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冠州
Chen Kuan-chou
論文名稱: 國民中學「課程發展委員會」運作現況之研究
Study on the present operation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mmittee in junior high schools
指導教授: 楊思偉
Yang, Szu-We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7
中文關鍵詞: 課程發展委員會學校課程發展組織運作
英文關鍵詞: Committee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chool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al oper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7下載: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藉由國內外相關文獻的整理與分析以及透過國民中學課程發展委員會運作現況的瞭解,歸納呈現本研究之結論,並提出建議,以期能作為各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執行時的參考。而為達成前述之目的,在研究方法方面兼具質性與量化的特性,採用文件分析法、問卷調查法以及訪談調查法等方式來進行。根據研究結果,得到以下結論:
    一、學校成員對課發會的認知情形
    (一) 學校成員整體而言對課發會的認知程度不高。
    (二) 學校成員透過各種方式去瞭解課發會相關概念的情形偏低。
    二、學校課發會的運作情形
    (一)課發會委員中,以學習領域召集人、教務主任、教學組長以及校長最為學校成員所熟知。
    (二)委員的任期多數規定為一年,大都由各學習領域推薦;開會的時段以共同空堂時間及臨時決定為主,且召開的期程以不定期召開的情形較多。
    (三)課發會與各學習領域召集人互動尚稱密切,決策通常是透過各處室與教師協助執行,且教務處在課發會的運作過程中扮演關鍵性的角色。
    三、課發會運作的成效
    (一) 課發會運作在分配各學習領域的學習節數及研訂全校整體課程發展計畫成效較佳;在審查、評鑑以及學校教師專業成長課程發展上成效較低。
    (二) 校長、行政人員與課發會委員對課發會運作的具體成果較一般教師持正向肯定的看法。
    (三) 課發會委員認為課發會的運作對教師在課程與教學上有所助益的符合程度高於非課發會委員,且課發會的運作提供不同學習領域互動的機會。
    四、課發會運作遭遇的困難
    (一) 教師對課發會的認知與課程發展專業能力不足,且缺少本身以外學習領域專業知識,故無法對其他領域的課程計畫與教學目標等提供意見。
    (二) 家長與社區的不重視,擔任委員的教師缺乏有效的報酬或獎勵措施,參與意願均偏低。
    (三) 學校的「課發會」缺乏學者專家的專業指導;政府配套措施無法全然配合學校所需。
    (四) 學校成員對課發會的功能定位仍存有疑慮,加上相關溝通與宣導不足,無法廣為學校成員所瞭解。
    (五) 學校領導者消極應付的態度影響課發會的實質的運作。
    根據本研究結果與歸納之結論提出若干意見,以供各相關單位參考:
    一、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應授權學校人力資源規劃的彈性,給予委員實質獎勵。且應加強對各校的監督與發展,提供相關的支援與資源,確保課發會運作品質。
    二、學校應透過教育與研習,提升委員專業素養;透過參與人員多元化,提升委員代表性。另應提供委員與委員及委員與教師間對話的機制,增進彼此瞭解;成立學校內專責學習領域研究小組,提供課程發展專業團隊。並將課發會開會日期排入行事曆,透過制度化將之導入學校行政中。
    三、教師應自我形成學習型組織,提升專業水準,並改變排斥變革的觀念,符應教育改革趨勢。

    The thesis of the paper is the ideas about the operational status quo of Committee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junior high schools by analyzing both native and foreign documents while coming up with the conclusion and some suggestions to be references for the educational reform policies is followed. By applying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considered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document analysis,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terview, the conclusion goes as followed.
    First, school members don’t have thorough cognitive understanding about Committee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generally. Besides, their will to know the committee better is not well-emphasized.
    Second, the operational status quo of the committee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Essentials of Nine Year Consistent Curriculum for Junior High and Elementary Schools.” The term of office of best-known members, the conveners of each learning fields, the directors and leaders of teaching affairs, and principals, is one year. Besides, members come into being mostly by recommendation; schedules of meetings are often held at common null curriculums or scheduled temporarily, so most meetings are not held regularly. Howeve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onveners and the committee is supposed to be close. Policies are usually carried out by medi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each office. The teaching affair centers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operation.
    Third, the committee works better in distributing the number of learning classes for each learning fields and planning developmental in curriculum than evaluati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growth i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rincipals, administrative and committee members have more positive viewpoints toward its operation than teachers do. But members think the operation of the committee helps teachers more both in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than non-committee members. Meanwhile, the committee also provides different international opportunities of learning fields.
    Fourth, that teachers have no full understanding toward the committee, lack of proficiency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bout other learning fields is the filter in operation. They are not able to provide any ideas about curriculum plans and teaching goals for other learning fields. There are also problems that parents and communities lack concern of it, teachers elected as the members are not well reward, the policies of government don’t go well with the need of school, and school members still suspect about the function of the committee. What’s worse, the insufficient communication and introduction about the committee makes the committee not well known by school members and the leaders hold negative attitude toward the operation of the committee.
