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育嘉 Chang, Yu-Chia |
---|---|
論文名稱: |
封鎖下的運補:金門人員物資的管制(1949-1979) Military Supplement under Blockade: The Control of Personnel and Supplies in Quemoy, 1949-1979 |
指導教授: |
張素玢
Chang, Su-B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臺灣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21 |
畢業學年度: | 10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8 |
中文關鍵詞: | 軍事運補 、運補計畫 、動員 、軍事管制 、戰地政務 、物資供應處 |
英文關鍵詞: | Military Resupply, Resupply Strategy, Mobilization, Military Control, The Battlefield Administration, Logistic Office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365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50 下載:2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金門受限於自然環境,土地貧瘠,藉由種植旱作、漁業、養殖石蚵,及與廈門等周遭地區的貿易往來,以滿足金門居民日常所需。1949年國軍部隊移防金門,隨即爆發「古寧頭戰役」,在緊張的情勢中,金門與鄰近地區的交流中斷,而島上人口激增,糧食與防禦建材等需求增加。除了物資供不應求,甚至出現官兵強搶居民家中飼養的家禽、門板等行為,在此混亂的局勢下,居民囤積物資,造成物價上漲,使得軍民人心浮動,地方治安惡化。
因金門軍事的重要性,軍方實施軍事管制,掌控金門的政治、經濟、交通、社會等各個層面,確保其可有效且穩固地掌握金門秩序。金門對外交通仰賴海運運輸,為滿足金門軍事需求,並穩定民生物資供應及價格問題,國軍透過海軍艦艇運補,將部隊、軍用物資以及糧食、燃料等民生物資從臺灣運至金門,維持前線作戰能量,並使金門經濟得以穩定發展。在封閉的金門戰地前線中,軍事運補帶動了金門──臺灣兩地之間的人員、物資雙向流動,為有效率且精確地掌握金門的狀況及資源,軍方透過制度化的體制對人員、物資流動,進行嚴密的管控。
1958年「八二三砲戰」爆發,金門海上交通因解放軍攻擊而受到封鎖,軍方為供應官兵與居民足夠物資,藉由緊急運補計畫,運送足夠的糧食、武器裝備、燃料等物資至金門。同時配合金門民防隊的動員,民間船隻租用,作為金門運補的輔助,強化運補能量。
現今關於國軍在金門的運補情形,已有不少研究進行討論。本文除討論軍方的運作外,也關注金門民防隊及民間運補船隻,在金門運補任務中扮演何種角色,一窺金門軍事運補的全貌。同時以軍事運補為起點,進一步探討金門長達數十年的人員、物資等管制措施,對金門社會及居民的影響。
Limited by scarce natural resources and barren lands, the residents in Quemoy have been relying on dry farming, fishery, rock oysters (石蚵) harvesting, and trading with surrounding areas like Amoy as methods to meet the daily needs. The Battle of Guningtou (古寧頭戰役) broke out soon after ROC military forces moved to Quemoy in 1949. The communication of Quemoy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was disrupted under this intensified situation. Along with the drastically increased population on the island, the demand for the provis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materials of defensive structures also expanded. Soldiers in Quemoy started to rob fowls and door panels from local people's houses due to the shortage of supplies. Therefore, people started hoarding food and groceries, leading to the risen of commodity prices. The community was agitated, and public security worsens.
Due to the military significance of Quemoy, ROC troops established military control of politics, economy, transportation, and social aspects of the island. They ensured that they could effectively secure the social order. The foreign communication of Quemoy heavily relied on maritime transportation. To satisfy the military demands and stabilize the price of supplies, ROC troops were shipping provisions, fuel, troops, and military supplies from Taiwan to Quemoy through naval vessels to maintain the energy for frontline combats. The strategy contributed to the stabled development of Quemoy's economy. On the closed frontline of Quemoy's battlefield, the military resupply between Taiwan and Quemoy secured the communication of supplies and personnel. To effectively and precisely monitor Quemoy's current status and resources, the troops were able to control the transportation of military personnel and supplies through a set of a complete system.
In 1958, the Second Taiwan Strait Crisis broke out. Quemoy's maritime transportation was disrupted and blocked by the PLA. To meet the demands of soldiers and residents in Quemoy, The ROC troops initiated an emergency transportation plan to ship an adequate amount of provisions, weapons, equipment, fuel, and other supplies from Taiwan to Quemoy. The mobilized Quemoy Civil Defense Team (金門民防隊) had also cooperated with the troops, renting out civilian boats as enhancement and supporters in the whole supply strategy.
