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呂亦航 Lu, I-Hang |
---|---|
論文名稱: |
合作學習在體育課中不同分組方式對動作技能學習成效與學習動機之影響 The influence of Student's motor skills learning achievement and motivation by using different grouping strategie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
指導教授: |
林靜萍
Lin, Ching-P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7 |
畢業學年度: | 10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3 |
中文關鍵詞: | ARCS學習動機 、動作技能 、體育課 、合作學習 、分組方式 |
英文關鍵詞: | ARCS motivation model, motor skills, physical education, Cooperative Learning, grouping methods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442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88 下載:9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合作學習在體育課中使用動作技能S型異質分組、自由分組兩種不同分組方式,是否對籃球技能學習成效與學習動機造成影響,並進一步比較兩種分組方式差異情形。本研究以兩個國中九年級班級,作為研究對象,採用準實驗研究法,以動作技能分組做為控制組、自由分組做為實驗組。研究工具包含ARCS動機量表、籃球技能表現測驗。以SPSS20.0版統計分析軟體進行相關統計處理,α設為 .05。結果發現動作技能分組與自由分組在學習成效中整體技能、運球及傳球有顯著提升,投籃方面皆未達顯著;學習動機方面兩種分組方式在整體上皆有顯著提升。另外,兩種不同分組方式在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上無顯著差異。建議在未來教學方面,教師應先建立學生間良好關係,在教學時有時間限制,可使用自由分組方式,使用合作學習教師應適時介入,以及依教學目標選擇合適分組方式;在未來研究設計上可深入探討自由分組之原因,針對不同項目、不同研究對象、教學時間與次數的調整以及使用更多不同分組方式進行比較。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ain whether heterogeneous grouping and self-selected grouping will influence learning effects and motivations while learning basketball skills or not ; moreover,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ways of grouping. The participants are 55 students in 9th grade from two classes. The method is experimental research.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s heterogeneous grouping and the control group is self-selected grouping. The instruments used in this study included ARCS motivation model and Basketball skill test. The study uses the statistical softwere SPSS20 to process the data in which the statistical sigrificance was set at α= .05. The result shows students grouped by both ways made obvious progress in integrated skills, dribbling and passing balls but none in shooting. On the other hand, students all showed high motivation in both methods of grouping while there are no remarkable differences in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between two ways. This study suggests teachers make a good relationship with students. If time is limited, teachers may use self-selected grouping. When us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teachers should involve in, and select an appropriate grouping way according to objectives. The research design can focus on reasons of self-selected grouping, various sports or participants, the frequency of teaching times, and different grouping methods to conduct the study.
中文部分
王泓翔 (2012)。合作學習對國中二年級體育低成就學生籃球學習成效與同儕關係之影響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王榮暉 (2009)。資訊科技融入體育教學對國小學童學習籃球運球上籃之影響~以混合應用討論區體育教學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市。
王宗進 (1995)。Mosston’s三種教學形式之教學效果比較研究-以羽球發球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石國棟、黃美瑤、黃永旺 (2006)。ARCS動機模式的介入對國小三年級學童動作技能表現、動作概念與學習動機之影響。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7 (2),45-56。
