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姜凱心
Chiang, Kai-Hsin
論文名稱: 羽球教練湯仙虎運動知識螺旋之個案研究
A Case Study on the Spiral Knowledge on the Badminton Coach, Xian-Hu Tang
指導教授: 李建興
Lee, Chien-Shing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0
中文關鍵詞: 羽球訓練湯仙虎傅海峰互動
英文關鍵詞: Badminton training, Xian-Hu Tang, Haifeng Fu,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1023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4下載: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在探究個案湯仙虎與傅海峰征戰世界的過程,及最終傅海峰成為兩屆奧運金牌所產生與湯仙虎相關的知識螺旋內容。資料蒐集方法則透過訪談、參與觀察、文件蒐集進行質性資料分析,並使用知識螺旋理論觀點端看互動過程。研究發現:一、共同化階段,個案訓練傅海峰透過觀察、模仿,學習強化基本能力。二、外化階段,個案利用引導方式,增加傅海峰及搭檔蔡贇三人的思維共識,將能力進行組合,找出優勢打法。三、結合階段,執行個案系統性的競賽模式,解決在比賽過程所遇難題。四、個案轉為顧問,傅海峰與搭檔從做中學,延續並衍生更多成功的模式與方法。個案與傅海峰持續秉持對羽球的熱愛,長時間保持高度的自我要求、扎實的執行訓練,系統性的比賽模式,長時間不斷循環,讓能力提升,產生更完整的自己,創造金牌人生。透過不同人事時地的互動、結合,產生新知識,創造知識,這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Xian-Hu Tang and Haifeng Fu in order to provide firm evidence to develop strong support for extreme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from “Coach Xian-Hu Tan’s” guidance of “constantly” Olympic man doubles champion to be.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observation, and documentary analysis strategies were implemented for data collection. It was found that:1.Socialized stage: Tang made arrangements for Haifeng Fu to improve basic ability through observation and imitation. 2. Externalized Stage:Discovering the advantages of games, and reaching the consensus from Xian-Hu Tang, Haifeng Fu, and Lance. 3. Combinative Stage: Xian-Hu Tang used systematic competitions to help national champions solved the problems during competitions. 4. Haifeng Fu and Lance learned by doing and created successful modules and methods for winning more Olympic gold medals after Xian-Hu Tang’s guidance. Xian-Hu Tang and Haifeng Fu not only kept their passion toward badminton but also improved their ability, gained their experiences for pursuing more gold medals. Their irreplaceable status and fame will always stand strong and steady.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謝誌 III 目次 V 表次 VIII 圖次 IX 附錄 IX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問題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五節 名詞解釋 6 第六節 研究重要性 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羽球國際發展 8 第二節 教練相關研究 12 第三節 競技表現相關研究 17 第四節 知識螺旋相關理論研究 23 第參章 研究方法 28 第一節 個案研究 28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0 第三節 研究流程 33 第四節 研究設計 36 第五節 研究信實度 37 第六節 研究者立場 38 第七節 研究倫理 39 第肆章 共同化與外化之互動過程 40 第一節 共同化 40 第二節 外化 53 第三節 本章小結 68 第伍章 結合與內化之互動過程 69 第一節 結合 69 第二節 內化 84 第三節 本章小結 92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93 第一節 結論 93 第二節 建議 100 引用文獻 105 中文部分 105 英文部分 112

    山口晃 (1995)。軟式網球。台北市:聯廣。
    中谷彰宏 (2017)。臨場力:在緊張也能以最佳狀態上場,69個訓練技巧,重要場合不失常,考試、面試、簡報、比賽…ALL PASS,八方出版社。
    牛炳鎰,陳世勳 (1979)。運動訓練概論。臺北市:維新書局。
    王文科、王智弘 (2017)。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圖書。
    王志全、張家昌 (2008)。以 SWOT分析探討羽球單打戰術。中華體育季刊,22,1,128-135。
    王勇志、鄧明宇 (2003)。敘說分析。臺北市:五南。
    王春貴、林瑞興 (2010)。羽球運動之介紹與生理探討。屏東教大體育,13,21-25。
    王斌、艾巍 (2004)。對羽毛球雙打戰術意識培養的探討。遼寧體育科技,26, 3 ,89。
