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美惠
論文名稱: 方東樹文章學研究
指導教授: 王更生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44
中文關鍵詞: 方東樹方植之昭昧詹言文章學桐城派氣脈說義法論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2下載:6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代為傳統與現代的關口,上承古文法之菁華,下開新文藝之先河,居承先啟後之契機。方東樹即處在此一動盪之開端,清代由鼎盛而乍衰之際,為了救亡圖存,特別揭舉﹁通經致用﹂之論,以發揚傳統,存續國魂。是以所論頗能紹繼前人成果,呈現時代精神,並具有開創未來之功用;於文章學之流變中,頗具有關鍵性。
    本文內容,凡分八章。首章緒論,說明研究之動機、資料和方法。第二章為理論之成因,依時運交移的刺激、學脈廣遠的輔翼,與閱歷觀照的體悟三目,以探究其理論所以能淵深富厚的由來。第三章為理論之基礎,即探尋其文學思想之傾向,循宗經立本的思想、經世致用的觀點,與文道合一的主張諸說,以明究其學說立論的根本。第四章為氣脈說,主要探討文章神氣諸般問題,依氣脈說之依據、內涵與應用說明,以見其集歷代文氣說的大成。第五章為義法論,主要探討文章內容與形式之配合,分創作義法與詩文六法論敘,以見其總結桐城古文法之成績。第六章為理論之特點,即其別於他人之見解,得文法互用、特重陽剛,與敘議寫三法諸論,以窺其因時制宜之應變。第七章為理論之作用,探討其承繼開創之功效,沿取融歷代文家之創作技巧、發揚桐城三祖之文論菁華、展現近代文法之時代特色,與提供現代寫作之重要資源四端,以論敘其影響與地位。第八章結論,總說其理論之特性、侷限與價值。末附主要參考書目,以說明資料來源。

    書影 自序 第一章 緒論::::::::::::::::::::::一 第二章 方東樹文章學理論之成因:::::::::::一七 第一節 時運交移的刺激::::::::::::: 一七 一、政局動盪 :::::::::::::::::::: 一七 二、學術多歧 :::::::::::::::::::: 二二 三、文學丕變 :::::::::::::::::::: 三一 第二節 學脈廣遠的輔翼::::::::::::: 三九 一、家學淵源::::::::::::::::::::: 三九 二、師門傳承::::::::::::::::::::: 四一 第三節 閱歷觀照的體悟:::::::::::::: 五一 一、見聞豐碩::::::::::::::::: 五一 二、發憤立言::::::::::::::::: 五四 第三章 方東樹文章學理論之基礎:::::::::::六三 第一節 宗經立本的思想:::::::::::::: 六四 一、宗法經典以厚其本::::::::::::::::: 六四 二、會通義理以求其醇::::::::::::::::: 六九 三、貫徹精一以立其誠::::::::::::::::: 七三 第二節 經世致用的觀點::::::::::::: 八一 一、切乎經濟以致其用::::::::::::::::: 八二 二、達於時變以樹其功::::::::::::::::: 八六 第三節 文道合一的主張:::::::::: 九五 一、文與道俱以行其遠::::::::::::::::: 九五 二、道與文合以騁其績:::::::::::::: 一○○ 第四章 方東樹文章學之氣脈說::::::::::::一一一 第一節 氣脈說的依據::::::::::::::: 一一一 一、由歷代文氣說探索:::::::::::::: 一一一 二、由中醫生理學追尋:::::::::::::: 一一七 第二節 氣脈說的內涵:::::::::::::: 一二五 一、孕育於三才:::::::::::::::: 一二五 二、綻放於辭氣::::::::::::::::: 一二九 三、體現於氣脈:::::::::::::: 一三五 第三節 氣脈說的應用:::::::::::::: 一四一 一、陶鈞文思::::::::::::::::: 一四一 二、涵養精神:::::::::::::::::: 一四四 三、調暢氣脈:::::::::::::::: 一四七 第五章 方東樹文章學之義法論:::::::::::: 一五七 第一節 創作義法::::::::::::::::: 一五七 一、義法之意義::::::::::::::: 一五八 二、義法之關係::::::::::::::::: 一六一 第二節 詩文六法::::::::::::::: 一六八 一、創意艱苦::::::::::::::::: 一六八 二、造語精當::::::::::::::::: 一七○ 三、選字貼切::::::::::::::::: 一七六 四、運材妙化::::::::::::::::: 一八二 五、用法適變::::::::::::::: 一八八 六、謀篇得宜:::::::::::::::: 一九七 第六章 方東樹文章學之特點::::::::::::: 二○七 第一節 文法互用論::::::::::::::: 二○七 一、藝術同理之整一性::::::::::::: 二○八 二、作法共通之兼容性:::::::::::::: 二一一 三、技巧相參之靈活性:::::::::::: 二一八 第二節 特重陽剛論::::::::::::::: 二二八 一、因勢制宜之時代性:::::::::::::: 二二八 二、取其偏勝之變通性::::::::::::: 二三二 第三節 敘議寫三法論::::::::::: 二四○ 一、獨樹一格之特殊性:::::::::::::: 二四○ 二、周合圓融之縝密性::::::::::::: 二四三 三、簡以馭繁之統合性::::::::::::: 