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瑜庭
Chang,Yu-Ting
論文名稱: 日本與臺灣的漢學連結:明治時期《臺灣教育會雜誌》漢文報(1903-1911)研究
The Connection between Japanese and Taiwanese Sinology:A Study of Chinese Version of Taiwan Educational Association Magazine in Meiji Era(1903-1911)
指導教授: 藤井倫明
Michiaki Fuji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東亞學系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Studies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0
中文關鍵詞: 《臺灣教育會雜誌》日治時期漢學殖民論述文化傳播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67下載:3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本文以明治時期《臺灣教育會雜誌》漢文報內容為中心,探討「漢學」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透過共同文化素養的再現,不僅打破殖民與被殖民者之間的二元對立模式,也使知識得以跨界傳播。
    從有效傳播的角度而言,日治初期「漢文」在溝通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漢文報的出現使雜誌發行與會員的數量皆有所成長,雖然漢文報與日文報二者欄位的名稱沒有太大的差異,但實際上內容多不相同,顯示其讀者群有別。為了加強人民對殖民政府的認同,內容也可見臺灣人的作品,讓臺灣人參與傳播的過程。
    本文分從四個不同面向來說明文本當中呈現的日本與臺灣漢學的連結。首先從漢文學角度,因同處漢字文化圈的優勢,便以詩文聯繫雙方,因應作詩需要與娛樂性質刊登的「詩話」作品更在漢文報佔有相當的篇幅,當中亦有日人作品,為漢學界帶入來自日本的多元訊息。接著從教育與文化的角度出發,發現在輸入西方新學的同時,出現以儒學先行解釋說明的現象,漢學成為引進新知的媒介。再者,日本江戶時期的漢學與漢學家也透過連載的文章或轉引而進入臺灣讀者的知識版圖。此外,教育會雜誌也提供給當時有意復興儒學的人士一個發展的空間,透過漢文報的相關報導,可以得知當代日本漢學的延續及動態,日本漢文學社群的信息也在臺灣傳播,相關報導亦證明當時祭孔的活動持續不輟。
    透過研究發現日治初期「漢學」的包容性與多向發展性,其出現的場域不僅止於文本的論述,也同時顯現於社會、文學活動的實踐當中。證明了日治初期殖民者以「漢學」這一臺日共同享有的文化資產,作為新知吸收的催化劑以及連接雙方的橋樑。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01 第二節 研究目的……………………………………………………………0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06 第四節 文獻回顧……………………………………………………………08 第二章 以儒學為主軸的日本漢學與臺灣漢學 第一節 台灣漢學的起源與實踐:從鄭氏時期到日治的臺灣漢學…………14 1.臺灣的漢學發展歷程………………………………………………14 2.書房教育的內容……………………………………………………15 第二節 日本漢學的發展:江戶時期的日本漢學 …………………………17 1.江戶時期漢詩文的發展……………………………………………17 2.江戶時期儒學的發展………………………………………………18 3.日本漢學的獨特性…………………………………………………20 第三節 日本漢學的轉折:明治時期的日本漢學 …………………………22 1.明治時期漢詩文的發展……………………………………………22 2.明治時期儒學的發展 …………………………………………… 24 第四節 以「漢學」為臺灣與日本溝通的橋樑 ……………………………26 第三章 《臺灣教育會雜誌》漢文報的發行及內容 第一節 日治時期報刊雜誌的漢文報………………………………………29 第二節 《臺灣教育會雜誌》漢文報發行及其背景 ………………………31 1.《臺灣教育會雜誌》的發行背景 ……………………………………31 2. 漢文報的設置…………………………………………………………33 3. 《臺灣教育會雜誌》的發行量及其地區……………………………36 第三節《臺灣教育會雜誌》漢文報的內容 …………………………………40 1. 《臺灣教育會雜誌》日文報及漢文報欄位的異同…………………40 2. 