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蔡儒箴 Tsai, Ju-Chen |
---|---|
論文名稱: |
1967年卑南族的祭儀歌聲—《歐樂思—史惟亮檔案》錄音資料研究 |
指導教授: |
呂鈺秀
Lu, Yu-Hsiu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民族音樂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thnomusicology |
論文出版年: | 2019 |
畢業學年度: | 10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321 |
中文關鍵詞: | 歐樂思—史惟亮檔案 、民歌採集 、卑南族音樂 、emayaayam 、pairairaw |
英文關鍵詞: | Alois Osterwalder - Shi Wei-Liang Archive, folk music collection, Pinuyumayan music, emayaayam, pairairaw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0927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08 下載:2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1960年代中期,史惟亮與許常惠曾進行多次的民歌採集,但在後續文獻中卻未見成果的錄音資料。2009年吳榮順曾進行《許常惠教授民歌採集運動時期歷史錄音還原第二期計畫期末報告》資料整理,其中雖有部分當年資料,但是成果顯示的卑南族錄音資料,卻未齊全,2013年由歐樂思神父長期保管的《歐樂思—史惟亮檔案》歸返台灣後,其中的卑南族錄音,補足了2009年許常惠資料中所缺少的部分。1967年採集團隊於卑南族南王、巴布麓、初鹿、知本與下賓朗五個部落進行錄音,史惟亮曾在其日記上書寫,希望將來能對於此批資料進行比較,可惜前人因種種原因,未能達成此願望,因此本論文選擇了卑南族音樂中的祭儀歌謠emayaayam與pairairaw兩部分,進行音樂分析比較,以接續1960年代民歌採集運動的目標。
本論文第一章說明1967年卑南族錄音的資料狀況,錄音口述報導的曲數共有136首,其中含有許多重複錄音與多首接連演唱,經重新計算後總數為158首。第二章透過族人記憶勾勒出當時採集地點、引線者與歌者印象。引線者多為教職員、村長或是文化傳承者;歌者則是部落中擅唱者,且彼此多為親屬關係,因此當年採集可能為引線者收到採集的訊息,便連繫家族成員、居住在附近的族人,以及部落中擅於歌唱的族人錄音。當年參與錄音之歌者總共有50人,18位男性歌者、32位女性歌者。
第三章與第四章分別為emayaayam與pairairaw的樣本分析。本論文以前人文獻為基礎,分析1967年的樣本。透過音樂比較,可見兩種歌謠從過去到現在的演唱形式並未改變,且也能見卑南族Puyuma卑南社群與Katratripulr知本社群兩個系統之差異。emaayayam共錄有9首樣本,從裝飾音部分觀察,發現南王與巴布麓部落使用之裝飾音較為相似;初鹿與下賓朗部落所使用的裝飾音則較接近,前者顯現Puyuma卑南社群系統,後者顯現了Katratripulr知本社群系統。
pairairaw樣本共錄有4首,其中初鹿與知本部落為非大獵祭pairairaw;下賓朗部落為大獵祭pairairaw。透過音樂分析與比較發現,下賓朗部落的大獵祭pairairaw旋律,含有南王(Puyuma卑南社群系統)與初鹿(Katratripulr知本社群系統)部落大獵祭pairairaw相似的輪廓走向,可見兩個系統的融合現象。另也發現,初鹿部落與知本部落之非大獵祭pairairaw旋律相近;而知本部落的非大獵祭pairairaw旋律又與此部落之大獵祭pairairaw相似,最後歸整出演唱形式、樂句、歌詞內容與模式乃是辨別大獵祭與非大獵祭的方式。
In the mid-1960s, Wei-Liang Shih and Tsang-Houei Hsu had done several times of the folk music collection; however, in the follow-up literature, there was no recording of the results. In 2009, Rung-Shun Wu had compiled the data “The Final Report of the Second Phase of the Historical Recording of Hsu Tsang-Houei’s Folk Song Collection Movement.” Although there are some data from the collection move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cording of the Pinuyumayan are not complete. In 2013, “Alois Osterwalder - Shi Wei-Liang Archive,” which was kept by Osterwalder for a long time, was returned to Taiwan. The recordings of Pinuyumayan has complemented the missing parts of Tsang-Houei Hsu’s recordings. In 1967, the collection team recorded the recordings in five Pinuyumayan tribes: Puyuma, Papulu, Mulivelivek, Katratripulr, Pinaski. Wei-Liang Shi once wrote in the diary that he hoped to compare the recordings with each other. Unfortunately, the hoping is failed to achieve for various reasons. Therefore, the ritual songs emayaayam and pairairaw in the Pinuyumayan music are selected and analyzed in this thesis to continue achieving the goal of the folk music collection movement in the 1960s.
