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婉茹
Lin, Wan-Ju
論文名稱: 探詢生態旅遊的創新實踐-以整全實踐開展金門古崗社區的永續行動
Inquiring New Possibilities of Ecotourism—Wholeness-Praxis Development for Sustainable Actions in Gugang, Kinmen
指導教授: 李明芬
Li, Ming-Fen
口試委員: 林晏州 周儒 林振春 李明燕 李明芬
口試日期: 2021/06/23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2
中文關鍵詞: 生態旅遊整全實踐典範古崗社區里山倡議
英文關鍵詞: ecotourism, wholeness-praxis paradigm, Gugang community, Satoyama Initiative
研究方法: 個案研究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1543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01下載:1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永續理念的興起以及全球生態意識的覺醒為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帶來一線𥌓光。各項生態永續活動中,生態旅遊是最受歡迎的形式之一。本研究目的在於探究古崗的社區發展歷程並進一步提出社區突破現況的策略,以及運用整全實踐的架構分析古崗社區的永續行動,進而以永續行動為基礎探詢生態旅遊的開展並提出行動方案。基於此,本研究的研究問題為:古崗社區如何整合旅遊資源與既有的在地永續行動來作為開展生態旅遊的基礎?古崗社區如何連結與協作以落實生態旅遊行動方案?古崗社區如何開展他們的生態旅遊行動方案?

    本研究採取詮釋典範與整全實踐典範的研究取徑,採用個案研究為本研究之研究方法,並運用文件分析、參與觀察、深度訪談等研究策略,以古崗社區既有的永續行動為基礎,探詢其可以如何開展成為生態旅遊行動方案。根據詮釋分析之結果,本研究的結論包括:缺乏有效整合機制與行銷平台是社區難以發展生態旅遊的主因、在地永續行動的長期性運作有賴於人力運用彈性機制的建立、擴大在地永續行動的跨域協作對象有助於突破社區發展現況、領導者的友善領導是社區成功轉型的關鍵。最後並提出給予古崗社區、公部門、學術界、後續研究者以及旅遊業者的建議。

    The rise of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ility and the awakening of global ecological awareness have brought a glimmer of light to the deteriorat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mong the various sustainable actions, ecotourism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forms.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Gugang community and further propose strategies for their breakthroughs. It also aims to apply the analytic framework of wholeness-praxi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in Gugang community and propose specific and feasible action plans. The research questions are: How can Gugang community integrate tourism resources and existing sustainable actions for developing ecotourism? How can Gugang community get interconnected and collaborative to implement ecotourism action plans? How can Gugang community develop more wholeness-praxis ecotourism action plans?

    This study adopts interpretive paradigm and wholeness-praxis paradigm as research approaches, and case study method with strategies such as document analysis, 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 and in-depth interview. Based on the existing sustainable actions of Gugang community, this study inquires how these actions can be further developed into ecotourism action plans.