《臺灣教育會雜誌》漢文報內容來源分析…………………………43 第四章 《臺灣教育會雜誌》漢文報中臺灣與日本的漢學連結 第一節 漢文學的實踐與傳播 ………………………………………………47 1.漢字與漢文的重要……………………………………………………47 (1)漢字的重要性……………………………………………………47 (2)漢文的實用性……………………………………………………50 2.漢詩文發表與文人交流………………………………………………51 3.詩的文學批評—詩話的產生…………………………………………55 (1)來自中國的詩話作品……………………………………………55 (2)來自本的漢文文學批評—《拙堂文話》………………………60 第二節 教育與文化脈絡中的漢學 1.教育歷史的記述………………………………………………………66 (1)中國教育歷史的再現…………………………………………65 (2)日本教育源流的記載…………………………………………70 (3)漢學傳統與臺灣教育…………………………………………72 2.新思潮下傳統漢學的維護…………………………………………76 3.藉由漢學的助力引進新觀念………………………………………81 (1)新式教育與傳統漢學…………………………………………82 (2)社會風俗的改易………………………………………………85 第三節 日本漢學的傳播與移植……………………………………………88 1.日本漢學歷史的說明…………………………………………………88 2.江戶時期日本漢學者引介……………………………………………92 (1)以傳記手法介紹江戶時期漢學者………………………………93 (2)日本漢學作品的傳播……………………………………………95 (3)以筆記形式介紹的日本漢學者…………………………………97 第四節 《臺灣教育會雜誌》顯示的臺日當代漢學動態及訊息…………107 1.當代日本漢學的延續及動態………………………………………107 (1)講經開筵 ……………………………………………………107 (2)漢文的活動與實踐--迴瀾文社 ……………………………108 2.漢學與祭祀:祭孔典禮的進行 ……………………………………110 (1)日本方面祭祀的報導 ………………………………………111 (2)臺灣方面祭祀的報導 ………………………………………113 第五章 結論 ……………………………………………………………………117 參考書目…………………………………………………………………………126 圖表目錄 圖1-1:中日臺三方文化影響關係圖……………………………………………… 4 表3-1:《臺灣教育會雜誌》發行地區與情形一覽表………………………………38 表3-2:《臺灣教育會雜誌》(1903-1911)日文與漢文報欄位名稱與內容… …41 表3-3:《臺灣教育會雜誌》(1903-1911)漢文報內容來源………………………44 表4-1:《臺灣教育會雜誌》(1903-1911)漢文報刊登中國文學批評作品一覽表 57 表4-2:《臺灣教育會雜誌》(1903-1911)刊登〈拙堂文話評〉卷期一覽表……60 表4-3:《臺灣教育會雜誌》(1903-1911)刊登〈支那教育史要〉卷期一覽表…67 表4-4:《臺灣教育會雜誌》(1903-1911)〈東海明珠〉出現人物一覽表…… 99 表4-5:《臺灣教育會雜誌》(1903-1911)〈東海明珠四〉人物與使用形容詞彙 一覽表……………………………………………………………………101 圖5-1:《臺灣教育會雜誌》(1903-1911)呈現日本與臺灣漢學連結示意圖……121 附表:《臺灣教育會雜誌》漢文中報記載日本漢學者之相關篇章一覽 125

    一、史料文獻及工具書
    (一)報紙、期刊
    1. 《臺灣教育》,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藏。
    2. 《臺灣教育會雜誌》,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藏。
    3. 《臺灣日日新報》,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藏。
    4.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藏。
    5. 《臺灣文藝叢誌》,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藏。
    (二)事典、辭典
    1. 子安宣邦監修,桂島宣弘等編,《日本思想史辭典》,東京:ぺりかん社,2001。
    2. 下中弘編,《日本史大事典》第5卷,東京:平凡社,1993。
    3. 下中邦彥,《アジア歷史事典》第7卷,東京:平凡社,1985。
    4. 日本歷史學會編,《明治維新人名辭典》,東京:吉川弘文館,1980。
    5. 巴克(Chris Barker)著,許夢芸譯,《文化硏究智典》,臺北:韋伯文化,2007。
