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柯姵伃
Ko, Pei-Yu
論文名稱: 國中生國際教育學習經驗探究
The Research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Learning Experience
指導教授: 湯仁燕
Tang, Ren-Y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5
中文關鍵詞: 國中生國際教育學習經驗
英文關鍵詞: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Learning experience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43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37下載:4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了解國中生對於國際教育的看法、學習經驗與學習成果,並探討可能影響國中生國際教育學習經驗的因素,並於最後提出建議提供中小學學校教育人員實施國際教育之參考。本研究以臺北市一所公立國中二年級和三年級共21名學生為研究對象,採用個案研究,透過訪談、觀察、問卷調查與文件分析的方式來蒐集資料。根據研究發現,本研究結論如下:

    壹、學生對國際教育的定義、內容和學習方法能提出自身的見解,學生眼
    中的國際教育是實用且具高度學習價值的。
    貳、學生認為教師在教導國際教育教育課程時,教學活動較一般課程多
    元,增加學生主動參與和與同儕互動的機會。
    參、學生認為國際教育課程的教材內容較生活化,且能與學生生活連結。
    肆、學生認為國際教育的學習方法翻轉了以往被動接受的學習型態,轉變
    為主動學習的方式。
    伍、學生認為國際教育的多元評量方式讓學生在評量過程中學習成長,在
    評量後獲得回饋。
    陸、學生認為在參與學校國際教育課程及活動後,「國家認同」、「國際
    素養」方面獲得提升,但「全球競合力」及「全球責任感」目標則無
    明顯進步。
    柒、學生認為「國際交流」的學習效益大。
    捌、「學生個人特質」、「家庭背景」、「教師教學」、「學校環境」、
    「社會文化脈絡」等因素,可能影響學生的國際教育學習經驗。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erspectives about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learning experience, learning outcome, and to discuss the factors that might affect students’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learning experience.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this study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s about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for educational related personnel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his study involved 21 students from the second and the third grade of a public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pei City. Case study was applied and the researcher collected data through interviews, observation, questionnaires and document analysis. The conclusions were as follows:

    1. Students have their own interpretations about definition, content of the curriculum,and learning methods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Learning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s practical and highly valued for students.
    2. Students think that teachers employ varied classroom
    activities and pedagogical methods in the teaching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ourses. Opportunities for active
    involvement and interaction with peers in lessons increase.
    3. Students think that the content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can connect with their everyday lives.
    4. Students think that the ways of learning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s different from passive acceptance in the past and it change into active learning.
    5. Students think that the multiple assessment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helps students grow in the process of assessment, and get feedback after the assessment.
    6. Students think that their “national identity” and “global awareness” have improved after participating in the school's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programs and activities, but there has been no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global competitiveness” and “global responsibility.”
    7. Students think that “international exchange” has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on learning effectiveness.
    8. Factors such as “student characteristics,” “family
    background,” “teacher’s instruction and program design,”
    “schoo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
    may influence the students' international learning
    experience.

