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吳宗曄 WU TSUNG-YEH |
---|---|
論文名稱: |
《臺灣文藝叢誌》(1919-1924)傳統與現代的過渡 The Study of“Taiwan Wen-I Tsung-Chih”── an imprint of the conflict with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
指導教授: | 林淑慧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17 |
中文關鍵詞: | 臺灣文藝叢誌 、臺灣文社 、臺灣古典散文 、傳統與現代 |
英文關鍵詞: | Taiwan Wen-I Tsung-Chih, Taiwan Wen-She, Taiwanese classical prose,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48 下載:1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1918年,臺灣中部地區的傳統文人提議設立臺灣文社,目的在於鼓吹文明,以及維持傳統文化。1919-1924年間,臺灣文社發行《臺灣文藝叢誌》,而這份雜誌究竟為臺灣文學場域帶來怎樣的意義呢?在整體考察此份雜誌後,發現其內容涵蓋面向相當龐雜,涉及臺灣古典詩歌、散文、小說等文學。而且,這份雜誌著實反應出,當時臺灣社會傳統與現代文化之間,產生衝突與矛盾的過渡痕跡。本論文的內容,主要就在呈現臺灣文社與《臺灣文藝叢誌》在1919-1924年間的發展面貌。在內容論述的部分,則以臺灣文社與《文誌》的沿革發展、徵文內容、新學知識與小說內容,以此四項範疇作為論文主體來進行研究。
在討論臺灣文社與《文誌》的沿革時,考察、歸納臺灣文社的成立動機、組織狀況與實際活動情形。在《文誌》發行存佚的考察方面,筆者推論每年的發行情況,試著解決部分卷期未發行的原因,以及其間改為旬報形式的緣由。關於《文誌》徵文內容的論述方面,則先討論其中的特色與時代意義。針對臺灣文社的徵文脈絡進行統整計量,反應徵文活動盛衰的歷程。再從其徵題,可見亦存有如孔教、漢文價值、地方自治等有別於史論內涵的類型,從中探究時人思考儒學、漢文價值及其存續方法的論述策略。在新學知識內容的論述方面,則先討論時人感知新時代到臨的言論,反映他們面對新學文明與社會革新之間關係的思索歷程。再分由政治與經濟、文藝與哲學、自然科學新知等三個面向探討《文誌》新學內容。在《文誌》刊載小說內容方面,筆者先爬梳前行研究中,小說在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生成的意義與歷程,再進行統整《文誌》小說內容的數量、題材與類型等概況,並設定議題研究方式呈現《文誌》部分的小說面貌。期望藉由本論文的撰寫,呈現出較為清楚的《文誌》面貌。
Taiwan Wen-She was formed by a group of Taiwanese traditional literary authors in central Taiwan at 1918. Their purpose was to advertise the civilization and maintai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n this organization published the Taiwan Wen-I Tsung-Chih during 1919-1924. What significance does the Taiwan Wen-I Tsung-Chih bring to the Taiwanese literature field ? After investigating the whole Taiwan Wen-I Tsung-Chih, This magazine was heterogeneous in content, including Taiwanese classical forms of prose, poetry and novel. This magazine really reflected an imprint of the conflict with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On the whole,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provide a new viewpoint from the context of Taiwanes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一、史料文獻
西川滿主編《愛書》第14輯(臺北:臺灣愛書會,1935-1942)
連橫主編《臺灣詩薈》(臺北:臺灣詩薈發行所,1924-1925)
鄭汝南、蔡子昭等編《臺灣文藝叢誌》(臺中:臺灣文社,1919-1924)
范咸主編《重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10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周璽主編《彰化縣志》【臺灣文獻叢刊14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謝金鑾主編《續修臺灣縣志》【臺灣文獻叢刊15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洪棄生《中西戰紀》【臺灣文獻叢刊第304種】(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
林進發編著《臺灣官紳年鑑》(臺北:民眾公論社,1934.10四版,臺北:成文出版社覆刻,1999.6)。
井出季和太《臺灣治績志》(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37)