    6. 臼井勝美、高村直助等,《日本近現代人名辭典》,東京:吉川弘文館,2001。
    7. 平原春好、寺崎昌男編,《教育小事典》,東京:學陽書房,1982。
    8. 湯本豪一,《図説明治人物事典》,東京:紀伊國屋書店,2000。
    9. 教育實成會編,《教育人名辭典》,東京:日本図書センタ-,1989。
    10. 教育思想史學會編,《教育思想事典》,東京:勁草書房,2000。
    11. 吳密察監修,《臺灣史小事典》,臺北:遠流出版,2000。
    12. 新村出編,《廣辭苑 第五版》,東京:岩波書店,1999。
    13. 楊碧川,《臺灣歷史辭典》,臺北:前衛出版,1997。
    (三)目錄、索引
    1. 中島利郎、宋子繪編,《台灣教育第124-497號(1912-1943)總目錄・著者索引》,臺北:南天書局,2001。
    2. 中島利郎編,《日據時期台灣文學雜誌總目.人名索引》,臺北:前衛,1995。
    3. 中島利郎編,《臺灣民報.臺灣新民報總合目錄》,東京:綠蔭書房,2000。
    4. 国立教育研究所教育史料センター編,《明治前期文部省刋行雑誌総目錄》,東京:国立教育研究所,1968。
    5. 吳文星、周婉窈等編著,《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與國民學校國語讀本.解說.總目次.索引》,臺北:南天書局,2003。
    6. 林慶彰編,《日據時期臺灣儒學參考文獻》,臺北:學生書局,2000。
    7. 林慶彰、連清吉、金培懿編,《日本儒學硏究書目》,臺北:學生書局,1998。
    8. 近代アジア教育史硏究会編,《近代日本のアジア教育認識.資料篇.附卷3:台湾の部明治後期教育雑誌所収中囯.韓囯.台湾関係記事》,東京:龍溪書舍,2004。
    (四)專書
    1. 小川貫道,《漢學者傳記及著述集覽》,臺北:成文出版社,1978 複刻版。
    2. 竹林貫一編,《漢學者傳記集成》,東京:關書院,1928。
    3. 伊藤仁斎著,三宅正彦編,《古学先生詩文集》,東京:ぺりかん社,1985。
    4. 貝原益軒著,井上忠編,《貝原益軒資料集》,東京:ぺりかん社,1989。
    5. 吳德功,《瑞桃齋文稿》,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6. 長澤孝三編,長澤規矩也監修,《漢文學者総覧》,東京:汲古書院,1979。
    7. 京都史蹟會編,《林羅山文集》,京都:京都史蹟會,1979。
    8. 原義胤編,武笠三校訂,《先哲像傳》,東京:有朋堂書店,1927複刻版。
    9. 原念齋編,小柳司氣太校訂,《先哲叢談》,東京:春陽堂,1936複刻版。
    10. 東條琴臺編,《先哲叢談 後編》,《近世文藝者傳記叢書》第一卷,東京:株式會社ゆまに書房株式會社,1988。
    11. 東條琴臺編,《先哲叢談 續編》,《近世文藝者傳記叢書》第一卷,東京:株式會社ゆまに書房株式會社,1988。
    12. 斯文會編,《日本漢學年表》,東京:大修館書店,1977。
    13. 臺灣教育會,《臺灣學事法規》,東京:帝國地方行政學會,1933年。
    14. 臺灣教育會,《臺灣教育沿革誌》,臺北:南天書局,1995複刻版。
    15. 臺灣總督府編,《揚文會策議》,臺北:臺灣總督府,1901。
    16. 臺灣總督府編,《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1916。
    17.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編,《台灣の教育》,臺北:臺灣總督府文教局,1930-1937。
    二、今人專書著作
    (一)中文專著
    1. 子安宣邦著,陳瑋芬譯,《東亞儒學批判與方法》,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
    2. 丸山眞男著,徐白、包滄瀾譯 ,《日本政治思想史硏究》臺北:台灣商務,1980。
    3. 卞崇道、王青主編,《明治哲學與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2005。
    4. 方孝謙,《殖民地臺灣的認同摸索:從善書到小說的敘事分析1895-1945》,臺北:巨流出版,2001。
    5. 王天濱,《臺灣報業史》,臺北:亞太圖書出版,2003。
    6. 王詩琅編撰,《日本殖民體制下的臺灣》,臺北:眾文出版,1980。
    7. 王詩琅,《臺灣人物表論》,高雄:德馨室出版,1979。
    8. 王家驊,《儒家思想與日本文化》,臺北:淑馨出版,1994。
    9. 生安鋒,《霍米巴巴 Homi K. Bhabha》,臺北:生智文化,2005。
