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智芳
論文名稱: 台北城市意象之建構及其終身學習社會的意涵-政府相關出版品之內容分析
指導教授: 李瑛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8
中文關鍵詞: 城市意象、終身學習、學習社會、台北、政府出版品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6下載:1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Kevin Lynch的城市意象理論、都市符號學及地方感相關理論為基礎,針對台北市政府文化局與觀光傳播局之出版品做內容分析,了解其所建構的台北城市意象內涵與依附感;以John Holford與Peter Jarvis所提出的學習社會之四種取向為理論基礎,評析台北市政府出版品之終身學習社會意涵。

    本研究發現:台北市政府出版之圖書建構的台北城市意象可歸納為四大面向,分別為台北的地標與地貌、台北的時代變遷、台北的族群文化與台北的生活風貌。而城市依附的來源可歸納為六個層面:(1)台北為親和及具有安全感的城市(2)城市中的自然景觀(3)台北城市的獨特性格(4)對老台北的依戀與懷舊(5)地方芭蕾之慣性時空路徑所形成之歸屬與依附(6)個人與地方認同完全融合所產生之強烈依附感。而政府出版之圖書的終身學習社會之意涵包含:(1)城市治理者所打造終身學習社會之願景:形塑台北之全球在地性、凝聚台北的記憶與認同,以及鼓勵全民書寫以打造台北為華人城市的文學領航者(2)文本之作者在為台北書寫的過程中,亦表徵了從自身的城市經驗去反思城市生活的各層面,如對制度的批判、對自然環境的珍惜、及對歷史文化及人情關懷的渴望(3)台北市政府出版品內容建構過程中未能展現對社會與文化地位不利者之觀照;圖書取得方面,使得低消費能力的讀者對政府出版品接觸程度的降低,消費型態造成了社會排除性,而社會排除的效應有可能複製其社會位置的不利性。

    本研究依研究目的所達成之研究結論,對成人及終身學習、台北市政府相關單位及後續研究分別提出建議。

    摘 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相關名詞釋義………………………………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6 第二章 文獻探討……………………………………………………10 第一節 城市意象及其相關理論…………………………………10 第二節 地方與依附感……………………………………………24 第三節 城市意象出版品與終身學習社會………………………29 第四節 研究架構…………………………………………………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38 第一節 研究設計…………………………………………………38 第二節 研究流程與實施…………………………………………43 第四章 台北城市意象內涵之分析…………………………………49 第一節 台北城市意象之建構……………………………………49 第二節 地方依附感之分析………………………………………71 第五章 台北意象出版品之終身學習社會意涵探討………………84 第一節 官方出版品所打造終身學習社會之願景………………84 第二節 學習社會為反身性社會-對城市制度、環境與人際 疏離之反思………………………………………………94 第三節 終身學習脈絡下政府出版品之社會排除性……………100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05 第一節 研究結論…………………………………………………105 第二節 建議………………………………………………………109 參考文獻……………………………………………………………..113 附錄..............................................117

