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趙惠美
論文名稱: 親子共學美語圖畫書運用之行動研究
An Action Research on Parent-Child English Co-learning Project Using Picture Books
指導教授: 黃迺毓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9
中文關鍵詞: 親子共學圖畫書幼兒美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75下載:5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親子共學美語的歷程及成效。以親子共學為方法、圖畫書為學習媒介,探討親子共學美語中幼兒的轉變、影響親子共學美語成效的因素、親子共學對親子關係與親子互動的影響、以親子共學方式引導幼兒學習美語對家庭的助益、以及研究者在親子共學美語歷程中之專業成長。
    本研究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庭教育中心企畫、彩虹文化出版的「親子共學系列美語繪本」為工具;以回饋單、觀察記錄、親子共學札記、訪談記錄作為資料蒐集來源。本研究之發現如下:
    ㄧ、在親子共學美語歷程中,幼兒的態度由排斥到接受;行動上化被動為主動;心態上由認為是苦差事轉為樂在其中。
    二、親子共學美語可以改變親子間的互動,親子在輕鬆自然的情境下進行美語的學習,使親子互動方式更多元,亦提昇親子互動的品質與內容。
    三、父母積極與重視的態度、外來的協助與觀摩、投入的心思與時間、良好教材的選擇、教具及共學方法的有效運用等等都是影響親子共學美語成效的要因。
    四、親子共學美語為幼兒開啟了美語學習的一扇窗、提供了安全的美語學習環境、提供了符合其心理發展的學習方式、讓幼兒學習如何去學習、感受到家人的支持、關愛、鼓勵與讚美,在這種自然且充滿愛的環境下學習,讓幼兒獲得正向的學習經驗。
    五、親子共學美語為父母提供了一種自我探索與自我肯定、激發學習美語的動力與提升個人學習能力的機會。此外,親子共學美語也提供了一個讓父母認識與欣賞圖畫書、親子共學技巧學習的平台。
    六、對整個家庭而言,美語學習可成為家庭共同學習的課題、將其融入家庭生活中。此外,這種共學美語的方式也可為一般家庭提供一具效益且經濟的學習模式,更可以為家庭創造出優質的家庭生活模式。
    基於以上之發現,研究者認為「親子共學美語」對幼兒是可行的,非但可解除父母對幼兒學習美語「輸在起跑點」、加重經濟負擔、減少親子共處時間等等的憂慮,也可以幫助父母排除個人美語能力不佳之心理障礙,更可以讓親子一起享受親子共成長的喜悅。
    最後依據研究發現,本研究對未來研究者、幼兒園教師、幼兒的父母、幼兒園與教育行政當局提出相關之建議,期作為進一步研究或「親子共學」活動之推動與實施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process and effects of the Parent-Child English Co-learning Project (PCECP). The researcher conducted the experiment and discussed the changes of children, the factors of influence on the learning results, and the close interaction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PCECP was designed to help parents and children to learn English together by means of reading picture books, The English picture book series planned by the Family Education R&D Center of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hat promote the “Parent-Child Co-learning” movement. The materials were published by Happy Rainbow Publishing Company.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feedbacks, observations and parent-child reading notes.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The child’s learning attitude changed from passive to active. The child became more enthusiastic to learn English and even enjoyed it.
    2. PCECP change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arent and the child. The reading activities went smoothly and naturally. It improved the quality and contents of parent-child conversation.
    3. The parent’s attitudes, teacher’s supports and classroom observations, parent’s devotion, selection of good materials, teaching aids and co-learning methods were the factors to successful PCECP.
    4. PCECP was an effective way for young children to learn English. It provided a warm learning environment. Children experienced the supports, care, encouragement, and compliments from the parents. It gave children a positive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children learned a second language in a loving environment.
    5. PCECP offered parents an opportunity to explore and assure themselves, motivated them to learn English and to improve themselves. Parents learned to appreciate picture books and to build their story-telling skills.
    6. Learning English could be a core learning activity for the family. Besides, Home Reading was an efficient and economical way of learning English that allowed parents to spend quality time with children.
