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袁光儀 |
---|---|
論文名稱: |
晚明極端個人主義的「聖人之學」——「異端」李卓吾新論 |
指導教授: | 莊耀郎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87 |
中文關鍵詞: | 晚明 、個人主義 、異端 、聖人之學 、李卓吾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780 下載:16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提要
李卓吾是晚明爭議性極大的異端思想家,正統道學家詆之為「小人而無忌憚者」,五四以來學者則歌頌他是「打破封建禮教」的思想鬥士。儘管晚近學者已能正視李卓吾源出陽明心學的本質,但如何以儒學的角度來定位其思想,實尚有諸多討論空間。本論文重新審視晚明推崇卓吾者的言論,發現他們之贊揚,非但不是歌頌卓吾之「打破封建禮教」,相反地,是口徑一致地肯定卓吾之學乃「聖賢學問」。承陽明之後,相信「人皆可以為聖」,立志學聖且欲教天下人成聖,乃晚明思想家之共同特徵,卓吾之學,其宗旨目標,實亦求此「聖人之學」之進一步落實。故本論文立足於「聖人之學」的角度,重新看待卓吾學術,首先仍自卓吾之生命本質及其關懷,發掘卓吾之論學重心所在:其個人生命之關懷,歸於「為己之學」;其社會關懷,則首重「致用之學」;由專專為己與切實致用,卓吾開展一打破既有僵化教條之「多元價值觀」,由此發展出一套特異之極端個人主義的「聖人之學」。本論文分三方探討此一「價值多元」之聖人之學,曰:「聖凡與才德」、「理欲與義利」與「儒釋道一也」,其共通精神,即正視、肯定現實生命之種種局限,打破僵化價值觀之拘執,以「真」為唯一最高價值判準,而得以對現實萬殊給予一正面之價值衡定,一言以蔽之,即卓吾曰:「聖人不責人之必能,故人人皆可以為聖。」其特異之「聖人之學」固然迥異於傳統,但溯及儒學源流,則可知其前有所承;此外,本論文更以晚明理學殿軍劉蕺山之學做一對照,在其絕異與大同之處,更可見儒之所以為儒,而晚明儒學之總體成就,當合「正統」與「異端」兩造,方可見其全貌。經此多方探討,吾人以為,卓吾之儒學,縱有駁雜不純之處,然而其獨到之見解,對思考儒學之進一步開展,實有其積極之意義。故其所以被詆為異端者,當以袁中道所言:「出之也太早」之故,在二十一世紀的今日來看,卓吾之思想堪稱為超越時代的先驅者,而其超越時代處,非但不是叛聖異端,而正證明儒學之萬古常新!
參考書目
一、古籍部分
李贄著,張建業等編:《李贄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0
第一卷《焚書》、《續焚書》,第二、三卷《藏書(上)(下)》,第四卷《續藏書》,第五卷《初潭集》、《四書評》,第六卷《史綱評要》,第七卷《老子解》、《因果錄》、《道古錄》、《莊子解》、《永慶答問》、《柞林紀譚》、《九正易因》、《闇然錄最》、《孫子參同》
李贄:《李卓吾先生遺書》,明萬曆40年壬子陳大來刊本
潘曾紘編:《李溫陵外紀》,臺北:偉文,1977
王陽明撰、李贄編:《王陽明先生道學鈔》,明萬曆間己酉武林繼錦堂刊本
《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王弼注:《老子 帛書老子》,臺北:學海,1989
郭慶藩輯:《莊子集釋》,臺北:河洛,1974
劉卲:《人物志》,臺北:金楓,1986
張載:《張載集》,臺北:里仁,1979
朱熹:《四書集註》,臺北:學海,1988
黎靖德編:《朱子語類》,臺北:文津出版社
王陽明:《王陽明全書》,臺北:正中書局,1953
王陽明:《傳習錄》,臺北:金楓,1987
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學生,1983
劉宗周:《劉子全書》,臺北:華文,清道光刊本影印
劉宗周:《劉子全書及遺編》,京都:中文,1981
黃宗羲:《明夷待訪錄》,《黃宗羲全集》第一冊,臺北:里仁,1987
黃宗羲:《明儒學案》,《黃宗羲全集》第七、八冊,臺北:里仁,1987
黃宗羲等:《宋元學案》,北京:中國書店,《海王村古籍叢刊》,1990
袁黃:《了凡四訓》,尤雪行注本
張廷玉等:《明史》,上海古籍,1986
沈德符:《萬曆野獲編》,臺北:偉文,1976
董其昌:《容臺集》,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
陸楫:《蒹葭堂雜著摘抄》,臺北:商務,《叢書集成初篇》,第436冊
楊勇:《原抄本顧亭林日知錄》,臺南:平平,1974
王夫之:《讀通鑑論》,臺北:里仁,1985
紀昀:《四庫全書總目》,上海:東方,1930
焦循:《雕菰集》,臺北:鼎文,1977