    10. 矢內原忠雄著,林明德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出版,2004。
    11. 弗拉基米爾.雅可夫列維奇.普羅普(Propp Vladimir Iakovlevich)著,賈放譯,《故事形態學》,北京:中華書局,2006。
    12. 伊麗莎白.弗洛恩德(Elizabeth Freund)著,陳燕穀譯,《讀者反應與理論批評》,臺北:駱駝,1994。
    13. 町田三郎著,連清吉譯,《日本幕末以來之漢學家及其著述》,臺北:文史哲出版,1992。
    14. 町田三郎著,連清吉譯,《明治的漢學家》,臺北:學生書局,2002。
    15. 杜武志,《日治時期的殖民教育》,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7。
    16.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92。
    17. 李慶,《日本漢學史(第一部):起源和確立》,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2002。
    18. 李慶,《日本漢學史(第二部):成熟和迷途》,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2004。
    19. 李慶,《日本漢學史(第三部):轉折和發展》,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2004。
    20. 李焯然,《儒學傳統與思想變遷》,香港:香港教育圖書公司,2003。
    21. 李世偉,《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文津出版,1999。
    22. 李世偉,《臺灣佛教、儒教與民間信仰》,臺北:博揚文化出版,2008。
    23. 李園會,《日據時期臺灣教育史》,臺北:國立編譯館,2005。
    24. 汪知亭,《台灣教育史料新編》,臺北:商務印書館,1978。
    25. 林淑慧,《禮俗.記憶與啓蒙—臺灣文獻的文化論述及數位典藏》,臺北:學生書局, 2009。
    26. 林淑慧,《臺灣清治時期散文的文化軌跡》,臺北:學生書局,2007。
    27. 林慶彰,《近代中國知識份子在臺灣》,臺北:萬卷樓,2002。
    28. 林玉體,《臺灣教育史》,臺北:文景書局,2003。
    29. 林明德,《日本史》,臺北:三民書局,2005。
    30. 帕瑪(Richard E. Palmer)著,嚴平譯,《詮釋學》,臺北,桂冠,1992。
    31. 周平、齊偉先編,《質性硏究的越界:文化現象的分析》,嘉義:南華大學,2006。
    32.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允晨文化出版,2003。
    33. 岡田武彥著,《貝原益軒》,臺北:東大,1987。
    34. 辻本雅史著,張崑將、田世民譯,《日本德川時代的教育思想與媒體》,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
    35. 柏格(Berger, Arthur Asa)著,姚媛翻譯,《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敘事》,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
    36. 哈伯瑪斯(Habermas Jurgen)等著,洪漢鼎等編譯,《詮釋學經典文選》,臺北縣新店市:桂冠,2005。
    37. 派翠西亞.鶴見(E. Patricia Tsurumi)著,林正芳譯,《日治時期臺灣教育史》,宜蘭:仰山文教基金會,1999。
    38. 高明士,《東亞古代的政治與教育》,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
    39. 高明士,《東亞傳統教育與學禮學規》,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
    40. 高文漢,《日本近代漢文學》,銀川市:寧夏人民出版社,2005。
    41. 翁聖峰,《日據時期臺灣新舊文學論爭新探》,臺北:五南,2007。
    42. 馬驥伸,《雜誌》,臺北:允晨文化出版,1984。
    43. 許俊雅主編,《講座Formosa:臺灣古典文學評論合集》,臺北:萬卷樓,2004。
    44. 許佩賢,《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臺北:遠流出版,2005。
    45. 許政雄譯註,《日本儒學史概論》,臺北:文津,1993。
    46. 梅家玲編,《文化啟蒙與知識生產:跨領域的視野》,臺北:麥田,2006。
