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肇基 |
---|---|
論文名稱: |
清代方苞林紓《左傳》評點研究 |
指導教授: |
簡宗梧
Jian, Zong-Wu 沈秋雄 Shen, Chiu-Hsiung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446 |
中文關鍵詞: | 清代 、方苞 、林紓 、左傳 、評點學 、旁筆側出 、連類而書 、意境 、識度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14 下載:6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左傳》不僅是經學史學煌煌巨著,更是文學的傑作。徐復觀先生以為《左傳》「以義傳經」、「以史傳經」,它是中國數千年浩如煙海之文獻中的智慧精華,其中蘊含著歷史文化的生命力;歷史是幫助人們啟迪智慧,薰陶人格,歷史愈悠久,文化經歷的吸收與揚棄、冶鍊與再生現象,必不斷地重複和推陳出新,這是民族可大可久的憑藉,也是正確認識歷史文化的關鍵所在,而歷史的精神是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精髓,則是道德的傳承,本論文希冀從《左傳》評點中發掘歷史文化的生命力。
《左傳》更是文學傑作,其文辭優美,敘事生動,結構嚴謹,具屬辭比事之藝術成就,所以歷來選文,評點喜用《左傳》作為文章之指引。晉范寧《穀梁傳序》說:「左氏艷而富」。「艷」指其文章華美,「富」,指其史料豐富。杜預《春秋序》中論《左傳》:「其文緩,其旨遠」。「緩」即委婉,「遠」則含蓄。南宋真德秀選《左傳》號為《文章正宗》,明歸有光《文章指南》稱《左傳》文如金碧山水;梁啟超《要籍解題及其讀法˙左傳》認為:「《左傳》文章優美,其記事文對極複雜之事項──如五大戰役等,綱領提挈得極嚴謹而分明,情節敘述得極委曲而簡潔,可謂極記事之能事;其記言文淵懿美茂,生氣勃勃,後此始未有其比」。由於《左傳》具各體文學藝術之美,又是評點的重要焦點,而清代《左傳》評點,方苞林紓又最具代表性,是以《方苞林紓《左傳》評點研究》為題,撰寫本論文。
本論文共分六章,約三十萬字,茲將各章內容分述如下: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文獻探討」、「研究進程與方法」,主要陳述《左傳》是一部經史文兼備之鉅著,可傳承歷史文化之生命力,評點聚焦在《左傳》的原因,及清代《左傳》評點,方苞林紓最具代表性,而方林二家是文論家兼評論家,更能呈現評點學之完整體系,建構清代《左傳》評點學之體系。
第二章「評點學的意涵及其演進」,從評點學的源起、意涵、評點符號的演進,評點由語法至鑑賞的演進,至歷代古文評點重要成果,均一一論述,主要言評點學是中國古代文學批評鑑賞的一種特殊形式的學問,是人類文學史上極具悟性細讀,審美感悟的讀書批評的學問,它點出文學的精義,拈出文學的境界,點醒文學的靈性,也點醒文學的美感。
第三章「方苞《左傳》評點」,先說方苞家世生平及時代背景;次說方苞的文學理論;再言方苞在桐城派古文評點的地位;最末是方苞《左傳義法》所見《左傳》評點,結語為《左傳義法》對於文章「脈絡貫串」綱要的評點最用精神;而其評點最為淋漓盡致的章法謀篇,則是「連類而書」、「兩兩相映」的結構布局;最值得一提的是,方苞認為《左傳》敘戰,最能表現其神施鬼設的結構,則屬「取材詳略」的謀篇布局。這些「特書」的提示,都發人深省,令人印象深刻。
第四章「林紓的《左傳》評點」,先敘林紓家世、生平及其時代背景,次言林紓古文理論之基石,再敘林紓的文學創作論及方法論,四節論《左傳擷華》所見《左傳》評點,結語重點在林紓以其文學理論為核心,評點《左傳》命意、結構、章法、句法、字法,可謂鉅細靡遺,精密周詳,由於身兼文論家、評點家,也就更能建構清代《左傳》評點之完整體系。
第五章「方苞林紓《左傳》評點之比較」,第一節從評點《左傳》選文題材上作比較:方苞林紓的評點題材,相同的是:皆選闡揚儒家仁義之道,有益世道人心之文;相異的是:方苞側重「敘戰」之文,而林紓則重「情性」之文。第二節從評點《左傳》文學藝術上作比較,方苞與林紓相同的是:評點《左傳》均依自己的文學理論,作為品評文學藝術境界之標準;相異的是:方苞側重在「文章結構」的提示,而林紓側重於「筆法運用」及「字句錘鍊」的提示。第三節從評點方法上作比較:在評點符號標識作品意義上之比較,方苞《左傳義法》善用句旁加密圈○○○,其用意,有因其為通篇關鍵;有因其用語隱括、精鍊簡潔;有因其敘事簡切筆法奇變;有因其為貫串脈絡之文眼,最能表現主題思想,有因其具筆削見義之功……而林紓則善用「黑點」及句旁密加圈,其用意,乃因此其處處隱含關鍵字句、或因其具有畫龍點睛之妙;或因其具有警醒之作用;或因其下字斬截有力,筆意精妙;或因其字字奕穎,字字蘊藉;或因其辭令巧變無窮;或因其聲響高極,令人心醉神馳……。在評點方式揭示文學藝術上言,方苞善用「夾批」與「總評」,評點《左傳》,從取材、文體決定到謀篇布局,以及從文氣、文辭的鍛句鍊字到結構規模大小,皆自成一套體系;而林紓只用「總評」方式評點《左傳》,從意境、識度、氣勢、聲調、筋脈、風趣、情韻、神味八項評點《左傳》藝術美之成就,肯定《左傳》兼具眾項美之藝術表現,也以「用筆八法」,「用字四法」提示《左傳》構篇之巧,文句之妙。
第六章 結論。肯定方苞具清代《左傳》評點學開創之功,其評點《左傳》為清代《左傳》評點學建構一有系統之體系,在中國文學史、評點史上的地位是舉足輕重,影響極其深遠;亦肯定林紓《左傳》評點,建構了一套從命意、結構到字句鍛鍊的完整評點體系,為有清一代在文學評點史上立了一大功勞,其影響深遠,即使是現代散文的批評學的體系皆受其影響。
一、本目錄擇要載列參考之文獻,述明其板本資料,俾便讀者覆案。
二、參考文獻:依論文直接相關專著、其他專著、和單篇論文排序。
三、文獻條目,以書名或篇名為主。其次列作者、編者或注疏者姓名,以及出版地、出版社與出版年份等資料。舊板文獻則記載收藏地。
四、引用文獻分類標準:
1. 以方苞、林紓、評點學三項的相關著作為優先排列。
2. 作者成書年代:依朝代為主,如以先秦 兩漢 魏晉等時代著作順序排序。
3. 同位作者著作:同位作者書籍則一同排列。
4. 現今出書年代:在排序中再以出版時間分類排序,如1979年、1990年,未標明出書時間(以西元時間為準)則排於末位。
5. 若同本書 同出版社 出版年代不同 則優先取年代最早版本。
五、參考文獻分類排序:
一、論文直接相關專著
(一)方苞專著及研究方苞之專著
(二)林紓專著及研究林紓之專著
(三)評點學
二、其他專著
(四)文獻學
(五)經學
(六)哲學
(七)歷史
(八)地理
(九)文字學
(十)文學
三、單篇論文
參 考 文 獻
一、論文直接相關專著
(一) 方苞專著及研究方苞之專著
1. 《左傳義法舉要》 清‧方苞 台北:廣文書局,1977年,影榕園叢書本
2. 《方望溪全集》,《四部叢刊》 清‧方苞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影清咸豐元年1851戴鈞衡重編校刊本
3. 《方望溪先生全集》,《四部備要集部》 清‧方苞 上海:中華書局據戴編足本校刊
4. 《望溪先生文集》 清‧方苞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8月
5. 《方望溪全集》 清‧方苞 台北:世界書局,1965年
