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莊貿捷
CHUANG, Mao-Chieh
論文名稱: 「惡搞新聞」再造與變造—娛樂下的公共領域
" KUSO NEWS" Reinventing and Alterating:From Public Spheres to Public Entertainment.
指導教授: 王維菁
Wang, Wei-Ch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9
中文關鍵詞: KUSO惡搞新聞公共領域網路民主對抗性公眾
英文關鍵詞: cyber democracy, agonistic pluralism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279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0下載:4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公共領域概念源於哈伯瑪斯,是民主政治中重要的「基石」,而過去大眾媒體時代,卻無開闢更多的空間,因「商業」與「政治」介入,大大限縮的自由言論的產出,使言論市場的「多樣性」消失,其論述本身不是流於膚淺表面,就成為特定意識形態的工具,形成一種「公共領域再封建化」之現象。自網路誕生以來即被賦予新公共領域的想像,但學界多存疑,認為過於破碎化的資訊,無法凝聚的群眾,而網路不具「理性」的前提下,更無法成為理想的公共領域。本研究由「單一理性」轉以「多元差異」觀點看待網路現況。隨新科技進步閱聽人得以跨越門檻,成為產製一方,網路原生文本以新聞作為「惡搞」素材,此類型的網路影片/節目,成為近年左右社會論述的能量。本研究以電視談話性節目為出發,盼能對照目前網路公共領域之樣態,並檢視網路原生惡搞新聞性影片內涵,最終評估網路公共領域之現況。本研究以內容分析法、文本分析為研究方法選定2015至2020年的網路惡搞節目「眼球中央電視台」〈央視一分鐘〉為分析單位。內容分析結果顯示「硬性資訊」為主要取材,多涵蓋政治、國防外交、內政等議題,影片出現人物則多以政府官員、政黨代表、民意代表等「傳統菁英」為代表,播報方式多能引起閱聽人情緒反應,甚至營造對立抗衡的態勢,並給予事件評價之情況。文本分析則發現,惡搞新聞過程中以拆解文本以併置與拼湊,主播扮演「無知者」使這些代表社會權威的符號脫離原本的用途,成為網友追求娛樂的工具,在擁有相近背景的群體中凝聚成「對抗性公眾」,進而對某一個議題話語競爭,在諷原文本的權威後瓦解它,有助於宰制階級釋放話語掌控權,更顯現出「主體性」的展現,且落於主流媒體外的邊緣聲音,得以被社會大眾看見,公共領域由單一理性的觀點轉向尊重「差異」的多元思考,進而以嶄新的視角,觀看網路公共領域之現況。

    The concept of public sphere originated from Habermas and is an important "cornerstone" in democratic politics. However, in the past mass media era, there was no more space. Due to the intervention of "business" and "politics", the greatly restricted substitution of free speech has made the "diversity" of the speech market disappear. It is superficial in itself and has become a tool of a specific ideology, forming a kind of "public sphere". The phenomenon of ``feudalization''. Since the birth of the Internet, it has been given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new public realm, but the academic circles suspect that the information is fragmented and the masses cannot be gathered. On the premise that the Internet is not "rational," it cannot become an ideal public sphere. This research shifts from "single rationality" to a "multiple differences" perspective on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Internet.With the advancement of new technology, the audience were able to cross the threshold and become the prosumer. The native text of the Internet uses news as the "spoof" material. This type of online video/program has become the energy of social discussion in recent years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TV talk shows, hoping to compare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Internet public sphere, and examine the connotation of the original Internet kuso news videos, and finally evaluate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Internet public sphere.This research uses content analysis and text analysis as the research method. The scale of the " EyeCTV " from 2015 to 2020.Content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hard information" is the main content, including political, national defense and foreign affairs, internal affairs and other topics. The characters in the film are mostly government officials, representatives of political parties, and representatives of public opinion. Most of the performances can arouse emotional reactions from viewers, and even create antagonisms and give an evaluation of the event.The text analysis found that the KUSO news process used dismantling the text to become another meaning. The performers acted as "stupid" to divorce these symbols representing social authority from their original purpose and become a tool for netizens to pursue entertainment. Groups with similar backgrounds condense into " Agonistic pluralism ", and then compete for a certain topic discourse. After satirizing the authority of the original text, it will disintegrate it, which will help the dominant class to release the control of the media and show the display of "subjectivity." .Vulnerable ethnic groups can be seen by the public, and the public sphere has shifted from a single rational point of view to multiple thinking that respects "differences", and then observe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Internet public sphere from a new perspective.

