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高荻華
論文名稱: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解經研究
指導教授: 夏長樸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6
中文關鍵詞: 朱熹四書經學詮釋理學儒學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87下載:7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論文提要

    宋代知識份子看似大膽妄為的疑經、改經現象,事實上是一種理性精神的抬頭,而這種理性精神的抬頭和整個歷史文化的發展有很大的關聯。歷史文化的發展亦即意味了時代的轉變。傳統經學以「禮」為核心的詮釋主軸,到了宋代,尤其是自認居於儒學及文化正統的理學家,轉而以「天理」來闡述聖人之言,這樣的轉變事實上即意味著文化核心價值的轉變。本論文試圖透過對照鄭玄、趙岐、皇侃、孔穎達等傳統經學注疏和宋代朱子《四書章句集注》的新注,在經典詮釋的脈絡裡看中國經學從漢唐到宋代、由「禮」到「理」的價值轉向,同時也透過這樣的轉向來看朱子《四書章句集注》的解經思想與方法,及經學史上的意義與價值。

    就解經方法而言,朱子「通經求理」的解經思考並不是憑空而來。如果魏晉時代王弼、郭象等人關於「意在言外」、「得魚忘荃」等「言意之辨」的討論,是對「經典文本」與「聖人之意」關係的思考與反省,那麼朱子「通經求理」的解經方法便是「言意之辨」落實於經典詮釋的進一步發展。朱子將「經典文本」(聖人之言)視為「載具」,通過「經典文本」(聖人之言)求「聖人之意」,然後窺探「聖人之意」背後含醞的「天理」,並以「天理」作為最終極的追求價值與目標。如此一來,在「聖人之言」裡,可以領悟「天理」的存在,則「經學」便不單單只是「經典」注疏之學,而是追求「天理」的學問。就漢唐傳統經學「通經致用」的觀點來看,注疏「經典」所可能彰顯的,是一個社會倫理、文明結構的理想,但在朱子「通經求理」的解經思想和方法下,注疏「經典」卻轉而成為說明「真理」的過程。

    中國傳統儒家由先秦、兩漢至唐,是以「禮」,或者說社會倫理秩序為核心,強調的是人與人、人與社會群體之間的關係,並且從社群網絡中肯定人的價值意義。然而自唐至宋,受到佛教思想影響,儒家知識份子對「人」的看法開始產生變化,他們開始意識到只從外部的定位並不能完整說明人的存在意義和價值,也無法彰顯儒家對於現世價值的獨特關懷,因此轉而尋求一種不因時因制因地因人而改變的恆在價值根源,也就是「天理」。朱子以「天理」作為超越的價值所在及萬事萬物所以然的說明,將「人道」視為「天道」的落實,內在地和先秦儒家重「人世」的精神相結合,同時又清楚區隔出儒家和佛老思想根本上的差異。因此朱子說「天理」、「天道」就是「三綱五常」,朱子的「天理觀」不僅承接了先秦原始儒家的關懷核心,同時更進一步架構出「三綱五常」背後的價值意義。如果說漢唐經注致力於「如此」、「其然」的說明,那麼朱子重新集結、注解《四書》,則是對「所以然」的說明,也就是「天理」的存在。

    勞思光先生在《中國哲學史》中認為先秦諸子的興起基源於「禮崩樂壞」,因此如何重建人間秩序與價值,便成了儒家關懷的核心。這也同時可以說明為什麼傳統儒學與經學家會以「禮」作為思考核心,從社會群體倫理的角度來說明、界定人的意義和價值。然而朱子所面對的並不是外部的「禮崩樂壞」,而是人心陷溺的問題。朱子認為真正破壞價值與秩序的,是人欲之私,這種由外部秩序的注意轉到人內在本質的思考,可說是一種解經方向的大轉變。在面對人欲之私的反省下,朱子以「天理」對治人欲之私,以「天理」作為價值的根源和萬事萬物存在的依據,同時也作為「人道」的終極目標。《四書章句集注》反映出來的是對世道的反省、對天道(真理)的信仰以及對人世、人道理想的實踐。因此,傳統儒家關懷的是人間秩序的建構,但朱子在《四書章句集注》中追求的,不只是秩序,更是「人」的價值肯定,這是朱子集結《四書》、重新注疏《四書》背後很不一樣的關懷重點。

    總的來說,「價值淪喪」是朱子面對的焦慮。「天理」、「天道」、「道統」與其說是對於社會秩序的關懷,不如說是對「社會價值淪喪」的反省。朱子透過重塑經典材料、重新詮釋經典,將經典轉變成一種與自我內心相關的指導,建立起一個超然的價值依歸,這或許可以說是朱子《四書章句集注》最重要的解經成果與意義,也可以說是《四書章句集注》在中國經學史中,所以獨特而重要的關鍵。同時我們也從漢唐舊注與《四書章句集注》的比較中看到中國傳統解經角度與關懷的轉變。就經學歷史的發展來說,朱子《四書章句集注》所彰顯的,不僅僅只是新方法、新角度,新權威誕生背後代表的是傳統文化價值觀與世界觀的轉變,這是朱子《四書章句集注》在中國經學歷史裡最特出的意義。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朱子與經學 ………………………………………………………1 第二節《四書章句集注》中的價值關懷 …………………………………7 第三節 研究動機與前人研究之檢討 ……………………………………12 第二章 論《大學章句》對《禮記‧大學》的改造 …………………16 第一節、《禮記》裡的〈大學〉 ……………………………………………17 一、「大學」是「廣博之學」………………………………………………17 二、以「誠其意」為本 …………………………………………………… 20 三、「為政之道」 ……………………………………………………………23 第二節、朱子《大學章句》改本 …………………………………………25 一、大學者,大人之學也 …………………………………………………25 二、從「親民」到「新民」………………………………………………… 29 三、分章分傳的意義 ……………………………………………………… 32 第三節、格物以致其知 …………………………………………………… 36 一、朱子作格致補傳的意義 …………………………………………… 36 二、格物才能真知 …………………………………………………………38 三、真知必能行 …………………………………………………………… 42 第四節、從《禮記‧大學》到《大學章句》………………………………45 一、價值的延伸:從「禮」到「理」 ……………………………………45 二、四書之首 …………………………………………………………… …47 三、儒者之學 ……………………………………………………………… 50 第三章 論《論語集注》以「理」釋「仁」 …………………………53 第一節 斯道之傳 …………………………………………………………54 一、《論語》的重新定位 …………………………………………………54 二、從「天命」到「天理」…………………………………………………58 三、「道」與「人」…………………………………………………………61 第二節 以「理」釋「仁」 …………………………………………………64 一、「仁」義的轉化…………………………………………………………64 二、克己復禮為仁 ………………………………………………………68 三、仁是天理渾然 ………………………………………………………72 第三節 以「理」代「禮」 …………………………………………………76 一、「禮」之本 ……………………………………………………………76 二、天理之節文 ……………………………………………………………80 三、「禮」的偏化 ……………………………………………………………83 第四節 由「禮」到「仁」 ………………………………………………88 一、「禮」與「仁」的抉擇 ………………………………………………88 二、「仁人」與「仁功」 ……………………………………………………91 三、「人道」的完成 ………………………………………………………93 第四章 論《孟子集注》的內轉 ……………………………………… 97 第一節 七篇之指 ……………………………………………………………99 一、《孟子》的兩個面向 ………………………………………………… 99 二、《孟子》的核心關懷 …………………………………………………103 三、《孟子》的傳統定位 …………………………………………………108 第二節 率性之學 ………………………………………………………… 113 一、「聖人之道」的內轉 …………………………………………………113 二、核心價值的確立—性即天理,未有不善者也 …………………… 118 三、為善的根源 ………………………………………………………… 123 第三節 義利之辨 …………………………………………………………127 一、從道德實踐到道德判斷 ……………………………………………127 二、從「義利之辨」到「理欲之辨」…………………………………… 132 三、從「理欲之辨」到「王霸之辨」…………………………………… 138 第四節 由「禮」到「理」 ………………………………………………143 一、格君心之非—人病的檢討 …………………………………………143 二、正己而物正—真儒之學 ……………………………………………147 三、體驗擴充之端—《四書》樞紐 ……………………………………151 第五章 論《中庸章句》與「人道」 ………………………………… 155 第一節 「中道之用」—《禮記》裡的〈中庸〉…………………………156 一、「以其記中和之為用也」 ……………………………………………156 二、聖王作教 ……………………………………………………………161 三、從「誠」到「禮」……………………………………………………166 第二節 從「中道之用」到「中道之常」 ………………………………172 一、《中庸章句》重新分章 ……………………………………………172 二、中道之常 …………………………………………………………… 179 三、道統之傳 ………………………………………………………… 183 第三節 「道」與「誠」 ………………………………………………… 188 一、誠者,天理之本然也 ………………………………………………188 二、誠之者,人事之當然也 ………………………………………………192 三、造道成德 ……………………………………………………………196 第四節 從《禮記‧中庸》到《中庸章句》…………………………… 200 一、由「禮」轉「德」 ………………………………………………… 200 二、人道之統………………………………………………………………204 三、《中庸章句》與《四書》 ……………………………………… ……208 第六章 結論 …………………………………………………………… 212 參考書目 …………………………………………………………………220

    參考書目

    《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9月北京第五印刷。
    《朱文公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10月臺一版。
    《四書或問》黃珅校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第一刷。
    《朱子語類》宋‧黎靖德編,台北:文津出版社印行,1986年12月出版。

    一、經學類
    《禮記正義》孔穎達疏(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藍燈出版社。
    《禮經學》曹元弼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出版。
    《經義考》朱彝尊著,台北:中華書局出版,1970年初版。
    《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永瑢,紀昀等著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武英殿本),1983年,初版。
    《經學歷史》皮錫瑞著,台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8月初版三刷。
    《經學通論》皮錫瑞著,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9 年,台五版。
    《經解入門》江藩編著,方國瑜校點。影一九三二年文化學社版。
    天津:天津市古籍書店,1990 年,一版一刷。
    《群經概論》周予同著,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群經要義》陳克明著,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12月第一版第一刷。
    《中國經學史》馬宗霍著,上海:上海書局,1987年。
    《宋明經學史》章權才著,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 年,一版一刷。
    《論語集解義疏》(上下)皇侃著,台北:廣文書局,1991年再版。
