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謝琇英
Show-Ing Shieh
論文名稱: 教保人員傳染病防制教育介入效果之研究
The Effects of the Health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on Infectious Disease Prevention for Preschool Staffs
指導教授: 黃松元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Health Promo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0
中文關鍵詞: 教保人員傳染病防制衛生教育介入
英文關鍵詞: Preschool Staff, Infectious Disease Prevention, Health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840下載:6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傳染病防制教育介入對教保人員傳染病防制知識、態度、行為之影響效果。採準實驗設計(quasi-experimental design)之「實驗組、對照組前測、後測、後後測設計」,立意取樣,實驗組(37人)和對照組(33人),共70位。介入前,兩組學員接受前測,為學習評量實驗效果的比較基準。實驗組接受三次(共六小時)傳染病防制教學活動,對照組不接受任何實驗處理,介入後,兩組學員進行後測,評量介入立即效果。衛生教育結束四週後,進行後後測問卷追蹤其延宕效果。資料以描述性統計、單因子共變數分析、重複量數單因子共變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傳染病防制教育介入對傳染病防制知識、行為之立即效果及延宕效果顯著。對「傳染病防制態度」之立即效果及延宕效果不顯著。教學活動之評價,整體而言,學員多給予正面評價,有八成以上認為課程整體規畫有助學習,九成以上肯定教師教學能力。
    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進一步提出教保人員傳染病防制教育課程的應用與未來研究之建議。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health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on infectious disease prevention for the cognition, attitude, and behavior of preschool staff. A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including the pre-test, post-test, and post post-test for both groups was performed. Purposeful sampling was employed from the local fulltime preschool staff in the Kaohsiung area. A total of the 70 subjects were recruited, and then divided into the two groups,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with 37 and 33 subjects respectively. Both the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 took the pre-test in order to set a baseline. However, only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btained the health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of the infectious disease prevention for two hours by three times.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instant influence of the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both groups took the post-test immediately after the intervention. Four weeks after the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both groups took the post post-test to follow up on the delayed effect of the education. Finally, data collected from this study were analyzed using various statistical methods, such as 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alysis of covariance (ANCOVA), and repeat measure ANCOVA.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the cognition and behavior towards to the infectious disease prevention for preschool staffs were effectively improved by the health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However, the attitude of the infectious disease prevention for preschool staffs was less improved. As for the teaching activity, on the whole, the subjects returned with a positive response. More than 80% of subjects agreed that curriculum planning was helpful in their learning to become a better preschool staff. Furthermore, the instructor’s teaching ability was positively support by more than 90% of the subjects.
    Based on the above findings, the application and the future research of the infectious disease prevention curriculum for preschool staff are recommended.