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廖朝明
Liao, Chao Ming
論文名稱: 臺灣原住民族政治主體建構之研究
A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Subject in Taiwanese Aborigines
指導教授: 黃人傑
Huang, Jen-Jei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83
中文關鍵詞: 主體性政治建構部落制度原住民族政治族群認同
英文關鍵詞: subjectivity, political construction, tribal institution, aboriginal politics, ethnic identit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98下載:30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部落(tribe)是臺灣原住民族最基本的政治單位,前後經過文化解構、融合及重構階段。原住民族政治主體性的發揚,是臺灣本土化運動的極致,主體性的強弱,表現在是否有效掌握並決定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教育方面發展的權力因素。本文從原住民族傳統部落型態的制度開始,瞭解部落、宗族的治理理念,探討原住民族的政治主體、衝突結構及重構情形,進而建構原住民族自治與現今政府在政治上達到平權、共存與共榮的境界。在方法上主要採取文獻法、訪談法,並輔以歷史研究法及比較分析法,分析問題、提出建議。全文分為八章、凡28萬3,762字。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緣起、目的、方法及架構,定義政治主體及原住民族政治主體。
    第二章文獻探討與理論基礎,前者介紹國內專書論著、學位論文及國外專書論文,回顧與本文有關之重要論點,並進行批判;後者以結構功能主義、衝突理論及建構論為理論基礎及分析觀點。
    第三章部落政治制度與網絡,探討原住民族傳統政治觀、政治制度、部落政治體系及族際政治關係,並分析國家在原住民族地區從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地位,以及由此而來的發展邏輯。
    第四章原住民族政治主體的內涵,說明傳統原住民族制度網絡解體之後,國家與原住民族關係重新建構的內涵,並分析原住民族如何回應外在政治環境變遷及其行動本質,以及由此反應而發展的適應性問題。
    第五章部落與國家權力關係的發展,在前一章探討原住民族部落政治解構之後,進一步討論原住民族部落與國家之間的磨合與認同問題,包括:部落定位視野及機制、部落與國家疆界及平等因素、傳統與現代調和等。
    第六章原住民族政治主體建構問題與發展,探討當國家意在透過對部落的統治管理以穩固其統治地位,而原住民族追求完全自治,終將面臨什麼樣的難題?以及部落政治哲學面臨的挑戰。
    第七章原住民族政治主體建構之可行性評估,嘗試將現階段原住民族政治主體建構理念之基本內涵及定位方向,歸類為分級自治、領土共管、自治事項共享及權利平等四大類,分析其接受貫徹的可能性。並援引美、加、紐、澳等國家類似制度經驗,提供我國政策制訂參考。
    第八章結論,針對本文研究發現做一歸納整理、扼要摘述,說明本文的研究貢獻、研究限制、研究建議及展望,總結本文。

    Tribe is the basic unit of Taiwanese aboriginal politics. Tribal culture has gone through the phases of destruction, integ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The enhancement of the aboriginal political subjectivity is the extreme expression of Taiwanese localization movements. Political subjectivity is demonstrated in that whether the aborigines have the right to determine their developments in politics, economy, society,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is dissertation first reviews the traditional institution of the aboriginal tribes and understands the governmental ideology in tribes and clans, so as to analyze what political subject would be, how their structures conflict with each other, and the condition of restructuring. Afterwards, the study suggests the framework of forming the relationship of equal rights and coexistence between aboriginal autonomy and national governance. The applied research methods include literature method, interview method, historical research, and comparative research. The whol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eight chapters composed of 283,762 words.
    The first chapter, “Preface,” illustrates the origin, purpose, method, and framework of this thesis. Both political subject and political subject of aborigines are also defined in this chapter.
    The second chapter is “Literature Review and Base Theory.” The literature review introduces and criticizes both domestic and overseas books, writings, and academic theses. The base theory explains the structural-functionalism, conflict theory, constructivism,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theories to the present project.
    The third chapter, “Traditional Institution and Network in Tribal Politics,” probes into aborigines’ traditional viewpoints of political issues, institutions, polity, and inter-tribal relationships, and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importance of the governmental practice of the modernization policies in aboriginal areas, and the logic of development.
    The fourth chapter, “The Connotation of Political Subject of the Aborigines,” observes the way the aborigines and the government rebuild their relationship after the destru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institution and network in the aborigines’ lives, the way the aborigines react to political transition, the essence of its action, and the questions about accommodation.
    After illustrating the destruction of tribal politics in Chapter 4, the fifth chapter, “The Development of Author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ibes and Government,” in turn discusses the questions of adapt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between aboriginal tribes and the government, including: tribal posi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boundary and the factor of equality between tribes and country, and the reconciliation between tradition and the contemporary.
    The sixth chapter, “The Construction Proble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 of the Aboriginal Politics,” concerns with the issues of national governance and aboriginal autonomy. That is to say, what problem will happen when the government unilaterally consolidates its power while the aborigines seek for complete autonomy, and what challenge tribal political philosophy will encounter.
    The seventh chapter, “The Feasibility Estimat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boriginal Political Subject,” tries to concretize the ideology of political subject into four categories, and separately analyzes the feasibility of its application. The four categories are classified autonomy, land co-management, shared responsibility for autonomy affairs, and equal rights. In addition, this thesis adduces similar experiences of America, Canada, New Zealand and Australia, so as to provide Taiwanese government with references of policy-making.
    The last chapter, “Conclusion,” induces the research results and summarizes the contributions, limitations, suggestions and expectations of this research.

