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莊雅荃 CHUANG YA CHUAN |
---|---|
論文名稱: |
跟著奈良美智玩跨界 藝術商品化研究 On Nara Yoshitomo's Crossover Activity- Research of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Art |
指導教授: |
劉維公
Liu, Wei-Go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3 |
中文關鍵詞: | 創意產業 、文化消費 、藝術商品化 、跨界 、文化中介者 、迷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66 下載:3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消費社會的發展下,藝術商品化對於藝術產業而言越趨重要,跨界則在藝術創作與藝術商品化的過程中逐漸扮演關鍵的角色;另一方面,介於創作端與消費端之間的文化中介者,與消費者/迷間的關係,亦在藝術商品化過程的演變下,有著較以往複雜的互動關係。本研究以奈良美智為例,並分為兩個主要軸線:一為藝術創作端,探討藝術商品化與跨界之間的關係;另一端則為藝術消費端,將文化中介者與消費者/迷一同納入探討;最後則探究藝術創作端與藝術消費端各自的演變下,兩者互動上的轉變。此外,研究中提出「積累式的藝術商品化過程」,以創意資本累積的概念,指出藝術商品化為一「過程」,以及此過程中創意資本「積累」的重要性。
在藝術創作端方面,本研究指出藝術商品化為一不斷積累的進行的過程,藝術家則為創意資本積累的原點,藉由各種跨界的方式,一方面使藝術創作端更為多元豐富,一方面連接起「積累式的藝術商品化過程」中的各環節。研究發現,奈良美智藝術商品化過程以藝術家為創意資本積累的核心源頭,以跨界的方式將藝術家本身的創意資本呈現於多元的藝術創作上,並成為各種跨界藝術商品的靈感來源。值得一提的是,奈良美智對於藝術商品化為保持距離而非拒絕的態度,其藝術商品則是多元跨界卻不氾濫,此些特質亦成為其藝術商品保有高度價值與吸引力的關鍵原因。
藝術消費端方面,首先由探討迷的社會迷思切入,發現奈良美智消費者/迷有其自主性,並且對於奈良美智的相關訊息有主動傳播的特質,此特點也帶出了消費者/迷與文化中介者的角色與互動產生轉變。研究發現,奈良美智消費者/迷可能同時扮演著文化中介者的角色,使得文化中介者與消費者/迷之間的互動關係越趨複雜,而非只是單向線性的影響關係,即消費者/迷不再只是「資訊接收者」的角色,文化中介者亦不再必然是「資訊傳遞者」的角色;不過一般定義下的文化中介者,例如作家、記者、藝評家、藝人...等,仍然有著證言、定調與引導(guide)的關鍵功能。其中,一般定義下的文化中介者,可以「組織性」區別,最大的差異在於傳遞訊息上的自主性;而作為文化中介者的迷與一般定義下的文化中介者之間,最大的差異則在於有無目標性,以及是否可近用大眾傳播媒體。
在藝術創作端以及藝術消費端皆在轉變之下,本研究於結論亦對於文化體系中之藝術家、文化中介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以及所扮演的角色有所修正:文化中介者與消費者/迷之間以,「互動」與「合作」取代「單向影響」的線性關係;藝術創作端與藝術消費端則各自具有主動性,且為有著複雜互動之「互賴」關係的創作―消費體系。
關鍵字:創意產業、文化消費、藝術商品化、跨界、文化中介者、迷
中文部份:
王湘涵(2006)。文化創意產品特質之分析研究。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秀婷、林易萱(2005年12月)。〈1+1>2-在市場與非市場之間,「設計」創造更勝雙贏的美好結局〉,《Design》,125: 8。
台北市立美述館(2007年11月)。〈欲望與消費-海洋堂與御宅族文化〉,《藝術家》,304- 307。
仲曉玲、徐子超譯(2005)。《文化創意產業:以契約達成藝術與商業的媒合》,台北:典藏。(原書:Richard Caves[2002]. Creative industries: contracts between art and commerce.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朱華瑄(2005)。《迷文化》,台北:韋伯。(原書Matt Hills[1971]. Fan cultures. London: Routledge.)