    一、中文部份

    方永泉(2004)。詮釋學理論與教育研究的關係-以呂格爾的詮釋學理論為例,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方法論-觀點與方法,192-218。台北:心理。
    王志弘(1993)。城市、文學與歷史-評<看不見的城市>。台灣社會研究,14期,165-180。
    王志弘(1999)。減速慢行。台北:田園城市文化。
    王志弘(2005)。地方意象、地域意義與再現體制:1990年代以降的文山地區。台灣社會研究,58期,135-188。
    危芷芬(2001)。華人的關係類型與人際義務。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沈清松(1998)。海洋文明與亞太文化的未來-一個關於文化差異與區域整合的思考。哲學雜誌,23期,70-92。
    夏鑄九、成露茜、陳幸鈞、戴伯芬(2002)。朝向市民城市-台北大理街社區運動。台灣社會研究,46期,141-172。
    康旻杰(2002)。生活世界的混沌之詩與地方之舞-閱讀台北城市文化地景。台北:台北市文化局。
    陳雪雲(2003)。變遷社會中女性主義成人教育學-從現代到後現代主體,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社會變遷與成人教育,281-313。台北:師大書苑。
    張菀珍(2003)。變遷社會與社區學習網絡之建構,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社會變遷與成人教育,133-158。台北:師大書苑。
    梁福鎮(2000)。詮釋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221-240。台北:麗文文化。
    黃富順(2000)。成人教育導論。台北:五南。
    詹宏志(1996)。城市人-城市空間的感覺、符號和解釋。台北:麥田。
    詹宏志(2003)。如何販賣台北,載於譚諦等編,旅遊指南-台北,10-13。台北:西遊記文化。
    賈馥茗(2006)。西方教育名著述要。台北:五南。
    顏亮一(2006)。市民認同、地區發展與都市保存:迪化街個案分析。都市計劃,33(2),93-109。
    蘇揚期、王柏山(2005)。”地方感”研究觀點的探討-從人本主義地理學、行為地理學到都市意象學派。社會科教育研究,10期,109-136。
    蘇碩斌(2005)。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台北:左岸文化。

    二、外文部份

    Bourdieu, P. & Passeron, J. C. (1977).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Holford, J. & Jarvis, P. (2000). The learning society. In Wilson, A. L. & Hayes, E. R. Handbook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pp.643-659).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Kostof, S. (1991). The city shaped : Urban patterns and meanings through history. London : Thames and Hudson.
    Lynch, K. (1982). The image of the city. London:The M.I.T. Press.
    McKee, A. (2003). Textual analysis : A beginner's guide. London : SAGE.
    Rapoport, A. (1977). Human aspects of urban form:Towards a man-environment approach to urban form and design. New York : Pergamon Press.
    Relph, E. C. (1976). Place and placelessness. London:Pion.
    Seamon, D. (1979). A geography of the lifeworld : Movement, rest, and Encounter. London : Croom Helm.
    Tuan, Y. F. (1977). Space and place :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London : Edward Arnold.
    Willis, C. (1995). Form follows finance : Skyscrapers and skylines in New York and Chicago.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三、譯著

    Castells, M. (2002) 原著。認同的力量,夏鑄九譯。台北:唐山。
    Cresswell, T. (2006) 原著。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徐苔玲、王志弘譯。台北:群學。
    Falk, P. & Campbell, C. (1997) 原著。血拼經驗,陳冠廷譯。台北:弘智文化。
    Gottdiener, M. & Lagopoulos, A. P. (1988) 原著。城市與符號,吳瓊芬譯,載於夏鑄九、王志弘主編,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235-251。台北:明文書局。
    Lynch, K. (1959) 原著。城市意象,宋伯欽譯。台北:臺隆書店。
    McAndrew, F. T. (1995) 原著。環境心理學,危芷芬譯。台北:五南。
    Neuman, W. L. (2000) 原著。當代社會研究法,王佳煌等譯。台北:學富。
    Pred, A. (1988) 原著。結構化歷程和地方,許坤榮譯,載於夏鑄九、王志弘編,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115-135。台北:明文書局。
    Rapoport, A. (1982) 原著。建築環境的意義-非言語的交流途徑,施植明譯。台北:田園城市文化。
    Stea, D. (1973) 原著。空間、領域和人的移動,郗羅理譯,載於漢寶德編,環境心理學-建築之行為因素,155-160。台北:境與象。
    Strauss, A. (1973) 原著。生活方式與都市空間,陳泰年譯,載於漢寶德譯,環境心理學-建築之行為因素,9-21。台北:境與象。
    Weber, A. L. (1992) 原著。社會心理學,趙居蓮譯。台北:桂冠。

    四、電子媒體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2001)。台北市文化教育政策白皮書。檢索日期:
    2007.01.14。取自World Wide Web:
    http://www.culture.gov.tw/freeway_web/web/
    曾旭正(1999)。把街道還給我們。新故鄉雜誌季刊,3。檢索日期:
    2008.04.26。取自World Wide Web:
    http://www.cesroc.org.tw/newland/hl03-20.htm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