朱瓊芳 (2005)。多元智慧取向的合作學習在國中籃球課程學習成效與態度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邱奕銓 (2005)。傳統與理解式教學法對高職學生籃球學習效果比較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市。
邱奕銓、黃斐馨、洪升呈、辛麗華、陳國肇 (2010)。北桃地區私立技專院校學生體育課之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99年度大專體育學術專刊,208-216。
邱稚瑋 (2007)。合作學習融入運動教育模式在高中排球學習成效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何添生 (2007)。不同訊息回饋策略在合作學習的情境下對高低不同能力在足球學習成效與互動行為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9 (3),11-21。
何添生 (2009)。合作學習與電腦影像對大專男女足球課程學習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8 (2),20-30。
吳銘達、鄭宇珊 (2010)。教師教學行為、學生學習動機對學習成效之影響:階層線性模式分析。中等教育,61(3),32-51。
吳淑玫 (2002)。網際網路上合作學習最佳化分組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李咏吟、單文經 (1997)。教學原理。台北:遠流。
李婉瑜 (2014)。不同分組方式進行專題導向學習之研究-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易文雲 (2010)。合作學習於體育課中對學生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周宏室 (1994)。Mosston教學光譜的理論與應用。台北:師大書苑。
周保男、林信廷 (2012)。不同合作學習分組策略導入Wiki網頁編輯以輔助國中生理化科學習之研究。科技與工程教育學刊,45 (2)。
周建智、涂馨友 (2009)。以合作式概念構圖發展學童運動學習。中華體育季刊,23 (4),117-127
周建智 (2005)。合作學習教學法融入國小高年級體育課之動作技能表現、批判性思考與社交技巧研究。臺北縣:三思堂。
林生傳 (1995)。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
林添興 (2009)。臺北市國小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佩瑾 (2009)。臺北市國小學童游泳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育沖 (2002)。在國小自然科利用資訊融入STS專題式教學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縣。
林信廷 (2012)。不同學習輔助策略導入wiki網頁編輯對國中生理化科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林信宏 (2005)。合作學習介入籃球教學對大專生籃球策略認知與批判思考能力影響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林信宏、周建智、黃美瑤 (2008)。合作學習對大專生批判思考能力的關聯性之影響。大專體育學刊,10 (2),17-28。
林彥禎、黃美瑤、余雅婷、蔡麗妍 (2008)。合作學習在國中體育課學生身體活動量和學習動機之影響。97年度大專體育學術專刊,130-138。
林百也、黃清雲 (2011)。精熟學習在合作學習情境下對壁球選修課學生學習動機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0 (2),20-34。
林錚 (2007)。概念構圖策略對國小五年級學童籃球學習成效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市。
林錚、林信宏、翁麒焜、吳良民 (2006)。以合作學習策略探究不同學習風格學生在大專校院籃球課學習動機。95年度大專體育學術專刊,122-127。
林意雪 (2010)。原住民大學生在小組合作的處境。教育與多元文化,3,1-56。
林寶山 (1998)。教學原理與技巧。臺北市:五南。
姜禮任、黃美瑤、石國棟、林信宏 (2006)。國小中高年級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與動作技能表現之研究。大專體育學術專刊,95,104-109。
洪新來 (2007)。獎勵結構與親和力在合作學習成效之研究。體育學報,40 (1),93-104。
徐岳聖、陳堅錐 (2008)。合作學習之TGT教學策略與籃球活動設計應用於思考訓練與技能表現:以國小高年級健體課為例。95年度大專體育,17-24。
徐靜輝、林百也、莊宜達 (2014)。不同教學法在不同能力組合方式下對技能學習成效之研究。屏東教大體育,17,367-381。
高翠穗 (2002)。對不同分組類型下低成就學生自然科學習結果之研究 (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郭美貝、吳立安 (2012)。美容系學生學習動機、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美容科技學刊,9 (4),59-78。
陳威君 (2007)。武術教學實施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以松山工農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陳佳宏 (2009)。資訊多媒體融入運動教育模式對國中生排球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春安、熊明禮 (2006)。學習策略與體育學習成效之關係研究。蘭陽學報,5,264-273。
陳素青、詹俊成、鄭志富 (2013)。臺北市高中體育教師領導風格與班級氣氛對體育課學習動機之影響。體育學報,46 (1),257-272。
陳榮章 (2012)。動機型態對不同能力合作學習成效及互動行為之研究。中華體育季刊,26 (1),117-123。
陳榮章 (2012)。合作學習融入理解式教學法對不同動作技能難度、學習成效與動機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1 (2),166-176。
陳榮章 (2011) 合作學習與精熟學習策略對大專不同能力學生桌球學習成效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0 (3),151-157。
陳甦彰、陳若雲、蔡思穎、葉佳琪、吳佩珊、黃瓊嬅、李子琦 (2010)。澎湖地區科技大學學生英語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習成效之研究。技職教育期刊,1 (2),85-101。
