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廖代翔
論文名稱: 日本大陸擴張政策思想之探討:以內田良平為中心
指導教授: 林明德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40
中文關鍵詞: 內田良平黑龍會大陸浪人大亞細亞主義日本大陸政策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91下載:6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關鍵字:內田良平 黑龍會 大陸浪人 大亞細亞主義 日本大陸政策
    身為日本近代國權派大亞細亞主義的代表性人物,由內田良平及所其創立黑
    龍會的對外思想及行動中,可以歸納出若干鮮明的特質,包括:一、皇道主義:
    強調天皇萬世一系的國體論、皇國史觀,以此做為日本外交政策的指導原則;二、
    大亞細亞主義:在皇道主義的大義名分之下,將排除歐美勢力以及對外擴張加以
    合理化、神聖化。三、親日勢力的利用:重視結交、利用各地親日勢力的可能性,
    內田良平的行動是基於現實利益的考量。但他甚少考慮雙方意識型態是否吻合,
    端視其能否配合日本大陸政策的階段性目標,而無視於對方的民族主義。四、國
    防經濟自給圈:受到一次大戰「總體戰」觀念的影響,追求日本資源的自給自足,
    將其寄望於與中國的經濟同盟,以及滿蒙的保護國化。其理想中的東亞國際秩序
    是以皇道主義為主軸,而以「皇國」日本居於當然的核心地位,其他國家則服從
    以此一意識型態建構而成的階層型國際秩序。而韓國、滿蒙、中國本土、西伯利
    亞等國家及區域則因日本的需求不同,對於日本的重要性互異,而與核心日本保
    持親疏遠近不同的關係。其對外態度中的若干理念反映在1930年代以後的大陸
    政策,成為大東亞共榮圈思想的先驅者之一。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回顧 2 第三節 史料析論 23 第四節 章節安排 26 第二章 對外意識的淵源及早年的對外活動 30 第一節 對外意識的淵源--福岡玄洋社 30 第二節 對外活動的初試啼聲--天佑俠 42 第三章 俄國問題 52 第一節 甲午戰爭後東亞局勢的轉變 52 第二節 對俄活動與黑龍會的成立 54 第三節 日俄戰爭期間的行動與主張 71 第四章 韓國問題 82 第一節 日俄戰爭後的日本對韓方針 82 第二節 日韓合邦思想的肇始──樽井藤吉及《大東合邦論》 85 第三節 日韓合邦 100 第四節 「合邦」抑或「合併」:大亞細亞主義的理想與現實 111 第五章 中國及滿蒙問題 146 第一節 與中國革命的早期關係:從試探到合作 146 第二節 與中國革命合作關係之緊密:辛亥革命 158 第三節 滿蒙獨立論──對華二十一條要求與第二次滿蒙獨立運動 171 第四節 「支那保全」抑或「支那分割」:從中國革命到滿蒙獨立 192 第六章 結論 215 徵引書目 222

    壹、 史料
    一、 日文
    1. 外務省編,《日本外交年表竝主要文書》,上下2卷,明治百年史叢書,東京:原書房,1966年。
    2. 金正明編,《日韓外交資料集成》,第5卷,日露戰爭編,東京:巖南堂書店,1967年。
    3. 《朝鮮統治史料》,第4卷,韓日合邦(Ⅱ),東京:韓國史料研究所,1970年。
    4. 《近世韓日兩國主要條約彙集》,《朝鮮統治史料》,第4卷,韓日合邦(Ⅱ),附錄。
    5. 國史編纂委員會編,《統監府文書》,11冊,京畿道果川市:國史編纂委員會,1998-2000年。
    6. 陸軍省新聞班,〈國防の本義と其強化の提倡〉,橋川文三編集,《昭和思想集Ⅱ》,近代日本思想大系36,東京:筑摩書房,1978年。
    7. 《硬石五拾年譜 內田良平自傳》,西尾陽太郎解說,福岡:葦書房,1978年。
    8. 內田良平,《皇國史談 日本の亞細亞》,東京:黑龍會出版部,1932年。
    9. 內田良平原著,影山正治監修,宮川悌二郎解說,《ロシア亡國論》,東京:大東塾出版部,1977年。
    10. 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內田良平關係文書》,11卷,東京:芙蓉書房,1994
    年。
    11. 《書簡》,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內田良平關係文書》,第1卷。
    12. 《日韓合邦關係書類》,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內田良平關係文書》,第
    1卷。
    13. 《辛亥革命に關する來電》,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內田良平關係文書》,
    第1卷。
    14. 《辛亥革命關係書類》,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內田良平關係文書》,第1
    卷。
    15. 《三井借款關係電報草稿》,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內田良平關係文書》,
    第1卷。
    16. 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黑龍會關係資料集》,日本國家主義運動資料集成
    第1期,10卷,東京:柏書房株式會社,1992年。