6. 《方望溪文集》 清‧方苞著,劉季高點校《方苞集》附錄三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7. 《欽定四書文》 清‧方苞 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51冊,集部390,總集類,本朝,卷十三
8. 《方望溪遺集》 清‧方苞 安徽:黃山書社,1990年
9. 《評點史記》 清‧方苞評點 清張裕釗刊本
10. 《桐城方氏時文全稿、抗希堂稿》 清‧方苞 湖南:會有書局,光緒十四年(1888)
11. 《方望溪遺集》,《四部備要集部》 清‧方苞 上海:中華書局據戴編足本校刊
12. 《桐城文學淵源考》 清‧劉聲木 合肥:黃山書社,1989年
13. 《桐城耆舊傳》 清‧馬其昶著,毛伯舟點注 安徽:黃山書社,1990年
14. 《方苞、劉大櫆、姚鼐散文選》 陳耀東注譯 香港:三聯書店,1980年
15. 《桐城派文選》 王凱符、漆緒邦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年
16. 《桐城派研究論文選》 安徽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第三單位編 合肥:黃山書社,1986年
17. 《桐城三家散文賞析集》 王鎮遠主編 成都:巴蜀書社,1989年
18. 《桐城文派》 何天杰 廣州:廣州文化出版社,1989年
19. 《桐城派》 王鎮遠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20. 《桐城派》 王鎮遠 台北:群玉堂出版公司,1991年
21. 《桐城文派學述》 尤信雄 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22. 《桐城文派述論》 吳孟復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2年
23. 《方苞與戴名世》 鄺健行 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24. 《桐城派研究》 周中明 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年7月
25. 《義法與經世‧方苞及其文學研究》 許福吉 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6月
26. 〈桐城方、劉、姚三家文論評述〉,見載《晚照樓論文集》 馬茂元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二) 林紓專著及研究林紓之專著
1. 《畏廬論文》 林紓 台北:文津出版社,1978年7月
2. 《畏廬文集》 林紓 台北:文津出版社,1978年7月
3. 《畏廬續集》 林紓 台北:文津出版社,1978年7月
4. 《畏廬三集》 林紓 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7月
5. 《畏廬詩存》 林紓 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7月
6. 《左傳擷華》 林紓 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81年10月
7. 《春覺齋論文》 林紓,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11月
8. 《林琴南書話》 林紓著,錢谷融主編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3月
9. 《韓柳文研究法》 林紓 台北:廣文書局,1976年4月
10. 《晚清文學叢鈔‧小說戲曲研究卷》 林紓等著,阿英輯 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4月
11. 《選評古文辭類纂》 林紓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3月
12. 《林琴南學行譜記四種》 朱羲冑 台北:世界書局,1965年4月
13. 《林紓的翻譯》 錢鍾書等 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年11月
14. 《林紓研究資料》 薛綏之、張俊才編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
15. 《林紓選集‧小說卷上、卷下》 林薇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
16. 《林紓選集‧文詩詞卷》 林薇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3月
17. 《林琴南傳》 朱碧森 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9年9月
18. 《百年沉浮─林紓研究綜述》 林薇 河北:天津教育出版社,1990年10月
19. 《林紓評傳‧作品選》 馮奇編著 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8年6月
20. 《林紓詩文選》 曾憲輝選注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6月
21. 《林紓評傳》 張俊才 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2年3月
22. 《林紓詩文選》 李家驥等編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3年10月
23. 《林紓詩文選》 李家驥、李茂肅、薛祥生編 北京:新華書店,1993年
24. 《林琴南古文研究》 王瓊馨 台中: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7月
25. 《畏廬小品》 林薇選編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2月
26. 《林琴南先生的文章學》 林淑雲 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6月
27. 《林琴南古文理論研究》 呂立德 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6月
28. 《林琴南別傳》 王暘 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1月
29. 《畏廬先生年譜》 胡爾瑛 載《國學專刊》1卷3期,1926年
(三) 評點學
1. 《班馬異同評》 宋‧劉辰翁、倪思 明永樂間刻本
2. 《宋真德秀批點法》 宋‧真德秀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
3. 《全像評點忠義水滸傳全傳》 明‧李卓吾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9月影明萬曆袁無涯刻本
4. 《李卓吾先生批評忠義水滸傳》 明‧李贄 萬曆三十八年容與堂刊本
