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鄭宜欣
論文名稱: 寫實的形塑與割裂——論李石樵戰後作品之風格與意涵(1945-1949)
指導教授: 曾曬淑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1
中文關鍵詞: 李石樵寫實群像畫市場口建設田家樂戰後初期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70下載:10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篇研究以畫家李石樵於戰後初期1945-1949年間,創作的《市場口》、《建設》與《田家樂》這三件寫實群像畫為主要論述對象,探詢其中之風格根源與創作意涵。首先對於這三幅作品的風格與圖像進行了解,分析李石樵如何自台灣戰後社會中,擷取不同角度的人物群像,以鋪陳作品之藝術思惟。繼而追溯李石樵寫實繪畫風格形成的脈絡與發展,自李石樵早年於日本留學的背景,探尋李石樵如何從東京美術學校的傳統學院訓練中脫胎,奠定堅實的寫實主義風格之基礎。而另一方面則是自戰前日本官辦美展之發展方向,理解畫家的取材構思。此外,時值戰爭期間,整個日本畫壇都籠罩在戰爭美術的時代氛圍下,對照於李石樵戰後的這幾幅作品,無論在風格或題材上,與日本戰時的「聖戰美術」展出作品中有許多承襲與吻合之處,這個角度則可釐清李石樵創作之構思與圖像根源,並有助於對於李石樵創作意涵的探討與解析。
    在最後將《市場口》、《建設》與《田家樂》的創作放置在戰後當時台灣特殊的政治社會背景中加以理解與觀察,有鑑於在台灣有許多的藝術史與藝術家研究論著,似乎仍無法擺脫線性的風格分期,或又侷限於單一的思考角度,常將藝術家置於歷史、政治、社會之度外,以避免牽涉意識形態的爭議,而本研究則希望以美術史研究的方法為起點,藉由圖像、題材、內涵與風格的溯源與分析,繼而觀察歷史之政治、經濟、文化面向,將藝術家與其創作還原於歷史情境中,一步步回溯李石樵親身經歷著於政治變動的時代,是如何地企圖將台灣社會所面臨的轉折,在藝術作品中表現出來。並且試圖探究李石樵寫實風格的利用有何根源與意涵,其作品中對於日本帝展與聖戰美術作品構圖上的挪用,除了在風格的傳承關係外,其背後是否有更深層的族群與文化認同問題。尤其50年代之後李石樵在創作巔峰之際卻又將寫實技巧棄絕,將長年經營的繪畫風格做劇烈的轉向,這對藝術家的個人創作上又有何種深切意義?從戰後幾年間藝術家面臨的是如何以創作與台灣的社會情境互動,因此從藝術創作的內在動機至外在表現的過程作用中,即可發現有許多值得關注的問題與思考面向。

    圖版目錄 緒論 第一章 戰後台灣寫實群像之編寫(1945-1949) 第一節 人物與空間的觀察與寫照 第二節 服裝與文化表徵 第三節 台北城內外——權力空間的對照 第二章 寫實群像之風格探源 第一節 外光派與「構想画」形貌的追索 第二節 帝展風格影響下的題材類型 第三章 時局現實的關注與描繪 第一節 台展到府展的繪畫趨向 第二節 呼應時局的孩童群像畫 第四章 戰後寫實群像之意涵 第一節 寫實風格再釐清——「新現實主義」的誤謬 第二節 時代變動下的觀察與思辨 第三節 寫實群像的絕響與斷裂 結論 ——李石樵戰後群像畫之時代意義與認同困境 參考書目 圖版

    一.中文書目
    (一)專書論著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認同與國家 : 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台北市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王秀雄,台灣美術發展史論,台北市:史博館,1995。
    王秀雄,日本美術史,台北市:史博館,2000。
    王德育,台灣美術全集8:李石樵,台北市︰藝術家,1993。
    王慶臺,台灣美術全集5:李梅樹,台北市︰藝術家,1992。
    丘琳婷,臺灣美術評論全集:謝里法卷,台北市︰藝術家,1999。
    白雪蘭,李石樵繪畫研究,台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1989。
    立石鐵臣,民俗台灣,V.1, 第1卷,覆刻版,台北市:南天,1998。
    江宜樺,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市:揚智,1998。
    花松村編,臺灣鄉土續誌(第二冊、第七冊),台北市︰中一, 1999。
    李既鳴編,台灣地區現代美術的發展,台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1990。