The first chapter explains the situation of the Pinuyumayan recordings in 1967. There are 136 songs reported by the collector, including some repetitive ones and different songs that have been sung together. After recalculation, the total number of songs is 158. The second chapter outlines the place of collection, the guides and the singers through the memory of the Pinuyumayan people. The guides includes faculty members, chiefs of village and cultural inheritors; the singers are people who were good at singing in the tribe. Most of them are relatives. Therefore, it is possible that the guides received the message of collecting folk songs, and then contacted the family members, and the people living in the neighborhood to do the recordings. The singer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recording had a total of 50 people, 18 male singers and 32 female singers.
The third and fourth chapters are analysis of emayaayam (songs sung by women in the weeding festival) and pairairaw (songs sung by men in the hunting ceremony). Based on previous literature, the 1967 recordings are analyzed.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music, it is illustrated that the singing styles of emayaayam and pairairaw have not changed from the past to the present, and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uyuma community and the Katratripulr community can be seen. 9 versions of emaayayam were recorded. It is found that the ornaments used by Puyuma and Papulu are similar; on the other hand, the ornaments used by Mulivelivek and Pinaski are closer. The former manifests the Puyuma community system, and the latter shows the Katratripulr community system.
4 versions of pairairaw were recorded. Among them, the pairairaw from Mulivelivek and Katratripulr were not sung at the hunting ceremony, while the one from Pinaski was sung at the hunting ceremony. Through music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it is found that the melody of Pinaski’s pairairaw has a similar melody to Puyuma’s (Puyuma community system) and Mulivelivek’s (Katratripulr community system). From this phenomenon, the fusion of two systems can be seen. It addition, the melody of Mulivelivek’s pairairaw, which was not sung at the hunting ceremony, is similar to the Katratripulr’s; and the melody of Katratripulr’s pairairaw, which was not sung at the hunting ceremony, is similar to the one that was sung in the hunting festival. Finally, the form of singing, phrases, lyrics and patterns are the way to distinguish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airairaw sung in the hunting ceremony and the one that was not sung in the hunting ceremony.