    47. 徐興慶,《東亞知識人對近代性的思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
    48. 徐興慶、陳明姿編,《東亞文化交流:空間疆界遷移》,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
    49. 張健,《詩話與詩評》,臺北:文津,2006。
    50. 張葆全,《詩話和詞話》,臺北:國文天地,1991。
    51. 張京媛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臺北:麥田出版,2007。
    52. 張寶三、楊儒賓編,《日本漢學研究初探》,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
    53. 張寶三、徐興慶編,《德川時代日本儒學史論集》,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
    54. 張崑將,《德川日本「忠」「孝」槪念的形成與發展:以兵學與陽明學為中心》,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2004。
    55. 張崑將,《德川日本儒學思想的特質:神道、徂徠學與陽明學》,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7。
    56. 張圍東,《走進日治臺灣時代:總督府圖書館》,臺北:臺灣古籍,2006。
    57. 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臺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臺北:播種者文化,2000。
    58. 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臺北:播種者文化,2004。
    59. 若林正丈著,臺灣史日文史料典籍硏讀會譯《臺灣抗日運動史硏究》,臺北:播種者文化,2007。
    60. 斯圖爾特‧霍爾編,徐亮、陸興華譯,《表徵—文化表象與意指實踐》,北京:商務,2003。
    61.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
    62. 黃俊傑,《東亞文化交流中的儒家經典與理念:互動、轉化與融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
    63.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 臺北:麥田出版,2004。
    64. 黃美娥,《古典臺灣:文學史.詩社.作家論》,臺北:國立編譯館,2007。
    65. 鹿野政直著,許佩賢譯,《日本近代思想》,臺北:五南出版,2008。
    66. 楊碧川,《後藤新平傳:台灣現代文化奠基者》,臺北:克寧出版,1994。
    67. 楊格(Young, Robert J.C.)著,周素鳳、陳巨擘譯,《後殖民主義:歷史的導引》,臺北:巨流,2006。
    68. 經典雜誌編著,《臺灣教育四百年》,臺北:經典雜誌社,2006。
    69. 塩澤実信著,施孝忠譯《日本雜誌百年巡禮:雜誌時代的興衰榮枯 1874-1990》,臺北:三思堂出版,1995。
    70. 連清吉,《日本江戶時代的考證學家及其學問》,臺北:學生書局,1998。
    71. 緒方惟精著,丁策譯,《日本漢文學史》,臺北:正中書局,1968。
    72.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上/下)》,臺北:學生書局,1900。
    73. 劉岳兵主編,《明治儒學與近代日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05。
    74. 劉岳兵,《日本近代儒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75. 劉岳兵,《中日近現代思想與儒學》,北京:三聯書店,2007。
    76. 鮑爾(Martin W. Bauer)、蓋斯克爾(George Gaskell)編著,羅世宏等合譯,《質性資料分析:文本、影像與聲音》,臺北:五南出版,2008。
    77. 陳秀武,《近代日本國家意識的形成》,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78. 陳來,《東亞儒學九論》,北京:三聯書店,2008。
    79. 陳培豐,《「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臺北:麥田出版,2006。