二四五 四、具體明確之實用性::::::::::::: 二四八 第七章 方東樹文章學之作用:::::::::: 二五五 第一節 取融歷代文家之創作技巧:::::::::: 二五五 一、優游莊子之新奇佻巧::::::::::::: 二五六 二、取法屈騷之雄特精采::::::::::: 二五八 三、步軌史遷之疏氣調脈:::::: 二六○ 四、仿效韓愈之因道得文:::::::::::: 二六二 五、資酌歐文之情韻深長::::::::::::: 二六四 第二節 發揚桐城三祖之文論菁華:::::::: 二六九 一、祖述前賢以匯其神髓::::::::::::: 二六九 二、開拓新義以制其樞紐:::::::::::::: 二七五 第三節 展現近代文法之時代特色:::::::: 二七九 一、通經致用的時代意義::::::::::::: 二七九 二、執正馭奇的延展效應::::::::::::: 二八四 第四節 提供現代寫作之重要資源:::::::::: 二九一 一、就文章本源之追溯言::::::::::::: 二九一 二、就文章生命之塑造言::::::::::::: 二九四 三、就文章作法之雕琢言:::::::::: 二九七 第八章 結論::::::::::::::::::: 三○五 本論

    本參考書目之編列方式,主要採四部分類法,其中部分為因應實際編輯需要,而有所更易。首先,為突顯專家研究之性質,列有「方東樹專著」一類。其次,合「經史子」為一類,並依《四庫全書》此三部之子目,酌以羅布。再者,因考量所參引之集部著作繁重,特別將其再析分成「詩文集」、「詩文論」,與「文學史」三類。此外,另設「學位論文」與「單篇論文」二項,以綜理相關之學術研究。總計本論文主要參考書目,凡分七類。各類中著作之編次,參酌四部子目,以囿別區分;並依性質或時代編排。若無法類分者,則按出版先後為序。各書籍之出版時間,乃依出版社之著錄。
    一、方東樹專著類
    漢學商兌 清、方東樹著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清光緒己丑年(一八八九)刊本
    漢學商兌 清、方東樹著 台北:廣文書局 民國五十二年
    書林揚觶 清、方東樹著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清同治十年刊本
    書林揚觶 清、方東樹著 書目類編九二冊
    台北:成文出版社 民國六十七年
    大意尊聞 清、方東樹著 北京:北京出版社 二○○○年
    方東樹評古體詩選 清、王士禎選、方東樹評 台北:聯經出版社 民國六十四年
    汪 中編
    方東樹評今體詩鈔 清、姚 鼐 選、方東樹評 台北:聯經出版社 民國六十四年 汪 中編
    昭昧詹言 清、方東樹著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民國七年刊本
    昭昧詹言 清、方東樹著 台北:漢京文化 民國七十四年
    儀衛軒文集 清、方東樹著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清同治年間刊本
    攷槃集文錄 清、方東樹著 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藏
    清光緒二十年刊本
    攷槃集文錄 清、方東樹著 《續修四庫全書》別集類一四九七輯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九九五年
    二、經史子類
    ︵一︶經學
    十三經注疏 不錄作者 台北:藝文印書館 民國七十八年
    中國經學史 馬宗霍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五十五年
    清代學術史概論 梁啟超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民國四十五年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梁啟超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八十三年
    清代學術史研究 胡楚生 台北:學生書局 民國七十七年
    清代學術史研究續編 胡楚生 台北:學生書局 民國八十三年
    中國近代思想史論 王爾敏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八十四年
    晚清理學研究 史革新 台北:文津出版社 民國八十三年
    經世思想與文學經世 林保淳 台北:文津出版社 民國 八 十年
    歷史與思想 余英時 台北:聯經出版社 民國六十五年
    國學方法論文集 吳福助編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民國七十九年
    治學方法 應師裕康、王師忠林編著 高雄:復文出版社 民國八十一年
    (二)史學
    史記今註 漢、司馬遷撰、馬持盈註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六十八年
    漢書 漢、班 固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七 十 年
    清代通史 蕭一山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七十四年
    中國近代大事年表 不錄作者 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民國七 十 年