    王雷 (2016)。羽毛球雙打進攻戰術的應用與變化策略。棗莊學院學報,33(2),142-144。
    王濤 (2005)。跆拳道運動員臨場應變能力的基礎,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1,6,66-67。
    田麥久、熊焰 (2011)。競技參賽學。人民體育出版社,12月第一版,286-290。
    平川卓弘、胡小藝 (1997)。羽毛球基本論。台北:益群書店。
    自信教練Mr.P (2017)。自信力:13堂關於事業、情感、人際關係的自信。渠成文化。
    江明隆 (2014)。羽球運動訓練之探討。休閒運動健康評論,5(2),30-42。
    李承晏 (2013)。跨國羽球教練鄭永成生涯轉換與運動知識螺旋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李尚龍 (2016)。《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今周刊。
    李政賢 (譯) (2014)。《質性研究從開始到完成》(Qualitative Research from Start to Finish ),臺北:五南。(Robert K. Yin, 2011)
    李濟仲、廖主民 (2012)。期望價值信念與健身運動行為改變階段。中華體育季刊,22,3,57-66。
    呂芳陽 (2006)。羽球落地計分變革解析,大專體育,83,19-23。
    呂芳陽、陳麟文 (2003)。近年羽球比賽規則演變之探討,大專體育,65,130-133。
    呂怡萱、蔡振家 (2009)。從神經科學的觀點探討動作想像對於音樂演奏的重要性。關渡音樂學刊,11,175-190。
    呂望山、蔣詠誼 (1995)。中國教練員崗位培訓教材-羽毛球。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何年平 (1994)。羽球女雙失球規律初探。羽毛球網球雜誌,17。17。
    何粵東 (2005)。敘說研究方法論初探。應用心理研究,25,55-72。
    何盡平、趙榮瑞 (2010)。中長跑比賽中戰術、戰略應用。競技運動,12 (1),49-56。
    沈緯鈞、李濟仲、廖主民 (2014)運動團隊默契的概念化。體育學報,47,2,205-220。
    吳永仁 (2008)。籃球江湖的武林絕學。學校體育,18,32-38。
    吳永仁 (2010)。尋找、發現、迷失、超越自我-一個籃球選手築夢經驗的敘說與範疇勾劃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吳勤榮、陳芃諭、張耿介 (2013)。籃球教練多元領導模式之探討。運動與觀光研究,2(2),1-7。
    吳儀真 (2019)。樂觀的態度,是成功的關鍵點,新北市:大拓文化。
    林正常 (1989)。運動科學與訓練。銀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臺北市。
    林志鴻、蕭天泉、何金山、簡聖龍、陳冠儒 (2008)。運動影像中球員移動追蹤之統計與分析- 以羽球運動為例。台灣運動生物力學學會及台灣生物力學學會聯合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45-46,Nov 1。
    林明儒、吳昶潤 (2011)。羽球選手專項有氧耐力訓練評估方式之初探。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0(3),171-177。
    林建宏、蔡崇濱 (2010)。競技羽球選手體能訓練方式之探討。運動健康與休閒學刊,18,25-29。
    林彥呈 (2018)策略經營/劉晏蓉…扶植新創 以大帶小。https://udn.com/news/story/7241/3184360
    林涓 (2013)。羽球雙打搭檔關係研究:以他者為中心的反省,身體文化學報,17,111-121。
    林榮培 (2002)。跆拳道運動員專項體能與致勝要素探討。中華體育季刊,16(1),112-120。
    林蓮池、林孟逸、葉玉霜 (2013)。羽球運動專項體能訓練之初探。臺南大學體育學報,8,20-28。
    林慶宏 (2008)。創新與創造-一段桌球運動技術的知識建構歷程。學校體育,18,15-22。
    亞力坤·赛都拉、周衛 (2015)。羽毛球比賽雙打戰術的綜述。内江科技,6,108-109。
    延峰 (1995)。實用運動訓練問答。台北市:浩園文化。
    季立康 (2014)。學校運動教練手冊(增訂版)。載於,教育部體育署。臺北市: 教育部體育署。
    邱俊傑 (2004)。彼拉提斯與核心復健訓練運動。台北市:原水。
    邱淑惠、張志銘、張世沛 (2015)。羽球選手運動自信心來源對運動自信心之影響-以教練領導行為作為干擾。管理實務與理論研究,9(1),64-75。
    周育伶、林彥均 (2013)。羽球專項技術與體能訓練之探討。輔仁大學體育學刊,12,127-136。
    紀世清 (1999)。羽球(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
    紀世清 (2002)。羽球訓練指南。台北:師大書院
    姜凱心、李建興 (2016)。2009年、2013年東亞運中華臺北女子羽球代表隊蟬連銀牌競賽策略之研究。運動教練科學,42,11-22。
    胡亦海 (2014)。競技運動訓練與方法。人民體育出版社。81-92。
    逄廣華、陳美莉 (2006)。教練領導行為概述。北台通識學報,2。291-302。
    高幸利、陳德盛、張嘉澤、蘇榮立 (2016)。甲組女子羽球選手耐力與專項能力之研究。中原體育學報,9,58-68。
    高麗娟、黃光獻 (2014)。體育運動質性資料分析方法。體育學報,47,2,159-177。
    孫彩卿 (2012)。羽球女子雙打技、戰術之特殊性。大專體育,119,42-47。
    宮建南 (1997)。多球在羽毛球訓練中的作用。南京體育學院學報,11(4),38-41。
    紐文英 (2016)。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市:雙葉書廊。
    涂國誠 (1999)。羽球單打戰略擬定及戰術應用的分析。大專體育,45,48-53。
    涂國誠 (2000)。羽球雙打戰略擬定及戰術應用的分析。大專體育,48,69-74。
    涂國誠 (2013)。增強式跳躍訓練對大專羽球運動員專項體能的影響。運動教練科學,30,。
    陳玉娟 (1995)。臺灣地區游泳教練領導行為與選手成績表現及滿意度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美綺、洪聰敏 (2016)。射箭隊的運動心理介入。運動表現期刊,3(2),55-62。