江明玉(2007)。《藝術創業論》,台北:商周。(原書村上隆[2006]。 GENTOSHA, TOKYO.)
米榭兒(2003年10月)。〈【寵物時代】奈良美智〉,《印刻文學生活誌》,164- 165。
李怡璇(2004)。文化主題商品體驗行銷效果之研究-以幾米主題商品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佩珍(2004)。文化創意商品的品牌經營策略研究-以幾米為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車佳錚(2005)。藝術與商業結盟限量流行商品之應用研究。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佳純譯(2008)。《安迪沃荷經濟學》,台北:原點。(原書Elizabeth Currid[2007]. The Warhol Economy: How Fashion, Art & Music Drive New York Cit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李如菁(2007)。〈溝通的「物」與「物」的溝通:談博物館文化商品的本質、角色與可能性〉,《科技博物》,11[4]: 53-69。
吳東龍(2006)。《設計東京》,台北:高寶國際。
吳東龍(2008)。《設計東京2.0》,台北:高寶國際。
吳彥明(2008)。〈「迷」之迷團-迷研究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廣告學研究》,30: 127-131。
吳曉芳(2004年11月)。〈來自我抽屜的深處 奈良美智在日本東京原美術館個展〉,《藝術家》,354: 166-173。
沈彤(1996年8月)。〈藝術貴族與藝術平民〉。《典藏雜誌》,2362- 237。
祁玲(2008年4月16日)。〈奈良美智商品 日減產大缺貨〉,《聯合報》,D7消費版。
邱如美譯(2008)。《體驗真實》,台北:天下。(原書:James H. Gilmore& B. Joseph Pine ll[2007]. Authenticity.)
林文珊(2003)。從跨領域合作趨向論視覺藝術產業之經營策略。元智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桂嵐(2005年12月)。〈藝術家的設計商品-村上隆、奈良美智、Keith Haring、草間彌生、Marcel Dzama、明和電機走入市場的創意展現〉,《Design》,125: 17-20。
林妙玲(2007年12月)。〈日本當代藝術家 奈良美智 不完全可愛 卻更具魅力〉,《遠見雜誌》,320- 323。
居延安譯(1988)。《藝術社會學》,台北:雅典。(原書Arnold Hauser[1982]. The Sociology of Art.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林宏璋等人(2004)。〈界線內外:跨領域藝術在台灣〉。(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委託研究計劃案)。
林瑩、蔡綺、黃雅卿(2006)。〈從威廉.莫里斯的觀點看近年來台灣藝術商品化的推動-以台北故宮博物院為例〉,《商業設計學報》,10: 301-312。
林志鴻(2007年8月)。〈虛實迷幻的情感迷宮 奈良美智海牙最新創作展〉,《藝術家》,387: 418- 425。
洪于茹(2007)。幾米圖像創作品跨音樂舞台劇之再創作研究。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子凡著(2007)。《新美學商機》,台北:城邦。
胡懿勳(1993年6-7月),〈從藝術社會學立場看藝術商品化過程〉,《現代美術雙月刊》,48: 35- 38。
胡朝聖(2003年10月)。〈藝術與時尚結盟的新世代〉,《藝術家》,341: 304- 311。
胡慧嫚(2008年7月18)。〈你不知道的村上隆〉,《ELLE雜誌》,上網日期:20年7月19日,取自http://trade.1111.com.tw/pg804.asp?eid=J3NQu0ldAs37
〈3L4D動漫美學新世紀〉(2007)。上網日期:2009年8月3日,取自
http://www.artmap.com.tw/_3l4d/3l4d-action-1.htm
姚瑞中(2004年12月19日)。〈奈良美智的嫩天堂〉,《自由時報》,47自由副刊。
徐嘉莉、李億勳(2006)。〈台灣公立博物館文化創新設計商品造形初探〉,《商業設計學報》,10: 77-90。