二、近人論著(以下依姓氏筆劃排列)
卜正民著,方駿等譯:《縱樂的困惑:明朝的商業與文化》,臺北:聯經,2004
牛建強:《明代中後期社會變遷研究》,臺北:文津,1997
王煜:《明清思想家論集》,臺北:聯經,1980
王建:《中國明代思想史》,北京:人民,1994
王熹:《中國明代習俗史》,北京:人民,1994
王爾敏:《明清社會文化生態》,臺北:商務,1997
王日根:《明清民間社會的秩序》,岳麓書社,2003
毛佩琦等:《中國明代政治史》,北京:人民,1994
古清美:《明代理學論文集》,臺北:大安,1990
左東嶺:《李贄與晚明文學思想》,天津:天津人民,1997
左東嶺:《王學與中晚明士人心態》,北京:人民文學,2000
牟宗三:《理則學》,臺北:國立編譯館,1959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學生,1963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1968
牟宗三:《生命的學問》,臺北:三民,1971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學生,1983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學生,1985
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義》,臺北:學生,1985
牟宗三:《政道與治道》,臺北:學生,1986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學生,1989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學生,1990
牟宗三等:《當代新儒學論文集.總論篇》,臺北:文津,1991
牟宗三等著,周博裕主編:《寂寞的新儒家》,臺北:鵝湖,1992
朱謙之:《李贄:十六世紀中國反封建思想的先驅者》,武漢:湖北人民,1955
狄百瑞著,李弘祺譯:《中國的自由傳統》,臺北:聯經,1983
杜維明,東方朔:《杜維明學術專題訪談錄:宗周哲學之精神與儒家文化之未來》,上海:復旦大學,2001
杜婉言:《失衡的天平——明代宦官與黨爭》,臺北:萬卷樓,1999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1976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臺北:聯經,1987
李焯然:《明史散論》,臺北:允晨,1987
李明輝:《儒家與康德》,臺北:聯經,1990
李紀祥:《明末清初儒學之發展》,臺北:文津,1992
李洵等編:《明史論集》,吉林文史,1993
呂妙芬:《陽明學士人社群》,臺北:中研院近史所,2003
宋志明等:《陳獻章、王守仁、李贄》,臺北:商務,1999
肖萐父等:《中國哲學史》,北京:人民,1983
吳怡:《中國哲學發展史》,臺北:三民,1984
吳澤:《儒教叛徒李卓吾》,其書遍尋不獲,臺師大歷史系所藏亦已遺失,僅存其目
吳震:《陽明後學研究》,上海:人民,2003
何其敏:《中國明代宗教史》,北京:人民,1994
利瑪竇等著,何高濟等譯:《利瑪竇中國札記》,北京:中華書局,1983
林其賢:《李卓吾研究初編》,東吳中文所碩論,1982
林其賢:《李卓吾事蹟繫年》,臺北:文津,1988
林其賢:《李卓吾的佛學與世學》,臺北:文津,1992
林海權:《李贄年譜考略》,福州:福建人民,1992
林金樹等:《中國明代經濟史》,北京:人民,1994
林安梧主編,劉述先等著:《當代儒學發展之新契機》,臺北:文津,1997
林安梧:《儒學與中國傳統社會之哲學省察》,上海:學林,1998
林安梧:《道的錯置 中國政治思想的根本困結》,臺北:學生,2003
東方朔:《劉蕺山哲學研究》,上海:人民,1997
東方朔:《劉宗周評傳》,南京:南京大學,1998
周作人:《中國新文學的源流》,北平:人文書店,1932
周世輔:《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1976
周志文:《晚明學術與知識分子論叢》,臺北:大安,1999
周昌龍:《新思潮與傳統五四思想史論集》,臺北:時報文化,1995
周博裕主編,狄百瑞等著:《傳統脫學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1994
岩見宏、谷口規矩雄:《傳統中國的完成》,臺北:稻香,1998
邱敏捷:《參禪與念佛——晚明袁宏道的佛教思想》,臺北:商鼎文化,1993
侯外廬:《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1960