    Based on the findings, the researcher suggested that PCECP was an efficient way to help children learn English. Parents not only saw that their children could learn English through playing at an early age, and it was a release from financial burden of learning English in the future. By this way, parents would not feel guilty of spending less time with their child, had more confidence in English, and pleased to see the growth in each other.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的.........................4 第三節 名詞釋義.............................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學習型家庭...........................7 第二節 親子共學.............................13 第三節 兒童語言學習.........................17 第四節 親子共學與兒童學習...................24 第五節 兒童美語學習與圖畫書.................2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研究流程...................30 第二節 研究現場與研究對象...................33 第三節 研究工具.............................35 第四節 研究者背景與角色.....................35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36 第六節 研究限制.............................3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第一節 親子共學美語的開始與兒童的轉變.......39 第二節 影響親子共學美語成效的要因...........46 第三節 親子共學美語對親子互動的影響.........53 第四節 親子共學美語對家庭的助益.............60 第五節 「親子共學美語」工作坊成員回饋與分析.6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89 第二節 建議.....................................90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份.................................95 二.英文部分.................................101 附錄 附錄一 參與「親子共學美語」研究意願書...........103 附錄二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問卷.....................104 附錄三 「親子共學美語」工作坊上課觀察與訪談一覽表 ........................................105 附錄四 「親子共學美語」工作坊活動觀察與帶領省思表 ........................................106 附錄五 「親子共學美語」工作坊學習回饋單.........107 附錄六 「親子共學美語」工作坊課程設計...........115 附錄七 「親子共學美語」活動觀察紀錄表...........133 附錄八 「親子共學美語」工作坊學員焦點訪談紀錄表 ........................................134 附錄九 「親子共學美語」兒童訪談紀錄表...........136 附錄十 「親子共學美語」活動家庭觀察員訪談紀錄表 .......................................137 附錄十一 親子共學美語花絮―親子共學活動.........138 附錄十二 親子共學美語花絮―學員自製之教具.......139 表 錄 表3-2-1 成員基本資料...........................34 表3-2-2 親子共學家庭觀察員資料.................35 表3-5-1 資料編碼一覽表.........................37 表4-3-1 親子參與共學美語活動前、後的互動情形...57 表4-5-1 學員學習結果評量.......................70 表4-5-2 對帶領人的回饋分析對帶領人的回饋分析...73 表4-5-3 親子共學活動各組親子使用共學方式頻率一覽表..76 表4-5-4 工作坊學員學習總心得...................79 圖 錄 圖3-1-1 研究流程..............................32

    中文部分
    王冠惠(1997)。學習型組織建立之研究-以大自然文化事業公司為個案探討。政大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麗菱、洪久賢(1999)。「單親學習家庭」推動策略規劃之研究。中華家政學刊,28,1-15。
    方隆彰(1999)。學習型家庭氣氛的塑造。學習型家庭理論與實務
    研討會議手冊,97-100。教育部。
    石明原(2002)。國民小學父母參與學校活動之成效研究-以L國民小學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伍淑梅(2002):讀好故事,學英語不難。學前教育月刊,7,43-44。
    朱愛群(1997)。學習型組織意涵之探討。警學叢刊,27(5),153-173。
