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雅鈴
Huang, Ya-Ling
論文名稱: 電視劇作品再生產國家意志之研究
Research on the Reproduction of National Will in TV Dramas
指導教授: 劉立行
Liu, Li-Hsing
口試委員: 吳麗雪
Wu, Li-Hsueh
黃玉珊
Huang, Yu-Shan
劉立行
Liu, Li-Hsing
口試日期: 2023/07/01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圖文傳播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Graphic Arts and Communications_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Graphic Arts and Communications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4
中文關鍵詞: 敘事分析文化認同台灣文化故事行銷
英文關鍵詞: narrative analysis, cultural identity, Taiwanese culture, story marketing
研究方法: 敘事分析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097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02下載: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我國政府近年喊出「影視國家隊」口號,提出「越在地,越國際」的主張,透過前瞻計畫特別預算的編列補助,將提升台灣影劇產業列為國家首要政策之一。戲劇作品在政府高額資金挹注下,成為再生產國家意志與意識形態的文化載體,隱含作品所欲傳達的當代台灣文化與台灣價值。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取徑,分析《我們與惡的距離》與《做工的人》兩部台劇作品,依據敘事分析結構,結合戲劇理論與故事行銷的重要元素,從角色、情節、場景、敘事者觀點及敘事模式等五個構面進行研究分析,並將敘事分析結果說明與國家意志之關聯性。
    研究發現,戲劇作品呈現台灣文化的混雜性;抗爭的流動性轉變為個體性的覺醒;對於西方文明普世價值的追求,是當前社會產生共鳴的議題。在敘事特色上,多元風格帶來社會對話;新世代台灣人的形象,刻劃為良善的無名英雄,擁有惜情重義的性格特質。故事行銷手法以「衝突」作為激辯與反思的開端,透過二元價值對立、搭配悲劇美學的行銷模式,牽引觀眾「憐憫」與「恐懼」的情感,使其產生投射的共情效果及撫慰心靈的感受,進而發揮「理解」與「寬容」的社會作用。
    此外,權力的流動性帶來抗爭的流動性,關乎政權的轉移。在邁入民主化社會、歷經政黨輪替後,台灣社會運動帶來轉型,抗爭轉變為「議題導向」。台劇作品彰顯國家意志重視人權的民主風氣,透過敘事手法傳達政黨立場的價值觀與政策方向,使其在推動政策和爭取支持時更具說服力。

    In recent years, the Taiwan government has called out the slogan of "National Film and Television Team" and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more local, more international". Through the investment of special budget subsidies for “Forward-looking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Program”, the promotion of Taiwan's film and television industry has been listed as one of the country's top policies. Dramatic works have become the cultural carrier for the reproduction of national will and ideology under the heavy injection of funds from the government, implying the contemporary Taiwanese culture and Taiwanese values that the works intend to convey.
    This study adopts a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to analyze two Taiwanese dramas, "The World Between Us" and "Workers". Based on the narrative analysis structure, combined with the important elements of drama theory and story marketing,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are conducted from five dimensions: character, plot, scene, narrator's point of view, and narrative mode, and the results of the narrative analysis are explained.
    The study found that drama works present the hybridity of Taiwanese culture; the fluidity of resistance has transformed into the awakening of individuality; the pursuit of the universal value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is an issue that resonates in the current society. In terms of narrative features, multiple styles bring social dialogue; the image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Taiwanese is portrayed as a kind and unsung hero with a personality trait of cherishing love and righteousness. The story marketing method uses "conflict" as the beginning of debate and reflection. Through the marketing model of binary value opposition and tragic aesthetics, it attracts the audience's emotions of "pity" and "fear", making them produce projected empathy effects and soothing feelings, and then play the social role of "understanding" and "tolerance".