    目次 誌謝詞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目次 v 表次 vii 圖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7 第三節 名詞釋義 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國際教育相關概念之探討 11 第二節 台灣中小學國際教育發展現況與相關研究 24 第三節 學生學習經驗相關概念之探討 3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7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 57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參與者 59 第三節 資料蒐集的方法 63 第四節 資料管理與分析 66 第五節 研究信實度 71 第六節 研究倫理 7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75 第一節 國中生對國際教育學習的觀點 75 第二節 國中生在國際教育學習歷程的經驗與想法 90 第三節 國中生國際教育學習學習成果及其評價 119 第四節 影響國中生國際教育學習經驗的因素 131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4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41 第二節 研究建議與省思 145 參考文獻 153 壹、中文文獻 153 貳、英文文獻 158 附錄一 訪談家長同意書 162 附錄二 訪談大綱 163 附錄三 國際教育四大目標能力指標問卷 165

    壹、中文文獻
    方德隆(譯)(2004)。A.C. Ornstein, & F. P. Hunkins著。課程發展與設計(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design)。臺北市:高等教育。
    王淑娟(1999)。麗水國小五年級學生次文化的人種誌研究。臺北市立師
    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勝吉(2013)。國際教育融入學校課程之行動研究—以一所小學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文教與比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王雅玄(2013)。國際理解與己他關係國際教育中臺灣意象的解構與重構。教育資料與研究,110,49-76。
    王錦雀(2011)。改變「臺灣人的世界觀」,學校可以這麼做!。臺北市中等學校校長協會電子報,2,取自http://web.fg.tp.edu.tw/~tispa/blog/epaper/02/word/d2-1.pdf。
    古基煌(2012)。國際教育在國中實踐之個案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朱啟華(2013)。台灣國際教育的反思—以《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為例。嘉大教育研究學刊,30,1-20。
    何青蓉(2004)。閱讀,對話,書寫與文化理解:一個多元文化教育方案的實踐經驗。高雄師大學報,17,1-20。
    余民寧(2006)。影響學習成就因素的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3,11-24。
    余采瀅(2015年2月5日)。Skype視訊,清小特色傳日本。聯合報,B2版,大台中綜合新聞。
    吳文忠(譯)(1997)。T. L. Good, & J. E. Brophy著。課堂研究(Looking in classrooms)。台北市:五南。
    吳宗憲(2014)。新北市國民中小學教師國際教育認知與議題融入教學相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芝儀、李奉儒(譯)(2008)。M. Q. Patton著。質性研究與評鑑(Qualitative research & evaluation methods)。嘉義市:濤石文化。
    吳思萍(2014年12月4日)。蘭雅英倫展,圓桌武士賽登場。聯合報,B2版,北市綜合新聞。
    吳思萍(2015年2月8日)。英語食農營,營養午餐看世界。聯合報,B2版,北市綜合新聞。
    吳思萍(2015年4月15日)。釣具、鞋子、大棉被…垃圾充斥,淨灘1小時清206公斤,學生驚愕。聯合報,B2版,北市綜合新聞。
    李思範(2010)。國小階段國際教育之個案研究─以果園國小與風城國小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周祝瑛、劉豫敏、胡祝惠(2013)。兩岸大學生交流之回顧:1992-2012。教育資料與研究,110,111-149。
    尚榮安(譯)(2001)。R. K. Yin著。個案研究法(Case study research)。台北:弘智文化。
    林永豐(2012)。全球教育的重要主題及其課程設計。課程研究,7(2),31-54。
    林志彥(2002)。以「學習者為主體」的觀點探究學生心目中理想的生物教學。科學教育,246,49–52。
    林秀珍(2006)。杜威之《經驗與教育》導讀。中等教育,57(2),138-150。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39-262)。高雄:麗文。
    林明地(2012)。從中小學國際教育政策談學生的國際學習。教師天地,180,4-9。
    林明地(2013)。我國中小學國際教育政策主軸與學校實踐分析。教育研究月刊,230,14-26。
    林芯羽(2013)。國際教育推行案例之研究—以臺東市為例。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
    林梅琴(2013)。在生活互動中創造跨文化的學習經驗。教育研究月刊,230,76-93。
    林敬家(2015年8月22日)。學唱戲,落英文,彰興國中吹專題風。聯合報,B3版,彰化新聞。
    林寶山、康春枝(譯)(1992)。J. Dewey著。學校與社會、兒童與課程(合訂本)。臺北市:五南。
    邱玉蟾(2012)。全球化時代國際教育中的意識型態。課程研究,7(2),1-30。
    邱惠群(2001)。國中學生經驗生命教育課程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姜文閔(譯)(1992)。J. Dewey著。經驗與教育(Experience and education)。臺北市:五南。
    洪西馨(2013)。國際教育議題融入藝術與人文領域之行動研究—以「設計世大運吉祥物」教學方案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洪國峰(2015)。推動國際教育之教師專業社群的成果與實踐。教師天地,197,49-53。
    洪雯柔(2012)。面對未來,以建構全球競爭力為基礎的國際教育。竹縣文教,43,19-23。
    洪雯柔、郭喬雯(2012)。建構國際教育融入課程的教師專業成長團體規劃模式:三所偏鄉學校策略聯盟的經驗。課程研究,7(2),55-83。
    高熏芳、黎世潔(2012)。國際教育學習成果之評量,教師天地,180,22-29。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草案)。取自http://www.fssh.khc.edu.tw/UploadFiles/E2AEA34.pdf.