    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一、 自由主義下源起的公共領域 1 二、 大眾媒體下新聞與公共領域 2 三、 網際網路孕育多元意見市場 4 四、 小結 5 第二章 研究背景 7 第一節 公共領域現況 7 一、 媒體守門人 7 二、 新科技讓大眾媒體影響力逐漸式微 8 三、 網際網路上的新媒體 9 第二節 網際網路上的新聞性影片/節目 11 一、 網路上惡搞圖文到惡搞影片 11 (一) 卡提諾狂新聞 13 (二) 眼球中央電視台 14 (三) 博恩夜夜秀 15 第三節 大眾媒體政論節目與網路原生的新聞性影片/節目 16 一、 大眾媒體公共領域之現況 16 二、 網際網路公共領域之現況 17 第四節 研究問題 20 一、 研究問題脈絡爬梳 20 第三章 文獻回顧 24 第一節 公共領域 24 一、 公共領域演變與內涵 24 第二節 公共領域的實踐 26 一、 電視談話性、新聞性節目以及網路新聞節目之形式 26 二、 新聞性節目-哈伯瑪斯:單一共識的公共領域 29 第三節 網際網路-佛雷塞的多元、競爭公共領域 34 一、 多元、競爭公共領域-網路孕育草根媒體 34 二、 多元、競爭公共領域-網路邊緣的論述對抗與實踐 36 三、 網路公共領域不同觀點與內涵 39 第四節 對抗性公眾:知識份子、批判與監督份子 43 一、 「惡搞」敘事:嬉鬧中的政治力量 43 第四章 研究方法 50 第一節 研究方法簡述 50 一、 內容分析節目的樣本 51 (一) 影片單位分析 52 (二) 類目 52 第五章 研究分析 60 第一節 內容分析 60 一、 信度檢驗 60 二、内容分析發現 62 (一) 影片主、子議題屬性與主議題討論長度 63 (二) 出現人物屬性以及引用來源 64 (三) 議題描述屬性 66 (四) 小結 67 第二節 文本分析 68 一、 文本分析樣本選取 68 二、 文本分析設計 69 三、 文本分析發現 71 (一) 影片結構:眼球中央電視台的符號分析 71 (二) 影片手法:以虛構「央視」為視角的「惡搞」敘述 75 (三) 凝聚對抗性公眾的結構層面 79 (四) 公共領域綜合評估 87 第六章 結論 98 第一節 結語 98 第二節 研究貢獻與未來建議 101 第七章 參考文獻 103

    Anderson, C. (2004, 10 01). The Long Tail. Retrieved 11 05, 2020, from WIRED: https://www.wired.com/2004/10/tail/
    Association, M. P. (2019). 2018 Theatrical Home Entertainment Market Environment (THEME) Report. Los Angeles.
    Benjaimin.W. (1999). The arcades projec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enjamin,W.,Howard Eiland,Kevin McLaughlin (trans.). (1999). The arcades project.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owman, Shayne & Chris Willis. (2003). We media: How audiences are shaping the future of news and information. Retrieved 11 02, 2020, from http://www.hypergene.net/wemedia/download/we_media.pdf
    Cantor, M. G. (1971). The Hollywood TV producer: His work and his audience. New York: BasicBooks.
    Dahlberg L. (2004a). Net-Public Sphere Research: Beyond the “First Phase”. Javnost -The Public, 11 (1), 5–22.
    DahlbergL. (2011). Re-constructing digital democracy: An outline of four‘positions. New media & society, 13(6), 855-872.