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 目次 ………………………………………………………………… IV 表目次……………………………………………………………… VII 圖目次……………………………………………………………… IX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5  第四節 研究假設…………………………………………… 5  第五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 6  第六節 研究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兒童傳染病流行病學現況 …………………………11  第二節 我國幼兒園所、學校傳染病防治工作探討 ………21  第三節 傳染病防制與教育介入相關研究 …………………27 第四節 傳染病防制教育課程與幼教師資培育課程之探討 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4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1   第二節 實驗研究設計 ………………………………………41   第三節 研究對象 ……………………………………………43   第四節 研究工具 ……………………………………………43   第五節 傳染病防制教育介入課程設計 ……………………60 第六節 研究步驟 ……………………………………………69 第七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7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75   第一節 教保人員基本資料與傳染病防制知能現況 ………75   第二節 傳染病防制教育介入效果分析 ……………………82   第三節 傳染病防制教育介入綜合評價……………………105   第四節 討論…………………………………………………11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9  第一節 結論…………………………………………………119  第二節 建議…………………………………………………120   參考文獻…………………………………………………………123 中文部分 …………………………………………………123 英文部分 …………………………………………………130 附錄一 傳染病防治法 …………………………………………133 附錄二 傳染病防治法施行細則 ………………………………145 附錄三 教保人員傳染病防制教育課程設計 …………………148 附錄四 參與研究同意書 ………………………………………151 附錄五 幼稚園及托兒所在職人員修習幼稚園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課程辦法 ………………………………………………153 附錄六 幼稚園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及學分 ………………………………………………………155 附錄七 幼兒園所傳染病防制辦法範例 ……………………… 157 附錄八 本研究訪談實務幼教人員結果…………………………161 附錄九 幼兒園教保人員傳染病防制教育介入效果問卷初稿…167 附錄十 問卷專家效度考驗名單 ……………………………… 172 附錄十一 專家效度考驗邀請函 ……………………………… 173 附錄十二 預試同意書與問卷 ………………………………… 174 附錄十三 前測問卷 …………………………………………… 179 附錄十四 後測問卷 …………………………………………… 184 附錄十五 學習過程意見調查與課程評量 …………………… 188 附錄十六 後後測問卷 ………………………………………… 189 附錄十七 實驗組教學評價晤談要點 ………………………… 193 附錄十八 實驗組教學評價訪談紀要 ………………………… 194 附錄十九 嬰幼兒預防接種時間 ……………………………… 205 附錄二十 兒童預防接種紀錄檢查及補接種辦法 …………… 206 附錄二十一 兒童常見傳染病的傳播途徑、症狀、照護與預防 ……………………………………………………207 附錄二十二 污染場所、污染物品的消毒方法 ………………210 附錄二十三 支援查詢電話與網站 ……………………………211 附錄二十四 傳染病疫情通報暨檢體處理流程圖 ……………212 附錄二十五 校園傳染病防制流程圖 …………………………213 附錄二十六 教保人員傳染病防制前測得分分佈 ……………214 附錄二十七 教保人員傳染病防制後測得分分佈 ……………216 附錄二十八 教保人員傳染病防制後後測得分分佈 …………218 表 目 次 表2-1 92-94年幼童水痘通報病例及確定病例…………………13 表2-2 92-94年幼童猩紅熱通報病例及確定病…………………14 表2-3 92-94年幼童登革熱通報病例及確定病例………………15 表2-4 92-94年幼童A型肝炎通報病例及確定病例……………16 表2-5 92-94年幼童腸病毒通報病例及確定病例 ……………18 表2-6 92-94年幼童流感通報病例及確定病例…………………19 表2-7 92-94年幼童桿菌型痢疾通報病例及確定病例…………20 表3-1 研究設計模式 ……………………………………………42 表3-2 問卷回收表 ………………………………………………43 表3-3傳染病防制知識項目分析…………………………………51 表3-4 傳染病防制態度項目分析 ………………………………52 表3-5 傳染病防制行為項目分析 ………………………………53 表3-6 以主成分萃取傳染病防制知識量表之因素分析結果……………………………………………………………55 表3-7以主成分萃取傳染病防制態度量表之因素分析結果……………………………………………………………56 表3-8 以主成分萃取傳染病防制行為量表之因素分析結果 … 57 表3-9傳染病防制態度和行為量表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σ) 分析…………………………………………………………58 表3-10單元名稱與教學目標 ……………………………………64 表3-11傳染病防制教育介入變項與主要教學策略運用 ………67 表4-1 教保人員收案情形 ……………………………………… 76 表4-2 研究組別在各基本變項分佈之卡方檢定結果 ………… 77 表4-3 教保人員傳染病防制知識、態度與行為前測得分…… 81 表4-4 研究對象傳染病防制知識前測得分分佈 ……………… 82 表4-5 研究對象傳染病防制知識後測得分分佈 ……………… 83 表4-6 研究對象傳染病防制知識後後測得分分佈 …………… 84 表4-7 「傳染病防制知識」立即效果共變數分析結果 ……… 87 表4-8 「傳染病防制知識」調整得分摘要表 ………………… 87 表4-9 兩組「傳染病防制知識」之前測、後測、後後測重複量數共變數分析 ………………………………………………88 表4-10 研究對象傳染病防制態度前測得分分佈………………90 表4-11 研究對象傳染病防制態度後測得分分佈………………91 表4-12 研究對象傳染病防制態度後後測得分分佈……………92 表4-13 「傳染病防制態度」立即效果共變數分析結果………94 表4-14 「傳染病防制行為」調整得分摘要表…………………95 表4-15 兩組「傳染病防制態度」之前測、後測、後後測重複量數共變數分析……………………………………………96 表4-16 研究對象傳染病防制行為前測得分分佈……………… 97 表4-17 研究對象傳染病防制行為後測得分分佈………………99 表4-18 研究對象傳染病防制行為後後測得分分佈……………100 表4-19 「傳染病防制行為」立即效果共變數分析結果…………102 表4-20 「傳染病防制行為」調整得分摘要……………………103 表4-21 兩組「傳染病防制行為」之前測、後測、後後測重複量數共變數分析 ………………………………………… 104 表4-22 實驗組傳染病防制知識之前測、後測與後後測答對率 情形…………………………………………………… 106 表4-23 傳染病防制課程教學評價 …………………………… 107 表4-24 實地訪談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 ……………………… 108 圖 目 次 圖3-1 研究架構 …………………………………………………41 圖3-2 研究流程 …………………………………………………71 圖4-1 傳染病防制知識得分變化情形 …………………………85 圖4-2 傳染病防制態度得分變化情形 …………………………93 圖4-3 傳染病防制行為得分變化情形 …………………………101

    中文部分
    丁如真(2001)。以健康信念模式分析醫院護理人員下背痛預防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深坑(2000)。迎接二十一世紀新專業主義建構。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新世紀教育願景(頁41-56)。台北:台灣書局。