    陳秓梅、邱憲祥 (2005)。羽球運動的起源及發展。大專體育,76,138-144。
    陳盛彬、邱政鋒 (2011)。羽球新舊賽制規則戰術之探討。弘光學報,65,147-153。
    陳盛彬、萬捷雄 (2011)。羽球雙打戰術之初探。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0(2),278-283。
    陳雅琦 (2016)。奧運羽球晉級八強!周天成:固執苦練,卻「打什麼都輸」。取自http://www.cheers.com.tw/blog/blogTopic.action?id=661&nid=6590
    陳劍涵(譯) (2018)。質性研究設計互動取向的方法,臺北市:心理出版社。(Joseph A. Maxwell, 2018).
    陳燕、許玉新 (2007)。從案例分析看我國金牌教練員的選拔制度。湖北體育科技,26,1。34-35。
    陳靜如、許立宏 (2014)。一位旅日職棒球員運動生涯之個案研究。身體文化學報,19,105-136。
    陳耀宏、許靖 (2016)。國泰女桌總教頭-劉松明。台南大學體育學報,11,1-14。
    陳儷今 (2008)。羽球新賽制技、戰術變化之探討。海峽兩岸體育研究學報,2(2),89-97。
    張永文 (1997)。羽球運動科學選材。中華體育,3(11),72-80。
    張育愷 (2013)。激發允動員的巔峰表現-運動心理學。科學發展,492,30-35。
    張家銘 (2010)。從競技運動的競爭觀點與道德觀點論其目標與目的,競技運動,12(1),62-63。
    許樹淵 (1992)。田徑論。台北市:偉彬體育研究社。
    梁小牧 (1991)。羽球。臺北。臺灣珠海出版社。
    莊國上、廖威彰、林文煌 (2009)。羽球多球訓練與心理訓練之探討。福爾摩沙體育學刊,3,23-29。
    莊雅茜 (2010)。領導風格、組織特性與員工創造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臺南市。
    黃郁琦 (2002)。羽球多球練習法實用性探討。淡江體育,5,67-72。
    黃偉揚 (2002)。心理訓練與運動技能之探討。國教新知,50,1,65-70。
    彭青 (1984)。談我國教練員人才選拔。武漢體育學報,3。
    彭美麗、陶志翔、王文教、陳福壽 (1994)。教練訓練指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程慶紅、張穎、肇薇、王若男 (2014)。以賽帶訓提升學生綜合能力。遼寧高職學報,16,1,83-84。
    黃家齊、王思峰 (2008)。團隊知識轉換能力組合與知識分享、知識創造及創新績效-知識螺旋理論的新觀點驗證。組織與管理,1(1),39-72。
    黃嘉源 (2004)。臺灣羽球運動發展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楊子江、王美音 (譯) (2004)。《創新 求勝:智價企業論》(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臺北:遠流。(Hirotaka Takeuchi & Ikujiro Nonaka, 1997)
    楊純碧 (1998)。運動教練領導行為之“多元領導模式”介紹。大專體育,38。89-93。
    楊繼美 (2006)。2006年最新國際羽球規則及裁判記錄法,運動教練科學,7,223-233。
    葉仲超 (2006)。學生知識管理-運用知識螺旋理論探討科技大學學生學習成效。嘉南學報,32,527-544。
    廖偉喆、李光武 (2016)。世界級女子羽球單打選手發球與接發球技術分析以戴資穎為例。海峽兩岸體育研究學報,10(1),75-84。
    廖焜福 (2003)。羽球運動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鄭志富、方明營 (1993)。大專院校足球教練領導行為與遇動員滿意度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鄭志富 (1997)。運動教練領導行為研究取向。中華體育季刊,11(1)。22-31。
    鄭健民、連惟昱、紀世清 (2013)。餵球在羽球運動訓練應用上之探討。交大體育學刊。50-60。
    鄭景隆、江勁彥、江勁政 (2006)。羽球新制規則對女子雙打技術之影響分析。臺灣運動生物力學學會編:運動生物力學研究彙刊 (二)。臺北市:臺灣運動生物力學學會,200-202。
    潘淑滿 (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潘慧玲 (2003)。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
    樊正治 (1981)。如何成為一位優秀的運動教練。國民體育季刊,10(1),3-7。
    劉一民 (2008)。運動教練實踐知識的知識探索-窺見一位網球教練的知識世界。運動文化研究,4,7-57。
    劉同 (2015)。你的孤獨,雖敗猶榮:只要我們還能站在這裡,就該值得驕傲。台北市:悅之文化。

    劉妍溱 (2010)。知識轉換能力與個人創新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實踐大學。
    蔡清華、林耀豐 (2009)。意象訓練對運動技能表現的影響,屏東教育大學。12,191-203。
    蔡佩玲、廖坤福、陳志一 (2016)。2011世界羽球錦標賽之女子雙打羽球技術分析研究。臺大體育學報,1-8。
    蔡慧敏、許惠英、李維仁 (2012)。國中羽球隊知覺教練領導行為之研究。中原體育學報,105-113。
    蔡慧敏、葉佳慈、江界山 (2002)。2002年亞運羽球比賽年度週期訓練計畫模型之探討與規劃,大專體育學術專刊,91,293-301。
    衛禮園 (2016)。揭陽好男人傅海峰奪金:視妻子為女王,每日頭條,https://kknews.cc/zh-tw/sports/8lk96l.html,2016年8月21日。
    盧正崇、呂芳陽 (2010)。羽球混合雙打技、戰術趨勢解析。大專體育,109,59-65。
    織田紀香 (2017)。勇敢失敗,比努力更有力量:數位行銷知名講師織田紀香,近20年職場浮沉親身分享。台北市:方舟文化。
    龍德上師 (2016)。如何正確的觀想Master Lung Du: How to have correct meditation?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jkQCJ0bjZM,2015年1月4日。
    Naito Akiyo (2006)。《3分鐘冥想》,台北:商業周刊。

    英文文獻