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the lack of an effective integration mechanism and marketing platform is the main obstacle for developing Gugang’s ecotourism; long-term operation of sustainable actions depends on establishing flexible mechanisms for better use of human resources; expanding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of sustainable actions helps to break through the status quo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friendly leadership is the key to successful community transformation. Finally, this study proposes suggestions to the Gugang community, public sector, academia, follow-up researchers and tourism industry.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8 第三節 名詞釋義 9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11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金門的觀光發展歷程與觀光發展計畫回顧 13 第二節 生態旅遊:從理念到實踐 23 第三節 整全生態學的意涵與實踐 41 第四節 整全實踐精神於古崗生態旅遊的分析運用 47 第參章 研究方法 59 第一節 研究典範與方法 59 第二節 研究階段與歷程 72 第三節 資料的處理 75 第四節 研究之嚴謹度與研究倫理 78 第肆章 從純樸到創新-古崗社區的蛻變之路 85 第一節 百年漁村的蛻變 85 第二節 在地永續行動的生態意識與實踐 101 第三節 在地永續行動的整全分析 114 第伍章 從在地到永續-古崗社區的生態旅遊開展 123 第一節 永續-里山倡議、整全實踐、整全生態與生態旅遊的共同願景 123 第二節 以兩大方案建構古崗社區的生態旅遊 131 第三節 整全生態旅遊新詮釋 163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169 第一節 結論 169 第二節 建議 172 參考文獻 179 附錄一 金門宣言 194 附錄二 初步訪談大綱 195 附錄三 田野期間走訪主題重點簡介 196 附錄四 逐字稿整理範例 200 附錄五 參與研究同意書 202

    一、中文文獻
    方永泉(2000)。整體。取自教育大辭書: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14564/
    方偉達(2010)。生態旅遊。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方偉達(2018)。人文社科研究方法。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王大明、許師評(2016)。金門戰地觀光遊客真實性知覺、懷舊情感、流暢體驗與重遊意願關係之研究-兼論解說服務之影響。島嶼觀光研究,9 (4),45-66。
    王小璘、張淩綉(2015)。森林生態旅遊之心理健康效益。健康與建築雜誌,2 (2),8-17。
    王明珠(2012)。身心靈整合的全人生命。臺北市:新銳文創。
    王喜青(2002)。國家公園解說員環境教育與環境解說專業發展需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王素芸(2009)。協同教學的意義、特質與類型。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5 (2),55-80。
    王傳榮(2014)。權益相關者對金門島嶼永續觀光之策略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海洋事務與產業管理碩士學位學程。
    石立岳(2015)。導覽解說影響生態旅遊行為?-濕地賞鳥的實證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
    吳忠宏、謝旻熹(2006)。遊客之旅遊動機與其對解說服務需求之實證研究:以鹿港古蹟景點為例。環境教育研究,3 (2),77-121。
    吳晉瑋(2018)。金門閒置營區文化創意與活化再利用之探討-以柳營一營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金門大學管理學院事業經營碩士在職專班企業管理組。
    吳清山、林天祐(2009)。教育小辭書。臺北市:五南。
    吳靜宜(2018)。土溝農村美術館的創新U旅程與設計文化的湧現(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
    宋秉明(2000)。永續觀光發展的原則與方向。觀光研究學報,6 (2),1-14。
    宋瑞、薛怡珍(2004)。生態旅遊的理論與實務-永續發展的旅遊。新北市:新文京開發。
    呂家欣(2021)。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解說教育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金門大學管理學院事業經營碩士在職專班觀光管理組。
    呂清福(2005)。社區營造與永續發展之研究—以金門縣古寧頭社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李光中(2018)。里山倡議的核心概念、推動架構和實踐案例。載於釋惠敏、黃信勳(主編),心靈環保講座選輯(三):四生和合之鄉村社區營造(電子書),135-171。新北市:法鼓學校財團法人法鼓文理學院。
    李明芬(2010)。以全觀的系統思惟探討「整全健康」之知識建構與社會實踐--非制式學習社群參與有機健康學習之整全系統設計。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計畫編號:NSC98-2511-S003-059),未出版。
    李明芬(2015)。以整全實踐視域探詢生態意識深化與生態教育開展之內涵。鄱陽湖學刊,35,80-94。
    李明芬(2016)。綠色實踐社群與公眾參與永續行動的創新協作—成人環境教育方案的群體建構與整全實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計畫編號:NSC102-2511-S-003-054-MY3),未出版。
