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水地區介於彰化縣城與鹿港之間,特殊的地理位置,影響本區的發展,漢人入墾前是馬芝遴社活動區域,康熙年間漢人陸續由北面、西面移入,乾隆嘉慶年間達到高峰,最早開發的地區為馬鳴山、埔姜崙、秀水庄。隨著鹿港的開放與水利設施的興建,各地開發也隨之加速。道光年間,已是漢庄林立,貧瘠之地也陸續墾成。漢人優勢確立,馬芝遴社面臨衝擊,部份族人遷入埔里盆地。漢人之間因族群問題及土地的需求,產生對立衝突,為了凝聚族人的向心力,保衛家產,宗族組織因應而生。
秀水地區的宗族組織於道光年間逐漸形成,較具影響力及代表性的家族有:馬興陳益源家族、埔姜崙梁梅鏡堂家族、埔姜崙蘇標勤家族、曾厝林通家族等。陳、梁、蘇、林等家族在科舉及公共事務的競爭各有表現,各姓聚族而居自成聚落,至今仍維持同姓聚居形態。清領後期宗族之間透過婚姻、家鄉神的信仰進行合作,使本區漢人社會趨向穩定發展。清末日治初期,陳益源家族完全撤出彰化縣城向本區發展,而梁梅鏡堂的梁濟時族人則逐漸遷居福興鄉外埔地區發展,因此日治時期陳益源家族成為本區最具影響力的家族。
明清時期漢人移民相率渡台,過程艱辛,冒險橫渡黑水溝,加上拓墾之初與原住民衝突的不確定性。移民大多透過神靈信仰,以求身心靈平安。根據寺廟台帳,本區供俸神祇大多屬功能性取向,以王爺、土地公、清水祖師信仰為多。共同的宗教信仰使宗族之間整合更顯著。
一、 一般史料
1.《日據時期土地登記簿》,《土地台帳》,彰化地政事務所電腦系統,2010年3月。
2.《大清世宗憲(雍正)皇帝實錄》,台北:華文書局,1964年。
3.《軍機處檔摺件》「漳泉分類械鬥案獲犯出力捐輸撫恤身衿義首清單」,第27492箱138包777771號,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4.丁曰健,《治臺必告錄》卷二〈蛤仔難記略〉,台灣文獻叢刊第17種,台北:台銀經濟研究室,1959年。
5.不著撰人,《台灣兵備手抄》(台灣北路塘迅尖宿里站),台灣文獻叢刊第222種,台北:台銀經濟研究室,1966年。
6.不著撰人,《台案彙錄己集》「臺灣總兵武攀鳳等奏摺」,台灣文獻叢刊第191種,台北:台銀經濟研究室,1964年。
7.不著撰人,《平台記事本末》,台灣文獻叢刊第16種,台北:台銀經濟研究室,1958年。
8.不著撰人,《安平縣雜記》,台灣文獻叢刊第52種,台北:台銀經濟研究室,1959年。
9.不著撰人,《海濱大事紀》,台灣文獻叢刊第213種,台北:台銀經濟研究室,1965年。
10.不著撰人,《淡水廳築城案卷》,台灣文獻叢刊第171種,台北:台銀經濟研究室,1963年。
11.不著撰人,《清一統志台灣府》,台灣文獻叢刊第68種,台北:台銀經濟研究室,1960年。
12.不著撰人,《清代台灣大租調查書》,台灣文獻叢刊第152種,台北:台銀經濟研究室,1963年。
13.不著撰人,《清高宗實錄選輯(二)》,台灣文獻叢刊第186種,台北:台銀經濟研究室,1964年。
14.不著撰人,《欽定平定臺灣紀略》,台灣文獻叢刊第102種,台北:台銀經濟研究室,1961年。
15.不著撰人,《台灣府輿圖纂要》,台灣文獻叢刊第181種,台北:台銀經濟研究室,1963年。
16.中央研究院台史所藏,昭和15年《祭祀公業調查》,彰化郡秀水庄部份。
17.台中廳公共埤圳聯合會、高島利三郎,《台中廳水利梗概》,台中:台中州水利課,昭和11年(1936)。
18.台灣慣習研究會,《台灣慣習記事》(中譯本),壹卷(下)12號、貳卷7號,明治30年(1897)。
19.余文儀,《續修台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21種,台北:台銀經濟研究室,1962年。
20.吳德功,《戴施兩案紀略》,台灣文獻叢刊第47種,台北:台銀經濟研究室,1959年。
21.村上直次郎(日)譯,郭輝(中)譯,《巴達維亞城日記》,第1冊,台北:眾文圖書公司,1991年。
22.沈葆楨,「請移駐巡撫摺」同治13年11月15日,《福建台灣奏摺》,台灣文獻叢刊第29種,台北:台銀經濟研究室,1959年。
23.秀水戶政事務所,〈日治時期戶政資料簿〉。
24.周元文,《重修台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66種,台北:台銀經濟研究室,1960年。
25.周凱等撰,《廈門志》,南投:省文獻會,1993年。
26.周鍾瑄 ,《諸羅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21種,台北市 : 台銀經濟研究室, 1962年。
27.周璽,《彰化縣志》,台灣文獻叢刊156種,台北市 : 台銀經濟研究室, 1962年。
28.林朝棨,《台灣省通志稿》卷一〈土地志地理篇〉,台北:台灣省文獻會,1957年。