5. 《批點世說新語》 明‧王世貞批點 萬曆庚辰刊本
6. 《史記評林》 明‧凌稚隆輯 明萬曆間李黻堂刊本
7. 《歸震川評點史記》 明‧歸有光 清光緒二年武昌張氏校刻本
8. 《左繡》 清‧馮李驊、陸浩評 上海:中原書局,1937年
9. 《左繡》 清‧馮李驊、陸浩評 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影康熙59年書業堂鐫藏本
10. 《明文授讀》 清‧黃宗羲編 清康熙三十六年張錫琨味芹堂刻本
11. 《左傳評》 清‧王崑繩 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9年8月
12. 《左傳評》 清‧李文淵 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13. 《天下才子必讀書‧左傳》 清‧金聖歎 台北:書香出版社,1978年11月
14. 《第五才子書施耐庵水滸傳》 金聖歎批改 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15. 《金聖歎批本西廂記》 清‧金聖歎批改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16. 《三國演義會評本》 輯明‧李贄、清‧毛宗崗、李漁、鍾惺四家評語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版
17. 《乾隆甲戌脂硯齋重評石頭記》 清‧曹雪芹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1年。
18. 《新編石頭記脂硯齋評語輯校》 陳慶浩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6年增訂本
19. 《中國評點文學史》 孫琴安 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9年
20. 《中國文學評點研究論集》 章培恒、王靖宇主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
21. 《水滸傳會評本》 陳曦鐘、侯忠義、魯玉川校輯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1年
22. 《中國文學批評史上之美學批評法》 蔡芳定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4月
23. 《唐代文學批評研究》 蔡芳定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5月
二、其他專著
(四) 文獻學
1.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清‧紀昀等編 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1年
2.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清‧紀昀等編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3. 《清代禁毀書目研究》 吳哲夫 台北:嘉新水文化基金會,1969年
4. 《清代康雍乾三朝禁書之研究》 丁原基 台北:華正書局,1983年
5. 《經學研究論著目錄》(1912-1987年) 林慶彰主編 台北:漢學研究中心編印,1989年12月
6. 《日本研究經學論著目錄》(1900-1992年) 林慶彰主編 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3年10月
7. 《經學研究論著目錄》 (1988-1992年) 林慶彰主編 台北:漢學研究中心編印,1995年6月
8. 《左傳、春秋公羊、春秋穀梁、春秋總義論著目錄》 簡師宗梧、周何編輯 台北:洪葉文化,2000年6月
9. 《經學研究論著目錄》 (1993-1997年) 林慶彰主編 台北:漢學研究中心編印,2002年4月
10. 《中國歷史文獻目錄學》 王錦貴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
11. 《中國文獻學概要》 鄭鶴聲、鄭鶴春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月
12. 《四庫提要敘講疏》 張舜徽 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3月
13. 《晚清經學研究文獻目錄》(1901-2000年) 林慶彰 蔣秋華主編 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6年10月
(五) 經學
1. 《左傳注疏》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疏 台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影清嘉慶20年南昌府學刊十三經注疏本
2. 《春秋左氏全傳白文》 周‧左丘明 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編印,1992年6月,明萬曆十六年雲揚賀邦泰刊本
3. 《讀左補義》 清‧姜炳璋 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影印乾隆33年同文堂藏板
4. 《左傳微》 清‧吳闓生評注 合肥:黃山書社,1995年12月
5. 《左傳紀事本末》 清‧高士奇撰,楊伯峻點校 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6. 《春秋正義》 唐‧孔穎達等撰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臺2版),四部叢刊續編影日本覆印正宗寺單疏本
7. 《春秋左氏傳說》 宋‧呂祖謙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8. 《春秋左氏傳續說》 宋‧呂祖謙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9. 《春秋屬辭》 元‧趙汸 台北:臺灣大通書局,1969年,影康熙19年刻通志堂經解本
10. 《春秋大事表》 清‧顧棟高 台北:廣學社印書館,1975年,影同治癸酉山東尚志堂藏板
11. 《春秋左氏傳舊注疏證》 清‧劉文淇 京都:中文出版社,1979年,影1959年北京科學出版社排印本
12. 《三國兩晉南北朝春秋左傳考佚》 沈師秋雄 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1年11月
13. 《春秋屬辭比事記》 清‧毛奇齡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4. 《春秋左傳研究》 童書業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1版2刷
15. 《春秋左傳詞典》 楊伯峻 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16. 《春秋要領》 程發軔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9年