    李明芬、林金根(2016)。成人參與環境永續行動的整全思惟與設計探詢。環境教育研究,12 (2)。105-128。
    李佳芳(2020.01.22)。走過有故事的台灣山村之路 看見「剛剛好就好的」山村哲學。取自CSR@天下:https://csr.cw.com.tw/article/41316
    李金振(2002)。金門設立特別行政區可行性之評估。臺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李義永(2011)。蘭嶼社區培力對當地永續觀光發展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觀光學研究所。
    李權融(2021)。金門鸕鶿季生態保育推廣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金門大學觀光管理學系。
    沈育鈴(2004)。金門地區居民對永續觀光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
    余慧玉(1999)。博物館導覽員專業知能需求之研究--以國立歷史博物館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
    金吾倫、蔡侖(2007)。對整體論的新認識。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第3期,2-9。
    金門日報(2013.7.12)。永續低碳金門的行動思維。取自:https://www.kmdn.gov.tw/1117/1271/1273/226366
    金門縣政府(2010)。金門縣第三期(100-103年)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金門縣政府,未出版。
    金門縣政府(2014)。金門縣第四期(104-107年)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金門縣政府,未出版。
    金門縣政府(2019)。金門縣第五期(108-111年)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金門縣政府,未出版。
    金門縣政府全球資訊網(2020.10.16)。培根計畫在金門。取自:https://www.kinmen.gov.tw/News_Content2.aspx?n=98E3CA7358C89100&sms=BF7D6D478B935644&s=90444D9277A5643A
    邱郁文、吳欣儒、梁世雄(2015)。從里山到里海-尋找台灣的里海行動。台灣林業,41 (1),47-54。
    周儒、蔡慧敏、王喜青(2006)。探索國家公園解說員環境教育與環境解說專業成長需求與課程架構。國家公園學報,16 (2),61-83。
    林金榮、林金台(2009)。金門傳統聚落形成發展族譜資料彙編。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未出版。
    林晏州、蘇愛媜(2011)。金門國家公園兩岸生態旅遊經濟效益發展評估。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國科會GRB編號:PG10001-0465),未出版。
    林朝成(1993)。心淨則國土淨─關於佛教生態觀的思考與挑戰。佛教與社會關懷學術研討會:生命、生態、環境關懷論文集,台南市。179-193。
    林麗娟(2016)。遊客懷舊情感與地方依附對負責任環境行為之影響-以金門山后聚落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永續觀光暨遊憩管理碩士學位學程。
    林務局自然保育網(2020.04.29)。推動臺灣里山倡議的策略架構。取自:https://conservation.forest.gov.tw/0002057
    邵廣昭(2017)。人與海的結合─「里海」。載於余金妹(主編),邵老師的海洋講堂,98-101。臺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漁業廣播電臺。
    洪如玉(2014)。深層生態學內涵探究及其教育蘊義。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31 (2),103-133。
    洪漢鼎(2008)。當代哲學詮釋學導論。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洪櫻純(2009)。老人靈性健康之開展與模式探詢(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
    洪櫻純、李明芬、秦秀蘭、楊靜怡(2014)。全人整體健康取向之老人環境教育方案設計與評估:負責任的資深環境公民之轉化學習歷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計畫編號:NSC 102-2511-S-254-001-),未出版。
    原友蘭(2001)。生態旅遊的永續經營策略:以深層生態旅遊轉變遊憩行為。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保育策略研討會論文集。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臺北市。14-20。
    秦秀蘭、李明芬、施振典、洪櫻純(2014)。高齡期情緒調適活動方案之整全發展模式--機構照顧者實踐社群之行動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計畫編號:102-2511-S-464-001-),未出版。
    倪進誠(2000)。澎湖群島遊客之空間行為與環境識覺分析。國立臺灣大學地理學系地理學報,27,21-40。
    倪進誠、林冠慧、張長義(2004)。生態社區之理念探究與城鄉新風貌的架構初擬。環境與世界,10期,1-21。
    翁素英(2012)。金門社區觀光之策略規劃與執行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高翠鴻(2016)。學會利他:由兒童利他發展談道德教育之應用。新竹縣教育研究集刊,16,57-74。