    17. 黑龍會本部編,《黑龍》,松澤哲成解題,5卷,東京:龍溪書舍,1980年。
    18. 玄洋社社史編纂會,《玄洋社社史》,東京:玄洋社社史編纂會,1917年。
    19. 黑龍會,《日韓合邦秘史》,上下2卷,東京:黑龍會出版部,1930年。
    20. 黑龍會,《東亞先覺志士記傳》,上中下3卷,東京:黑龍會出版部,1933、
    35、36年。
    21. 黑龍會,《日支交涉外史》,上下2卷,東京:黑龍會出版部,1938、39年。
    22. 黑龍會,《黑龍會三十年事歷》,《日韓合邦秘史》,上卷附錄。
    23. 黑龍會,《黑龍會四十年事歷》,東京:黑龍會,1940年。
    24. 黑龍會,《西南記傳》,上中下3卷6冊,東京:黑龍會出版部,1908、09、
    11年。
    25. 內田良平,〈日韓合邦回想錄〉,黑龍會,《日韓合邦秘史》,下卷。
    26. 東亞同文會內對支功勞者傳記編纂會,《對支回顧錄》,上下2卷,東京:東
    亞同文會內對支功勞者傳記編纂會,1936年。
    27. 東亞同文會內對支功勞者傳記編纂會,《續對支回顧錄》,上下2卷,東京:
    大日本教化圖書株式會社,1941年。
    28. 小川平吉文書研究會編,《小川平吉關係文書》,2卷,東京:みすず書房,
    1973年。
    29. 樽井藤吉,《大東合邦論》,東京:長陵書林,1975年。
    30. 吉倉汪聖,《天佑俠》,伊藤隆、瀧澤誠監修,《明治人による近代朝鮮論影
    印叢書第4卷,東學亂‧日清戰爭1》,長谷川雄一解說,東京:ぺりかん社,1998年。
    31. 頭山滿翁正傳編纂委員會,《頭山滿翁正傳》(未定稿),西尾陽太郎解說,
    福岡:葦書房,1981年。
    32. 杉山榮,《先驅者岸田吟香》,東京:大空社,1993年。
    33. 井上雅二,《巨人荒尾精》,東京:大空社,1997年。
    34. 村上武編,《東方齋荒尾精先生-遺作覆刻出版-》,東松山:靖亞神社先覺
    志士資料出版會,1989年。
    35. 荒尾精,《對清意見》,收於《東方齋荒尾精先生-遺作覆刻出版-》。
    36. 荒尾精,《對清辨妄》,收於《東方齋荒尾精先生-遺作覆刻出版-》。
    37. 荒尾精,《媾和締盟二對スル鄙見》,收於《東方齋荒尾精先生-遺作覆刻出
    版-》。
    38. 塙薰藏,《浦敬一》,東京:大空社,1997年。
    39. 近衛篤麿日記刊行會編,《近衛篤麿日記》,6冊,東京:鹿島研究所出版會,
    1968年。
    40. 克堂佐々先生遺稿刊行會編,《克堂佐々先生遺稿》,東京:改造社,1936
    年。
    41. 會田勉,《川島浪速翁》,東京:大空社,1997年。
    42. 宮崎滔天著,宮崎龍介、衛藤瀋吉校注,《三十三年の夢》,東洋文庫100,
    東京:平凡社,1967年。
    43. 近藤秀樹編,〈宮崎滔天年譜稿〉,收於宮崎龍介、小野川秀美編,《宮崎滔
    天全集》,第5卷,東京:平凡社,1977年。
    44. 吳知泳著,梶村秀樹譯注,《東學史--朝鮮民眾運動の紀錄》,東洋文庫
    174,東京:平凡社,1970年。
    45. 〈黑龍會規約〉,《會報》,第1集,明治34年3月10日,內田良平文書研究
    會編,《黑龍會關係資料集》,第1卷。
    46. 〈黑龍會創立趣意〉,《會報》,第1集,明治34年3月10日,內田良平文書
    研究會編,《黑龍會關係資料集》,第1卷。
    47. 〈露國の實力を算して和戰の利害に及ぶ〉,《會報》,第2集,明治34年4
    月15日,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黑龍會關係資料集》,第1卷。
    48. 內田甲,〈黑龍沿道州の地方と其移住民〉,《會報》,第2集,明治34年4
    月15日,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黑龍會關係資料集》,第1卷。
    49. 〈擬上大露國皇帝陛下書〉,《黑龍》,第2卷第1號,明治35年1月25日,
    黑龍會本部編,《黑龍》,第2卷。
    50. 〈日露和親は日英同盟の善後策なり〉,《黑龍》,第10號,明治35年3月1
    日,黑龍會本部編,《黑龍》,第2卷。
    51. 〈日露の誤解的感情〉,《黑龍》,第14號,明治35年7月1日,黑龍會本部
    編,《黑龍》,第2卷。
    52. 〈日露協會紀事〉,《黑龍》,第15號,明治35年8月1日,黑龍會本部編,《黑龍》,第2卷。
    53. 〈西比利亞の經營に就て日露の兩國に警告す〉,《黑龍》,第16號,明治35
    年9月1日,黑龍會本部編,《黑龍》,第3卷。
    54. 〈帝國四圍の現情〉,《黑龍》第18號,明治35年11月1日,黑龍會本部
    編,《黑龍》,第3卷。
    55. 葛生修亮,《對露の危機》,明治36年8月2日,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內田良平關係文書》,第2卷。
    56. 內田良平,《堪察加薩哈嗹》,明治37年9月3日,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內田良平關係文書》,第2卷。
    57. 黑龍會同人,《和局私案》,明治38年6月,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內田
    良平關係文書》,第2卷。
    58. 內田良平,《滿韓開務鄙見》,明治39年4月,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內