    The conclusion of the paper comes up with some ideas as the references for the board of related affairs. Education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 should authorize flexibility for the human resources of school, give the members positive reward, reinforce the monitors and development of each school, and provide related support and resources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committee in operation. Schools have to make the organization of members to be multiple, promote the representatives of members and the professional level of members by life-long education, provide members and teachers with access of dialogue to reinforce the understanding to each other, establish one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developmental research group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 learning fields at school, and arrange meetings of the committee as part of the schedule, inducing this into school administration by systemizations. Teachers should shape the image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to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standard and accept the ideas of change to correspond with the trend of educational reform.

    國民中學「課程發展委員會」運作現況之研究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名詞界定……………………………………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6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研究限制…………………………………… 9 小結…………………………………………………………………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13 第一節 課程發展委員會成立的背景分析……………………… 13 第二節 學校課程發展相關理論分析…………………………… 33 第三節 影響課程發展委員會運作的相關因素………………… 45 第四節 國內外相關研究………………………………………… 50 小結………………………………………………………………… 5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59 第一節 研究設計之架構………………………………………… 59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樣本選取…………………………………… 62 第三節 調查研究工具之編製…………………………………… 69 第四節 調查研究之實施………………………………………… 76 第五節 調查資料之處理………………………………………… 78 第六節 調查問卷構面因素及信度檢定………………………… 80 小結………………………………………………………………… 87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89 第一節 課程發展委員會設置要點分析………………………… 89 第二節 填答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組織結構分析……………… 104 第三節 課程發展委員會運作情形分析………………………… 110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與課發會運作之分析…………………… 119 第五節 對課發會的心得與建議分析…………………………… 136 第六節 訪談結果分析…………………………………………… 144 小結………………………………………………………………… 15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61 第一節 結論……………………………………………………… 161 第二節 建議……………………………………………………… 174 參考書目 …………………………………………………………… 181 附錄 ………………………………………………………………… 187 附錄一 國民中學「課程發展委員會」運作現況調查問卷…… 187 附錄二 調查問卷委託函………………………………………… 196 附錄三 訪談大綱………………………………………………… 197

    一、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200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基本理念與實施策略。台北:教育部。
    方德隆(2001)。課程的理論與實務。高雄:麗文。
    王文科(1988)。課程論。台北:五南。
    王文科(1997)。學校需要另一種補充的課程:發展學校本位課程。發表於「中日課程改革國際學術研討會」。1997年3月22日。南投日月潭中信飯店。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逸慧(2001)。九年一貫課程基本能力評量政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行政院主計處(1983)。中華民國統計地區標準分類。台北:作者。
    行政院教育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作者。
    李坤崇(2002)。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之組織與運作實例序言:導讀。載於教育部(主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試辦與推動工作-91年國中組學校經營研發輔導手冊(1):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之組織與運作實例。台北:教育部。
    李坤崇、劉文夫、黃順忠(2001)。國中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課程計畫之歷程、實例分析。台南:南一。
    吳玉琦(2001)。台灣與西班牙國民教育改革之比較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吳萬益、林清河(2001)。企業研究方法。台北:華泰。
    吳麗琴(2001)。國民小學實施學校社區化可行性認同度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邱兆偉(1995)。質的研究的訴求與設計。教育研究,4:1-33。
    林佩璇(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個案研究:台北縣鄉土教學活動的課程發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幸姿(1987)。國小階段教師參與課程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周曉葶(2002)。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組織與運作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胡育仁(2000)。國小社會科教科書本土化之分析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高新建(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成功因素:綜合分析。本文發表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所舉辦之「新世紀中小學課程改革與創新教學」學術研討會。1999年12月16-18,高雄:高雄師範大學。
    高新建(2000)。建構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推展情境。初等教育學刊,8,135-160。
    高淑芬(2001)。國民中學試辦「九年一貫課程」行政運作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莊佩螢(2001)。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統整之研究-以台北市國中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2000)。中華民國八十九年九月三十日教育部台(89)國字第89122368號令公布。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2003)。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一月十五日教育部台國字第0920006026號公布。
    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試辦要點(1999)。中華民國八十八年七月二十二日教育部台(八八)國字第88090050號函。
    國民教育法施行細則(2001)。中華民國七十一年七月七日教育部(七一)參字第二三○一一號公布;中華民國九十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教育部 (90) 台參字第90164796號令修正發布第17條條文。