    中國近代史 李定一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民國七十二年
    重修安徽通志 清、吳坤修等修、何紹基等纂 台北:華文書局 民國五十六年
    桐城文化志 方爾文主修、汪福來主編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一九九二年
    清方儀衛先生東樹年譜 清、鄭福照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六十七年
    清儒學案 徐世昌 台北:燕京文化出版社 民國六十五年
    歷代名人年里碑傳總表 姜亮夫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五十四年
    近世人物志 金梁輯錄 台北:明文書局 民國七十四年
    清代傳記叢刊 周駿富輯 台北:明文書局 民國七十五年
    續修四庫全書總目 中國科學院圖書館 濟南:齊魯書社 一九九九年
    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稿本 中國科學院圖書館 濟南:齊魯書社 一九九六年
    清代文集篇目分類索引 王重民、楊殿珣等編 台北:國風出版社 民國五十四年
    (三)子學
    儒家哲學 梁啟超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民國五十八年
    黃帝內經 傅維康、吳鴻洲譯 成都:巴蜀書社 一九九六年
    黃帝內經今義 陳九如編著 台北:正中書局 民國七十五年
    新編中醫學概要 不錄作者 台北:啟業書局 民國六十八年
    中國醫學入門 彭蔚安編著 台北:立得出版社 民國八 十 年
    莊子集釋 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 台北:萬卷樓公司 民國八十二年
    三、詩文集類
    (一)別集
    陸士衡集 晉、陸 機 台北:新文豐書局 民國七十四年
    韓昌黎集 唐、韓 愈 台北:河洛出版社 民國六十四年
    柳河東先生集 唐、柳宗元 台北:河洛出版社 民國六十三年
    歐陽修全集 宋、歐陽修 台北:河洛出版社 民國六十四年
    王安石全集 宋、王安石 台北:河洛出版社 民國六十三年
    元豐類稿 宋、曾 鞏 台北:世界書局 民國五十二年
    蘇東坡集 宋、蘇 軾 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 民國二十二年
    音注蘇東坡文 宋、蘇 軾 台北:學海出版社 民國六十七年
    蘇轍集 宋、蘇 轍 台北:河洛出版社 民國六十四年
    戴名世集 清、戴名世撰、王樹民編校 北京:北京中華書局 一九八六年
    方望溪全集 清、方 苞 台北:世界書局 民國五十四年
    劉大櫆集 清、劉大櫆著、吳孟復評點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九九○年
    惜抱軒全集 清、姚 鼐 台北:世界書局 民國七十三年
    惜抱軒尺牘 清、姚 鼐 台北:廣文書局︽明清名人尺牘︾
    民國七十八年
    戴東原集 清、戴 震 台北:漢京文化公司 民國六十九年
    揅經室續集 清、阮 元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五十五年
    因寄軒文集 清、管 同 國家圖書館藏道光十三年刊本
    劉孟塗集 清、劉 開 台灣大學圖書館藏光緒十二年刊本
    柏山房文集 清、梅曾亮 台北:廣文書局 民國五十八年
    曾文正公全集 清、曾國藩 台北:世界書局 民國六十三年
    曾文正公日記 清、曾國藩 台北:老古文化公司 民國六十九年
    柏堂遺書 清、方宗誠 台北:藝文印書館︽叢書集成三編︾
    民國 六 十年
    桐城吳先生詩文集 清、吳汝淪 台北:文海出版社 民國五十五年
    (二)總集
    文選 梁、昭明太子主編、六臣注 台北:華正書局 民國六十九年
    古文辭類篹評註 清、姚鼐輯、王文濡校註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民國五十九年
    經史百家雜鈔 清、曾國藩編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民國 六十 年
    續古文辭類篹評註 清、王先謙輯、王文濡校註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民國五十九年
    吳評古文辭類篹 吳闓生編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民國 六十 年
    清人文集別錄 張舜徽 台北:明文書局 民國七十一年
    唐宋文舉要 高步瀛選注 台北:漢京文化公司 民國七十三年
    四、詩文論類
    (一)文學理論
    文心雕龍注 梁、劉 勰 撰、范文瀾注 台北:開明書局 民國四十七年
    文史通義校注 清、章學誠著、葉瑛校注 台北:里仁書局 民國七十三年
    古文析義合編 清、林雲銘 台北:廣文書局 民國五十二年
    藝概 清、劉熙載 台北:廣文書局 民國五十三年
    文學研究法 清、姚永樸 台北:廣文書局 民國 七十 年
    文心雕龍札記 黃 侃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民國六十二年
    文心雕龍斠詮 李曰剛 台北:中華叢書委員會 民國七十一年