29.林豪,《東瀛紀事》,台灣文獻叢刊第8種,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7年。
30.姚瑩,《東槎紀略》卷一,台灣文獻叢刊第7種,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6年。
31.施琅,《靖海紀事》下卷,〈壤地初辟疏〉,台灣文獻叢刊13種,台北市 : 台銀經濟研究室, 1962年。
32.范咸,《重修台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105,台北市:台灣經濟銀行研究室編印,1957年,
33.郁永河,《裨海紀遊》,台灣文獻叢刊44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34.夏獻綸,《台灣輿圖-彰化圖》,台灣文獻叢刊第45種,台北 : 台銀經濟研究室,1959年。
35.高拱乾,《台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65種,台北 : 台銀經濟研究室,1950年。
36.張伯行,〈申飭台地應禁諸弊示〉,《正誼堂文集》,引自《清經世文編選錄》附錄一,台北:台灣文獻叢刊第229種,1966年。
37.張炎憲、曾品滄主編,《楊雲萍藏台灣古文書》,臺北縣新店市:國史館, 2003年。
38.張炎憲主編,《台灣古文書集》,台北:南天,1988年。
39.連橫,《台灣通史》,台北:成文,1983年。
40.陳文騄修、蔣師轍纂,《台灣通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30種,台北:台銀經濟研究室,1962年。
41.陳正祥,《台灣省通志稿》卷一,〈土地志氣候篇〉,南投:台灣省文獻會編,1955年6月。
42.陳朝龍、鄭鵬雲,《新竹縣採訪冊》「卷五,碑碣(上),竹塹堡碑碣(上),義渡碑(二)」,台灣文獻叢刊第145種,台北:台銀經濟研究室,1962年。
43.陳璸,《陳清端公文選》,台灣文獻叢刊第116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44.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台灣文獻叢刊第4種,台北:台銀經濟研究室,1957年。
45.彰化郡役所編,《彰化郡館內概況》,台北:成文出版,1985年。
46.彰化縣政府,《彰化縣統計要覽‧第四十七期》,彰化:彰化縣政府,1998年。
47.六十七,《番社采風圖考》,台灣文獻叢刊第90種,台北:台銀經濟研究室,1957年。
48.劉良璧,《重修福建台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74種,台北:台銀經濟研究室,1962年。
49.劉枝萬輯,《台灣中部碑文集成》,台灣文獻叢刊第151種,台北:台銀經濟研究室,1962。
50.劉銘傳,《劉壯肅公奏議》,台灣文獻叢刊第27種,台北:台銀經濟研究室,1958年。
51.蔣毓英,《台灣府志》,《台灣府志,三種》,台灣史料集成,台北:文建會,2004年。
52.蔡青筠,《戴案紀略》台灣文獻叢刊第206種,台北:台銀經濟研究室,1964年。
53.鄧傳安,《蠡測彙鈔》,台灣文獻叢刊第9種,台北:台銀經濟研究室,1957年。
54.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台灣土地慣行一斑》,台北:南天,1998年2刷。
55.藍鼎元,《東征集》,台灣文獻刊第172種,台北:台銀經濟研究室,1958年。
56.戴書訓等編纂,《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九,人物志,南投市:台灣省文獻會,1998年。
二、私文書
1.中央研究院台史所影印特藏,《寺廟台帳》,彰化郡秀水庄028005-0280011。
2.中研院台史所古文書室藏,〈彰化鹿港地區契字〉,編號T0433D0356-0019~0052。
3.中研院台史所古文書室藏,〈彰化臺中地區契字〉,編號T0238D0208-0039-000。
4.中研院台史所古文書室藏〈秀水埔姜崙蘇氏文書〉,編號T0063D0063-0001~0014。
5.何金賜編撰,《梁氏族譜》,梁氏族譜編纂委員會恭印,東洋印刷廠,1984年。
6.吳隆田彙編,《秀水鄉情探討》,未刊稿。
7.阮氏宗譜編輯委員會,阮國慶主編,《阮氏宗譜》,1976年10 月。
8.周昭仁,〈周氏族譜〉,手抄本。
9.林文克撰,〈林四福堂派下淵源暨宗祠沿革碑誌〉,彰化縣林四福堂宗親會第三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手冊,2009年11月。
10.林文克輯錄,〈渡台始祖通公世系譜圖〉,未刊稿。