柏林(Isaiah Berlin)著,陳曉林譯:《自由四論》,臺北:聯經,1986
徐復觀:《儒家政治思想與民主自由人權》,臺北:八十年代,1979
容肇祖:《李卓吾評傳》,臺北:商務,1973
容肇祖:《明李卓吾先生贄年譜》,臺北:商務,1982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學生,1984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學生,1986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臺北:學生,1986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學生,1989
唐君毅:《文化意識與道德理性》,臺北:學生,1986
唐君毅:《人文精神之重建》,臺北:學生,1988
唐君毅:《中國人文精神之發展》,臺北:學生,1988
唐君毅:《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上)、(下)》,臺北:學生,1988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臺北:水牛,1989
韋政通:《儒家與現代化》,臺北:水牛,1989
島田虔次:《中國近代思惟挫折》,東京都:筑摩書房,1970
酒井忠夫:《中國善書研究》,日本:國書刊行會,1972
郝延平,魏秀梅主編:《近世中國之傳統與蛻變:劉廣京院士七十五歲祝壽論文集》,臺北:中研院近史所,1998
許蘇民:《李贄的真與奇》,南京出版社,1998
許建平:《李卓吾傳》,北京:東方,2004
許建平:《李贄思想演變史》,北京:人民,2005
許木柱譯:《徹底個人主義的省思》,臺北,南天,2002
夏咸淳:《晚明士風與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4
夏道平譯,海耶克著:《個人主義與經濟秩序》,臺北:遠流,1993
張其昀等:《陽明學論文集》,臺北:中華學術院,1972
張君勱:《新儒家思想史》,臺北:弘文館,1986
張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臺北:聯經,1990
張建業:《李贄評傳》,福州:福建人民,1992
張學智:《明代哲學史》,北京大學,2000
張豈之主編:《中國思想史》,臺北:水牛,1992
張豈之主編:《元明清史》,臺北:五南,2002
張佛泉:《自由與人權》,臺北:商務,1993
陳弱水:《論「成色分兩」說闡釋之流變》,臺北:學生書局,1978
陳萬益:《晚明小品與明季文人生活》,臺北:大安,1988
陳清輝:《李卓吾生平及其思想研究》,臺北:文津,1993
陳學文:《明清社會經濟史研究》,臺北:稻禾,1991
陳德和主編,王邦雄等著:《當代新儒學的關懷與超越》,臺北:文津,1997
曹淑娟:《晚明性靈小品研究》,臺北:文津,1988
淡大中文系主編:《晚明思潮與社會變動》,臺北:弘化,1987
敏澤:《李贄》,臺北:萬卷樓,1978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1980
嵇文甫:《左派王學》,臺北:國文天地,1990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論》,東方,1996
項維新,劉福增主編:《中國哲學思想論集宋明篇》,臺北:牧童,1976
黃仁宇:《放寬歷史的視界》,臺北:允晨,1988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臺北:食貨,1990
黃仁宇:《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臺北:聯經,2001
黃敏浩:《劉宗周及其慎獨哲學》,臺北:學生,2001
黃保真等:《中國文學理論史明代時期》,臺北:洪葉文化,1994
曾錦坤:《儒佛異同與儒佛交涉》,臺北:谷風,1990
彭國翔:《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臺北:學生,2003
費振鐘:《墮落時代 明代文人的集體墮落》,臺北:立緒文化,2002
溝口雄三著,林右崇譯:《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臺北:編譯館,1994
溝口雄三:《李卓吾:正統步異端》,東京都:集英社,1985
傅衣凌:《明代江南市民經濟試探》,臺北:谷風,1986
傅衣凌主編,楊國楨等:《明史新編》,臺北:雲龍,1995