    文心雕龍讀本 王師更生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民國七十七年
    文心雕龍研究 王師更生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民國七十八年
    文心雕龍新論 王師更生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民國 八十 年
    文心雕龍之文學理論與批評 沈 謙 台北:華正書局 民國七十九年
    中國文學理論 劉若愚著、杜國清譯 台北:聯經出版社 民國七十一年
    照隅室古典文學論集 郭紹虞 台北:丹青圖書公司 民國七十四年
    中國文學的本源 王師更生 台北:學生書局 民國七十七年
    中國散文學通論 朱世英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一九九二年
    中國古代文學創作論 張少康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民國八 十 年
    修辭學 黃師慶萱 台北:三民書局 民國六十四年
    應用修辭學 蔡師宗陽 台北:萬卷樓出版社 民國 九十 年
    文學與音律 謝雲飛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民國七十一年
    中國文學批評 方孝岳 台北:莊嚴出版社 民國七 十 年
    明清文學批評 張 健 台北:國家書局 民國七十二年
    清代文學批評論集 吳宏一著 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民國八十七年
    中國古代文學審美理論鑒識 殷 杰 武昌:華中師範大學 一九八六年
    文學理論資料匯編 不錄作者 台北:丹青圖書公司 民國七十七年
    中國歷代文學論著精選 郭紹虞主編 台北:華正書局 民國七十二年
    中國近代文學論著精選 郭紹虞主編 台北:華正書局 民國七十一年
    清代文學批評資料匯編 吳宏一、 葉慶炳編 台北:成文出版社 民國七 十 年
    (二)文章理論
    古文關鍵 宋、呂祖謙 台北:廣文書局 民國五十九年
    文章辨體序說 明、吳 訥 台北:長安出版社 民國七十二年
    文體明辨序說 明、徐師曾 台北:長安出版社 民國七十二年
    論文偶記 清、劉大櫆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孫敏堂叢書︾道光咸豐刊本
    初月樓古文緒論 清、吳德旋述、呂璜篹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叢書集成新編︾
    民國七十四年
    畏廬論文等三種 清、林 紓 台北:文津出版社 民國六十七年
    韓柳文研究法 清、林 紓 台北:廣文書局 民國六十五年
    涵芬樓文談 清、吳曾祺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五十五年
    論文雜記 劉師培 台北:廣文書局 民國五十九年
    文體論 薛鳳昌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七十三年
    文章學纂要 蔣祖怡 台北:正中書局 民國四十二年
    文章學 唐恩溥撰、陳應燿校錄 香港:唐德釗 一九六一年
    文章學 藺羨璧主編 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一九八五年
    文章學 孫移山主編 北京:檔案出版社 一九八六年
    文章學基礎 程福寧 長沙:湖南師範大學 一九八七年
    文章學導論 張壽康 台北:新學識文教中心 民國七十九年
    日本學者中國文章學論著選 王永照、吳鴻春編選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九九四年
    文章學與語文教育 曾祥芹主編 上海:教育出版社 一九九五年
    古文通論 馮書耕、金仞千 台北:中華叢書委員會 民國六十八年
    古文筆法百篇 李扶九 台北:東海出版社 民國六十六年
    作文百法 許恂儒 台北:廣文書局 民國六十九年
    古文法纂要 朱任生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七十三年
    評註文法津梁 宋文蔚 高雄:復文出版社 民國八十二年
    文章章法論 仇小屏 台北:萬卷樓出版社 民國八十七年
    古書修辭例 張文治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民國七十二年
    文章例話 周振甫 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民國八十三年
    文氣論研究 朱榮智 台北:學生書局 民國七十五年
    文氣與文章創作關係研究 朱榮智 台北:學生書局 民國七十七年
    文氣論詮 張靜二 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民國八十三年
    散文鑑賞藝術探微 馮永敏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民國八十七年
    韓愈散文研讀 王師更生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民國八十二年
