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佩玲
Tsai, Pei-Ling
論文名稱: 1990年代臺灣美術「多元主義」現象研究
The Research on the phenomenon of Pluralism in Fine Arts of Taiwan in the 1990s
指導教授: 曾肅良
Tseng, Su-Liang
口試委員: 張國治
Chang, Kuo–Chih
潘襎
Pan, Fan
賴賢宗
Lai, Shen-Chon
郭博州
Kuo, Bor-Jou
曾肅良
Tseng, Su-Liang
口試日期: 2022/01/06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6
中文關鍵詞: 批評意識多元主義考古學系譜學
英文關鍵詞: critical consciousness, pluralism, archaeology, genealogy
研究方法: 主題分析歷史研究法文獻分析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019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03下載:1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1990年代的臺灣美術界,普遍存在這是一個「甚麼都可以的年代」想法;允許不同藝術價值存在的默契,亦在90年代後期成為藝壇共識;這藝術態度上的鉅變讓當代藝術更顯自由繁華,欲探究「多元主義」如何可能是本文研究動機的起點。
    是「話語」在形塑看法,文本取向以藝術評論、藝術教育、創作者創作自述、藝術主題座談會與理論論述等,研究方法上以考古學式「話語」實踐分析,檢視成就某種選擇規律性的「話語」資源;亦結合系譜學研究探求明顯差異的「出現」如何可行。
    探究臺灣美術理應「多元主義」這「批評意識」如何可成,諸如體現民主、政治解嚴鬆動禁忌,必要條件是尊重與包容差異的共識。論及美術界如何以美術的方式回應「多元主義」,是足以體現後現代藝術創作的方法學,與創作自由的堅持。「多元主義」體現在藝壇對「他者」的包容,與認識真正臺灣美術需增加異質認同來建構。「多元主義」對準則的背離,造就反對僵化藝術教育體制與反對官展標準的威權。意識到當代藝術是「多元主義」,讓臺灣藝術以開放的主體性(多方共存的本土化)邁向國際藝壇,「多元主義」不停努力拓展未來藝術可能。
    90年代後期,臺灣美術界對藝術整體意義執著「出現」鬆動,態度上接受藝術擁有不同藝術價值,許多方向的「甚麼都可以」邁向藝術的黃金時代。

    The idea of “anything goes” has been popular in the art world in Taiwan during the 1990s. In the late 1990s, to acknowledge different artistic values has become an accepted consensus. As a result, this paradigm shift liberated modern art in Taiwan and the art scene boomed. To inquire about the becoming of pluralism in art is the main research motivat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Discourse” forms perspectives and viewpoints.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employs multiple approaches such as art criticism, art education, first-person narrations of the artists, panel discussions on art, and theoretical narratives. In terms of research methods, I employ discourse practice analysis in archaeology to scrutinize resources that made certain discourses selected regulations alongside with genealogy research to explore the coming into being of some apparent differences.
    One should implement pluralism when approaching modern Taiwanese art by observing how the critical consciousness came to be, namely how democracy is embodied in art, taboos are relaxed after the end of martial law, and to have the consensus of mutual respect and inclusion as the premise. Artistic responses to pluralism embody methodologies in post-modern art and insist freedom in creation. Pluralism exemplifies the inclusiveness in the art world and the realization that the recognition of differences is needed to create modern art in Taiwan. Turning against conventional standards in pluralism helped abandon the rigid artistic education system and challenge the authority of government standards in exhibitions and competitions. Being aware of the pluralism in modern art pushes Taiwan into the international art platform via the autonomy of openness (localization of diversity). In other words, pluralism keeps exploring possibilities of art in the future.
    In the late 90s, the art circle loosened its attachment toward the meaning of art as a whole and started to accept different values and the “anything goes” mentality led to the golden age of art in Taiwan.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理論與方法 1 第三節 研究架構 8 第四節 文獻探討 8 第五節 名詞解釋 10 第貳章 多元主義批評意識的探源 21 第一節 60年代新生代藝術家的「反藝術」創作趨勢 21 第二節 政治解嚴呼應開放社會需多元化的趨勢 27 第三節 80年代初遇「後現代」新思潮 36 第參章 「多元主義」的內涵 63 第一節 後現代主義的多元主義方法 64 第二節 堅持創作的自由 72 第三節 當代藝術對多元主義的包容 78 第肆章 在多元主義下的藝術批評現象 85 第一節 開放與包容的展覽機構 85 第二節 「個人主義」與「多元主義」交織的當代藝壇 92 第三節 以「容異」來建構臺灣當代藝術 97 第伍章 反叛揭示的反省 103 第一節 反權威 103 第二節 官辦美展反對「一元價值」 113 第三節 叛離藝術界限 121 第陸章 多元主義的演化 125 第一節 「當代藝術」風格的並置 125 第二節 以開放的臺灣藝術主體性邁向國際 128 第三節 尊重其他 138 第柒章 結論 147 參考文獻 151 附錄 181 1990-1999臺灣當代藝術發展紀事年表 181

    西文論著
    Foucault, Michel. Langue, Counter-Memory, Practice: Selected Essays and Interview. Edited by Doaldn F. Bouchard.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77.
    Foucault, Michel. The Archaeollogy of Knoelege. Translated by A.M. Sheridan Smith. London: Tavistock Publications Ltd., 1972.
    Foucault, Michel. The Foucault Reader. Edited by Paul Rabinow. New York: Pantheon House, 1984.
    Poggioli, Renato. Theory of the Avant-Garde. Translated by Michael Shaw.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4.
    Sandler ,Irving . ART OF THE POSTMODERN ERA : From The Late 1960s to The Early 1990s. NY: Taylor & Francis Inc,1998.
