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詹雅淳 Chan, Ya-Chun |
---|---|
論文名稱: |
以社區網絡觀點檢視偏遠地區課後輔導班的運作—某案例分析 Exploring operation of a rural after-school program from a community network perspective -- a case study |
指導教授: |
王永慈
Wang, Yeong-Tsyr |
口試委員: |
王永慈
Wang, Yeong-Tsyr 羅秀華 Luo, Shiow-Hwa 陳怡伃 Chen, Yi-Yi |
口試日期: | 2022/01/20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ocial Work |
論文出版年: | 2022 |
畢業學年度: | 11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6 |
中文關鍵詞: | 偏遠地區 、社區網絡 、弱勢兒童 、課後輔導方案 |
英文關鍵詞: | rural areas, community networks, disadvantaged children, after-school programs |
研究方法: | 個案研究法 、 半結構式訪談法 、 質性研究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0337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41 下載:2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有鑑於城鄉差距與家庭解組的影響下,導致弱勢家庭兒童成為弱勢中的弱勢,近年在社會安全網的推動下,提倡發展「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基礎」的社區支持系統。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偏遠地區課後輔導服務社區資源網絡的建構與運用。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方法,以個案協會為主要研究對象,訪談七位資源網絡中的重要關係人,並試著從個案協會課後輔導服務的發展脈絡中,勾勒出與不同類型資源單位的網絡互動過程。研究發現,「信任關係」是社區資源網絡建構的基礎;藉由課後輔導服務能有效帶動社區資源的整合;社區安全網絡的建構仰賴公、私部門協力撐起。因此期待未來政府能夠持續扶植民間單位在地經營與服務創生,以及發展教育與社政單位跨專業資源整合服務計畫。
As consequences of urban-rural disparity and family disorganization, children from disadvantaged families in rural areas have become more deprived. In recent years, under the promotion of the social safety net, the principle of a "family-centered, community-based" community support system has been advocated.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one after-school program’s community resource network in the rural Taiwan.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and the case study approach were used. Seven key community informants was interviewed. This study found that the "trust relationship" is the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munity resource network. After-school programs can be an effective tool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community resources.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munity safety network relies on the collaborations among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 Therefore, the government’s support as well as education and social welfare departments’ cross-professional resources need to be developed, especially for rural after-school programs.
一、中文文獻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2020)。就業、經濟與福利。
王文科、王智弘(2010)。質的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7,29- 50。
王時培(2012)。國民小學數學課後輔導教師教學之能之研究:以永齡希望小學中正分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王麗雲、甄曉蘭(2007)。臺灣偏遠地區教育機會均等政策模式之分析與反省。教育資料集刊,36(2),5-46。
田曉鈴(2013)。非營利組織推動弱勢學童課後輔導機制之研究-以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7)。105年婦女婚育與就業狀況調查(AA150018)。【原始數據】取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doi:10.6141/TW-SRDA-AA150018-1。
江淑真(2019)。促進教育弱勢扶助的實際作為:國中課後輔導班運作困境之我見我聞。台灣教育,717,25-30。
社論:福利社區化及社區發展多元模式(2012)。社區發展季刊,138,1-3。
李新民(2001)。課後托育理論與實務。高雄:麗文。
李宜芸(2009)。國小低年級學童之家庭背景、課後照顧對其學習行為、學業成就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怡靜(2011)。蛻變中的課後照顧方案實施與發展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李長晏、尹心妤(2017)。影響新社區偏遠學童課後生活輔導計畫執行因素之探討:社會資本觀點。中國地方自治,70(8),42-76。