臺灣總督府編《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1916.6)
臺中市役所編《臺中市管內概況》(臺中:市役所,1926.10)
《臺灣日日新報》(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18-1924)
《臺灣青年》臺灣青年雜誌社,東方文化書局覆刻。
《臺灣》臺灣雜誌社,東方文化書局覆刻。
《臺灣時報》(臺北:東洋協會臺灣支部)。
《臺南新報》光芸社製微捲(臺北:漢鑫,1991)臺灣大學圖書館收藏。
二、詩文集
王則修著、龔顯宗編校《則修先生詩文集(上)》(臺南:臺南市立圖書館,
2004.12)。
王敏川著、臺灣史研究會編《王敏川選集》(臺北市:海峽學術,2002)
林欽賜編《瀛洲詩集》(臺北:光明社,1933.2)
林朝崧《無悶草堂詩存》(臺北:龍文,1992.3)
林資修《南強詩集》(臺北:龍文,1992.3)
連橫《雅堂文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3)
賴子清《臺灣詩海》(臺北縣:龍文,2006)
黃洪炎編《瀛海詩集》(臺北:臺灣詩人名鑑刊行會,1940)
黃美娥編《張純甫全集》(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8)
施懿琳主編、全臺詩編輯小組編撰《全臺詩.卷11》(臺南市:臺灣文學館,
2008)
葉榮鐘主編《林獻堂先生紀念集》(臺北:文海,1974)
傅錫祺《鶴亭詩集》(臺北:龍文,1992.6)
傅錫祺《櫟社沿革志略》臺灣文獻叢刊170(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2)
梁啟超《飲冰室文集.第四冊》(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83)。
張麗俊《水竹居主人日記》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編纂解讀(南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清水:臺中縣文化局,2002.11)
三、歷史研究
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作息》(臺北:遠流,1998.3)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1995.4)
吳文星等編《臺灣總督田健治郎日記》(南港: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7)
李瞻《世界新聞史》(臺北市:三民,1993)。
陳水逢《日本近代史》(臺北:臺灣商務,1988)
陳紹馨《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1985)
陳柔縉《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臺北:麥田,2005.7)
楊雲萍《南明研究與臺灣文化》(臺北:臺灣風物,1993)
謝金蓉編著《蔡惠如和他的時代》(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6)
派翠西亞.鶴見(E. Patricia Tsurumi)著、林正芳譯《日治時期臺灣教育史》(宜蘭市:仰山文教基金會,1999)。
黃富三等主編《臺灣史研究一百年:回顧與研究》(臺北市: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1997)。
潘英《正統史學下之民國史上的非正統政治團體與人物》(台北市:谷風出版社,1989)
饒宗頤《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香港:龍門書店,1977)
張敬琪編著《通鑑研究》(臺北市:遠流,1984)
羅志田《民族主義與近代中國思想》(臺北市:東大圖書,1998)
王泰升、劉恆妏主編《以臺灣為主題的法律史研究》(臺北:元照,2007.5)
文部省內教育使編纂會編《明治以降教育制度發達史》第十一卷(臺北:教育資料調查會,1964)
蔡偵雄《日據時代臺灣初等學校體育發展史》(臺北:師大書苑,1995.3)
臺灣新民報社調查部編《臺灣人士鑑》(臺北:臺灣新民報社,1934.3)
Michael Pollard著,王道芳譯《活版印刷術發明人古騰堡》(臺北市:牛頓,1992)。
曾迺碩總纂《臺北市志.卷八文化志.文學篇》(臺北市:北市文獻會,1991.11)
童勝男監修、林松、周宜昌、陳清和主修《新竹市志.卷七人物志》(新竹市:新竹市政府,1995)
陳炎正編纂《台中縣志.卷八藝文志.文學》(豐原:臺中縣政府,1989.9)
葉榮鐘《日據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上》(臺中市:晨星,2000)
王詩琅譯《臺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臺北:稻香,1988年)
呂訴上《臺灣電影戲劇》【北京大學中國民俗學會民俗叢書】第127種(臺北:東方書局,1970年)
(德)愛德華.策勒爾(Eduard Zeller)著、翁紹軍譯《古希臘哲學史綱》(臺北縣:康德,2007)
四、文學史、文學評論與研究
王靖宇《中國早期敘事文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1999.4)
王德威《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臺北:麥田,2003.8)
王德威、黃錦樹編《想像的本邦:現代文學十五論》(臺北:麥田,2005.5)
江寶釵《嘉義地區古典文學發展史》(嘉義:嘉義市文化中心,1998.6)
李世偉《日據時期台灣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文津,1999)