    中文論著(含譯本)
    (荷蘭)杜威‧佛克馬(Fokkema, Douwe.)和漢斯‧伯頓斯(Bertens, Hans.)編。《走向後現代主義》(Approaching Postmodernism)。王寧、顧棟華、黃桂友、趙白生譯。台北:淑馨出版社,1992(英文版1986出版))。
    《臺灣藝評檔案1990-1996:第二屆藝術評論獎》。台北市:帝門基金會,1997。
    中華民國比教教育學會編輯。《教育:傳統、現代化與後現代化》。台北:師大學苑,1995。
    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編。《教育:傳統、現代化與後現代化》。台北市:師大書苑,1995。
    王岳川。《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台北:淑馨出版社,1992。
    王治河主編。《後現代主義辭典》。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3。
    台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組編輯。《一九九四台北現代美術雙年展》。台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1994。
    台北市立美術館編,《實驗藝術─行為與空間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87
    台北縣文化中心編印。《1994台北縣美術展覽會「一般徵件組」專刊》。台北縣:台北縣文化中心出版,1994。
    台北縣立文化中心編印。《環境藝術:1994台北縣第六屆美展》。台北縣: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出版。1994。
    史蒂文.貝斯特(Best, Steven.)、道格拉斯.凱爾納(Kellner, Douglas.)。《後現代理論:批判的質疑》(Postmodern Theory: Critical Interrogations)。朱元鴻、馬彥彬、方孝鼎、張崇禧、李世明譯。臺北市:巨流,1994。
    伊哈布‧哈山(Hassan, Ihab.)。《後現代的轉向:後現代理論與文化論文集》( The Postmodern Turn : Essays in Postmodern Theory and Culture) 。劉象愚譯。台北:時報文化,1993。
    米歇爾•福柯(Foucault, Michel.)。《古典時代瘋狂史》。林志明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
    米歇爾•福柯(Foucault, Michel.)。《性經驗史》。余碧平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米歇爾•福柯(Foucault, Michel.)。《知識的考掘》。王德威譯。台北:麥田,1900。
    米歇爾•福柯(Foucault, Michel.)。《詞與物—人文科學考古學》。莫偉民譯。莫偉民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2,頁15。
    吳猛、和新風著。《文化權力的終結:與福柯的對話》。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李國華。《文學批評學》。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1999。
    汪民安。《福柯的界線》。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亞瑟‧丹托(C. Danto, Arthur.)。《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After the End of Art: contemporary art and the pale of history)。林雅琪、鄭慧雯譯。臺北市:麥田出版,2004。
    孟樊。《後現代併發症》。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89。(去找找)
    保羅.法伊爾阿本德(Feyerabend, Paul.)。《反對方法》(Against Method)。周昌忠譯。臺北:時報文化,1996。
    倪再沁策畫。《環境藝術:1994台北縣第六屆美展》。台北縣: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出版,1994。
    孫立銓主編。《「河流—新亞洲藝術.台北對話」(1997台北縣美展專刊)》。臺北縣: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出版,1998年4月初版。
    馬文.克拉達、格爾德.登博夫斯基編。《福柯的迷宮》。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高宣揚。《後現代論》。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
    高宣揚。《論後現代藝術的「不確定性」》。臺北市:唐山出版社,1996。
    培德‧布爾格(Burger, Peter.)。《前衛藝術理論》(Theorie der Avantgarde) 。蔡佩君、徐明松譯。臺北市:時報文化,1998。
    曹銘宗撰文。《臺灣史新聞》。臺灣史新聞編輯委員會製作。台北市:貓頭鷹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20。
    梁光耀。《藝術終結—論丹托的藝術哲學》。台北市:五南,2013。
    許極墩,《臺灣近代發展史》。台北市:前衛,1996。
    陳木子。《臺灣藝術教育發展史》。臺北市:環宇,1998。
    陸蓉之。《後現代的藝術現象》。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0。
    喬治.布萊(Georges Poulet)。《批評意識》。郭洪安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揚澤主編。《狂飆八○-記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台北:時報文化,1999。
    斯蒂芬.懷特(S.K. White)。《政治理論與後現代主義》。孫曙光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4。
    黃光男發行。《一九九○中華民國現代美術新展望》。台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1990。
    黃光男發行。《臺灣美術新風貌(1945-1993)》。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1993。
    黃海鳴發行。《編年.卅.北美館》。台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2013。
    奧利瓦(Oliva, Achille Bonito.),《國際超前衛》,陳國強等譯,台北市:遠流,1996。
    楊善華編。《當代社會學理論》。台北市:五南,2003。
    葉啟政編。《當代社會思想巨擘:當代社會思想家》。台北市:正中,1992。
    詹棟樑。《後現代主義教育思潮》。臺北市:渤海堂,2002年。
    路況。《後∕現代及其不滿》。台北市:唐山出版社,1992再版(1990初版)。
    雷納托.波奇歐里(Poggioli, Renato.)。《前衛藝術的理論》(Teoria della’arte d’avanguardia)。張心龍譯。台北市:遠流,1992。