    田良平關係文書》,第2卷。
    59. 〈支那革命黨に對する帝國の態度〉,《黑龍》,第7年第1、2號,明治
    40年6月9日、明治40年7月9日,黑龍會本部編,《黑龍》,第4卷。
    60. 〈日露協商〉,《黑龍》,第7年第2號,明治40年7月10日,黑龍會本部編,《黑龍》,第4卷。
    61. 河野廣中、大竹貫一、小川平吉、國友重章、五百木良三、頭山滿,《日韓
    併合建議》,明治40年7月,小川平吉文書研究會編,《小川平及關係文書》,卷2。
    62. 〈戰後外交の失態〉,《黑龍》,第7年第3號,明治40年8月19日,黑龍會
    本部編,《黑龍》,第4卷。
    63. 〈刻下の韓國問題を論ず〉,《黑龍》,第7年第4號,明治40年9月19日,
    黑龍會本部編,《黑龍》,第4卷。
    64. 〈韓民の統治に伴ふ礦山經營〉,《黑龍》,第7年第5號,明治40年10月
    19日,黑龍會本部編,《黑龍》,第5卷。
    65. 〈韓國統治の前途〉,《黑龍》,第7年第6號,明治40年11月19日,黑龍
    會本部編,《黑龍》,第5卷。
    66. 〈對清外交の失敗〉,《黑龍》,第8年第2號,明治41年3月20日,黑龍會
    本部編,《黑龍》,第5卷。
    67. 內田良平,〈東亞時務辨〉,《東亞月報》,第1號至第4號,明治41年4月
    10日至明治41年8月1日,收於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黑龍會關係資料集》,第1卷。
    68. 內田良平,〈興清策〉,《東亞月報》,第5號,明治41年9月,內田良平文
    書研究會編,《黑龍會關係資料集》,第1卷。
    69. 內田良平,〈清國動亂之機〉,明治42年4月,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內
    田良平關係文書》,第3卷。
    70. 內田良平,〈盍ぞ亟かに我北方經營の大體大要を明にせざる〉,《東亞同文
    會報告》,第115回,明治42年6月26日。
    71. 內田良平,〈朝鮮の經營と現狀〉,《太陽》,第16卷15號,明治43年11月
    10日。
    72. 內田良平,〈老衰帝國の末路〉,《大國民》,41號,《支那革命號》,明治44
    年11月18日。
    73. 內田良平,《支那改造論》,明治44年11月24日,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內田良平關係文書》,第3卷。
    74. 內田良平,《支那革命調停案》,明治44年12月8日,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
    編,《內田良平關係文書》,第3卷。
    75. 善鄰同志會代表委員,《宣言˙決議》,明治44年12月27日,小川平吉文
    書研究會編,《小川平吉關係文書》,卷2。
    76. 佐藤忍,《支那革命後ノ現狀並ニ我ガ對清政策著手ノ好機》,明治45年3
    月30日,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內田良平關係文書》,第3卷。
    77. 內田良平,《日本之三大急務》,大正元年11月5日,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
    編,《內田良平關係文書》,第3卷。
    78. 內田良平,〈分割乎保全乎:對支那大陸の根本政策問題--飽迄も領土保
    全〉,《太陽》,第19卷2號,大正2年2月1日。
    79. 內田良平,《革命後の對支鄙見》,大正2年6月22日,內田良平文書研究
    會編,《內田良平關係文書》,第3卷。
    80. 黑龍會,《對支策斷案》,大正2年6月26日,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內
    田良平關係文書》,第3卷。
    81. 對支同志聯合會,《旨趣書及規約書 滿蒙問題理由書》,大正2年9月15日,
    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內田良平關係文書》,第3卷。
    82. 內田良平,《支那觀》,大正2年10月1日,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內田
    良平關係文書》,第3卷。
    83. 對支聯合會,《露支協約ニ對スル意見》,大正2年11月3日,內田良平文
    書研究會編,《內田良平關係文書》,第3卷。
    84. 對支聯合會,《政府彈劾運動理由書》,大正3年2月,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
    編,《內田良平關係文書》,第4卷。
    85. 內田良平,《政弊私議》,大正3年2月6日,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內
    田良平關係文書》,第4卷。
    86. 內田良平,《朝鮮統治制度案》,大正3年4月,收於黑龍會本部,《朝鮮統
    治問題》,大正9年1月25日,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內田良平關係文
    書》,第5卷。
    87. 對支聯合會,《支那の近狀に對する警告書》,大正3年5月,內田良平文書