    國民教育法(2003)。中華民國六十八年五月二十三日總統 (68) 台統 (一) 義字第 2523 號令制定公布;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二月六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 09200019310號令修正公布。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全球資訊網頁〕網址:http:// 140.122.120.230/ejedata/kying/20031241215/index.htm (上網查詢時間:92年3月7日)。
    教育部(2001)。教學創新九年一貫課程問題與解答。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2)。國民中學概況(九十學年度)。〔全球資訊網頁〕網址:http://www.edu.tw/statistics/index.htm (上網查詢時間:91年9月16日)。
    教育基本法條文(1999)。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六月二十三日總統(八八)華總一義字第八八00一四二七三0號制訂公布。
    張世忠(2001)。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台北:五南。
    張容雪(1999)。學校教師會運作情形之研究-以台北縣市學校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簡天瑞(2001)。學習型組織發展對課程統整知識管理系統之影響-以高屏地區國民小學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張雅雯(2001)。國民中學階段九年一貫課程試辦情況與成效評估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張嘉育(1999a)。國民中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嘉育(1999b)。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陳伯璋(1999)。九年一貫新課程綱要修訂的背景與內涵。教育研究資訊,7(1),1-13。
    陳明鎮(2002)。國民中學推動九年一貫課程的可行模式與相關問題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芙蓉(2000)。愛籽國小「主題活動」統整課程發展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金春(2002)。九年一貫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以吳興國小健康與體育為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體育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單文經總校閱、Hawthorne著(2000)。革新的課程領導。台北:學富。
    單文經校閱、Glatthorn著(2001)。校長的課程領導。台北:學富。
    黃光雄與蔡清田(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黃光雄與楊龍立(2000)。課程設計:理念與實作。台北:師大書苑。
    黃旭鈞(2002)。國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模式建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政傑(1992)。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政傑(1999)。永續的課程改革經營。發表於高雄師範大學教育係主辦「迎向千禧年-新世紀中小學課程改革與創新教學」學術研討會。1999年12月18日。屏東悠活飯店。
    黃嘉雄(1999)。落實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行政領導策略。國民教育,40(1),29-34。
    楊思偉(1998)。教育改革的借與鏡。中等教育,49(2),37-59。
    楊思偉(1999)。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之分析。載於楊思偉主編,中日學校經營之比較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甄曉蘭(1999)。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理想與挑戰,台灣教育,487,2-8
    甄曉蘭(2001)。中小學課程改革與教學革新。台北:元照。
    蔡孟育(2001)。一所國民小學鄉土教學活動課程發展、實施與評鑑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清田(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政策之決定,載於財團法人國立台南師院校務發展文教基金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從理論、政策到執行,頁47-79。高雄:復文。
    蔡清田(2001)。實踐「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理念的專業行動。教育研究,88,24-34。
    蔡清田(2002)。學校整體課程經營:學校課程發展的永續經營。台北:五南。
    鄭博真(2001)。課程與教學革新。高雄:復文。
    歐用生(1984)。課程發展的模式探討。高雄:復文。
    歐用生(1999)。落實學校本位的課程發展。發表於高雄師範大學教育係主辦「迎向千禧年-新世紀中小學課程改革與創新教學」學術研討會。1999年12月18日。屏東悠活飯店。
    歐用生(2000)。課程改革。台北:師大書苑。
    羅厚輝(2002)。課程發展的理論基礎。台北:學富。
    二、英文部分
    Bradley, L. H. (1985). Curriculum leadership and development handbook. N.Y.: Prentice-Hall.
    Bernard, H. R. (1988). Unstructured and semistructure interviewing. In H. R. Bernard (Ed.), Research method in cultural authopology, 203-209, CA: Sage.
    Craig, A. (1980). Teacher perceptions of curriculum autonomy. (ERIC Document No. ED 190498)
    Eggleston, J. (Ed.). (1980).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Britain.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Gay, G. (1991).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A. Lewy (Ed.),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 293-302. N. Y.: Pergamon Press.
    Henderson, J. G., & Hawthorne, R. D. (2000). Transformative curriculum leadership. N.J.: Prentice Hall.
    House, E. R. (1992). Future policy for school-based evaluation. In A. M. Indrebo, L. Monsen, & T. Alvik (Eds.),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chool-based evaluation: A research perspective. Lillehammer: Oppland College.
    Jackson, P. W. (1992).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 a project of the America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Marsh, C., Day, C., Hannay, L., & McCutcheon, G. (1990). Reconceptualizing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New York: Falmer
    Oliva, P. F. (1992). Developing the curriculum(3rd ed). N.Y.: Harper-Collins.
    Ornstein, A. C. & Hunkins, F. (1993). Curriculum: Foundation, principles, and theory(2nd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Schubert, W. H. (1986). Curriculum: Perspective, paradigm, and possibility. New York: Macmilian.
    Schwab, J. J. (1983). The practice 4-something for curriculum professionors to do. Curriculum Inquiry, 13(3), 239-265.
    Short, E. C. (1983). The forms and use of alternativ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trategies: Policy implications. Curriculum Inquiry, 13(1), 43-64.
    Simpson, M. (1986). School-based and centrally direct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 uneasy middle ground. Scottish Educational Review, 18 (2), 76-85.
    Skilbeck, M. (1984).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London: Harper & Row.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