    臺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組編輯。《前衛與實驗》。臺北市:北市美術館,1995。
    臺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組編輯。《前衛與實驗》。臺北市:北市美術館,1995。
    劉永謀,《福柯的主體解構之旅:從知識考古學到「人之死」》,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道後現代主義》。台北:雅典出版社,1988。
    蕭高彥、蘇文流主編。《多元主義》。臺北市:中研院社科所,1998。
    蕭瓊瑞編,《李仲生文集》(臺北市:台北市美術館,1994),頁113。
    蕭瓊瑞編,《臺灣美術史綱》(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7),頁423。
    賴瑛瑛。《臺灣前衛:六○年代複合藝術》。臺北市:遠流,2003。
    薛天棟主編。《臺灣的未來》。台北市: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02。
    謝東山。《殖民與獨立之間:世紀末的臺灣美術》。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6。
    謝東山。《臺灣美術批評史》。臺北市:洪葉文化,2005。
    謝東山。《藝術批評學》。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6。
    蘇西.蓋伯利克(Gablik, Suzi.)。《現代主義失敗了嗎?》(Has Modernism Failed?)。滕立平譯。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5。
    蘇西.蓋伯利克(Gablik, Suzi.)。《藝術的魅力重生》,王雅各譯。台北市:遠流,1998。
    報紙
    宗桓。「揭開後現代的序幕」。《中國時報》,第八版,人間,1986年8月15日。
    編者。「後現代主義系列之ㄧ」。《中國時報》,第八版,人間,1986年8月15日。
    鍾明德。「讀者討論會主題文章:您真的喜歡現代藝術嗎?(上)」。《聯合報》,21版,聯合副刊,1988年9月26日。
    鍾明德。「讀者討論會主題文章:您真的喜歡現代藝術嗎?(下)」。《聯合報》,21版,聯合副刊,1988年9月27日。
    蔡源煌。「後現代的困惑」。《聯合報》,1989年9月4日27版。
    雜誌與學報
    Ang, Ien.著。施以明譯。〈不會說中國話-論散居族裔之身分認同與後現代之種族性〉。《中外文學》21卷7期,總247期(1992年12月):頁48-69。
    Edward, Dew.著。陳文俊譯。〈多元文化社會中優秀份子的剝奪感和滿意感的測定〉。《憲政思潮》,33期(1976年1月):頁25-32。
    Goux, Jean-Joseph.(約瑟夫.顧)採訪,陳泰松譯。〈詹明信談後現代主義與社會〉。《藝術家》,190期,1991年3月,頁231-238。
    Harbermas, J.著,李世明譯。〈現代性對後現代性〉。《炎黃藝術》。47期(1993年7月):頁18-28。
    Hassan, Ihab.(伊哈布·哈山)著,陳界華譯。〈朝向一個「後現代主義」觀念的建立〉。《中外文學》12卷8期,總140期(1984年1月):頁66-84。
    HO2。〈簡介「二元與多元價值觀點」〉。《時空》,9期(1969年9月):頁15。
    Lumeley, Robert.原著,顏重威譯。〈後現代世界的博物館〉。《博物館學季刊》2卷3期(1988年7月):頁50-53。
    Lutchmansingh, Larry.原著,劉瑞芬、劉蘊芳、劉瑞琪合譯。〈前衛、現代、後現代:一些通用術語的辨別〉。《現代美術》43期(1992年8月):頁15-21。
    Magliola, Robert.著,蔣淑貞譯。〈處在邊緣上的後現代主義:衍異論宣言〉。《中外文學》17卷8期,總期200(1989年1月):頁31-61。
    Miller, William.著,唐維敏譯。〈後現代與溝通理論〉。《當代》,51期,1990年7月,頁24-41。
    Paoletti, John T.著,賴小秋譯。〈後現代藝術-當代藝術新觀念指南〉。《現代美術》43期(1992年8月):頁4-14。
    Parks, Michael E.著,徐蓉蓉譯。〈後現代主義中的美術教育〉。《現代美術》34期(1991年2月):頁48-51。
    Rajchman, John.著,曾雅雲譯。〈後現代主義:這個世界的混合語〉。《雄獅美術》,207期,1988年5月,頁46-47。
    Rose, Gillian.著,陳志梧譯。〈建築到哲學後現代的複雜性〉。《逢甲建築》,26期,1989年6月,頁1-8。
    Serago, Karen.(施凱倫)撰,游本寬譯。〈女性主義及其在後現代主義中的地位〉。《現代美術》50期(1993年10月):頁10-17。
    Suleiman, Susan Rubin.文,張錦忠譯。〈必也正名乎:文學之「現代主義對後現代主義」的省思〉。《當代》,43期,1989年11月,頁44-57。
    Thompsonn, Robert Farris.著,黃慧文譯。〈非洲文化-從現代到後現代〉。《當代》,70期,1992年2月,頁74-85。
    Trachtenberg, Stanley.編,羅青譯。〈後現代階段大事年表(1960-67)Ⅰ〉。《雄獅美術》,189期,1986年11月,頁92-97。
    Trachtenberg, Stanley.編,羅青譯。〈後現代階段大事年表(1968-74)Ⅱ〉。《雄獅美術》,190期,1986年12月,頁153-158。
    Trachtenberg, Stanley.編,羅青譯注。〈後現代階段大事年表(1960-67)Ⅳ〉。《雄獅美術》,189期,1986年11月,頁92-97。
    Trachtenberg, Stanley.編,羅青譯注。〈後現代階段大事年表(1974-79)Ⅲ〉。《雄獅美術》,191期,1987年1月,頁126-130。
    中央月刊編輯部,〈邁開民主腳步‧穩定發展基礎-政府宣佈解嚴贏得國際稱譽〉,《中央月刊》,20卷8期,1987年8月,頁8-10。
    五月畫會畫家。〈五月畫會紀念展感言〉。《藝術家》,192期,1991年5月,頁314-316。
    文崇一主持。〈專題座談:多元社會與多元價值〉。《中國論壇》,第10卷第6期,1980年6月,頁7-32。
    文崇一主持。〈解嚴後的大眾傳播媒體(座談會)〉。《當代》,16期,1987年8月,頁112-125。
    方振寧。〈藍天組夢想居住在雲中:八問超前衛解構派藍天組建築家普瑞克斯〉。《藝術家》,343期,2003年12月,頁300-303。
    王受之。〈未來的藝術教育〉。《藝術家》,270期,1997年11月,頁244-257。
    王岳川。〈後現代思潮中的文化批判之維〉。《藝術潮流》2期(1993年2月):頁2-10。
    王祥芸。〈身先士卒鋪土磚:訪北縣美展責任評審倪再沁、連德誠〉。《雄獅美術》,279期,1994年5月,頁30-33。
    王祥芸採訪。鄭秀娟記錄•整理。〈建立責任藝評制之必要:北縣美展籌辦人簡明輝談評審制度改革〉。《雄獅美術》,279期,1994年5月,頁18-29。
    王寧。〈後現代主義運動-東方與西方〉。《藝術潮流》2期(1993年2月):頁78-79。
    王墨林。〈前衛藝術的政治主義:從被閹割的達達主義談起〉。《藝術家》,159期,1988年8月,頁273-276。
    王樂樂。〈後現代什麼?〈馬哈臺北〉什麼?〉。《中國論壇》,297期,1988年2月10日,頁54-57。
    王鎮庚。〈所謂「後現代主義」到底是個什麼?〉。《文藝月刊》,220期,1987年10月,頁43-48。
    包遵信。〈儒家思想與「後現代化」〉。《中國論壇》,311期,1988年9月10日,頁39-48。
    北美館展覽組。〈「前衛與實驗展」回顧與展望〉。《雄獅美術》,299期,1996年1月,頁16-17。
