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許婉妮
Xu, Wan-Ni
論文名稱: 「天衣飛揚,滿壁風動」——敦煌壁畫視覺語彙於現代藝術應用之研究
“The sky clothes are flying, the walls are full of wind”-- Application of the Visual Vocabulary of Dunhuang Murals in Modern Art
指導教授: 蘇憲法
Su, Hsien-Fa
口試委員: 廖仁義 林偉民 黃進龍 朱友意 蘇憲法
口試日期: 2021/12/28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3
中文關鍵詞: 敦煌壁畫視覺語彙美學精神現代藝術文化傳承
英文關鍵詞: Dunhuang murals, visual vocabulary, aesthetic spirit, modern art, cultural inheritance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0029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敦煌壁畫作為敦煌藝術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融東西方之所長,自成體系,給人以「天衣飛揚,滿壁風動」的獨特視覺美感。不同時期的敦煌壁畫呈現的藝術造詣、社會風俗和宗教信仰充斥著時代性,成為現代藝術的孕育源泉。
    本文從「天衣飛揚,滿壁風動」出發,研究敦煌壁畫呈現的視覺語彙、美學精神,以及基於現代藝術創作應用所展現的文化傳承。通過分析敦煌壁畫在視覺語匯所呈現的形式特征, 比較東西方藝術審美的差異,透過東西方對待藝術的不同審美視角,探討敦煌壁畫藝術的美學精神。筆者從敦煌壁畫「天衣飛揚,滿壁風動」裡探尋「天人合一」的思想底蘊,對敦煌壁畫視覺語彙再度梳理,汲取敦煌壁畫傳統文化的營養,逐步爬梳其審美價值體現在現代藝術中的應用。透過東西方審美的差異剖析現代藝術的美學特徵;透過以老莊為代表的傳統道家思想和宗教氛圍中的理性精神影射出現代藝術的視覺形式;透過敦煌壁畫的審美文化以及佛教精神再敦煌藝術中的呈現分析東方藝術的現代化思維;透過時代變遷的敦煌壁畫所展示的社會縮影品析現代藝術的時代性。
    敦煌藝術融儒家文化、古印度佛教、道教等不同文化為一體,將不同來源的文化養分進行轉化和吸收,成就了汲取不同文化之所長,又不乏自身文化特點的獨特藝術風格,在飛速發展的當下與現代藝術孕育而生。本文通過對敦煌壁畫視覺語彙在現代藝術中呈現出的審美特徵以及筆者的創作加以分析。在此基礎上闡釋敦煌藝術從傳統壁畫藝術再生為現代藝術所體現出的美學精神。剖析敦煌壁畫蘊涵的思想底蘊以達到對敦煌藝術美學精神的認識,靈活運用於現代藝術創作,並將傳統文化再現、傳承。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Dunhuang art, Dunhuang murals blend the advantages of the East and the West and form their own system, enabling people to appreciate the unique visual beauty of “The sky clothes are flying; the walls are full of wind.” The artistic attainments, social customs and religious beliefs presented by Dunhuang murals in different periods are full of the times and are a rich source for modern art.
    Starting from “The sky clothes are flying, the walls are full of wind”, this paper studies the visual confluence and aesthetic spirit of Dunhuang murals, as well as the cultural inheritance that they provide, as reflected in application to modern art creation. An analysis is presented of the formal characteristics of Dunhuang frescoes in visual discourse, comparing the aesthetic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art, and exploring the aesthetic spirit of Dunhuang fresco art through the different aesthetic perspectives of Eastern and Western approaches to art.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ideological connotations of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n the Dunhuang mural “The sky clothes are flying, the walls are full of wind”: presenting a fresh examination of the visual vocabulary of Dunhuang murals, the important contribution of Dunhuang murals to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unique aesthetic value reflected in application to modern art (characteristic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The author also considers the following: the visual form of modern art through traditional Taoist thought represented by Laozhuang and rational spirit in a religious atmosphere; the modern thinking reflected in oriental art through the aesthetic culture of Dunhuang murals and presentation of Buddhist spirit in Dunhuang art; and the social microcosms symbolized in modern art and displayed in Dunhuang murals, signaling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the times.