Currently, there are plenty of research results on how ROC military forces operated resupply in Quemoy. In addition to the discussion of the military operation in Quemoy, this thesis will also be focusing on the role of the Civil Defense Team and civilian boats in the supply mission in Quemoy, getting a glimpse of the whole picture of Quemoy's supply strategy. The thesis will start from the military resupply plans and further focus on the control system of personnel and supplies in Quemoy that continued for decades, discuss its influence in Quemoy's local society.
一、史料
《司法專刊》
《金門縣統計年報》
《國史館檔案》
《國軍史政檔案》
《臺灣省政府公報》
《臺灣省級機關檔案》
《戰地政務》
《總統府檔案》
《顯影》
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
近史所《外交部檔案》
二、報紙
《中央日報》
《正氣中華報》
《金門日報》
《臺灣日日新報》
《臺灣民聲日報》
《聯合報》
三、期刊及學位論文
尹章華
2002 〈金門外島及澎湖離島法律地位之探討〉,《臺灣海洋法學報》1:1,頁1-36。
方仁琦
2012 〈金門實驗戰地政務時期的地方自治與民權訓練─以烈嶼鄉五個行政村為中心〉。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宏松
2011 〈蔣中正對「閩變」的態度與作為〉,《國史館館刊》28,頁73-114。
朱棟槐
1975 〈金門島及粵華合作社流通券〉,《新光郵鈔》101,頁1-7。
江柏煒
2005 〈僑刊史料中的金門(1920s-40s):珠山《顯影》(Shining)之考察〉,《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7:1,頁159-216。
2009 〈軍事治理下的地方社會:以金門華僑網絡為中心之考察(1949-1970s)〉,《考古人類學刊》71,頁7-46。
2012 〈金門洋樓:一個近代閩南僑鄉文化變遷的案例分析〉,《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20,頁1-24。
2013 〈人口遷徙、性別結構及其社會文化變遷:從僑鄉到戰地的金門〉,《人口學刊》46,頁47-86。
吳宗器
2004 〈金門地區實驗戰地政務及其制度轉型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晧
2006 〈金門戰地政務體制下的民防自衛體系〉。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本原
2013 〈日本與戰後臺灣公營航運建設(1945-1957)〉,《國史館館刊》35,頁39-80。
林正義
2016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及其對蔣介石總統反攻大陸政策的限制〉,《國史館館刊》47,頁119-166。
林慶銘
2018 〈八二三戰役之研究〉,《軍事史評論》25,頁47-103。
林興財
2006 〈金門民眾自衛隊參與軍事勤務之研究-以八二三戰役為例〉。臺北: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張淑雅
2003 〈一九五O年代美國對臺決策模式分析〉,《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0,頁1-54。
曹雅評
2017 〈捕魚好苦啊!戰地政務體制下的馬祖漁業及漁民家庭處境〉。臺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美玉
2008 〈前線女性在寶島:永和地區金門婦女生活研究(1949-2001)〉。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
許雪姬
1988 〈澎湖的人口遷移-以白沙鄉瓦硐村為例〉,收入於張炎憲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 第三輯》,頁61-93。臺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陳玉箴
2018 〈環境、軍需、移動人口:澎湖餐飲業歷史變遷與「島嶼型食生活」研究〉,《臺灣史研究》25:3,頁1-42。
陳炳容
2016 〈近世金門地域社會發展與變遷-以族譜文獻為中心〉。福建:福建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論文。
陳國彥
1985 〈金門的氣候〉,《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11。
黃皇榮
1999 〈海軍陸戰隊登陸戰車部隊參與「八二三」金門砲戰閃電及鴻運作戰運補戰史〉,《軍事史評論》6,頁153-166。
黃裔
1982 〈「限金門地區通用」券歷年發行字軌的研究〉,《新光郵鈔》183,頁37-39。
楊晨光
