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賴欣旻
Lai hsin-min
論文名稱: 王船山《周易外傳》與《老子衍》思想脈絡關係研究
The Research for the Relationship and Thread of Thought between Zhouyi Waizhuan and Lao-Tse Yan by Wang Chuan-shan
指導教授: 賴貴三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0
中文關鍵詞: 《周易外傳》《老子衍》兩端一致乾坤並建體用有無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07下載:1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以王船山《老子衍》與《周易外傳》為研究對象。一為道家思想的《老》學,一為儒家經典的《易》學,筆者欲探討船山於明末清初政治敗壞、國家滅亡、學術淪喪的並時作品《老子衍》與《周易外傳》所彰顯傳達的時代意義。船山在文中說明了陽明心學空疏導致明代滅亡,亦表明王學末流沾染了佛、老,背離儒家的原則,由此推論佛、老思想是船山思維中認為其破壞儒家綱紀的根源,因此著作《老子衍》。而船山的《易》學為其思想大宗,故筆者從船山一正一反的出發點將其並時作品做思想內涵的比較。
    本論文分為六個部分,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部分將焦點著重在船山的《老子衍》,首先說明船山著作《老子衍》的時代與思想背景,接著則對《老子衍》的內容作深入探究,此部分以船山「兩端一致」的學術思維為基礎,探究筆者提出的四大主題:體用、有無、動靜、陰陽。第三部分則是專注在船山的《周易外傳》,船山的《易》學向來是學者們研究的對象,而《周易外傳》是船山第一本《易》學內涵意義的發表,其中的義理也貫串了船山一生的《易》學,可見其重要性。筆者將船山於《周易外傳》提出的「〈乾〉〈坤〉並建」理論的由來與內涵解釋清楚,再同樣以船山的「〈乾〉〈坤〉並建」理論來說明四大主題:體用、有無、動靜、陰陽。
    第四部份則是將《周易外傳》與《老子衍》中的內涵做融匯貫通,而此部分最重要的就是要先探討船山的「氣」論思想,以船山「氣」論思想當作基礎,則更能明白船山「兩端一致」與「〈乾〉〈坤〉並建」的理論。而此章節同樣以船山《周易外傳》與《老子衍》中的體用、有無、動靜、陰陽來做一個比較,找出其相異及相同處。第五部分則是以船山的並時之作《周易外傳》與《老子衍》做為船山「早期」思想的主要研究對象,首先將船山作品做時代的劃分,第一節敘述船山早期著述的時代背景;接著則以船山《周易外傳》《老子衍》的意義與價值為主題,找出船山早期著作的時代意義;最後,則論述船山早期思想建立的特點。第六部分為結論,分成三個部分:首先對於研究的內容作回顧,其次則是將船山《老》學於船山學術中的價值點出,說明船山對於「道家」思想研究的開展之端;最後則是展望未來的研究進路與蘄嚮。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一、研究動機 1 二、研究目的 3 第二節文獻探討 5 第三節研究方法與步驟 12 一、研究方法 12 二、研究步驟 13 第四節預期成果 14 第二章 船山《老子衍》義理內涵 15 第一節 船山衍《老》背景 15 一、船山生平簡述 15 二、《老子衍》寫作動機 17 (一) 王學末流意義 17 (二) 老子思想相關內涵 19 (三) 《老子衍》寫作動機 21 第二節《老子衍》理論基礎─兩端一致 23 第三節《老子衍》思想分述 27 一、《老子衍》中──體用 27 二、《老子衍》中──有無 32 三、《老子衍》中──動靜 38 四、《老子衍》中──陰陽 40 第四節本章結論 43 第三章 船山《周易外傳》義理內涵 45 第一節 船山《周易外傳》著作背景 ….45 第二節 船山《周易外傳》基礎─〈乾〉〈坤〉並建 48 第三節 船山《周易外傳》思想分述 52 一、《周易外傳》中──體用 52 二、《周易外傳》中──有無 55 三、《周易外傳》中──動靜 58 四、《周易外傳》中──陰陽.......................................................................61 第四節 本章結論 .66 第四章 船山《老子衍》《周易外傳》比較 .67 第一節 船山「氣」論思想 .67 第二節「〈乾〉〈坤〉並建」與「兩端一致」............................69 第三節《老子衍》與《周易外傳》──體用相較..................76 第四節《老子衍》與《周易外傳》──有無相較......... ........79 第五節《老子衍》與《周易外傳》──動靜相較.................83 第六節《老子衍》與《周易外傳》──陰陽相較………….86 第七節 本章結論........................................................................................ 91 第五章 船山早期思想統整.................................................................97 第一節 船山早期著述背景...................................................................97 第二節 船山《周易外傳》《老子衍》的意義與價值............101 一、奠定船山的哲學基礎─兩端一致.....................................................101 二、確立船山不依經傳的著作模式..........................................................102 三、為明代思想流域找到出口─建立實學............................................104 第三節船山早期思想建立....................................................................108 一、以「兩端一致」、「乾坤並建」為思想主軸..................................108 二、有感國家變局而著作─具批判性....................... ..............................109 三、會通儒、道...............................................................................................110 第四節 本章結論.......................................................................................111 第六章 結論...................................................................................................113 一、研究內容回顧..........................................................................................113 二、船山《老》學於船山學術中的價值................................................114 三、未來研究展望...........................................................................................115 參考文獻......................................................................117

