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佳蕙
論文名稱: 日治時期臺灣監獄文學探析--以林幼春、蔣渭水、楊華為例
指導教授: 許俊雅
Hsu, Chun-Ya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7
中文關鍵詞: 監獄文學林幼春蔣渭水楊華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51下載:10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的監獄從1997年開始成立了監獄寫作班,之後陸續有作品集結出版。本文的研究動機是想藉此來探討獄中創作的心理因素,藉以了解獄中創作是否應證了廚川白村所提出的「苦悶是藝術創作的關鍵因素」,或者與此恰恰相反的,在統治者強加的懲罰手段壓制下更反彈出作者昂揚的精神,其中的創作心理與精神內涵是本文試圖探討的重點之一;並希望藉此推知監獄文學在未來的存在與發展,包括文體的類型的選擇、獄中創作的心理功能和對受刑人的影響……等等。並設想從源頭來進行對監獄文學的了解,於是選擇日治時期作家文本為探討對象。

    第1章──緒論。說明研究的動機,並下「監獄文學」的範圍加以界定,並羅列目前這方面的相關研究成果。

    第2章──三家生平與入獄相關事件。藉由三家所參與的政治、社會文化運動來了解三家的生平經歷及尋找其個人特質形成的背景並試著尋找影響三家作品的潛藏因素與外在因素。

    第3章──三家獄中作品內容探析。將三家作品依寫作主題內容加以分類。針對三家個別的獄中作品內容作普遍性的探討,從主題、文體、意象等方面著手,初步歸納其共通性與殊異性,來作為第四章特色比較的基礎。

    第4章──三家獄中作品淺探。是接續第三章,以第三章的文本分析為基礎,針對作品的精神內涵及特色加以探討,並以精神內涵的探討做為下一章創作心理探源的基礎。

    第5章──三家獄中創作的意義與價值。則分為「創作行為」與「創作的作品」兩大部分來討論。

    第6章──結論。加上小標題「監獄文學的新路向」,說明台灣監獄文學的發展並非過去式,而是現在進行式。並得出「文學」和「監獄」之間相輔相成的關係。以為全文之結論。

    日治時期臺灣監獄文學探析 ──以林幼春、蔣渭水、楊華為例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和目的 1 第二節 「監獄文學」的界定 2 第三節 研究成果及研究範圍之說明 4 第二章 三家生平與入獄相關事件 7 第一節 林幼春小傳 7 一、出身望族 7 二、學識背景 8 三、社會政治文化參與 9 (一)參與報社 10 (二)參與台灣文化協會 10 (三)參與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11 四、俠義作風 14 五、具批判精神的民族詩人 15 第二節 蔣渭水小傳 16 一、岀身背景 17 二、領袖特質 17 (一)成立文化協會 18 (二)贊助《台灣民報》 19 (三)治警事件的影響 20 (四)組織台灣民眾黨 21 三、先進的思想 22 (一)勞工問題 22 (二)教育問題 22 (三)男女平權 23 (四)反對迷信 24 四、民族鬥士的殞落 24 第三節 楊華小傳 25 一、苦悶的靈魂 25 二、文學參與 26 三、政治參與 28 四、生命中的黑潮 29 第三章 三家獄中作品內容探析 31 第一節 林幼春獄中作品 31 一、瀟灑從容的慷慨悲歌 34 二、或顯或隱的強烈批判 38 三、壯志未酬的孤獨悵然 40 四、寄情於景的心靈慰藉 42 (一)寄情花鳥 42 (二)寄情明月 44 (三)寄情風雨 45 第二節 蔣渭水獄中作品 45 一、昂然不屈的樂觀鬥志 51 二、痛快淋漓的批判嘲諷 54 三、民眾同志的深厚情誼 55 四、獄中生活的身心錘鍊 57 (一)廣博的閱讀寫作 58 (二)鶼鰈情深的想念 60 (三)萬物靜觀皆自得 61 (四)吃惡食甘之如飴 62 第三節 楊華獄中作品 63 一、批判 69 二、抵抗 71 三、無奈 72 四、希望 75 第四章 三家獄中作品淺探 77 第一節 作品精神內涵 77 一、反抗意識 77 二、人生風貌 79 (一)悲劇人生 79 (二)悲觀意識 80 (三)悲憫情懷 81 第二節 作品特色 82 一、林幼春作品特色 82 (一)善用詠物寄託深意 83 (二)典故運用信手拈來 83 (三)想像騰飛無邊無際 84 二、蔣渭水作品特色 85 (一)仿古文章推陳出新 85 (二)白話散文敘述寫實 86 三、楊華作品特色 87 (一)意象的表現 87 (二)詩的音樂性 88 第三節 作品風格 89 一、林幼春 90 二、蔣渭水 92 三、楊華 93 第五章 三家獄中創作的意義與價值 97 第一節 三家獄中創作行為的意義 97 一、獄中創作行為的產生 97 (一)孤獨體驗 97 (二)歸依體驗 100 (三)瀕死體驗 101 二、獄中創作行為的意義 104 (一)精神上的滿足 105 (二)獲得心靈自由 106 第二節 三家獄中作品的意義與價值 107 一、作品的意義 107 (一)日治時代的見證 107 (二)悲劇意識的呈現 108 (三)作品形式的沿用 109 二、作品的價值 109 (一)抗日志士反抗能量的傳承 109 (二)跨越苦難的一代精神典範 110 (三)閃現生命光輝的不朽之作 111 第六章 結論──監獄文學新路向 113 一、寶貴的遺產 113 二、未來新路向 113 三、研究方向之延伸 115 【表一】林幼春治警事件相關作品一覽表………………………………………………..32 【表二】蔣渭水監獄文學相關作品一覽表………………………………………………..47 【表三】楊華入獄後相關事件表格………………………………………………………..66 【參考書目】 117