    研究會編,《內田良平關係文書》,第4卷。
    88. 對支聯合會,《對支根本政策に關する意見書》,大正3年10月6日,內田
    良平文書研究會編,《內田良平關係文書》,第4卷。
    89. 內田良平,《對支問題解決意見》,大正3年10月29日,內田良平文書研究
    會編,《內田良平關係文書》,第4卷。
    90. 小川平吉,《對支外交東洋平和根本策》,大正3年12月,小川平吉文書研
    究會編,《小川平吉關係文書》,卷2。
    91. 〈國民外交同盟會記事〉,國民外交同盟會,《對支問題意見交換會演說筆
    記》,附錄,大正3年12月20日,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內田良平關係文書》,第4卷。
    92. 內田良平,《對支政策意見》,大正4年10月1日,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內田良平關係文書》,第4卷。
    93. 內田良平,《支那帝政問題意見》,大正4年10月17日,內田良平文書研究
    會編,《內田良平關係文書》,第4卷。
    94. 內田良平,《對支私案》,大正5年6月,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內田良
    平關係文書》,第4卷。
    95. 黑龍會本部,《日英國交の危殆 支那解決論》,大正5年11月,內田良平文
    書研究會編,《內田良平關係文書》,第4卷。
    96. 黑龍會,《黑龍會振作の旨趣》,大正6年7月,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內
    田良平關係文書》,第4卷。
    97. 內田良平,〈講和會議は何を齎すべき〉,《亞細亞時論》,第1卷第3號,大
    正6年9月1日,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黑龍會關係資料集》,第4卷。
    98. 〈支那南北兩立論〉,《亞細亞時論》,第1卷第3號,大正6年9月1日,內
    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黑龍會關係資料集》,第4卷。
    99. 〈製鐵自給策の急務〉,《亞細亞時論》,第1卷第5號,大正6年11月1日,
    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黑龍會關係資料集》,第4卷。
    100. 內田良平,〈支那安定の根本事業〉,《亞細亞時論》,第1卷第4號,大正
    6年10月1日,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黑龍會關係資料集》,第4卷。
    101. 〈世界の大勢を論じて我國策樹立の急務に及ぶ〉,《亞細亞時論》,第1卷
    第5號,大正6年11月1日,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黑龍會關係資料集》,
    第4卷。
    102. 內田良平,〈支那政局と本野外相及林公使交迭の急務〉,《亞細亞時論》,
    第2卷第1號,大正7年1月1日,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黑龍會關係資料集》,第5卷。
    103. 〈新製鐵法發明發表記事〉,《亞細亞時論》,第2卷第1號,大正7年1月
    1日,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黑龍會關係資料集》,第5卷。
    104. 〈排日問題と滿蒙問題解決の急〉,《亞細亞時論》,第2卷第3號,大正7
    年3月1日,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黑龍會關係資料集》,第5卷。
    105. 〈嗚呼亡國の朕兆 西伯利亞出兵と政黨の橫暴〉,《亞細亞時論》,第2卷第
    8號,大正7年8月1日,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黑龍會關係資料集》,
    第6卷。
    106. 勝田主計,《菊の根分け》,大正7年12月,鈴木武雄監修,《西原借款資
    料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72年。
    107. 內田良平,〈內外を欺瞞せる對支政策 講和會議に提出すべき第一條件〉,
    《亞細亞時論》,第2卷第12號,大正7年12月11日,內田良平文書研究
    會編,《黑龍會關係資料集》,第6卷。
    108. 〈講和條件を具して委員諸氏に望む〉,《亞細亞時論》,第2卷第12號,大
    正7年12月11日,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黑龍會關係資料集》,第6
    卷。
    109. 近衛文麿,〈英米本位の平和主義を排す〉,《日本及日本人》,746號,大
    正7年12月15日。
    110. 〈朝鮮の暴動に就て〉,《亞細亞時論》,第3卷第4號,大正8年4月14日,
    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黑龍會關係資料集》,第7卷。
    111. 〈朝鮮統治に就て米國宣教師の誣妄を駁し且つ當局の猛斷を促がす〉,《亞