2013 〈台海熱戰,1949-1965──未完成的國共內戰〉。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蔡慧敏、李其霖
2017 〈金門島的海防角色及轉變:1300-1937〉,《海洋文化學刊》23,頁37-86。
嚴立基
2009 〈從命令航路到鐘擺航線-論戰後臺灣航運發展的背景及方向〉。花蓮:國立東華大學鄉土文化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四、專書
LVT部隊隊友聯誼會編輯小組
2002 《八二三砲戰中的LVT部隊》。高雄:LVT部隊隊友聯誼會。
孔立
1979 《廈門史話》。上海:人民出版社。
布魯斯‧艾里曼(Bruce A.Elleman)著,吳潤璿譯
2017 《看不見的屏障:決定台灣命運的第七艦隊》。新北:八旗文化。
朱浤源、張瑞德訪問,蔡說麗、潘光哲記錄
1994 《羅友倫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江柏煒
2017 《冷戰金門:世界史與地域史的交織》。金門:金門國家公園。
江柏煒主持
2015 《冷戰金門的國際史料彙整及譯述(二):以美國國家檔案局紀錄片為主》。金門國家公園委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
江柏煒等人
2005 《金門戰事紀錄及調查研究(二)》。金門:內政部營建署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
江柏煒編輯
2006 《顯影》。金門:國立金門技術學院、金門縣薛氏宗親會。
余光宏、魏捷茲編
1994 《金門暑期人類學田野工作教室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呂允在編
2012 《烈嶼鄉文化館館藏文物圖錄》。金門:烈嶼鄉公所。
宋怡明(Michael Szonyi)著,黃煜文、陳湘陽譯
2016 《前線島嶼:冷戰下的金門》。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李仕德
2004 《十七世紀的海上金門》。金門:金門縣文化局。
李仕德編譯
2014 《金門的戰爭與和平:823砲戰期間美國外交文書有關金門文獻選譯》。金門:金門縣文化局。
李仕德總編修
2009 《金門縣志:96年續修 第二冊 土地志》。金門:金門縣政府。
2009 《金門縣志:96年續修 第四冊 政事志》。金門:金門縣政府。
2009 《金門縣志:96年續修 第六冊 經濟志》。金門:金門縣政府。
李金生
2000 《金門水頭》。金門:金門縣政府。
卓遵宏、董群廉訪問,董群廉、陳中禹記錄
2003 《金門戒嚴時期的民防組訓與動員訪談錄(一)》。臺北:國史館。
明秋水編
1973 《蔣總統與金門》。金門: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
林正義
1985 《一九五八年臺海危機期間美國對華政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林焜熿
1960 《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80種;1882年原刊。
金門防衛司令部政治作戰部編
1968 《十年:八二三砲戰勝利十週年記》。金門:金門防衛司令部政治作戰部。
金門縣文獻委員會編
1968《金門縣志 上冊》。金門:金門縣政府。
金門縣立社會教育館編
1992 《金門縣志 中冊》。金門:金門縣政府。
胡璉
2015 《金門憶舊》。新北:黎明文化;原刊1976。
唐淑芬編
1994 《八二三戰役文獻專輯》。南投、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孫弘鑫編
2009 《烽火歲月:823戰役參戰官兵口述歷史》。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
海軍總司令部
2001 《海軍艦隊發展史(一)》。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2001 《海軍艦隊發展史(二)》。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海軍艦隊司令部編
2006 《老軍艦的故事-海軍艦隊司令部四十八週年部慶特刊》。高雄:海軍艦隊司令部。
高銘澤撰述,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採集組編輯
2014 《臺灣地名辭書 卷廿四 金門縣》。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國史館編
1982 《金門古寧頭、舟山登步島之戰史料續輯》。臺北:國史館。
國立金門技術學院編纂小組編
2004 《金門戰地政務的法制與實踐》。金門:金門縣政府。
國防大學軍事學院編
2004 《國軍軍語辭典(九十二年修訂本)》。臺北:國防部。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1996 《國軍外島地區戒嚴與戰地政務紀實(上)》。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1996 《國軍外島地區戒嚴與戰地政務紀實(下)》。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
1989 《八二三砲戰勝利卅週年紀念文集》。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國防部軍務局編
1998 《八二三台海戰役》。臺北:國防部軍務局。
國防部海軍總司令部編
2005 《碧海丹心 忠義情-六二特遣部隊的故事》。臺北:國防部海軍總司令部。