    【主要參考文獻】(分類後依姓氏筆劃多寡排序)

    一、日治時期報刊

    《臺灣民報》,1923年4月至1930年3月,東方文化書局1974年複刊。
    《台灣新文學》,1935年12月至1937年6月,東方文化書局1981年3月複刊。

    二、詩文集

    王曉波編,《台灣社會運動先驅者-王敏川選集》,台北:台灣史研究會出版,1987年7月。
    王曉波編,《蔣渭水全集》上下冊,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1998年10月。
    白成枝編,《蔣先烈遺集》,台北:文化出版社,1950年7月。
    李南衡主編,《日據下臺灣新文學明集5-文獻資料選集》,台北 :明潭,1979年3月。
    林資修,《南強詩集》,台北:龍文出版社,1992年3月重印初版。
    莫渝,《黑潮集》,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2月。
    連橫,《臺灣詩乘》,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年3月。
    連橫,《臺灣詩薈》,台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1992年3月。
    陳漢光,《臺灣詩錄》,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6月。
    無名氏,《獄中詩抄》,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4年。
    黃煌雄,《被壓迫者的怒吼》,台北:長橋出版社,1978年9月。
    奧斯卡.王爾德著;孫宜學譯,《獄中記》,台北:業強出版社,1998年。
    楊青矗編著,《台詩三百首-台灣古典詩選台華雙語注音讀本》,台北:敦理出版社,2003年8月。
    澎湖鼎灣寫作班,《來自邊緣的陽光》,台北:躍昇文化,2000年6月。
    蔣渭水遺集刊行委員會編,《蔣渭水遺集》,台北:文化出版社,1950年7月。
    謝汝銓撰,《雪漁詩集》,台北:龍文出版社,1992年。
    藍博洲,《幌馬車之歌》,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91年6月。