    細亞時論》,第3卷第5號,大正8年5月23日,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
    《黑龍會關係資料集》,第7卷。
    112. 葛生能久,〈朝鮮の統治に就て〉,黑龍會本部,《朝鮮統治問題》,大正9
    年1月25日,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內田良平關係文書》,第5卷。
    113. 內田良平,〈日本鎖國論〉,《亞細亞時論》,第4卷第8號,大正9年8月
    15日,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黑龍會關係資料集》,第8卷。
    114. 內田良平,《朝鮮統治問題に就て先輩並に知友各位に訴ふ》,大正9年11
    月,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內田良平關係文書》,第5卷。
    115. 內田良平,〈朝鮮時局私見〉,《朝鮮統治問題に就て先輩並に知友各位に訴
    ふ》,大正9年11月,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內田良平關係文書》,第5卷。
    116. 內田良平,〈舊一進會交涉顛末書〉,《朝鮮統治問題に就て先輩並に知友各
    位に訴ふ》,大正9年11月,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內田良平關係文書》,
    第5卷。
    117. 內田良平,《對米準備ニ關スル意見》,大正10年1月31日,內田良平文
    書研究會編,《內田良平關係文書》,第5卷。
    118. 同光會,《同光會趣意書》,大正10年7月,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內
    田良平關係文書》,第5卷。
    119. 末永節,〈余と朝鮮問題〉,《亞細亞時論》,第5卷第7號,大正10年7月
    10日,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黑龍會關係資料集》,第8卷。
    120. 同光會報告中より,〈朝鮮統治の現狀〉,《亞細亞時論》,第5卷第7號,
    大正10年7月10日,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黑龍會關係資料集》,第8
    卷。
    121. 同光會本部,《朝鮮內政獨立請願に就て》,大正11年4月,內田良平文書
    研究會編,《內田良平關係文書》,第6卷。
    122. 內田良平,《國策樹立ニ關スル意見書》,大正11年12月,內田良平文書
    研究會編,《內田良平關係文書》,第6卷。
    123. 同光會本部,《同光會ノ所信並ニ運動經過ニ就テ加藤首相ニ贈ル書》,大
    正11年7月24日,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內田良平關係文書》,第6卷。
    124. 黑龍會本部,《「黑龍會擴張趣意書 主義‧綱領‧規則及事歷」》,大正12
    年2月12日,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內田良平關係文書》,第7卷。
    125. 吉田廣元,《對米問題と國民の覺悟》,大正13年8月5日,內田良平文書
    研究會編,《內田良平關係文書》,第7卷。
    126. 內田良平,〈米國の東洋に對する野心〉,國民對米會,《對米國策論集》,
    大正13年12月25日,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內田良平關係文書》,第
    7卷。
    127. 內田良平,《日支合辦全滿蒙統一鐵道創立意見書》,昭和4年4月4日,
    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內田良平關係文書》,第9卷。
    128. 內田良平,《全滿蒙鐵道統一意見書》,昭和5年1月25日,內田良平文書
    研究會編,《內田良平關係文書》,第9卷。
    129. 內田良平,《國體本義》,昭和6年4月2日,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內
    田良平關係文書》,第10卷。
    130. 石原莞爾,《滿蒙問題私見》,昭和6年5月,角田順編,《石原莞爾資料 國
    防論策編》,明治百年史叢書,東京:原書房,1967年。
    131. 內田良平,《滿蒙問題と日本の天職》,昭和6年9月18日,內田良平文書
    研究會編,《內田良平關係文書》,第10卷。
    132. 內田良平,《大日本生產黨主義政綱政策解說》,昭和6年12月25日,內
    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內田良平關係文書》,第10卷。
    133. 內田良平,《滿蒙の獨立と世界紅卍字會の活動》,昭和6年12月18日,
    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內田良平關係文書》,第10卷。
    134. 內田良平,《皇道に就いて》,昭和8年6月14日,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
    《內田良平關係文書》,第10卷。
    135. 內田良平,《日米問題ニ付米國當局並ニ識者ノ熟考ヲ促ス》,昭和8年9