林淑慧《台灣清治時期散文的文化軌跡》(臺北:國立編譯館、臺灣學生書局,2007.11)
林淑慧《禮俗.記憶與啟蒙:臺灣文獻的文化論述及數位典藏》(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9)
施懿琳、許俊雅、楊翠著《台中縣文學發展史》(豐原: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5.6)
施懿琳、楊翠著《彰化縣文學發展史》(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7.5)
許俊雅編《講座FORMOSA:台灣古典文學評論合集》(臺北:萬卷樓,2004)
黃俊傑、何寄澎主編《臺灣的文化發展:世紀之交的省思》(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2)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臺北:麥田,2004.12)
黃美娥《古典臺灣:文學史.詩社.作家論》(臺北:國立編譯館、鼎文書局,2007.7)
陳培豐著、王興安、鳳氣至純平編譯《「同化」の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臺北市:麥田出版,2006)。
陳昭瑛《臺灣儒學:起源、發展與轉化》(臺北:正中,2000)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臺北:麥田,2004.6)
陳建忠《日據時期台灣作家論:現代性、本土性、殖民性》(臺北:五南,2004.8)
陳瑋芬《近代日本漢學的「關鍵詞」研究:儒學及相關概念的嬗變》(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05)。
陳平原《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臺北市:二魚文化,2003)
廖炳惠《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臺北:麥田,1994.9)
廖炳惠《回顧現代文化想像》(臺北:時報,1995.12)
廖振富《櫟社研究新論》(臺北:國立編譯館,2006.3)
廖振富《臺灣古典文學的時代刻痕:從晚清到二二八》(臺北:國立編譯館,2007.7)
劉紀蕙《心的變異:現代性的精神形式》(臺北:麥田,2004.9)
謝敏玲《蘇軾史論散文研究》(臺北:萬卷樓,2000.5)
翁聖峰《日據時期臺灣新舊文學論爭新探》(臺北:五南,2007)
韋勒克等著、王夢鷗等譯《文學論──文學研究方法論》(臺北:志文,1987)
子安宣邦著、陳瑋芬譯《東亞儒學:批判與方法》(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04)。
吳毓琪《南社研究》(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9)
謝敏玲《蘇軾史論散文研究》(臺北:萬卷樓,2000.5)。
劉復生《北宋中期儒學復興運動》(臺北:文津,1991)
范伯群《中國近現代通俗作家評傳叢書》(南京:南京出版,1994)
姚民哀著、范伯群編《幫會名家:姚民哀》民初都市通俗小說叢書卷4(臺北
市:業強,1993)
李家驥、李茂肅、薛祥生整理校點《林紓翻譯小說未刊九種》(中國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
五、文學、文化理論研究
河清《現代與後現代.「摩登」的起源》(香港:三聯,1994.1)
李歐梵著、陳建華等譯《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臺北:麥田,1996.9)
李建盛《理解事件與文本意義──文學詮釋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年3月一版一刷)
陳清僑編《身份認同與公共文化──文化研究論文集》(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
廖炳惠編著《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臺北市:麥田,2006)。
韓震、孟鳴歧《歷史.理解.意義──歷史詮釋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年3月一版一刷)。
劉禾著、宋偉杰等譯《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中國:1900-1937)》(北京:三聯書店,2002)
希爾斯(Edward Shils 1910-1995)著、傅鏗、呂樂譯《論傳統》(臺北:桂冠,1992.5)
紀登斯(A. Giddens 1938-)著、田禾譯《現代性的後果.現代性:時間與空間》(南京:譯林,2000.7)
紀登斯(A. Giddens 1938-)、皮爾森(C. Pierson)著、尹宏毅譯《現代性──紀登斯訪談錄》(臺北:聯經,2002.4)
哈伯瑪斯(J. Habermas, 1929-)著、曹衛東等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臺北:聯經,2002.3)
卡林內庫斯基(Matei Calinescu)著、顧愛彬、李瑞華譯《現代性的五副面孔.現代性的概念》(北京:商務,2002.5)
希爾斯(Edward Shils 1910-1995)著、傅鏗等譯《知識份子與當權者》(臺北:桂冠,2004.6)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臺北市:時報,1999)。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臺北市:麥田,2005初版三刷)。