    《論語正義》邢昺疏(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藍燈出版社。
    《定州漢墓竹簡論語》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漢墓竹簡整理小組。
    北京:文物出版社,997年7月1刷
    《論語漢宋集解》錢地著,錢地之出版,1978年9月初版。
    《論語集釋》程樹德著,北京:中華書局,1990
    《論語集解、皇疏、邢疏、集注、正義諸家異解辨正》陳如勳著,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86年2月出版。
    《論語何氏集解、朱子集注比較研究》卓忠信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
    1969年8月初版。
    《論語臆解》陳大齊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6月2版第一刷。
    《論語義理疏解》王邦雄著,台北:鵝湖出版社,1998年10月7版。
    《論語今讀》李澤厚著,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2年6月10日初版2刷。
    《皇侃《論語集解義疏研究》》高荻華著,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年9月初版,古典文獻研究輯刊。
    《孟子注疏》孫奭(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藍燈出版社
    《孟子字義疏證》戴震著,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0年12月2版3刷。
    《孟子正義》焦循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出版。
    《孟子待解錄》陳大齊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1年初版三刷。
    《孟子學說及其在宋代之振興》方俊吉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93年7月初版。
    《孟子三辨之學的歷史省察與現代詮釋》袁保新著,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2年2月初版。
    《孟子》黃俊傑著,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2月初版。
    《孟學思想史論(卷一)》黃俊傑著,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1年10月初版。
    《論孟研究論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2年10月再版。
    《兩宋以來大學改本之研究》李紀祥著,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1988年8月初版。
    《大學論文資料彙編》國立高雄師範學院國文系編輯委員會編,
    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81年9月初版。
    《中庸義理疏解》楊祖漢著,台北:鵝湖,1997年修訂三版。
    《中庸思想研究》陳滿銘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4月再版。
    《中庸誠的哲學》吳怡著,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76年2月初版。
    《中庸哲學研究》譚宇權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11月初版。
    《中庸論文資料彙編》國立高雄師範學院國文系編輯委員會,高雄:復文出版社,
    1981年3月初版。
    《中庸形上思想》高柏園著,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三月初版。
    《學庸改錯及新詮》程石泉著,花蓮:國立花連師範學院人文教育研究中心,
    1992年10月初版。
    《朱熹與四書章句集注》陳逢源著,台北:里仁書局,2006年9月25日初版。
    《四書集注簡論》邱漢生著,湖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月版刷。
    《四書學考》傅武光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18期。
    1974年6月。
    《朱熹經學與中國經學》蔡方鹿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一版刷。
    《朱熹經學志業的形成與實踐》陳志信著,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3年初版。
    《朱子四書集註典據考》大槻信良著,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76年出版。
    《東亞儒者的四書詮釋》黃俊傑編,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05年6月初版。
    《中日《四書》詮釋傳統初探 (下)》黃俊傑編,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04年,頁453-474。
    《東亞儒者的四書詮釋》黃俊傑編,台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詩補傳與戴震解經方法》岑溢成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年初版。

    二、哲學、理學類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梁啟超著,收入朱維錚校注《梁啟超論清學史二種》。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5 年,一版一刷。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錢穆,台北:臺灣商務書館,1996 年一版二刷。