專著
巴代。《吟唱.祭儀—當代卑南族大巴六九部落的祭儀歌謠》。臺北:耶魯國際文化,2011。
王河盛等。《臺東縣史人物篇》。臺東:東縣府,2001。
王櫻芬。《聽見殖民地:黑澤隆朝與戰時台灣音樂調查(1943)》。臺北:臺大圖書館,2008。
史惟亮。《論民歌》。臺北:幼獅書店,1967。
史惟亮。《音樂向歷史求證》。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8。
伊能嘉矩、粟野傳之丞著,傅琪貽譯。《臺灣蕃人事情》。新北:原住民委員會,2017。
吳榮順。《臺灣原住民音樂之美》。臺北:漢光文化,1999。
吳榮順等。《重返部落.原音再現—許常惠歷史錄音經典曲及(一)花蓮阿美族音樂篇》。宜蘭縣: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臺灣音樂中心,2010。
呂炳川。《台灣土著族音樂》。臺北:百科文化,1982。
呂鈺秀。《臺灣音樂史》。臺北:五南,2003(2012八刷)。
呂鈺秀、黃均人。《追尋歷史、原音重現—民歌採集50年》展覽冊。宜蘭縣: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17。
宋龍生。《卑南族史篇》。南投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
宋龍生。《卑南公學校與卑南族的發展》。南投縣:臺灣文獻館,2002。
林金德。《心知地名:Katratripulr卡大地布部落文史紀錄》。臺東:東縣原住民主體文化發展協會,2016。
林信來。《臺灣卑南族及其民謠曲調研究》。臺東:作者自刊,1985。
林娜鈴。《部落生活歌謠》。臺東:臺東縣政府文化觀光處,2010。
林頌恩、蘇量義等。《部落的旋律.時代的脈動——回憶父親的歌之一:海洋 hohaiyan》。臺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03。
俞人豪。《音樂學導論》。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7。
施添福等。《臺東縣史大事篇》。臺東:東縣府,2001。
約瑟夫.喬丹尼亞原著,呂鈺秀編譯。《人為何歌唱—人類進化中的音樂》。上海:上海音樂學院,2014。
范揚坤。《流轉‧發聲:鈴鈴、美樂與遠東唱片目錄彙編》。宜蘭縣:傳藝中心,2017。
孫大川。《卑南族的巡禮—由獵祭出發》。臺北: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1995。
孫大川。《久久酒一次》。臺北:山海文化雜誌社,2010。
移川子之藏、宮本研一、馬淵東一。《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臺北:台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研究室,1935。
許常惠。《尋找中國音樂的泉源》。臺北:大林,1982。
許常惠。《現階段台灣民謠研究》。臺北:樂韻,1986。
陳文德。《臺東縣史卑南族篇》。臺東:臺東縣政府,2001。
陳文德。《卑南族》。臺北:三民,2010。
陳建年。《臺東縣史地理篇》。臺東:臺東縣政府,2001。
曾建次。《卑南族卡地布(知本)部落文史》。臺東:東縣卡地布文化發展協會,1995。
曾建次。《祖靈的腳步》。臺中:晨星,1998。
黃均人等。《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影音資料》。臺北:數位典藏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2011。【電子書】http://ebook.teldap.tw/ebook_detail.jsp?id=514 ;瀏覽日期:2018年5月1日。
黃美金。《卑南語參考語法》。臺北:遠流,2000。
董恕明。《Ina:傳唱的音符:Pinaski部落變遷中的女性(1980-1995)》。南投縣: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臺北:原民會,2012。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臺灣省通志稿卷八同冑志第二冊》。臺北:臺灣省政府,1965。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臺灣省通志稿卷八同胄志》。臺北:臺灣文獻委員會,1951。
臺灣總督府蕃族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蕃族調查報告書第八冊排灣族、賽夏族》。臺北:中研院民族所,2015[1921]。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二卷阿美族、卑南族》。臺北:中研院民族所,2000[1915]。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蕃族調查報告書第一冊阿美族南勢蕃、阿美族馬蘭社、卑南族卑南社》。臺北:中研院民族所,2007[1913]。
劉莛昭。《古箏初級教程》。北京:同心出版社,2004;2008年(四刷)。