    80. 陳瑋芬,《近代日本漢學的「關鍵詞」研究:儒學及相關概念的嬗變》,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
    81. 陳昭瑛,《臺灣儒學:起源、發展與轉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8。
    82. 陳昭瑛,《臺灣與傳統文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
    83. 陳昭瑛,《儒家美學與經典詮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
    84. 潘朝陽,《臺灣儒學的傳統與現代》,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8。
    85. 潘乃德,《菊花與劍》,臺北:桂冠,1994。
    86. 錢婉約,《從漢學到中國學:近代日本的中國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
    87. 廖卓成,《敘事論集:傳記、故事與兒童文學》,臺北:大安,2000。
    88. 鄭樑生,《日本史:現代化的東方文明國家》,臺北:三民書局,2003。
    89. 鄭樑生,《中日關係史硏究論集》,臺北:文史哲,1990。
    90. 蕭水順,《從鍾嶸詩品到司空圖詩品》,臺北,文史哲,1993。
    91. 蔡毅,《日本漢詩論稿》,北京:中華書局,2007。
    92. 謝崇耀,《百年風華新視野:日治時期臺灣漢文學及文化論集》,臺南市:南市圖書館,2009。
    93. 薩梅爾.約翰遜(Sammye Johnson)、派特裡夏.普裡傑特爾(Patricia Prijatel)著,王海譯,《雜誌產業》,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2006。

    (二)日文專著
    1. 又吉盛清等編,《臺灣教育會雜誌》別卷,沖繩:ひるぎ社,1994-1996。
    2. 小熊英二,《「日本人」の境界―沖縄・アイヌ・台湾・朝鮮 植民地支配から復帰運動まで》,東京:新曜社,1998。
    3. 三浦叶,《明治漢文學史》,東京:汲古書院,1998。
    4. 川村肇,《在村知識人の儒学》,東京:思文閣,1996。
    5. 山田芳則,《幕末・明治期の儒学思想の変遷》,東京:思文閣,1998。
    6. 日本史教育硏究會編,《新版日本史史料》,東京:吉川弘文館,1996。
    7. 木戶若雄,《大正時代の教育ジヤ一ナリズム》,東京:玉川大學出版部,1985。
    8. 木戶若雄,《明治時代の教育ジヤ一ナリズム》,東京:大空社,1990。
    9. 木村泰夫,《本邦教育學說史》,東京:南光社,1934。
    10. 內山克巳、熊穀忠泰、增田史郎亮著,《近世日本教育文化史》,東京:學藝圖書,1991。
    11. 田中彰,《明治維新觀の硏究》,札幌:北海道大學圖書刊行會,1987。
    12. 加藤周一編,《日本近代思想大系11 言論とメディア》,東京:岩波書店,1990。
    13. 加藤徹,《漢文的素養》,東京:光文社,2006。
    14. 石川松太郎等著,《日本教育史》,東京:玉川大學出版,1987。
    15. 平原春好編,《世界と日本の道徳教育》,東京:日本図書センタ一,2006。
    16. 永井道雄編,《日本の教育思想》,東京:德間書店,1967。
    17. 永嶺重敏,《雑誌と読者の近代》,東京:日本エディタースクール出版,1997。
    18. 吉野秀公,《台灣教育史》,臺北:南天書局,1997年。
    19. 吉野作造編,《明治文化全集》,東京:日本評論社印行,1928-1929。
    20. 佐藤源治,《台灣教育の進展》,臺北:成文出版,1999。
    21. 貝塚茂樹編,《伊藤仁斎》,東京:中央公論社,,1996。
    22. 沖田行司,《日本近代教育の思想史硏究:囯際化思想系譜》,東京:学術出版会,2007。
    23. 東野治之,《遣唐使船:東アジアのなかで》,東京:朝日新聞社,1999。
    24. 杉本勳,《近世日本の学術:実学の展開を中心に》
    25. 尾形利雄《日本近世教育史の諸問題》,東京:校倉書房,1988。
    26. 尾形裕康,《日本教育通史硏究》,東京:早稻田大學出版,1986。
    27. 茂在寅男等著,《遣唐使硏究と史料》,東京:東海大学,1987。
    28. 深谷克己,《江戶時代》,東京:岩波書店,2005。
    29. 柴田廉,《台湾島民の民族心理学的硏究》,臺北:南天書局,1923。
    30. 柴田義松,斉藤利彥編,《教育史》,東京:學文社,2005。
