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一童
Zhang, Yi-Tong
論文名稱: 陸生來臺跨文化適應與社會支持之初探
A Study on Cross-Cultural Adjustment and Social Support of Mainland China Students in Taiwan
指導教授: 王永慈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ocial Work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3
中文關鍵詞: 陸生跨文化適應社會支持
英文關鍵詞: Mainland Chinese students, Cross-Cultural Adjustment, Social support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0391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8下載:3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自2011年台灣開放陸生來臺就學以來,已近八年的歷史,許多陸生都在高中畢業後來到台灣這樣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環境求學,而大陸與台灣在文化上又有諸多不同,因此陸生必然會經歷跨文化適應的過程,而本研究主要想探討,在此適應過程中,陸生在跨文化適應中面臨的困難為何、在適應過程中社會支持狀況為何,以及社會支持在其跨文化適應歷程當中起到的作用為何。因此,研究者在台北及台南招募受訪者,共計募得六位大學生作為受訪者接受訪談,採用質性研究的方法,進行半結構式的訪談,研究發現:
    1、陸生在臺跨文化適應大都經歷蜜月期、文化震動期以及文化適應期三個階段。
    2、多數陸生在飲食、風俗習慣、語言、學習、交通以及休閒娛樂上都有所不適應,而陸生在臺適應較為困難的則是政治層面的適應。
    3、社會支持對陸生在臺跨文化適應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在臺社會支持愈佳的陸生,其適應狀況也愈好。

    Taiwan has accepted mainland Chinese students to pursue academic degrees since 2011. Many mainland Chinese students graduated from high school and went to Taiwan to study. Although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are two Chinese societies, they still have many cultural differences. Mainland Chinese students inevitably experienced the process of cross-cultural adjustmen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find out: (1)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mainland Chinese students, (2) types of social support they had, and (3) functions of social support for reducing the cross-cultural stresses. Six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northern/southern part of Taiwan were interviewed. The in-depth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The major research findings as follows:
    1、To some extent, all the mainland Chinese students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of adjustment process as undergraduates.
    2、The difficulties during the adjustment process varied in terms of food, customs, languages, academic learning, transportations, and recreations. The political issues between two straits were also the obstacles of social adjustment for Chinese students.
    3、The strong and positive social support did help Chinese students in Taiwan. It shows that the stronger and more positive social support, the better adjustment.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4 第一節 陸生相關政策 4 第二節 陸生相關研究 8 第三節 跨文化適應 17 第四節 社會支持 2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3 第一節 質性研究之定義與運用之原因 33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35 第三節 資料收集方法 36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7 第五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38 第六節 研究的嚴謹性 39 第四章 研究發現 42 第一節 跨文化適應階段分析 42 第二節 跨文化適應狀況分析 63 第三節 陸生在臺跨文化適應的社會支持 101 第四節 自我因應策略 123 第五節 對未來陸生在臺跨文化適應之建議 12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6 第一節 研究結論與討論 136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44 參考文獻 148 附錄一 研究同意書 155 附錄二 訪談大綱 156