17. 《春秋左傳注(修訂本)》 楊伯峻 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18. 《春秋左傳學史》 沈玉成、劉寧合撰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19. 《經世思想與文學經世──明末清初經世文論研究》 林保淳 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20. 《左海鉤沉》 劉師正浩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11月
21. 《鎔裁文史的經典-左傳》 簡師宗梧 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9年4月
22. 《左傳導讀》 張高評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8月
23. 《敘事與解釋‧左傳經解研究》 張素卿 台北:書林出版公司,1998年4月
24. 《春秋書法與左傳學史》 張高評 台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2年1月
25. 《毛詩正義》 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 台北:藝文印書館,阮元刻十三經注疏本,1982年
26. 《周易注疏》 唐‧孔穎達 台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本,1955年
27. 《四書集註》 宋‧朱熹 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881年
28. 《經世釋義》,《非宇館文存》 蕭一山 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八十八輯》
(六) 哲學
1. 《中國歷代思想家》 王壽南總編輯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錢穆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57年10月
3. 《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 余英時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年
4. 《中國政治思想史》 蕭公權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年
5. 《荀子集解》 戰國‧荀子,清‧王先謙集解 台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2月
6. 《論衡》 漢‧王充 台北:宏業書局,1983年4月
7. 《莊子集釋》 清‧郭慶藩輯 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88年
8. 《老子道德經注》 樓宇烈校釋 台北:華正書局,1981年
9. 《兩漢思想史》卷一 徐復觀 香港:新亞研究所,1972年
10. 《兩漢思想史》卷一 徐復觀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4年
11. 《兩漢思想史》卷二 徐復觀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6年
12. 《兩漢思想史》卷三 徐復觀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9年《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 余英時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年
13. 《朱子新學案》 錢穆 台北:三民書局,1971年
14. 《朱子的思維世界》 田浩 台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1996年
15. 《明中晚期理學的對峙與合流》 于化民 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16. 《明清實學史》 葛榮晉 北京: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4年
17. 《東亞視域中的近世儒學文獻與思想》 鄭吉雄編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7月
18. 《清代學術概論─思想史》 梁啟超 台北:華正書局,1984年2月
19. 《晚清變法思想論叢》 汪榮祖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3月
20. 《晚清文學思想論》 李瑞騰 台北:漢光文化事業公司,1992年6月
21. 《歷史與思想》 余英時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6年
(七) 歷史
1. 《史記》 漢‧司馬遷撰,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 台北:中華書局,1982年
2. 《史記》 漢‧司馬遷 台北:鼎文書局影印本,1991年
3. 《史記會注考證》 日‧瀧川龜太郎 台北:宏業書局,1975年
4. 《史記會注考證》 日‧瀧川龜太郎 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
5. 《漢書》 漢‧班固 台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6. 《三國志》 西晉‧陳壽,裴松之注 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7. 《南齊書》 梁‧蕭子顯 台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8. 《南史》 唐‧李延壽 台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9. 《史通釋評》 唐‧劉知幾 台北:華世出版社,1981年11月
10. 《明史》 清‧張廷玉 台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11. 《新唐書》 北宋‧歐陽脩、宋祁 台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12. 《清史稿》 趙爾巽、柯劭忞編纂 北京:中華書局校點本,1977年 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1年
13. 《文史通義》 清‧章學誠 台北:世界書局,1984年8月