    一、古籍專著(依照年代先後排列)

    1.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2. 〔魏〕王 弼:《周易略例》,《無求備齋易經集成》,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
    3.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4. ﹝宋﹞程頤:《易程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5.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4年。
    6. ﹝宋﹞朱熹:《易本義》,臺北:大安出版社,1997年。
    7. ﹝明﹞王夫之:《老子衍‧莊子通‧莊子解》,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8. ﹝明﹞王夫之:《周易外傳》,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9. ﹝明﹞王夫之:《船山全書》,長沙:岳麓書社,2011年版。
    10. ﹝明﹞王夫之:《讀通鑑論》,長沙:岳麓書社,2011年版。
    11. 〔清〕黃宗羲:《易學象數論》,臺北:廣文書局,1998 年。
    12. 〔清〕黃宗羲《明儒學案》 臺北市 : 華世,1987年
    13. 〔清〕顧炎武:《日知錄》, 臺北市 : 臺灣商務, 1056年。

    二、近人著作(依照作者筆畫排列)

    1. 王孝魚:《船山學譜》,臺北:廣文書局,1975年。
    2. 王記錄:《中國史學思想通史──清代卷》,合肥:黃山書社,2002年。
    3. 江淑君:《宋代老子學詮解的義理向度》,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0年3月。
    4. .北大哲學系:《中國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5.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1989年。
    6.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
    7.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0年。
    8. 牟宗三:《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意涵》,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
    9. 任俊華:《易學與儒學》,北京:中國書店,2001年。
    10. 李申:《老子衍今譯》,成都:巴蜀書社出版,1989年。
    11.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臺北:藍燈文化公司,1991年。
    12. 朱漢民:《宋明理學通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3. 朱迪光:《王船山研究著作述要》,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10年。
    14. 汪學群:《王夫之易學──以清初學術為視角》,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2年。
    15. 林安梧:《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
    16. 胡發貴:《王夫之與中國文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17.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10月。
    18. 陸復初:《王船山學案》,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
    19. 張西堂:《王船山學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20. 徐芹庭:《易圖源流》上、下,臺北:國立編譯館,1993年4月。
    21. 張立文:《船山哲學》,臺北:七略出版社,2000年。
    22. 陳來:《詮釋與重建──王船山的哲學精神》,北京:三聯書局,2010年。
    23. 陳贇:《回歸真實的存在──王船山哲學的闡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2年。
    24. 陳玉森、陳憲猷:《周易外傳鏡詮》,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25. 曾昭旭:《王船山哲學》,臺北:遠景出版事業,1996年。
    26. 曾春海:《王船山易學闡微》,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27. 曾春海:《易經哲學的宇宙與人生》,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28. 嵇文甫:《王船山學術論叢》,臺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
    29. 嵇文甫:《船山哲學》,上海:開明書局,1936年
    30. 賴師貴三主編:《台灣易學史》,台北:里仁書局,2005年2月。
    31. 錢 穆:《宋明理學概述》,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77年。

    三、學位論文(依照作者筆畫排列)