期刊、專文、報紙
Brăiloiu, Constantin. “Concerninga Russian melody,” Problems of ethnomusicology.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Charles, Seeger. “Prescriptive and Descriptive Music Writing,” in Musical Quarterly xxxxiv/2: 184-195, 1958.
丁邦新。〈古卑南語的擬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no.49:3(1978/9):321-392。
丘延亮。〈現階段民歌工作總報告〉。《草原雜誌》no.2(1968/5):54-89。
史惟亮。〈民歌採集工作的大豐收〉。《幼獅月刊》vol. 26 no. 4(1967/10):78-79。
史惟亮。〈民歌採集隊東隊日記〉。《臺灣新生報》,第5版(1967/8/24)。
史惟亮。〈民歌採集隊東隊日記〉。《臺灣新生報》,第5版(1967/8/25)。
呂鈺秀。〈民族音樂學研究概念與採譜方法論—以其於台灣原住民音樂研究之應用為例〉。《民俗曲藝》no.142(2003/12):119-144。
呂鈺秀。〈根的聲音—回望民歌採集運動五十年〉。《傳藝雙月刊》vol.118(2018/5.6):10-13。
宋龍生。〈台東平原的卑南族調查簡報〉。《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no23,24(1964/11):67-82。
宋龍生。〈南王村卑南族的會所制度〉。《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no25,26(1965/11):112-144。
林志興。〈pairairaw〉。《臺灣音樂百科辭書》。臺北:遠流,2008:93。
林志興。〈卑南族南王部落傳統兒歌的教養與傳承〉。《有形連帶文化無形情:臺灣地區兒童養育及其相關物質文化》。臺東:臺灣史前博物館,2014:58-79。
林志興。〈南王卑南族人的海祭〉。《臺東文獻》復刊no.2(1997/11):55-78。
林志興。〈臺灣第一位原住民西醫——南志信〉。《原住民族文獻》no.18(2014/12):32-35。
林佳靜。〈南王卑南族女性的教養、氣質與力量〉。《有形連帶文化無形情:臺灣地區兒童養育及其相關物質文化》。臺東:臺灣史前博物館,2014:146-169。
林清美、連淑霞。〈emayaayam〉。《臺灣音樂百科辭書》。臺北:遠流,2008:34。
林清財、孫大川。〈韻律與脫序之間:卑南下賓朗社祭儀歌曲的建構〉。《臺灣音樂研究》no.5(2007/10):1-18。
林頌恩。〈卡地布青年會部落教育的理念與實踐〉。《東台灣研究》no.9(2004/12):143-180。
林頌恩。〈記憶中的成年禮:當代初鹿部落青年kituvangsar族群記憶及部落認同〉。《卑南學資料彙編第二輯》。(臺北:耶魯國際文化,2016):309-328。
范揚坤。〈「民歌採集運動」中的原住民諸族音樂調查〉。《台灣有聲資料庫台灣的聲音》vol.1 no.2(1994.10):38-48。
孫秀女、孫瑞納。〈卑南尋根——卑南族的Misahor〉。《原住民文化與教育通訊》no.4(1999/12):37-40。
孫俊彥。〈原住民的音樂接觸與交融——以馬蘭阿美族為例〉。《關渡音樂學刊》no. 19(2014/1):7-42。
徐睿楷。〈陸森寶音樂的傳唱、出版與流變〉。《陸森寶先生百歲冥誕紀念研討會》。臺北:行政院原民會,2010:143-164。
張儷瓊、林雅琇。〈論陳裕剛「台灣國樂發展分期」學說及其學術影響〉。《藝術學報》no.101(2017/12),161-192。
笠原政治原著;黃淑芬翻譯。〈臺灣卑南族兩的祭祀〉。《東台灣研究》no. 13(2009/7)[1980]:95-138。
許常惠。〈民族音樂的整理與發展〉。《雄獅美術》no. 86(1978/4):104-109。
許常惠。〈民歌採集隊西隊日記〉。《臺灣新生報》,第5版(1967/7/30)。
許常惠。〈民歌採集隊西隊日記〉。《臺灣新生報》,第5版(1967/8/2)。
許常惠。〈民歌採集隊西隊日記〉。《臺灣新生報》,第5版(1967/8/22)。
許常惠。〈民歌採集隊西隊日記〉。《臺灣新生報》,第5版(1967/8/23)。
許常惠。〈民歌採集隊西隊日記〉。《臺灣新生報》,第5版(1967/8/4)。
連淑霞。〈卑南族南王部落mugamut儀式紀要〉。《臺東文獻》no.14(2008/11):13-24、48-55。
郭耿甫。〈踏著前輩的足跡—民歌採集的傳承之路〉。《傳藝雙月刊》vol.118(2018/05.06):26-31。
陳文德。〈卑南人的年祭〉。《臺灣傳統民俗節慶講座文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9:126-143。
曾麗芬,〈卑南族婦女除草團(Misahur)的復振與傳承——以台東下賓朗(Pinaseki)部落為例〉,《文化資展保存學刊》no.14(2010/12):37-52。
黃均人。〈淺談音樂檔案的保存策略與方法:以《歐樂思—史惟亮檔案》的工作為例〉。《音樂研究》no.26(2017/5):31-69。
黃均人。〈塵封異鄉的音樂檔案—重現臺灣音樂史篇章〉。《傳藝雙月刊》vol.118(2018/05.06):14-17。
黃國超。〈南王村音樂傳奇——南王「民生康樂隊」〉。《原住民族文獻》no.18(2014/12):18-23。
黃馨瑩。〈從一段歷史到一個展覽—民歌採集運動50年特展〉。《傳藝雙月刊》vol.118(2018/05.06):4-9。