    陳玉蘭(2003)。論協同教學的實施與師資培育因應之道。教育科學期刊,3 (1),57-78。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陳昱凱(2010)。金門國家公園慈湖地區居民對生態旅遊、生態保育暨生態補償政策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學系。
    陳淑純(2017)。整全學習圖像:小學教育實踐之道。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慈美(2016.7.21)。在移動的時代尋找祭壇。取自:https://nogmolunch.wordpress.com/2016/07/21/%E5%8D%94%E5%8A%9B%E8%BD%89%E8%BC%89%EF%BD%9C%E5%9C%A8%E7%A7%BB%E5%8B%95%E7%9A%84%E6%99%82%E4%BB%A3%E5%B0%8B%E6%89%BE%E7%A5%AD%E5%A3%87/
    陳儒瑋(2006)。歷史場所解說探討-以金門島水頭聚落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陳錦玉(2016)。金門之社區發展探討。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第7期。3-26。
    陳章波、謝蕙蓮、蔡碧芝(2007)。學自生態的智慧。國立臺灣博物學刊,60 (4),9-24。
    陳麗妤(2021.04.22)。推浯島好農力區域亮點 水保局台南分局說分明。取自金門日報:https://www.kmdn.gov.tw/1117/1271/1272/331029/
    連仲安(2014)。金門碧山聚落空間再生規劃設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
    郭岱宜(1999)。生態旅遊:21世紀旅遊新主張。新北市:揚智文化。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27-45。臺北市:巨流。
    莊慶信(2002)。中西環境哲學:一個整合的進路。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許雅玲(2019)。襲產主題遊程觀光服務設計之研究-以金門科舉進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金門大學觀光管理學系。
    張玉鈞(2018)。中國生態旅遊發展與展望。載於葉文、張玉鈞、李洪波(主編),中國生態旅遊發展報告,3-13。北京:科學出版社。
    張玉鈞、石玲(2014)。生態旅遊:生態、體驗與可持續。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
    張芬芬(2010)。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初等教育學刊第35期,87-120。
    張志偉(2011)。金門新前墩聚落的社區營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金門大學閩南文化研究所。
    張怡雅(2007)。社區資源觀點探討生態旅遊發展策略之研究-以金門縣金沙鎮西園社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
    張育銓(2012)。社區總體營造脈絡下的觀光發展:花蓮豐田社區的觀光人類學分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張詩悌、林晏州(1997)。解說效果之探討-以板橋林家花園爲例。戶外遊憩研究,10 (2),19-41。
    張梨慧(2008)。金門觀光發展的越界凝視(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張嘉蓉(2013)。環境教育解說形式對環境教育之影響:以金門國家公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金門大學觀光管理學系。
    馮朝霖(2015)。靈性生態學與美感教育。教育脈動,2,1-26。
    鈕文英(2017)。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二版)。臺北市:雙葉書廊。
    黃士嘉(2002)。金門國家公園發展生態旅遊之遊憩效益評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景觀學系。
    黃光國(2003)。社會科學的理路。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黃躍雯(2010)。徘徊在十字路口的生態旅遊:困境與出路。國家公園學報,20 (2)。1-9。
    黃躍雯(2011)。台灣生態旅遊的發展與推動:從國家角色暨行動予以檢視。國家公園學報,21 (1),1-21。
    彭運石(2001)。走向生命的巔峰-馬斯洛的人本心理學。臺北市:果實出版社。
    曾鈺琪(2012.1.4)。生態旅遊。取自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100690。
    溫明麗(2004)。詮釋典範與教育研究。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方法論:觀點與方法,154-186。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董燕輝(2016)。金門社區觀光發展之研究─以金湖鎮社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金門大學觀光管理學系。
    楊玉佩(2017)。永續觀光觀點:金門雙鯉濕地自然中心生態解說教育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金門大學觀光管理學系。