    月10日,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內田良平關係文書》,第10卷。
    136. 內田良平,《國是及び國策私案》,昭和8年9月14日,內田良平文書研究
    會編,《內田良平關係文書》,第10卷。
    137. 內田良平,《黑龍澗人歌集》,昭和9年2月11日,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
    《內田良平關係文書》,第10卷。
    138. 內田良平,《對外國是樹立の急務》,昭和9年8月21日,內田良平文書研
    究會編,《內田良平關係文書》,第11卷。
    139. 內田良平,〈皇道と世界統一論〉,收於內田良平,《對外國是樹立の急務》,
    昭和9年8月21日,頁9,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內田良平關係文書》,第11卷。
    140. 內田良平,〈日韓合邦紀念塔建設に就て〉,昭和9年11月29日,收於黑
    龍會,《日韓合邦紀念塔寫真帖》,昭和9年12月25日,內田良平文書研究會編,《內田良平關係文書》,第11卷。
    二、 韓文
    1. 《韓國一進會日誌》,《朝鮮統治史料》,第4卷,韓日合邦(Ⅱ)。
    貳、 專書
    一、 日文
    1. 黑龍俱樂部編,《國士內田良平傳》,明治百年史叢書11,東京:原書房,1967年。
    2. 瀧澤誠,《評傳內田良平》,東京:大和書房,1976年。
    3. 初瀨龍平,《傳統的右翼 內田良平の研究》,北九州大學法政叢書1,福岡:九州大學出版會,1980年。
    4. 韓相一著,李健、瀧澤誠譯,衛藤瀋吉、瀧澤誠解說,《明治ナショナリズムの理念と現實--日韓近代史の空間》,東京:日本經濟評論社,1984年。
    5. 外務省百年史編纂委員會編,《外務省の百年》,明治百年史叢書,上下2卷,東京:原書房,1969年。
    6. 頭山滿翁正傳編纂委員會,《頭山滿翁正傳》(未定稿),西尾陽太郎解說,福岡:葦書房,1981年。
    7. 川上善兵衛著,市井三郎、瀧澤誠編,《武田範之傳 興亞前提史》,東京:日本經濟評論社,1987年。
    8. 瀧澤誠,《武田範之とその時代》,東京:三嶺書房,1986年。
    9. 大東國男,《李容九の生涯:善鄰友好の初念を貫く》,東京:時事通信社,1960年。
    10. 西尾陽太郎,《李容九小傳 裏切られた日韓合邦運動》,福岡:葦書房,1978
    年。
    11. 山本茂樹,《近衛篤麿-その明治國家觀とアジア觀-》,京都:ミネルヴァ
    書房,2001年。
    12. 村上武,《東方齋荒尾精先生 略歷及び解說》,收於《東方齋荒尾精先生-
    遺作覆刻出版-》。
    13. 石瀧豐美,《玄洋社發掘:もうひとつの自由民權》(增補版),福岡:西日
    本新聞社,1997年。
    14. 頭山統一,《筑前玄洋社》,福岡:葦書房,1977年。
    15. 趙軍,《大アジア主義と中國》,東京:亞紀書房,1997年。
    16. 翟新,《東亞同文會と中國 近代日本における對外理念とその實踐》,東
    京:慶應義塾大學出版會,2001年。
    17. 植田捷雄,《東洋外交史》,上下2卷,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69年。
    18. 池井優,《增補日本外交史概說》,東京:慶應通信,1983年。
    19. 姜在彥,《朝鮮近代史研究》,東京:日本評論社,1970年。
    20. 栗原健編著,《對滿蒙政策史の一面》,明治百年史叢書,東京:原書房,1966
    年。
    21. 入江昭,《日本の外交 明治維新から現代まで》,中公新書113,東京:中央
    公論社,1966年。
    22. 《現代史資料23 國家主義運動3》,東京:みすず書房,1974年。
    23. 旗田巍,《朝鮮史》,東京:岩波書店,1951年。
    24. 梶村秀樹,《朝鮮史》,東京:講談社,1977年。
    中文
    1. 林明德,《袁世凱與朝鮮》,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26,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0年。
    2. 李毓澍,《中日二十一條交涉(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18,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6年。
    3. 林明德,《近代中日關係史》,台北:三民書局,2005年1月。
    4. 李永熾,《日本近代史研究》,台北:稻禾,1992年。
    5. 黃自進,《北一輝的革命情結:在中日兩國從事革命的歷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85,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年。
    6. 陳豐祥,《近代日本的大陸政策》,台北:金禾,1992年。
    7. 王屏,《近代日本的亞細亞主義》,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8.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9年。