    張善禮(2015)。國際行動的能力:國際教育要帶給學生的改變。新北市教育,16,27-29。
    張碧娟(2013)。現階段高中國際教育的評析與展望。教育研究月刊,230,27-40。
    張錦弘(2014年03月14日)。福山國中生學英文,和50國互寄卡片。聯合報,AA4版,教育。
    教育部(1999)。教育基本法。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2/9cc_97.php
    教育部(2009)。台灣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摘要與內容大綱。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1)。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2)。中小學國際教育融入課程資源手冊(國中版)。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取自 http://www. 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87/pta_5320_2729842_56626.pdf.
    梁雲霞(譯)(2008)。J. I. Goodlad著。一個稱為學校的地方: 未來的展望(A place called school.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台北市:聯經。
    莊立華(2010)。桃園縣國民小學國際教育政策、相關影響因素與國際英語村執行現況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莊采珂(1999)。多元文化課程方案的實施—學生經驗課程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許美華(2006)。你我的故事:國小六年級學生學校經驗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許殷宏(2000)。全球化對臺灣師資培育的啟示。中等教育,51(6),157-171。
    許智英(2002)。國中學生生活科技課程經驗之性別分析:一個教室的個案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連珮宇(2015年9月2日)。一班一國,印度生桃子腳國中小交流。聯合報,B2版,新北市新聞。
    郭喬雯(2012)。從台灣國民小學教師參與國際教育融入課程之過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陳以叡(2011)。小學生眼中的英語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弘哲(2010)。英國中小學階段國際教育策略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伯璋、盧美貴(2009)。「慢」與「美」共舞的課程—幼兒園新課綱「美感」內涵領域探源。兒童與教育研究,5,1-22。
    陳延興(2010)。為了誰的教育?學生作為教育主體之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96,71-94。
    陳怡如(2011)。臺灣中等學校國際教育實施現況與未來發展。教育資料集刊,50,1-26。
    陳怡君(1994)。臺北區公立高中學生學習策略、學業興趣及性向與英、數兩科學業成就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珊華(2014)。農村地區國中學生的文化資本與學習經驗之研究。教育研究月刊,238,64-78。
    陳美如(2010)。面對國際教育:學生學習、文化與科學課程及教師專業的思考。教育研究月刊,189,107-117。
    陳書民(2012)。厚植學力、展望未來—談文化國小國際交流活動的實施。教師天地,180,36 -39。
    陳惠邦(2013)。論國際教育的理念與實踐。教育研究月刊,230,5-13。
    陳劍涵、陳麗華(2015)。以網路國際交流重構學習者教材知識的契機與實例。教科書研究,8(1),109-134。
    游家政(2011)。全球教育融入學校課程的原則與模式。教育研究月刊,206,5-16。
    游家政、江佳玫(2012)。中小學國際學習的課程規劃與落實。教師天地,180,10-16。
    湯志民(1991)。臺北市國民小學學校建築規畫,環境知覺與學生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賀宏偉、蕭進賢(2014)。SACG創新校本國際教育模式之探究-以營北國中為例。南投文教,34,36-40。
    黃乃熒(2009)。台灣推動中小國際教育之行動建構。教育資料集刊,42,1-23。
    黃乃熒(2011)。全球領導與國際教育。臺北市:學富文化。
    黃月嬋(1999)。師院生體育經驗課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光雄、蔡清田(1999)。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台北市:五南。
    黃武雄(2003)。學校在窗外。臺北縣:左岸文化。
    黃琇琳(2015)。高中學生英文科學習經驗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琬茹(2012)。Any Time, Any Where 向世界學習-國際教育推動經驗分享。教師天地,180,44 -47。
    黃瑞祺(編)(2005)。A. Giddens著。全球化與第三條路:紀登斯在台灣。臺北市:松慧。
    黃碧智(2012)。臺灣《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之推動與反思-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融入課程規劃之個案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文教與比較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黃鴻文(2003)。國民中學學生文化之民族誌研究。臺北市:學富。
    黃鴻文、王心怡(2010)。教育分流與性別再製-二班高中女生學生文化之民族誌研究。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0(1),127-174。
    黃鴻文、湯仁燕(2005)。學生如何詮釋學校課程?教育研究集刊,51(2),99-131。
    楊振富、潘勛(譯)(2005)。T. Friedman著。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台北:雅言文化。
    楊智穎、陳怡玲(2013)。國小弱勢學生課後補救教學實施下的學生經驗課程研究。載於課程實踐與教學創新。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溫麗雲(2002)。師生互動中的性別差異-一所國小一年級生活課程教室觀察。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詹秀雯、張芳全(2014)。影響國中生學習成就因素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8(1),49-76。
