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建維 Chang, Chien-wei |
---|---|
論文名稱: |
國中生參與「綠色生活地圖」環境教育課程之學習歷程研究 A Study on Junior High Students’ Learning Process of Participating in “Green Map” Environment Education Course |
指導教授: |
張子超
Chang, Tzu-Chau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環境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0 |
中文關鍵詞: | 綠色生活地圖 、環境教育 、學習歷程 |
英文關鍵詞: | Green Maps, Environment Education, Learning Proces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21 下載:3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實驗教學方式,設計並實施一門為期13節課的環境教育課程,以18名七年級學生作為研究對象,並以校園空間作為研究與活動實施場域,目的在於瞭解國中學生在「綠色生活地圖」課程中的參與學習歷程與環境學習成效。主要研究方法是蒐集環境學習問卷與社團回饋問卷等量化資料,以及參與觀察、文件分析、訪談記錄等質性資料,分別針對學生學習歷程、環境學習表現、課程喜好與接受度等項目進行分析討論。
研究發現 ,綠活圖課程的多元活動方式能夠符合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有助於國中學生在各層面環境素養的提升。其中綠色圖示與景點調查活動能夠有效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對校園的關切,並使學生在校園環境問題上的認識與責任感有顯著的進步。此外,透過適當的引導,綠活圖課程能夠與環境改善活動結合,提供學生在環境行動上的學習與經驗。
研究中除了建立一套適合國中學生的校園綠色生活地圖環境教育課程,提供完整的教學過程與學習文件,並且提出以下建議:(一)學校應鼓勵教師透過綠活圖繪製進行環境教學,並透過適當的教學引導與獎勵措施,將繪圖活動與校園或社區的改善行動作結合。(二)教師可依據課程時間與目標選擇適當的教學場域範圍,並透過教師與社區的協同合作,提供更多元的環境學習元素。(三)若能擁有更充足的課程時間,可安排學生實際進行環境改善的行動,使學生在環境行動技能與環境行動經驗上有更完整的表現與學習。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tudents’ learning process and resulting environmental literacy via a “Green Maps” activity, the study adopted the experimental method of teaching a 13-clas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urriculum. 18 seventh-graders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The study and curriculum exercises were focused on and conducted within the school. The researcher collected quantitative data from environmental learning as well as feedback questionnaires after events. Qualitative data include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document analysis and interview records, analysis of students' learning process, performance, and their preferences and acceptance of the curriculum.
Research found that the multi-variant learning activities in the green maps curriculum can meet students’ differing learning requirements and contribute to promoting their environment literacy. "Green icon" learning and environment survey activity can stimulate students’ motivation to learn and foster concern about the school, promoting their knowledge and responsibility within the school environment. In addition, the green maps curriculum can be linked to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activities providing students opportunities for environmental action and experience through suitable guidance.
A green maps environment education curriculum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based on in-school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was presented in this study, providing a complete design for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associated learning documents. The researcher also raised suggestions as follows: (1) School authorities should encourage teachers presenting the environment education to utilize "green maps drawing", and link it with school or community improvement activity through suitable teaching guidance and reward measures. (2) Teachers should choose a suitable venue based on the curriculum schedule and content, providing more multi-environment learning opportunities by cooperating with other teachers or community resources. (3) Additional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activities could be included in the curriculum if time permits, such that students may have a more complete acquisition of environment action skills combined with direct experience.