    In addition, the fluidity of power leads to the fluidity of resistance,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transfer of power. After entering a democratized society and undergoing the rotation of political parties, social movements in Taiwan have brought transformation, and protests have become "issue-oriented." Taiwanese drama works demonstrate the democratic atmosphere of the country's will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human rights, and convey the values and policy direction of the party's position through narrative techniques, making it more convincing when promoting policies and gaining support.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 7 第四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12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台劇發展脈絡分析 13 第二節 文化認同 19 第三節 台灣意識與台灣民主化 24 第四節 國家品牌與故事行銷 30 第五節 戲劇元素與敘事理論 35 第參章 研究方法 41 第一節 分析樣本 41 第二節 電視劇的敘事分析架構 50 第三節 研究步驟說明 52 第四節 研究流程 56 第肆章 台劇之敘事分析意涵 57 第一節 角色分析 57 第二節 情節分析 66 第三節 場景分析 74 第四節 敘事者觀點 85 第五節 敘事模式 94 第伍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99 第一節 研究結論與發現 99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04 參考文獻 105

    Aaker, D. A. (1996). Managing Brand Equity: Capitalizing the Value of a Brand Nam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Althusser, L. Pierre (1971). ”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 In New York (Ed.),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Anderson, Benedict (1991).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New York: Verso.
    Braman, Sandra. (1996). Interpenetrated globalization: Scaling, power, and the public sphere. In S. Braman & A. Sreberny-Mohammadi (Eds.), Globalization, communication and transnational civil society (pp.21-36). Cresskill, New Jersey: Hampton Press.
    Chatman, S. (1978). Story and Discours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Dant, Tim. (2012). “Television and the Moral Imaginary: Society through the Small Screen.”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k.
    Fog, K., Budtz, C., &Yakaboylu, B. (2005). Storytelling:Branding in practice. Berlin:Springer.
    Foss, S. K. (1989). Rhetorical Criticism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Prospect Heights, I.L: Waveland Press.
    Giddens, Anthony. (1991).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Cambridge: Polity.
    Hobbes, Thomas. (1996). “Leviathan”, ed. by Richard Tuc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arsons, Talcott (1951). ”The Social System: Society Through the Small Screen”. Glenco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Roland, Robertson. “Glocalization: Time-Space and Homogeniety-Heterogeniety”, in Global Modernities edited by Mike Featherstone et al., London, Thousand Oaks and New Delhi: Sage, 1995, pp. 25-44.