傅偉勳:《「文化中國」與中國文化》,臺北:東大,1988
葉海煙:《中國哲學的倫理觀》,臺北:五南,2002
葉朗:《中國美學史》,臺北:文津,1997
楊祖漢:《儒學與康德的道德哲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
楊國平:《李贄與儒佛》,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
楊國榮:《王學通論:從王陽明到熊十力》,臺北:五南,1997
楊憲邦:《中國哲學通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95
楊亮功等:《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政治學》,臺北:商務,1989
廈門大學歷史系編:《李贄研究參考資料》(一、二、三輯),福州:福建人民,1977
趙吉惠等:《中國儒學史》,鄭州:中州古籍,1991
趙景雲等:《中國明代文學史》,北京:人民,1994
趙士林:《心靈學問——陸王心學與生命抉擇》,臺北:風雲時代,1993
鄢烈山、朱建國:《李贄傳——中國第一思想犯》,中國人民,1992
劉季倫:《李卓吾》,臺北:東大,1999
潘運吉:《衝決名教的羈絡:陽明心學與明清文藝思潮》,北京:湖南教育,1999
鄭志明:《明代三一教主研究》,臺北:學生,1988
鄭利華:《明代中期文學演進與城市形態》,上海:復旦大學,1995
鄧志峰:《王學與晚明的師道復興運動》,社科文,2004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商務,1976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臺北:學生,1977
錢穆:《論語新解》,臺北:東大,1991
錢滿素:《愛默生和中國————對個人主義的反思》,北京:三聯,1996
錢永祥:《縱欲與虛無之上》,臺北:聯經,2001
蕭萐父,許蘇民:《明清啟蒙學術流變》,瀋陽:遼寧教育,1995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聯經,1982
蕭振邦主編,何秀煌等著:《儒學的現代反思》,臺北:文津,1997
謝國楨:《明清之際黨社運動考》臺北:商務,1967
薩孟武譯,F.Oppenheimer著:《國家論》,臺北:東大,1977
羅光:《中國哲學思想史》,臺北:學生,1981
釋聖嚴:《明末佛教研究》,臺北:東初,1987
嚴壽澂:《近世中國學術通變論叢》,臺北:編譯館,2003
龔鵬程:《晚明思潮》臺北:里仁,1994
龔鵬程:《儒學反思錄》,臺北:學生,2001
三、學位論文
王財貴:《王龍溪良知四無說析論》,臺師大國文所碩論,國研所集刊35,1991
池勝昌:《耿定向與泰州學派》,臺師大歷史所碩論,1990
吳伯曜:《林兆恩四書正義研究》,彰師大國文所碩論,2001
李英嬌:《李贄初潭集研究》,南華文學所,2002
林麗月:《明末東林運動新探》,臺師大歷史所博論,1984
林宜蓉:《晚明文藝社會「山人崇拜」之研究》,臺師大國文所碩論,國研所集刊39,1995
林月惠:《陽明「內聖之學」研究》,臺師大國文所碩論,1988
金惠經:《李卓吾及其文學理論》,臺師大國文所碩論,1988
孫中曾:《劉宗周的道德世界——從經世、道德命題到道德內省的實踐歷程》,清大歷史所碩論,1991
袁光儀:《晚明之儒家道德哲學與世俗道德範例研究——了凡四訓、菜根譚與劉蕺山人譜之比較》,臺師大國文所碩論,1997
陳麗文:《王心齋思想與泰州學派》,臺師大國文所碩論,1986
莊溎芬:《王陽明與劉蕺山工夫論之比較》,臺師大國文所碩論,1994
曾錦坤:《劉蕺山思想研究》,臺師大國文所碩論,1983
黃明理:《「晚明文人」型態之研究》,臺師大國文所碩論,國研所集刊34,1990
黃明理:《范氏義莊與范仲淹——關於范仲淹的儒學史地位的討論》,臺師大國研所博論,1998
黃文樹:《李贄教育思想研究》,高師大教研所碩論,1993
游心怡:《李卓吾異端形象之探討———以其反假道學為討論核心》,臺師大國文所碩論,2005
鄭燦山:《王陽明思想中之存有與道德》,臺師大國文所碩論,1992
鄭幸雅:《晚明清言研究》,中正大學中文所博論,2000
鄭淑娟:《李卓吾儒學思想之研究》,逢甲中文所碩論,2002
四、單篇論文
王汎森:〈明末清初的人譜與省過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3:3,1993.7
王汎森:〈「心即理」說的動搖與明末清初學風之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5:2,1994.6