    The art of Dunhuang is a blend of Confucianism, ancient Indian Buddhism, Taoism and other cultures, transforming and absorbing the inheritance from different sources to create a unique style of art that draws on the strengths of different cultures; remaining true to its own cultural identity and being nurtured by modern art at a time of rapi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isual vocabulary of Dunhuang murals in modern art as well as the author’s own creations. On this basis, it explains the aesthetic spirit of Dunhuang art from traditional mural art to modern art, analyzing the ideological details contained in Dunhuang murals in order to achie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aesthetic spirit of Dunhuang art, flexibly applied to creation of modern art and the reprodu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次 iii 表次 v 圖次 vi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與概念 3 第三節 研究內容與限制 6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8 第二章 敦煌壁畫視覺語彙的分析與研究 13 第一節 隨類賦彩的設色方式 13 第二節 節奏律動的骨法用筆 23 第三節 重神似的意象化造型 35 第四節 充滿張力的位置經營 47 第三章 敦煌壁畫視覺語彙與現代藝術呈現的美學精神 59 第一節 東西方藝術審美的差異 59 第二節 從西方藝術看敦煌壁畫視覺語彙的美學精神 66 第三節 從東方藝術看敦煌壁畫視覺語彙的美學精神 87 第四節 從時代變遷體看敦煌壁畫視覺語彙的美學精神 102 第四章 敦煌壁畫視覺語彙於現代藝術中的再生與傳承 119 第一節 敦煌傳統藝術的再生思潮 119 第二節 敦煌傳統藝術於現代社會的生存和空間 130 第三節 敦煌壁畫在現代藝術中的應用價值 142 第四節 當代語境下對敦煌壁畫傳承發展的思考 152 第五章 作品分析 165 第一節 系列一:佛「相」系列 167 第二節 系列二:意「相」系列 181 第六章 結 論 193 參考文獻 197 圖錄 209

    中文文獻
    毛小雨,《印度壁畫》,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2000。
    王伯敏,《中國繪畫通史》,上海:三聯書店,2008。
    王嶽川,《西方藝術精神》,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史作檉,《水墨十講》,臺北:典藏藝術家出版社,2015。
    甘蘇慶,《西方油畫600年7-19世紀歐美油畫藝術》,遼寧:遼寧美術出版社,2016。
    石守謙,《風格與世變》,臺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96。
    石濤,《石濤畫語錄》,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7。
    向達,《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朱立元:《天人合一》,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
    朱光潛,《西方美學史》下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
    吳曼英、李才秀、劉恩伯,《敦煌舞姿》,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岑家梧,《中國藝術論集》,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1。
    巫鴻,《美術史十議》,上海:三聯書店,2008。
    李玉珉,《中國佛教美術史》,臺北:東大出版社,2007。
    李育霖,《翻譯閾境:主題、倫理、美學》,臺北:書林出版社,2008。
    李澤厚,《美的歷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李澤厚,《美學論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
    李澤厚,《華夏美學》,天津:天津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李澤厚、劉綱紀,《中國美學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李燦霖,《中國美術史稿》,臺北:雄獅美術出版社,2008。
    李鑄晉、萬青力 ,《中國現代繪畫史 : 當代之部(一九五〇至二〇〇〇)》,臺北:石頭出版社,2003。
    李鑄晉、萬青力,《中國現代繪畫史:晚清之部 (一八四〇至一九一一)》, 臺北:石頭出版社,1998。
    蕭東發,《石窟奇觀:著名石窟與不朽藝術》,北京:現代出版社,2014。
    季羨林,《敦煌學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
    季羨林,《敦煌學研究叢書》,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2。
    宗白華,《宗白華全集(2,3)》,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宗白華,《美學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尚剛,《林泉丘壑:中國古代的畫家與繪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易存國,《敦煌藝術美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易存國,《樂神舞韻——華夏美學藝術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
    林風眠,《林風眠全集》,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4。
    林梅村,《絲綢之路考古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邱紫華,《悲劇精神與民族意識》,上海:華中師大出版社,2000。
    金秋,《古絲綢之路樂舞文化交流史》,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
    姜伯勤,《敦煌藝術——宗教與禮樂文明》,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1996。
    段文傑,《敦煌早期壁畫的風格特點和藝術成就——敦煌石窟藝術研究》,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7。
    段文傑,《敦煌藝術論文集》,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4。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柴劍虹,《敦煌吐魯番學論稿·西域飛天與「天人合一」》,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秦川、安秋,《敦煌畫派》,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18。
    荊三隆等著,《大莊嚴論經注譯與辨析》,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9。
    高名潞、趙璕,《現代性與抽象》,上海:三聯書店,2009。
    常沙娜,《中國敦煌歷代裝飾圖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張大千,《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畫冊序》,成都:四川美術出版社,1985。
    張大千,《張大千藝術隨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2。
    張光直,《美術、神話與祭祀》,郭淨譯,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
    張光賓,《中華書法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