    古遠清。〈後現代併發症的聯想-試論「後現代併發症」〉。《當代青年》10期(1992年5月):頁24-27。
    巧.科士達著。〈「反美學」導言-後現代主義〉。翟宗浩譯。《藝術家》,224期,1994年1月,頁364-371。
    本刊編輯部。〈編者的話:開放與自律-期待健全的藝評空間〉。《藝術家》,195期,1991年8月,頁190-192。
    石瑞仁。〈臺灣藝術的「後替代」時期來臨了:給你更另類的藝術空間,送我超前衛的政治形象〉。《藝術家》,284期,1998年10月,頁285-287。
    伍癸霖整理。〈王秀雄談「論文事件」餘波〉。《雄獅美術》,237期,1990年11月,頁58-59。
    后德仟。〈後現代派在找什麼?〉。《建築師》,102期,1983年6月,頁30-35。
    多言。〈有人嘆息藝術沒落〉。《中央日報》星期雜誌「藝術」欄,1966年9月4日,《劇場》雜誌第八期(1966年12月)轉載,頁225。
    托馬士.麥克裴禮著,文凱譯。〈陳錦芳的後現代藝術-全球人類的形象〉。《藝術家》,194期,1991年7月,頁286-289。
    百里希。〈資本主義多元文化社會的幻象:百里希-評介〈少數人的民主〉(Michael Parenti著,楊祖珺譯)〉。《書評書目》,96期,1981年5月,頁101-107。
    羊文漪。〈現代、後現代與歷史的再現-「君士坦丁凱旋門」的「破裂」風格〉。《現代美術》43期(1992年8月):頁22-31。
    羊滌生。〈試論文化的綜合與創新〉。《中國論壇》,311期,1988年9月10日,頁29-38。
    余嬪。〈「生態的素養:教育與後現代社會的過渡」簡介〉。《教育資料文摘》,184期,1993年5月,頁182-187。
    吳光庭。〈前衛的建築運動:論「後現代」建築〉。《台北市立美術館館刊》8期(1985年10月):頁15-23。
    吳瑪悧採訪。〈本來我們就想要激進一點—訪問威尼斯雙年展「開放展」之策劃海連娜.康托娃〉。《藝術家》,219期,1993年8月,頁242-253。
    吳瑪悧譯。〈藝術往那裡去?德國「美術」雜誌十週年專題辯論會紀錄〉。《藝術家》,178期,1990年3月,頁107-13-107-19。
    吳潛誠。〈後現代小說的閱讀與愛戀-《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導讀〉。《幼獅文藝》,450期,1991年6月,頁64-70。
    呂正惠。〈〈形式與意義的全方位開放-後現代主義文學評述〉〈講評稿〉〉。《臺灣文學觀察雜誌》7期(1993年6月):頁53-55。
    呂清夫。〈從廖修平的版畫播種看後現代藝術移植的問題〉。《聯合文學》,56期,1989年6月,頁109-116。
    呂清夫。〈現在進行式的藝術─關於「行為與空間展」〉。《雄獅美術》,195期,1987年5月,124-125。
    李史冬。〈觀念、藝術、賣-有關後現代藝術市場〉。《雄獅美術》,231期,1990年5月,頁102-103。
    李永然。〈戒嚴與解嚴〉。《中央月刊》,14卷8期,1982年6月,頁44-47。
    李宗榮。〈後現代與「民主」〉。《當代》,67期,1991年11月,頁70-87。
    李明明。〈現代與後現代的分野-兼談後現代藝術的實質性〉。《鵝湖》,198期,1991年12月,頁35-38。
    李長俊。〈革新大學院校美術科系入學考試—記國立高雄師大的實驗〉。《藝術家》,248期,1996年1月,頁160-165。
    李俊賢。〈建構臺灣藝術的主體性〉。《1996 雙年展:臺灣藝術主體性》,台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發行,1996年,頁44-55。
    李既鳴主持,鄭惠美整理。〈後現代藝術座談會〉。《現代美術》39期(1991年12月):頁58-63。
    李恕人。〈印證人生的中國後現代藝術家曾四遊〉。《明道文藝》,182期,1991年5月,頁10-15。
    李淑芬。〈(「性與愛―師範大學美術系主題展」)觀後感〉。《雄獅美術》,301期,1996年3月,頁77-78。
    李淑楨。〈創作的絕對真實〉,《雄獅美術》,258期,1992年8月,10。
    李淑楨整理。〈整體藝術特輯:對談Ⅱ〉。《雄獅美術》,247期,1991年9月,頁125-136。
    李清志。〈後現代建築在Taiwan〉。《幼獅文藝》,481期,1994年1月,頁76-79。
    李瑞全。〈論現代性與後現代主義-當代新儒學的反省〉。《鵝湖》,186期,1990年12月,頁3-10。
    李歐塔(Lyotard, Jean-Francois.)著,羅青譯。〈後現代狀況上〉。《臺北評論》,4期(1988年3月):頁230-253。
    李歐塔(Lyotard, Jean-Francois.)著,羅青譯。〈後現代狀況上〉。《臺北評論》,5期(1988年5月):頁212-244。
    李歐塔(Lyotard, Jean-Francois.)著,羅青譯。〈後現代狀況下〉。《臺北評論》,6期(1988年8月):頁237-316。
    李賢文採訪。王祥芸記錄。〈劉峰松談台北縣文化中心的工作理念〉。《雄獅美術》,279期,1994年5月,頁16-17。
    李瞻。〈多元化社會的新聞取向〉。《新聞學研究》,32期(1983年12月):頁255-259。
    汪琪,林嘉誠,林水波,朱雲鵬,詹益郎。〈多元社會中的評論取向:為雜誌的未來發展定位〉。《中國論壇》,第17卷第8期,200期,1984年1月25日,頁26-41。
    沈奇。〈過渡還是抵達-關於後現代詩的幾點思考〉。《創世紀詩雜誌》95/96期(1993年12月):頁88-89。
    沈清松。〈一個思想偏航的旅程〉。《臺北評論》,4期(1988年3月):頁225-230。
    沈清松。〈後現代不是現代的結束〉。《自由青年》,701期,1988年1月,頁17-23。
    沈清松。〈從現代到後現代〉。《哲學雜誌》4期(1993年4月):頁4-25。
    周思,羊文漪譯。〈金銀島:台灣傳奇〉。《藝術家》,238期,1995年3月,頁211-214。
    周慶華。〈形式與意義的全方位開放-後現代主義文學評述〉。《臺灣文學觀察雜誌》7期(1993年6月):頁41-52。
    孟樊。〈後現代之後:瀕臨死亡的現代詩壇-一個系統論的觀點〉。《現代詩》13期(1988年12月):頁3-6。
    孟樊。〈後現代主義在臺灣的反思〉。《臺北評論》,6期(1988年8月):頁337-343。
    孟樊。〈超前衛的聲音:評夏宇的詩〉。《臺北評論》,4期(1988年3月):頁130-145。
    孟樊。〈詩人、招貼和害蟲-中空的臺灣後現代詩人〉。《現代詩》15期(1990年6月):頁7-10。(有線索證明1990還沒有多元視界)
    尚.布西亞(Baudrillard, Jean.)。〈公元兩千年會發生〉。張釗維譯。《當代》,65期,1991年9月,頁72-81。
    尚.布西亞(Baudrillard, Jean.)。〈消費社會與消費欲望〉。蔡崇隆譯。《當代》,65期,1991年9月,頁48-71。
    彼得.杜斯撰,蕭振邦譯。〈從後結構主義到後現代性-哈帕瑪斯(Jurgen Habermas)的反面觀點〉。《鵝湖》,186期,1990年12月,頁11-17。
    明原。〈富含時間的風景畫-潘蓬彬油畫個展〉。《藝術家》,196期,1991年9月,頁399。
    林元鳳記錄整理。〈藝術創作與其社會性―社會性議題在藝術作品中的藝術價值探索〉。《藝術家》,289期,1999年6月,頁368-372。
    林玉体。〈也談多元社會〉。《中國論壇》,第17卷第1期,193期,1983年10月10日,頁37-38。
    林克歡。〈「哈姆雷特機器」及後現代〉。《表演藝術》,11期,1993年9月,頁
    林哲誠。〈破繭後的變種-後現代建築之現象與感恩〉。《國民教育》,30卷1/2期,1989年9月,頁8-13。
    林惺嶽。〈「紅顏」惹禍〉。《文星》復刊號第一期(總期99),1986年9月,頁56-69。
    林惺嶽。〈九○年代本土化前衛藝術的展望〉。《雄獅美術》,256期,1992年6月,頁40-69。
    林惺嶽。〈美術本土化的釋疑及伸論〉。《雄獅美術》,264期,1993年2月,94-107。