    Dahlgren, P. (1995). Television and the Public Sphere: Citizenship, Democracy and the Media. London: Sage.
    Dahlgren, Peter&Colin Sparks. (1993). Communication and Citizenship: Journalism and the Public Sphere. NY: Routledge.
    Dahlgren P. (1995). Television and the public sphere: Citizenship, democracy and the media. Sage.
    Dean J. (2005). Communicative capitalism: Circulation and the foreclosure of politics. Cultural Politics, 1(1), 51-74.
    Douglas. (1999). Implicit Meanings. London: Routledge.
    Fiske, A. P. (1992). The four elementary forms of sociality: Framework for a unified theory of social relations. Psychological Review:99(4), pp. 689–723.
    Fraser N. (1990). Rethinking the public sphere: A 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actually. Social Text, 25/26, 56-80.
    Ghonim, W. (2016). Let's design social media that drives real change. (TED, Interviewer)
    Gillmor, D. (2004). We the Media. O'Reilly.
    Graber, D. A. (1994). The infotainment quotient in routine television news: A director's perspective. Discourse & Society:5, pp. 483-504.
    Habermas. (1989). 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 London: Polity Press.
    Himmelstein H. (1984). Television myth and the American mind. New York:Praeger.
    Hurwitz B. (1999). Legal and political considerations of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Bmj, 318(7184), 661-664.
    Krippendorff K. (2014). Content Analysis: An.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Lee, F. L. (2002). Radio phone-in talk shows as politically significant infotainment in Hong Kong. Harvar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Politics:74, pp. 57-79.
    Livingstone & Lunt, P.S.,. (1994). The mass media, democracy and the public sphere.
    Lowenthal, L. (1944). Biographies in popular magazines. In Radio Research, pp. New York, NY, 507-548.
    Lunt, P., & Stenner, P. (2005). The Jerry Springer Show as an emotional public sphere.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27(1), pp. 59-81.
    McManus, J. H. (1994). Market-driven journalism:Let the citizen beware? NewBury Park:CA: Sage.
    O’Sullivan, S. (2005). The whole nation is listening to you: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self on a tabloid talk radio show. Media, Culture & Society, 27(5), pp. 719-738.
    O'Reilly, T. (2005, 09 30). What Is Web 2.0:Design Patterns and Business Model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Software. Retrieved from O'Reilly: https://www.oreilly.com/pub/a/web2/archive/what-is-web-20.html
    Papacharissi(Ed.) Z. (2010). A networked self: Identity, community, and culture on social network sites. Routledge.
    RoseA Margaret. (1993). Parody: Ancient, Modern, and Postmoder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emetko A., & Valkenburg, P. MH. (2000). Framing European politics: AContent analysis of press and television new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0(2), 93-109.
    Shirky C. (2008). Here comes everybody: The power of organizing without organizations. Penguin.
    Sparks DS. (1993). Public relations: Is it dangerous to use the term? Public Relations Quarterly, 38(3),27-28.