葉國淦。〈採集民俗歌謠台東山行日記(三)〉。《小世界》no.137,第3版(1967/8/12)。
葉國淦。〈採集民俗歌謠台東山行日記(三)〉。《小世界》no.138,第3版(1967/8/19)。
葉國淦。〈採集民俗歌謠台東山行日記(三)〉。《小世界》no.139,第3版(1967/8/26)。
葉國淦。〈採集民俗歌謠台東山行日記(四)〉。《小世界》no.140,第3版(1967/9/2)。
廖珮如。〈「民歌採集」運動的在研究〉。《臺灣音樂研究》no.1(2002/10):47-98。
趙又霓。〈傳藝下午茶—那年我們一起采風的日子:臺音講堂《民歌採集50年》你所不知道的事〉。《傳藝雙月刊》vol.118(2018/5.6):18-25。
劉智濬。〈從啟蒙觀點看六○年代民歌採集運動〉。《中臺學報》no.14(2003/05):279-295。
賴靈恩。〈回歸部落之歌:卑南族下賓朗部落的歌謠分類〉。《臺灣音樂研究》no.21(2015/10):97-135。
賴靈恩。〈探討性別在儀式與歌謠之角色關係—以卑南族下賓朗部落為例〉。《音樂研究》no.24(2016/5):1-37。
駱維道。〈陳實〉。《臺灣音樂百科辭書》。臺北:遠流,2008:97。
駱維道著。殷麗君譯。〈卑南族的多聲部歌唱技巧及社會組織〉。《山海文化雙月刊》no. 21/22 (2000/3):31-41。
戴麗雪。〈1968年「民歌採集剪輯錄音」—美濃客家〈催眠歌〉研究〉。《音樂研究》no. 26(2017/5):1-29。
研討會論文、計畫案成果報告
王瓔芬、劉麟玉。〈《台灣高砂族の音樂》中譯本〉。宜蘭縣: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民族音樂研究所,2002。
呂鈺秀。〈如何建構重構臺灣音樂史中的聲音世界〉。《2017重建臺灣音樂史論文集》。宜蘭:傳藝中心,2017:31-44。
吳榮順。〈許常惠教授民歌採集運動時期歷史錄音還原第二期計畫研究報告書(上)〉。宜蘭縣: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2009。未出版。
吳榮順。〈許常惠教授民歌採集運動時期歷史錄音還原第二期計畫研究報告書(下)〉。宜蘭縣: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2009。未出版。
吳榮順。〈許常惠教授民歌採集運動時期歷史錄音還原第二期計畫研究報告書(中)〉。宜蘭縣: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2009。未出版。
吳榮順。〈許常惠教授民歌採集運動時期歷史錄音還原第三期計畫期末成果報告(上冊)〉。宜蘭縣: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2011。未出版。
吳榮順。〈許常惠教授民歌採集運動時期歷史錄音還原第三期計畫期末成果報告(下冊)〉。宜蘭縣: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2011。未出版。
吳榮順。〈許常惠教授民歌採集運動時期歷史錄音還原第四期計畫期末成果報告書(上冊)〉。宜蘭縣: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2012。未出版。
吳榮順。〈許常惠教授民歌採集運動時期歷史錄音還原第四期計畫期末成果報告書(下冊)〉。宜蘭縣: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2012。未出版。
明立國。〈儀式性空間變遷的美學現象—以卑南族南王部落少年會所(Takuban)為例〉,《1999「社區美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嘉義:南華大學,1999:249-275。
明立國。〈呂炳川教授音像資料數位化計畫(第一期)期末報告〉。宜蘭縣: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民族音樂研究所民族音樂資料館,2003。未出版。
明立國。〈呂炳川教授音像資料數位化計畫(第一期)詮釋資料內容清單〉。宜蘭縣: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民族音樂研究所民族音樂資料館,2003。未出版。
明立國。〈卑南族音樂中的詩歌原則及其文化意義〉。《2007南島樂舞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東:臺東縣政府,2007:67-76。
林月里。〈從臺灣早期箏樂環境談董榕森先生的箏樂作品〉。《「台灣箏樂創作之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台灣藝術大學,2004:30-52。
林志興。〈南王卑南族歲時祭儀中的音樂〉。《原音繫靈:原住民祭儀音樂論文選》。花蓮:財團法人原住民音樂文教基金會,2002:69-94。
洪志彰。〈ali制度的回復與部落重建的契機—以卑南族初鹿部落的調查為例〉。臺北: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02。
孫芝君。〈中國青年音樂圖書館始末探索—兼從音樂圖書館立場看「民歌採集運動」意涵〉。《2001年中華民國民族音樂學會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民族音樂學會,2001:3-24。
駱維道。〈卑南族多聲部合唱技巧及其行程之可能線索〉。《第三屆中國民族音樂學會議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8:43-50。