    Ryan, M. L. (2004). Narrative across media: The language of storytelling (pp337-359). Londo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Schaffer, Lindsay. (2019). “Recovery of the Soldier and the Necropolitics of Peace in Descendants of the Sun”. Journal of Popular Film & Television. Vol. 47 Issue 1, p48-55.
    Vincent, L. (2002). Legendary brands:Unleashing the power of storytelling to create a winning marketing strategy. Chicago: Dearborn.

    中央社「文化+」 (2022年)。《做戲的人:新台劇 在路上》。台北:印刻出版社。
    王美玲 (2008)。《故事行銷與茶葉購買之研究-以東方美人茶為例》。佛光大學傳播學系碩士班媒體傳播組碩士論文。
    王萬睿 (2019)。〈太陽花的視線-論新世紀台灣寫實主義影視美學〉。《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29期,頁85-109。
    王慧玉 (2014)。《「遷移世代」文化認同之研究:以海峽兩岸台商子女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史雪燕 (2020)。〈兩岸關係中國家認同、民族身分認同及文化認同之研究〉。《發展與前瞻學報》。第30期,頁91-110。
    田易蓮 (2001)。《兩岸電視劇由抗爭到交流的歷史社會分析》。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白詩瑜 (2010)。《一個漫畫多個電視劇版本─從電視劇流星花園看全球在地化》。國立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
    朱俞 (2002)。《從文化認同檢視年輕族群對國片的消費行為》。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碩士論文。
    江宜樺 (1997)。〈自由民主體制下的國家認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5期,頁83-121。
    江雅韻 (2002)。《國家品牌如何說故事:以台灣觀光宣傳廣告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碩士班論文。
    何明修 (2005)。《 社會運動概論 》。台北:三民 。
    吳明恬 (2014)。《電影「賽德克 巴萊」的敘事結構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志薔 (2004)。《電視電影、偶像劇/豔光四射歌舞團:一部電影的完成》。台北:遠足文化出版社。
    李育倩 & 李秀珠 (2011)。〈從文化接近性的觀點檢視台灣偶像劇價值觀與外銷表現〉。《廣播與電視》。第32期,頁27-69。
    李承穎 (2013)。《台灣偶像劇品牌行銷策略-以Facebook粉絲專頁為例》。崑山科技大學資訊管理所碩士論文。
    李明軒、余凱倫 (2022)。〈國人文化認同意識對全球化與日韓偏好的影響之研究〉。《人文社會學報》。第18期第2卷,頁113-145。
    李政忠 (2008)。〈從巨觀層次剖析「公共價值評量體系」的品牌行銷意涵〉。《廣播與電視》。第29期,頁63-83。
    李家齊 (2007)。《由韓劇看韓國國家形象建立-以台灣韓劇迷為例》。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公共政策研究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
    林東泰 (2008)。《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師大書苑。
    林建宇 (2010)。《台灣茶葉品牌的故事行銷分析:以老子曰、王德傳茶莊、嶢陽茶行、有記名茶為例》。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瑞瑞 (2001)。《媒介、消費與認同:台灣青少年收看日本偶像劇之效果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懿玲、黃佳慧、陳郁秀(2020)。〈公共電視對台灣新住民文化認同發展的影響〉。《東方學報》。第41期,頁84-95。
    洪育瑾 (2022)。《電視劇對女性婚姻愛情觀發展歷程之影響-以《三十而已》為例》。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碩士論文。
    洪鐮德 (2002)。〈全球化下的認同問題〉。《哲學與文化》。第29期第8卷,頁689-695。
    范榮靖 (2009)。〈全球競爭力新指標 國家治理,進入品牌時代〉。《遠見雜誌》。第276期。
    徐偉傑 (2003)。〈全球在地化-理解全球化的一條路徑〉。《思與言》。第41卷第1期,頁1-18。
    徐偉傑(譯) (2000)。《全球化(Globalization)》(原作者:Waters, Malcolm)。台北: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徐熒檀(2016)。《美國戰爭電影敘事分析之研究》。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張子桓 (2019)。《中共主旋律戰爭電影之敘事分析-以國共內戰主題電影為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學系碩士班論文。