凌美雪(2004年8月17日)。〈露臉計費 當代館放棄村上隆 奈良美智來台秀大眼娃娃〉,《自由時報》,藝術文化版。
凌美雪(2007年11月5日)。〈奈良熱襲台北 網友嘆展期短〉,《自由時報》,藝術文化版。
凌美雪(2007年11月5日)。〈佳士得拍賣會出現偽作 奈良美智:他會下地獄〉,《自由時報》,藝術文化版。
陳筱茹(2005)。文化商品價值網之分析-以幾米為例。南華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亭妤(2006)。全球化下的搖滾文化中介:晚近台灣網路的搖滾書寫。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小芃(2005)。從消費文化觀點看廣告中藝術影像之呈現:以荷蘭銀行梵谷精神篇為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建勳(2001)。商品藝術化與藝術商品化之研究:視覺藝術產業發展的第一步。元智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健倫(2003)。試析市場邏輯下之文化產製與媒體角色-以四個文化行銷個案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坤宏著(1995)。《消費文化理論》,台北:揚智。
陳國政、常靜潔、林易萱(2005年12月)。〈從「時尚故宮」到「六本木之丘」-21世紀文化商品設計與經營趨勢〉,《Design》,125: 33- 45。
陳凱恩(2007年2月)。〈解構奈良美智〉,《藝術欣賞》,3[1]: 103- 113。
陳淑玲(2008年2月24日)。〈大眼睛看世界 跟著奈良美智去旅行〉,《自由時報》,E18。
陳惠心(2008年6月)。〈奈良美智 和自己說話〉,《壹週刊》,94-98。
張維倫等譯(2003)。文化經濟學,台北:典藏。(原書David Throsby[2001]. Economics and Culture.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張婉貞真譯(2002)。《法國當代藝術》,台北:麥田:城邦文化。(原書Anne Cauquelin[1999]. L’arte contemporain.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張君玫、黃鵬仁譯(1996)。《消費》,台北:巨流。(原書Robert Bocock[1993]. Consumption.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張晴文(2000年5月)。〈大眾藝術化〉,《藝術觀點》,5: 8-14。
張瑜璇、陳薇蘋、蔡詩華(2006)。〈幾米繪本藝術商品化之研究〉,《圖文傳播藝術學報》,162- 172。
梁蓉譯(2002)。《法國文化工程》,台北:麥田:城邦文化。(原書Claude Mollard[1999]. L'ingenierie culturelle.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郭羿承著(2007)。《美力財富》,台北:城邦。
郭輝勤著(2008)。《創意經濟學:每天創造220億美元的新經濟遊戲》,台北:我識。
陸蓉之(2007)。〈3L4D:動漫美學新世紀〉,《藝術家》,389: 324- 327。
莊佳瑀(2005年5月)。〈文化打底․藝術加持․創意發光文化藝術產值無限?〉,《卓越雜誌》,249:114- 117。
莊亞築(2008年9月29日)。〈夢遊娃娃遊台灣 李冠逸感性旅行〉,《聯合報》(地方版),c02雲嘉南新聞。
陶福媛(2007年11月27日)。〈奈良美智 哭吧,住在心裡的小孩〉,《聯合報》,E1家庭副刊。
《清庭》官網(無日期),上網日期:2009年8月3日,取自:http://www.dragonfly.com.tw/tw/product.php?m=27&s=39
楊斌主編(2007)。《消費文化與藝術創新》,南昌:江西美術。
黃莉翔(2002)。華人文化產業新營運模式之研究:以馬友友 李安 幾米之個 案為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碧君、王筱玲譯(2004)。《小星星通信》,台北:大塊文化。(原書Nara Yoshitomo[2004]. The Little Star Dweller. Rokin’on Publishing.)