14. 《文史通義》 清‧章學誠 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15. 《校讎通義》 清‧章學誠 台北:世界書局,1984年8月
16. 《清史稿‧聖祖本紀三》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17. 《清世祖實錄》 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18. 《康熙起居注》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整理 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19. 《清聖祖聖訓》 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20. 《清稗類鈔》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21. 《明清之際的戰爭》 李光濤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22. 《中國通史》 傅樂成 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1971年7月
23. 《中國通史》 傅樂成 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1973年
24. 《清代通史》 蕭一山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25. 《康雍乾三朝史綱》 朱誠如 北京:對外貿易教育出版社,1988年
26. 《清朝野史大觀》 成都:巴蜀書社,1987年
27. 《中國古代標點符號發展史》 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10月
(八) 地理
1. 《讀史方輿紀要》 清‧顧祖禹 台北:新興書局,1967年
2. 《清初東南沿海遷界考》 謝國楨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3. 《中國地圖冊》 北京:新華書店,1990年
4. 《元志‧選舉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百納本
5. 〈時務策獄〉,《清代軼聞》 清‧杭世駿 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6. 《安徽風物志》 合肥:黃山書社,1985年
(九) 文字學
1. 《說文解字段注質疑》沈師秋雄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73年6月
2. 《武威漢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64年
3. 《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帛書》北京:文物出版社,1974年
4. 《銀雀山漢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75年
5. 《侯馬盟書》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年
6. 《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77年
7. 《卜辭通纂》 郭沫若 北京:科學出版社,1983年
8. 《長沙子彈庫楚帛書研究》 李零 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9. 《殷周金文集錄》 徐中舒 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86年
10. 《流沙墜簡》 羅振玉輯,羅振玉、王國維考釋 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
(十) 文學
1. 《左傳文藝新論》 高葆光 台中:東海大學出版,1969年3月
2. 《左傳之文學價值》 張高評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10月
3. 《左傳文章義法撢微》 張高評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10月
4. 《左傳論評選析新編》 洪順隆編撰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2年10月
5. 《左傳與傳統小說論集》 王靖宇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
6. 《左傳稱詩研究》 張素卿 台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1年 《文史叢刊》89
7. 《左傳與中國古典小說》 孫綠怡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8. 《叢書集成初編》40冊、48冊、107冊 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9. 《叢書集成新編》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
10. 《文選》 梁‧蕭統編 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9月
11. 《資暇錄》,見載《古文說部叢書三集》 唐‧李匡乂
12. 《河岳英靈集》 唐‧殷璠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3. 《中興間氣集》 唐‧高仲武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4. 《唐文粹》 宋‧姚鉉編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5. 《周濂溪全集》 宋‧周濂溪 上海:正誼堂叢書本,1932年
16. 《東萊左氏博議》 宋‧呂祖謙 台北:廣文書局,1973年,影光緒14年錢塘瞿氏校刊足本
17.《東萊博議》 宋‧呂祖謙著,簡師宗梧、李師振興注譯 台北:三民書局,1991年7月
18. 《古文關鍵》 宋‧呂祖謙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總集類第二十六冊
19. 《直齋書錄解題》 宋‧陳振孫 台北:廣文書局,1968年
20. 《崇古文訣》 宋‧樓昉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
21. 《文章正宗》 宋‧真德秀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二九四總集類第一三五五冊
22. 《注解章泉澗泉二先生選唐詩》 宋‧趙蕃、韓淲選,宋‧謝枋得注解 清刻本
23. 《文章軌範》 宋‧謝枋得 明刻本