    9. 李毓澍,《外蒙古撤治問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1,台北:中央
    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6年。
    10. Robert Roswell Palmer , Joel Colton合著,孫小魯譯,王曾才校訂,《現代世界
    史》,上下2冊,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1年。
    二、 英文
    1. Marius B. Jansen, The Japanese and Sun Yat Sen,Cambridge, Havard University Press,1954.
    參、 論文
    一、 日文
    1. 竹內好,〈アジア主義の展望〉,竹內好編,《現代日本思想大系9‧アジア主義》,東京:筑摩書房,1963年。
    2. 原田勝正,〈『玄洋社社史』解說〉,玄洋社社史編纂會,《玄洋社社史》(覆刻版),東京:近代史料出版会, 1977年。
    3. 馬原鐵男,〈自由民權運動於おける玄洋社の歷史的評價〉,《日本史研究》,28號,1956年5月。
    4. 西尾陽太郎,〈玄洋社の成立について〉,《九州文化史研究所紀要》,14號,1969年3月。
    5. 上村希美雄,〈初期玄洋社と頭山滿〉,《民權と國權のはざま 明治草莽思想史覺書》,福岡:葦書房,1976年。
    6. 西尾陽太郎,〈玄洋社の大陸政策〉,《歷史教育》,18卷4號,1970年4月。
    7. 野間清,〈日清貿易研究所の性格と業績—わが國の組織的中國問題研究の第一步〉,《歷史評論》,167號,1964年7月。
    8. 西尾陽太郎〈『大東合邦論』覺え書〉,《西南學院大學 文理論集》,第19卷,第1號,1978年8月。
    9. 櫻井義之,〈東洋社會黨樽井藤吉と「大東合邦論」〉,櫻井義之,《明治と朝
    鮮》,東京:櫻井義之先生還曆紀念會,1964年。
    10. 鈴木正,〈解說 東洋社會黨の創設者-樽井藤吉〉,田中惣五郎《東洋社會
    黨考》,東京:新泉社,1970年。
    11. 細野浩二,〈「大東合邦」構想と「併韓」の構圖-西歐列強と清朝中國の間
    の樽井藤吉-〉,《史觀》,107號,1982年10月。
    12. 伊東昭雄,〈「大東合邦論」について(1)〉,《橫濱市立大學論叢 人文科學
    系列》,24卷2、3號,1973年4月。
    13. 松田博,〈「樽井藤吉」論の系譜(1)、(2)〉,《朝鮮研究》,77、79號,1968
    年9月、11月。
    14. 旗田巍,〈大東合邦論と樽井藤吉〉,旗田巍,《日本人の朝鮮觀》,東京:勁
    草書房,1969年。
    15. 旗田巍,〈樽井藤吉の朝鮮觀-朝鮮併合の前夜-〉,旗田巍,《日本人の朝
    鮮觀》,東京:勁草書房,1969年。
    16. 瀧澤誠,〈天佑俠ノート:アジア主義神話の形成〉(一)(二)(三),《海外
    事情》,35卷7、8、9、10號,1987年8、9、10月。
    17. 姜昌一,〈瀧澤誠の「日本常識論」に問う—「天佑俠ノート:アジア主義
    神話の形成」の「無斷引用」と關連して—〉,《海外事情》,36卷5號,1988年5月。
    18. 山邊健太郎,〈東學亂と日本人〉,山邊健太郎,《日本の韓國併合》,東京:
    太平出版社,1970年。
    19. 姜昌一,〈天佑俠と朝鮮問題—「朝鮮浪人」の東學農民戰爭への對應と關
    連して—〉,《史學雜誌》,97編8號,1988年8月。
    20. 蔡洙道,〈「天佑俠」に關する一考察〉,《中央大學大學院研究年報》,30號,
    2001年2月。
    21. 蔡洙道,〈黑龍會の成立─玄洋社と大陸浪人の活動を中心に─〉,《法學新
    報》,109卷1、2號,2002年4月。
    22. 蔡洙道,〈「黑龍會」結成についての一考察─初期會員の政治的性格分析を
    中心として─〉,《中央大學大學院研究年報》,29卷,2000年2月。
    23. 蔡數道,〈日露開戰に關する一考察─黑龍會を中心として─〉,《法學新報》,
    111卷5、6號,2005年1月。
    24. 宮川悌二郎〈解說 『露西亞亡國論』を めぐって〉,《ロシア亡國論》。
    25. 曾村保信,〈內田良平の『露西亞論』〉,《歷史と人物》,1973年7月。
    26. 西尾陽太郎,〈明治のナショナリズムの一考察—內田良平と日韓併合問
    題〉,黑龍俱樂部,《國士內田良平傳》,附錄4。
    27. 西尾陽太郎,〈日韓併合後の內田良平〉,《史淵》,100號,1968年3月。
    28. 姜在彥,〈朝鮮問題における內田良平の思想と行動—大陸浪人における「ア
    ジア主義」の一典型として—〉,《歷史學研究》,307號,1965年12月。
    29. 楠原利治、北村秀人、梶村秀樹、宮田節子、姜德相,〈『アジア主義』と朝
    鮮-判澤弘「東亞共榮圈の思想」について—〉,《歷史學研究》,289號,
    1964年6月。
    30. 蔡數道,〈日本の「アジア主義運動」─黑龍會の朝鮮進出を中心に─〉,《法
    學新報》,110卷9、10號,2004年2月。