李昭緣(2014)。博幼基金會課後輔導方案在臺中市一所國民小學實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宋美慧(2008)。教會課後照顧對國小單親兒童生活適應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
宋麗玉、曾華源、施教裕、鄭麗珍等(2012)。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第四版)。臺北:紅葉文化。
宋良安(2019)。偏鄉長期照顧服務與資源網絡建構之研究—以聖母醫院整合型服務中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縣。
吳明儒(2004)。「新故鄉社區總體營造政策」下的福利社區化。社區發展季刊,107,107-119。
吳清山、林天祐(2009b)。偏鄉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90,177-178。
吳秀照、黃聖桂(2010)。從生態文化觀點論社區弱勢家庭兒童少年照顧支持服務的實踐。社區發展季刊,130,56-72。
吳惠花(2016)。談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台灣教育評論月刊,5(2),1-3。
吳玥臻(2016)。翻轉城鄉讓教育逆轉勝。台灣教育論月刊,5(2),29-32。
吳文炎(2017)。弱勢兒童脫貧起飛的翅膀-課業輔導:以博幼基金會埔里中心為例。靜宜人文社會學報,11(1),119-150。
邱嘉品(2016)。縮小城鄉差距之建議與成功案例。台灣教育評論月刊,5(2),38-42。
何俊青(2014)。台灣課後照顧的研究現況:期刊與學位論文的內容分析。南台人文社會學報,12,27-40。
何俊青(2017)。偏鄉教育問題的迷思。台灣教育評論月刊,6(9),15-19。
沈慶盈(2000)。從組織間關係談社會服務資源整合。社區發展季刊,98,145-155。
金惠梅(2017)。誰來護我?社區中兒童少年初級預防保護網建置的創新與挑戰(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林怡君(2012)。人際發展介入活動對弱勢兒童同儕關係影響之研究-以南投縣課後照顧服務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勝義(2011)。社區工作。臺北:五南。
林妙珊(2016)。城鄉教育差異的原因、現況與影響。台灣教育評論月刊,5(2),7-9。
柳憶柔(2016)。同質非營利組織間合作歷程之研究:以「逆轉聯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林雪虹(2019)。非營利組織辦理國小課後照顧服務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明禛(2014)。社會資源的盤整與運用探析:從某縣市社會行政部門的考察。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5,71-93。
林宛儷(2012)。非營利運動組織社會資源現況之研究-已具國際組織對口之全國性單向運動協(總)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周淑禎(2006)。以社會網絡支持模式協助課業學習之成效研究~以博幼基金會在信義鄉偏鄉課業輔導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柯虹伶(2012)。社工人員推動兒童課後照顧方案與學校合作之經驗探討—以中部地區弱勢家庭兒童社區照顧支持系統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6)。106年度教育優先區計畫。
教育部(2019)。108學年度國民中小學概況統計。
教育部(2006)。國民小學辦理兒童課後照顧服務及人員資格標準。全國法規資料庫,取自 http://law.moj.gov.tw/
侯怡萱(2011)。非營利組織與學校合作歷程之探討:以屏東縣原住民文教協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侯淑芬(2014)。非營利組織參與國小弱勢學童課後輔導之公私協力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孫憶芬(2002)。工作特性、工作投入與訓練前自我效能評估之相關性探討-以高雄縣偏遠地區及非都會型城市之國小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義守大學,高雄市。
陳雅鈴(2006)。貧窮如何影響兒童。教育研究月刊,146,87~101。
陳雅雯(2002)。非營利組織的女性工作者--以兩個基金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陳佩茹(2014)。一所偏遠地區國民小學課後照顧服務實施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科技大學,臺中市。
陳怡伃、黃源協(2014)。遠親或是近鄰?社區組織內外網絡對其服務績效的影響。臺大社會學刊,32,1-32。
陳淑真(2019)。促進教育弱勢扶助的實際作為:國中課後輔導班運作困境之自我見聞。台灣教育,717,25-30。
陳乃愿(2020)。偏遠地區教師流動因素與因應政策之探討-以雲林縣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張淑華(2010)。都會區公寓大廈型社區網絡治理之初探:以中壢市國際會館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元智大學,桃園市。
張榮華(2011)。非營利組織推動原住民學童教育網絡治理策略分析:「博幼基金會閱讀角落方案」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張文綺(2011)。臺中市國民小學與非營利組織協力推動課後照顧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張弘哲、林昱宏、吳家慧、徐國強、陳心詠、鄭淑方譯(2018)。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四版)。臺北:雙葉書廊。
許瑜庭(2007)。教育優先區計畫實施現況與發展策略之研究─以新竹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許誌庭(2014)。偏遠地區教育困境:空間、社會與文化。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31(1),33-42。
許添明、葉珍玲(2014)。偏遠地區教育-成功專案。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31(1),5-16。
馮燕(2001)。各國學齡兒童課後輔導照顧方案。兒童福利論叢,1,185-208。
曾鈺淳(2013)。非營利組織參與推動國小弱勢學生補償教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紐文英(2021)。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三版)。臺北:雙葉書廊。