24. 《中州集》 元‧元好問編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25. 《瀛奎律髓》 元‧方回 康熙辛卯黃葉村莊重校本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26. 《程氏家塾分年日程》,《四部叢刊續編》 元‧程端禮 上海涵芬樓影常熟瞿氏鐵琴同劍樓元刊本
27. 《文編》 明‧唐順之編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28. 《藏書》 明‧李贄 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版
29. 《續藏書》 明‧李贄 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版
30. 《天佣子集》 明‧艾南英 台北:藝文印書館,1980年
31. 《震川先生集》 明‧歸有光 台北:源流出版社,1982年
32. 《三國演義》 明‧羅貫中著,明‧毛宗崗評點 台北:三民書局,1991年
33. 《唐宋八大家文鈔》 明‧茅坤 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34. 《唐宋八大家文鈔》 明‧茅坤等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影印出版
35. 《明文海》 清‧黃宗羲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36. 《唐宋八大家文鈔》校注集 高海夫主編 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年1月
37. 《唐宋八大家全集錄》 清‧儲欣 清康熙四十四年松齡堂刻本
38. 《唐宋八大家類選》 清‧儲欣 清刻古文會選本
39. 《古文奇賞》 明‧陳仁錫 明萬曆四十六年刻本
40. 《明文奇賞》 明‧陳仁錫 明萬曆四十六年至天啟刻本
41. 《千頃堂書目》 清‧黃虞稷撰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5月
42. 《古文觀止》 清‧吳楚材、吳調侯 北京:文學古籍刊行社,1956年版
43. 《桐城吳先生全書》 清‧吳汝綸 台北:藝文印書館,1964年
44. 《惜抱軒文集》 清‧姚鼐 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
45. 《惜抱軒文集》 清‧姚鼐 台北:文海出版社,1984年7月
46. 《惜抱軒尺牘》 清‧姚鼐 北京:中國書店,1992年
47. 《評註古文辭類纂》 清‧姚鼐著,王文濡評注 台北:華正書局,1983年6月
48. 《古文辭類纂》 清‧姚鼐 北京:中國書店,1986年版
49. 《古文辭類纂》清‧姚鼐 長沙:岳麓書社,1988年
50. 《古文辭類纂評注》 清‧姚鼐著,吳孟復、莊立甫編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10月
51. 《定盦全集》 清‧龔自珍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6年
52. 《石園文集》 清‧萬斯同 台北:國防研究院中華大典編印會,1966年
53. 《經史百家雜鈔》 清‧曾國藩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6年3月
54. 《曾文正公全集》 清‧曾國藩 台北:世界書局,1985年5月
55. 《曾國藩家書‧家訓‧日記》 清‧曾國藩 北京:古籍出版社,1995年
56. 《曾文正公全集》 清‧曾國藩 傳忠書局,同治甲戌季秋校刊
57. 《讀四書大全說》 清‧王夫之 台北:自由出版社,1972年
58. 《亭林文集》 清‧顧炎武 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1年
59. 《魏源集》 清‧魏源 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2年
60. 《清經世文編》 清‧賀長齡著、魏源編 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61. 《方植之全集》 清‧方東樹 台北:明文書局,1983年
62.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清‧紀昀等編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63. 《癸巳存稿‧補遺》 清‧俞正燮 台北:世界書局,1980年
64. 《鄭板橋集》 清‧鄭板橋 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65. 《金聖歎全集》 清‧金聖嘆 台北:長安出版社,1986年9月
66. 《南雷文定后集》 清‧黃宗羲 台北:里仁書局,1987年
67. 《黃宗羲全集》 清‧黃宗羲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
68. 《魏叔子文集》 清‧魏禧 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6月
69. 《二十七松堂集》 清‧廖燕、林慶彰、林子雄編 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1995年
70. 《句讀敘述》,見載《授堂遺書》 清‧武憶 清乾隆五十八年刊本
71. 《義門讀書記》 清‧何焯 石香齋刊本 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6月
72. 《古文眉詮》 清‧浦起龍 靜寄東軒藏版
73. 《鮚埼亭集》 清‧全祖望 台北:華世出版社,1979年
74. 《中國文學發達史》 劉大杰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4年
75. 《中國文學批評史》 郭紹虞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9月
76. 《中國文學批評史》 郭紹虞 台北:藍燈事業公司,1988年10月
77. 《韓昌黎文集校注》 馬其昶 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84年
78. 《中國文學發展史》 劉大杰 台北:華正書局,1984年8月
79. 《中國美學史大綱》 葉朗 台北:滄浪書局,1986年9月
80. 《中國散文史》 陳柱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6月
81. 《晚清小說史》 阿英 台北:天宇出版社,1988年9月
82. 《唐宋駢文史》 于景祥 遼寧:瀋陽人民出版社,1991年
83. 《中國文學理論史》 成復旺等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1年9月
84. 《近代文學批評史》 黃霖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2月