11.林春榮、林德桐,〈鰲西林家係統簿〉,手抄本。
12.林炳燦主編,《福建省安溪縣蓮美林氏族譜志(上冊第一~三卷)》,蓮美林氏譜志修編董事會,1997年12月。
13.梁恆德,〈祭祀公業梁梅鏡堂、梁六記財產清冊〉,1986年。
14.莊雅社區發展協會編著,《戀戀莊雅~找咱庄仔古早的代誌》,彰化文化局,2003年。
15.陳文欣、陳炯苗,〈陳氏譜系〉,手抄本。
16.陳正憲《彰化平原的耕讀世家-馬興陳家的歷史調查研究》,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未刊稿,2001年11月。
17.陳正憲提供,〈彰化秀水陳氏文書〉。
18.陳傳纘,《陳益源族譜》,彰化:祭祀公業陳益源,1970年。
19.粘氏宗親會編,《潯海粘氏族譜》,1984年。
20.鄭姓名鑑編輯委員會編,《鄭姓宗親名鑑(彰化部分)》秀水世系,1969年。
21.謝文開編著,〈馬興口述歷史專輯〉,彰化文化局,2001年。
22.蘇瑛儀,〈蘇氏譜系〉,未刊稿。
23.蘇賜謙撰,〈台灣鎮家寶-「金獅爺的故鄉」彰化縣秀水鄉埔崙村簡介〉,未刊稿。
三、專書
1.中村孝志著,吳密察、許賢瑤譯,《荷蘭時代台灣史料研究下卷社會‧文化》,板橋市:稻鄉,2001年。
2.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1989年。
3.江樹生譯,《熱蘭遮城日誌(二)》,台南:台南市文化局,2000年。
4.伊能嘉矩著,江慶林等譯《台灣文化志》(上、中、下三卷),台中市: 台灣省文獻會 ,1985-1991年。
5.伊能嘉矩著,溫吉譯,《台灣番政志》(一)(二),台中:台灣省文獻會,1957年。
6.何春蓀,《台灣地體構造的演變:台灣地體構造圖說明書》,台北:中華民國經濟部,1982年。
7.吳文星,《日治時期台灣的社會領導階層》,台北:五南,2008年。
8.吳金璋撰編,《台灣吳氏族譜》,彰化縣吳姓宗親會,彰化市:精華印刷企業,1993年。
9.吳密察、陳板、楊長鎮編輯,《村史運動的萌芽》,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贊助出版,台北:唐山出版社,1999年。
10.吳學明,《金廣福墾隘研究》,新竹縣竹北市,竹縣文化中心,2000年。
11.周國屏等主撰,《彰化市志》,彰化市公所,1997年。
12.林美容,《彰化縣曲館與武館》,彰化市 :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7年。
13.施見德,《探索埔鹽~埔鹽史蹟源流》,埔鹽鄉公所,2009年。
14.施添福,《清代在台漢人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台灣師大地理系,1987年。
15.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台北:中研院社會所,2001年。
16.洪敏麟,《台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下),台中:台灣省文獻會,1984年。
17.洪麗完,《二林鎮志上冊》,彰化縣二林鎮公所出版,2000年6月。
18.洪麗完,《熟番社會網絡與集體意識---台灣中部平埔族群歷史變遷(1700-1900)》,台北:聯經,2009年。
19.晏星編著,《中華郵政發展史》,台北:臺灣商務,1994年。
20.康豹,《台灣的王爺信仰》,台北:商鼎文化,1997年。
21.張本政編,《清實錄台灣史資料專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
22.張研,《十八世紀的中國社會》,台北:昭明出版社,2000年。
23.張素玢,《歷史視野中的地方發展與變遷~濁水溪畔的二水、北斗、二林》,台灣學生書局,台北,2004年。
24.張隆志,《族群關係與鄉村台灣—ㄧ個清代台灣平埔族群史的重建與理解》,台大文學院發行,1991年。
25.曹永和,《台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聯經,1979年。
26.梁志輝、鍾幼蘭編,《原住民史平埔族史篇(中)台灣平埔族群史》,南投:台灣省文獻會,2001年。
27.梁志輝、鍾幼蘭編,《台灣原住民史料彙編第七輯:國立故宮博物院清代宮中檔案奏台灣原住民史料》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8年。
28.莊吉發編輯,《故宮台灣史料概述》,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5年。
29.許雪姬,《清代台灣的綠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所專刊54,台北市 : 中研院史研所,1987年。