    臺灣原住民族政治主體建構之研究 目 次 第一章 緒 論………………………………………………………1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3 壹、研究動機…………………………………………………………4 貳、研究目的…………………………………………………………7 第三節 研究途徑、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7 壹、研究途徑………………………………………………………7 貳、研究方法………………………………………………………9 一、文獻探討法…………………………………………………9 二、深度訪談法…………………………………………………10 三、歷史研究法…………………………………………………15 四、比較分析法…………………………………………………16 參、研究架構………………………………………………………19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流程……………………………………………23 壹、研究範圍………………………………………………………23 貳、研究流程………………………………………………………25 第五節 重要名詞釋義………………………………………………27 壹、主體…………………………………………………………27 貳、政治主體……………………………………………………28 參、部落主義………..……………………………………………30 肆、原住民族政治主體……………………………………………31 第二章 文獻探討與理論基礎………………………………35 第一節 文獻探討………………………………………35 壹、中文相關文獻專書……………………………………………36 貳、英文相關文獻…………………………………………………39 參、國內學位論文文獻……………………………………………41 小結…………………………………………………………49 第二節 理論基礎………………………………………50 壹、結構功能論………………………………………51 一、理論源起與主要主張……………………………51 (一)功能論………………………………………………51 (二)功能分析……………………………………………53 (三)結構功能論………………………………………54 二、政治研究與結構功能分析………………………………56 三、結構功能論與原住民族政治研究……………………58 小結……………………………………………………60 貳、衝突論………………………………………………………61 一、衝突理論源起與基本內涵……………………………61 二、政治研究與衝突理論分析………………………………64 三、衝突論與原住民族政治研究……………………………66 小結……………………………………………………68 參、建構論………………………………………………………69 一、建構論源起與基本內涵…………………………………69 二、政治研究與建構理論分析………………………………72 三、建構論與原住民族政治研究……………………………74 小結……………………………………………………75 第三章 部落政治制度網絡與治理……………………77 第一節 氏族部落組織與制度………………………………………77 壹、氏族與部落…………………………………………………78 貳、部落頭目制度………………………………………………79 參、部落政治思想………………………………………………81 肆、部落土地制度………………………………………………83 小結…………………………………………………………85 第二節 部落制度網絡的治理意涵…………………………………86 壹、凝聚部落成員與維繫部落分工……………………………86 貳、遂行人力調節和資源獲得…………………………………87 參、鞏固頭目地位和修練武德…………………………………89 肆、促進部落社會流動和整合…………………………………91 小結…………………………………………………………93 第三節 部落制度網絡的演進與發展………………………………94 壹、政治建設發展與部落制度改變……………………………94 貳、經濟建設發展與部落制度改變……………………………95 參、社會建設發展與部落制度改變……………………………98 肆、文教建設發展與部落制度改變……………………………101 小結………………………………………………………103 第四節 國家統治部落的理念探討………………………………104 壹、政權透過部落制度網絡運行………………………………105 貳、部落菁英領導與部落制度建構……………………………107 參、部落現代化與政府的有效統治……………………………109 肆、重視部落制度有助穩固統治秩序…………………………111 小結………………………………………………………112 第四章 原住民族政治主體的內涵…………………………115 第一節 近代國家政權的滲透與傳統部落治理…………………115 壹、行政首長制度挑戰部落首長權威…………………………115 貳、地方控制與部落派系政治的產生…………………………117 參、國家選舉與部落階級社會形式化…………………………120 肆、部落政治受當代政治的衝擊與因應………………………123 小結………………………………………………………124 第二節 行政區劃與部落疆界的重合與抵消……………………125 壹、行政區域發展對部落疆界的衝擊………………………125 貳、行政區劃分對族群分佈的影響……………………………129 參、行政區劃分與傳統生活領域的衝突與調和………………132 肆、地方政府與傳統部落政治勢力的關係……………………135 小結………………………………………………………137 第三節 國家法律與部落規範的衝突與整合……………………138 壹、現代法規範衝擊部落規章原型…………………………138 貳、法制的產生影響人民傳統法治觀………………………141 參、法律一體適用不考慮原住民族的特殊性………………143 肆、保障原住民族法律不足與部落法制落後………………146 小結………………………………………………………148 第四節 公民與部落民的關係辯證發展…………………………149 壹、公民資格觀模糊對部落與國家認同……………………150 貳、公民社會發展異於部落社會參與………………………152 參、公民社會限制原住民族自治權主張……………………154 肆、公民治理的齊一性不符文化多樣性……………………156 小結………………………………………………………159 第五章 部落與國家權力關係的發展………………………161 第一節 部落主權與國家政權的關係……………………………161 壹、國家行政權在部落的運作方式…………………………161 貳、國家與社會分權下的原住民族自治……………………165 參、國家行政權與部落自治權限的劃分……………………167 肆、政治一體化與傳統力量的協調發展……………………170 小結………………………………………………………172 第二節 自治權行使與經濟自主性發展…………………………173 壹、從政治上的獨立人到經濟上的獨立人…………………173 貳、改革土地制度與經濟自主權的建立……………………176 參、國家賦予部落公共服務及經營管理職能………………179 肆、部落集體經濟組織與個人財產關係發展………………181 小結………………………………………………………184 第三節 部落自治立法與法律保障………………………………185 壹、貫徹原住民族自治的憲法精義…………………………185 貳、落實原住民族基本法的規範內容………………………187 參、完善相關自治法律規章…………………………………190 肆、規範原住民族自治層級與國家關係……………………193 小結………………………………………………………196 第四節 部落自治與制度建設發展………………………………197 壹、自治地區村規民約的制定和行使………………………197 貳、自治地區選舉與投票制度的行使………………………200 參、建立自治區代議與管理事權的常模……………………204 肆、當代民主監督機制在自治區的實現……………………206 小結………………………………………………………209 第六章 原住民族政治主體建構問題與發展………………211 第一節 部落自治行政與基層民主的差異………………………211 壹、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與限制……………………………211 貳、是部落自治抑或是部落民自治…………………………214 參、部落自治權及部落與政府關係…………………………216 肆、部落自治組織與國家權力的聯繫………………………218 小結………………………………………………………220 第二節 部落自治與政府治理的矛盾……………………………221 壹、地方自治行政下的部落治理現況………………………222 貳、地方政府與部落自主管理的關係………………………224 參、部落規約有無超越國家法律體系………………………227 肆、部落自主財源與國家稅收的相斥………………………229 小結………………………………………………………232 第三節 自治首長的職權與治理模式……………………………232 壹、現代原住民鄉村長的產生及意義………………………233 貳、部落社區發展協會與部落自治…………………………236 參、部落社區發展協會與國家政權…………………………238 肆、國家政權對自治地方的指導干涉………………………242 小結………………………………………………………244 第四節 尋求部落自治與歧異的產生……………………………245 壹、部落自治提供宗族勢力的擴張…………………………246 貳、文化素質制約著民主權利行使…………………………248 參、自治的封閉性與現代化相衝突…………………………251 肆、原住民族與國家妥協的侷限性…………………………254 小結………………………………………………………257 第七章 原住民族政治主體建構之可行性評估……………259 第一節 原住民族分級自治與國家穩定…………………………259 壹、民族自治鄉及議會與鄉鎮行政…………………………259 貳、民族自治區及議會與縣市行政…………………………262 參、民族委員會及議會與中央行政…………………………265 肆、國家架構下的伙伴關係自治發展………………………268 伍、美國、澳洲、紐西蘭及加拿大類似制度比較…………270 小結………………………………………………………273 一、國內自治層級與國家穩定方面………………………273 