    31. 源了圓,《德川思想小史》,東京:中央公論,1973。
    32. 福島政雄,《近世先哲の教育と思想》,東京:藤井書店,1944。
    33. 影山昇,《日本近代教育の步み:幕末維新期の教育の展開》,東京:學陽,1980。
    34. 駒込武,《植民地帝國日本の文化統合》,東京:岩波書店,1996。
    35. 齋藤希史,《漢文脈の近代》,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2005。
    36. 齋藤希史,《漢文脈と近代日本》東京:日本放送出版協會,2007。

    三、學位論文
    (一)碩士學位論文
    1. 李進添,《日治時期臺灣儒學代表人物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語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6。
    2. 李知灝,《吳德功「瑞桃齋詩話」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年。
    3. 江啟綸,《日治中晚期臺灣儒學的變異與發展以《孔教報》為分析對象(1936~1938)》,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4. 吳明純,《國策、機關誌與再現書寫--以《臺灣教育會雜誌》、《臺灣愛國婦人》、新建設》為例》,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5. 吳宗曄,《臺灣文藝叢誌(1919-1924)傳統與現代的過渡痕跡》,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6. 室屋麻梨子,〈《臺灣教育會雜誌》漢文報(1903-1927)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7. 賴秀峰,《日治時期台灣雜誌事業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72。
    8. 楊永彬,《台灣紳商與早期日本殖民政權的關係---1895年〜1905年》,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9. 蔡淵洯,《清代台灣的社會領導階層(1648-189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0。
    (二)博士學位論文
    1. 川路祥代,《殖民地文化統合與臺灣傳統儒學社會(1895-1919)》,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
    2. 李文卿,《共榮的想像:帝國日本與大東亞文學圈(1937-1945)》,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
    3. 李毓嵐,《世變與時變—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的肆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8。
    四、單篇論文
    (一)期刊論文
    1. 又吉盛清著、潘淑慧譯,〈臺灣教育會雜誌再版記及內容介紹(上)〉,《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3卷2期,1996年12月,頁67-88。
    2. 又吉盛清著、潘淑慧譯,〈臺灣教育會雜誌再版記及內容介紹(下)〉,《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3卷3期,1997年3月,頁76-90。
    3. 子安宣邦著,陳瑋芬譯,〈福澤諭吉《文明論之概略》精讀〉,《文化研究》5 ,2007年10月,頁208-235。
    4. 三浦叶著,尹德壽譯,〈明治年間日本漢學史之研究〉,《華學月報》6,1972年6月,頁27-39。
    5. 上裡賢一著,陳瑋芬譯,〈琉球對儒學的受容〉,《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3:1,2006年6月,頁3-25。
    6. 王順隆,〈日治時期台灣人「漢文教育」的時代意義〉,《台灣風物》第49巻4期,1999年12月,頁107-127。
    7. 田中正美著,林慶彰譯,〈近代日本漢學家(1)--那珂通世(1851-1908)〉,《國文天地》11:1=121,1995年6月,頁44-49。
    8. 宇野精一著,林慶彰譯,〈近代日本漢學家(8)--服部宇之吉(1867-1939)〉,《國文天地》11:8=128,1996年1月,頁17-23。