    《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五)》錢穆著,台北:東大圖書,1991年初版2刷
    《中國思想史論集》徐復觀著,臺北:學生書局,2002,初版十刷。
    《中國哲學史新編》馮友蘭著,台北:藍燈文化事業,1991年12月初版。
    《中國哲學史》王邦雄等編著,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5年。
    《中國哲學史(三)》任繼愈主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中國古代思想史論》李澤厚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宋明理學史》侯外盧、邱漢生、張豈之主編,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年2版
    《朱子新學案》錢穆著,台北:三民書局,1982再版。
    《朱子學提綱》錢穆著,北京:三聯書店,2005年4月,一版三刷。
    《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劉述先著,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1984年8月增訂再版。
    《朱熹哲學思想》金春峰著,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 年,初版。
    《朱熹哲學論叢》曾春海著,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
    《朱子哲學研究》陳來著,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年,一版一刷。
    《朱熹思想研究》張立文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年,二版一刷。
    《朱熹倫理學》楊慧傑著,台北:牧童出版社,1978年1月10日出版。
    《朱學論集》陳榮捷著,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增訂再版。
    《朱熹新探索》陳榮捷著,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出版。
    《朱子全書與朱子學 — 2003年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第一刷。
    《朱熹與中國文化》,蔡方鹿著。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2 年,一版三刷。
    《朱熹的終極關懷》趙峰著,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10月一版。
    《朱熹的思維世界》田浩著,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版。
    《邁入二十一世紀的朱子學》朱杰人著,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1年11月一版。
    《心體與性體》牟宗三著,台北:正中書局,1991 年,初版九刷。
    《宋明理學概述》錢穆著,台北:蘭臺出版社,2001年。
    《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牟宗三著,台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
    《宋代理概念之開展》鄧克銘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6月初版。
    《宋明理學之概念與歷史》陳榮捷著,台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
    2004年二刷。
    《理學綱要》呂思勉著,台北:華世出版社,1977年台一版。
    《南宋儒學建構》何俊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1版1刷。
    《宋明新儒學略論》馮達文著,湛江: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1版2刷。
    《儒學的目的與宋儒的活動》(日)諸橋轍次著,唐卓群譯,南京:國民印務局,
    1937年7月10日初版。
    《理學的歷史及其歷史命運》范立舟著,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思想的轉型─理學發生過程研究》徐洪興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年。
    《理學與中國文化》姜廣輝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2刷。
    《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余英時著,台北:允晨文化,2004年。
    《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美)包弼德著,劉寧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2000年
    《宋代文化史》姚瀛艇主編,台北:雲龍出版社。1995年9月初版。
    《中國傳統文化再檢討(上篇:中國傳統文化的特徵)》台北:谷風出版社,
    1987年9月。(首屆國際中國文化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中國倫理思想研究》張岱年著,台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991年7月。