    張法,《中西美學與文化精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3。
    張啓亞,《中國畫的靈魂—哲理性》,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
    陳永賢,《英國當代藝術》,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14年。
    陳池瑜,《中國現代美術學史》,黑龍江: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11。
    陳池瑜,《現代藝術學導論》,北京:清華大學出版,2005。
    陳傳席,《中國山水畫史》,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1。
    彭書麟,《西部審美文化尋蹤》,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彭嘭,《插畫藝術文化》,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彭鋒,《西方美學與藝術》,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琨吾,《中國早期藝術與宗教》,上海:東方出版社,1998。
    楊泓、鄭岩,《中國美術考古學概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楊衒之著,尚荣注释,《洛陽伽藍記》,北京:中華書局,2012。
    楊雄,《敦煌藝術與以形寫神》,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1995。
    楊繼仁,《張大千傳》,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
    楚啟恩,《中國壁畫史》,北京: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16。
    萬青力,《並非衰落的百年》,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葛兆光,《禪宗與中國文化》,臺北:天宇出版,1988。
    鄒正洪,《繪畫構圖學》,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
    寧強,《敦煌佛教藝術》,高雄:臺灣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2。
    趙勤國,《色彩形式語言》,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2
    趙毅衡,《符號學》,臺北:新銳文創,2012。
    趙聲良,《故事畫的藝術——敦煌藝術十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趙聲良,《飛天藝術:從印度到中國》,南京: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2008。
    趙聲良,《敦煌藝術十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劉文潭,《現代美學》,臺北:臺灣商務,1984。
    劉永增,《敦煌解讀——敦煌彩塑》,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
    劉墨,《中國藝術美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3。
    劉慶孝,《敦煌裝飾圖案》,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82。
    樊錦詩,《敦煌與隋唐文明》,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樊錦詩、劉永増,《敦煌鑒賞》,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3。
    潘公凱,《中國現代美術之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潘天壽,《中國繪畫史》,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5。
    潘耀昌,《中國近現代美術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蔣孔陽,《中國古代美學藝術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蔣來用、高莉,《美學的故事》,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7。
    蔣勳,《美的沈思》,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14。
    蔣躍,《繪畫構圖與形式》,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5。
    鄭午昌,《中國畫學全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鄭汝中,《敦煌解讀——飛翔的精靈》,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
    穆紀光,《敦煌藝術哲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謝林,《藝術哲學》,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6。
    謝稚柳,《敦煌藝術敘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謝赫,《古畫品錄》,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6。
    顏廷亮,《敦煌文化》,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0。
    顏娟英主編,《中國史新論・美術與考古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公司,2010。
    羅華慶,《敦煌解讀——佛國尊像》,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
    譚樹桐,《敦煌飛天藝術——敦煌舞蹈》,新疆: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1992。
    關友惠,《敦煌石窟全集——圖案卷》,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03。
    蘇秉琦,《中國文明起源新探》,北京:三聯書店,1999。
    釋道肯集著;鳩摩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經文》,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

    譯文文獻
    巴爾特著;李幼蒸譯,《符號學原理》,北京:三聯書店,1988。
    弗裏德裏希•尼采著,《悲劇的誕生》,北京:三聯書店,1986。
    弗雷德裏克•詹姆遜著;錢佼汝、李自修譯,《語言的牢籠:馬克思主義與形式》,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8。
    瓦薩裏;劉明毅譯,《著名畫家、雕塑家、建築家傳》,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米歇爾•康佩•奧利雷著;彭海姣、宋婷婷譯,《非西方藝術》,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西蒙•沙瑪著;陳瑋、黃新萍、王炯奕譯,《藝術的力量》,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19。
    彼得•瓦森著;嚴玲娟譯,《從馬奈到曼哈頓:當代藝術市場的崛起》,臺北:臺灣典藏藝術家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阿恩海姆(Arnheim, R.)著;滕守堯、朱疆源譯,《藝術與視知覺-視覺藝術心理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阿爾伯特•馮•勒柯克(Albert von Le Coq)著;趙崇民、巫新華譯,《中亞藝術與文化史圖鑒》,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阿諾德·豪澤爾著;居延安譯編,《藝術社會學》,上海:學林出版社,1987。
    威爾•貢培茲著;王爍、王同樂譯,《現代藝術150年:一個未完成的故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
    約翰•伯格著;連德誠譯,《畢加索的成敗》,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修•昂納、約翰•弗萊明著;吳介禎等譯,《世界藝術史》,北京: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2013。