    李乾朗,台灣近代建築 : 起源與早期之發展, 1860-1945,台北市:雄獅,1980。
    李乾朗,臺北近代建築,台北市:臺北市文獻會,1994。
    李欽賢,台灣美術閱覽,台北市:玉山社,1996。
    李筱峰,台灣戰後初期的民意代表,台北市:自立晚報,1986。
    李筱峰,台灣史100件大事(上),台北市:玉山社,1999。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台灣史論集,台北市:允晨,2003。
    周雅麗,劉錦堂的《台灣遺民圖》與遺民意識,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6。
    林惺嶽,台灣美術風雲40年,台北市:自立晚報,1991。
    洪伯溫,台北地誌新探,台北市:龍文,1993。
    施正鋒,族群與民族主義——集體認同的政治分析,台北市:前衛,1998。
    施梅珠編,何謂台灣?近代台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7。
    施慧美,近代日本藝術史,台北市:三民,1997。
    莊永明, 台北老街, 台北市︰時報文化, 1993。
    莊伯和召集 ; 陳美慧等主持,臺灣地區民俗調查研究,台北市,內政部,1990。
    陳芳明,左翼臺灣,台北市︰麥田,1998。
    陳芳明,殖民地臺灣,台北市︰麥田,1998。
    陳惠雯,大稻埕查某人地圖——大稻埕婦女的活動空間/近百年來的變遷,台北:博揚文化,1999。
    張京媛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市:麥田,1998。
    張炎憲∕陳美蓉∕楊雅慧編,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台北市: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8。
    黃金土編, 台北古今圖說集, 台北市︰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1992
    黃英哲譯,黃昭堂著,臺灣總督府,臺北:自由時代,1989。
    黃琪惠,戰爭與美術——日治末期台灣的美術活動與繪畫風格(1937.7-1945.8),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7。
    黃琪惠,台灣美術評論全集:吳天賞, 陳春德卷,台北市:藝術家,1999。
    陶東風,後殖民主義,台北:揚智,2000。
    傅朝卿,日治時期台灣建築1895-1945,台北市:大地地理,1999。
    廖炳惠,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台北市:麥田,1998。
    黎光中∕陳美蓉∕張憲炎編,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台北市: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6。
    蕭瓊瑞,島嶼色彩——台灣美術史論,台北市︰東大,1997。
    謝里法,台灣美術運動史,台北市︰藝術家,1998。
    謝里法,我的畫家朋友們,台北:自立,1988。
    顏娟英∕鶴田武良編譯,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台北市:雄獅,2001。
    蘇旭珺,臺灣閩族婦女傳統服裝的設計與變化——AD1860~1945,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羅秀芝,臺灣美術評論全集:王白淵卷,台北市︰藝術家,1999。
    (二)期刊論文
    方林,〈帝展時期的台灣意象〉,《藝術家》第251期,1996年4月,頁371-375。
    王白淵,〈台灣美術運動史〉,《台北文物》第3卷第4期,1955年3月5日,頁16-64。
    王一剛,〈台展.府展〉,《台北文物》第3卷第4期,1955年3月5日,頁65-69。
    王添灯〈年頭之辭〉,《新新》第2卷第1期(新年號),1947年1月,覆刻版,台北:傳文,1995,頁2。
    吳瀛濤,〈稻江回顧錄〉,《台北文物》第7卷第3期,1958年10月15日,頁40-44。
    李石樵,〈酸苦辣〉,《台北文物》第3卷第4期,1955年3月5日,頁84-88。