    朱惠美(2003)。小朋友學ABC:談英語啟蒙教育規劃。國際化之路-台灣英語教育的未來研討會會議手冊(暨論文集),49-54。台北:國立台灣大學。
    吳幸玲(1991)。親子共擁書香。台北。牛頓。
    吳清山(1997)。學習型組織理論及其對教育革新的啟示。國教月刊,43,1-70。
    吳明玨(2000)。教育部推廣學習型家庭之規劃。成人教育,55,36-45。
    吳信鳳、張鑑如(民90)。英語學習年齡的迷失:從學習關鍵期談台灣學前幼兒的英語教育。幼兒發展第二語言的理論與實施研討會論文集,22-41。
    吳敏蘭(2002)。家裡如何製造英語情境並利用圖畫書學英文?親子共學英文父母手冊,33-36。台北:教育部。
    沈添鉦(1997)。鷹架在語言發展中的角色:母語學習及第二語帶領之實況分析與比較。國立嘉義師院國民教育研究學報,3, 1-24。
    林佩蓉(2004)。上全英語幼兒園要付多少代價?载於幼兒英語政策說帖,網址:http//www.kids.tp.edu.tw/
    林麗惠(2003)。親子共學。家庭生活手記,13-16。台北:教育部。
    林惠蓉(1999)。從年齡與動機談兒童英語學習。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集II。台北:教育部。
    林惠蓉(2002).溝通式帶領對學童英語及文化學習之效益。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林佩予(2002)。從語言發展的多元路徑談幼兒學美語。成長幼教季刊, 50,13-16。
    林慧麗(2002)。自自然然習得英文-親子共讀心得分享。成長幼教季刊,50, 25-28。
    林勤敏(2001)。學習型家庭:快樂的共學與成長。社教資料雜誌, 270,7-10。
    林伯英(1992)。林伯英教授談英語帶領。教育研究,23,4-9。
    林良(1989)。淺語的藝術。載於林文寶主編之兒童文學論述選集。台北:幼獅文化。
    林義男(1988)。國小學生家庭社經背景、父母參與及學業成就的關係。國立台灣教育學院輔導學報,11,95-141。
    李 櫻(2004)。從國內的英語環境談當今幼兒英語的亂象。载於幼兒英語政策說帖,網址:http//www.kids.tp.edu.tw/
    李賢華(2002)。為什麼要「親子共學」英文?。親子共學英文父母手冊,23-25。台北:教育部。
    李靜秋(2002)。幼兒英語帶領之應然與實然-從全語言觀點切入。成長幼教季刊,50,29-32。
    李錫津(2000)。家庭共學樂融融。學習型家庭指導人員手冊。台北: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余光雄(1998)。談國小兒童英語課程實施後的問題及解決途徑。第十五屆中華民國語文帶領研討會論文集,149-157。台北:文鶴。
    松居直(Tadashi Matsui)著(1995)。幸福的種子(WATASHI NO EHORON)。(劉滌昭譯)。台北:台灣英文雜誌社。(原作1981年出版 )
    金瑞芝(2000)。親子共讀圖畫書之歷程:三歲與五歲組的比較。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1,193-208。
    范志恆(2003)。也回應幼兒該學英語和電腦嗎?幼兒教育,270,34。
    施秀玉(2003)。家庭共學-親子團體對親子互動之影響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玉惠、朱惠美(1999)。國小英語課程之精神與特色。國小英語師資培訓研討會論文,27-30。台北市:教育部。
    信誼基金會(1990)。幼兒閱讀現況調查研究。信誼基金會學前教育研究。
    秦翠虹(2003)。合作學習對國小英語帶領成效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唐榮昌(1994)。個人變相及家庭環境變相對幼兒早期閱讀能力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福元(2001)。家庭教育叢書系列之一-巨變時代的親職關係。台北:教育部教育司。
    翁福元(1999)。從邁向學習社會談學習型家庭之社會支援網路的建構-一個研究的初步規劃。學習型庭理論與實務研討會會議手冊,103-110。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8)。邁向學習社會。台北:作者。
    聖吉(Senge,P.M)(1994)。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The fifth discipline ─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郭進隆譯。台北:天下文化。(原作1990出版)
    郭恩惠(2002)。親子甜蜜共學。親子共學英文父母手冊,16-18。台北:教育部。
    郭恩惠主編(2002)。Happy Rainbow美語繪本親子共學系列。台北:彩虹兒童文化、台灣師範大學家庭教育中心。
    郭筱雯(2002)。改變生命的學習。親子共學英文父母手冊,6-8。台北:教育部。
    陳明宜(2002)。親子共學英語與生命。親子共學英文父母手冊,9-11。台北:教育部。
    陳秋蘭(2002)。由語言學習及兒童發展理論探討愈早學習英文是否學得愈好。幼兒發展第二語言的理論與實施研討會論文集,97-104。
    陳秋蘭(2002)英與童書在幼兒較學上的應用。第六屆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3-45。台北縣:富春文化。
    陳淑雯(2003)。親子共讀團體輔導對健康家庭、親子關係和家庭氣氛輔導效果之 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張武昌(2004)。全美予的迷思–幼兒外語學習時機與方式。载於幼兒英語政策說帖,網址:http//www.kids.tp.edu.tw/
    張湘君、張鑑如(2001)。幼兒園實施外語課程及聘僱外籍教師從事外語帶領之可
    行性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