    宮治昭;李萍譯,《涅槃與彌勒的圖像學》,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格爾伯特•布拉薩依著,《畢加索談話錄》,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0。
    格羅塞著;蔡慕暉譯,《藝術的起源》,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海因裏希•沃爾夫林著;潘耀昌譯,《藝術風格學:美術史的基本概念》,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索緒爾著;高名凱譯,《普通語言學教程》,臺北:五南,2019。
    貢布裏希著;範景中譯,《藝術的故事》,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08。
    高居翰;李佩桦等譯,《氣勢撼人:十七世紀中國繪畫中的自然與風格》,北京:三聯書店,2009。
    理查德•布雷特爾著;諸葛沂譯;《現代藝術,1851-192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華特.艾薩克森著;嚴麗娟, 林玉菁譯,《達文西傳》,臺北:商周出版,2019。
    菲茨傑拉德著;冉凡譯,《製造現代藝術:畢加索與二十世紀藝術市場的創建》,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雅各布•布克哈特著;何新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
    黑格爾著;朱光潛譯,《美學》(三卷上),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
    溫克爾曼著;邵大箴譯,《希臘人的藝術》,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德沃夏克著;陳平譯,《作為精神史的美術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歐文•潘諾夫斯基著;戚印平、範景中譯,《圖像學研究: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人文主題》,上海:三聯書店,2011。
    魯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視覺思維》,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
    魯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藝術與視知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
    諾伯特•林頓著;楊松鋒譯,《現代藝術的故事》,臺北:聯經,2003。
    邁克爾•蘇立文;陳衛和等譯,《20世紀中國藝術與藝術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
    羅伯特•休斯著;劉萍君等譯,《新藝術的震撼》,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9。
    蘇珊·朗格著;騰守堯譯,《藝術問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
    Ernst Gombrich, The Story of Art (Oxford: Phaidon, 1950/1995);雨芸譯,《藝術的故事》,臺北︰聯經,1997。
    Francis Henry Taylor;秦传安譯,《藝術收藏的歷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簡體版)
    Giulio Carlo Argan and Maurizio Fagiolo;曾堉、葉劉天增譯,《藝術史學的基礎》,臺北:東大,1992。
    H. H. 阿納森著;錢志堅譯,《現代藝術史》,湖南:湖南美術出版社,2020。
    Hugh Honour & John Fleming, A World History of Art, 5th edition (London: Lawrence King, 1999);吳介禎等譯,《世界藝術史》,臺北:木馬文化,2001。
    Susan Woodfort等著;羅通秀等譯,《劍橋藝術史》,共八冊,臺北:桂冠,2000。
    T. J.克拉克著;沈語冰等譯,《現代生活的畫像:馬奈及其追隨者藝術中的巴黎》,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13。

    外文文獻
    Ad Reinhardt /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th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Los Angeles, New York, 1911.
    Arnold Hauser, The Social History of Art, Vintage Books,1957-1958.
    Elizabeth Gilmore Holt(ed.), A Documentary History of Art, Vols.3,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2.
    Francis Haskell, Patrons and Painters: Art and Society in Baroque Italy,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0.
    Gordon Graham, Philosophy of the Arts: an Introduction, London: Routledge, 3rd ed., 2005.
    Griselda Pollock, Vision and Difference: Femininity, Feminism and the Histories of Art, Routledge, 2003.
    H.H. Arnason, A History of Modern Art: Painting Sculpture Architecture Photography, London: Thames and Hudssn, 1988.
    Jonathan Crary, Techniques of the Observer: On Vision and Modernity in the 19th Century, MIT Press, 1992.
    Kleinbauer, Research Guide to the History of Western Art,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1982.
    Kristine Stiles and Peter Selz (ed.), Theories and Documents of Contemporary Art: A Sourcebook of Artists’ Writ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6.
    Laura de Coppet & Alan Jones, The Art Dealers: The Powers Behind the Scene Tell How the Art World Really Works, Clarkson N. Potter, 1987.
    Michael Baxandall, Painting and Experience in Fifteenth-Century Italy, Oxford Paperbacks, 1988.
    Moshe Barasch, Theories of Art, Vols.3, Routledge, New York and London, 2000.
    Richard Ettinghausen and Oleg Grabar, The Art and Architecture of Islam, 650-1250, The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4.
    Sheila S. Blair and Jonathan M. Bloom, The Art and Architecture of Islam, 1250-1800, The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5.
    Svetlana Alpers, The Art of Describing: Dutch Art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1983.
    Thomas Crow, Modern Art in the Common Culture,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6.
    W Adys Aw Tatarkiewicz, History of Aesthetics, vols. 3,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2005.

    無法下載圖示 電子全文延後公開
    2027/01/19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