    Bromley, D. B. (1977). Personality description in ordinary language. New York: Wily.
    Bass, B. M., & Avolio, B. J. (1994). Improving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through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Thousand Oaks, CA: Sage.
    Bucher, C. A. (1974). Dimensions of physical Education 2, Mosby co, 43.
    Chelladurai, P. (1993). Leadership. In R. N. Singer, M. Murphry, & L. K. Tennant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port psychology. New York, NY: Macmillan. 647-671.
    Chelladurai, P. (1978). A Mitidimensional Model of Leadership.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aterloo, Canada .
    Chelladurai, P. (1990). Leadership in Sports : a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 21 , 328-35.
    Cratty, B. J. (1989). Psychology in Contemporary Sport. (Coaching: Leadership Dimensions in Sport).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 Hall. 267-297.
    Carron, A. V., & Brawley, L. R. (2008). Group dynamics in sport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 T. S. Horn (Ed.), Advances in sport psychology,3rd, 157-185.
    Dewey, John. Logic: The Theory of Inquiry. NY: Irvington, 1982.
    Drucker, P. F. (1988). The coming of the new organiz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66(1), 45-53.
    Feltz, D. L., & Lirgg, C. D. (1998). Perceived team and player efficacy in hockey.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3, 557-564.
    Horn, T. S. (2002). Coaching Effectiveness in the Sport Domain. In T.S. Horn (Ed.), Advances in Sport psychology .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309-348.
    Hemphill, J. K., & Coons, A. E. (1957). Development of the leader behavior description questionnaire. Leader behavior: Its description and measurement, 6, 38.
    Hersey, P., & Blanchard, K. H. (1982).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Utilizing human resources (4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Kujiro Noaka & Ryoko Toyama (2003). The knowledge-creating theory revisited: knowledge creation as a synthesizing process. Knowledge Mangemen Research & Practice, 1,1, 2-10.
    Northouse, P. G. (2003). Leadership : Theory and practice (3rd ed.) London : Sage.
    Nonaka, I. & Takeuchi, H. (1995).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opkins, W.G. (1991). Quantification of training in competitive sport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Sports Medicine, 12(3), 161-183.
    Karau, S. J., & Williams, K. D. (1993). Social loafing: A meta-analytic review and theoretical integr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65, 681-706.
    Murphy, S., Jowdy, D., & Durstchhi, S. (1990). Report on the U.S. Olympic committee survey on imagery use in sport. Colorado Springs, CO: U.S. Olympic training center.
    Smith, R. E., Smoll, F. L. (1990). Self-esteem and children's reactions to youth sport coaching behaviors: A field study of self-enhancement proces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6, 987-993.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