童小珠、蕭佳雨、李政廉(2016)。弱勢兒童品格教育方案處育成效之研究。中華科技大學學報,66,131-144。
黃煒雯(2014)。托育服務社會工作之實踐與挑戰:公設民營幼兒園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
黃建智(2012):弱勢兒童品格教育服務方案之評估-以F 校夜光天使閱讀方案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台北市。
黃源協(2016)。從「巧語」到「現實」-伙伴關係與專業團隊運作模式之建構(E10112)【原始數據】。取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doi:10.6141/TW-SRDAE-10112-1
劉依穎(2019)。單親家庭充權之實踐與效能-以「愛讓微光 亮起來」課後照顧方案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
鄭鈞擇(2009)。以資訊科技彌補偏遠地區教育落差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東大學,臺東市。
蔡毓智(2008)。社會網絡:社會學研究的新取向。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46(1),1-33。
蔡政宏(2020)。《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初探。學校行政,129,166-182。
衛生福利部(2018)。107年兒童及少年生活狀況調查-兒童篇。
衛生福利部(2018)。脆弱家庭社區支持服務方案。
謝敏鈴(2002)。台灣偏遠地區教育發展─從基層教師的觀點談起(未出版碩士論文)。台灣大學,臺北市。
謝佩容(2007)。以行動研究改善弱勢之家庭國小學童「課後輔導方案」執行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謝芝棋(2010)。社會弱勢學童課後照顧教師的教學經驗--一個多元文化教育觀點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謝昀芷(2018)。從學生受教權論偏遠地區學校師資問題與法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臺北市。
賴兩陽(2002)。社區工作與社會福利社區化(初版)。臺北: 紅葉。
鍾慧茹(2015)。非營利組織辦理課後照顧之成效評估:以伊甸基金會象圈工程計畫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天主教輔仁大學,臺北市。
羅秀華、張美珠主編(2007)。社區化的福利服務。臺北:松慧。
羅秀華(2018)。在弱勢社區從兒少服務出發是台灣的新流脈。輔大社會研究,8,27-75。
羅玉琴(2014)。非營利組織在台北市推動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之研究—以台北式全人關懷協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二、英文文獻
Arnold, M. L., Newman, J. H., Gaddy, B. B.,& Dean, C. B.(2005).A look at the condition of rural education research: Setting a direction for future research. Journal of Research in Rural Education, 20(6). Retrieved from: http://www.umaine.edu/jrre/archive/20-6.pdf
Burton, M.,& Johnson, A. S.(2010).“Where else would we teach?”:Portraits of two teachers in the rural south.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61 ,376-386.
doi:10.1177/00224871103723
Burkhauser, B., Bronte-Tinkew. J. , & Kennedy, E. (2008). Building Community Partnerships: Ttips for Out-of-school Time programs. Retrieved from http://www.childtrends.org/Files/Child_Trends-2008_03_12_PI_Community Partner.pdf
Berrick, J. D. (2009). Take Me Home, Protecting America’s Vulnerable Children and Families. Oxfrord:Oxfrord University Press.
Cosden, M., Morrison G., Albanese, A. L. ,& Macias, S.(2001). When homework is not home work: after-school programs for homework assistance.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36 (3) , 211-221.
Davis, M.(2002).Teacher retention and small rural school districts in Montana. Rural Educator, 24(2),45-52.
Dyson. Alan, Jones. Lisa(2014) Extended Schools in England: Emerging Rationales.IJREE,Vol.2(1),5-19.https://doi.org/10.3224/ijree.v2i1.19531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UK.(2009). Breaking the line between disadvantage and low attainment-Everyone’s Business. http://webarchive.nationalarchives.gov.uk/20130401151715/https:/www.education.gov.uk/publications/RSG/publicationDetail/Page1/DCSF-00357-2009
Glasby, J. and Dickinson, H. (2008). Greater than the sum of our parts? Emerging lessons for UK health and social ca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grated Care, 8, 20th August. Available online at www ijjc.org: 3, 56.