    Sunstein RC. (2001). Designing democracy: What constitutions do.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alton, D. (1989). Informal logic: A handbook for critical argument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bercrombie. (2004)。電視的社會學分析(陳芸芸譯)。韋伯出版。
    Bourdieu Pierre. (2000)布赫迪厄論電視(林明志譯)。麥田。
    Fuchs Christian. (2017)社群媒體批判理論(羅世宏、徐福德譯)。五南。
    Gallagher M. (1994). 媒體組織及媒體職業的控制協商(戴育賢譯)。台北:遠流。
    Kevin Allocca. (2019)打造爆紅影音(周宜芳譯),天下文化。
    Matelski M.J. (1997)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邱紫穎譯),台北: 廣電基金。
    McLuhan Marshall. (2015). 認識媒體:人的延伸(麥克魯漢經典)(鄭明萱譯),貓頭鷹。
    Postman Neil. (2016). 娛樂至死:追求表象、歡笑和激情的媒體時代(2016增修版)(蔡承志譯),貓頭鷹。
    Robert Kyncl. (2018). 串流龐克:YouTube商務總監揭密100個超級YouTuber經營社群粉絲的爆紅策略(陳毓容譯),高寶。
    Wang Chris. (2017年03月30日). 【媒體】或許有一天,狂新聞和爆料公社會取代傳統媒體. 2020年10月05日 擷取自 https://reurl.cc/5oqW0n
    方念萱、蘇彥豪(1998)。網路傳播中的對話與對峙-以女性主義連線版的言說為例。新聞學研究,(56),183-218。
    王石番(1989)。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幼獅文化。
    王泰俐(2004)。電視新聞節目[感官主義]之初探研究。新聞學研究,(81),1-41。
    王泰俐、周慧儀、羅文輝(2010)。台灣國際電視新聞的小報化。傳播與社會學刊,(13),75-108。
    王維菁、陳釗偉馬綺韓(2013)。網際網路時代的社會運動:以台灣環境運動組織為例。資訊社會研究,(25),1-22。
    台北市媒體服務代理商協會(2017)。2017年台灣媒體白皮書。台北。
    台北市媒體服務代理商協會(2019)。2019年台灣媒體白皮書。台北。
    白亦方等(譯)(2004)。教育、科技、權力:視資訊教育為一種社會實踐。台北:高等教育。
    石武耕(2006)。Kuso:對象徵秩序的裝瘋賣傻。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學位論文。
    江宜樺(1995)。“政治是什麼?”-試析亞里斯多德的觀點。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9),165-194。
    江宜樺(1995)。“政治是什麼?”-試析亞里斯多德的觀點。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65-194。
    何明修(2006)。台灣工會運動中的男子氣概。臺灣社會學刊,(36),65-108。
    呂傑華(2011)。聽誰在說話?─我國報紙投書版之南臺灣社群投書現象之研究。長榮大學學報:15(1),1-29。
    李丁讚(2004)。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台北:殷海光基金會。
    李金銓(2000)。大眾傳播理論。三民書局。
    兒童福利聯盟(2018)。2018年兒少直播現象與影響調查報告。
    林宇玲(2014)。網路與公共領域:從審議模式轉向多元公眾模式。新聞學研究,(118),55-85。
    林東泰(2002)。笑看「鐵獅玉玲瓏」:語音延異遊戲。2002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中華傳播學會。
    林思平(2017)。網路八卦與真理政治:批踢踢八卦板之閱聽人研究。新聞學研究,(133),135-188。
    林莉琳、蘇蘅(2014年12月01日)。從公共到娛樂:新聞性談話節目的移界與歧路。廣播與電視,(37),63-99。
    林意仁(2011)。網路文化及其民主意涵—以TPPgossiping看板為例。台北:碩士論文。
    林照真(2017)。新聞,在轉捩點上:數位時代的新聞轉型與聚合。聯經出版公司。
    洪貞玲、劉昌德(2004)。線上全球公共領域?網路的潛能、實踐與限制。資訊社會研究,(6),341-363。
    胡元輝(2018)。商營社群媒體的自律與問責:政治經濟學取徑的批判。傳播、文化與政治,(8),37-76。
    唐士哲、曾毓青、李香潔、洪硯儒、朱家賢(2015年06月)。民意的中介及其阻絕:九合一選舉中電視政論的表現。傳播文化與政治,(1),75-100。