二、美、加、紐、澳實行經驗方面………………………275 三、美、加、紐、澳實行經驗的政策建議方面…………275 第二節 原住民族區域自治與領土共管…………………………276 壹、分區治理及土地管理……………………………………276 貳、自主行政與國家監督……………………………………279 參、資源使用與社會分享……………………………………282 肆、城鄉發展與國家進步……………………………………284 伍、美國、澳洲、紐西蘭及加拿大類似制度比較…………287 小結………………………………………………………290 一、國內區域自治與領土共管方面………………………290 二、美、加、紐、澳實行經驗方面………………………292 三、美、加、紐、澳實行經驗的政策建議方面…………293 第三節 原住民族自治事項與族群和諧…………………………294 壹、自治行政與各族群平等參與……………………………294 貳、自治事務管理與諮商權保障……………………………296 參、自治政體運作與文化權兼顧……………………………299 肆、民族關係維繫與發展權均衡……………………………302 伍、美國、澳洲、紐西蘭及加拿大類似制度比較…………304 小結………………………………………………………307 一、國內自治事項與族群和諧方面………………………307 二、美、加、紐、澳實行經驗方面………………………309 三、美、加、紐、澳實行經驗的政策建議方面…………310 第四節 原住民族權力機關與公民平等…………………………311 壹、普遍民主與行政首長負責制原則……………………311 貳、保證遵守憲法和執行法律之原則………………………314 參、兼顧國家利益與自治區利益之原則……………………316 肆、保障各民族語言文字及風俗習慣原則……………………319 伍、美國、澳洲、紐西蘭及加拿大類似制度比較……………321 小結………………………………………………………324 一、國內自治機關與公民文化方面………………………324 二、美、加、紐、澳實行經驗方面…………………………325 三、美、加、紐、澳實行經驗的政策建議方面……………326 第八章 結 論………………………………………………329 第一節 研究發現…………………………………………………329 第二節 研究貢獻…………………………………………………334 第三節 研究限制…………………………………………………335 第四節 建議及展望………………………………………………336 參考書目………………………………………………………339 一、中文……………………………………………………………339 二、英文……………………………………………………………352 附 錄 〈附錄一〉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摘錄第十條條文)……………357 〈附錄二〉原住民族基本法………………………………………358 〈附錄三〉原民會版《原住民族自治法草案》…………………361 〈附錄四〉行政院版《原住民族自治區法草案》………………376 〈附錄五〉原住民族發展法草案…………………………………377 〈附錄六〉憲法原住民族專章草案………………………………379 〈附錄七〉原住民族基本法子法及相關法令名稱總表……………381 〈附錄八〉訪談大綱…………………………………………………383

    一、中文
    于仲誼(2002),《原住民土地權利:兼論臺灣當前對原住民土地權利的保障》,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山本夀賀子、曾培堂譯(1999),臺灣總督府原著(1945),《臺灣統治概要》,臺中:大社會文化事業。
    內政部譯(1990),《美國印地安民族政策概況及法案輯要》,臺北:內政部。
    內政部譯(1992),《山胞基本權益立法之研究》,臺北:內政部。
    內政部譯(1993),《紐西蘭毛利人政策概況及法案輯要》,臺北:內政部。
    內政部譯(1993),《澳洲原住民政策概要及法案輯要》,臺北:內政部。
    孔文吉(2000),《忠於原味》,臺北:前衛。
    尤哈尼.伊斯卡卡夫特(2002),《原住民族覺醒與復振》,臺北:前衛。
    巴莫阿伊、曲木鐵西譯(2000),Stevan Harrell原著(年份不詳),《田野中的族群關係與民族認同:中國西南彝族社區考察研究》(Field Studies of Ethnic Identity:Yi Communities of Southwest China),廣西:廣西人民。
    巴蘇亞.博伊哲努(2005),《從部落出發:思考原住民族的未來》,臺北:財團法人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
    文崇一(1989),《臺灣的社區權力結構》,臺北:東大。
    文崇一(1992),《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臺北:東華社會科學叢書。
    文崇一(1995),《歷史社會學:從歷史中尋找模式》,臺北:三民。
    文崇一、葉啟政(1994),《政治社會學》,臺北:三民。
    王佳煌等(2002),《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臺北:學富文化。
    王建娥、魏強譯(2003),Feliks Gross原著(1998),《公民與國家─民族、部族和族屬身份》(The Civic and the Tribal State),北京:新華。
    王泰升(2004),〈自由民主憲政在臺灣的實現:一個歷史的巧合〉,《臺灣史研究》,第11卷第1期,頁167-224。
    王泰升(2004),《臺灣法律史概論》,臺北:元照。
    王順文(2003),〈多元主義與我國原住民自治之相關立法〉,《國家政策論壇季刊》,夏季號,頁68~85。
    王嵩山(2000),《阿里山鄒族的歷史與政治》,臺北:稻香。
    王嵩山(2001),《臺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臺北:聯經。
    王維芳(2003),〈「政治全球化」下的蒙古〉,《蒙藏地區現況雙月報》,第12卷第3期,頁67-75。
    包和平、李曉菲等(2004),《中國少數民族文獻學概論》,北京:民族。
    史式、黃大受(1999),《臺灣先住民史》,北京:九洲圖書。
    田哲益(2001),《臺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臺北:武陵。
    石之瑜(1995),《近代中國對外關係新論─政治文化與心理分析》,臺北:五南圖書。
    石之瑜(2003),《政治文化與政治人格》,臺北:揚智。
    石亞洲、沈桂萍(2003),〈少數民族政治政策與少數民族政治參與〉,《黑 龍江民族叢刊》,第2期(總第73期),頁35-38。
    石侖山、馬曉燕(2004),《政黨與現代社會發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石奕龍(2001),〈漢人社會村落儀式活動中的民間信仰〉,《民族發展與社會變遷》,北京:民族。
    伊象菁(2002),《原住民文學中邊緣論述的排除與建構─以瓦歷斯.諾幹與利格樂.阿烏為例》,私立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伊萬.納威(2006),〈臺灣原住民族部落考〉,發表於舊社與新民族自治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政治大學綜合院館國際會議廳。
    朱昔群(2003),《呼喚政治文明》,四川:四川人民。
    江宜樺(1995),〈自由主義可否建立一個政治社群〉,《政治社群》,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江金太(1981),《歷史與政治》,臺北:桂冠。
    江冠明(2002),〈一個文化概念的建構之反思─原住民知識份子對「原住民」概念的建構〉,《傳播文化》,第9期,頁1-35。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1),〈原住民族自治法草案總說明〉,《原住民族人權與自治》,臺北:前衛。
    何士青(2004),《政治文明的法學解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何信安(2002),《原住民部落政治參與研究─以泰武鄉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余定宇(2004),《尋找法律的印跡:從古埃及到美利堅》,北京:法律。
    冷則剛、任文姍譯(1998),Jarol B. Manheim等原著(1995),《政治學方法論》(Research Methods in Political Science),臺北:五南。,
    吳大華(2004),《民族法律文化散論》,北京:民族。
    吳宗金(2004),《中國民族法學》(第2版),北京:法律。
    吳宗金(2004),《中國民族區域自治法學》(第2版),北京:法律。
    吳庚(1993),《韋伯的政治理論及其哲學基礎》,臺北:聯經。
    吳重禮、李世宏(2005),〈政治賦權、族群團體與政治參與:2001年縣市長選舉客家族群的政治信任與投票參與〉,《選舉研究》,第12卷第1期,頁69-115。
    吳政隆(1993),《排灣族舊來義(Cala abus)聚落空間研究:日常生活「時-空」建構的理論進路》,私立東海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家名(2002),《論Alexander Wendt之社會建構論:第三次大辯論之終結?》,私立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呂亞力(1991),《政治學方法論》(第6版),臺北:三民。
    宋秉明(2001),〈美國與加拿大國家公園和當地原住民互動關係之比較〉,《國家公園學報》,第11卷1期,頁98-107。
    李台京(2001),〈公共行政與公民社會〉,《南華大學政策研究學報》,第1期,頁107-139。
    李永熾等(2004),《臺灣主體性的建構》,臺北:財團法人群策會李登輝學校。