    林惺嶽。〈評1991年臺灣美術現象〉。《藝術家》,200期,1992年1月,頁238-251。
    林惺嶽。〈新潮.市場.政治〉。《藝術家》,182期,1990年7月,頁209-227。
    林毓生。〈什麼是多元社會?:再答楊國樞教授〉。《中國論壇》,第17卷第11期,203期,1984年3月10日,頁32-38。
    林毓生。〈臺灣究竟是不是一個多元社會:簡答楊國樞教授〉。《中國論壇》,第17卷第3期,195期,1983年11月10日,頁54-55。
    林群盛。〈後現代詩詩潮初探〉。《臺北評論》,6期(1988年8月):頁50-65。
    林裕祥採訪撰文。〈臺灣美術創作者和超前衛的關係〉。《雄獅美術》,258期,1992年8月,頁54-73。
    林鴻祐。〈布西亞的擬像社會理論〉。《當代》,65期,1991年9月,頁31-47。
    花神。〈從現代到後現代的徐嘉煬〉。《龍語文物藝術》7期(1991年6月):頁81-84。
    侯宜人。〈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雕塑新經驗-六○年代後美國藝術的發展〉。《美育》,3期,1989年8月,頁12-21。
    南方朔。〈人民民主和直接行動-後現代的民主形式〉。《中國論壇》,373期,1991年10月,頁115-119。
    姜義華。〈論中國近代化現代化進程中傳統文化的雙向運動〉。《中國論壇》,311期,1988年9月10日,頁16-24。
    洛楓。〈從後現代主義看詩與城市的關係〉。《當代》,62期,1991年6月,頁54-71。
    胡永芬採訪。〈臺灣美術及其意識的「位置」:文件大展、K18之後的思索與考量〉。《雄獅美術》。260期,1992年10月,頁26。
    韋政通主持。楊國樞,胡佛,楊選堂,陳寬政,陳其南出席。〈臺灣是不是多元社會(座談會)〉。《中國論壇》,第17卷第5期,197期,1983年12月10日,頁10-27。
    飛卿撰,〈沒有畫的畫展 黃華成達成第一回合〉,1966年8月27日民族晚報「藝海」版,《劇場》雜誌第八期(1966年12月)轉載,第225頁。
    倪再沁,〈臺灣當代美術初探:臺灣新生代美術的再檢證〉,《雄獅美術》,256期,1992年6月,頁46。
    倪再沁。〈西方美術.臺灣製造——臺灣現代美術的批判〉。《雄獅美術》,242 期,1991年4月,頁114-133。
    倪再沁。〈臺灣美術中的臺灣意識〉。《雄獅美術》,249 期,1991年11月,136-157。
    唐力權。〈權力、意志與詮釋-尼采的透視主義與後現代思想〉。《哲學雜誌》4期(1993年4月):頁26-40。
    唐小兵。〈多元文化與「靈活積累」-哈維《後現代狀況》評介〉。《二十一世紀》19期(1993年10月):頁70-75。
    唐小兵。〈後現代主義:商品化和文化擴張〉。《文星》,109期,1987年7月,頁63-68。
    唐小兵。〈重構空間意識:後現代地理研究〉。《二十一世紀》10期(1992年4月):頁76-82。
    唐小兵專訪詹明信。〈後現代主義:商品化和文化擴張〉。《文星》,109期,1987年7月,頁63-68。
    奚密。〈後現代的迷障-〈臺灣後現代詩的理論與實際〉的反思〉。《當代》,71期,1992年3月,頁54-68。
    孫小玉。〈歐美推理小說與後現代文學〉。《幼獅文藝》,465期,1992年9月,頁45-48。
    孫全文。〈論後現代建築〉。《建築師》,105期,1983年9月,頁35-39。
    秦松。〈黃泉古墓的後現代頌歌-簡介韓國畫家金浩淵的裝置展〉。《藝術家》,224期,1994年1月,頁400-401。
    馬健君。〈呼吸在突兀、浮華的後現代-「我心狂野」反映你我安身立命的世界〉。《張老師月刊》,154期,1990年10月,頁38-45。
    高千惠。〈公眾品味與藝評的教育功能〉。《雄獅美術》,267 期,1993年5月,頁22-25。
    高千惠。〈化外藝術——反文化思潮下的清唱〉。《雄獅美術》,261期,1992年11月,頁45-53。
    高千惠。〈信仰超前衛.精神新普普.搖滾後現代:臺灣藝術信仰搖滾的十年回顧〉。《藝術家》,238期,1995年3月,頁162-169。
    高千惠。〈臺灣另類藝術空間的活門與窄門〉。《雄獅美術》,296期,1995年10月,頁50-53。
    高千惠。〈藝術生態的維持與破壞〉。《雄獅美術》,257期,1992年7月,頁18-22。
    高千蕙。〈信仰超前衛.精神新普普.搖滾後現代:臺灣藝術信仰搖滾的十年回顧〉。《藝術家》,238期,1995年3月,頁162-169。
    高天擎。〈建立報紙與讀者的共識:多元化社會中的新聞品質與讀者品味〉。《聯合月刊》,29期,1983年12月,頁8-9。
    高旭光、姜義華、龐樸、羊滌生、包遵信。〈傳統、現代與後現代:大陸學者論中國文化的出路〉。《中國論壇》,311期,1988年9月10日,頁10-48。
    高旭光。〈論傳統觀念〉。《中國論壇》,311期,1988年9月10日,頁11-15。
    張心龍。〈蘇爾登(Donald Sultan)的後現代抽象畫〉。《雄獅美術》,245期,1991年7月,頁200-203。
    張世儫、蔡宏昌、呂進財。〈矛盾也是一種美:後現代建築的觀念和設計手法〉。《文星》,117期,1988年3月,頁81-90。
    張世儫、蔡宏昌、呂進財。〈矛盾也是一種美:後現代建築的觀念和設計手法〉。《文星》,117期,1988年3月,頁81-90。
    張恭啟。〈邁向後現代的宗教觀〉。《當代》,62期,1991年6月,頁40-53。
    張淑華記錄整理。〈看不見的風箏:北縣美展座談會〉。《雄獅美術》,292期,1995年6月,頁28-39。
    張慶仁。〈多元主義下成人教育學的批判與重建:以凱普創立名詞及其沉寂百年的脈絡探析為例〉。《成人教育學刊》,5期,2010年10月,頁173-202。
    張錦華。〈從意識形態到權力/知識-福柯的後現代主義與傳播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66期(下冊)(1993年3月):頁313-347。
    梁燕城。〈儒家哲學的後現代課題〉。《當代》,62期,1991年6月,頁18-39。
    梅丁衍。〈「本土」誠可貴「真理」價更高〉。《雄獅美術》,255期,1992年5月,20-23。
    梅丁衍。〈臺灣現代藝術「主體」的迷思〉。《雄獅美術》,261期,1992年11月,16-18。
    梅丁衍。〈臺灣現代藝術本土意識的探討〉。《雄獅美術》,249期,1991年11月,110-113。
    莊喆。〈從現代繪畫的多元性談幾個問題〉。《文星》,87期,1965年1月,頁51-52。
    莫道夫(Madoff, Steven Henry.)。〈繪畫中的後現代主義觀念〉。劉亮雅譯。《雄獅美術》,181期,1986年3月,頁61-73。
    莫道夫(Madoff, Steven Henry.)。〈繪畫中的後現代主義觀念2〉。羅青譯。《雄獅美術》,182期,1986年4月,頁115-181。
    莫道夫(Madoff, Steven Henry.)。〈繪畫中的後現代主義觀念3〉。羅青譯。《雄獅美術》,183期,1986年5月,頁151-167。
    連德誠。〈他/她—一九九四台北縣美展〉。《藝術家》,227期,1994年4月,頁362-367。
    郭少宗。〈透視『精神』的背面─『二一七七精神展』剖析〉。《雄獅美術》,205期,1988年3月,148-153。
    郭松芬,〈大台北畫派1966秋展〉,《劇場》,8期,1966年12月,頁218-224。
    郭貞。〈消費者文化與後現代主義的解析〉。《廣告學研究》1集(1993年1月):頁211-212。
    郭禎祥。〈追求精緻的藝術教育—DBAE(上)〉。《美育雙月刊》12期(1991年3月):頁3-9。
    郭禎祥。〈追求精緻的藝術教育—DBAE(下)〉。《美育雙月刊》13期(1991年5月):頁23-28。
    郭肇立。〈後現代建築風格〉。《建築師》,102期,1983年6月,頁14。
    郭嫻珍整理。〈與瑪麗•麥克里歐談後現代建築〉。《中華民國建築師雜誌》,163期,1988年7月,頁50-53。