    中文文獻

    王雋安(2014)。港澳生與陸生來臺適應性之比較研究—以文化大學為例。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智盛、吳秀玲(2012)。陸生來臺政策之研究-『三限六不』的管制分析與政策論證。黃金10年兩岸關係的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大國發所、展望與探索雜誌社、中共研究雜誌社,2012年12月,頁214- 229。
    王慧君(2008)。臺北縣某高中學生知覺生活壓力、自尊、社會支持與自殺意念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王秋淑(2010)。開放陸生來台政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王蓓蕾(2013)。陸生來臺就學政策執行之研究—以二所國立大學為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井敏珠(1992)。已婚職業婦女生活壓力與因應策略、社會支持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江麗容(2007)。跨文化交際:文化衝擊與應對。英語教學,4(3),61-65。
    宋家緯(2012)。媒體立場對陸生來台就學政策報道與評論的差異分析~《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的比較(2008~2011)。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宋麗玉、曾華源、施教裕、鄭麗珍(2002)。社會工作理論:處於模式與案例分析。台北市:洪葉文化。
    宋思緯(2014)。開放陸生來臺政策影響之研究:以政治大學為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辛純靚(2006)。外籍勞工休閒與生活滿意度之研究—以桃園縣菲勞、外勞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英章(1985)。從健康、壓力與因應談全方位的身心均衡。學生輔導,34,16-29。
    吳月霞(2005)。國小高年級單親兒童親子互動、社會支持與其幸福感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承泰(2013)。兩岸大學生的國族認同:以Q方法論檢視。國立暨南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呂寶靜(2000)。老人朋友網絡支持功能之初探。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4(2),43-90。
    李曉萍(2011)。開放來台就學政策與機制(2008-2012)。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林明超(2017)。陸生政策研究—以陸生保健為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玲茹(2002)。社交機構員工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專業承諾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公立社教機構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瑞英、陳明鎮(2013)。視障老人壓力及壓力因應。身心障礙研究,11(3),P193-209
    孫碧佳(2015)。陸·生—來台陸生生活經驗之詮釋分析。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徐子惁(2014)。陸生來臺就學適應情形探究—以淡江大學為例。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文化教育組碩士論文。
    袁琳(2018)。社會工作碩士陸生之跨文化學習經驗初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向明,2007,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圖書。
    陳愉雅、張高賓,2012,諮商心理師五大心理特質、壓力因應策略與專業耗竭之相關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3,P1-24
    陳怡慧(2014)。陸生來臺學習滿意度及相關問題之研究—以國立屏東大學為例。屏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晴瀅(2015)。陸生對台灣中文俚語的了解及其音譯研究。雲林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碩士論文。
    陳秉華(2017)。多元文化諮商在臺灣。新北市:心理出版社。
    曹輝雄(2006)。國際觀光旅館餐飲部主管工作壓力、壓力因應與職業倦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觀光研究碩士論文。
    梁明樂(2013)。馬來西亞僑生在臺跨文化適應與休閒參與之研究。國立體育運動大學休閒運動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秀麗(2011)。影響台灣高等院校招收陸生績效之關鍵因素。大葉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張凱棠(2013)。我國陸生政策之研究:從民進黨派系政治觀察。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育嘉(2014)。一家人?異邦人?陸生來台的制度框架與國族劃界。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亞楠(2016)。適應在他鄉:陸生的社交媒體使用。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黃文燊(2009)。讀在異鄉為異客—外國學生跨文化適應之質性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黃雅涵(2016)。跨文化適應與經驗:在泰國華僑崇圣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碩士論文。
    黃俊勳(2000)。國中學生與犯罪少年社會支持與刺激忍受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美娥(2016)。在台陸生學習滿意度與生涯調試能力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黃崇山(2015)。社會運動對於臺港陸生政治認同的影響:以三一八學運和佔中運動為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單小琳(1990)。教師的社會支持及相關因素之探討。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1,123-154。
    湯甘(2015)。台灣新聞媒體及輿論對待陸生的情感傾向研究。交通大學資訊科技與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明仁、施春華、鄭夙芬、何啟功、陳順勝(1999)。在臺外籍勞工之適應困擾探討(電子版)。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2(1),93-107。
    楊雁斐(2015)。在台陸生之學習、生活和畢業走向滿意度調查研究。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楊雲喬(2013)。以沉默螺旋理論分析陸生在台表達意願之研究—以釣魚台列嶼主權歸屬之議題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福容(2008)。全球化對短期居留者從事海外短期職工之跨文化適應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一鳴(2018)。在臺陸生的跨文化適應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熊英君(2007)。國中生之內外控、社會支持、情緒智力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以板橋市國中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蔡昕璋(2011)。交換學生生活及學習適應探討之研究—以十位校薦女性交換學生。北商學報,20,175-204。
    蔡美娟(2012)。少子化趨勢下台灣高等教育招收陸生來台就學問題探討。朝野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蔡佳容(2017)。來台陸生所面臨的壓力種類與來源分析—以S科技大學為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運籌管理系碩士專班碩士論文。
    劉慶中、林立生、羅栩淳(2011)。開放陸生來台就學政策之發展。兩岸教育政策學術研討會。
    劉士華(2009)。以社會支持理論探討影響教師開發數位教材知識分享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鄭書婷(2015)。大陸學生來臺就學政策執行之研究—以逢甲大學為例。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魯嬪文(2016)。在臺經驗對兩岸化的影響:陸生觀點。政治大學亞太研究英語碩士學位學程(IMAS)。
    顏志榮(2016)。陸生來臺就學學習歷程與學習成效及臺灣師生對陸生政策相關知覺之研究。屏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意晴(2015)。陸生來臺動機、生活適應與學習成效之探討—以朝陽科技大學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失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Arkoff,A.(1968).Adjustment and Mental Health. New York: McGraw-Hill.
    Black & Mendenhal.(1991). The U-Curve Adjustment Hypothesis Revisited: A Review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 22 , P225.
    Church,A. T. (1982) . Sojourner adjustment.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1, 540-471.
    Cobb, S. (1976). 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of life stres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38, 300-314.
    House, J. S. (1981). Work Stress and Social Support.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Jiang,X.(2010).Chinese Engineering Students’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Graduate School.Doctoral of Philosophy(Education).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Kahn, R. L. (1979). Aging and social support. In M.V. Riley, (Ed.). Aging from birth to death: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pp.77-91).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Lazarus, R. S., & Folkman,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USA: Springer

    中文網頁
    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官網(2017)。陸生納入健保。2017年6月19日,取自https://www.mac.gov.tw/cp.aspx?n=B2C9ACBE62E87999 。
    余澤霖(2016)。健保納保,陸生何以不是滋味。2016年10月25日,取自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1025-opinion-yuzaklam-insurance/。
    教育部(2014)。臺教高(四)字第1020140814B號令,行政院公報資訊網。取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1264。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