    李光正,〈光復後台灣已婚婦女家庭角色之變遷〉,《社會科教育學刊》,第6期,1996年12月,頁12-44。
    李梅樹,〈台灣美術的演變〉,張炎憲編,《歷史、文化與台灣——台灣研究研討會50回記錄》,台北市︰臺灣風物,1992,頁145-158。
    林惺嶽,〈從凱綏‧珂勒惠支說起——探索一段台灣左翼美術的滄桑史〉,《台灣美術百年回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01,頁173-200。
    陳芳明,〈當殖民地的作家與畫家相遇——三○年代台灣文學史的一個側面〉,《台灣美術百年回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01,頁137-151。
    陳英德,〈日本、法國與台灣早期藝術關係初探(一~三)〉,《藝術家》第223、224、225期,1989年5、6、7月,頁101-111、頁104-109、頁136-143。
    陳曉冏,〈臺灣婦女服飾百年史(下)〉,《臺北技術學院學報》,第30-1期,1997年3月,頁161-178。
    郭水潭,〈臺北圖書館小誌〉,《台北文物》第5卷第1期,1956年4月30日,頁112-125。
    張弘毅,〈台北大稻埕的「市街風格」變遷:1853-1945〉,《輔仁學誌》,第25期,1996年7 月,頁41-56。
    梅丁衍,〈戰後初期臺灣「新現實主義」美術之孕育及流產——以李石樵畫風為例〉,現代美術,第88期,1990年2月,頁42-56。
    甦甡,〈也漫談台灣藝文壇〉,《台灣文化》,第2卷第1期,1947年1月,頁14-17。
    黃榮燦,〈新現實的美術在中國〉,《台灣文化》第2卷第3期,1947年3月,頁15。
    黃得時,〈城內的沿革和台北城〉,《台北文物》第2卷第4期,1954年1月20日,頁17-34。
    楊雲萍,〈卷頭語——文化的交流〉,《新新》第2卷第1期(新年號),1947年1月,覆刻版,台北:傳文,1995,頁1。
    蔡采秀,〈從日治到戰後的臺北(1895-1985) ——一個都市性質轉變的歷史過程分析〉,《臺灣史研究》,第3卷第2期,1996年12月,頁5-50。
    蔡素珍,〈近百年中國婦女祺袍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劉國松,〈五四精神與台灣現代美術的發展〉,《台灣地區現代美術的發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0,頁237-253。
    薛化元,〈戰後十年台灣的政治初探(1945~1955)——以國府在台統治基盤的建立為中心〉,張炎憲、陳美蓉、楊雅慧編,《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台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8,頁13-38。
    謝里法,〈論二二八事件在臺灣美術史上的地位〉,《藝術家》,第252期,1976年5月,頁310-319。
    藍蔭鼎,〈服裝文化〉,《台灣文化》,第1卷第3期,1946年12月,覆刻版,V.1,台北:傳文,1994。
    顏娟英,〈從肖像畫到空間宇宙之畫——李石樵畫展〉,《現代美術》,第21期,1988年11月,頁18-23。
    顏娟英,〈台灣早期西洋美術的發展(一~三)〉,《藝術家》第168、169、170期,1989年5、6、7月,頁142-165、頁140-160、頁178-191。
    顏娟英,〈殿堂中的美術:台灣早期現代美術與文化啟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4本第2分,1993年6月,頁469-595。
    顏娟英,〈日治時代美術後期的分裂與結束〉,《何謂台灣?近代台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7,頁17-37。
    顏娟英,〈戰後初期台灣美術的反省與幻滅〉,張炎憲、陳美蓉、楊雅慧編,《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台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8,頁79-92。
    (三)報紙、訪問與座談會記錄
    大倉三郎,〈台灣建築技術上的諸問題(一)、(二)、(三)〉,《台灣新生報》1946年10月2、3、4日,第五版。
    王白淵,〈永遠に藝術なるもの——第一次省展を見て〉,《台灣新生報》,1946年10月23日,第二版。