    1.李淑芬:《船山老子衍評析》,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所博士論文,陳郁夫
    教授指導,2009年12月。
    2.杜保瑞:《論王船山《易》學與氣論並重的形上學進路》,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
    3.林文彬:《船山易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
    年6月。
    4.吳龍川:《王船山「〈乾〉、〈坤〉並建》」理論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1月。
    5.胡森永:《從理本論到氣本論──明清儒學理氣觀念的轉變》,臺北:國立臺灣
    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年。
    6.康自強:《王船山周易系譜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
    士論文,2006年11月。
    7.黃忠天:《宋代史事易學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5年6月。
    8.黃幸代:《王夫之老子衍義理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所碩士論
    文,2008年7月。
    9.曾昭旭:《王船山及其學術》,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1977年。
    10.曾文瑩:《鼎革之際的船山義理學》,台北: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2008年,7月。
    11.周芳敏《王船山「體用相涵」思想之義蘊及其開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
    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12.戴景賢:《王船山之道器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2
    年6月。
    13.傅淑華:《王船山老子衍之研究》,臺北: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2000年1月。
    14.蕭建原:《王夫之對老莊思想的研究──從「無」到「有」的境界論》,西安:
    西北大學歷史學博士論文,2009年7月。

    四、學報、期刊論文(依照作者筆畫排列)

    1.王開府:〈思想研究法綜論──以中國哲學為例〉,《國文學報》,第二十七期,
    民國87年6月。 2.李浚植:〈王船山之天理人欲觀〉,《孔孟月刊》,
    第四十五卷,第 11 / 12 期,2007年8月。
    3.吳乃恭:〈王夫之對周易思想的繼承與創新〉,《東北師大學報》,1995年,第3
    期。
    3.林安梧:〈明末清初關於「格物致知」的一些問題──以王船山人性史哲學為
    核心的宏觀理解〉,《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十五期,1999年9
    月。
    4.林文彬:〈王船山《老子衍》義理淺析〉,《中興大學中文學報》,第18期,
    2006年1月,頁53-71。
    5.林世榮:〈略論熊十力對「二王」之學之評價〉,《鵝湖》,390號,2007年
    12月。
    6.胡發貴:〈經世致用──王夫之與清初學風〉,《船山學刊》,1998年,第1期。
    7.胡楚生:〈試析王船山所論老子思想的基本瑕疵〉,《書目季刊》,25卷3期,
    1991年12月,頁25-32。
    8.陳祺助:〈王船山關於「周易」占筮中之「數」的觀念及其涵義分析〉,《鵝湖》,
    339號,2003年9月。
    9.陳祺助:〈王船山「乾坤並建」理論的基本容及其天道論涵義〉,《鵝湖》,359
    號,2005年5月。
    10.陳祺助:〈從「陰陽」觀念的用法論王船山哲學方法的理論涵義〉,《興大人文
    學報》,第36期,2006年3月。
    11.陳祺助:〈王船山論「道、善、性」之的涵義與其理論價〉,《中央大學人文學
    報》,第43期,2010年7月。
    12.陳立驤:〈王船山天道論性格之衡定〉,《鵝湖》,328 號,2002年10月。
    13.陳靜容:〈儒家「無為」思想發展譜系及其中心意義試詮〉2007年12月。
    14.崔華前:〈王船山《老子衍》中的進步思想及其現代價值〉,《成都教育學院學
    報》,第十八卷第八期,2004年8月。
    15.曾昭旭:〈王船山兩端一致論衍義〉,《鵝湖》,241 號,1995年7月。
    16.曾春海:〈船山易學與朱熹易學觀之比較研究〉,《哲學與文化》,20卷第九期,
    1993年9月。
    17.張學智:〈王夫之「〈乾〉〈坤〉並建」的詮釋面向──以《周易外傳》為中心〉,
    《復旦學報》,2012年4期。
    18.梅珍生:〈《周易外傳》中的政治哲學問題,《中國哲學史》,2009年3期。
    19.黃麗頻:〈船山《老子衍》論老子缺失之省察〉,《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人
    文藝術類與社會科學類)》,第三十七卷第一期,2006年5月。
    20.蔡家和:〈王船山易學中「德」「成人」「氣化」思想的詮釋──以《周易外傳.
    乾卦》為例〉,《臺北大學中文學報》,2012年9月12期。
    21.羅光:〈王船山周易大象解的意義〉,《哲學與文化》,20卷第二期,1993年2
    月。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