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柏含
Chen, Bo-Han
論文名稱: 帝國邊境的協商:南岬燈塔的興建歷史及影響(1867-1895)
Negotiations in the Contact Zone of the Empires: The Establishment and Influence of the South Cape Lighthouse (1867-1895)
指導教授: 林欣宜
Lin, Hsin-Yi
口試委員: 張隆志
Chang, Lung-Chih
陳偉智
Chen, Wei-Chi
林欣宜
Lin, Hsin-Yi
口試日期: 2022/06/17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3
中文關鍵詞: 南岬燈塔李仙得大清海關牡丹社事件
英文關鍵詞: South Cape lighthouse, Le Gendre, Imperial Maritime Customs Service, Botan tribe incident
研究方法: 歷史研究法比較研究敘事分析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092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9下載:2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南岬燈塔坐落在恆春半島,日治時期曾入選臺灣八景,今日仍是熱門的旅遊景點。目前學界已能掌握南岬燈塔興建的主要脈絡,將其視為1867年羅發號事件後,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來臺協商、一手主導之結果,並由大清海關在1874年牡丹社事件後承擔興建之責。先行研究普遍突顯李仙得的影響力,但未進一步探討原住民、清政府官員與大清海關各方行動者對於南岬燈塔的態度及作為,更遑論燈塔落成後的影響。

    本論文認為,南岬燈塔是各方行動者在不同時間點、基於不同動機與關懷所造成之結果。李仙得雖在1872年3月與臺灣地方官員協商時,提出由大清海關在南臺灣興建燈塔之議,獲得臺灣地方官員首肯。然而直到牡丹社事件後,大清海關才承擔起在南臺灣興建燈塔的相關事宜。海關態度之轉變,實與牡丹社事件後,清政府看待南臺灣番地之態度有密切關係。換言之,李仙得對南岬燈塔之興建並非具有重要的影響力,反而是大清海關與清政府官員有更大的影響力。

    透過燈塔管理員喬治・泰勒在南臺灣活動留下的書寫作為切入點,以原住民文化觀點角度觀之,南岬燈塔是各原住民群體之間,競爭、奪取影響力的新管道。南岬燈塔最後在1895年的「終結」,則反映清政府及海關體制的徹底結束,並顯現出該座燈塔始終與控制模糊的番地治權有著緊密的關係。

    South Cape Lighthouse is located on the Heng-chun Peninsula. It was selected as one of the eight scenic spots in Taiwan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and still a popular tourist attraction today. At present, the academic community has been able to grasp the main context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outh Cape Lighthouse, and regard it as the result of the US Consul Le Gendre, who came to Taiwan for negotiation after the Rover incident in 1867. Prior research generally highlighted Le Gendre's influence, but did not further explore the attitudes and actions of other actors toward the South Cape Lighthouse, let alone the impact after its completion.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South Cape lighthouse is the result of various actors at different moment, based on different motivations and concerns. In March 1872, Le Gendre proposed should build a lighthouse in southern Taiwan, which was approved by the local officials in Taiwan. But the lighthouse proposal in 1872 was not adopted by the Imperial Maritime Customs Services, who was in charge Qing’s lighthouse affairs. It was not until after the Botan tribe incident that IMCS took up matters. The reason for the change is related to the attitude of the Qing government towards the aboriginal territory after the Botan tribe incident. In other words, Le Gendre did not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outh Cape Lighthouse, but rather the IMCS and Qing officials had greater influence.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South Cape Lighthouse, through the writings left by lighthouse keeper George Taylor's activities in southern Taiwan as an entry point,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ocal aboriginal culture, the South Cape Lighthouse is a new channel for competition and influence among various aboriginal groups. The final "end" of South Cape Lighthouse in 1895 reflected the complete end of the Qing government and Customs system, but from the attitude of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towards South Cape Lighthouse, it is obviously that the South Cape Lighthouse has always been closely related to the vaguely controlled aboriginal territory governanc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南岬燈塔的研究史 6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5 第二章 羅發號事件與燈塔構想之萌芽(1867-1872) 20 第一節 1867年案:劉明燈的權宜之計 21 第二節 1869年案:殊途同歸的共同目標 28 第三節 1872年案:舊瓶裝新酒 34 第四節 小結 40 第三章 李仙得與南岬燈塔的出現(1872) 42 第一節 「胡蘿蔔加大棒」:開路、禮金與燈塔 43 第二節 功敗垂成的最後一「博」 49 第三節 小結 57 第四章 大清海關與「意外的」南岬燈塔(1858-1874) 59 第一節 從《天津條約》到船鈔部(1858-1868) 60 第二節 大清海關燈塔計劃與臺灣 69 第三節 牡丹社事件與南岬燈塔 76 第四節 小結 84 第五章 各方行動者之態度與南岬燈塔之「終結」(1867-1895) 86 第一節 「海難救助」的另一面 86 第二節 建置與管理的衝突:以臺灣地方官員為例 92 第三節 喬治・泰勒的書寫中的燈塔新意象 99 第四節 制度與國家力量的轉移:1895年南岬燈塔的「終結」 108 第五節 小結 113 第六章 結論 115