    三、文獻史料及臺灣歷史相關著述

    尹章義,《臺灣近代史論》,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3年7月。
    井出季和太原著、郭輝編譯,《日據下之臺政》,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7年4月。
    片岡巖著;陳金田譯《臺灣風俗誌》,台北:眾文,1994年5月。
    王育德,《台灣.苦悶的歷史》,台北:前衛出版社,2000年4月。
    王國璠,《臺灣抗日史》,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1年1月。
    王國璠等,《臺灣三百年》,台北:戶外生活雜誌,1981年2月初版。
    王晴佳,《臺灣史學五十年(1950-2000)-傳承、方法、趨向》,台北:麥田出版,2002年。
    王詩琅,《日本殖民體制下的臺灣》,臺北:眾文圖書,1980年12月。
    王曉波編a,《臺灣的殖民地傷痕》,臺北:帕米爾書店,1985年8月。
    王曉波編b,《臺胞抗日文獻選編》,台北:帕米爾書店,1987年6月再版。
    王曉波c,《臺灣史與臺灣人》,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12月。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帕米爾書店,1987年5月再版。
    吳子光,《臺灣紀事》,台灣文獻叢刊第36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總經銷,1992年7月十二版。
    周婉窈,《日據時代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台北:自立晚報社,1989年。
    林熊祥主修、黃旺成纂修,《臺灣省通志稿-革命志抗日篇》,台北:海峽學術出版,2002年。
    施懿琳、楊翠、鍾美芳,《臺中縣文學發展史-田野調查報告書》,中縣:中縣文化,1993年6月。
    柯惠珠,《日據初期臺灣地區武裝抗日運動之研究(一八九四~一九一五)》,高雄:前程出版社,1987年4月。
    洪敏麟主編,《日本據臺初期鴉片政策》,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8年12月。
    翁佳音,《臺灣漢人武裝抗日史研究:一八九五~一九○二》,臺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6年6月。
    張子文、郭啟傳,《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日據時期》,台北:國家圖書館,2002年12月初版。
    張炎憲、李筱峰、莊永明著,《臺灣近代名人誌(一)~(五)》,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94年6月。
    莊永明,《臺灣紀事-臺灣歷史上的今天》上、下冊,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89年10月初版。
    莊永明,《臺灣紀事》,台北:時報文化,2001年。
    陳奇祿等著,《中國的台灣》,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出版,1980年。
    陳芳明,《蔣渭川和他的時代》,台北:前衛出版社,1996年。
    陳俐甫,《日治時期台灣政治運動之研究》,台北:稻鄉,1996年7月。
    陳漢光著,《臺灣抗日史》,台北:海峽學術出版,2000年4月。
    傅錫祺著,《櫟社沿革志略》(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七○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
    研究室編印,1963年2月。
    黃富三、陳俐甫編,《近現代臺灣口述歷史》,臺北:林本源基金會,1991年7月。
    黃煌雄,《蔣渭水傳-台灣的先知先覺者》,台北:前衛出版社,1992年12月初版。
    黃煌雄,《蔣渭水評傳》,台北:前衛出版社,1999年12月。
    楊雲萍,《臺灣史上的人物》,台北:成文出版社,1981年。
    葉榮鐘著、李南衡編,《臺灣人物群像》,台北:帕米爾書店,1985年8月。
    葉榮鐘,《臺灣人物群像》,台中:晨星出版社,2000年初版。
    鈴木清一郎原著;高賢治、馮作民編譯《臺灣舊慣習俗信仰》,台北:眾文,1980年8月再版。
    蔡培火等著,《臺灣近代民族運動史》,台北:自立晚報,1971年9月。
    蔡培火、陳逢源、林柏壽、吳三連、葉榮鐘合著,《台灣民族運動史》,台北:自立晚報社,1983年10月三版。
    瞿海源、章英華主編:《臺灣社會與文化變遷》,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6年6月。
    藍博洲《沉屍.流亡.二二八》,台北:時報文化,1991年6月。
    藍博洲,《尋訪被湮滅的台灣史與台灣人》,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94年。