30.許雪姬撰,《鹿港鎮志宗教篇》,鹿港鎮公所,2000年。
31.陳正祥,《台灣地誌(上)》,台北市 : 南天, 1993年。
32.陳亦榮,《清代漢人在台灣地區遷徙之研究》,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台北市,大進印刷有限公司,1991年。
33.陳其南,《台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台北:允晨文化,1987年。
34.陳宗仁,《彰化開發史》,彰化:彰化文化中心,1997年。
35.陳俊傑,《彰化縣福興鄉巴布薩族馬芝遴社平埔族現況調查》,彰化:彰化文化局,2000年。
36.陳秋坤,《清代台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1700-189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74),1994年。
37.陳國川,《鹿港鎮志‧地理篇》,鹿港鎮公所,2000年。
38.陳國章,《台灣地名學文集》,台北市,師大地理學系,1995年。
39.陳紹馨,《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1979年。
40.陳鴻圖,《水利開發與清代嘉南平原的發展》,台北縣新店市:國史館,1996年。
41.粘子英,《女真後裔在臺灣-粘氏宗族與彰化福興地區的發展》,台北:台灣古籍出版,2005年。
42.黃文博,《台灣民間信仰與儀式》,台北:常民文化,1997年。
43.黃富三,《台灣水田化先驅-施世榜家族史》,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出版,2006年。
44.黃朝進,《清代竹塹地區的家族與地域社會—以鄭林兩家為中心》,台灣史研究論叢1,台北縣:國史館,1995年。
45.楊素晴總編輯,《源泉水、歷史情—八堡圳傳奇》,彰化:彰化文化中心,1995年。
46.葉爾建等撰述,施添福總編纂,《台灣地名辭書卷十一:彰化縣》,南投:台灣文獻館,2006年。
47.漢寶德,《益源古厝之整理與修護》,彰化:彰化縣政府,1985年。
48.劉枝萬,《南投縣志稿》,台北:成文,1983年。
49.潘英,《台灣拓殖史及其族姓分布研究》,台北 : 南天,2000年。
50.潘英,《臺灣稀姓的祖籍與姓氏分布》,台北:台原出版,1995年。
51.蔡仁振,《福興鄉原始典誌》,彰化,2008年。
52.蔡相煇,《台灣的王爺與媽祖》,台北:台原出版,1989年。
53.賴熾昌,《彰化縣志稿(一)(二)》,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60年。
54.閻萬清、陳宗仁,《彰化政治發展史》,彰化:彰縣文化局,1997年。
55.戴炎輝,《清代台灣之鄉治》,台北:聯經,1979年。
56.謝英從,《挖仔街腰站---清季彰化郵譯道路研究調查》,彰化:彰化文化局,2002年。
57.謝英從等撰,《花壇鄉志》,彰化:花壇鄉公所,松興印刷公司,2006年。
四、期刊論文
1.王世慶,〈民間信仰在不同祖籍移民的鄉村之歷史〉,《台灣文獻》23:3,1972年,頁1-38。
2.王世慶,〈清代台灣農田水利的開發看農村社會關係〉,《清代台灣社會經濟》,台北:聯經,1994年,頁131-215。
3.王崧興,〈八堡圳與台灣中部的開發〉,《台灣文獻》,26:4,1976年3月,頁42-49。
4.石再添等,〈濁大流域的聚落分佈與地形之相關研究〉,《台灣文獻》28:2,1997年6月,頁75-94。
5.吳奇浩,〈新的熟番地權---清代台灣屯番制度〉,《暨南史學》第七號,2004年7月,頁43-90。
6.李信成,〈清代台灣中部平埔族遷徙噶瑪蘭之研究〉,《台灣文獻》56:1,2005年3月,頁93-130。
7.李國祁,〈清代台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5:2,1978年,頁131-159。
8.林美容,〈一姓村、主姓村與雜姓村:臺灣漢人聚落型態的分類〉,《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18,1991年3 月,頁11-30。
9.林美容,〈由祭祀圈到信仰圈〉,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主編,《台灣史論文精選上》,台北:玉山社出版,2001年,頁289-319。
10.林美容,〈從祭祀圈來看台灣信仰的社會面〉,《台灣風物》,37:4,1987年,頁143-168。