    張家麟 (2008)。〈論台灣民間信仰本土化-禮斗儀式為焦點〉。《輔仁宗教研究》。第17期,頁69-108。
    張時健 (2005)。〈台灣節目製作業商品化歷程分析:一個批判傳播政治經濟學的考察〉。《中華傳播學刊》。第7期,頁137-181。
    張時健 (2005)。〈台灣節目製作業商品化歷程分析〉。《中華傳播學刊》。第7期,頁137-181。
    張婉真 (2011)。〈展覽如何說故事?「文學拿破崙:巴爾札克特展」的敘事話語分析〉。《博物館學季刊》。第25卷第4期,頁29-51。
    莊佳穎 (2014)。〈從政治消費文化觀點看當代台灣社會的民主參與和認同建構〉。《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10卷第1期,頁161-90。
    許家豪 (2006)。《文化全球化下的韓國影視文化產業發展之研究》。銘傳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良文 (1997)。〈台灣近年來廣告中認同之建構-解析商品化社會的認同與傳播意涵〉。《新聞學研究》。第57集,頁127-157。
    郭為藩 (1975年)。《人格心理學理論大綱》。台北:正中書局。
    陳昭瑛 (1995)。〈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個文化史的考察〉。《中外文學》。第9卷第23期,頁6-43。
    陳炳宏 (2012) 。〈電視無線變有線,管理無限或有限?〉。《豐盛中的匱乏:傳播政策的反思與重構》。台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陳智先 (2007)。〈跨媒介下的文類移轉:電玩《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之敘事分析〉。《傳播與管理研究》。第7卷第1期,頁79-112。
    陳麗舟、陳重任 (2009)。〈以戲劇之「悲劇美學」看電影《投名狀》劇情表現〉。《美容科技學刊》。第6卷第2期,頁129-146。
    彭梅芳 (2016)。《故事性行銷對消費者心理與購買意願之影響》。國立屏東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學系碩士班論文。
    游易霖、李少瑜 (2021)。〈探討電影戲劇和文化再現的符碼〉。《設計研究學報》。第13期,頁57-74。
    馮建三 (2003) 。〈傳播政治經濟學在台灣的發展〉。《新聞學研究》。第75期,頁103-140。
    黃光玉 (2006)。〈說故事打造品牌:一個分析的架構〉。《廣告學研究》。第26期,頁1-26。
    黃俊傑 (2006)。《台灣意識與台灣文化》。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黃淑鈴 (2017)。〈國族打造與國家品牌化:台灣觀光論述的本土化〉。《中華傳播學刊》。第31期,頁79-115。
    黃筱鈞 (2011)。《台灣偶像劇之「去地化」、「再地化」策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麗蓉 (2008)。《台灣電視戲劇經營策略變革之探討》。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孟蓉 (2001)。〈再現與想像:臥虎藏龍在文化全球化的實踐〉。《新聞學研究》。第66期,頁1-27。
    楊琬琪 (2009)。〈休閒渡假旅館品牌權益衡量模式建構之研究〉。《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12卷第3期。
    楊雅惠 (2010)。《從文化角度探討建立台灣的國家品牌》。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寶儀 (2021)。《公共電視平台戲劇節目觀眾接收分析:「專家」與「素人」觀點》。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廖珮君 (2010)。《我國國際宣傳影片中「台灣意象」符號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趙偉妏譯 (2008)。《教您如何做文化暨媒介研究》。新北市:韋伯文化。(原作者Stokes, J.[2003]. How to do 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
    劉幼琍 (2011)。〈由BBC與NHK看台灣公共電視在數位時代的角色與經營〉。《廣播與電視》。第33期,頁23-61。
    劉立行 (2021)。《意識形態階級鬥爭:中華民國的認同政治評析》。台北:時報出版社。
    劉俊昊 (2017)。〈國家意志與政治行動:霍布斯、鮑桑葵與柯靈烏論主權國家的代表與臨現〉。《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63期,頁131-184。
    劉俊裕 (2007)。〈文化全球化:一種在地化的整合式思維與實踐〉。《國際文化研究》。第3卷第1期,頁1-30。
    劉啟宇 (2006)。《台灣電視戲節目跨國輸出之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維公 (2002)。〈全球文化與在地文化的連結關係:論日常生活取向的文化全球化研究〉。《台大社會學刊》。第28期,頁189-228。
    蔡金燕 (2009)。《故事行銷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實踐大學企業創新與創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琰 (2000)。《電視劇:戲劇傳播的敘事理論》。台北:三民書局。