    李玉華(2004),《臺灣原住民文學的發展歷程與主體意識的建構》,私立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亦園(1982),《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臺北:聯經。
    李明政(2003),《文化福利權》,臺北:松慧。
    李明峻(1999),〈國際法上的原住民權利問題〉,《世界人權宣言五十週年紀念研討會專集》,臺北:臺灣法學會。
    李明峻、許介麟(2000),〈國際法與原住民族的權利〉,《政治科學論叢》,第12期,頁161-188。
    李杰(2002),《中國少數民族文獻探討》,北京:民族。
    李建立(1986),《俄羅斯政治文化與蘇聯政治合法性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建良(2003),〈淺說原住民族的憲法權利─若干初探性的想法〉,《臺灣本土法學》,第47期,頁115-125。
    李茂興、藍美華譯(1997),Michael C. Howard原著(1993),《文化人類學》(Contemporary Cultural Anthropology),臺北:弘智文化。
    李英明(2002),《社會衝突論》,臺北:揚智文化。
    李培元譯(2004),Zygmunt Bauman原著(1999),《全球化浪潮的政治定位》(In Search of Politics),臺北:韋伯。
    李培林(2004),《村落的終結─羊城村的故事》,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喬(1995),〈臺灣主體性的追求〉,發表於第一屆臺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人文教育研究中心。
    李雅棠(2001),〈常道─《論語》政治思想試說〉,《東吳政治學報》,第13期,頁175-223。
    李慈敏(1991),《族群動員─以臺灣原住民族二次還我土地運動為例》,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毓(2004),〈臺灣。我的家〉,《文化視窗》,第69期,頁18-19。
    李震山(2004),〈論憲法意義下之「集體權」〉,發表於《政治理論與公法學之對話─恭祝吳庚大法官榮退學術研討會》,臺北:臺灣大學公法研究中心。
    李憲榮(1997),〈加拿大族群政治和政策〉,《族群政治與政策》,臺北:前衛。
    李靜雯(1999),《太魯閣國家公園原住民保留地發展與經營課題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杜文忠(2004),《邊疆的法律─對清代治邊法制的歷史考察》,北京:人民。
    沈清松(2002),〈歷史性、文化空間與文化產業〉,《哲學雜誌》,第38期,頁26-36。
    汪玉凱(1995),《政治主體論》,杭州:浙江人民。
    汪明輝(1992),〈Hupa:阿里山鄒族的傳統領域〉,《師大地理研究報告》,第18期,頁1-52。
    汪明輝(1999),〈臺灣原住民民族主義的空間性:由社會運動到民族發展〉,《師大地理研究報告》,31期,頁83-110。
    汪明輝(2000),《鄒族之民族發展─一個臺灣原住民族主體性建構的社會、空間與歷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周平(2000),《中國少數民族政治分析》,昆明:雲南大學。
    周平(2001),《民族政治學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周志杰譯(2004),Montserrat Guibernau原著(1999),《全球時代的政治社群》(Nations Without States:Political Communities in a Global Age),臺北:韋伯。
    周星(2001),〈習慣法與少數民族社會〉,《民族發展與社會變遷》,北京:民族。
    周英雄、鄭樹森(1980),《結構主義的理論與實踐》,臺北:黎明。
    周陽山(2002),〈從公民文化到公民社會─一項現實的考察〉,《華岡社科學報》,第16期,頁1-9。
    周瑞貞(1997),《臺灣原住民族社會運動之意義建構與媒體策略分析》, 私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憲文(1985),〈日據時代臺灣之警察與經濟〉,《臺灣的殖民地傷痕》,臺北:帕米爾。
    孟迎登(2002),《意識形態與主體建構:阿爾都塞意識形態理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孟樊(2001),《後現代的認同政治》,臺北:揚智。
    孟樊、郭淑敏合譯(1992),Morton R. Davis及Vaughan A. Lewis原著(年份不詳),《現代政治系統的模型理論》(Models of Political Systems),臺北:遠流。
    易君博(1993),《政治研究與研究方法》(第8版),臺北:三民。
    林火旺(1998),〈公民身分:認同和差異〉,《多元主義》,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專書。
    林佳陵(1996),《論關於臺灣原住民土地之統治政策與法令》,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孟熊(2003),《從衝突理論解析兩岸關係發展(1987-2003)》,私立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明昕(2004),〈原住民地位之保障作為「基本權利」或「基本國策」〉,《憲政時代》,第29卷第3期,頁335-358。
    林長振(2005),〈論原住民族在司法上的特別保障〉,《憲法原住民族專章會議實錄》,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林信華(2003),《超國家社會學:兩岸關係中的新臺灣社會學》,臺北:韋伯文化。
    林俊強(2005),《原住民族傳統領域之研究─泰雅族司馬庫斯個案》,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俊強等(2005),〈運用公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於原住民族傳統領域之研究:泰雅族司馬庫斯個案〉,《地理學報》,41期,頁65-82。
    林柏年(2004),《臺灣原住民族權利法制研究─批判種族理論觀點》,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柏年(2005),〈論聯合國原住民權利宣言草案之原住民族自決權─比較我國法制建構〉,《立法院院聞》,第33卷第3期,頁58-75。
    林益仁(2005),〈從生態學與傳統資源權看原住民與土地的關係〉,發表於原住民族與國土規劃研討會,臺北: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國際會議廳。
    林國演(2002),《臺灣地區原住民保留地產權共有制度建構之研究》,私立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淑芬(2004),〈傅柯論權力與主體〉,《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16卷1期,頁117-150。
    林淑雅(1997),《臺灣原住民族運動的憲法意義》,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淑雅(2000),〈多元民族國家的原住民族基本權〉,《律師雜誌》,第247期,頁11-22。
    林淑雅(2007),《解/重構台灣原住民族土地政策》,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林瑞穗、林萬億(1996),《社區發展與村里組織功能問題之探討》,臺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林嘉誠、朱浤源(2001),《政治學辭典》,臺北:五南。
    邵宗海、楊逢泰、洪泉湖(1995),《族群問題與族群關係》,臺北:幼獅。
    金煌杰(2004),《臺灣原住民族自治議題探討─自治法各草案之比較與批判》,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侯才(2004),〈作為共同生活之根基的文化共同體〉,《對話中的政治哲學》,北京:人民。
    侯燦堂(1981),《臺灣山地行政的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姜添輝(2000),〈結構功能主義的缺失與權力的特性〉,《初等教育學刊》,第8期,頁81-106。
    施正鋒(1997),《族群政治與政策》,臺北:前衛。
    施正鋒(1999),《臺灣政治建構》,臺北:前衛。
    施正鋒(2001),〈原住民自治與臺灣前途〉,《原住民族人權與自治》,臺北:前衛。
    施正鋒(2003),《臺灣民族主義》,臺北:前衛。
    施正鋒(2005),〈原住民族土地權的國際觀〉,發表於原住民族與國土規劃研討會,臺北: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國際會議廳。。
    施正鋒(2005),〈原住民族政策的定位〉,發表於議題與視野公共事務論壇,台北,台大法學院暨社會科學院第三會議室。
    施正鋒(2005),〈原住民族議會的建構〉,《原住民族憲法專章實錄》,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施正鋒(2005),〈憲政體制與原住民族自治安排〉,《憲法原住民族專章會議實錄》,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施正鋒(2005),《臺灣原住民族政治與政策》,臺中:財團法人新新臺灣文化教育基金會。