    柳宗元散文研讀 王師更生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民國八十三年
    歐陽修散文研讀 王師更生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民國八十五年
    現代散文 鄭師明娳 台北:三民書局 民國八十八年
    現代散文廣角鏡 張春榮 台北:爾雅出版社 民國 九十 年
    五、文學史類
    (一)文學史
    中國文學史 葉慶炳 台北:學生書局 民國六十三年
    中國文學發展史 劉大杰 台北:華正書局 民國六十六年
    中國文學史初稿 邱師燮友、王師忠林等編著 台北:石門圖書公司 民國六十七年
    中國文學史 游國恩主編 台北:五南出版公司 民國七十九年
    中國近代文學史 任訪秋 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一九八八年
    中國近代文學發展史 郭延禮 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一九九一年
    中國散文史 陳 柱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六十三年
    中國散文通史 漆緒邦 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一九九四年
    中國散文史綱 劉 衍 湖南:教育出版社 一九九四年
    中國散文史 劉一沾、石旭紅 台北:文津出版社 民國八十四年
    中國散文發展史 張夢新 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 一九九八年
    中國散文史 郭預衡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九九九年
    (二)理論史
    中國文學批評史 郭紹虞 台北:藍燈文化出版社 民國七十九年
    中國文學批評史 王運熙、 顧易生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九九一年
    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 敏 澤 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一九九三年
    中國文學理論史 黃保真、成復旺、蔡鍾翔著 台北:洪葉出版社 民國八十三年
    清代文學評論史 青木正兒著、陳淑女譯 台北:開明書局 民國五十八年
    近代文學批評史 黃 霖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九九三年
    清代文學批評史 王鎮遠、鄔國平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九九五年
    中國文章學史 周振甫 北京:中國文聯公司 一九九四年
    (三)桐城派
    桐城文派評述 姜書閣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五十五年
    桐城文學淵源考 劉聲木 台北:世界書局 民國六十三年
    桐城派文學史 葉 龍 香港:龍門出版社 一九七五年
    桐城耆舊傳 馬其昶 台北:廣文書局 民國六十七年
    桐城文派學述 尤師信雄 台北:文津出版社 民國七十八年
    桐城派 王鎮遠 台北:國文天地 民國 八十 年
    桐城文派 王獻永 北京:中華書局 一九九二年
    桐城古文學派小史 魏際昌 石家莊:河北教育 一九九八年
    桐城文派:文章法的總結與超越 何天杰 廣州:廣州文化出版社 一九八九年
    桐城派述論 吳孟復 安徽:教育出版社 一九九二年
    桐城派研究 周中明 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一九九九年
    桐城派文學藝術欣賞 葉 龍 香港:繁榮出版社 一九九八年
    桐城派文選 王凱符、漆緒邦選註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一九八四年
    桐城派研究論文集 王氣中 合肥:安徽出版社 一九六三年
    桐城派研究論文選 安徽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合肥:黃山書社 一九八六年
    六、學位論文類
    (一)方東樹及其著作研究
    方東樹漢學商兌研究 林美珠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八十年度碩士論文
    方東樹詩論研究 康維訓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七十七年度碩士論文
    方東樹詩學源流及其美感取向之研究 郭正宜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
    八十二年度碩士論文
    方東樹詩論研究 謝錫偉 香港浸會學院
    八十三年度碩士論文
    方東樹文論研究 金 鎬 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
    八十六年度碩士論文
    (二)經史子及其相關研究
    晚清的反變法思想| 楊肅獻 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近代中國保守主義的一個分析 六十九年度碩士論文