包遵信:〈王學的崛起和晚明社會思潮〉,《跬步集》,成都:四川人民,1986
池勝昌:〈試論李贄「不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的觀念史意義〉,《師大歷史學報》19,1991.6
呂妙芬:〈晚明江右陽明學者的地域認同與講學風格〉,《臺大文史哲學報》56,2002.5
呂妙芬:〈儒釋交融的聖人觀:從晚明儒家聖人與菩薩形象相似處及對生死議題的關注談起〉,《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2,1999.12
呂妙芬:〈聖學教化的弔詭:對晚明陽明講學的一些觀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0,1998.12
李向平:〈李贄——「詢問者」與「道德英雄」〉,收入范炯主編:《歷史的困惑(思想者卷)》,臺北:雲龍,1993
何俊:〈劉宗周的改過思想〉,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6,劉蕺山學術研討會論文
何淑宜:〈以禮化俗——晚明士紳的喪俗改革思想及其實踐〉,《新史學》11:3,2000.9
林麗月:〈晚明「崇奢」思想隅論〉,《師大歷史學報》19,1991.6
林惠勝:〈試論王龍谿「三教合一說」——以調息說為例〉,《中國學術年刊》14,1993.3
林惠勝:〈試論王陽明的萬物一體〉,《中國學術年刊》16,1995.3
林啟屏:〈儒學思想中的「批判精神」與「保守主義」〉,收入《春風煦學集》,臺北:里仁,2001
周質平:〈從異端到英雄——論晚近的李贄研究〉,《公安派的文學批評及其發展:兼論袁宏道的生平及其風格》,臺北:商務,1986
周昌龍:〈明清之際新自由傳統的建立〉,《二十一世紀》67,2001.10
洪銘水:〈明末文化烈士李卓吾的生死觀〉,《東海學報》39,1998.7
殷海光:〈自由主義的趨向〉,收入史華慈等:《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自由主義》,臺北:時報文化,1985
徐泓:〈明代社會風氣的變遷〉,《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明清與近代史組》,臺北:中央研究院,1989
袁光儀:〈才性之限制與成聖之可能性──藉《人物志》思考儒家有關「成聖」之理論問題〉,《中國學術年刊》22,2001
孫淑芳:〈獨一無二的異人形象——袁中道李溫陵傳析論〉,《長榮學報》2001.6
莊耀郎先生:〈王弼之聖人論〉,《中國學術年刊》13,1992.6
莊耀郎先生:〈魏晉玄學家的聖人觀〉,臺師大《國文學報》22,1993.6
莊耀郎先生:〈王弼儒道會通理論的省察〉,臺師大《國文學報》23,1994.6
莊耀郎先生:〈新儒家對傳統儒家所謂「異端」態度的考察〉,《中國學術年刊》21,2000
張永堂譯,Charles O. Hucker著:〈明末的東林運動〉,收入《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臺北:聯經,1979
郭芳美:〈「李贄評傳」讀後〉,《臺北商專學報》40,1993.6
陳清輝:〈禪學異端,相激相成,大放異彩——試論李贄之特異思想〉,《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學報》10,2002.9
陳學文:〈明代中葉棄農棄儒從商風氣與重商思潮的出現〉,《九州學刊》3:4,1990.9
黃文樹:〈李贄的思想根源〉,《孔孟月刊》378,1994. 2
黃文樹:〈泰州學派人物的特徵〉,《鵝湖學誌》20,1998.6
黃瑩暖:〈儒家的生死觀〉,《中國學術年刊》22,2001.6
楊祖漢:〈「無限心」的概念之形成〉,《鵝湖學誌》1,1988.6
楊祖漢:〈論王陽明的聖人觀〉,《鵝湖學誌》2,1988.12
楊祖漢:〈從王學的流弊看康德道德哲學作為居間型態的意義〉,《鵝湖學誌》33,2004.12
溝口雄三:〈論明末清初時期在思想史上的歷史意義〉,《史學評論》12,臺北:華世,1986
溫愛玲:〈從雙溪經典觀看李卓吾之「童心說」——析論「童心說」對於王學之繼承與發展〉,《東方人文學誌》2:4,2003.12
蕭美玲:〈李贄「童心說」的再詮釋及其在美學史上的意義〉,《東華人文學報》2,2000.7
戴文和:〈人人皆可以為聖人(佛、詩人)之探析——以王守仁、李贄、袁宏道三人為例〉,《僑光學報》,2001.10
戴文和:〈良知、童心與性靈初論〉,《僑光學報》
戴文和:〈評介王守仁、李贄、袁宏道三人對孔子和儒家經典的破執之見〉,《樹德科技大學學報》4:2,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