    《儒佛道與傳統文化》文史知識編輯部,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10月刷。
    《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二:天道與人道》台北:聯合報文化基金會出版,
    1983年4月二刷。
    《士與中國文化》余英時著,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3年1月第一版。
    《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余英時著,台北:時報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1992年二版。
    《朱熹的歷史世界》余英時著,台北:允晨文化,2003年08月出版。
    《朱子大傳》束景南著,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 年一版,2000 年二刷。
    《真理與方法》漢斯-格奧爾格‧加達默爾著,洪漢鼎譯,
    台北:時報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10月出版。
    《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黃俊傑編,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04年6月初版。
    《儒家經典詮釋方法》李明輝編,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04年6月初版。
    《古籍的闡釋》董洪利著,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4月一版三刷。
    《道德情感論》亞當‧史密斯著,謝宗林譯,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7年1月初版一刷。
    《四端與七情:關於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李明輝著,
    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6月初版。
    《儒家思想的現代詮釋》李明輝主編,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1997年10月初版。
    《朱子研究書目新編1900-2002》吳展良編,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04年。
    三、其他
    《二程集》程顥、程頤著,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7月出版。
    《宋元學案》黃宗羲原本,全祖望補,吳光等點校,
    沈善洪主編《黃宗羲全集》第3-6 冊。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 年,一版一刷。
    《劉子全書》劉宗周著,台北:華文出版社,1968年出版。
    《孔子家語》王肅注,台北:世界書局,1983 年,六版。
    《韓非子集解》王先慎撰,台北:世界書局,1983年出版。
    《列子》張湛注,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9月3版。
    《史記會注考證》瀧川龜太郎著,台北:宏業書局,1990年10月15日再版。
    《呂氏春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一版一刷。
    《漢書》影北宋景祐刊本,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 年,臺一版七刷。
    《後漢書》范曄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一版。
    《困學紀聞》王應麟著,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司馬光著,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東塾讀書記》陳澧著,台北:文光出版社,1971年再版。
    《日知錄》顧炎武著,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四、學術期刊論文
    《朱熹儀禮經傳通解研究》孫致文著,中央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3年。
    《朱熹論語集註的思想史分析》陳俊良著,文化大學史研所博士論文,2004年。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成書研究》王淙德著,台北大學古典文獻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5年。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研究──以詮釋傳意方法分析》柯玫妃著,高雄師範大學國
    文所博士論文。2007年。
    《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鍾彩鈞主編,台北:中研院文哲所,1993年。
    《朱子學的開展─東亞篇》楊儒賓主編,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
    《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篇》鍾彩鈞主編,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
    〈從《四書章句集注》看朱熹的訓詁學與義理學(上)〉劉志剛著,
    《廣東教育學報》,1996年,第1 期。
    〈朱熹《四書》次序考論〉郭齊著,《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0年第6期。