    一、 史料〔依中、英、日文資料排序,以下同〕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排灣族領域圖〉,收錄於同氏編,《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排灣族・第一冊》。臺北:中研院民族所,2003。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辦公廳,《中國近代海關總稅務司通令全編: 總稅務司機要通令(1911-1949)》。北京:中國海關出版社,2013。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辦公廳中國海關學會編,《海關總署檔案館藏未刊中國舊海關出版物(1860-1949)》。北京:中國海關出版社,2019。
    李振華發行,《中外條約彙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64。
    吳松弟編,《美國哈佛大學圖書館未刊中國舊海關史料(1860-1949)》,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林樂知(Young John Allen)主編,〈中國臺灣生番前與美國立約條款〉,同治十三年七月十八日(1874年8月29日),收錄於華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印行,《萬國公報(一)》。臺北:華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68。
    班思德(T. R. Banister)著、李廷元譯,《中國沿海燈塔志》。上海:海關總稅務司公署統計科,1933。
    唐贊袞,《臺陽見聞錄》,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3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達飛聲(James Wheeler Davidson),陳正政三譯註,《福爾摩沙島的過去與現在》。臺南:臺灣史博館;臺北:南天出版社,2014。
    崑岡等奉敕著,《大清會典事例》。北京:中華書局,1991。
    海關總署《中外舊約章大全》編纂委員會,《中外舊約章大全》。北京:中國海關出版社,2007。
    陳文緯主修、屠繼善纂修,收錄於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恆春縣志》。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臺北:遠流、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2007。
    費德廉、蘇約翰主編;羅效德、費德廉中譯,《李仙得臺灣紀行》。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臺北:南天書局,2013。
    劉璈,《巡臺退思錄》,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2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黃富三、林滿紅、翁佳音主編,《清末臺灣海關歷年資料》,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籌備處,1997。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明清臺灣檔案彙編》。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臺北:遠流、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2008。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臺灣總督府檔案中譯本》。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第二二六種:清會典臺灣事例(第一冊)》。臺北:臺灣銀行,196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番事物產與商務》。臺北:臺灣銀行,1960。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臺北:臺灣銀行,1959。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甲戌公牘鈔存》。臺北:臺灣銀行,1959。
    盧德嘉纂輯、詹雅能點校,收錄於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鳳山縣采訪錄(上)》。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臺北:遠流、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2007。
    寶鑒編,《籌辦夷務始末:同治朝》。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
    Charles W. Le Gendre, No.73. United States Consulate for Amoy and the dependencies thereof, April 17th, 1872 [Le Gendre to Ferdinand Low].
    Charles W. Le Gendre, No. 82. United States Consulate for Amoy and the dependencies thereof, September 17th, 1872 [Le Gendre to Ferdinand Low].
    Charles W. Le Gendre,” China-Formosa. Formosa reports of Mr. C. W. Le Gendre”, U.S. Bureau of Foreign Commerce ed., Annual Report on the Commerci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Foreign Nations: Made by the Secretary of State for the Year Ending September 30, 1869. Washington: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871.
    Glen Dudbridge ed., Aborigines of South Taiwan in the 1880s. Taipei: Shung Ye Museum of Formosan Aborigines,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1999.
    John. K. Fairbank ed., H. B. Morse to the Inspector General of Chinese Maritime Customs, 1894-1895, Tamsui III. 1-135, 26 Sep 1894- 20 Jul 1895.
    J. Reginald Harding, “The Chinese Lighthouse Service,”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ngress, Glasgow, 1901. London: William clowes and sons, 1902.
    Robert Hart, The I. G. in Peking: letters of Robert Hart, Chinese Maritime Customs, 1868-1907, Edited by John King Fairbank, Katherine Frost Bruner, Elizabeth MacLeod Matheson;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L. K. Little. Cambridge, Mass.: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1975.
    Robert L. Jarman ed., Taiwan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ports 1861-1960-volume 1: 1861-1875. UK: Archive editions, 1997.
    T. Roger Banister, The Coastwise Light of China: An Illustrated Account of the Chinese Maritime Customs Lights Service. Shanghai: Inspectorate General of Customs, Statistical Dept, 1932.
    外務省調查部編,《大日本外交文書》。東京:日本國際協會,1936-1940。