    晚清文學思想之研究 李瑞騰 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七十六年度博士論文
    清咸同時期的財政 何 烈 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六十二年度博士論文
    清代地方學官制度 劉德美 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六十四年度碩士論文
    黃帝內經氣論身體觀之研究 林哲民 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
    八十八年度碩士論文
    黃帝內經氣論思想研究| 陳德興 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
    兼論精、氣、神概念的關係 八十九年度碩士論文
    (三)詩文論及其相關研究
    文心雕龍之創作論 黃師春貴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六十二年度碩士論文
    劉勰文心雕龍與經學 蔡師宗陽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七十八年度博士論文
    艾南英的時文理論 朴英姬 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八十二年度碩士論文
    劉師培及其文學研究 馮永敏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八十一年度博士論文
    明清文話敘錄 李四珍 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七十二年度碩士論文
    近代文話敘錄 林妙芬 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
    七十五年度碩士論文
    乾嘉文論 何石松 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八十一年度博士論文
    清代湘鄉派古文之研究 潘金英 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
    六十六年度碩士論文
    中國文體分類學的研究 諸海星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八十二年度碩士論文
    六朝文學體裁觀念研究 盧景商 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
    七十四年度碩士論文
    (四)桐城派及其相關研究
    桐城派古文義法研究 吳善成 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八十七年碩士論文
    方苞詩文研究 廖素卿 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八十一年度博士論文
    劉海峰論文偶記研究 鄭美慧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八十三年度碩士論文
    姚惜抱及其文學研究 張春榮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七十三年度博士論文
    曾國藩文學理論評述 莊雅州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六十一年度碩士論文
    吳曾祺涵芬樓文談研究 蔡美惠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八十四年度碩士論文
    七、單篇論文類
    (一)方東樹及其著作研究
    方東樹漢學商兌的通經致用思想 方東樹「漢學商兌」書后| 試論「訓詁明而義理明」之問題 方東樹〈辨道論〉探析 許 結 胡楚生 胡楚生 安徽師大學報哲社版一九八六年二期清代學術史研究 民國七十七年清代學術史研究續編 民國八十三年
    方東樹﹁昭昧詹言﹂析論 吳宏一 國立編譯館館刊 十七卷一期
    詩法鑒衡、鉤玄昭昧|方東樹詩論述評 許 結 江淮論壇一九八四年一期
    試論方東樹﹁昭昧詹言﹂的詩歌覽賞 劉文忠 江淮論壇一九八三年五期
    方東樹古文理論芻議 徐文博 桐城派研究論文選一九八六年
    論方東樹在桐城派文學理論建設中的作用 許 結 古代文學理論十三輯一九八八年九月
    論姚門四傑試論方東樹「義法說」 黃 霖金 鎬 江淮論壇一九八五年二月中文研究學報八十六年六月
    (二)經史子及文學史研究
    清代學風與乾嘉考證之學 張火慶 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十五卷六期
    帝國主義對近代中國的侵略及其危害 劉欽銘 內蒙古師大學報一九九○年第三期
    論鴉片戰爭與中華民族覺醒 劉毅政 內蒙古師大學報一九九○年第三期
    從制義叢話看科舉制度下的民風與世習 蔡榮昌 中山大學第一屆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論晚清的文學變革 趙慎修 文學遺產一九八九年第五期
    論清代散文的繁榮及其原因 王凱符 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一九九四年八期