    翁秀琪(2011)。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三版)。三民。
    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2015)。我是公民也是媒體:太陽花與新媒體實踐(洪貞玲編)。網路與書出版。
    張卿卿、羅文輝(2009)。政論性談話節目影響之探討。新聞學研究(98),47-91。
    張琬翔(2012)。誰的媒體?探討草根媒體之解放與賦權。教育研究學報,85-106。
    張錦華(2010)。傳播批判理論:從解構到主體。黎明。
    盛治仁(2005)。電視談話性節目研究—來賓、議題結構及閱聽人特質分析。新聞學研究,(84),163-203。
    眼球中央電視台主播陳子見(2017年03月22日)。【N校園】歡迎您走進本節的新聞直播間 眼球中央電視台主播大駕光臨!(張至人、朱冠諭,採訪者),取自: http://www.newspeople.com.tw/nshu-0322-02/
    眼球中央電視台主播陳子見(2019年09月11日)。嘲諷憲法、針砭時事而走紅的台灣「央視新聞」仿版(李宗憲,採訪者),取自: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9648059
    莫詠如(2016)。嬉鬧中的政治力量:香港的[惡搞]二次創作歌曲。文化研究,54(1),9。
    陳百齡(2009)。素人個案寫作:尋覓傳播教育的新途徑。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陳炳宏(2006年10月)。台灣媒體企業之中國大陸市場進入模式及其決策影響因素研究。新聞學研究,(89),37-80。
    陳炳宏(2020)。媒體近用權的在地實踐與轉型。中華傳播年會論文。台北:中華傳播學刊。
    陳雪雲(1991)。臺灣社會歷史現實分析﹣﹣以社會運動為經,國家機構為緯。
    陳雅玫(2016)。學生臉書使用與政治參與:以太陽花學運為例。中國行政評論,22(4),61-91。
    陳順孝(2012)。網路社會動員的繼往開來:反國光石化運動的社會科技基礎和行動策略演化。傳播研究與實踐,2(1),19-34。
    陳銘軒(2005)。從新聞工作者轉型試析名聲勞動之商品經濟特性。碩士論文。
    陳憶寧(2016)。臉書使用者的社會資本及政治參與。傳播與社會學刊,(35),141-183。
    彭芸(2001)。新媒介與政治。台北:五南。
    渴膩怒(2017年03月06日)。報紙廣告量9年暴跌72億!從廣告量看傳統媒體的衰退!。擷取自大數據BigDataGroup:https://group。dailyview。tw/article/detail/476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5-42。
    馮建三譯Morley,David(1996)。電視,觀眾與文化研究。遠流。
    黃聿清、莊春發(2010)。兩岸電視節目類型差異之分析:多樣化初探性研究。中華傳播學刊。
    黃厚銘、林意仁(2013年04月01日)。流動的群聚(mob-ility):網路起鬨的社會心理基礎。新聞學研究,1-50。
    楊意菁(2002)。尋找二十世紀失落的民意概念。新聞學研究,(70),229-232。
    楊意菁(2004年04月01日)。民意與公共性:批判解讀台灣電視談話節目。新聞學研究,(79),1-47。
    楊意菁(2004)。從2004年總統大選剖析傳播研究的新趨勢。傳播研究簡訊,(40),7-9。
    楊意菁(2013年12月01日)。網路意見的新聞再現與公眾想像:「網友說」新聞的內容與論述分析。中華傳播學刊,(24),119-164。
    管中祥(2001)。文化批判論壇之二~電視改革無望論。
    劉時君蘇蘅&(2017)。政治抗議事件中媒體的創新使用與實踐:以太陽花運動為例。資訊社會研究,(33),147-188。
    劉慧雯(2008)。網際網路公共領域角色的反思:以東海劈腿事件與鴻海打壓新聞自由事件為例。新聞學研究,(97),45-81。
    蔡政宏、邱惠芳、陳佳玲(2020年09月01日)。熱門網紅影片內容製作模式之探索性研究。全球商業經營管理學報,77-88。
    鄭瑞城(1988)。大學教育和大學傳播教育-觀念的再思考。傳播研究簡訊,(15),P4-6。
    盧嵐蘭(2005)。媒介消費-閱聽人與社會。揚智。
    賴祥蔚(2005)。媒體發展與國家政策-從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思考傳播產業與權利。五南。
    謝豫立、何錦昌(2001)。資訊社會中主權國家的角色發展。資訊社會研究,1:201-228。
    羅文輝張卿卿、(2007年10月01日)。追求知識、認同或娛樂?政論性談話節目的內容與閱聽眾收視動機的探討。新聞學研究,83-139。
    蘇鑰機(2011年01月01日)。什麼是新聞?。傳播研究與實踐,1-24。
    蘇鑰機、李月蓮(2001)。新聞網站、公共空間與民主社會。二十一世紀,(63),28-35。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