    施雅軒(2002),〈清代臺灣山地行政區域的擴張〉,《環境與世界》,第6期,頁71-92。
    柳建文(2004),〈多重影響因素與少數民族政治社會化的有效實現〉,《貴州民族研究》,第3期(第24卷總第99期),頁16-20。
    洪泉湖(1996),《兩岸少數民族問題》,臺北:文史哲。
    洪敏麟(1974),《臺灣土著歷代治理》,臺北:東方文化。
    洪進雄(2005),〈在國土規劃政策下之原住民產業發展現況及發展策略〉,發表於原住民族與國土規劃研討會,臺北: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國際會議廳。
    洪鐮德(2003),〈民族主義的緣起、議題和理論─最近有關民族主義的英文文獻之簡介〉,《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15期,頁117-154。
    紀俊臣(1994),《臺北都會區建設體制與民眾參與》,臺北:馬陵。
    紀駿傑(1999),〈原住民與自然環境〉,《看守臺灣》,第1期,頁19-23。
    胡慶山(2005),〈從民族條約來看準國與國之關係〉,《憲法原住民族專章會議實錄》,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韋本譯(2000),Jonathan H. Turner, Leonard Beeghley及Charles H Powers原著(年份不詳),《社會學理論的產生》,臺北:洪葉文化事業。
    夏黎明(2005),《邊陲社會及其主體性論文集》,臺東:東臺灣研究會。
    孫大川(200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臺北:聯合文學。
    孫治本(2000),〈全球地方化、民族認同與文明衝突〉,《思與言》,第38卷第1期,頁153-154。
    孫家琦(1996),《戰後臺灣原住民族地位之政治分析》,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孫寒冰譯(1976),James W. Garner原著(1928),《政治科學與政府第一冊》(Political Science and Government),臺北:臺灣商務。
    徐鈞堯譯(1989),Paul Tillich原著(1971),《政治期望》(political expectation),四川:四川人民。
    徐曉光(2002),《中國少數民族法制史》,貴州:貴州民族。
    浦忠勝(2005),〈土地使用與土地權利的辯證─從原住民保留地到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的考察〉,發表於原住民族與國土規劃研討會,臺北: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國際會議廳。
    海樹兒.犮剌拉菲(2006),〈布農民族議會推動的回顧與展望〉,發表於舊社與新民族自治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綜合院館國際會議廳。
    納日碧力戈(2000),《現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構》,昆明:雲南教育。
    袁頌西(2003),《當代政治研究》,臺北:時英。
    財團法人臺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跨世紀原住民政策白皮書》,臺北:財團法人臺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
    郝時遠(2002),〈21世紀世界民族問題基本走向〉,《全球民族問題大聚焦》,北京:時事。
    馬戎(2004),《民族社會學─社會學的族群關係研究》,北京:北京大學。
    馬起華(1977),《政治理論(政治學第2冊)》,臺北:臺灣商務。
    馬起華(1977),《現代政治思潮》,臺北:黎明文化事業。
    馬康莊、陳信木譯(1989),George Ritzer原著(1983),《社會學理論》(Sociological Theory),臺北:巨流。
    馬嘯原(2000),《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政治發展與政治穩定》,昆明:雲南大學。
    馬賴.古麥(2004),《原住民族自治制度之形成要因及其願景形塑》,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正尚(2001),〈建構臺灣成為最重視原住民人權的國家〉,《原住民族人權與自治》,臺北:前衛。
    高正尚(2004),《我國原住民族行政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永光(2001),〈中山先生地方自治理念在兩岸的實踐〉,《紀念辛亥革命90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集》,臺北:國立國父紀念館。
    高永光(2001),〈臺灣地區政黨競爭之形成及發展〉,《民主與憲政論文彙編》,臺北: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高立士(2001),〈傣族傳統“壟林”文化信仰與生態保護〉,《民族發展與社會變遷》,北京:民族。
    高宣揚(2003),《當代法國思想五十年》,臺北:五南。
    高春常(2000),《文化的斷裂─美國黑人問題與南方重建》,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高博銓(2002),〈教育研究法:焦點團體訪談法〉,《教育研究月刊》,第103期,頁101-110。
    高德義(1998),《中國(大陸)的民族政策與族群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高德義(1999),〈民族權的理論與實踐:臺灣原住民人權的評估〉,《世界人權宣言五十週年紀念研討會專輯》,臺北:臺灣法學會。
    高德義(2001),〈當前原住民實施自治的問題點〉,《原住民族人權與自治》,臺北:前衛。
    高德義(2004),〈原住民自治的理論與實踐:以排灣族為例之探討及策略規劃〉,發表於族群關係與國家發展學術研討會,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高德義(2005),〈「我們的共同未來」:原住民族自治與國土保育〉,發表於原住民族與國土規劃研討會,臺北: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國際會議廳。
    張中復(2003),〈民族權、民族自治與原住民人權〉,發表於人權與民主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綜合院館五樓國際會議廳。
    張秀雄(1999),〈建構適合臺灣社會的公民資格觀〉,《公民訓育學報》,第8輯,頁99-122。
    張松(1953),《臺灣山地行政要論》,臺北:正中。
    張金生(2003),〈探討排灣族社會部落權力結構的演變〉,《原住民教育季刊》,第32期,頁63-97。
    張金鑑(1982),《政治學概要》(第6版),臺北:三民。
    張長義(2005),〈原住民族自治與國土規劃─原住民族傳統領域與土地權利〉,發表於原住民族與國土規劃研討會,臺北: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國際會議廳。
    張茂桂(1995),〈族群與原住民〉,《臺灣憲政主義》,臺北:前衛。
    張茂桂(1995),〈漢人民族主義與原住民運動〉,《山海文化雙月刊》,第8期,頁68-70。
    張哲民(1998),《臺灣原住民的解放─過程與神學反省》,私立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家瑋(2003),《原住民族社區權力結構變遷之探討─以卑南族利嘉社區、魯凱族東興社區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國福(1986),《中華民國法制史研究》,北京:北京大學。
    張崇根(1991),《臺灣歷史與高山族文化》,西寧:青海人民。
    張崇根(2002),《臺灣世居少數民族研究》,北京:民族。
    張連紅(1999),《整合與互動:民國時期中央與地方財政關係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
    張朝琴(2000),《從民族平等觀點探究臺灣原住民的地位問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華青譯(1995),Seymour M. Lipset原著(1985),《一致與衝突》(Consensus and Conflict),上海:人民。
    張華葆(1993),《社會學》(第5版),臺北:三民。
    張錫盛(1998),〈傳統文化與少數民族地區的刑事法律制度〉,《少數民族習慣法研究》,昆明:雲南大學。
    張靜(1999),〈村幹部的產生及其組織化支持系統〉,《21世紀雙月刊》,第55期,頁148-158。
    梁治平(1999),《清代習慣法:社會與國家》,北京:中國法政大學。
    梁炳琨、張長義(2005),〈原住民族部落觀光的文化經濟與社會資本〉,《地理學報》,第39期,頁31-51。
    盛清沂(1993),《臺灣史》,臺北:眾文。
    莫大華(2003),〈理性主義與建構主義的辯論:國際關係理論的另一次大辯論?〉,《政治科學論叢》,第19期,頁113-128。
    莫大華(2003),《建構主義國際關係理論與安全研究》,臺北:時英。
    莊立信(2004),《臺灣民族建構中的原住民─原住民認同的初探》,私立東吳大學政治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莊懷義(1987),《教育問題研究》,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許世楷、施正鋒等(2001),《原住民族人權與自治》,臺北:前衛。