一、中文部分
王順美(2004)。臺灣地區國高中全校式經營環境教育現況之探討。師大學報,49(2),87-106。
石純齊(2010)。大學生參與「環境倫理與永續發展」通識課程之學習歷程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石慶得、聞祝達、陳慧芳(2006)。國小中低年級學童地圖能力分析與學習能力指標擬定之研究─兒童之地圖學系列研究(五)。地圖(16),21-46。
吳信政(2007)。誰把地圖變裝了(P.5)。臺北市:大雁文化事業。
吳家駿(2007)。繪製社區地圖對學生環境學習影響之初探-以金門島金寧國中小學為例。
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汪靜明(2000)。學校環境教育的理念與原理。環境教育季刊(43),18-34。
周談輝、洪昭榮(1993)。環境教育之困擾因素與對策之研究。行政院科學委員會環境教育專題研究計劃成果摘要。臺北市:行政院。
林大翔(2010)。桃園縣國小綠色生活地圖活動實施者認知、評價之研究。臺北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教育與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生復(2001)。引導國小學生環境行為的建構模式探討。臺北市: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宜嫻(2005)。「地方地圖」之建構。桃園縣: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佳伶、余瑞瑩、陳麗明、卓心美、金若蘭、吳育雅、吳秋瑾、周家祥、李佩明、郭鎮維、黃怡蓉(2007)。高瞻計畫─地球環境子計畫─第四次讀書會。
邱麗后(2011)。校園環境地圖教學之實施對學童環境覺知與環境態度的影響之研究。新竹市: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師在職進修科學教育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胡雅婷(2011)。以社區地圖繪製提升國中學生環境素養之研究。屏東縣: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聖文(2004)。一個行動研究者在部落:以比亞外部落地圖發展工作為例。臺北市: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荒野保護協會(2005)。地圖有氧運動,臺北市:野人文化。
荒野保護協會(2010)。認識綠活圖。取自於:http://www.sow.org.tw/。
徐慶宏、林惠文(2007)。創新地圖教學─社區綠活圖課程的實踐。「全球化衝擊下的課程與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竹縣: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張子超(1998)。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與多科性融入環境教育。環境教育活動簡訊(7),1-7。
張子超(1999)。綠色學校之理念與推動。2014年5月30日取自:
http://www.djes.tyc.edu.tw/~health/environment/a10.htm
張子超(2000)。九年一貫課程環境教育融入的內涵與教學。臺灣教育(589),12-21。
張子超(2001)。九年一貫課程改革與環境教育融入。載於張子超(主編)。環境教育課程設計。臺北市:師大。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黃明雪(2007)。服務學習融入帶動中小學社團發展方案學習成效之研究─以德明財經科技大學為例。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
郭實渝(2008)。教學建構主義的哲學基礎。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9(2),119-142。
許世璋(2001)。我們真能教育出可解決環境問題的公民嗎?─論環境教育與環境行動。中等教育雙月刊,52(2),52-71。
陳佩正(2001)。國內環境教育總體檢與建議。九十年度環境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45-50)。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陳 玲(2008)。社區環境地圖教學活動對國小四年級學生環境認知、環境敏感度和環境關心度影響之研究。新竹市: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應用科學系碩士論文。
陳春陽(2010)。繪製社區生活地圖融入環境教育之研究─以苗栗縣新興國小為例。新竹市: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數理教育研究所。
陳淑恆(2009)。運用社區綠生活地圖融入學校課程之研究-以萬來國小為例。彰化縣:大葉大學工業工程與科技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雍士賢(2007)。應用綠色生活地圖輔助指認地區特色之研究。台南縣: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碩士論文。
楊冠政(1993)。環境素養,環境教育季刊(19),2-14。
楊冠政(1995)。環境教育發展史。教育資料季刊(20),1-33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
臺北市文化局(2008)。藝文行動2go!:公寓大廈–社區藝文培力手冊。臺北市:臺北市文化局。
畢恆達(1996)。地圖權力學序。臺北市:時報文化。
畢恆達(2001):空間就是權力。臺北市:心靈工坊。
盧道杰(2001)。參與式自然資源管理與部落地圖。載於李秋芳主編之把人找回來—在地參與自然資源管理(頁101-120)。花蓮縣: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謝欣妤、林韋村(2007)。地圖也能這樣用——綠活圖畫出環境關懷。臺北市:政大菁報。
二、英文部分
Brawer,W. (2001). Green Maps: We Chart the Earth.Whole Earth, 105, 63.
Gold, Raymond L. (1969) “Roles in Sociolocial Field Observations.” In George McCall and J. L. Simmons, J. L. (eds.), Issues in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Menlo Park: Addison-Wesley.
Guntzel,J.S. (2005). 'Green Maps' motivate activism.National Catholic Reporter. 11A.
Miro, A., & Mason, N.(2004). Discover UBC and tree tour 04-05:A collection of green maps fostering campus stewardship.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Geography 472. April 16th, 10-13, from http://www.sustain.ubc.ca/matrix/seedsindexs/seedsland.htm.
Parker,B. (2006). Constructing Community Through Maps?Power and Praxis in Community Mapping.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58(4), 470-484.
Patton, M. Q. (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吳芝儀、李奉儒譯)。臺北:桂冠。(原著於1990出版)
Wurman, R. S. (1995).資訊焦慮(張美惠譯)。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原著於1989出版)
Tulloch, D. L. (2004). The Green Map System as a means for PPGIS education. Third Annual Public Participation GIS Conference, Retrieved December 30, 2010, from http://crssa.rutgers.edu/ppgis/PPGIS2004.pdf
Walker, R. (2001). Natural directions: green maps for the environment.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93(135),13.
Wortman, D. (2002). Mapping a Greener Future. Mother Earth News, 192, 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