仁,<北投溫泉浴場的開山始祖-平田源吾先生>,《北投社》,第3期,
    1996年8月。
    洪德仁,<溫泉鄉的奠基者-井村大吉先生>,《北投社》,第4期,1996年
    11月。
    洪德仁,<蛻變翱翔>,《北投社》,第9期,1998年8月。
    洪德仁,<學習、生活的北投>《北投社》,第12期,1999年6月。
    洪德仁等著,《北投生活家園》(台北,光寶文教,2000)。
    范燕秋,〈談「非營利社區組織發展的困境」-為「八頭里人協會」把脈診斷〉,
    《北投社》,第28期,2003年6月。
    孫效智、鄭金川,〈生命教育與社區營造〉,《北投社》,第19期,2001年3月。
    宮崎清,〈社區營造的理念〉,《北投社》,第11期,1999年3月。
    許陽明,<北投溫泉博物館之建構與規畫>,《北投社》,第6期,1997年6月。
    陳水扁,<市民參與 改造台北>,《北投社》,創刊號,1996年2月,封面內頁。
    陳慧慈,〈冷漠終將讓自己受傷〉,《北投社》,第22期,2001年12月。
    陳慧慈,〈逗陣營造健全的「北投生活家園」〉,《北投社》,第15期,2000年3 月。
    陳慧慈,<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北投社」雜誌六年回顧>《北投社》,第
    25期,2002年9月。
    陳慧慈,<生命教育大家一起來>《北投社》,第18期,2000年12月。
    黃桂冠,〈歡喜是初〉,《北投社》雜誌,第8期,1998年4月。
    楊俐容,〈珍愛自己,尊重別人〉,《北投社》,第19期,2001年3月。
    楊俐容,<生命中的道德時刻>,《北投社》,第35期,2005年3月。
    管碧玲,<非營利組織之經營>,《北投社》,第9期,1998年8月。
    潘蓬彬,〈如何欣賞北投溫泉博物館(一)〉,《北投社》,第10期,1998年12月。
    編輯小組,<北投溫泉博物館浴火重生紀實>《北投社》雜誌,第32期,2004
    年6月。
    蔡麗美,<跟著夢走>,《北投社》,第10期,1998年12月。
    謝明海,〈不要空手爬起來〉,《北投社》,第22期,2001年12月。
    謝明海,〈非營利社區協會發展的瓶頸〉,《北投社》,第27期,2003年3月。
    謝明海,<這裏就是我的家>,《北投社》,創刊號,1996年2月。

    五、其他
    中國時報2000年5月4日第19版。
    北投區公所網址:http://www.ca.taipei.gov.tw/civil/p03-total-1.htm。
    北投地圖網址:ezgo.taipei-elife.net/Homepage/travel/country。
    北投生態文史工作室網址:http//www.eoomuseum.org.tw。
    北投文化基金會網址:http://www.ptcf.org.tw。
    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其網址:http://www.peitou.org.tw。
    陳其南,〈社區與國家重建〉(中國時報,1994年10月6日)
    溫振華,<鄉土教育與新世界觀>,台灣時報第3版,1995年6月30日。
    滬尾文史工作室網址(URL:http/chwk.huwei.com.tw)。
    趙家麟,<八O年代文史工作室的興起及變貌>,網址:http://weber.tn.edu.tw/c02/page7-08-4.htm。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