85. 《中國散文史》 陳柱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86. 《中國清代文學史》 馬子富、劉麗紅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87. 《中國散文史》 劉一沾、石旭紅 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6月
88. 《清代文學批評史》 鄔國平、王鎮遠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89. 《清代文學批評通史》(清代卷) 鄔國平、王鎮遠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
90. 《清文海》 趙伯雄編 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91. 《散文技巧》 李光連 台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1996年
92 《中國文學批評史論》 蒲友俊 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11月
93 《清代七百名人傳》 清.蔡冠洛 台北:文海出版社,2004年。
94. 《說詩晬話》 清‧沈德潛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0年
95. 《隨園詩話》 清‧袁枚 台北:廣文書局,1971年9月
96. 《原詩》 清‧葉燮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
97. 《昭昧詹言》 清‧方東樹 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5年
98. 《人間詞話》 王國維著,徐調孚校注 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0年
99. 《文心雕龍注》 梁‧劉勰著,范文瀾注 香港:商務印書館,1960年6月
100. 《文心雕龍札記》 黃侃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3年6月
101. 《文心雕龍研究》 王師更生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年5月
102. 《文心雕龍讀本》 王師更生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3月
103. 《文心雕龍新論》 王師更生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5月
104. 《中國古代文學理論的秘寶─文心雕龍》 王師更生 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5月
105. 《文心雕龍管窺》 王師更生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7年5月
106. 《文心雕龍探賾》 蔡師宗陽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1年2月
107. 《劉勰文心雕龍與經學》 蔡師宗陽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7年5月
108. 《文心雕龍之文學理論與批評》 沈謙 台北:華正書局,1981年5月
109. 《文心雕龍注釋》 周振甫注 台北:里仁書局,1984年
110. 《文則》 宋‧陳騤 台北:莊嚴出版社,1979年3月
111. 《陳騤文則新論》 蔡師宗陽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3月
112. 《文章指南》 明‧歸有光 清光緒二年刻本 台北:廣文書局,1962年8月
113. 《涵芬樓文談》 清‧吳曾祺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11月
114. 《文學研究法》 清‧姚永樸 台北:廣文書局,1969年
115. 《論文偶記》 清‧劉大櫆著,舒蕪校點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0年11月
116. 《讀書作文譜》 清‧唐彪 台北:偉文出版社,1976年
117. 《藝概》 清‧劉熙載 台北:廣文書局,1974年10月
118. 《藝概》 清‧劉熙載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119.《柳宗元散文研讀》 王師更生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7月
120. 《北宋文論研究》 蔡芳定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12月
121. 《中國文學論集》 徐復觀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5年1月
122. 《中國文學理論》 黃保真、蔡鐘翔、成復旺 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年
123. 《談藝錄》 錢鍾書 台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1981年11月
124. 《管錐篇》 錢鍾書 台北:書林出版社,1990年8月
125. 《意境論》 藍華增 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3月
126. 《文體明辨》 明‧徐師曾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
127. 《文章辨體》 明‧吳訥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5月
128. 《文體論》 薛鳳昌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3月
129. 《古代散文文體概論》 陳必祥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10月
130. 《文體演變及其文化意味》 陶東風 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
131. 《修辭學發凡》 陳望道 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56年6月
132. 《修辭學》 黃慶萱 台北:三民書局,1975年1月
133. 《修辭學探微》 蔡師宗陽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1年4月
134. 《評注文法津梁》 宋文蔚 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84年12月
135. 《字句鍛鍊法》 黃永武 台北:洪範書店,1986年1月