陳傳吉 (2005)。合作學習策略對於國中學生體適能訓練成效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陳偉瑀、黃素芬 (2004)。不同學習成就學生在學習動機及學習策略之差異。大專體育學術專刊93年度,152-162。
陳瓊茶、 謝鎮偉、王金蓮 (2003)。運動成就動機與目標取向對運動學習表現及內在動機之影響。92年度大專體育學術專刊,361-370。
翁麒焜、余雅婷、林錚、徐岳聖 (2007)。合作學習與概念構圖教學策略對大專生桌球課程學習動機之影響。96年度大專體育學術專刊,272-277。
涂馨友、周建智、張思敏 (2014)。合作式概念構圖在認知與動作的表現。體育學報,47 (2),291~302。
孫在春、林珊如 (2007)。網路合作學習:數位時代的互動學習環境、教學與評量。臺北市:心理社。
高俊傑、郭癸賓、羅玉枝 (2011)。合作學習教學法對體育課程班級氣氛影響之探討。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0 (2),11-19。
高俊傑 (2004)。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運用於體育教學之研究。體育學系系刊,4,23-40。
高俊傑 (2004)。合作學習理論的教學理念。馬偕學報,4,133-144。
郭旗雄 (2013)。基於基因演算法發展之最佳化合作學習分組策略:以問題導向學習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許嘉甫 (2013)。回饋策略在合作學習的情境下對木球學習成效之影響。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2 (3),244-253。
許富淑 (2010)。大專學生選修游泳課之學習動機、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刊,9,66-83。
許美華、林坤燦 (2006)。合作學習對國小普通班學習障礙兒童數學學習成效之研究。東台灣特殊教育學報,8,39-70。
許義雄譯 (2004)。兒童身體發展與身體教育。臺北市:國立編譯館。(Gallahue, 1997)。
張春興 (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 (2012)。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心宇 (2009)。 臺北市大安區國小學童游泳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瀞文 (2011)。體育課該教會孩子什麼? 親子天下,28,146-149。
張秀梅 (2003)。不同能力分組方式在合作學習應用中對學習態度和學習成就的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張文哲 (2009)。教育心理學─理論與實際。台北:台灣培生教育。
張紅玉、陳春安、章文英 (2009)。不同教學法與學生能力對桌球反手推擋學習成效之影響。文化體育學刊,9,23-34。
曹江南 (2005)。體育與道德教育。學校體育,15 (87),115。
曹弘源 (2010)。概念構圖融入理解式球類教學法對學童籃球學習效果及其實施歷程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莊美玲、許義雄 (1993)。樂趣化教學的意義及其方法。國民體育季刊,27 (4),4-10。
教育部 (2008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總綱。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 (2015)。國民中學學生學習成就評量標準。取自網址http://www.sbasa.ntnu.edu.tw/index.html
教育部 (1997)。學校體育教材教法與評量。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 (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 (2013)。分組合作學習教學手冊。臺北市: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教育部 (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臺北。
教育部 (2012)。教室教學的春天~透過分組合作學習創見學習共同體。取自http://www.coop.ntue.edu.tw/qa.php
教育部 (2014)。國家教育研究院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草案) 說明手冊。取自網址http://www.shute.kh.edu.tw/motif/20150326_01.pdf。
粘憲文 (2010)。理解式球類教學法應用於國小籃球教學成效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東市。
野蕊 (2005)。合作學習策略在籃球教學之成就及互動行為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游士正 (1998)。合作學習在體育教學上應用。大專體育,36,36-40。
游宜憫 (2008)。線上討論對改善國中生數學學習及表達能力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黃淑玲、張簡坤明 (2008)。合作學習與傳統學習對排球動作技能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3 (1),153-168。
黃政傑、林佩璇 (1996)。合作學習。台北:五南出版社。
黃政傑、林佩璇 (1999)。合作學習教學法。八十學年度國民教育輔導工作計劃,台灣省國民教育輔導團主編。
黃政傑、吳俊憲 (2006)。合作學習與發展實踐。臺北市:五南書局。
黃彩玉、鄭麗霞 (2013)。獎勵模式與合作學習策略對大專不同能力舞蹈學習成效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刊,12 (3),254-263。
黃彩玉、王榮金 (2011)。不同型態回饋策略在合作學習情境下對木球學習成效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1 (2),157-165。
黃美瑤、楊宗文、周建智 (2009)。以電腦影音多媒體介入體育課教學後對學生體育課學習動機之影響。休閒研究,1 (2),1-16。
黃美瑤、薛名淳、張琬渝、黃筱卉 (2012)。同儕互動回饋策略提高學生創造力與學習動機。大專體育學刊,14 (1),13-23。
黃清雲、何燕娟 (2003)。合作學習之訓練結構對九年一貫課程體育教學學習成效與互動行為之研究。嘉義大學學報,74,39-52。