11.林美容,〈彰化媽祖的信仰圈〉,《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8期,1989年,頁41-104。
12.林偉盛,〈乾隆四十七年漳泉分類械鬥的個案分析〉,儲一貫編,《台灣史研究暨史料發掘研討會論文集》,高雄:中華民國史蹟研究中心研究組刊,1987年,頁173-193。
13.林偉盛,〈清代台灣分類械鬥發生的原因〉,收於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編《台灣史論文精選》〈上冊〉,台北,玉山,1996年,頁263-288。
14.林衡道,〈台灣世居住民的祖籍與神明〉,收錄於《台灣地區開闢史料學術論文集》,台北:聯經,1996年,頁249-319。
15.林衡道,〈馬鳴山陳宅的建築〉,《台灣文獻》20:1,1960年,頁9-11。
16.施振民,〈祭祀圈與社會組織-彰化平原聚落發展模式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36期,1973,頁191-205。
17.施添福,〈清代台灣「番黎不暗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所集刊》69期,2000年春季,頁67-92。
18.施鈺、楊緒賢標訂,〈「台灣別錄卷二」附八堡圳圖〉,台灣文獻,28:2,1977年,頁134-135。
19.洪麗完,〈二林地區漢人拓墾過程與平埔族群移居活動之探討〉,《台灣史研究》4:1,1999年,頁49-96。
20.洪麗完,〈大安、大肚兩溪間墾拓史研究(1683~1874)〉,《台灣文獻》,43:4,頁165-260,1992年,頁165-260。
21.洪麗完,〈大肚、濁水兩間之平埔社群關係(1650-1900)〉,《2003年彰化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彰化縣文化局,2003年,頁19-35。
22.洪麗完,〈從契約文書看中部台灣平埔村社生活領域之變遷---以大突社為例〉,《彰化文獻》2:1-48,2001年,頁5-48。
23.張素玢,〈平埔族群空間地圖的重構與解釋:以東螺社與眉裡社為中心〉,「平埔族群與台灣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0年10月,頁1-37。
24.張素玢,〈承起與開創-----以彰化地區方志歷史篇的撰修為例〉,《「五十年來台灣方志成果評估與未來發展」學術研討》,南港:中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頁257-272。
25.張勝彥,〈清代台灣漢人土地所有型態研究〉,收於氏著《台灣史研究》,台北,華世出版社,1981年,頁53-114。
26.張菼,〈清代初期治臺政策的檢討〉,《台灣文獻》21:1,1970年3月,頁19-44。
27.張環顯,〈清代「埔里」的開發〉,台灣師大歷史系碩士論文,1991年。
28.莊英章,〈台灣單系繼嗣群之探討〉,《思與言》11:1,1973年,頁28-33。
29.莊英章,〈台灣漢人宗族發展的研究評述〉,《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1:6,1978年,頁49-57。
30.莊英章,〈台灣和人宗族發展的若干問題—寺廟宗祠與竹山的墾殖型態〉,《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2,1982年,頁113-137。
31.莊淑菁,〈清代溪湖鎮的開發與社會變遷〉,台灣師範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3年。
32.莊國土,〈海貿與移民互動:十七-十八世紀閩南人移民台灣原因—兼論漳泉籍移民差異〉,《台灣文獻》51:2,2000年6月,頁11-25。
33.許毓良,〈清代台灣的軍事與社會-以武力為控制核心的討論〉,台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4年。
34.許達然,〈清朝台灣民變探討〉,收於臺灣歷史學會,《史學與國民意識論文集》,台北,稻鄉,1999年,頁41-211。
35.許嘉明,〈祭祀圈之於居臺漢人社會的獨特性〉,《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1:6,1978年,頁59-68。
36.許嘉明,〈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36期,1973年,頁165-188。
37.陳一仁,〈鹿港地區平埔族馬芝遴社社域及人口變遷〉,《彰化文獻》創刊號,2000年,頁149-180。
