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王清平 |
---|---|
論文名稱: |
心智圖法之教學運用──以高中文言文為例 |
指導教授: | 楊如雪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02 |
中文關鍵詞: | 心智圖法 、高中國文 、文言文 、概念模組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11 下載:10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課綱更迭,國文教學時數銳減的情況下,尋求一套具有效能化、系統化的學習工具是勢在必行的!本論文主要是引進符合大腦運作的「心智圖法」作為立論根據,運用以「文體」概念設計的「概念模組」作為操作基礎,透過這一套新穎、活潑、自由的思維工具,融入於高中國文教學之中,並藉由文言文教材的範文示例,提供教師在運用心智圖法融入高中文言文教學的初期,作為參酌依據的一種輔助教材,以活絡教學現場氛圍,提昇教學成效;進而刺激莘莘學子的學習動機,提升文言文閱讀的興趣與成效。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緒論,主要在揭示本論文的研究動機、研究目的,以及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第二章文獻探討,扼要說明心智圖法、概念模組的理論,並探討高中文言文教材與心智圖法運用於國文教學的相關研究。第三章心智圖法的「概念模組」設計類型,主要是探討「概念模組」的設計原則,是依據「文體」的形式與規律特色,以及作品的「表現手法」兩項原則,作為設計的基礎,進一步提煉出九種「概念模組」,作為心智圖法融入高中文言文教學初期時的參考依據。第四章心智圖法運用於高中文言文教材的開展原則與示例,則是提出操作全課心智圖的開展原則,並提供完整的心智圖架構表,作為文言文範文示例。第五章心智圖法在高中文言文教學的運用原則與教學策略,說明教師必須秉持「儲存數種全課心智圖」和「提煉合適的心智圖架構」作為運用原則,並且建議善用九種教學策略,以澈底貫徹心智圖法全面融入國文教學;第六章結論與建議,說明本論文的研究結論,也針對未來研究者,提出數個值得深思的面向,作為建議。
一、專書(依作者姓氏排列)
(一)高中國文教科書
黃志民等編:《高中國文第一-六冊》(臺北:三民,2010年)。
王新華等編:《高中國文第一-六冊》(臺北:南一,2009年)。
史麗珠等編:《高中國文第一-六冊》(臺北:康熹,2010年)。
宋裕等編:《高中國文第一-六冊》(臺北:翰林,2010年)。
何寄澎等編:《高中國文第一-六冊》(臺北:龍騰,2009年)。
(二)古籍(依朝代先後)
﹝南朝梁﹞劉勰著,王更生注譯:《文心雕龍(上、下)》,臺北:文史哲,2007年。
﹝南朝梁﹞蕭統編,王友懷譯著:《昭明文選注析》,大陸:三秦,2000年。
﹝明﹞徐師曾:《文體明辨》,臺北:大安,1998年。
﹝明﹞吳訥:《文體序說三種》,臺北:大安,1997年。
﹝清﹞劉熙載:《藝概》,台北:華正,1988年。
﹝清﹞李扶九編選:《古文筆法百篇》,臺北:東海,2009年。
﹝清﹞過商侯:《古文評註全集》,臺北:宏業,1979年。
(三)心智圖理論
Tony Buzan with Barry Buzan著《The Mind Map Book-Radiand Thinking》,羅玲妃譯:《心智繪圖──思想整合利器》,臺北:一智企業,1998年。
Tony Buzan,Barry Buzan著《The Mind Map Book》,孫易新譯《心智圖聖經》,臺北:耶魯國際,2007年。
Tony Buzan著《Use Your Mind》,陳宜素、孫易新譯:《心智魔法師》,臺北:耶魯國際,2007年。
中野禎二著,李惠芬譯:《心智圖圖解術》,新北市:世茂,2009年。
胡雅茹:《心智圖超簡單》,臺中:晨星,2010年。
孫易新:《培養孩子思考力•學習力》,臺北:浩域企業,2010年。
陳資璧:《你的第一本心智圖操作書》,臺北:耶魯國際,2010年。
(四)其他(依作者姓氏排列)
仇小屏:《深入課文的一把鑰匙》,臺北:萬卷樓,2002年。
仇小屏:《篇章結構類型論(上、下)》,臺北:萬卷樓,2000年。
王文濡:《精校評註古文觀止》,臺北:中華書局,1988年。
王更生:《國文教學新論》,臺北:明文,1994年。
王更生:《國文教學面面觀》,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1996年。
王秀梗:《國語文心智圖教學指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8年。