136. 《常用虛字用法淺釋》 許世瑛 台北:復興書局,1986年10月
137. 《敘事學》 胡亞敏 武昌:華中師範大學,1994年5月
138. 《中國敘事學》 楊義 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
139. 《中國敘事學》 浦安迪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月
140. 《中國早期敘事文論集》 王靖宇 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9年4月
141. 《敘事學研究》 張寅德編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5月
142. 《敘事學導論》 羅鋼 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
143. 《當代敘事學》 葦萊士‧馬丁著、伍曉民譯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5月
144. 《敘事學:敘事理論導論》 米克‧巴爾著、譚君強譯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11月
145. 《敘事學》 董小英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6月
三、單篇論文
1. 〈從魯閔公被弒,看《左傳》的串敘法與對稱律〉 簡師宗梧 《中央日報‧文史》第157期,1981年6月2日
2. 〈從士蒍知申生不立,看《左傳》的對照律〉 簡師宗梧 《中央日報‧文史》第125期,1980年10月14日
3. 〈從闔廬入郢不見伍員,看《左傳》的統一律〉 簡師宗梧《孔孟月刊》第十九卷第二期,1980年10月
4. 〈從秦晉韓殽二役,看《左傳》的對稱與對比〉 簡師宗梧《孔孟月刊》第二十卷第三期,1981年11月
5. 〈《左傳》如何藉宋人及楚人平,豐富「信」的意涵〉 簡師宗梧《孔孟月刊》第十九卷第一期,1980年9月
6. 〈《左傳》如何藉重耳出亡,強調其「得人」而得國〉 簡師宗梧《孔孟月刊》第十九卷第三期,1980年11月
7. 〈《左傳》如何刻畫郤芮及呂甥的「忌克」言行〉 簡師宗梧《孔孟月刊》第二十卷第二期,1981年10月
8. 〈《左傳》如何為晉文公的「譎而不正」作註腳〉 簡師宗梧《孔孟月刊》第十九卷第五期,1981年1月
9. 〈《左傳》中的晉惠公〉 簡師宗梧《孔孟月刊》第十九卷第十期,1981年6月
10. 〈《左傳》中的伍子胥〉 簡師宗梧《孔孟學報》第45期,1983年4月
11. 〈《左傳》中的晉文公〉 簡師宗梧《鎔裁文史的經典左傳》頁129-150,黎明文化公司,1999年4月
12. 〈以記晉景公薨為例,見《左傳》的屬辭比事〉 簡師宗梧《鎔裁文史的經典左傳》頁151-154,黎明文化公司,1999年4月
13. 〈說方苞義法〉,見載《古代文學評論研究論文集》213-226頁 王達津 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5年
14. 〈論方苞義法〉 王達津 《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十二輯97-109頁,1987年
15. 〈方苞義法說與《春秋》書法〉,見載《清代經學國際研究會論文集》217-246頁 張高評 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4年
16. 〈方苞〉,見載《中國歷代著名文學家評傳》271頁 劉季高 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5年
17. 〈評點之興〉 吳承學 《文學評論》,1995年第1期,1995年
18. 〈桐城方、劉、姚三家文論評述〉 馬茂元 《古代文學理論研究》,1979年第1輯,1979年
19. 〈春秋左傳杜氏義述要〉 王師初慶 《(輔大)人文學報》,4期,355-418頁,1975年
20. 〈左傳屬辭比事的成就──以記晉惠公與晉文公為例〉 簡師宗梧發表於《台北國際孔學會議》1987年11月並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之研究獎助
21. 〈怎樣閱讀中國敘事文──從《左傳》文藝欣賞談起〉王靖宇,見鍾彩鈞主編《中國文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論文集》,頁1-17 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2年
22. 〈從敘事文學角度看《左傳》與《國語》的關係〉 王靖宇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6輯 1-29頁,1995年
23. 〈左傳學研究之現況與趨向〉 張高評 林慶彰主編,《經學研究論叢》2輯,頁63-70,1994年
24. 〈章沖《春秋左氏傳事類始末》述略──《左傳》學的考察〉 張素卿 《國家圖書館館館刊》,1996年1期,131-150頁,1996年
25. 〈桐城派古文與時文的關係問題〉,收入錢仲聯《夢苕庵清代文學論集》 濟南:齊魯書社,1983年
26. 〈論桐城派〉 時萌 《文學遺產》,增刊十五輯,1995年
27. 〈我國古代散文的特色和優良傳統〉 陳祥耀 《福建文藝》,1979年4、5期合刊,1979年
28. 〈清代的崇儒與漢化〉 呂世朋 《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考古組》,台北 中央研究院,1981年
29. 〈清代學術思想史重要觀念通釋〉 余英時 《史學評論》,第5期19-98頁,1983年
30. 〈清代思想史上的一個新解釋〉 余英時,見載《中國哲學思想論集》18-25頁 台北:牧童出版社,1976年
31. 〈經世思想之義介問題〉 王爾敏 台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集刊》,第13期,1984年
32. 〈清廷〈聖諭廣訓〉之頒行及民間之宣講拾遺〉 王爾敏 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2期,225-276頁,1993年6月
33. 〈滿清入主華夏及其文化承緒之統一政術〉 王爾敏,收入《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術研究會論文集》247-271頁 台北: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1995年
34. 〈敦煌遺書中的標點符號〉 李正宇 《文史知識》,1988年第8期,1988年
35. 〈程朱理學何時成為統治階級的統治思想〉 唐宇原 《中國史研究》,1988年第1期,1988年
36. 〈清代經世思潮〉 何佑森 《漢學研究》,第13卷第1期,1995年
37. 〈永盂考略〉 陳邦懷 《文物》,1972年第11期,1972年
38. 《焦循手批柳文的評點學意義探究》 王基倫 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