    許國賢(2001),〈少數權利與民主〉,《政治科學論叢》,第15期,頁63-82。
    許雅棠(2001),〈常道─《論語》政治思想試說〉,《東吳政治學報》,第13期,頁175-223。
    許禎元(1997),《政治研究方法與統計》,臺北:五南。
    連樹聲譯(2005),Edward Tylor原著(1929),《原始文化》(Primitive Culture),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郭武平(1993),《論戈巴契夫的「改造」:理想與實踐》,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郭重吉(1996),〈建構論:科學哲學的省思〉,《教育研究雙月刊》,第49期,頁16-24。
    都淦(1996),〈民族區域自治之研究〉,《兩岸少數民族問題》,臺北:文史哲。
    陳文吟(2004),〈探討傳統智識受專利制度保護之可行性〉,《政大法學評論》,第78期,頁154-155。
    陳文學(2004),《我國原住民族自治政策之研究:規劃評估觀點》,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水逢(1983),《中外政治思想論集》(第2版),臺北:臺灣商務。
    陳卯軒(2003),《法律的局限與超越》,四川:四川人民。
    陳在正等(1986),《清代臺灣史研究》,厦門:厦門大學。
    陳奇祿(1981),《民族與文化》,臺北:黎明文化。
    陳孟莉(2003),《新光、鎮西堡部落泰雅族人的原住民身份的論述實踐與資源競爭》,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宗韓、劉振仁(2003),《人權與民主》,臺北:高立。
    陳芳明(1992),《探索臺灣史觀》,臺北:自立晚報。
    陳金田譯(1997),《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陳思齊(2000),〈美國總統之行政命令與防止種族及性別歧視的積極行動:為當地印地安人與亞太裔美國人開放平等機會〉,《2000年都市原住民政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陳春生(2003),〈臺灣行政區劃的變遷〉,《臺灣地方政治變遷:第一屆「臺灣地方政治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國立國父紀念館。
    陳昭如(1995),《歷史迷霧中的族群》,臺北:前衛。
    陳秋萍(2002),《原住民文學中的自我認同與主體重建》,私立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茂泰、孫大川(1994),《臺灣原住民族群與分佈之研究》,臺北:內政部。
    陳茂泰譯(2001),Henry Reynolds原著(1997)《原住民族主權:對種族、國家及國族的深思》(Aboriginal Sovereignty Reflections on Race, State, and Nation),臺北:行政院原民會。
    陳茂泰譯(2002),James S. Frideres原著(1977),《加拿大境內原住民族現代之衝突》(Aboriginal Peoples in Canada:Contemporary Conflicts),臺北:行政院原民會。
    陳國強(1982),《鄭成功與高山族》,南昌:江西人民。
    陳國強(1988),《臺灣高山族研究》,上海:三聯。
    陳國強、田富達等(1988),《高山族》,北京:民族。
    陳國鈞(1964),《臺灣土著社會始祖傳說》,臺北:幼獅。
    陳國權(2005),〈論法治與有限政府〉,《法治與行政現代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陳剩勇(2005),〈法治建設的文化障礙〉,《法治與行政現代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陳舜伶(2001),《原住民族運動中「權力法制化」進路的困局─兼論建構中的臺灣原住民族自治》,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雲生(2005),《憲法人類學─基於民族、種族、文化集團的理論建構及實證分析》,北京:北京大學。
    陳義平(2002),《政治人:模鑄與發展─一個社會轉型期的公民政治分析》,安徽:安徽大學。
    陳銘祥、趙威寧(2001),〈臺灣原住民族自治與立法〉,《月旦法學雜誌》,第74期,頁152-160。
    陳學明(1956),《臺灣高山族之研究》,臺北:益世通訊社。
    章錚(2004),《傳統與現代化的沉思》,上海:學林。
    傅恆德(2003),《政治文化與政治參與》,臺北:韋伯。
    彭懷恩(1997),《臺灣政治文化的剖析》,臺北:風雲。
    彭懷恩(2000),《臺灣政治反思》,臺北:風雲。
    景躍進(2004),《政治空間的轉換─制度變遷與技術操作》,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游美齡、廖曉晶譯(2006),Tony Schirato及Jen Webb原著(2003),《洞悉全球化》(Understanding Globalization),臺北:韋伯。
    雅柏甦詠(2003),〈原住民族土地權的多元視角〉,《原住民教育季刊》,第34期,頁101-117。
    馮建彰(2000),《地方、歷史敘說、異己觀─馬蘭阿美人的社群建構》,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馮朝霖(1996),〈建構主義之哲學觀點與啟示〉,《教育研究雙月刊》,第49期,頁7-12。
    黃人傑、廖朝明(2005),〈從公民社會觀點看台灣主體意識之建構─以1959-1963年之議政史料為例〉,發表於臺灣議政史料研究發展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
    黃文雄(1992),《臺灣、國家的條件》,臺北:前衛。
    黃世民(2004),《魯凱族隘寮群頭目文化變遷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俊杰(2003),〈原住民權利保障與自治財政〉,《臺灣本土法學》,第47期,頁85-114。
    黃俊龍譯(2001),James Tully原著(1995),《陌生的多樣性─歧異時代的憲政主義》(Strange Multiplicity:Constitutionalism in an Age of Diversity ),臺北:聯經。
    黃城(2003),〈孫中山地方自治思想與臺灣實施經驗〉,《臺灣地方政治變遷:第一屆「臺灣地方政治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國立國父紀念館。
    黃城(2003),《孫中山思想與國家發展的整合研究─以現代中國的變遷為主體》,桃園:鍾郡。
    黃惠雯譯(2002),Benjamin Crabtree及Willian L. Miller原著(1999),《質性方法與研究》(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臺北:韋伯。
    黃雅鴻(2002),《他者之鄉:從空間霸權論述談karowa原住民的流離與主動性運動》,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瑞祺譯(1984),Talcott Parsons及Robert K. Merton原著(年份不詳),《現代社會學結構功能論選讀》,臺北:巨流。
    黃曉慧(2000),《武界布農人日常生活中主體辯證與建構能力的展演》,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應貴(1998),〈「政治」與文化:東埔社布農人的例子〉,《臺灣政治學刊》,第3期,頁115-194。
    新臺灣發展文教基金會(1995),《新臺灣國政藍圖》,臺北:新臺灣發展文教基金會。
    楊孟麗、謝水南譯(2003),Jack R. Fraenkel及Norman E. Wallen原著,《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臺北:麥格羅希爾。
    楊明偉(2003),〈羌族的“議話壩”與“寨老”制度的政治學解析〉,《中國大陸研究教學通訊》,第59期,頁11-19。
    楊海蛟(2001),《政治主體論》,太原:山西教育。
    楊國樞(1992),《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第13版),臺北:東華。
    楊淑嬌譯(2004),George Ritzer原著(2003),《當代社會學理論》(Contemporary Sociological Theory and Its Classical Roots:The Basic),臺北:巨流。
    楊智偉(2002),《臺灣原住民族自治體制的理論與實際─以建構中的鄒族為例》,私立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熙(1985),《清代臺灣:政策與社會變遷》,臺北:天工。
    萬俊人譯(2002),John Rawls原著(1996),《政治自由主義》(Political Liberalism),南京:譯林。
    葉至誠、葉立誠(2000),《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商鼎文化。
    葉志魁(2002),〈發展的迷思與危機〉,《哲學雜誌》,第38期,頁4-25。
    葉定國(2004),《論臺灣的國家安全─一個國際關係建構主義觀點的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董恕明(2002),《邊緣主體的建構─臺灣當代原住民文學研究》,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詹火生(1990),《衝突理論:達倫道夫》,臺北:風雲論壇。