Huysman, J. T.(2008). Rural teacher satisfaction: An analysis of beliefs and attitudes of rural teachers’ job satisfaction. Rural Educator,29(2), 31-38.
Kugler, M. R. (2001). After-School Programs Are Making a Different. NASSP Bulletin, 85, 3-11.
Miller, L. C. (2012). Situating the rural teacher labor market in the broader context: A descriptive analysis of the market dynamics in New York stat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Rural Education, 27(13), 1-31.
Mahoney, J. L., Larson, R. W., & Eccles, J. (Eds.). (2005). Organized activities as contexts of development: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fter-school and community programs. Mahwah, N. 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Marianne Russell Kugler (2001) . After-School Programs Are Making a Difference. NASSP Bulletin, vol. 85, 626: pp. 3-11.
Mahoney, J. L., Lord, H. & Carryl, E. (2005) An ecological analysis of after school program particip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motivational attributes for disadvantaged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76(4),
811-825.
Norm, G. G., Biancarosa, G., & Dechausay, N. (2003). Afterschool Education: Approaches to An emerging field. Cambridge, MA: Harvard Education Press.
Noam, G.G., Miller, B.M., & Barry, S. (2004). Youth development and after school time: Policy and programming in large cities. In G. G. ,Noam, & B. M. Miller (Eds.) New directions for youth development: Theory, practice, research. Youth development and after-school time: A tale of many cities.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Publishers.
Stoker, G. (2006). Why politics matters: making democracy work. Houndmills England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Tate, W F.(2008).Geography of opportunity: Poverty, place, and educational outcomes. Educational Researcher 37 (7),397-411
Trinidad, S., Sharplin, E., Ledger, S., & Broadley, T. (2014). Connecting for innovation: Four universities collaboratively preparing pre-service teachers to teach in rural and remote western Australia. Journal of Research in Rural Education, 29(2), 1-13.
Wellman, B. (1988). Structural analysis: From method and metaphor to theory and substance. In B. Wellman & S. D. Berkowitz (Eds.), Social structures: A network approach (pp. 19–61).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hite, S. & Reid, J.(2008).Placing teachers? Sustaining rural schooling through place-consciousness in teac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Rural Education,23(7). Retrieved from :http://jrre.psu.edu/articles/23-7.pdf
Wasoff, F. & Dey, I. (2000) Family Policy. UK: The Gildredge Press Ltd.
Yin, R. K. (2003).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Thousand Oaks, CA: Sage.
三、參考網站
兒童福利聯盟(2020/11/30)。2013台灣偏鄉弱勢學童學習貧窮分析報告。取自https://www.children.org.tw/news/advocacy_detail/974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20/11/30)。鄉鎮市區數位發展分類研究報告。取自https://ws.ndc.gov.tw/001/administrator/10/relfile/0/1000/212271240971.pdf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20/12/20)。108學年度下學期暨109學年度教育優先區計畫。取自http://www.tc.edu.tw/news/download/id/145661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20/12/20)。108學年度下學期暨109學年度教育優先區計畫。取自http://www.tc.edu.tw/news/download/id/145661
全國教育實習資訊平台(2020/12/29)。偏鄉學校地圖查詢。https://eii.ncue.edu.tw/Apps/Sys/OrgPartial.aspx
曾昱螢(2020/01/20)。各國課後照顧政策及其對台灣「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政策之啟示。取自https://www.nhu.edu.tw/~society/e-j/76/76-19.htm
林雅雯(2017)。國中小學生輟學概況分析。教育部統計處:教育統計簡訊,64號。取自https://depart.moe.edu.tw/ed4500/News21.aspx?n=B31EC9E6E57BFA50&sms=0D85280A66963793&page=4&PageSize=20
吳毓珊、趙漢彊(2013)。質性研究─參與觀察法之內涵探討。取自http://educationreport20120101.blogspot.com/2013/08/blog-post_4900.html?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