    詹盛如(2013)。國際教育政策:中央與地方政府之比較分析。國民教育,53(4), 93-97。
    廖文靜(2013)。中小學國際教育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230,41-54。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9)。2011-2016臺北市全球教育白皮書。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劉慶仁(2008)。與國際接軌-從教育做起。取自http://www.ced.ncnu.edu.tw/speech/962.htm
    潘慧玲(2004)。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台北市:高等教育。
    蔡孟娜(2011)。中小學國際教育政策內涵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蔡敏玲(2002)。教育質性研究歷程的展現:尋找教室團體互動的節奏與變奏。台北:心理。
    蔡清田、鄭又嘉(2007)。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教室課程實施之經驗課程研究。載於蔡清田(主編),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新猷與教務課程領導(頁23-61)。臺北市:五南。
    鄭揮豪(2014)。高中推動國際教育促進跨文化素養之研究-以桃園縣一所高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蕭福生、温博安(2014)。帶你看世界-國際教育在南湖。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11),43-47。
    鍾宜興、黃碧智(2013)。流動的文化疆界與跨界的心靈-國際教育相關概念的釐清。教育資料與研究季刊,110,1-26。
    顏佩如(2005)。全球化脈絡下的教育課題:全球教育。課程研究,1(1),55-83。

    貳、英文文獻
    Alton-Lee, A., Nuthall, G., & Patrick, J.(1993). Reframing classroom research: A lesson from the private world of children.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63(1), 50-84.
    Becker, H. S., Geer, B., Hughes, E. E., & Strauss, A. L.(1961). Boys in white: Student culture in medical school.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Bennett, K.P., & LeCompte, M.D.(1990). The Way Schools Work: A Sociological Analysis of Education. New York, NY: Longman.
    Birkett, D.(2011, October 20). The School I'd Like. Who made the grade? . The Guardian. Retrieved from http://www.theguardian.com/education/2011/oct/20/school-id-like-childrens-imagination
    Bogdan, R. C., & Biklen, S. K.(1992).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Bransford, J. D., Brown, A. L., Cocking, R. R., Donovan, M. S., & Pellegrino, J.W.(Eds.).(2000). How people learn: Brain, mind, experience, and school.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Cambridge, J., & Thompson, J.(2004). Internationalism and Globalization as Contexts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ompare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34(2), 161-175.
    Cook-Sather, A.(2002). Authorizing Students' Perspectives : Toward Trust, Dialogue, and Change in Education. Educational Researcher, 31(4), 3-14.
    Domina, T.(2007).Higher education policy as secondary school reform: Texas public high schools after of Hopwood.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29(3), 200-217.
    Elliott, J. G., Hufton, N. R., Willis, W., & Illushin, L.(2005). Motivation, engagement and educational performance: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the contexts for learning. Basingstoke, U.K.: Palgrave Macmillan.
    Erickson, F., & Shultz, J.(1992). Students’ experience of the curriculum. In P. W. Jackson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 A project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pp. 465-485). New York, NY: Macmillan.
    Fielding, M.(2001). Students as radical agents of chang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hange, 2(2), 123-141.
    Freire, P.(2000).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New York, NY : Continuum.
    Friedman, T. L.(1999). The Lexus and the olive tree: Understanding globalization. New York, NY: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Fullan, M.(2001). The new meaning of educational change. New York, NY : Teachers College Press.