    四、文學專著及文學論述類

    (清)劉熙載原作;龔鵬程撰述,《藝概.詩概》,台北:金楓出版社,1998年7 月。
    下村作次郎著;邱振瑞譯,《從文學讀台灣》,台北:前衛出版社,1997年2月。
    中島利郎編,《日據時期臺灣文學雜誌總目.人名索引》,台北:前衛出版社,1995年。
    井手勇,《決戰時期台灣的日人作家與皇民文學》,台南:市立圖書館,2001年。
    文訊雜誌社編纂、封德屏主編,《中華民國作家作品目錄1999》,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年6月初版。
    方孝謙,《殖民地台灣的認同摸索-從善書到小說的敘事分析(1895~1945)》,台北:巨流圖書,2001年6月。
    王克儉,《文學創作心理學》,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7年6月。
    古繼堂,《臺灣新詩發展史》,台北:文史哲,1989年12月。
    向陽,《喧嘩、吟哦與嘆息---台灣文學散論》, 台北:駱駝,1996年11月。
    朱雙一,《戰後台灣新世代文學論》,台北:揚智文化事業公司,2002年2月
    羊子喬,《蓬萊文章臺灣詩》,台北:遠景文化出版公司,1983年。
    何金蘭,《文學社會學理論評析》,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89年4月。
    吳潛誠,《島嶼巡航-黑倪和台灣作家的介入詩學》,台北:立緒文化事業,1999年11月。
    呂昱,《在分裂的年代裏》,台北:蘭亭書店,1984年。
    宋如珊,《從傷痕文學到尋根文學--文革後十年的大陸文學流派》,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4月。
    李辰冬,《文學新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75年8月。
    李瑞騰a,《詩的詮釋》,台北:時報文化,1982年6月。
    李瑞騰b,《詩心與國魂》,台北:漢光文化公司,1984年7月。
    李瑞騰c,《台灣文學風貌》,台北:三民書局,1991年。
    李瑞騰主編d,《評論20家》,台北:九歌,1998年3月。
    李漢偉,《台灣新詩的三種關懷》,台北:駱駝,1997年6月。
    李漁叔,《三臺詩傳》,台北:學海出版社,1976年7月。
    李魁賢,《詩的反抗》,台北:新地,1992年6月。
    李魁賢,《詩的見證》,板橋:台北縣文化中心,1994年6月。
    杜正勝,《臺灣心臺灣魂》,高雄:河畔,1998年12月。
    周伯乃,《現代詩的欣賞》,台北:三民書局,1974年12月。
    周秀萍,《文學欣賞與批評》,湖南:中南工業大學出版社,1998年4月。
    周慶華,《臺灣文學與「臺灣文學》,台北:生智文化,1997初版。
    孟樊,《台灣文學輕批評》,台北:揚智文化,1994年9月。
    孟樊,《當代台灣新詩理論》,台北:揚智文化,1995年6月。
    東海大學中文系編,《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學論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2月。
    林文月,《擬古》,台北:洪範,1993年9月。
    林政華,《臺灣文學汲探》,台北:文史哲,2002年3月。
    林瑞明a,《台灣文學與時代精神-賴和研究論集》,台北:允晨文化,1993年7月。
    林瑞明b,《台灣文學的本土觀察》,台北:允晨文化,1996年7月。
    林瑞明c,《臺灣文學的歷史考察》,台北:允晨文化,1996年7月。
    林載爵,《台灣文學的兩種精神》,台南:文化中心,1996年5月。
    林衡哲,《雕出台灣文化之夢》,台北:前衛出版社,1989年7月。
    林衡哲、張恆豪編著,《復活的群像:台灣三十年代作家列傳》,台北:前衛出版社,1995年5月。
    南帆,《文學的維度》,上海:三聯書店,1998年8月。
    柳書琴等著,《殖民地經驗與台灣文學》,台北:遠流,2000年2月。
    洪銘水,《台灣文學散論-傳統與現代》,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初版。
    師大國文系編,《解嚴以來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論文集》,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7月。
    高準,《文學與社會1972-1981》,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10月。
    張文智,《當代文學的臺灣意識》,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社,1993年6月。
    張伯權編,《文學筆記》,台北:時報文化,1984年。
    梁明雄,《日據時期臺灣新文學運動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2月。
    梁明雄,《台灣文學與文化論集》,屏東:縣政府文化局,2002年。