    王佩卿(2005)。新興傳染性疾病健康議題在原住民地區傳布過程-以嚴重呼吸道症候群(SARS)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石玲如(2003)。台北市國中學生SARS信念、預防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尹祚芊(2000)。學校衛生護理。台灣醫學,4(2),215-222。
    江玉林(2006)。共同福祉與傳染病防治得治理策略-從SARS防治條例索引介的相關權力作用談起。發表於第一屆科技發展與法律規範學術研討會,1-15。
    內政統計資訊網(2007.06)。中華民國九十五年臺閩地區兒童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分析。檢索日期:2007.06.27。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6.3)。民國95年嬰幼兒健康照護需求第二次調查計畫書。檢索日期:2006.03.27。取自http://www.bhp.doh.gov.tw/FTD/upload/20060831084927.05.03.doc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2005.12)。傳染病防治公告。檢索日期:2005.12.27。,取自http://www.cdc.gov.tw。
    行政院衛生署(2005)。新型流感疫情防治週報。9 (2005/11/17)。檢索日期:2006.03.27。取自http://www.cdc.gov.tw/file/38674_3939351852%B2%C49%B4%C1(20051117).doc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2002.04)。災害防疫應變工作參考手冊。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出版。
    行政院衛生署(2004)。健康促進學校工作指引。中華民國學校衛生學會主編。
    呂鴻基(1999),三十五年來台灣兒童的健康水平。台灣醫學,3(5),505-514。
    汪深安(2005)。高職電機科學生學習態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呂玉琴、陳忠照、周金城(2000)。我國新制教育實習制度的優缺點探討-以國小教師為例。八十八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1-23。國立臺北師範學院主辦。
    吳仁宇(1997)。校園衛生政策之推動。兒童保健雜誌,3(4),10-12。
    李建廷、陳淑惠、李素真、蔡麗伶、柯昭英(2003)。社區抗SARS宣導行動之評價。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雜誌,23,101-114。
    李新民、陳桂英、盧麗卿、鄭舒丹(2005)。高雄市課後托育中心實地視導成效與相關因素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學報,7(2),22-48。
    余惠蓮(2003)。應用情境學習原則之機車安全教育課程教學實驗研究—以中國海事商業專科學校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惠敏(2003)。國小教師美術教學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教學報,15,253-287。
    林瑋茹(2003)。幼托整合方案下托教人員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梅香(2002)。衛生教育介入對都市原住民吸菸飲酒行為之影響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邱亞文、李明亮(2005)。因應禽流感衝擊-國際防疫策略簡介。國家衛生研究院簡訊,10(5),2-7。
    邱襟靜(2004)。國小高年級性教育教學介入效果之研究─以電腦多媒體輔助教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馬先芝、王文玲、陳政惠、吳怡慧(2004)。警務人員愛滋病防治教育成效研究。感染控制雜誌,14(3),161-170。
    秦金生(2005)。幼兒園教保人員兒童事故傷害預防教育介入效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童文志(2005)。台南地區國民中學學生對禽流感認知和態度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環境生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符碧真(2000)。我國新制教育實習制度實施現況與成效評估初探。八十八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109-131。國立臺北師範學院。
    金傳春(2006)。傳染病流行後的省思、因應作為與未來策略規劃-賀「疫情報導」二十一週年年慶。疫情報導,22(1),14-29。
    香港立法會秘書處資料研究及圖書館服務部(2003)。各國的預防及控制傳染病機構資料。檢索日期:2005.11.27。取自http://www.legco.gov.hk/yr03-04/chinese/sec/library/0304fs04c.pdf
    香港幼兒中心幼稚園學校預防傳染病指引(2005)。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出版。檢索日期:2005.11.27。取自http://www.info.gov.hk/dh/disease/file
    高毓秀(2002)。職場員工運動行為改變計畫之實驗研究─跨理論模式之應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許甄晏、吳和生、黃子玫、李淑芳、周志浩(2005)。台灣地區學校傳染病監視通報系統沿革及現況。疫情報導,21(3),151-165
    陳曉悌、李怡娟、李汝禮(2003)。健康信念模式之理論源起與應用。台灣醫學,7(4),632-639。
    陳曉佩、晏涵文(2003)。大專性教育介入效果研究。台灣性學學刊,9(2),77-93。
    陳俞琪、李怡娟(2003)。推動社區化SARS防治網路工作模式。護理雜誌。50(3),23-28。
    陳遠清、劉志強主編(2004)。中國幼兒園安全健康保障體系-建設與考核評估標準實施手冊(中冊)。北京:銀聲音像出版社。
    陳惠姿(2002)。中美幼教機構專業人員之資格標準與培育制度比較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淑琴(1999)。幼托師資合流教育與我國主要幼教師資培育課程知識基礎分析研究。八十八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 371-401。
    陳伯璋(2001)。第十二章當前教師角色的再定位與師資培育因應之道。新世紀課程改革的省思與挑戰。台北:師大書苑。
    陳木琳(2004)。臺北縣國小教師SARS信念、預防行為意念與教學意念相關因素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孫扶志(2004)。幼小銜接中課程與教學的問題與因應策略效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2005)。檢索日期:2006.03.27。取自http://www.cdc.gov.tw(為可信賴的官方資訊與各種最新防疫措施,並轉譯CDC及WHO的最新疫情報告)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2007)。檢索日期:2007.06.27。取自http://www.cdc.gov.tw
    感染控制雜誌(2005)。台灣醫院感染控制學會發行。檢索日期:2005.10.27。取自http://www.cdc.gov.tw