    王俊明〈洋畫壇の權威——李石樵畫伯を訪ねて〉,《新新》第7期,1946年10月,覆刻版,台北:傳文,1995,頁21。
    林靖傑,〈要畫最好的畫,要有最好的社會環境——深度專訪台灣前輩畫家李石樵談他的心路歷程〉,《新新聞周刊》,1992年1月29-25日。
    美純〈『外省人』與『本省人』〉,《台灣新生報》1946年6月12日,第六版。
    周憲文,〈如何看台灣〉,《台灣新生報》1946年6月9日,第二版。
    徐雪影,〈新台灣在建設中〉,《台灣新生報》1947年9月24日,第四版。
    孫壽榮,〈論台灣米穀問題〉,《台灣新生報》1947年6月15、16日,第三版。
    張師勛,〈參觀第二屆美展〉,《台灣新生報》1947年11月5日,第四版。
    陳知青,〈美展先睹記〉,《台灣新生報》1946年10月22日,第五版。
    黃朝琴,〈台北市現階段即需復興的工事〉,《台灣新生報》1946年11月29日,第三版。
    黃榮燦,〈正統美展的厄運——並評三屆『省美展出品』〉,《台灣新生報》1948年12月29日,第四版。
    黃原,〈美展之窓〉,《台灣新生報》1949年12月10日,第九版。
    楊乃藩,〈台灣建設的連鎖性〉,《台灣新生報》1946年6月17日,第三版。
    劉年,〈台灣經濟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台灣新生報》1948年11月12日,第二、三版。
    顏娟英,李石樵訪問稿,1988(顏娟英提供)。
    識齋,〈本省當前之物價問題〉,《台灣新生報》1946年6月26日,第五版。
    顧儉德,〈兩年來之公共工程〉,《台灣新生報》1947年10月25日,第十五版。
    龔積芝,〈本省物價問題芻議〉,《台灣新生報》1946年6月23日,第二版。
    〈官民合作建設新台灣〉,《台灣新生報》1946年2月8日,第二版。
    〈改善農民生活〉,《台灣新生報》1946年10月15日,第二版。
    〈改善農村的生活〉,《台灣新生報》1947年2月27日,第二版。
    〈大稻埕耆老座談會記錄〉,《台北文獻》,第99期,台北市 : 台北文獻委員會,1992年3月。
    〈失業問題座談會〉,《台灣新生報》1946年8月31日,第五版。
    〈城內及附郊耆宿座談會〉,《臺北文物》第2卷第4期,1954年1月20日,頁2-16。
    〈美術座談會〉(1946年9月17日,台北市中山堂),《台灣文化》,第1卷第3期,1946年12月,覆刻版,V.1,台北:傳文,1994。
    〈美術運動座談會〉,《台北文物》,第3卷第4期,1955年3月5日,頁2-15。
    〈談台灣文化前途座談會〉,《新新》第7期,1946年10月,覆刻版台北:傳文,1995,頁4-9。
    (四)展覽圖錄、攝影集
    王行恭編,臺展第一~十回、府展第一~六回臺灣畫家西洋畫圖錄,台北市:編者,1992。
    台灣省第十六屆全省美術展覽會籌備委員會編,台灣省第十六屆全省美術展覽會畫刊,台北市:編者,1962。
    台灣省第十七屆全省美術展覽會籌備委員會編,台灣省第十七屆全省美術展覽會畫刊,台北市:編者,1963。
    桑子政彥編,台灣寫真大觀,台北市︰台灣寫真大觀社,1933。
    莊永明總策劃,台灣世紀回味:時代光影 1895-2000,臺北市:遠流,2000。
    莊永明總策劃,台灣世紀回味:生活長巷 1895-2000,臺北市:遠流,2001。
    康添旺編,李石樵的繪畫世界,台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1988。
    張照堂編,老台北人,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新聞處,1998。
    潘台方編,李梅樹逝世十週年紀念展,台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1983。
    飯田實雄編,台灣聖戰美術,台北市︰台灣聖戰美術刊行刊行會,1942。
    二.外文書目
    (一)日文論著
    大谷省吾,昭和戦前期の美術,東京都:東京国立近代美術館,1999。
    丹尾安典,イメ-ジのなかの戦争,東京都:岩波書店,1996。
    田中日佐夫,日本の戦争画——その系譜と特質,東京都:ぺりかん社,1985。
    北沢憲昭等編,美術のゆくえ、美術史の現在,東京都:平凡社,1999。
    吉田千鶴子等,東京美術学校の歴史,大阪:日本文教出版,1977。
    佐藤道信,明治国家と近代美術——美の政治学,東京都:吉川弘文館,1999。