    楊再平(2009)。觀光志。載於金門縣政府主編,金門縣志:96年續修 第拾壹冊,335-490。金門縣:金門縣政府。
    楊桂華、鍾林生、明慶忠(2010)。生態旅游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楊家琪(2013)。小金門軍事設施再利用與觀光發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楊恭賀(2006)。金門生態旅遊發展之策略分析-以金門鸕鶿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楊深坑、洪如玉(2004)。生態中心論的哲學解析及其在生態教育學建構上的蘊義。師大學報:教育類,49 (2),1-18。
    楊龍立、徐宗林(2000)。整體論。取自教育大辭書: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14565/
    聖嚴法師大法鼓(2011.08.29)。捨與得─如何培養能捨的胸襟。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zQBCjW-vyg
    趙榮台(2015)。生物多樣性的永續使用與「里山倡議」。台灣林業,41(1),19-23。
    鄭伊娟(2016)。原鄉實踐里山倡議精神之初探。農政與農情290期。取自行政院農業委員會:https://www.coa.gov.tw/ws.php?id=2505424
    潘慧玲(2003)。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流變。教育研究資訊,11(1),115-143。
    蔡鳳雛(2009)。土地志。載於金門縣政府主編,金門縣志:96年續修 第貳冊。金門縣:金門縣政府。
    蔡慧敏(1999)。人類活動對島嶼生物多樣性之影響。環境教育季刊,38,51-65。
    蔡慧敏(2004)。島嶼生態旅遊與環境教育評估研究。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內政部計畫編號:093301020600G1002),未出版。
    蔡慧敏、李其霖(2017)。金門島的海防角色及轉變:1300-1937。海洋文化學刊第23期。37-86。
    蔡懷芝(2020)。金門瓊林特色旅遊發展策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金門大學管理學院事業經營碩士在職專班企業管理組。
    歐曉霞、時建樸(2015)。旅游心理學(第二版)。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鍾永德(2018)。國際生態旅遊發展理論研究進展。載於葉文、張玉鈞、李洪波(主編),中國生態旅遊發展報告,22-32。北京:科學出版社。
    薛羽軒(2020)。觀光發展對金門珠山傳統聚落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金門大學建築學系。
    薛能展(2011)。閒置營區再利用之用後評估探討--以金門「成功四營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榮大學土地管理與開發學系。
    環境資訊中心(2011.04.10)。【2011 NGOs環境會議】深層生態學與自然保育。取自:https://e-info.org.tw/node/65445
    簡彩鈴(2017)。金門嚨口一營區永續觀光發展規劃原則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
    羅志平(2016)。爺們的天空:金門學術研究略論。臺北市:獨立作家。

    二、英文中譯文獻
    王榮輝(譯)。2021。人類與自然的祕密連結:發掘與自然共生的證據,找回人、動物與植物被遺忘的聯繫與需求。(原作者:Peter Wohlleben)。臺北市:日出出版。(原著出版年:2019)。
    林佑齡(譯)。2009。環境解說實務指南(原作者:Carolyn Widner Ward, Alan E. Wilkinson)。臺北市:華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2006)。
    邱昭良、王慶娟(譯)。2011。U型理論(原作者:C. Otto Scharmer)。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07)。
    郝冰、王西敏(譯)。2009。失去山林的孩子:拯救「大自然缺失症」兒童。(原作者:Richard Louv)。新北市: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2005)。
    荒野保護協會(譯)。2017。生態心理學:復育地球,療癒心靈。(原作者:Theodore Roszak, Mary E. Gomes, Allen D. Kanner)。臺北市: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1995)。
    許世璋、高思明(譯)。2006。解說我們的襲產(原作者:Freeman Tilden)。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1957)。
    郭進隆、齊若蘭(譯)。2019。第五項修練(全新修訂版):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原作者:Peter Senge)。臺北市:天下文化。(原著出版年:1990)。
    廖月娟(譯)。2019。大崩壞:人類社會的明天?(15週年暢銷紀念版)。(原作者:Jared Diamond)。臺北市:時報出版。(原著出版年:2004)。

    三、英文文獻
    Atkinson, P. & Hammersley, M. (1998). Ethnography an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In N.K. Denzin & Y.S. Lincoln (Eds), Strategies of Qualitative Inquiry. SAGE.