    蔡琰 (2004)。〈台灣無線三台電視劇開播四十年之回顧〉。《中華傳播學刊》。第6期,頁157-193。
    鄭武國(譯) (1999)。《第三條路(The Third Way)》(原作者:Giddens, Anthony)。台北:聯經出版社。
    鄭棨元、陳慧慈(譯) (2007)。《文化與全球化的反思(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原作者:Tomlinson, John (1999))。台北:韋伯文化。
    蕭阿勤 (2005)。〈台灣文學的本土化典範:歷史敘事、策略的本質主義與國家權力〉。《文化研究》。第1期,頁97-129。
    瞿海源 (2002)。《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二) :質性研究法》。台北: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蘇冠宇 (2021)。《戲劇結構元素探討與消費者觀賞能力分析-以國片與美劇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蘇慧珊 (2013)。《賀歲國片中的本土文化再現之探討-以2011年-2013年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
    蘇蘅 (2019)。《傳播研究方法新論》。台北:雙葉書廊。

    Maple (2017年12月9日)。〈越在地,越國際:什麼這是世代觀眾想看的類型劇?〉。《新活水》。取自https://www.fountain.org.tw/issue/new-taiwan-tv-series/taiwan-genres。
    文化部 (2021年2月9日)。〈110年度電視金鐘獎獎勵要點暨報名須知〉。《文化部官方網站》。取自https://www.bamid.gov.tw/information_143_123315.html。
    王寶兒、葉冠吟、趙靜瑜 (2022年1月2日)。〈打造影視國家隊 前瞻計畫挹注第一桶金 文化部扮火車頭〉。《中央通訊社》。取自https://www.cna.com.tw/culture/article/20220102w001。
    行政院 (2021年3月11日)。〈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奠定未來30年國家發展根基〉。《行政院官方網站》。取自https://www.ey.gov.tw/Page/5A8A0CB5B41DA11E/9cf2eef1-e2d2-4f37-ba6e-9498deb422b4。
    行政院 (2022年5月5日)。〈臺灣首部「國家人權行動計畫」〉。《行政院官方網站》。取自https://www.ey.gov.tw/Page/448DE008087A1971/4ccbb233-7986-49af-bfdc-4cc9da508d3b。
    行政院主計總處 (2004年11月17日)。〈何謂特別預算?〉。《行政院主計總處官方網站》。取自https://www.dgbas.gov.tw/ct.asp?xItem=2175&ctNode=2145&mp=1。
    許文貞 (2017年9月3日)。〈文化政策升級 蔡英文:愈在地愈國際〉。《Yahoo新聞網》。取自https://tw.news.yahoo.com/%E6%96%87%E5%8C%96%E6%94%BF%E7%AD%96%E5%8D%87%E7%B4%9A-%E8%94%A1%E8%8B%B1%E6%96%87-%E6%84%88%E5%9C%A8%E5%9C%B0%E6%84%88%E5%9C%8B%E9%9A%9B-215008726.html。
    郭美瑜 (2022年12月)。〈打造台劇的跨國對話〉。《台灣光華雜誌》。取自https://www.taiwan-panorama.com/Articles/Details?Guid=48c18e96-881e-46c9-b2e6-9a832f4d9be0&CatId=9&postname=%E7%B7%A8%E5%8A%87%E7%B7%B4%E5%8A%9F%20%20%20%20-%E6%89%93%E9%80%A0%E5%8F%B0%E5%8A%87%E7%9A%84%E8%B7%A8%E5%9C%8B%E5%B0%8D%E8%A9%B1。
    葉素萍 (2015年12月10日)。〈蔡英文:設國家人權委員會 監督政府〉。《中央通訊社》。取自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1512100236.aspx。
    葉瑜娟 (2017年6月13日)。〈什麼是特別預算?前瞻條例的8千8百億元從哪裡來?〉。《報導者》。取自https://www.twreporter.org/a/foresight-infrastructure-plan-1。
    趙靜瑜、邱祖胤 (2022年1月2日)。〈愈在地,愈國際-台劇起飛需要集體智慧〉。《中央社「文化+」》。取自https://www.cna.com.tw/culture/article/20220102w003。
    鄭人豪 (2017年12月10日)。〈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電視劇〉。《新活水》。取自https://www.fountain.org.tw/article/taiwan-tv-series。
    魯皓平 (2020年5月15日)。〈顛覆傳統刻板印象! 《做工的人》喚起社會對工人的尊重〉。《遠見》。取自https://www.gvm.com.tw/article/72715。
    賴昭穎 (2021年9月5日)。〈「斯卡羅」、「天橋」為何都和前瞻有關 官員說分明〉。《經濟日報》。取自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0/5723889。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