    詹志禹(1996),〈認識與知識:建構論VS.接受觀〉,《教育研究雙月刊》,第49期,頁25-38。
    詹志禹(2002),《建構論:理論基礎與教學應用》,臺北:正中。
    鄒文海(1963),《政治學》,臺北:作者自版(增訂4版)。
    鄒文海(1984),《政治學》(第17版),臺北:三民。
    靳菱菱(2005),〈文化與政治:一個布農部落選舉行為的觀察〉,《邊陲社會及其主體性論文集》,臺東:東臺灣研究會。
    廖朝明(2005),〈論憲政主義與原住民族集體權之保障〉,《臺灣與世界:地方化與全球化》,高雄:高雄復文圖書。
    廖福特(2003),〈尚未發展完備之發展權〉,發表於人權與民主學術研討會,臺北:財團法人臺灣民主基金會、政治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合辦。
    臺史會叢刊(1988),《臺灣史研究會論文集》,臺北:臺史會。
    臺灣省民政廳(1948),《山地行政概要》,臺北:省民政廳。
    裴家騏(2005),〈在地參與、自然保育及永續利用〉,發表於原住民族與國土規劃研討會,臺北: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國際會議廳。
    趙中麒(2000),《部落主權與文化實踐:臺灣原住民族自治運動之理論建構》,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趙永茂(2005),〈里的定位以及與區、社區發展協會的關係〉,《中國地方政治》,第58卷11期,頁3-13。
    齊延平(2003),《人權與法治》,山東:山東人民。
    齊振海、袁貴仁(1992),《哲學中的主體和客體問題》,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劉士豪(2005),〈原住民族委員會草擬「原住民族專章」所涉及的憲法問題〉,《憲法原住民族專章會議實錄》,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劉小林、梁云祥譯(2004),吉野昭吉原著(2001),《全球化時代的世界政治─世界政治的行為主體與結構》(世界政治における行動主体と構造),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劉永富(2004),〈文化共同體和共同生活〉,《對話中的政治哲學》,北京:人民。
    劉如仲、苗學孟(1991),《清代臺灣高山族社會生活》,福建:福建人民。
    劉建誠(2001),《政治文化變遷下之兩岸關係─論中國民族主義與新臺灣主體意識》,私立東海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紹華(1993),《去殖民與主體重建─以原住民三份文化刊物為例探討歷史再現中的權力問題》,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華宗(2005),《族群衝突與政治整合:比利時與臺灣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劉錦燕(2003),《後殖民的部落空間—析論瓦歷斯諾幹“臺灣當代原住民文學”的主體建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碩士專班博士論文,未出版。
    厲以寧(1996),《經濟、文化與發展》,北京:三聯。
    歐潮泉(1999),《基礎民族學─理論、人種、文化》,貴州:貴州人民。
    潘嘉瑋、周賢日(2004),《村民自治與行政權的衝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潘繼道(2004),《國家、區域與族群─臺灣後山奇萊地區原住民族群歷史變遷之研究(1874-194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蔡文輝(1990),《功能論:派森思》,臺北:風雲論壇。
    蔡光慧(1997),《排灣原住民部落社會的建立與族群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保田(1989),《教育研究法》,高雄:復文圖書。
    蔡英文(2006),《政治實踐與公共空間:阿倫特的政治思想》,北京:新星。
    衛惠林(1974),《臺灣土著各族分佈》,臺北:東方文化。
    鄭先祐(1999),〈國土規劃下的邊遠地區:以蘭嶼達悟族為例〉,《看守臺灣》,第1期,頁19-23。
    鄭端耀(2001),〈國際關係「社會建構主義理論」評析〉,《美歐季刊》,第15卷第2期,頁199-229。
    鄧伯宸譯(2004),Harold R. Isaacs原著(1975),《族群》(Idols of the Tribe),臺北:立緒文化。
    憲法原住民族政策制憲推動小組(2005),《憲法原住民族專章會議實錄》,臺北:行政院原民會。
    盧幸娟(2000),《發展中的臺灣原住民族自治─以蘭嶼達悟族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盧建良(2006),《論原住民文化公民權》,私立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盧瑞鍾(2002),《中國政治思想史分論〈一〉人性論、天命論與義利之辨》,臺北:商鼎文化。
    盧道杰(2004),〈臺灣現地保育的治理—1990年以來一些新興個案的回顧〉,《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實驗林研究報告》,第18卷第1期,頁13-27。
    蕭令杰(1998),《臺灣歷史社會學的發展(1960-1990)》,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蕭高彥(1998),〈多元文化與承認政治論〉,《多元主義》,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蕭揚基(2003),〈我國公民社會的形成發展與建立〉,《研究與動態》,第8期,頁75-96。
    錢寧(1999),《基督教與少數民族社會文化變遷》,昆明:雲南大學。
    駱翠英(1987),《政治文化對政治發展影響之研究─中華民國個案分析,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戴維揚(2002),〈建構.建構論新典範〉,《教育研究雙月刊》,第94期,頁107-112。
    繆家福(2005),《全球化與民族文化多樣性》,北京:人民。
    鍾京佑(2004),〈全球化與公民社會的治理〉,《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12卷第1期,頁99-123。
    簡玉華(2003),《臺灣原住民自治政策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顏愛靜(2005),〈從策略性規劃觀點論原住民地區之特定區域計畫〉,發表於原住民族與國土規劃研討會,臺北: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國際會議廳。
    魏光奇(2004),《官制與自治─20世紀上半期的中國縣制》,北京:商務印書館。
    羅家龍(1997),《汐止花東新村邊緣性日常生活的居住建構》,私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藤井志津枝(1988),〈兒玉總督時期的臺灣原住民政策─對日本促使「臺灣現代化」的質疑〉,《臺灣史研究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史研究會。
    藤井志津枝(2001),《理蕃》,臺北:文英堂。
    蘇育任(1998),〈建構與解構─掙脫建構主義的桎梏〉,《臺中師院學報》,12期,頁1-26。
    顧家銘(2004),〈對國族命運的不同想像〉,《文化視窗》,第69期,頁43-47。
    二、英文
    Bell, C. and D. Kahane (2004), Intercultural Dispute Resolution In Abori- ginal Contexts, Vancouver: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
    Benjamin, Roger (1980), The Limits of Politics: Collective Goods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Postindustrial Societies, Illinoi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enton, Lauren (2002), Law and Colonial Culture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odley, John (1988), Tribal Peoples & Development Issues: A Global
    Overview, USA: Mayfield Publishing Company.
    Carey, James W. (1989), Communication As Culture, London: Unwin
    Hyman.
    Chung, Marina C. (2002), A Bunun School and Village: Taiwanization and Aboriginal Identity, PH. D,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University of Oregon, unpublished.