楊閔凱 (2009)。臺北縣國小學童游泳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溫麗香、林玉瓊 (2003)。合作學習教學法在學校舞蹈教學上的應用。大專體育,69,21-26
葉秀煌 (2011)。同儕互動回饋策略在合作學習情境下對木球學習成效與動機之研究。體育學報,44 (1),131-144。
廖敏淑 (2013)。合作熟學習策略對舞蹈學習成效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12 (2),140-148。
廖根毅、張志銘、賴永僚、王于寧 (2015)。國小學生體育課學習動機、學習滿意度及學習成效之關係。運動與遊憩研究,9 (4),81-99。
鄭麗媛、邱文信、曾德明 (2014)。合作學習教學法對體操學習表現之影響。體育學報,47 (1), 129-138。
鄭金昌、王宗進 (2003)。合作學習與傳統教學在排球技能學習效果比較之研究。中華體育季刊,17(2),20-27。
鄭金昌、王宗吉 (2004)。合作學習與精熟學習在排球技能學習成就之研究。體育學報,37,265-274。
鄭金昌 (2004)。不同教學法在排球教學對班級氣氛影響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6 (3),11-20。
鄭宗文 (2001)。全球資訊網對不同分組型態合作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熊明禮、王鍵慰、陳春安 (2004)。合作學習班與普通班在籃下一分鐘投籃與學習態度差異之研究-以蘭陽技術學院為例。輔仁大學體育學刊,3,73-85。
熊明禮 (1996)。傳統學習教學法與合作學習教學法在飛盤擲遠教學效果之比較。大專體育,27,48-60。
蔡佩殷 (2011)。分組方式在合作學習法中對國中學生英語學習與動機影響之研究 (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劉桂秀 (2003)。國中生活科技課程實施多元評量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盧秋如 (2005)。多媒體輔助教學對大學生學習動機與桌球技能學習成效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賴淑玲 (1996)。教學策略相關研究之探討:以ARCS動機模式為架構。教學媒體與科技,26,36-46。
鍾斌賢 (2003)。合作學習動態分組策。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 (NSC93-2520-S-033-001-)。中壢市:中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薛堯舜 (2010)。運用合作學習訓練對健康與體育學習成效與互動行為之研究。休閒運動保健學報,3,159-171。
謝坤晉 (2013)。同儕互動合作學習策略對大專羽球學習成效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刊 ,12 (3),234-243。
謝坤晉 (2012)。精熟結合合作學習策略對木球學習成就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1 (2),148-156。
謝維玲譯 (2009)。運動改造大腦:EQ和IQ大進步的關鍵。新北:野人文化。(John J. Ratey & Eric Hagerman, 2008)
魏展聖 (2005)。不同練習方式對國小學童籃球動作學習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闕月清、蔡宗達、黃志成 (2008)。理解式球類教學模式,載於闕月清 (主編),理解式球類教學法 (頁21-39)。臺北市:師大書苑。
闕月清、蔡宗達 (2003)。體育教學的新概念-遊戲比賽理解式教學法 (TGfU)。載於黃金柱主編。體育課程教學設計理論與實務 (頁24-42)。臺北市:國立教育研究院。
關超然、李孟智 (2009)。PBL問題導向學習之理念、方法、實務與經驗-醫護健康教育之新潮流。臺北:台灣愛思唯爾。
嚴上欽 (2011)。不同教學法對國小學童籃球運球技能學習效果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英文部分
Akdemir, E., & Arstan, A. (2012). From past to present: Trend analysi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studi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w Horizons in Education INTE, Sakarya University, Turkey.
Artut, P. D. (2010).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on kindergarten children’s mathematics abi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8, 370-380.
Baloche, L. A. (1997). The Cooperative Classroom: Empowering Learning. N.Y., Prentice Hall.
Buschner, C. (1994). Teaching children movement concepts and skills: Becoming a master teacher.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Barrows, H. S. (1996).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Beane, W. D., & Lemke, E. A. (1971). Group variables influencing the transfer of conceptual psychology.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62 (3), 215-218.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Hall.
Chou, C. C., Huang, M. Y., Huang, C. J., Lu, F. J. H., & Tu, S. Y (2015). The mediating role of critical thinking on motivation and peer interaction for motor skill performa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46 (5), 391-408.