    現代學術專刊編輯委員會編,《現代學術研究專刊11-台灣文學與哲學專題》,台北:現代學術基金會,2001年。
    莫渝,《台灣新詩筆記》,台北:桂冠,2000年11月。
    莫渝,《河畔草》,台中:台中市立文化中心,1997年。
    許俊雅a,《臺灣文學散論》,台北:文史哲,1994年11月。
    許俊雅b,《臺灣文學論叢-從現代到當代》,台北:師大書苑,1997年3月。
    許俊雅c,《臺灣寫實詩作之抗日精神研究-1895~1945年之古典詩歌》,台北:國立編譯館,1997年4月。
    許俊雅d,《台灣文學論—從現代到當代》,台北:南天書局,1997年10月。
    野間信幸著;黃英哲編、涂翠花譯,《台灣文學研究在日本》,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年12月。
    陳友冰,《中國古典詩文(一)鑑賞篇》,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初版。
    陳少廷,《臺灣新文學運動簡史》,台北:聯經,1977年10月。
    陳明台,《臺灣文學研究論集》,台北:文史哲,1997年,4月。
    陳明台,《台中市文學史初編》,台中:台中市立文化中心,1999年6月。
    陳芳明著a,《詩和現實》,台北:洪範,1978年9月。
    陳芳明b,《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 台北:麥田出版,1998年10月。
    陳芳明c,《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出版,2002年4月。
    陳紹鵬,《詩的欣賞》,台北:遠景出版社,1976年3月再版。
    陳義芝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聯經,1998年12月。
    陳嘉瑞、廖振富主編,《中台灣古典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中清水:中縣文化局,2002年。
    彭小妍主編,《認同、情慾與語言》,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史哲研究籌備處,1996年。
    彭瑞金a,《台灣文學探索》,台北:前衛出版社,1995年1月。
    彭瑞金著b,《文學評論百問》,台北:聯合文學,1998年。
    彭瑞金c,《台灣文學步道》,高雄:文化中心,1998年7月。
    彭瑞金d,《驅除迷霧找回祖靈-台灣文學論文集》,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年5月。
    黃重添、莊明萱等著,《台灣新文學概觀》,台北:稻禾,1992年。
    黃娟,《政治與文學之間》,台北:前衛出版社,1993年。
    黃慶萱,《修辭學》,台北:三民書局,1994年10月。
    葉石濤a,《台灣文學的悲情》,高雄:派色文化出版社,1980年1月。
    葉石濤b,《臺灣文學史綱》,高雄:臺灣文學界雜誌社,1987年2月。
    葉石濤c,《走向台灣文學》,台北:自立晚報社,1990年3月。
    葉石濤d,《展望台灣文學》,台北:九歌出版社,1994年8月。
    葉石濤編譯e,《台灣文學集1》,高雄市:春暉出版社,1996年8月。
    葉石濤編譯f,《台灣文學集2》,高雄市:春暉出版社,1999年2月。
    葉石濤g,《追憶文學歲月》,台北:翰音出版社,1999年9月。
    葉石濤h,《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年10月。
    廖炳惠,《形式與意識型態》,台北:聯經,1990年。
    趙天儀,《台灣現代詩鑑賞》,台中:台中市立文化中心,1998年5月。
    趙天儀,《台灣文學的週邊-台灣文學與台灣現代詩的對流》,台北:富春文化,2000年12月。
    廚川白村著;魯迅譯,《苦悶的象徵》,台北:昭明出版社,2000年7月。
    蔡源煌,《文學的信念》,台北:時報文化,1983年11月。
    鄭子瑜,《鄭子瑜修辭學論文集》,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2月。
    鄭明娳、林燿德編著,《時代之風-當代文學入門》,台北:幼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1年7月。
    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4年7月。
    鄭炯明編,《點亮台灣文學的火炬》,高雄:春暉出版社,1999年。
    鄭清文,《台灣文學的基點》,高雄:派色文化出版社,1992年。
    鄭清文文稿撰寫、高麗鳳總編輯,《文學之路》,台北:台北市新聞處,1998年。
    錢谷融、魯樞元,《文學心理學》,台北:新學識文教出版中心,1990年9月。
    簡政珍,《詩心與詩學》,台北:書林出版公司,1999年12月。
    顏元叔,《社會寫實文學及其他》,台北:巨流,1978年初版。
    羅門,《長期受著審判的人》,台北:環宇出版社,1998年。
    龔鵬程,《臺灣文學在臺灣》,台北:駱駝,1997年。
    龔顯宗,《臺灣文學家列傳》,臺南市:南市文化,1997年。
    龔顯宗,《臺灣文學研究》,台北:五南,1998年12月。