國防部總政治部編
1960 《金馬地區戰地政務實驗法令彙編》。臺北:國防部總政治部。
張力訪問記錄
1991 《黎玉璽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張玉法、陳存恭訪問;黃銘明記錄
1991 《劉安祺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張炎憲、黎中光、董群廉訪問,董群廉記錄
2003 《金門戒嚴時期的民防組訓與動員訪談錄(二)》。臺北:國史館。
戚常卉
2003 《金門戰事紀錄及調查研究》。金門: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
梁華璜
2001 《臺灣總督府的「對岸」政策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
許加仁主編
2002 《調盈濟虛‧利溥民生:金門縣物資處迎向五十二週年特刊》。金門:金門縣政府。
許惠祐編
2014 《台灣海洋》。臺北:行政院海巡署。
許碧霞等人
2000 《金門島上民防隊事蹟及國共戰役調查研究》。金門: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
郭冠麟編
2018 《鵬程萬里:空軍C-119部隊官兵訪問紀錄》。臺北:國防部政務辦公室。
寒玉
2012 《半生戎馬在金門:老榮民的故事》。金門:金門縣文化局。
彭大年編
2009 《碧血丹心:古寧頭戰役60週年參戰官兵口述歷史》。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
2013 《枕戈待旦:金馬戰地政務工作口述歷史》。臺北:國防部政務辦公室。
曾瓊葉編
2018 《同舟共濟:八二三戰役60周年紀念冊》。臺北:國防部政務辦公室。
溫仕忠
2009 《胡璉將軍與金門》。金門:金門縣文化局。
董群廉訪問記錄
2004 《金門戒嚴時期的民防組訓與動員訪談錄(三)》。臺北:國史館。
黎玉璽
1985 《八二三金門會戰海軍作戰實錄》。臺北:黎玉璽。
謝永湉譯
1985 《一九五八年臺灣海峽危機》。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謝重光、楊彥杰、汪毅夫
1999 《金門史稿》。廈門:鷺江出版社。
蘇格
1998 《美國對華政策與臺灣問題》。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五、網路資料
Dwight David Eisenhower,〈Annual Message to the Congress on the State of the Union〉,1953年2月2日,https://www.eisenhower.archives.gov/all_about_ike/speeches/1953_state_of_the_union.pdf。
中華民國陸軍,「所屬部隊」,https://army.mnd.gov.tw/pages/TroopD.aspx?pkid=9f1d526c-0826-4310-9703-eda79e3e83de,2020年4月30日瀏覽。
行政院主計總處,「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漲跌及購買力換算」,https://estat.dgbas.gov.tw/cpi_curv/cpi_curv.asp,2020年10月2日瀏覽。
吳劍明,〈《金門憶往》新頭碼頭印象〉,收於《金門日報》副刊文學,https://www.kmdn.gov.tw/1117/1271/1274/36456,2021年1月5日瀏覽。
李金生報導,中時新聞網,〈功勳艦「中海號」引關注,海軍:大修需2.3億元〉,2020年5月24日報導,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524002105-260405?ctrack=mo_main_rtime_p01&fbclid=IwAR3ysBwQ5q3GbQOBPCIw_gh8Z2iHiSljlmq-_q4Zj3ToRm_PEsOk0gQnHk4&chdtv,2020年8月17日瀏覽。
林金榮(2017年3月15日),〈金門地區出入境證〉,收於《金門日報》浯江夜話,https://www.kmdn.gov.tw/1117/1271/1275/278175?cprint=pt,2020年10月3日瀏覽。
金門縣農業試驗所,「金門氣象資料表」,https://ari.kinmen.gov.tw/cp.aspx?n=89E3C963D565E508,2019年12月15日瀏覽。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海軍補給金門」,http://search.ctfa.org.tw/TFDBSearch/search3_03.php?f_id=38AD5882-0033-4455-845F-39DAB1D86AA2&kind=1,2020年8月23日瀏覽。
許維民,〈坐登陸艇去台灣〉,《金門日報》,https://www.kmdn.gov.tw/1117/1271/1275/320213/,2021年1月6日瀏覽。
黃清信(2003年12月16日),〈《金門憶往》金門當兵搭艦的回憶〉,收於《金門日報》副刊文學,https://www.kmdn.gov.tw/1117/1271/1274/33017,2020年10月5日瀏覽。
董群廉(2003年8月24日),〈《戰地金門史話》戰爭下的移民潮〉,收於《金門日報》副刊文學,https://www.kmdn.gov.tw/1117/1271/1274/32473,2020年9月28日瀏覽。
六、其他
國家文化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