38.陳正憲,〈廈門官都陳氏家族渡臺發展初探–以馬興、房裏陳家為例〉,《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金門縣立文化中心,頁1-35。
39.陳漢光,〈日據時期台灣漢族祖籍調查〉,《台灣文獻》23:1,1972年,頁85-104。
40.惠邨,〈清代台灣之租賦〉,台灣文獻10:2,1959年6月,頁91-147。
41.舒坤停,〈清代清水地區發展之研究(1683-1895)〉,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7年。
42.黃富三,〈清代臺灣之移民的耕地取得問題及對其土著的影嚮〉(上)(下),《食貨月刊》11:1、2,1981 年1、2月,頁19-36、72-92。
43.黃富三、翁佳音合著,〈清代台灣漢人墾戶階層初論〉收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代中國區域史研討會論文集》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頁249-270。
44.楊萬全,〈濁水溪平原的水文地質研究〉,《地理學研究》,13,1989年12月,頁57-91。
45.溫振華,〈清代台灣中部的開發與社會變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1,年,頁43-93。
46.溫振華,〈清代中部平埔族遷移埔里分析〉,《臺灣文獻》52:2,2000年,頁27-37。
47.劉妮玲,〈清代台灣民變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2年。
48.劉枝萬,〈台灣之瘟神信仰〉《台灣民間信仰論集》,台灣研究叢刊,台北:聯經,1990年,頁225-234。
49.劉枝萬,〈台灣之瘟神廟〉《台灣民間信仰論集》,台灣研究叢刊,台北:聯經,1990年,頁235-284。
50.劉枝萬,〈台灣省寺廟教堂名稱主神地址調查表〉,《台灣文獻》11:2,1960年,頁37-236。
51.劉枝萬,〈清代台灣之寺廟(一)〉,《台北文獻》第四期,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63年6月,頁101-120。
52.劉枝萬,〈清代台灣之寺廟(三)〉,《台北文獻》第六期,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63年8月,頁48-66。
53.劉俊龍〈水利建設與彰化平原的發展〉,台南:成功大學史語所碩士論文,1993年。
54.蔡淵洯,〈清代台灣社會領導階層的組成〉,《史聯雜誌》2期,1983年,頁25-32。
55.蔡淵洯,〈合股經營與清代台灣土地的開發〉,《師大歷史學報》13,1985年,頁1-28。
56.蔡淵洯,〈清代台灣的移墾社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乙種第16號──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1986年6月,頁45-67。
57.賴小芬,〈從台灣移墾社會的特性-談林爽文事件的本質〉,《史學》,20期,1994年6月,頁55-91。
58.賴志彰,〈台灣三大古老埤圳之ㄧ的八堡圳〉,收錄於楊素晴總編輯,《源泉水、歷史情—八堡圳傳奇》,彰化:彰化文化中心,1995年,頁75-78。
59.戴炎輝,〈清代台灣之大小租業〉,《台灣文獻》第4期,1963年,頁1-45。
60.鍾幼蘭,〈平埔族群與埔里盆地〉,收於《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8年,頁97-140。
61.鍾幼蘭,〈平埔族群與埔里盆地—關於開發問題的探討〉,《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劉益昌、潘英海主編,台灣省文獻會,1998年4月,頁141-162。
62.顧雅文,〈八堡圳與彰化平原人文、自然環境變遷之互動歷程〉,台北: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五、網路資源
1.秀水鄉公所全球資訊網 http://www.hsiushui.gov.tw/index02_1.html。
2.臺灣歷史文化地圖核心應用系統http://thcts.ascc.net/kernel_ch.htm。
3.國家圖書館-台灣記憶-台灣人物小傳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
4.「清龍嚴宮廟介紹」,http://www.qing-long.org/qing-long.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