    張麗雪(1999)。幼兒學美語,及早開始?。學前教育,21(11),5-10。
    許素梅(1999)。家庭與學習。北縣成教:輔導季刊,14,53-56。
    許月貴(2001)。幼兒教育階段實施英語帶領之探討。幼兒發展第二語言的理論與
    實施研討會論文集,105-141。
    黃富順(2003)。家庭學習。家庭生活手記,5-8。台北:教育部。
    黃榮村(2002)。親子共學-生命英語融一起。親子共學英文父母手冊,4-5。台北:彩虹兒童文化。
    黃迺毓編(民2001)。閱讀四季-親子閱讀指導手冊,7-19。台北:教育部。
    黃迺毓編(民2002)。學習家庭是最親密的組織。豐盛與甘甜─學習型家庭專刊,9-10。台北:教育部。
    黃迺毓等編著(2003)。家庭概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黃富順(1999)。學習型組織緣起、意義、特性與實施。學習型組織。台北:師大
    書苑。
    黃世鈺(1998)。從家庭生態系統的建構與統合談變遷社會中家庭教育的因應。家庭教育雙月刊,2,14-18。
    黃瑞琴(1994)。幼兒的語文經驗。台北:五南。
    黃自來(1992)。美國文化價值觀與英語帶領。英語帶領,3(4),4-25。
    曾月紅(2000)。兒童英語文帶領─全語文觀點。台北:五南。
    曾建肇(1999)。兒童英語啟蒙教材的編纂與篩選。班級經營,4(2),3-10。
    詹餘靜(1999)。從英語帶領法的發展談有效的國小英語帶領(上)。教師之友,40(2),7-23。
    詹餘靜(1999)。從英語帶領法的發展談有效的國小英語帶領(下)。教師之友,40(3),46-52。
    靳洪剛(1994)。語言發展心理學。台北:五南。
    楊碧雲(2000)。台北市學習型家庭方案的推動。學習型家庭指導人員手冊。台北市政府編印。
    楊怡婷(1995)。幼兒閱讀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式美(2001)。英文說故事指導及其在國小英語教學之應用。國教輔導,40(5),6-11。
    廖永靜(2001)。學習型家庭的理論基礎。台灣教育,610,10-19。
    廖永靜、林淑玲(1999)。學習型家庭理論與新課題。學習型家庭理論與實務研討會會議手冊,1-14。台北:教育部。
    廖美玲(1999)。如何利用兒童故事書來教英語。陳秋蘭、廖美玲主編,嶄新而實用的英語教學,203-228。台北:敦煌書局。
    歐陽誾、柯華葳、梁雲霞(1990)。我國國民小學學生家長參與子女學習活動之研究。教育心理與研究,13,265-306。台北:國立政治大學。
    歐陽誾(1989)。我國國民小學學生家長參與子女學習活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春美(2004)。會說英語的老師≠專業幼教老師。载於幼兒英語政策說帖,網址:http//www.kids.tp.edu.tw/
    蔡家宇(2002)。「學習型家庭方案」參與者的學習經驗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諍樺(2001)。家長對幼兒美語學習態度探討—以高雄為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培村(1999)。家也是個創作劇場,談學習型家庭組織。學習家庭,6-7,高雄:高雄市政府教育局。
    劉鎮寧(2000)。探討學習型家庭的概念內涵與規劃策略。成人教育,55, 29-35。
    劉鎮寧(2001)。輕鬆擁有學習型家庭。社教資料雜誌,270, 5-6。
    謝國平(1991)。第二語言習得的兩個課題與英語教學。英語教學,16(2),
    29-33。
    藍蕾(2001)。呈現語言的全貌-故事教學在幼兒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國際兒童教
    育協會中華民國分會幼兒發展第二語言的理論與實施研討會。142-149。
    鍾燕宜(1996)。學習型組織的的意涵與批判。人事管理,33(9),4-19。
    蕭寶玉(1996)。美國國家識字方案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素碧(1987)。幼兒的發展與輔導。台北:文景。
    羅瑞宇(2000)。如何讓幼兒喜歡學英語-早期英語教育成功的要點。親子教育 93, 14-15。
    蘇振明(2002)。圖畫書與兒童教育。載於「台灣兒童圖畫書導賞」,13-15。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蘇以文(2003)。國語文教育與英語教育的關係。「國際化之路-台灣英語教育的未來」研討會會議手冊,5-11。國立台灣大學。
    魏惠娟(1998)。我國家庭共學方案之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魏惠娟(1999a)。學習型家庭的規劃與實施策略。學習型家庭理論與實務研討會議手冊,57。台北:教育部。
    魏惠娟(1999b)。學習型家庭方案:從理論到實踐。台北:五南。
    魏惠娟(1999c)。學習型家庭:從理論到實踐。學習型組織。台北:師大書苑。
    魏惠娟(2000)。學習型家庭及其規劃方法。學習型家庭指導人員手冊,8-19。台北:台北市政府編印。
    英文部分
    Chavkin, N﹒(1989).Debunking the myth about minority parents . Educational Horizons 67(4) , 119-123.
    Dunn, O.(1994)。Help Your Child with a Foreign Language. Singapore:Berlitz Publishing Company, Inc. I
    Chomsky, N.(1975).Reflections on language. NY:Pantheon
    Edwards, L﹒J﹒(1997)﹒A study of relationship of parent involvement﹐school climate﹐and student achievement. Ph﹒D﹒dissertation﹐Kansas State University.