    〈朱熹《四書》解釋方法論〉周光慶著,《孔子研究》2000年第6期。
    〈從朱子《孟子集註》看中國學術史上的註疏傳統〉,黃俊傑著,
    《儒學傳統與文化創新》台北:東大圖書,1983年,頁43-73。
    〈朱子對孟子的詮釋〉楊祖漢著,黃俊傑主編:《孟子思想的歷史發展》
    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頁129-152。
    〈論朱子對孟子「性善」說的詮釋及其問題—「性善」與「人性本善」的辯議〉劉振維著,《哲學與文化》二十九卷第七、八期。2002年7月、8月。
    〈孟子義利學說的探討〉陳大齊著,《中國學術史論文集》第一冊,
    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8年。
    〈論孟子的道德抉擇〉蔡信安著,《哲學評論》第10期,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印行,1987年。頁135-174。
    〈東亞近世儒者對「公」「私」領域分際的思考:從孟子與姚應的對話出發〉
    黃俊傑著,「公私領域新探:東亞觀點與西方之比較」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頁2-13。
    〈《中庸》、《大學》變成經典的歷程〉楊儒賓,李明輝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
    儒學篇》(台北:喜馬拉雅基金會,2002年),頁113-157。
    〈朱子《中庸》首章說試釋〉陳榮開著,黃清連編:《結網集》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年,頁407-488。
    〈《中庸》、《大學》變成經典的歷程──從性命之書的觀點立論〉楊儒賓著,
    臺大歷史學報第 24期 1999年12月,頁29-66。
    〈〈大學〉思想的歷史變遷〉劉又銘著,《東亞儒者的四書詮釋》黃俊傑編,
    台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頁3-39。
    〈大學之單行及改本問題評議〉岑溢成著,鵝湖101期,1983年11月。
    〈陳乾初《大學辨》對朱子的駁難〉王昌偉著,《額湖月刊》第24卷第12期。
    〈錢穆《論語新解》與朱子《論語集注》之比較—以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等九章為例〉倪芳芳著,《孔孟月刊》第36卷第1期。
    〈《論語》「仁」概念朱注獻疑—兼論「仁」概念之確義〉馬耘著,
    《哲學與文化》第二十九卷第七期。2002年7月。
    〈朱注《論語》的商榷〉傅佩榮著,《哲學與文化》第28卷第7期。
    2001年7月。
    〈「仁」的詮釋之轉化與延伸──以朱熹《論語集注》為例〉趙中偉著,
    《輔仁國文學報》,2006年1月。
    〈善與至善:論朱子對《大學》闡釋的一個向度〉郭曉東著,
    《台大歷史學報》第28期。2001年12月。
    〈「生之謂性」釋論〉岑溢成著,鵝湖學誌1988年5月第1期。
    〈朱子對《論語‧顏淵》「克己復禮」章的詮釋及其爭議〉張崑將著,
    《台大歷史學報》第27期。2001年6月。
    〈朱子與劉蕺山對《中庸》首章的詮釋〉林月惠著,《朱子學的開展─東亞篇》,
    頁125-183。
    〈《大學》、《中庸》與朱熹自然哲學〉徐剛著,《華東師範大學學報》,
    2001年第3 期。
    〈道統的建構—重論朱熹四書編次〉陳逢源著,《東華漢學》第3期,
    2005年5月,頁221-251。
    〈朱子對理解之蔽的認識─兼論中西闡釋理論的一項本質差別〉李清良著,
    《中日《四書》詮釋傳統初探 (下)》黃俊傑編,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04年,頁453-474。
    〈朱子讀書法:詮釋與詮釋之外〉陳立勝著,《儒家經典詮釋方法》,李明輝編,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6月初版。頁207-234。
    〈論朱子對經典詮釋的看法〉鄭宗義著,《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篇》鍾彩鈞主編,
    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頁95-127。
    〈朱熹哲學中的經典詮釋與修養工夫〉林維杰著,《法鼓人文學報》第2期,
    2005年12月。
    〈朱熹經典詮釋之目的與結果析論──以《論語‧先進》「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章為例〉柯玫妃著,載《問學》,2006 年,第10期。
    〈朱子的志業——建立道統意義之探討〉張亨著《思文之際論集》
    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97年
    〈理解中的原義與原意:朱熹與施萊爾馬赫的理解觀之比較〉潘德榮著,
    《台大歷史學報》第28期,2001年12月,頁51-67
    〈從詮釋學看中國傳統哲學:「理一而分殊」命題的意義變遷〉洪漢鼎著,
    《中國經典詮釋傳統:通論篇》黃俊傑編,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04年6月初版,頁367-402。〈水月與記籍:理學家如何詮釋經典〉楊儒賓著,《中國經典詮釋傳統:儒學篇》,
    黃俊傑編,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6月初版,頁159-192。
    〈宋儒對於「仁」的詮釋—以《論語》「觀過,斯知仁矣」為例〉林月惠著,
    《額湖學誌》第26期。2001年6月。
    〈魏晉人詮釋「甯武之愚」的意涵試探—兼論與朱熹所解之比較〉吳冠宏著,
    《中國文學研究》第11期。1997年5月。
    〈論《禮記》「樂和」〉高荻華著,《長庚科技學刊》民國92年1月第二期,
    頁245-258。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