碩博士論文
Lo, I-to. “Tribal Music of Taiwan: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Ami and Puyuma Styles,” Universty of California Los Angles: Dissertation, 1982
王勁之。〈巴布麓卑南人的「部落」觀念與建構〉。國立臺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石婉筠。〈傳統不變?—卑南族卡地布部落女性社會、經濟與公領域地位的轉變〉。世新大學碩士論文,2009。
吳偉綺。〈卑南族祭儀歌舞之現況探析-以二○一一年南王部落少年年祭與大獵祭歌舞為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碩士論文,2013。
吳嘉瑜。〈史惟亮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1990。
汪憲治。〈卑南族知本部落傳統信仰與祭儀之探究〉。國立臺南大學碩士論文,2010。
阮琬琪。〈從《歐樂思-史惟亮檔案》探華歐學社音樂計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6。
林依辰。〈史惟亮德國檔案研究—紙質文件保存與影音記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3。
林映臻。〈卑南族音樂之變遷探討〉。東吳大學碩士論文,2006。
林娜鈴。〈普悠瑪(南王)temararamaw的傳承與存續〉。國立臺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陀沅祿。〈卑南族歌舞音樂研究-以建和部落與知本部落為研究對象〉。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碩士論文,2009。
張怡仙。〈民國56年民歌採集運動始末及成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1988。
連淑霞。〈卑南族南王部落mugamut音樂研究〉。東吳大學碩士論文,2008。
陳玉苹。〈先天的資格與個人選擇——知本卑南人的接續與群體界線〉。國立清華大學碩士論文,2001。
黃麗珍。〈初鹿「卑南」人的家〉。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2002。
廖珮如。〈民歌採集運動的再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2004。
賴靈恩。〈從俗唱到聖詠:以卑南族下賓朗部落為中心的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6。
謝佩玲。〈臺東下賓朗部或卑南族祭儀文化知識模式分析〉。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13。
影音、有聲資料
米醬。〈變遷中的巴拉冠:初鹿部落的影像記錄(1930-2013)〉。《卑南學資料彙編\》,(臺北:山海文化雜誌、原住民文發會,2014)。影音資料。
吳金黛、懷劭.法司弩製作。《原舞者˙年的跨越2CD》。臺北:風潮有聲,2001
吳榮順製作。《台灣原住民音樂紀實4.卑南族之歌》。臺北:風潮有聲,1994。CD。
呂鈺秀製作。《〈穿越時空半世紀〉傳唱馬蘭古謠》。苗栗:貓貍文化工作室,2012。CD。
財團法人雲門舞集文教基金會製作。《雲門舞集系列5卑南之歌——懷念年祭》。臺北:滾石有聲,1993。CD。
許常惠製作。《卑南族與雅美族民歌》。臺北:水晶有聲出版社,1994。CD。
費道宏。《卑南族知本部落狩獵祭及除喪禮歌謠》。1960年代錄音(未出版)。
臺灣師範大學音樂數位典藏中心提供。《歐樂思—史惟亮檔案》卑南族錄音。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數位典藏中心提供,未出版。MP3。
網路資訊
王勁之。〈由農務輪工演變而來的婦女節慶:卑南族巴布麓部落的mugamut〉。《史前館電子報》,no. 297。https://beta.nmp.gov.tw/enews/no297/page_02.html;瀏覽日期:2019年5月3日。
呂炳川音樂資料庫。http://libibmap.nhu.edu.tw/music/index7.htm ;瀏覽日期:2019年4月9日。
林志興。〈高月英女士卑南族文物捐贈〉。https://www.nmp.gov.tw/dynamic_217_1070.html;瀏覽日期:2017年10月22日。
徐睿楷。〈來聽吧!部落的黑膠流行年代〉。https://youtu.be/lEinRUe84nQ;瀏覽日期:2018年10月19日。
徐睿楷。〈98音樂風〉。https://youtu.be/lEinRUe84nQ;瀏覽日期:2018年10月13日。
陳勝田。〈國樂〉。《台灣大百科全書》。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20970;瀏覽日期:2019年4月29日。
陳賢義。〈台東卡大地布部落婦女幫團明年回歸傳統種小米〉。《自由時報》【電子報】。http://m.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907921;瀏覽日期:2017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