江舉謙:《文章探源(上、下)》,臺中縣:明道文藝,1995年。
吳功正等編:《古文鑑賞集成(一-三)》,臺北:文史哲,1996年。
宋裕:《高中國文趣味教學手冊(第一-六冊)》,臺北:萬卷樓,1999年。
李光連:《散文技巧》,臺北:紅葉,1996年。
李素卿:《學習心理學》,臺北:五南,2000年。
李銳清等著:《古文篇章結構表解分析──讀寫教學示例》,中國香港:中華書局,2005年。
李澤厚、劉綱紀主編:《中國美學史》,臺北:里仁,1986年。
林清山譯,《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臺北:遠流,1991年。
林聆慈等著:《高中國文古典文選》,臺北:萬卷樓,1999年。
胡懷琛:《抒情文的作法》,大陸:世界書局,1931年。
郁賢皓主編:《古詩文鑒賞入門》,大陸:新地文學,1990年。
徐公持、吳小如等著:《古代抒情文散文鑑賞集》,臺北:國文天地,1989年。
袁行霈主編:《歷代名篇鑑賞集成(上、中、下冊)》,臺北:五南,2005年。
張學波:《中學國文教學理論研究》,臺北:國立編譯館,1998年。
教育指導委員會主編:《高中國文教材鑑賞分析》,臺北:五南,1994年。
教育部九年一貫與文學習領域國語文教師輔導群合編:《國語文心智圖教學指引》,臺北:教育部,2008年。
莊銀珠:《高中國文教學設計活路(續編)》高雄:復文,1994年。
陳友冰:《唐宋八大家散文鑑賞》,臺北:五南,1997年。
陳必祥:《古代散文文體概論》,臺北:文史哲,1987年。
陳滿銘:《文章結構分析》,臺北:萬卷樓,1999年。
陳滿銘:《章法結構原理與教學》,臺北:萬卷樓,2007年。
陳滿銘:《章法學概論》,臺北:萬卷樓,2003年
陳滿銘:《章法學論粹》,臺北:萬卷樓,2002年。
陳滿銘:《篇章結構學》,臺北:萬卷樓,2005年。
陳蒲清:《中國古代寓言史》,臺北:駱駝,2006年。
馮永敏:《散文鑑賞藝術探微》,臺北:文史哲,1998年。
黃瑞雲:《歷代寓言選》,臺北:三民,2010年。
黃慶萱、許家鸞:《中國文學鑑賞舉隅》,臺北:東大,1983年。
黃錦泓:《國文教學法》,臺北:三民,1997年。
楊義:《楊義文存第七卷──楚辭詩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熊琬:《文章結構學──文章運思結構之藝術》,臺北:五南,1998年。
蒲基維、涂玉萍、林聆慈著;陳滿銘主編:《散文•新詩義旨古今談》,臺北:萬卷樓,2002年。
褚斌杰:《中國古代文體學》,臺北:臺灣學生,1995年。
潘麗珠等合編:《如何閱讀一首詞》,臺北:商務,2008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臺北:三民,1999年。
盧羨文:《閱讀理解》,香港:三聯,2008年。
戴朝福:《真善美的世界──高中高職國文賞析》,臺北:臺灣學生,1996年。
謝冰瑩等編:《新譯古文觀止》,臺北:三民,1997年。
魏飴:《散文鑑賞入門》,臺北:萬卷樓,1999年。
顧俊:《詩文鑑賞方法二十講》,臺北:木鐸,1987年。
顧建華:《寓言:哲理的詩篇》,臺北:淑馨,1994年。
二、單篇論文(依作者姓氏排列)
王開府:〈心智圖在高中國文教學的運用〉,發表於《國文學科中心舉辦「98教師研習」演講稿》,2009年7月2日。
王開府:〈心智圖法在高中國文思考教學之應用──以〈漸〉與〈旅遊紀聞〉二文為例〉,發表於《第三屆臺灣、香港、大陸三地語文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主辦),2011年5月。
王開府:〈心智圖與國語文教學),《國語文心智圖教學指引》,臺北:教育部,2008年。
王開府〈心智圖與概念模組在語文閱讀與寫作思考教學之運用〉,《國文學報》,第四十三卷,2008年6月,頁263-296。
吳晏芝:〈談心智圖在國語文教學技巧的應用〉,收錄於《2010國文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2010年,頁84-92。
吳蓓欣、沈宣夙〈結構策略在閱讀教學上的三階段運用〉,發表於《2009年閱讀教學理論與實務研討會》,2009年4月。
林佩玲〈寓言結構概念模組教學──以歐陽脩〈賣油翁〉為例〉,《國文天地》,第二十四卷第五期,2008年10月,頁22-28。
林漢樓:〈抒情文的種類〉,《中國語文》,第三百九十二期,1990年6月,頁46-49
胡伯欣:〈文言文閱讀方法教學〉,《國文天地》,第二十五卷第十一期,2010年4月,頁70-74。
高秋鳳:〈抒情文教學研究〉,《教學與研究》,第十七期,1995年,頁61-85。