    Collins, Randall (1974), Conflict Sociology,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Cornell, Svante E. (2002), “Autonomy as a Source of Conflict: Caucasian Conflicts in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World Politics, 54 (January 2002): 245-76.
    Cruikshank, Barbara (2000), “Cultural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and the Foundation of Democratic Order”, in Jodi Dean ed., Cultural Studies & Political Theory, Cornell: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Daniel, Chiang B. (1993), House and Social Hierarchy of the Paiwan,
    PH.D,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unpublished.
    Deloria, Vine Jr. (1997), Red Earth, White Lies, Colorado, Golden.: Fulcrum Publishing.
    Depew, Robert C. (1994), First Nations Organizations: An Analytic
    Framework. Department of Indian and Northern Affairs.
    Dudbridge, Glen (1999), Aborigines of South Taiwan in the 1880s, Taipei: Shung Ye Museum Press.
    Duncan, Cythia M. (1999), World Apart, Virginia: Yale University Press.
    Dworkin, Ronald (1998),“The partnership conception of democracy”, California Law Review, Vol.86, no.3: 453-458.
    Elster, Jon (1989), Nuts And Bolt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rica-Irene, Daes (1997), Protection of the Heritage of Indigenous
    Peoples, United Nations Press.
    Ferrell, Raleigh (1969), “Taiwan Aboriginal Group: Problems in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Classification”,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Monograph, 17: 1-77.
    Foucault, Michel (1982), “The Subject and Power”, in Dreyfus H. L. and P. Rabinow ed., Michel Foucault: 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 eutics, Hertfordshire: Harvester Wheatsheaf.
    Ghostkeeper, Elmer (2004), “Weche Teachings: Aboriginal Wisdom and Dispute Resolution”, in Bell,C. and D. Kahane ed., Intercultural Dispute Resolution In Aboriginal Contexts, Vancouver: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
    Grabb, Edward G. (1990), Theories of Social Inequality: 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6th edition), Toronto: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Guibernau, Montserrat (1999), Nations Without States; Political Commu- nities in a Global Age, Polity Press (Author: Montserrat Guibernau).
    Gurr, Ted R. (1993), Mniorities at Risk: A Global View of Ethnopolitical Conflicts. Washinbton, D.C.: Institute of Peace Press.
    Heintze, Hans-Joachim (1998), On the Legal Understanding of Autonomy, Netherlands: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Horowitz, Donald L. (2000), Ethnic Groups in Conflict, Berkley: Univer- 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unter, D. E. and P. Whitten, (1976), Encyclopedia of Anthropology,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publisher.
    Johnson, Miriam M. (1993),“Functionalism and Feminism: Is Estrange- ment Necessary?”in Paul England ed., Theory on Genderb /Femi - nism,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Kai-shyh, Lin (1999), The Frontier Expansion of the Qing Empire: The Case of Kavalan Subprefecture in Nineteenth-century Taiwan, PH.D,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University of Chicago, unpublished.
    Kekes, John (1994),“Pluralism and the Value of Life,” in Paul, E. F.,,F. D. Miller and J. Paul ed., Cultural Pluralism and Moral Knowled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ing, G., O. Keohane and S. Verba (1994), Designing Social Inquiry: Scientific Inference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Knapp, Peter (1994), One world-Many Worlds: Contemporary Sociological Theory,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Kraemer, Sebastian (2000),“Politics in the Nursery”, in Wendy Wheeler ed., The Political Subject: Essays on the Self from Art, Politics and Science,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Limited.
    Kymlicka, Will (1998), Multicultural Citizenship: A Liberal Theory of Minority Rights, Oxford: Clarendon.
    Lebaron, M. and D. Kahane (2004),“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in Bell, C. and D. Kahane ed., Intercultural Dispute Resolution In Aboriginal Contexts, Vancouver: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
    Levy, Jacob (1997),“Classifying Cultural Rights”, in Shapiro I. and W. Kymlicka ed., Ethnicity and Group Rights,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Matsuzawa, Kazuko (1989), The Social and Ritual Supremacy of the First-born: Paiwan Kinship and chieftainship, PH.D.,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Syracuse University, unpublished.
    Mayal, James (2003), World Politics,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Limietd.
    Nagata, Judith (1981),“In Defense of Ethnic Boundaries: The Changing Myths and Charters of Malay Identity.”in Charles F. Keyes ed.,
    Ethnic Change,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Newman, Saul (1991),“Dose Modernization Breed Ethnic Political Con- flict?”World Politics, 43: 451-478.
    O,Brien, Sharon (1989), American Indian Tribal Government, Oklahoma: Oklahoma University Press.
    Padgett, Deborah K. (1998), Qualitative Methods in Social Work Research, Sage Publications Inc.
    Prechel, Harland (1990).“Steel and the state: Industry politics and business policy formation, 1940-1989.”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5: 648-668.
    Przeworski, A. and H. Teune (1970), The Logic of Comparative Social Inquiry, New York: Wiley Interscience Press.
    Ray, Chris (1998), “Culture, intellectural property and territorial rural development.” Sociologia Ruralis, 38 (1): 3-20.
    Rickey, George (1995), Constructivism: Origins and Evolution, New York: G. Braziller.
    Ritzer, George (1996 ), Modern Sociological Theory(4th edition), New York: The McGraw Hill companies Inc..
    Rowley, C. D. (1970), The Destruction of Aboriginal Society, Canberra: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Smallacommbe, Sonia (2000),“On Display for its Aesthetic Beauty: How Western Institutions Fabricate Knowledge about Aboriginal Cultural Heritage,” in Ivison,D. , P. Patton and W. Sanders ed., Political Theory and the Rights of Indigenous Peopl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ed, Robert G. (1994), “Peoples Against States:Ethnopolitical Conflict and the Changing World System:1994 Presidential Address”, Internation-
    al Studies Quarterly, 38(3): 347-377.
    Tennant, Paul (1991), Aboriginal Peoples and Politis, Vancouver: The Uni- versity of Columbia Press.
    Tully, James (1995), Multiplicity: Constitutionalism in an Age of Divers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ully, James (2000),“The Struggles of Indigenous Peoples for and of
    Freedom”, in Ivison D., P. Patton and W. Sanders ed., Political Theory and the Rights of Indigenous People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un-jen, C. and S. Haggard (1992), Political Change in Taiwan, Colorado : Lynne Rienner Publisher, Inc..
    Turner, Jonathan H. (1991), The Structure of Sociological Theory (5th edi- tion), Belmont: Wadsworth.
    Watts, Ronald L. (1998), Federal Systems and Accommodation of Distinct Groups: A Comparative Survey of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for Aboriginal Peoples, Queen’s University Press.
    Wendy, C. Hui-tuan (1989), The Amis Village of Ligats, Change and Cont - inuity, PH.D,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University of Sydney, unpublished.
    White, W. L., R. H. Wagenberg and R. C. Nelson (2004), Introduction to Canadian Politics and Government, 7th Edition, Thomson Learning: Harcourt Published.
    Yi-fong, Chen (1998), Indigenous Rights Movements, Land Conflicts, and Cultural Politics in Taiwan-A Case Study of Li-shan, PH.D,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 Geography, The Ohio University, unpublished.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