    明治美術學會,日本近代美術と西洋,東京都:中央公論美術,1992。
    東京芸術大学百年史刊行委員会編,東京芸術大学百年史.東京美術学校篇(第3巻),東京都:ぎょうせい,1987。
    浦崎永錫,日本近代美術發達史.明治篇,東京都:東京美術,1974。
    高階秀爾,近代の洋画,東京都:小学館,1971。
    陰里鉄郎編,日本の印象派 ,東京都:小学館,1997。
    菊畑茂久馬,天皇の美術——近代思想と戦争画,東京都:フィルムアート社,1978。
    (二)日文期刊論文
    田中淳編,《明治の洋画——黒田清輝と白馬会》,日本の美術351巻,東京都:至文堂,1995年8月。
    吉田千鶴子,〈東京美術學校の外國人生徒(後篇)〉,《東京大學美術學部紀要》第34號,1999年5月,頁45-141。
    佐藤一郎,〈黑田清輝における素描と繪画〉,歌田真介等, 佐藤一郎等編,《油画を読む》東京都:東京藝術大学大学美術館協力会,2001,頁146-149。
    喜多崎親,〈明治期洋画のイコンとナラティヴ——歷史画受容をめぐる一試論〉,東京国立近代美術館∕国立西洋美術館編,《交差するまなぎし——ヨーロッパと近代日本の美術》東京都:東京国立近代美術館∕国立西洋美術館,1996,頁124-130。
    增田洋〈小磯良平について〉,兵庫県立近代美術館編,《小磯良平作品図録—兵庫県立近代美術館所蔵 昭和56年度版》神戶:兵庫県立近代美術館,1981。
    (三)日文圖錄
    日展史編纂委員会編,日展史.10-15,東京都:日展,1983-1985。
    石橋財団ブリヂストン美術館等編,白馬会——明治洋画の新風,東京都:日本経済新聞社,1996。
    兵庫県立近代美術館編,小磯良平作品図録——兵庫県立近代美術館所蔵 昭和56年度版,神戶:兵庫県立近代美術館,1981。
    東京国立近代美術館編,近代日本美術史におけるパリと日本,東京都:東京国立近代美術館,1975。
    東京国立近代美術館編,「絵画」の成熟,東京都:東京国立近代美術館,1994。
    東京国立近代美術館∕国立西洋美術館編,交差するまなざし—ヨーロッパと近代日本の美術,東京都:東京国立近代美術館∕国立西洋美術館, 1996。
    東京都庭園美術館編,洋画の動乱-昭和10年——帝展改組と洋画壇-日本・韓国・台湾,東京都:東京都庭園美術館,1992。
    陸軍美術協会編,聖戦美術,上下巻,復刻版,東京都:国書刊行会,1978。
    歌田真介等著,佐藤一郎等編,油画を読む,東京都:東京藝術大学大学美術館協力会,2001。
    (四)西文論著
    Donald H. Shively ed., Tradition and Modernization in Japanese Cultur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1.
    Griselda Pollock, Vision and Difference,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1988.
    J. Thomas Rimer ed., Culture and identity: Japanese intellectuals during the interwar years, Princeton, N.J.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1990.
    Linda Nochlin, Realism, London, New York: Penguin Books,1990.
    Michael Baxandall, Painting and Experience in Fifteenth-Century Italy, 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Michiaki Kawakita, Modern Currents in Japanese Art, translated by Charles E. Terry, New York: Weatherhill, 1974.
    Shuji Takashina/J. Thomas Rimer/Gerald D. Bolas. Paris in Japan: the Japanese encounter with European painting , Tokyo: Japan Foundation, 1987.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