黃恆正譯(1988)。《符號社會的消費:商品圖騰化․都市劇場化․消費符號化》,台北:遠流。(原書星野克美等[1988],記號化社會の消費。)
黃麗娟譯(1996)。《商業藝術藝術商業》,台北:遠流。(原書Loredana Parmesani編)
黃文叡著(2008)。《藝術市場與投資解碼》,台北:藝術家:時報。
〈虛擬的愛-當代新異術〉官網(2004),上網日期:2009年8月3日,取自:http://www.mocataipei.org.tw/box_exh/ex930821/index_ft.htm
〈買不起真跡 就收藏複製品吧 藝術授權產值全球每年200億元,重燃世界各大博物館生機〉(2007年8月15日)。《工商時報》,A7熱點話題。上網日期:2009年7月8號,取自:http://www.ccia.org.tw/PublicationDetail.aspx?Id=74&Type=3
鄒應瑗譯(2003)。《創意新貴―啟動新經濟的精英勢力》,台北:寶鼎。(原書Richard Florida[2003].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And How It’s Transforming Work, Leisure, Community and Everyday Life.)
熊培伶(2004)。幾米景觀:成人繪本影像消費現象分析。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國新譯(2001)。《文化生產:媒體與都市藝術》,南京:譯林。(原書Diana Crane[1992]. The production of culture: media and the urban arts. Sage Publications.)
廖珮君譯(2006)。《文化產業》,台北:韋伯。(原書David Hesmondhalgh[2002].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London: SAGE.)
蔡麗鶖(2003)。文化中介者與閱讀主權:以讀書會與讀者俱樂部為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蔣慧貞(2007)。幾米品牌邁向全球化現象之研究。南華大學出版與文化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自隆、許安琪、洪雅慧著(2005)。《文化行銷》,台北:空大。
劉成富、全志鋼譯(2001)。《消費社會》,南京市:南京大學。(原書Jean Baudrillard[1998]. La societe de consummation. London;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潘潘、張晴文(2007年12月)。〈生活的一瞬間,生活上的寫實 專訪奈良美智〉,《藝術家》,196- 203。
潘怡靜(2007年11月1日)。〈奈良美智藝品倍數飆漲〉,《蘋果日報》,B11財經版。
劉維公(2001年12月)。〈當代消費文化社會理論的分析架構:文化經濟學(cultural economy)、生活風格(lifestyles)與生活美學(the Aesthetics of Everyday Life)〉,《東吳社會學報》,11: 113- 136。
蔡康永(2007年11月28)。〈奈良美智的失眠娃娃〉,上網日期:2009年8月3日,取自:http://blog.sina.com.tw/caikangyong/article.php?pbgid=56125&entryid=57
5963
賴守誠(1992)。台北廣告人與當代台灣的消費文化:一個文化中介者的個案。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郁佳(2004年12月19日)。〈來自遠星的小王子〉,《自由時報》,47自由副刊。
戴君宜(2006)。安迪.沃荷(Andy Warhol, 1928~1987)藝術特質形成之研究。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素貞(主編)(2005)。《台北當代藝術館2004年報》。台北:財團法人當代藝術基金會。
蕭妤倫(2005年2月)。〈劉其偉vs.藝術授權市場〉,《典藏今藝術》,149: 126。
〈藝術,用跨界的方式思考〉(2008年9月30日),《儒墨堂藝術新聞網》。上網日期:2009年8月3日,取自http://www.artnews.rumotanart.com/node/137
日文部份:
小山登美夫(2008)。現代アートビジネス。アスキー・メディアワークス。アスキー・メディアワークス。
小山登美夫(2008)。その絵、いくら?現代アートの相場がわかる。講談社。
小山登美夫(2002.11)。(世界市場が注目する現代美術「二人の異才」),《現代》,241- 246。
奈良美智(2008.7)。〈コメ文化圏で思うこと〉,《美術手帖:日本のアーティスト序論》,Vol.60 No.909:26- 27。
松井みどり(2001.10)。(日本絵画の新たなる出発 「マイナー」さの三つの相),《ユリイカ》,151- 165。
宮村周子(Summer/ Fall 2006)。《ART iT》,34-55。
英文部份:
Bourdieu, Pierre(1984). Distinction(Richard Nice, Trans.).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 Kegan Paul.(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79)
Blum & Poe – Yoshitomo Nara. Retrieved August 3, 2009, from http://www.blumandpoe.com/yoshitomonara/
Yoshitomo Nara. Retrieved August 3, 2009, from http://www.linzercola.com/narabi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