    Atkinson, R. (2001). The life story interview. In J. F. Gubrium & J. A. Holstein (Eds), Handbook of Interview Research: Context and Method. SAGE.
    Berry, T. (1999). The great work: Our way into the future. Bell Tower.
    Boff, L. (1995). Ecology & liberation: A new paradigm. Orbis Books.
    Boo, Elizabeth (1990). Ecotourism: The potentials and pitfalls, Vol. 1. World Wildlife Fund.
    Boo, Elizabeth (1992). Ecotourism: The potentials and pitfalls, Vol. 2. World Wildlife Fund.
    Bowen, G. A. (2009). Document analysis as a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Qualitative Research Journal, 9 (2), 27-40.
    Bronstein, L. R. (2003). A model for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Social Work, 48 (3), 297-306.
    Brush, F. (1984). Jan Christian Smuts and his doctrine of holism. Ultimate Reality and Meaning, 7 (4), 288-297.
    Dowell, T. L., Waters, A. M., Usher, W., Farrell, L. J., Donovan, C. L., Modecki, K. L., Zimmer-Gembeck, M. J., Castle, M. & Hinchey, J. (2021). Tackling mental health in youth sporting programs: A pilot study of a holistic program. Child Psychiatry & Human Development, 52, 15-29.
    Erickson, H. & Fann, RN, AHN-BC (2007). Philosophy and theory of holism. Nursing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42 (2), 139-163.
    Esbjörn-Hargens, S. & Zimmerman, M. E. (2009). An overview of integral ecology--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today’s complex planetary issues. Resource Paper No. 2, 1-14.
    Flaherty, M. A. (1992). The effects of a holistic creativity program on the self-concept and creativity of third graders. The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26 (3), 165-171.
    Freeman, J. (2005). Towards a definition of holism. British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 154-155.
    Foucat, V. S. A. (2002). Community-based ecotourism management moving towards sustainability, in Ventanilla, Oaxaca, Mexico. 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 45, 511-529.
    Freeth, R. & Caniglia, G. (2020). Learning to collaborate while collaborating: advancing interdisciplinary sustainability research. Sustainability Science, 15, 247-261.
    Gadamer, H-G. (1979). Truth and Method. Sheed and Ward.
    Geertz, C. (1973). Thick description: toward an interpretive theory of culture. In C. Geertz (e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310-323. Basic Books.
    Gordon, M. A. (2019). Awakening to wholeness: Aikido as embodied praxis of intersubjectivity. In H. Bai, O. Gunnlaugson, E. Sarath, & C. Scott (Eds.), The Intersubjective Turn: Practical Approaches to Contemplative Learning and Inquiry Across Disciplines, 89-108.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Holistic Nurse (2021.06.25). What is holistic nursing? Retrieved August 1, 2021 from https://www.registerednursing.org/specialty/holistic-nurse/
    Hyer, L., Scott, C., Lyles, J., Dhabliwala, J. & McKenzie, L. (2014). Memory intervention: The value of a clinical holistic program for older adults with memory impairments. Aging & Mental Health, 18 (2), 169-178.
    Jackson, M. C. (2003). Systems thinking: creative holism for managers. John Wiley & Sons, Inc
    Kolb, D. 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Prentice Hall.
    Lachman, B. E. (1997). Linking sustainable community activities to pollution prevention: A sourcebook. RAND Corporation.
    Li, M. F. & Lin, K. K. (2011). A new paradigm of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Enacting wholeness praxis in the oneness of problem and possibility. Systemic Practice and Action Research, 24 (2), 107-132.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SAGE.
    Luckner, J., & Nadler, R. (1997). Processing the experience: Strategies to enchance and generalize learning. Kendall/Hunt.
    Lukoff, D., Wallace, C. J., Liberman, R. P. & Burke, K. (1986). A holistic program for chronic schizophrenic patients. Schizophrenia Bulletin, 12 (2), 274-282.