    31. 山邊健太郎,〈日本の韓國併合と一進會〉, 山邊健太郎,《日本の韓國併合》,
    東京:太平出版社,1970年。
    32. 林雄介,〈一進會の前半期に關する基礎的研究─1906年8月まで─〉,武
    田幸男編,《朝鮮社會の史的展開と東アジア》,東京:山川出版社,1997
    年。
    33. 林雄介,〈一進會の後半期に關する基礎的研究─1906年8月~解散─〉,《東
    洋文化研究》,1號,1999年3月。
    34. 櫻井良樹,〈日韓合邦建議と日本政府の對應〉,《麗澤大學紀要》,第55卷,
    1992年12月。
    35. 金東明,〈一進會と日本─「政合邦」と併合─〉,朝鮮史研究會編,《朝鮮
    史研究會論文集》,通號31,1993年10月。
    36. 小川原宏幸,〈一進會の日韓合邦請願運動と韓國併合─「政合邦」構想と
    天皇制國家原理との相克─〉,朝鮮史研究會編,《朝鮮史研究會論文集》,
    43號,《特集 朝鮮における宗教と國家》,2005年10月。
    37. 山之口公一,〈黑龍會‧內田良平の同光會活動〉,《法政論叢》,通號32號,
    1996年。
    38. 竹內實,〈日本人の中國觀—內田良平の場合〉,尾藤正英,《日本文化と中
    國》,東京:大修館書店,1968年。
    39. 曾村保信,〈內田良平の中國觀—辛亥革命より大正初期まで〉,曾村保信,《近代史研究:日本と中國》,東京:小峰書店,1962年。
    40. 姜義華,〈日本右翼の侵華策謀と孫中山の對日觀の變遷-孫中山と內田良
    平との關係を論ず〉,安藤彥太郎,《近代日本と中國-日中關係史論集-》,東京:汲古書院,1989年。
    41. 趙軍,〈「苦節十年併合謀」-內田良平の大アジア主義と中國革命〉,趙軍,《大アジア主義と中國》,東京:亞紀書房,1997年。
    42. 初瀨龍平,〈內田良平と中國問題-1912年まで-〉,《アジア研究》,16卷
    3號,1969年10月。
    43. 初瀨龍平,〈內田良平と中國問題-第一次世界大戰期-〉,《アジア研究》,
    17卷3、4號,1971年1月。
    44. 原田勝正,〈アジア連帶主義についての研究ノート-日清戰爭にいたる段
    階における-〉,《歷史評論》,102號,1959年1月。
    45. 原田勝正,〈大アジア主義思想形成への展望〉,《歷史學研究》,229號,1959
    年3月。
    46. 坂野潤治,〈「東洋盟主論」と「脫亞入歐論」─明治中期アジア進出論の二
    類型─〉,佐藤誠三郎、R. ディングマン編,《近代日本の對外態度》,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74年。
    47. 今村与志雄,〈日韓併合と中國の日本觀〉,《思想》,537號,1969年3月。
    48. 趙軍,〈日本の民間外交と中國-久原房之助と中國の關係を例として〉,趙
    軍,《大アジア主義と中國》。
    二、 中文
    1. 李永熾,〈明治初期日人荒尾精的思想及其在華活動〉,《大陸雜誌》,39卷3期,1969年8月。
    2. 黃福慶,〈甲午戰前日本在華的諜報機構—論漢口樂善堂與上海日清貿易研究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3期,1984年6月。
    3. 黃福慶,〈論後藤新平的滿洲殖民政策〉,《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5期上冊,1986年6月。
    4. 陳豐祥,〈甲午戰前的日本大陸政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3期,1985年6月。
    5. 陳豐祥,〈亞細亞主義與荒尾精—甲午戰前日本大陸浪人的一個典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22期,1994年6月。
    6. 藤井志津枝,〈甲午戰爭前與日本大陸浪人的思想與行動〉,《甲午戰爭一百週年紀念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94年6月。
    7. 張啟雄,〈近代日本「爭天下」的構想與布局-從擬定『清國征討策案』到發動甲午戰爭〉,《甲午戰爭一百週年紀念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94年6月。
    三、 英文
    1. E. Herbert Norman ,“THE GENYOSHA:A STUDY IN THE ORIGINS OF JAPANESE IMPERIALISM”, PACIFIC AFFAIRS ,Vol.XVII, No.3, September ,1944.
    2. Paul Scott ,The Etymology of Cooperation:Sino-Japanese Relations and Arao Sei ,Sino-Japanese studies Newsletter , Vol.1 No.2 ,March 1989.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