    陳玉珍專訪。〈新當代美術館〉。《藝術家》,228期,1994年5月,頁260-263。
    陳光中,廖炳惠、鍾明德。〈從臺灣看後現代主義(座談會)〉。《中國論壇》,302期,1988年4月25日,頁41-53。
    陳光中。〈試析一個後現代的社會學〉。《自由青年》,701期,1988年1月,頁24-27。
    陳光興。〈在「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研究」之間〉。《臺灣社會研究》12期(1992年5月):頁85-115。
    陳光興。〈真實-再現-擬仿:布希亞的後現代(媒體)社會學〉。《當代》,65期,1991年9月,頁18-30。
    陳光興。〈詹明信(Fredric Jameson)與後現代主義〉。《當代》,16期,1987年8月,頁87-90。
    陳光興。〈躲在亮處:爬出後現代理論意識形態的沼澤〉。《中國論壇》,335期,1989年9月10日,頁70-78。
    陳光興。〈歷史•理論•政治:詹明信(Fredric Jameson)的後現代主義評介〉。《當代》,16期,1987年8月,頁76-86。
    陳英偉。〈超越後現代?—百媚裡回眸一笑現代、後現代〉。《藝術家》,255期,1996年8月,頁374-379。
    陳英偉。〈概略迴析與預釋〉。《藝術家》,270期,1997年11月,頁318-321。
    陳英偉。〈藝術的排他與真理—在騙局中也可以變「大」的臺灣藝術?〉。《藝術家》,252期,1996年5月,頁374-379。
    陳英德。〈後現代畫家:賈胡斯特•傑哈(Gerard Garouste)-有文化的繪畫〉。《藝術家》,139期,1986年12月,頁120-131。
    陳英德。〈後現代藝術的衍遞與趨勢〉。《當代》,29期,1988年9月,頁110-121。
    陳英德。〈當前反前衛和反超前衛的新浪潮:有教養的繪畫〉。《藝術家》,115期,1984年12月,頁77-84。
    陳國強、朱嘉樺、黃海鳴譯。〈義大利超前衛藝術與現代藝術〉。《現代美術》41期(1992年4月):頁2-9。
    陳傳興。〈「現代」匱乏的圖說與意識修辭:一九八○年代臺灣之「前」後現代美術狀況〉。《雄獅美術》,259期,1992年9月,頁16-25。
    陳傳興。〈當代藝術大觀.第七屆文件大展(1):前衛到超前衛的總結〉。《雄獅美術》,143期,1983年1月,頁44-68。
    陳傳興。〈當代藝術大觀.第七屆文件大展(2):前衛到超前衛的總結〉。《雄獅美術》,147期,1983年5月,頁93-102。
    陳傳興。〈當代藝術大觀.第七屆文件大展(3):前衛到超前衛的總結〉。《雄獅美術》,148期,1983年6月,頁100-109。
    陳傳興。〈當代藝術大觀.第七屆文件大展(4):前衛到超前衛的總結〉。《雄獅美術》,149期,1983年7月,頁81-88。
    陳傳興。〈當代藝術大觀.第七屆文件大展(5):前衛到超前衛的總結〉。《雄獅美術》,151期,1983年9月,頁85-92。
    陳傳興。〈當代藝術大觀.第七屆文件大展(6):前衛到超前衛的總結〉。《雄獅美術》,152期,1983年10月,頁59-65。
    陳愷璜、陳國強翻譯整理。〈前衛-超前衛他們怎麼說:奧利瓦來臺座談會實錄〉。《雄獅美術》,255期,1992年5月,頁80-93。
    陳愷璜。〈試論臺灣邊陲符號總體處境與義大利超前衛之對質與省思〉。《雄獅美術》,258期,1992年8月,頁50-53。
    陳瑞山。〈後現代思潮與文學批評-怎樣才算讀懂一首外文詩〈冰淇淋皇帝〉?〉。《當代》,92期,1993年12月,頁114-127。
    陳瑞文。〈臺灣文化與本土文化所引出的片段思考〉。《雄獅美術》,245 期,1991年7月,116-120。
    陳曉明。〈大陸的後現代主義〉。《中國論壇》,375期,1991年12月,頁80-84。
    陳曉明。〈文化記憶與歷史敘事-當代中國的後現代主義產生的歷史依據及其特徵〉。《藝術潮流》2期(1993年2月):頁73-75。
    陳曉明。〈悖離與超越-再談大陸的後現代主義〉。《中國論壇》,376期,1992年1月,頁4-8。
    陸蓉之(洪陸蓉之)。〈從澳洲當代美術館的成立觀察後現代美術館的角色〉。《雄獅美術》,257期,1992年7月,頁23-25。
    陸蓉之,〈臺灣美術新潮─蛻變的年代:1983年~1993年〉,《藝術家》,219期,1993年8月,頁336。
    陸蓉之。〈抽象畫的新歷史意識—兼論美國新抽象〉。《藝術家》,191期,1991年4月,頁186-202。
    陸蓉之。〈迎向新世紀:複數元的視野〉。《藝術家》,292期,1999年9月,頁344-348。
    陸蓉之。〈後現代主義的藝術現象1〉。《藝術家》,147期,1987年8月,頁56-61。
    陸蓉之。〈後現代主義的藝術現象10:新具象-八○年代繪畫的主流〉。《藝術家》,158期,1988年7月,頁136-148。
    陸蓉之。〈後現代主義的藝術現象11:消費文化與藝術的結合〉。《藝術家》,159期,1988年8月,頁66-71。
    陸蓉之。〈後現代主義的藝術現象12:女性運動的影響上-圖案與裝飾藝術〉。《藝術家》,161期,1988年10月,頁101-109。
    陸蓉之。〈後現代主義的藝術現象13:女性運動的影響下-性緊張的焦慮時代〉。《藝術家》,162期,1988年11月,頁143-149。
    陸蓉之。〈後現代主義的藝術現象15:藝術理論的淪亡與藝術評論危機〉。《藝術家》,168期,1989年5月,頁173-178。
    陸蓉之。〈後現代主義的藝術現象16:新浪漫傾向-懷舊與詠唱(上)〉。《藝術家》,169期,1989年6月,頁162-167。
    陸蓉之。〈後現代主義的藝術現象16:新浪漫傾向-懷舊與詠唱(下)〉。《藝術家》,170期,1989年7月,頁168-170。
    陸蓉之。〈後現代主義的藝術現象17:八○年代攝影藝術新貌)〉。《藝術家》,174期,1989年11月,頁150-162。
    陸蓉之。〈後現代主義的藝術現象18:電子媒體-記號之林,再現的危機?〉。《藝術家》,175期,1989年12月,頁134-145。
    陸蓉之。〈後現代主義的藝術現象19:新幾何與新具象的盛衰-邁向九○年代〉。《藝術家》,178期,1990年3月,頁234-242。
    陸蓉之。〈後現代主義的藝術現象2:怎麼了?後現代!〉。《藝術家》,148期,1987年9月,頁38-41。
    陸蓉之。〈後現代主義的藝術現象3:從「普普」決堤到通俗藝術氾濫〉。《藝術家》,149期,1987年10月,頁114-119。
    陸蓉之。〈後現代主義的藝術現象4:寓言的推動-權充藝術〉。《藝術家》,150期,1987年11月,頁96-103。
    陸蓉之。〈後現代主義的藝術現象5:權充的雙關語-後現代主義的建築〉。《藝術家》,151期,1987年12月,頁62-76。
    陸蓉之。〈後現代主義的藝術現象6:語意的流徙「泛前衛」的繪畫〉。《藝術家》,152期,1988年1月,頁100-107。
    陸蓉之。〈後現代主義的藝術現象7:縱橫古今-自由折衷的新古典主義〉。《藝術家》,153期,1988年2月,頁114-125。
    陸蓉之。〈後現代主義的藝術現象8:具象的復甦-兩次大戰間的反現代風波〉。《藝術家》,154期,1988年3月,頁46-57。
    陸蓉之。〈後現代主義的藝術現象9:遲綻的奇葩-達達主義對後現代藝術的影響〉。《藝術家》,157期,1988年6月,頁103-115。
    陸蓉之。〈後最低極限的新雕塑〉。《藝術家》,199期,1991年12月,頁330-334。
    陸蓉之。〈從「後最低極限」到「後現代」-保拉.庫波(Paula Cooper)和大都會圖像畫廊〉。《藝術家》,181期,1990年6月,頁216-233。
    陸蓉之。〈臺灣藝壇走過八○年代〉。《藝術家》,176期,1990年1月,頁107-120。
    陸蓉之。〈藝壇趨勢回顧與前瞻回顧:臺灣牌.一九九○〉。《藝術家》,188期,1991年1月,頁135-145。
    陸蓉之紐約報導。〈九十年代的美國藝壇-紐約惠特尼美術館新任館長專訪〉。《藝術家》,194期,1991年7月,頁154-161。