    二、 近人專著

    方德萬(Hans van de Ven)著、姚永超,蔡維屏譯,《潮來潮去: 海關與中國現代性的全球起源》。山西:人民出版社,2017。
    王毅,《皇家亞洲文會北中國之會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
    必麒麟(W.A. Pickering)著,陳逸君譯,《歷險福爾摩沙─回憶在滿大人、海賊與「獵頭番」間的激盪歲月》。臺北:前衛出版社,2010。
    伍伶飛,《「西風已至」:近代東亞燈塔體系及其航運格局關係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21。
    杜德橋編、謝世忠・劉瑞超譯,《1880年代南臺灣的原住民族:南岬燈塔駐守員喬治・泰勒撰述文集》。臺北:原民會,順益博物館出版:南天發行,2015。
    李素芳編著、楊仁江審訂,《臺灣的燈塔》。臺北縣:遠足文化,2002。
    何偉亞(James L. Hevia)著、劉天路,鄧紅風譯,《英國的課業:19世紀中國的帝國主義教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林紋沛,《行旅致知:李仙得、達飛聲等西方人建構的臺灣知識(1860-1905)》。臺北:南天出版社,2020。
    林呈蓉,《水野遵:一個臺灣未來的擘畫者》。臺北:臺灣書房出版社,2011。
    馬歇爾・薩林斯(Marshall Sahlins)著、張宏明譯・趙丙祥校,《「土著」如何思考:以庫克船長為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范發迪(Fa-ti Fan)著、袁劍譯,《清代在華的英國博物學家:科學、帝國與文化遭遇》。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保羅・D・巴克萊(Paul D. Barclay)著、堯嘉寧譯,《帝國棄民日本在臺灣「蕃界」內的統治(1874-1945)》。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0。
    笠原政治著,陳文玲譯著、導讀,《日治時代台灣原住民研究史─先行者及其台灣調查》。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0。
    許毓良,《清代臺灣的海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張隆志,〈殖民接觸與文化轉譯:一八七四年臺灣「番地」主權論爭的再思考〉,收錄於甘懷真編《東亞歷史上的天下與中國概念》。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
    陳志豪,《清代北臺灣的移墾與「邊區」社會(1790-1895)》。臺北:南天出版社,2019。
    陳偉智,《伊能嘉矩: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4。
    普拉特(Mary Louise Pratt)著、方杰,方宸譯,《帝國之眼:旅行書寫與文化互化》。南京:譯林出版社,2017。
    費德廉、羅效德編譯,《看見十九世紀臺灣-十四位西方旅行者的福爾摩沙故事》。臺北:大雁文化出版社,2006。
    湯熙勇,〈清代臺灣的外籍船難與救助〉,收錄於湯熙勇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輯(下冊)》。臺北:中央研究院,1999。
    黃嘉謨,《美國與臺灣─一七八四至一八九五》。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6。
    鄧津華(Emma Jinhua Teng)著、楊雅婷譯,《臺灣的想像地理:中國殖民旅遊書寫與圖像(1683-1895)》。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8。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出版社,1979。
    羅伯特・埃斯基爾森(Robert Eskildsen)著、林欣宜譯,《日本與東亞的帝國轉型:臺灣出兵與日本帝國主義之萌芽》。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1。
    薩伊德(Edward W. Said)著,王志弘等譯,《東方主義》。新北:立緒文化出版社,1999。
    藤井志津枝,《日本軍國主義的原型─剖析一八七一~七四年臺灣事件》。臺北:三民書局,1983。
    龔李夢哲(David Charles Oakley)著,徐雨村譯,《福爾摩沙的洋人家族─希士頓的故事》。臺北: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2019。
    B.L. Mcgovern, Among the Head-Hunters of Formosa. London: Unwin, 1922; Taipei: SMC Publishing Inc. reprint, 1997.
    Charles W. Le Gendre, D.L. Fix and J. Shufelt ed., Notes of travel in Formosa. Tainan: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history; Taipei: SMC publishing inc., 2012.
    Charles O. Hucker, A dictionary of official titles in Imperial China.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Hsin-yi Lin, ”Large-scale Business Operation on the Mid-nineteenth Century Taiwan Frontier: The Case of Jinguangfu”,收錄於莊英章、簡美玲主編,《客家的形成與變遷(上)》。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頁37-85。
    Robert Bickers, The Scramble for CHINA: Foreign Devil in the Qing Empire, 1832-1914. London: Penguin Uk, 2013.
    Robert Esklildsen ed., Foreign Adventurers and the Aborigines of Southern Taiwan, 1867-1874: Western Sources Related to Japan’s 1874 Expedition to Taiwan. Taipei: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2005.