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等著、陳思文等譯《被發明的傳統》(臺北市:貓頭鷹,2002)
盧梭著、李常山譯《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臺北市:唐山,1986)
泰戈爾著、蔡伸章譯《泰戈爾論文集》(臺北市:志文,1974)
高爾基著、許海燕譯《高爾基短篇傑作選》(臺北市:志文,1999)
余麗嫦著《培根及其哲學》(臺北市:巨流,1990)
六、學位論文
川路祥代《殖民地臺灣文化統合與臺灣傳統儒學社會》(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論,2002.6)。
吳佳展《王世貞史論散文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論,2007.5)。
吳淑樺《蘇轍史論散文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論,2002.12)。
崔末順《現代性與臺灣文學的發展(1920-1949)》(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論,2004.1。)
柯喬文《《三六九小報》古典小說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論,2003.6)。
鍾美芳《日據時代櫟社之研究》(東海大學歷史所碩論,1985)。
廖振富《櫟社三家詩研究──林癡仙、林幼春、林獻堂》(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論,1996。)
蘇秀鈴《日治時期崇文社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中文所碩論,2001)。
許俊雅《臺灣寫實詩作之抗日精神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論,1987)。
楊永智《明清臺南刻書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論,2002)。
陳慕真《臺語白話字書寫中e文明觀──以《臺灣府城教會報》(1885-1942)
為中心》(臺南: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論,2005)。
徐郁縈《日治前期臺灣漢文印刷報業研究(1895-1912)──以《臺灣日日新報》為觀察重點》(雲林:雲科大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論,2008)。
林以衡《日治時期臺灣漢文俠敘事的階段性發展及其文化意涵──以報刊作品
為考察對象》(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論,2007)
崔雅慧《江南八俠研究》(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碩論,2002)
七、期刊論文
文瀾〈從「揚文會」談到「新學研究會」〉《臺北文物季刊》第8卷第4期(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60.2)頁39-42。
王晴佳〈中國近代「新史學」的日本背景──清末的「史界革命」與日本的「文明史學」〉《臺大歷史學報》32期(臺北:臺大歷史系,2003.12)頁191-236。
吳文星〈日據時代台灣書房之研究〉《思與言》第16卷第3期(臺北:思與言雜誌社,1978.9),頁2-89。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書房教育之再檢討〉《思與言》第26卷第1期(臺北:思與言雜誌社,1988.5),頁2-89。
林載爵〈五四與臺灣新文化運動〉收錄於汪榮祖編《五四研究論文集》(臺北:聯經,1979)
唐文明〈何謂現代性?〉《哲學研究》2000年第8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2000.8)頁44-50。
陳秉貞〈蘇轍《歷代論》的歷史詮釋與意義建構〉《思辯集》卷6(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3年3月)頁147-166。
萅丞〈日據時期之中文書局〉(上)(下)《臺北文物》第3卷第2、3期(臺北:臺北文獻委員會,1954.8、12)
翁聖峰〈日據時期(1920~1932)臺灣的儒學與儒教──以《臺灣民報》為分析場域〉《臺灣文獻》第51卷第4期(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12)頁285-307。
蔡淵洯〈日據時期臺灣新文化運動中反傳統思想初探〉《思與言》第26卷第1
期(臺北:思與言雜誌社,1988),頁109-132。
賴子清〈古今臺灣詩文社(一)〉,《臺灣文獻》第10卷第3期(1959.9)。
劉遠智〈臺灣詩社的淵源與流衍〉,《臺北文獻》直字第59、60期合刊(1982.6)。
許成章〈由日據時期之文社徵文談到洪少陵先生〉《高市文獻》第2卷第1期
(1989.9)。
川路祥代〈1919年日本殖民地臺灣之「孔教論」〉《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1
(2001.12)頁1-32。
陳熙遠〈「宗教」──一個中國近代文化史上的關鍵詞〉,《新史學》第13卷4期(2002.12)
王中江〈二十世紀末「中國」的「儒學觀」──類型、範式及其方法〉,《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1卷3期(2001)
黃美娥〈日、臺間的漢文關係──殖民地時期臺灣古典詩歌知識論的重構與衍
異〉,《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2期(2006.11)