    五、其他

    加爾布雷斯(John Kenneth Galbraith)著;劉北成譯,《權力的剖析》,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2年。
    弗蘭西斯.巴克(Fracis Barker)等編;陳引馳譯,《文學.政治與理論》,台北:駱駝,1996年4月。
    宋楚瑜,《如何寫學術論文》,台北:三民書局,1998年8月。
    林紀東,《監獄學》,台北:三民書局,1991年8月。
    林茂榮、楊士榮合著,《監獄學—犯罪矯正原理與實務》,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7年。
    施正鋒,《族群與民族主義》,台北:前衛出版社,1998年7月。
    傅柯著;劉北成譯,《瘋顛與文明》,台北:桂冠,1992年。
    傅柯著;劉北成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台北:桂冠,1994年8月。
    程玉凰,《洪棄生傳》,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年12月。
    黃文雄,《台灣人的價值觀》,台北:前衛出版社,2000年7月。
    (英)凱斯.詹京斯(Keith Jenkins)著、賈士蘅譯,《歷史的再思考》,台北: 麥田,1996年12月。

    六、學位論文

    王建國,《呂赫若小說研究與詮釋》,中山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1999年7月。
    吳品賢,《日治時期臺灣女性古典詩作研究》,台灣師大國文所碩士論文,2001 年6月。
    林秀蓉《日治時期臺灣醫事作家及其作品研究-以蔣渭水、賴和、吳新榮、王昶雄、詹冰為主》,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2002年6月。
    林柏維,《台灣的民族抗日運動團體》,文化大學史研所碩士論文,1985年6月。
    徐千惠,《日治時期台人旅外遊記析論---以李春生、連橫、林獻堂、吳濁流遊記為分析場域》,台灣師大國文所碩士論文,2002年 6月。
    張金牆,《台灣文藝研究》,台南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1997年6月。
    張雅惠《日治時期的醫師與台灣醫學人文-以蔣渭水、賴和、吳新榮為例》,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7月。
    莊嘉玲,《臺灣小說殖民地戰爭經驗之研究》,台灣師大國文所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2年5月。
    陳明柔,《日據時代臺灣知識分子的思想風格及其文學表現之研究1920-1937》,淡江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1993年6月。
    陳雅惠,《日據時代台灣文學的童年經驗》,清華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年6月。
    黃琪椿,《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學運動與社會主義思潮之關係初探》,新竹清華大學文學研究所,1994年6月。
    楊若萍,《台灣與大陸文學關係之歷史研究》,文化大學中研所博士論文,2002年12月。
    廖振富,《櫟社三家詩研究-林癡仙、林幼春、林獻堂》,台灣師大國文所博士論文,1996年5月。
    鍾美芳,《日據時代櫟社之研究》,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6月。

    七、學術會議論文

    梁景峰,〈台灣現代詩的起步中─賴和,張我軍和楊華的漢文白話詩〉﹐《賴和及其同時代的作家:日據時期台灣文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清華大學中中文研究所,1994年11月25~27日。
    黃玉蘭,〈〈黑潮集〉與《鐵窗的眼睛》之比較研究〉,《第一屆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灣文學研究所,2004年4月10日。
    廖振富〈日治時期台灣「監獄文學」探析-以林幼春、蔡惠如、蔣渭水「治警事件」相關作品為例〉《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學論文集》,東海大學中文系編,台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
    鄭穗影,〈賴和文學的現實與理想〉,《賴和及其同時代的作家:日據時期台灣文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新竹清華大學中文研究所,1994年11月25~27日。