    三、 期刊論文

    王淑慧、蔡明坤,〈清末恆春地區涉外事件與鵝鑾鼻燈塔興建之關係(1867-1883)〉,《美和學報》,35:1(屏東,2016.5),頁29-46。
    王淑慧、蔡明坤,〈清末周有基在恆春地區的事蹟探究(1874-1882)〉,《美和學報》,32:1(屏東,2013.5),頁91。
    王國強,〈《中國評論》與19世紀末英國漢學之發展〉,《漢學研究通訊》,26:3(臺北,2007.8),頁21-32。
    朱瑪瓏,〈自由貿易、帝國與情報-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廣州紀事報》中的臺灣知識〉,《漢學研究》,32:2(臺北,2014.6),頁49-82。
    李佩蓁〈依附亦合作?清末臺灣南部口岸買辦商人的雙重角色(1860-1895)〉,《臺灣史研究》,20:2(臺北,2013.6),頁31-76。
    吳義雄,〈”福摩薩情節”與臺灣形象的建構-《中國叢報》臺灣論述解析〉,《近代史研究》,2014年第4期,頁52-66。
    陳詩啟,〈中國近代海關海務部門的設立與海務工作的設施〉,《近代史研究》,6(北京,1986.11),頁94-112。
    畢可思(Robert Bickers),〈1932年的石碑山─燈塔陰影裡的生與死〉,《省級中國》,1:1 (雪梨,2009.1),頁1-23。
    費德廉(Douglas Fix),〈Charting Formosan Waters: British Surveys of Taiwan’s Ports and Seas, 1817-1867〉,《漢學研究》,32:2(臺北,2014.6),頁7-48。
    楊仁江,〈赫德與臺灣早期的兩座洋式燈塔:西嶼燈塔與鵝鑾鼻燈塔〉,《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學報》,1(臺北,1996.6),頁142-145。
    劉縉紳,〈臺灣(沿海)外籍船難與燈塔之興建〉,《臺灣文獻》,42:3、4(南投,1993.12),頁64-65。
    謝長富,〈鵝鑾鼻燈塔前傳〉,《生態臺灣》,66(彰化,2020.1),頁49-68。
    Robert Bickers, “Infrastructural globalization lighting the China coast, 1860-1930s”, The Historical Journal, 56:2(Lodon,2013.6), pp. 431-458.

    四、 學位論文

    張安理,〈郇和(Robert Swinhoe,1836-1877)及其博物學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20。
    陳東昇,〈十九世紀後期西方傳教士眼中的臺灣漢人社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黃寶雯,〈打狗為何開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20。

    五、 網路資源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國立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清季職官表查詢系統〉。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清代職官資料庫〉。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人名威權檢索系統〉。
    Ian Keller, edited by Douglas Fix, “George Taylor,” 網站名稱:Formosa Nineteen Century Images, 網址:http://reed.edu/Formosa/texts/George TaylorBio.html, 2020年10月26日瀏覽。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