張高評:〈左傳外交辭令的典範──〈燭之武退秦師〉文章鑑賞〉,《國文天地》,第十六卷第八期,2001年1月,頁95-98。
張清榮:〈記敘文的寫作教學〉,《百世教育雜誌》,第一百八十六期,2007年3月,頁44-47。
許俊雅:〈陳第與東番記〉,《中國學術年刊》,第十三期,1992年4月,頁237-261。
許麗齡、張美英、謝素英 :〈心智圖──一種促進學生學習策略的新工具〉,《護理雜誌》,第五十五卷第二期,2008年4月,頁76-80。
郭永吉:〈王粲〈登樓賦〉結構分析及創作技巧探索〉,《淡江中文學報》,第二十期,2009年12月,頁57-87。
郭志陽:〈《韓非子》寓言的特色〉,《國文新天地》,第二十二期,2010年9月,頁84-92。
陳竫詒:〈【閱讀全文】6大練習鍛鍊思考力〉,《天下雜誌》,第四百九十二期,2012年3月,頁74-75。
陳滿銘:〈如何畫好國文課文結構分析表〉,《國文教學津梁》,臺北: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1990年,頁71-72。
陳滿銘:〈如何進行課文結構分析──以高中國文教材為例〉(李述藺等編:《國文科教學研究專輯(五)》,南投: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99年,頁63。
陳滿銘:〈論篇章辭章學〉,《國文學報》第三十五卷,2004年6月,頁35-68。
彭瑞金:〈國文九十五年課綱四O篇範文之臺灣古典散文──〈東番記〉〈紀水沙連〉〈裨海紀遊〉〈臺灣通史序〉的介紹〉,《國文新天地》,第十一期,2011年,頁76-87。
劉滌凡:〈國文教學金針──核心概念及其邏輯步驟的推演在高中國文教學上的運用(上)〉《國文天地》,第十四卷第一期,1998年,頁98-102。
鄭圓鈴:〈心智圖在閱讀教學的應用〉,《國語文心智圖教學指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8年,頁29-52。
黃文吉:〈「漁父」在唐宋詞中的意義〉,《第一屆詞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4年,頁139-156。
三、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排列)
王美宜:《心智圖法教學運用於國中九年級原住民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王詠晴:《高中國文閱讀教學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
江如玲:《高中文言文教學與作文訓練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呂怡欣:〈高中九九課綱文言文選文情境教學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李孟毓:《辭章篇章結構教學研究──以現行高中九八課綱四十篇文言課文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陳怡芬:《唐宋古文篇章結構教學析論──以高中一綱多本國文課文為研究範圍》,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2年。
馮怡君:《高中古典散文情境教學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劉月卿:《高中國文融入式經典教學研究──以95暫綱之四十篇文言選文及相關篇章為例》,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賴金時:《高中文言文創意教學之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蘇秀玉:《唐宋古文篇章結構析論──以《古文觀止》為研究範圍》,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四、網路資料
1.孫易新:《心智圖網站》,http://www.mindmapping.com.tw/index.php
2.《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
3.《臺北縣k12數位學校》,http://tpc.k12.edu.tw/1001217590/14_main.htm
4.陳資璧:《心智圖網站──心智圖華文應用交流部落格》,http://www.dpmin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