Dunn, S., & Wilson, R. (1991).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room.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 62 (6), 22-28.
Dyson, B. (2002).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an element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program.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22, 69-85.
Dyson, B.,Griffin, L. L., Hastie, P.(2004). Sport education, tactical game,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etical and pedagogical considerations. Quest,56,226-240.
Dyson, B. (2001).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an elementary physical education program.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20, 264-281.
Goodyear, V. A., & Casey, A., & Kirk, D. (2014). Hiding behind the camera: social learning withinthe cooperative learning model to engage girls in physical education. Sport, Education and Society, 19 (6), 712-734.
Gillies, R. M. (2004). The effect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during small group learning.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14 (2) ,197–213.
Grineski, S. (1996).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Hooper, S. (1992).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40 (3), 21-38.
Huxham, M., & Land, R. (2000). Assigning students in group workprojects. Can we do better then random? 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ternational, 37 (1), 17-22.
Hung, H. L. (2004). Effect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on student performance and satisfaction during woodball instruction. Annual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Science, 4, 35-48.
Hooper, S. (1992). Effects of peer interaction during computer-based mathematics instruc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85 (3), 180-189.
Hooper, S., & Hannafin, M. J. (1988). Cooperative CBI: The effects of heterogeneous versus homogeneous grouping on the learning of progressively complex concept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4 (4), 413-424.
Johnson, D. W., & Johnson, R. T. (1984). Circles of learning: cooperation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Johnson, D., Johnson, R. & Holubec, E. (1998). Cooperation in the classroom. Boston: Allyn & Bacon.
Johnson, D. W., & Johnson R. T. (1999). 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 5th edition. Massachusetts: Allyn and Bacon Company.
Johnson, D. W., & Johnson, R. T. (1989). Cooperative and competi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Edina, MN: Interaction Book Company.
Johnson, D. W., & Johnson, R. T. (1993). 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 (4th ed.). 105 NeedhamHeights, MA; Allyn and Bacon.
Keller, J. M. (1999). Motivation in cyber learning environm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 1(1), 7-30
Lu, C. J., Chou, C. C., Tsui, H. L., Cheng, M. C., & Tsai, K. C. (2005).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outcomes of table tennis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Washington, 76 (1), 82.
Maslow, A. H. (1954),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Harper & Row.
McCombs, B. L. (2000). Reducing the achievement gap society.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37 (5), 29-39.
Noe, R. A. (1986). Trainees’ attributes: Neglected influences on training effectivenes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1, 736-749.
Preston D., (2005) Pair programming as a model of coopreative learning: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Journal of Computing Sciences in Colleges, 20 , 39-45.
Small R. V. & Gluck, M. (1994). The relationship of Motivational Conditions to Effective Instruc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6 (8), 33-40.
Slavin, R. E. (1991). Synthesis ofresearch on cooperative learning. Educational Leadership,48 (5),408-422.
Simsek, A., & Sales, G. C. (1993). The effects of instructional control on achievement, confidence, and attitudes in computer-based cooperative and individual learning. Journal of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 20 (3), 81-86.
Slavin, R. E. (1995).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 Research, practice (2nd ed.).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Slavin, R. E., & Madden, N. A. (2001). Summary of research on success for all and roots and wings. In R. E. Slavin & N. A. Madden (Eds.), Success for all: Research and Reform in Elementary Education (12-4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Slavin, R. E. (1985). Cooperative learning Applying contact theory in desegregated schools. Joural of Social Issues, 41 (3), 45-62.
Strand, B., & Willson, R. (1993). Assiessing Sport Skills.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Simsek, A., & Tsai, B. (1992). The impact of cooperative group composition on student performance and attitudes during interactive videodisc instruction. Journal of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 19 (3), 86-91.
Siedentop, D., & Tannehill,D. (2000). Developing teaching skill in physical education.(4th ed.). Mountain View, CA: Mayfield.
Tuckman, B. W. (1965). Developmental sequences in small group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63, 384-399
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einer, B. (1985). "An Attributional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Emo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92 (4), 548.
Webb, N. M., & Cullian, L. K. (1983). Group Interaction and Achievement in Small Groups: Stability Over Tim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20 (3),41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