黃美娥〈二十世紀初期的「西洋」:《漢文臺灣日日新報》通俗小說中的文化地景、敘事倫理與知識想像〉《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5期(2009.2)
王順隆〈日治時期臺灣人「漢文教育」的時代意義〉,《臺灣風物》49卷4期
(1999.12)
韓華〈論民初孔教是否宗教之爭〉,《中州學刊》2005年11月,第6期,頁184。
黎建球〈儒家的王道思想:兼評杭亭頓《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哲學與文化》第30卷第5期(2003.5)
錢穆〈朱子通鑑綱目與袁樞通鑑紀事本末〉,《文藝復興月刊》第27期(1972.3.1)
李季樺〈當廖添丁碰到伊能嘉矩——臺灣生活感覺中「迷信氣氛」的考察〉《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臺北:樂學,2001)
李季樺〈台灣「常識」的考察——1920-1930年代初「迷信」的分析〉《台灣風物》第52卷第2期(2002.6)
郭正昭〈社會達爾文主義與晚清學會運動(1895-1911)──近代科學思潮社會衝擊研究之一〉《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1972.12)
陳培豐〈日治時期臺灣漢文脈的漂游與想像:帝國漢文、殖民地漢文、中國白
話文、臺灣話文〉《臺灣史研究》第15卷第4期(2008.12)
張世澤、張世強〈僧迦羅佛教民族主義與民粹民主對於斯里蘭卡族群衝突激化
的影響〉《問題與研究》第45卷第2期(2006.4)
張旭〈斯里蘭卡民族問題的起因和前景〉《歷史月刊》第200期(2004.9)
劉金順〈李普曼Public Opinion一書譯本的七個翻譯問題〉《國際關係學院學報》(中國北京,2005)第1期。
陸曉光〈漢詩人河上肇的文化抵抗──《資本論》日本譯介者的側面像〉《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9卷第5期(2007.9)。
鄭乃薇〈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的文學與人生〉《中外文學》第6卷第7期(1977.12)
邁涅克(Friedrich Meinecke)著、徐先堯譯:〈古典主義及先期浪漫主義和歷史主義的形成〉《新思潮》75期(1957.7)
陳家齊〈全意志的巨人:閱讀盧梭〉《史繹》30期(1995.5)
柳書琴〈反現代與反殖民論述的演繹:王白淵的泰戈爾論與甘地論〉《成大歷史學報》28號(2004.6)
艾丹〈中國現代文化史上的「泰戈爾熱」──五四學界對泰戈爾的譯介與研究
(1920-1924)〉《甘肅社會科學》2008年第1期。
蔡華齡、陳振綱〈自然與生活科技的結合〉《生活科技教育月刊》第40卷第6
期(2007.6)
詳崔詠雪〈翰墨春秋──臺灣早期書法的演變〉《典藏今藝術》134(2003.11)
劉紹唐主編:〈民國人物小傳.高魯〉《傳記文學》第51卷第6期(1987.12)
卓玫君〈日治時期臺灣戲劇現代性論述的萌芽──以1918-1920彰化崇文社戲劇改良徵文為例〉,《戲劇學刊》第4期(2006年7月)
中西美貴〈大正後期臺灣新知識分子的世界:「新民會」雜誌中戀愛結婚議題為主要分析場域〉《臺灣風物》第54卷第1期(2004.3)
張世瑛〈晚清上海西式公園出現後的社會反映〉《國史館學術集刊》第14期
(2007.12)
王幸華〈「貞」、「烈」、「節」、「賢」:臺灣方志中列女形象之探討與再思〉《中臺學報.人文社會卷》第14期(2003.5)
韓源濬〈中州大俠王天縱〉《洛陽文獻》第2期(1995.1),頁71-74。
陶希聖〈記王天縱:記憶中的人物之一〉《傳記文學》第3卷第5期(1963.11),頁11-12。
王藩庭〈呂四娘清宮復仇記〉《古今談》總134期新10期(1976.7)
余美玲〈鹿港詩人施梅樵詩歌探析〉《國文學誌》第8期(2004.6)
李嘉瑜〈殉國殉夫淚有痕──臺灣古典詩對殉節五妃的詮釋〉《成大中文學報》第14期(2006.6)
八、研討會論文
柯喬文〈日治前期漢文傳媒與現代性研究──臺灣文社與《臺灣文藝叢誌》〉《2005台中學研討會──文采風流論文集》(臺中:臺中市文化局,2005.12)
黃美娥〈跨界傳播、同文交混、民族想像:賴山陽在臺灣的接受史(1895-1945)〉,收錄於陳芳明主編《臺灣文學的東亞思考:臺灣文學藝術與東亞現代性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文建會,2007)
黃美娥〈從「詩歌」到「小說」:日治初期臺灣文學知識新秩序的生成〉《跨領域的臺灣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市: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
黃鶴仁〈李碩卿及其詩探討〉,《瀛社成立100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8年11月1-2日,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承辦,頁227-229。
施懿琳〈臺灣文社初探──以1919-1923的《臺灣文藝叢誌》為對象〉櫟社成立一百週年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國立臺灣文學館、國立文化資產保存中心籌備處主辦,2001.12.8-9。
薛建蓉〈烏托邦續衍──分析佩雁小說既其作之〈金魁星〉敘事、策略與續衍
目的〉《第五屆全國臺灣文學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臺中:靜宜大學,2008)。
薛建蓉〈現代性變奏:《臺灣文藝叢誌》一個文化剖面重構〉發表於靜宜大學主辦:第三屆中區臺灣文學研究生論文發表會,2007年6月8日。
翁聖峰〈日治時期臺灣孔教宗教辨──以臺灣文社及崇文社為論述中心〉發表於2008年5月23日「淡江大學第12屆社會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