    Mahmoudi, S., Jafari, E., Nasrabadi, H. A. & Liaghatdar, M. (2012). Holistic education: An approach for 21 century.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tudies, 5 (2), 178-186.
    Mariano, C. (1989). The case for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Nursing Outlook, 37 (6), 285-288.
    Marsh, G. P. (1864). Man and nature; or, physical geography as modified by human action. S. Low, Son and Marston.
    Mbaiwa, J. (2003). The Socio-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on the Okavango Delta, North-western Botswana.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54 (2), 447-467.
    Merriam, S. B. (1988). 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 A qualitative approach. Jossey-Bass.
    Mickey, S., Robbert, A. & Reddick, L. (2013). The quest for integral ecology. In B. Shirazi (ed). Integral Review, 9 (3), 11-24.
    Olson, B. & Brennan, M. (2017). From community engagement to community emergence: The holistic program design approa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on Service-Learning and Community Engagement, 5 (1), 5-19.
    Pearcy, D. H. & Story, W. K. (2013). Exploring the role of public policy in promoting holistic ecotourism. Journal of Applied Business and Economics, 15 (2), 9-16.
    Pieterse, J. N. (1999). Critical holism and the Tao of development. The Europea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Research, 11, 75-100.
    Poynton, J. C. (1987). Smust’s holism and evolution sixty years on.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South Africa, 46 (3), 181-189.
    Reese, T. (2015.08.27). Integral ecology: everything is connected. Retrieved August 10, 2021, from National Catholic Reporter: https://www.ncronline.org/blogs/faith-and-justice/integral-ecology-everything-connected
    Reynolds, G. (2017.3.28). How walking in nature changes the brain. Retrieved March 5, 2020, from New York Times: https://cn.nytimes.com/health/20170328/well-how-nature-changes-the-brain/zh-hant/dual/.
    Rose, A. M. (1965). The subculture of the aging: A framework for research in social gerontology. In Arnold M. Rose & Warren A. Peterson (ed). Older people and their social world: the sub-culture of the aging. 3-16. Davis.
    Sample, J. A. & Kaufman, R. (1986). A holistic program development model for adult educators. Lifelong Learning, 9 (4), 18-23.
    Shek, D. TL & Sun, R. CF (2009). Development,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a holistic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program: Project P.A.T.H.S. in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Disability and Human Development, 8 (2), 107-117.
    Sorondo, M. S. & Ramanathan, V. (2016). Pursuit of integral ecology. Science, 352 (6287), 747.
    Stokols, D., Hall, K. L., Taylor, B. K., & Moser, R. P. (2008). The science of team science: Overview of the field and introduction to the supplement.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35 (2), S77-S89.
    Stronza, A. & Durham, W. (2008). Ecotourism and conservation in the Americas. Cromwell Press.
    The 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society, TIES (n. d.). What is ecotourism. Retrieved February 20, 2020, from https://ecotourism.org/what-is-ecotourism/
    Thomlinson, E., & Getz, D. (1996). The question of scale in ecotourism: Case study of two small ecotour operators in the Mundo Maya Region of central America.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4 (4), 183-200.
    Uzzell, D. (1989). Introduction: The Visitor Experience. In David Uzzell (Eds.), Heritage Interpretation Volume II-The Visitor Experience, 1-15. Belhaven Press.
    WCED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1987). Our Common Fu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eaver, D. B. (2005). Comprehensive and minimalist dimensions of eco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32 (2), 439-455.
    Wight, P. (1995). Sustainable ecotourism: Balancing economic,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goals within an ethical framework. Tourism Recreation Research, 20 (1), 5-13.
    Yin, R. K. (2017). Case stud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Design and methods (6e). SAGE
    Zemper, E. D., Tate, D. G., Roller, S., Forchheimer, M., Chiodo, A., Nelson, V. & Scelza, W. (2003). Assessment of a holistic wellness program for person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 Rehabilitation, 82 (12), 957-968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