    八、期刊、報紙論文

    Ernest Renan作;李紀舍譯,〈何謂國家〉,《中外文學》24卷6期,頁4-18,1995年11月。
    凡夫,〈臺灣民族詩人林幼春〉,《臺灣政論》第3期,頁66-64,1975年10月。
    王基倫,〈金劍已沉埋,壯氣蒿萊---讀陳昭瑛「台灣詩選註」〉,《文訊》128期,頁20,1996年6月。
    王曉波,〈蔣渭水的思想與實踐-論日據下臺灣文化協會與臺灣民眾黨內的路線爭議〉,《世界新聞傳播學院人文學報》7期,頁1-54,1997年7月。
    北島著;李敏勇譯,〈詩,祕密和流亡〉,高雄:《文學臺灣》第1期,頁119-120,1991年12月。
    向明,〈論詩中的意象〉,《臺灣詩學學刊》2期,頁61-71,2003 年11月。
    呂興昌,〈引黑潮之洪濤環流全球〉,《台灣文藝》新生版143期,頁114-121,1994年6月。
    呂興昌,〈薄命詩人的教澤流徽〉,《文學台灣》第7期,封面內頁,1993年7月。
    巫永福,〈我的風霜歲月〉,《台灣文學評論》2卷1期,頁150-166,2002 年1月。
    李世偉,〈我將此心託古人-蔣渭水及其《全集》介紹〉,《海峽評論》101期, 頁60-63,1999年5月。
    李瑞騰,〈文藝雜誌學導論〉,《文訊》213期,頁6-27,2003年7月。
    谷嵐,〈讀「獄中記」看台灣人〉,《臺灣文藝》第85期,頁33-34,1983年11月。
    林秀蓉,〈一篇診斷日治時代台灣社會病症的政治文獻--蔣渭水「臨床講義」探析〉,《宜蘭文獻雜誌》45期,頁131-144,2000年5月。
    林秀蓉,〈臺灣醫生文學探析--以蔣渭水「臨床講義」、賴和「蛇先生」為例〉,《問學》,頁155-174,2000年7月。
    林秀蓉,〈雖在縲絏之中,非其罪也-蔣渭水監獄散文探析〉,《宜蘭文獻雜誌》57期,頁116-130,2002年5月。
    林瑞明,〈國家認同衝突下的台灣文學研究〉,《文學台灣》第7期,頁14~32,1993年7月。
    俞兆平,〈台灣詩學中意象概念的追尋〉,《臺灣詩學季刊》23期,頁68-76,1998年6月。
    柯拉妮(Annette Kolodny)作;李翠玉譯,〈與印第安人為伍:囚禁文學之運用〉,《中外文學》22卷10期,頁68-79,1994年3月。
    秋吉久紀夫作,桓夫譯,〈台灣孤魂的詩人楊華〉,《笠》第174期,頁121-142,1993年4月。
    紀少陵,〈意象的流變〉,《中縣文藝》10期,頁40-52,1996年12月。
    范燕秋,〈大正民主時代臺灣新世代知識分子與蔣渭水醫師〉,《宜蘭文獻雜誌》63期,頁36-55,2003 年5月。
    徐惠隆,〈蘭陽開發史上的幾位鄉賢〉,《歷史月刊》105期,頁10-15,1996年10月。
    殷穎,〈囚籠裏的歌聲(上)(中)(下)〉,《聯合報》副刊,2005年4月10~12日。
    馬森,〈「台灣文學」的中國結與台灣結〉,《聯合文學》第89期,1992年3月。
    張炎憲,〈風中的哭泣---五○年代白色恐怖政治案件〉,《竹塹文獻》20期 ,頁8-25,2001年7月。
    莊永明,〈「一代熱血男兒」蔣渭水的人格特質〉,《宜蘭文獻雜誌》63期,頁81-85,2003年5月。
    許俊雅、施懿琳,〈臺灣古典詩歌系譜的想像---評陳昭瑛《臺灣詩選註》〉,《中外文學》288期,頁156-164,1996年5月。
    許俊雅,〈關於胡風翻譯《山靈-朝鮮台灣短篇集》的幾個問題〉,《文學台灣》 第47期,頁6-22,2003年7月15日。
    陳明柔,〈烏托邦的追索與想望-試論日據時代臺灣知識分子思想風格中對「法」之反思〉,《台灣文學觀察雜誌》第7期,頁22~38,1993年6月。
    陳芳明a,〈百年來的臺灣文學與臺灣風格-臺灣新文學運動史導論〉,《中外文學》第273期,頁44~55,1995年2月。
    陳芳明b,〈臺灣新文學史(2)--初期新文學觀念的形成〉,《聯合文學》179期,頁154~164,1999年9月。
    陳芳明c,〈臺灣新文學史(3)--啟蒙實驗時期的文學〉,《聯合文學》180期,頁155~165,1999年10月。