    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2005.12)。檢索日期:2005.12.27。取自http://www.cdc.gov/ncidod/EID/
    董美華、沈惠芳(2000)。婴幼兒傳染病及影響因素分析。中國航天工業醫藥。2(3),28-29。
    張春興(1995)。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彩秀(2004)。機車安全教育對交通事故傷害防制之實驗研究-以某科技大學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張鳳琴、吳聖良(2001)。「民眾衛生教育宣導彙集」利用之研究。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雜誌,21,37-53。
    張德銳(1999)。教師在重建學校運動中應加強的專業者角色。教師天地,98,17-22。
    張育賓(2003)。公立學校衛生工作人員法律責任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枚君(2003)。高雄縣登革熱防治成效與民眾知識、態度及行為相關性之探討。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宏賜(2000)。以社會認知理論探討網路搜尋策略。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貴雲(1999)。國小四年級學童營養教育介入實驗研究-社會學習理論之應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劉丹桂(1997)。我國兒童保健政策之推動。兒童保健雜誌,3(4),4-9。
    劉耿宏(2004)。彰化縣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傳染病預防行為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蘇益仁(2005)。國家衛生研究院流行性感冒與禽流感之研究狀況與規劃。國家衛生研究院簡訊,10(5),12-14。

    英文部分
    Brown, T. (1996, 03).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Health Education, 2, 8-12.
    Carolyn C. Cox (2004). Environmental Health:You Write the Futur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74(10), 408-410.
    Children’s environmental health, WHO (2005). Cited 2005 April 8,From http://www.who.int/ceh/publications/atlas/en/index.
    WHO (2005). Cited 2006 April 1, From http://www.who.int/csr/disease/influenza/pandemic10things/zh/index.html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01). HIV/AIDS surveillance report. 2001:13.
    Edens, R.M., Murdick, N.L., Gartin, B.C. (2003). Prevention infection in the classroom: The use of universal precautions. 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35(4), 62-65.
    Fodor, J.T., Dalis, G.T., Russell, S.G. (2002). Utilizing Appropriate Health Instruction Strategies and Teaching Techniques, Health Instruction:Theory and Application(6th ed.), Dubuque, IW:Kendall/Hunt, 85-125.
    Krause, G. (2004). Experiences of the German public health service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new infections disease control act-Results of focus group discussions. Gesundheitswesen, 66(8), 522-527.
    Russell, G. (2005). Behind the Scenes of an Intervention Research Study. Learning Disabilities Research & Practice, 20(4), 200-212.
    Shimkin, M., Pronczuk, J. (2005). National Profiles on Children’s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Assessing readiness for improving environmental health protection systems for children., Cited 2005 May 8,From http://www.who.int/ceh/profiles/natprofilesfeb05.
    Staying Healthy in Child Care- Preventing infectious diseases in child care(2006.10),3rd Ed. National Health an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Australian Government. From http://www.nhmrc.gov.au/publications/synopses/ch40syn.htm
    Winetw, R.A. (1995). A Framework for Health Promotion and Disease Prevention Programs. American Psychologist, 50(5), 341-350.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2005), Retrieved 2005 November. From http://www.who.int;http://www.cdc.gov/ncidod/EID/ http://www.cdc.gov/ncidod/teachers_tools/index.htm
    Wilcox1,B.A., Colwell, R.R. (2005). Emerging and Re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Biocomplexity as an Interdisciplinary Paradigm. EcoHealth, 244–257.
    Zamani, A.R., Calder, J.&and Cohen, A. (2001). Health and Safety in the Child Care Setting: Preven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 A Curriculum for the Training of Child Care Providers, The California Child Care Health Program. Retrieved October 25, 2005, From hppt://www.childcarehealth.org/webpages/trainingcurricula.htm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