    傅嘉琿。〈前衛與實驗展-公寓,一九九一〉。《藝術家》,192期,1991年5月,頁310-313。
    凱希爾。〈多元文化社會中的現代教育〉。《中美月刊》,第16卷第6期,1971年6月,頁2-3。
    凱希爾。〈多元文化社會中的現代教育〉。《東亞季刊》,第3卷第1期(1971年7月):頁1-3。
    曾若愚(文大美術系畢業校友)。〈小草之歌:文大美術系、與文大美術系罷課事件〉。《雄獅美術》,280期,1994年6月,頁27-31。
    費大為採訪。〈文化游牧主義的現實性——訪威尼斯雙年展主席奧利瓦〉。《雄獅美術》,271期,1993年9月,頁20-27。
    賀奕。〈錯誤的類比與借位:「後現代主義」理論的中國市場〉。《藝術潮流》4期(1993年8月):頁52-61。
    辜史匹特(Kuspit, Donald.)著,黃慧文、羊文漪合譯。〈「頹廢的」後現代主義〉。《現代美術》39期(1991年12月):頁53-57。
    雄獅美術製作,〈社論:化偶然為必然-從威尼斯雙年展談起〉,《雄獅美術》,269期,1993年7月,頁14。
    雄獅美術製作,〈展望臺灣新美術六區座談會——《臺灣北區》〉,《雄獅美術》 241 期,1991年3月,頁141-148。
    雄獅美術製作。〈「展望臺灣新美術」座談會系列之二——美術評論篇——「臺灣美術評論環境的建立」座談會〉。《雄獅美術》,242 期,1991年4月,頁96-113。
    雄獅美術製作。〈展望臺灣新美術六區座談會——《臺灣中區》〉。《雄獅美術》, 241 期,1991年3月,頁148-152。
    雄獅美術製作。楊智富整理。〈「反思臺灣美術與和超前衞的關係」會談座〉。《雄獅美術》,258期,1992年8月,頁74-97。
    雄獅美術編輯部。〈美術記事〉。《雄獅美術》,280期,1994年6月,頁71-74。
    雄獅美術編輯部。〈訪江衍疇:一個喪失評論的時代〉。《雄獅美術》,264期,1993年2月,頁37-38。
    雄獅美術編輯部。〈訪黃才郎:自律性的藝術評論觀點〉。《雄獅美術》,264期,1993年2月,頁39-40。
    雄獅編輯部編。〈美術記事〉。《雄獅美術》,280期,1994年6月,頁71-74。
    黃壬來。〈邁向廿一世紀的美勞教育發展途徑〉。《藝術家》,237期,1995年2月,頁236-240。
    黃延齡。〈後現代思想的真知灼見與盲點〉。《歷史月刊》,248期,2008年9月,頁92-100。
    黃海鳴。〈本土意識、文化認同及臺灣當代藝術之脈動〉。《藝術家》,238期,1995年3月,頁227-241。
    黃海鳴。〈非專題展或是「反整體化」的專題展—談北縣美展中連德誠評選部分〉。《藝術家》,229期,1994年6月,頁322-325。
    黃海鳴。〈貧窮藝術:藝術像家庭主婦成套的工作〉。《藝術家》,183期,1990年8月,頁248-251。
    黃海鳴。〈談前衛與實驗展─公寓‧一九九一〉。《雄獅美術》,244期,1991年6月,頁199。
    黃海鳴。〈嚴肅的反叛——從福魯克薩斯談臺灣的整體藝術〉。《雄獅美術》,247期,1991年9月,頁153-156。
    黃瑞榮,〈從「李歐塔的後現代狀況」看後現代主義對道德教育的啟示〉,《高市鑼聲》,7卷1期,1996年,頁65。
    黃錦城、曾妙君紀錄。〈藝術教育座談會〉。《雄獅美術》,243期,1991年5月,頁158-168。
    奧利瓦(Oliva, Achille Bonito.)。〈第四十五屆威尼斯雙年展實施計畫〉。王祥芸譯。《雄獅美術》,266期,1993年4月,頁34-41。
    奧利瓦(Oliva, Achille Bonito.)。〈超前衛的詩學〉。黃海鳴譯。《雄獅美術》,258期,1992年8月,頁24-28。
    奧利瓦(Oliva, Achille Bonito.)。〈超前衛的詩學〉。黃海鳴譯。《雄獅美術》,258期,1992年8月,頁24-28。
    奧利瓦(Oliva, Achille Bonito.)。〈義大利超前衛藝術與現代藝術〉。陳國強、朱嘉樺、黃海鳴譯。《現代美術》41期(1992年4月):頁2-9。
    奧利瓦(Oliva, Achille Bonito.)。〈藝術,在東西方之間無隔閡無障礙〉。蔡幸娥譯。《雄獅美術》,261期,1992年11月,頁68-73。
    搖槳整理。〈在歷史浪潮中翻滾:吳天章史學圖像的四個時代〉。《雄獅美術》,235期,1990年9月,頁159-161。
    楊明蒼。〈〈詹明信的後現代理論與臺灣〉評論〉。《中外文學》22卷3期,總255期(1993年8月):頁48-50。
    楊明蒼。〈詹明信的後現代理論與臺灣〉。《中外文學》22卷3期,總255期(1993年8月):頁30-47。
    楊武訓。〈藝術教育的新藍圖:台南藝術學院研究所即將招生〉。《雄獅美術》,302期,1996年4月,頁16-17。
    楊國樞。〈臺灣還不是一個多元社會嗎?〉。《中國論壇》,第16卷第11期,191期,1983年9月10日,頁61-62。
    楊國樞。〈與林毓生教授再談多元社會〉。《中國論壇》,第17卷第7期,199期,1984年1月10日,頁55-58。
    楊智富整理。〈「反思臺灣美術和超前衛的關係」座談會〉,《雄獅美術》,258期,1992年8月,74-97。
    楊熾宏。〈現代美術的辯證:試析後期現代主義(Post Modernism)〉。《藝術家》,101期,1983年10月,頁92-109。
    萬胥廷。〈向「後現代」下戰書:一場學術文化的武林盛會〉。《文星》,118期,1988年4月,頁41-53。
    葉維廉。〈如生活的藝術活動對生活的批評-後現代對藝術與生活的另一些思索(上)〉。《藝術家》,155期,1988年4月,頁104-123。
    葉維廉。〈如生活的藝術活動對生活的批評-後現代對藝術與生活的另一些思索(下)〉。《藝術家》,156期,1988年5月,頁232-241。
    葉維廉。〈現代到後現代:傳釋的架構(上)〉。《當代》,43期,1989年11月,頁12-29。
    葉維廉。〈現代到後現代:傳釋的架構(下)〉。《當代》,44期,1989年12月,頁74-88。
    詹明信(Jameson, Fredric.)。〈後現代主義文化: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五講(上)〉。《當代》,20期,1987年12月,頁66-83。
    詹明信(Jameson, Fredric.)。〈後現代主義文化: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五講(下)〉。《當代》,22期,1988年2月,頁72-89。
    詹明信(Jameson, Fredric.)。〈後現代主義文化: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五講(中)〉。《當代》,21期,1988年1月,頁74-89。
    詹明信(Jameson, Fredric.)。〈後現代主義文化中的電影藝術〉。馬向陽譯。《藝術潮流》4期(1993年8月):頁98-99。
    詹明信(Jameson, Fredric.)。〈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當代》,14期,1987年6月,頁92-104。
    詹明信(Jameson, Fredric.)。〈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二講:文化與宗教〉。《當代》,15期,1987年7月,頁73-89。
    詹明信(Jameson, Fredric.)。〈詹明信與《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唐小兵譯。《當代》,33期,1989年1月,頁104-108。
    詹明信。〈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三講:文化與意識形態(上)〉。《當代》,16期,1987年8月,頁60-75。
    詹明信。〈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三講:文化與意識形態(下)〉。《當代》,17期,1987年9月,頁76-85。