    陳芳明d,〈臺灣新文學史(5)-三○年代的文學社團與作家風格〉,《聯合文學》184期,頁154~163,2000年2月。
    陳建忠、沈芳序,〈台灣新文學雜誌年表初編(1925~2003)〉,《文訊》213期,頁119-123,2003年7月。
    陳偉智,〈把持理想,凝視現實---專訪黃煌雄委員談蔣渭水先生〉,《宜蘭文獻雜誌》63期,頁3-35,2003年5月。
    陳萬益,〈新生代臺灣文學研究的面向〉,《自立晚報》副刊,1995年6月23日。
    陳漢光,〈梁啟超與臺灣及其影響〉,《臺灣文獻》第16卷3期,1965年3月。
    陳滿銘,〈從意象看辭章之內容成分〉,《國文天地》19卷第8期 ,頁93-98,2004年1月。
    彭瑞金,〈文學沒有虛擬的國度〉,《自由時報》副刊,2002年8月26日。
    黃坤堯,〈變換的技巧---《古詩》與《擬古詩》的創作比較〉,《國語文教育通訊》11期,頁39-54,1995年12月。
    黃師樵,〈蔣渭水及其政治運動〉,《台北文物》(台北文獻委員會)第3卷第1期,1954年5月1日。
    黃得時,〈梁任公遊臺考〉,《臺灣文獻》第16卷3期,1965年3月。
    黃慶萱,〈形象思維與文學〉,《國文學報》23期,頁63-78,1994年6月。
    楊宗翰,〈《文學雜誌》與台灣現代詩史〉,政大中文系《台灣文學學報》第2期,2001年2月。
    楊逵,〈臺灣新文學的精神所在─談我的一些經驗和看法〉,《文季》第1卷第1期,頁30-36,1983年4月。
    葉石濤講述、張素貞記,〈台灣文學理論先驅-葉石濤先生臺灣師大人文講席側記〉,《國文天地》200期,頁18-24,2002年1月。
    葉芸芸,〈永不仆倒的臺灣近代史塑者〉,《中國論壇》31卷11期,頁86-95,1991 年8月。
    葉俊谷,〈迷信下的反動---試析賴和的迷信書寫〉,《中外文學》373期,頁127-143,2003年6月。
    葉笛,〈談賚志以終的詩人楊華〉,《創世紀詩雜誌》126期,頁62-69,2001年3月。
    廖振富a,〈林幼春、賴和與台灣文學〉,《文學臺灣》17期,頁177-214,1996年1月。
    廖振富b,〈林幼春研究〉,《台灣文學學報》第1期,頁131-166,2000年6月30日。
    廖振富c,〈台灣中部地區的古典詩人及其作品(上)〉,《國文天地》188期,頁62-67,2001年1月。
    廖振富d,〈台灣中部地區的古典詩人及其作品(下)〉,《國文天地》189期,頁56-60,2001年2月。
    廖振富e,〈林幼春獄中家書及獄中詩〉,《台灣文學評論》2卷2期,頁276-291,2002年4月。
    廖大,〈獄中札記〉,《聯合文學》110期,頁126-129,1993 年12月。
    趙天儀等,〈我們是怎麼走過來的---日據時代作家座談會〉,《新地文學》1卷3期,頁63-69,1990年8月5日。
    蔣朝根a,〈自覺年代的演說家〉,《宜蘭文獻雜誌》63期,頁110-120,2003年5月。(第63期為蔣渭水及他的時代專刊,蔣朝根為蔣渭水之孫)
    蔣朝根b,〈宜蘭精神的塑造者-1920年代蔣渭水與宜蘭的社會運動〉,《宜蘭文獻雜誌》63期,頁86-109,2003年5月。
    蔣朝根c,〈臺灣社會運動史的見證-蔣渭水先生〉,《宜蘭文獻雜誌》63期 ,頁132-139,2003年5月。
    蔣朝根d,〈蔣渭水相關評價〉,《宜蘭文獻雜誌》63期,頁140-153,2003年5月。
    戴寶村,〈台灣文化協會年代的生活革新運動〉,《台灣史料研究》半年刊19號,頁144-158,2002年6月。
    藍博洲,〈路,還是要繼續走下去〉,《聯合文學》139期,頁20-43,1996年5月。
    顏元叔,〈台灣小說裡的日本經驗〉,《中外文學》第2卷2期,1973年7月。
    羅宏益,〈擬古與創新---評林文月擬古散文之創作〉,《國文天地》117期,頁60-66,1995年2月。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