    Flynn, D. A﹒(1996)﹒The effects of Parent involvement on student success (academic achievement, Parent education, preschool)﹒Ph﹒D﹒Dissertation ,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Gestwicki, C.(1992).Home﹐school and community relations﹒Delmar Publishers﹒
    Greenwood, G. E. & Hickman, C. W.(1991).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parent involvement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education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91(3), 279-288
    Jones, J. D﹒(1998)﹒Parental support of learning in low S.E.S children:Case studies of four first-grade Parents and their children . University of Houston .
    Krashen, S. D.& Terrel, T. D.(1983). The natural approach: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the lassroom . New York:Penguin Press .
    Larsen–Freeman, D.,& Long, M.H.(1991). 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 . New York:Longman .
    Lenneberg , E. H.(1967). B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language . NY:Wiley .
    Reichertz , D. &Frankel, H.(1990).Family environments and problematic adolescents:Toward an empirically based typology.Community Alternatives.2,51-74。
    Rollins , B. C.& Thomas, D. L.(1979).Parental support, power and control techniques in the socialization of children. In W . R . Burr, R. Hill,E. I. Nye & I. L. Reiss(Eds.), contemporary theories about the family . Vol (1),N Y:
    Free press .
    Schumann, J. H.(1980). Affective factors and the problem of the age in second acquisition . In K.Croft(Ed.)﹐Readings of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pp.222-247).
    Sinner, B . F .(1975). Verbal behavior . NY:Appleton-Century-Crofts.
    Snow, C.E.,& Hoefange–Hohle, M.(1977).Age differences in the pronunciation of foreign sounds. Language and Speech,20,357–365.
    Snow, C.E., & Hoefange–Hohle , M.(1978).The critical age for language acquisition:Evidence from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Child Development,49,1114–1128.
    Tabors, P. O.(1997).One Child,Two Languages:Children Learn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Baltimore:Paul H﹒Brookes﹒
    Vincent, C. (2000). Including Parents?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West, A . , Noden , P. & Edge, A . (1998) .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education in and out of school . 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24(4) , 461- 484.
    Vygotsky , L.(1978).Mind in society: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Whitehurst, G. J. & Angell, A. L.(1994).The role of Home Literacy Environ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Ability in Pre-school Children from Low-income Families. Early Children Research Quarterly, 9, 427-440.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