    詹明信。〈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四講:文化研究與敘事分析(上)〉。《當代》,18期,1987年10月,頁124-135。
    詹明信。〈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四講:文化研究與敘事分析(下)〉。《當代》,19期,1987年11月,頁66-75。
    詹明信。〈現實主義、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文星》,109期,1987年7月,頁52-62。
    詹明信。〈評介Jean-Francois Lyotard著《後現代狀況》〉。羅青譯。《臺北評論》,6期(1988年8月):頁318-336。
    廖炳惠。〈在臺灣談後現代與後殖民論述〉。《當代》,87期,1993年7月,頁94-107。
    廖炳惠。〈後殖民與後現代-Homi K. Bhabha的訪談〉。《當代》,71期,1992年3月,頁20-25。
    廖偉立。〈後現代主義中之建築記號/意義〉。《中華民國建築師雜誌》,165期,1988年9月,頁136-139。
    廖朝陽。〈迷幻與神通-關於道教思想與後現代理論的一些問題〉。《中外文學》20卷3期,總231期(1991年8月):頁102-116。
    廖瓊芳。〈另類的展演—第四屆里昂當代藝術雙年展〉。《藝術家》,268期,1997年9月,頁282-305。
    漢寶德。〈從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雄獅美術》,183期,1986年5月,頁168-176。
    管執中。〈從「本土藝術」到「藝術與本土」的思辯〉。《藝術家》,228 期,1994年5月,頁301-305。
    翟宗浩。〈消費者不要害怕,當代藝術只是匍匐在你腳下的奴隸〉。《藝術家》,202期,1992年3月,頁236-242。
    裴元領。〈非後現代:一種修辭上的嘗試〉。《哲學雜誌》4期(1993年4月):頁68-109。
    劉永仁。〈第四十五屆威尼斯雙年展現場實錄〉。《雄獅美術》,269期,1993年7月,頁12-17。
    劉永仁報導。〈災變傾覆兮諸神啟示:超前衛恩佐.古奇的驚竦圖象〉。《藝術家》,248期,1996年1月,頁314-317。
    劉述先。〈談儒家思想與現代化、後現代化的問題:答包遵信先生〉。《中國論壇》,314期,1988年10月25日,頁74-79。
    潘卓文(整理)。〈美術∕媒體∕文字的性格與區隔座談會〉。《雄獅美術》,264期,1993年2月,頁54-63。
    蔡宏明。〈記憶的補綴‧斷裂的修復〉。《1996 雙年展:臺灣藝術主體性》,台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發行,1996年,頁22-33。
    蔡秀女。〈在後現代現象中的阿莫多瓦電影〉。《中外文學》22卷1期,總253期(1993年6月):頁46-55。
    蔡佩玲。〈黃華成的「大台北畫派1966秋展」沒有畫〉。《藝術觀點》,12期(秋季號),2001年10月,頁12-13。
    蔡孟翰。〈後現代的流行歌曲反思〉。《鵝湖》,224期,1994年2月,頁53-54。
    蔡姿娟。〈後現代主義教育哲學及其對教育之啟示〉。《教育研究》,6期,1998年6月,頁309-323。
    蔡源煌。〈什麼是後現代文學〉。《幼獅文藝》,397期,1987年1月,頁35-46。
    蔡源煌。〈後現代的文化問題:訪詹明信(Fredric Jameson)教授〉。《文星》,110期,1987年8月,頁82-90。
    蔡源煌。〈後現代的困惑〉。《聯合文學》,59期,1989年9月,頁12-17。
    蔡源煌。〈詹明信(Fredric Jameson)的後現代理論〉。《文星》,109期,1987年7月,頁42-47。
    蔡源煌。〈詹明信的後現代理論〉。《文星》,109期,1987年7月,頁42-47。
    蔡錚雲。〈「現代」與「後現代」爭論的釐清-李歐塔與哈伯瑪斯爭論的基源分析〉。《鵝胡學誌》11期(1993年12月):頁75-101。
    蔡錚雲。〈後現代的哲學論述是如何可能的?-德里達對胡塞爾現象學的解構〉。《哲學雜誌》4期(1993年4月):頁50-66。
    蔡錚雲。〈現代化的後現代反思-論西方哲學在大陸的發展〉。《共黨問題研究》,18卷10期,1992年10月,頁43-48。
    鄭乃銘。〈在威尼斯看李銘盛〉。《藝術家》,218期,1993年7月,頁306-2-306-5。
    鄭乃銘。〈潛藏於後現代中的古韻-范姜明道的藝術〉。《藝術家》,198期,1991年11月,頁312-313。
    鄭惠美。〈觀眾的主體性v.s 臺灣藝術的主體性〉。《雄獅美術》,306期,1996年8月,頁73-76
    盧怡仲,〈這不是反映,而是前導-記台北市立美術館1985新繪畫大展〉,《藝術家》,123期,1985年8月,頁70。
    賴香伶。〈展現八○年代藝術趨向的台北訊息展〉。《藝術家》,176期,1990年1月,頁284-287。
    賴瑛瑛。〈荒謬的先知:黃華成(1935-1996)〉。《藝術家》,254期,1996年7月,頁332-338。
    賴瑛瑛。〈臺灣前衛運動的消長:從六○年代複合藝術的開展談起〉。《現代美術》,110期,2003年10月,頁8-17。
    謝佩霓。〈重在呈現不再傳述作品〉。《典藏》,83期,1999年8月,頁186-190。
    謝東山,〈臺灣藝術的本土化與主體性〉,《藝術家》,254期,1996年7月,頁247-266。
    謝東山。〈從威尼斯雙年展談臺灣藝術的未來〉。《雄獅美術》,293期,1995年7月,頁43-46。
    謝東山。〈給臺灣美術一個機會―營造新世代美術〉。《1996 雙年展:臺灣藝術主體性》,台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發行,1996年,頁87-90。
    謝恩。〈慾望、激情過後的省思:總結「一九九八年台北現代美術雙年展」〉。《典藏》,73期,1998年10月,頁196-201。
    謝鴻均作,許瑩月譯。〈後現代時期的「回歸古典主義」及其批判精神〉。《雄獅美術》,256期,1992年6月,頁83-85。
    鍾明德。〈「奔赴落日而顯現狼」和後現代主義下的臺灣劇場藝術〉。《當代》,17期,1987年9月,頁100-109。
    鍾明德。〈在後現代主義的雜音中〉。《空大學訊》,26期(1988年8月1日-8月15日):頁31-36。
    鍾明德。〈測繪現代的流行歌曲反思-導論寫實主義到後現代主義的戲劇與劇場〉。《表演藝術》,16期,1994年2月,頁67-69。
    韓鍾恩。〈《當前人何以為音樂文化立約》-後現代文話語境中的音樂問題〉。《社會科學•中國文化》6期(1994年):頁37-51。
    鴻鴻。〈後現代主義與前衛劇場-談鍾明德及其著作〉。《當代青年》11期(1992年6月):頁52-55。
    瞿海源。〈多元化社會的意義與問題〉。《財政經濟月刊》,第34卷第5期,400期,1984年5月,頁15-16。
    簡明輝。〈美麗與哀愁—談河流關懷知藝術與人文省思〉。《藝術家》,269期,1997年10月,頁368-369。
    藝術家編輯。〈台灣當代藝術展:走出中、澳文化交流第一步〉。《藝術家》,238期,1995年3月,頁210。
    藝術家編輯部。〈與中青輩藝術家對談系列(2):回歸自然的藝術〉。《藝術家》,194期,1991年7月,頁224-233。
    藝術家編輯部。〈與中青輩藝術家對談系列4:懷舊、懷鄉與本土〉。《藝術家》,196期,1991年9月,頁283-292。
    藝術家編輯部。〈與中青輩藝術家對談系列7:從當代藝術替代空間展望臺灣現代藝術的發展〉。《藝術家》,199期,1991年12月,頁300-308。
    藝術家編輯部專訪。〈藝術教育在臺灣的現況與未來—美術系主任的視觀〉,《藝術家》,270期,1997年11月,頁269-27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