    略談近代散文、翻譯、通俗文論的發展 徐中玉 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一九九四年十期
    傳統儒家與古代散文的歷史走向論中國文學批評的近代化 王琦珍黃 霖 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一九九四年九期中國近代文學國際學術會論文集一九九四年七月
    (三)詩文論及其相關研究
    文賦疏證 杜松柏 台北市女師專學報第二期
    文賦的藝術美建構基礎 劉忠惠 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
    一九九四年十二期
    曹丕文氣說考 楊 明 中國古典文學論叢第二輯
    文心雕龍之神理辨 程天祐、孟二冬 文學遺產一九八二年第三期
    文心雕龍論文學語言 陳思苓 文學遺產一九八二年第二期
    關於中國古代文章學理論體系|
    從文心雕龍談起 蔣 寅 文學遺產一九八六年第六期
    中國古代文論的形態特徵 楊星映、 盧開運 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
    一九九四年八期
    開拓中國古代文學理論的新局| 王師更生 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
    從整理文話談起 一九九四年四期
    論我國古今散文體類分合之價值原則與方法 王師更生 孔孟學報第五十四期
    漢魏六朝文體論的發展 穆克宏 文學遺產一九八九年第一期
    古文之品致與法度 葛 琳 台北市女師專學報第二期
    論中國散文之藝術特徵 王師更生 教學與研究第九期
    唐宋八大家及其散文藝術 王師更生 中國學術年刊第十期
    古代散文理論中「文氣說」的風格美指向 毛慧玉 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白少玉 一九九三年二期
    文氣:中國古代文學藝術整體論 張海青 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
    一九九四年四期
    文氣說的本體論內涵及其美學意義 劉文剛 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十五輯
    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文氣論 孟二冬、袁行霈 中國古典文學論叢第三輯
    試論陽剛陰柔之美 陳永標 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十輯
    論氣韻 劉衍文 文藝理論研究一九九一年第五期
    六朝的文氣論 廖蔚卿 思與言第五卷第四期
    試談中國傳統的文學批評形式|評點 徐克文 遼寧大學學報一九八三年三期
    散文鑑賞的聲律問題 曾錦坤 孔孟月刊廿九卷七期
    一九九一年三月
    (四)桐城派及其著作研究
    桐城派古文與時文的關係問題 錢仲聯 文學評論一九六二年二期
    論桐城派 敏 澤 江淮論壇一九八二年第六期
    桐城派的中興、改造與復歸 關愛和 文學遺產一九八五年三期
    試論桐城派文論的歷史特徵和美學特徵 莊 嚴 文學遺產一九八六年四期
    桐城派文風探源|兼論它流行長遠的原因 王氣中 江淮論壇一九八五年六期
    論桐城派與時代風尚 王鎮遠 文學遺產一九八六年四期
    桐城派散文理論述評 萬 陸 江淮論壇一九八六年第一期
    桐城派的立誠求真與道統文統情結 關愛和 河南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一九九○年第五期
    桐城派文論之研究︵上︶ 杜葆云 台北市女師專學報第六期
    桐城派文論之研究︵下︶ 杜葆云 台北市女師專學報第七期
    桐城派三題 吳孟復 江淮論壇一九八二年四期
    再談桐城派三個問題 吳孟復 江淮論壇一九八八年三期
    論方苞的﹁義法﹂論 王鎮遠 江淮論壇一九八四年一期
    千古文章未盡才— 鍾 揚 古今藝文八十九年二月
    論作為桐城派鼻祖的戴名世
    戴名世與桐城三祖的文論 葉 龍 國立編譯館館刊第廿三卷第二期
    桐城派方劉姚三家文論評述 馬茂元 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一輯
    方苞姚鼐的文論及其地位 顧易生 江淮論壇一九八二年第二期
    桐城於﹁義法﹂綜錯意見︵上︶ 杜松柏 中華文化復興月刊廿三卷六期
    一九九○年五月
    桐城於﹁義法﹂綜錯意見︵下︶ 杜松柏 中華文化復興月刊廿三卷六期
    一九九○年六月
    劉大櫆論文偶記探賾 馮永敏 台北市立師範學報第二十四期
    梅曾亮「以文論詩」及其在桐城之義理位階 林淑貞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九十年十二月
    從桐城到臺灣-----姚瑩與臺灣的淵源 丁亞傑 元培學報九十年六月
    曾國藩陰陽剛柔說「古文八訣」蠡測 李建福 興大中文學報八十七年六月
    林琴南與桐城派 呂立德 正修學報八十七年七月
    桐城派美學理論中的﹁神氣說﹂ 郁 沅 江淮論壇一九八二年六期
    說桐城派之﹁神﹂ 許 結 江淮論壇一九八七年一期
    桐城後學論古文八要 曾錦坤 東方雜誌廿二卷一期一九八八年七月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