    Gibson, M. A. (1987). Punjabi immigrants in an American high school. In G. B. Spindler & L. S. Spindler(Eds.), Interpretive ethnography of educ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pp. 281-312).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Gibson, M., & Bhachu, P. K.(1991). The dynamics of educational decision Making: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ikhs in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M. A. Gibson & J. U. Ogbu (Eds.), Minority status and schooling: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mmigrant and involuntary minorities(pp. 63-95). New York, NY: Garland.
    Good, T. L., & Brophy, J. E.(2008). Looking in classrooms(10th ed.). Boston, MA: Pearson Education.
    Goodlad, J. I.(1984). A Place Called School.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 New York, NY: McGraw-Hill.
    Held, D.(Ed.).(1991). Political theory today.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Holland, D. C., & Eisenhart, M. A.(1990). Educated in romantic: Women, achievement, and college culture. Chicago, I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olt, M.(2002). This time to start the slow school movement. Phi Delta Kappan, 84(4), 264-271。
    Jackson, P. W.(1966). The student's world.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66(7),345-357.
    Jackson, P. W.(1990). Life in classrooms.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Klein, M. F.(1991).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curriculum decision making. In M. F. Klein (Ed.), The politics of curriculum decision-making: Issues in centralizing the curriculum (pp. 24-41). New York, NY: SUNY Press.
    Lareau, A., & Horvat, E. M.(1999). Moments of social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race, class, and cultural capital in family-school relationships. Sociology of Education, 72, 37-53.
    Lionni, L.(1970). Fish is fish. New York, NY: Scholastic Press.
    Mitsoni, F.(2006). “I get bored when we don't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say our Opinion”: learning about teaching from students. Educational Review, 58(2),159-170.
    Morgan-Fleming, B., & Doyle, W.(1997). Children’s interpretations of curriculum event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3(5), 499-511.
    Ogbu, J. U. & Fordham, S.(1986). Black students’ school success: Coping with the “burden of acting White”. The Urban Review, 18(3), 177-206.
    Padgett, D. K.(2008). Qualitative methods in social work research. Los Angeles, CA: Sage.
    Patton, M. Q.(2002).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methods. Thousand Oaks, CA: Sage.
    Phelan, P., Davidson, A. L., & Cao, H. T.(1992). Speaking up: Students' perspectives on school. The Phi Delta Kappan, 73(9), 695-704.
    Pollard, A., Thiessen, D., & Filer, A.(1997). Children and their curriculum: The perspectives of primary and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Washington, DC: The Falmer Press.
    Rist, R. C.(1970). Student social class and teacher expectations: The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in ghetto education.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40(3), 411-451.
    Rogers, V.(1989). Assessing the curriculum experienced by children. Phi Delta Kappan, 70(9), 714-717.
    Rudduck, J., Chaplain, R. & Wallace, G.(Eds.)(1996). School improvement: What can pupils tell us? London, U.K.: David Fulton.
    Rust, V. D.(1999). Toward a Taiwanese educational policy: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indigenization. In National Forum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R.O.C.(Eds.), Educational Sciences: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Indigenization (pp. 29-53). Taipei, Taiwan: Yang-Chih Book Co.
    Thiessen, D.(2007). Researching student experiences i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An evolving field of study. In D. Thiessen (Ed.),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student experience i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pp. 1-76). Dordrecht, Netherlands: Springer.
    Thorkildsen, T. A., Nolen, S. B., & Fournier, J.(1994). What is fair? Children's critiques of practices that influence motiv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6(4), 475.
    Tye, K. A.(2003). Globalizing global education to nurture world citizens. Education Digest, 69(4), 18-23.
    UNESCO(2004). What is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UNESCO answers. San Sebastian, Spain: Author.
    Wang, M. C., Haertel, G. D., & Walberg, H. J.(1997). What helps students learn? Spotlight on students success. Laboratory for students success, 209, 59-75.
    Willis, P.(1977). Learning to labor: 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jobs. New York,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Wolcott, H. F.(1982). Mirrors, models, and monitors: Educator adaptations of the ethnographic innovation. In G. Spindler (Ed.), Doing the ethnography of schooling: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in action (pp 68-95). New York, NY: Holt, Rinehart & Winston.
    Yin, R. K.(201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5th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