    9. 余金龍,〈日本漢文學概說〉,《龍陽學術研究集刊》2,2008年12月,頁9-41。
    10. 余金龍,〈森春濤與森槐南〉,《龍陽學術研究集刊》2,2008年12月,頁43-69。
    11. 余金龍,〈日本漢詩詩聖石川忠久與斯文會〉,《龍陽學術研究集刊》2,2008年12月,頁155-243。
    12. 林淑慧,〈臺灣古典散文與現代性的交會:以1920年代文協會員論述為核心〉,《臺灣史學雜誌》7,2009年12月,頁36-63。
    13. 林淑慧,〈儒教與風俗--施瓊芳、施士潔散文所呈現的文化面向〉,《東華漢學》8 ,2008年12月,頁141-173。
    14. 林淑慧,〈十九世紀臺灣在地文人資料庫的建構與應用〉,《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4:4 ,2008年10月,頁46-63。
    15. 林淑慧,〈世變下的書寫--吳德功散文之文化論述〉,《臺灣文學研究學報》4, 2007年4月,頁9-40。
    16. 林淑慧,〈臺灣清治末期古典散文發展與社會變遷(1874-1895)〉,《思辨集》7,2004年3月,頁99-118。
    17. 林淑妙,〈淺談清代「臥碑」的時代意義〉,《國文天地》18:9,1993年2月,頁7l-75。
    18. 周婉窈,〈實學教育、鄉土愛與國家認同-日治時期台灣公學校第三期「國語」教科書的分析〉,《台灣史研究》第4卷第2期,1999年6月,頁7-55。
    19. 狩野直禎著,林慶彰譯,近代日本漢學家(9)--狩野直喜(1868-1947),《國文天地》11:9=129,1996年2月,頁20-26。
    20. 施懿琳,〈由反抗到傾斜-日治時期彰化文人吳德功身分認同之分析〉,《中國學術年刊》第18期,1997年3月,頁317-344。
    21. 翁聖峰,〈評林慶彰《日據時期臺灣儒學參考文獻》--兼論續編《日據時期臺灣儒學參考文獻》的可行方向〉,《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1:1=41,1991年3月,頁169-186。
    22. 翁聖峰,〈論日據時期臺灣新舊文學之研究不宜偏廢〉,《臺灣文學觀察雜誌》8,1993年9月,頁3-27。
    23. 翁聖峰,〈一九三○年臺灣儒學、墨學論戰〉,《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年人文藝術類》19:1,1996年3月,頁1-21。
    24. 翁聖峰,〈日據時期(一九二0~一九三二)臺灣的儒學與儒教--以「臺灣民報」為分析場域〉,《臺灣文獻》51:4,2000年12月,頁285-307。
    25. 許銘全、嚴立模,〈日本漢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紀要〉,《漢學研究通訊》78期,2001年,頁90-95。
    26. 張圍東,〈日據時代台灣雜誌小史〉,《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刊》第7卷第2期,2001年6月,頁66-75。
    27. 張圍東,〈日據時代臺灣報紙小史〉,《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館館刊》,第5卷第3期,1999年3月,頁49-58。
    28. 馮祺婷,〈取經日本的「東遊記」--《臺灣教育會雜誌》(1903-1912)漢文版中的「文明」魅影〉,《臺灣文學評論》第9卷第3期,2009年7月,頁93-116。
    29. 黃美娥,〈日治時代臺灣詩社林立的社會考察〉,《臺灣風物》47:3,1997年9月,頁43-88。
    30. 黃美娥,〈對立與協力:日治時期臺灣新舊文學論戰中傳統文人的典律反省及文化思維〉,《臺灣文學學報》4,2003年8月,頁37-71。
    31. 黃美娥,〈日、臺間的漢文關係--殖民地時期臺灣古典詩歌知識論的重構與衍異〉,《臺灣文學研究集刊》2,2006年11月,頁1-32。
    32. 黃美娥,〈久保天隨與臺灣漢詩壇〉,《臺灣學研究》7 ,2009年6月,頁1-27。
    33. 黃美娥,〈「文體」與「國體」--日本文學在日治時期臺灣漢語文言小說中的跨界行旅、文化翻譯與書寫錯置〉,《漢學研究》28:2=61 ,2010年6月,頁363-396。
    34. 莊萬壽,〈臺灣的大學漢文教育〉,《臺灣教育》第550期,1996年10月,頁45。
    35. 連清吉,〈日本漢學的特徵〉,《中國書目季刊》26:3,1992年12月,頁30-35。
    36. 游勝冠,〈同文關係中的臺灣漢學及其文化政治意涵——論日治時期漢文人對其文化資本「漢學」的挪用與嫁接〉,《臺灣文學研究學報》8期,臺北,2009,頁275-306。
    37. 賴振南,〈日本漢學研究的歷史背景概述〉,《漢學研究通訊》25:1=97,2006年2月,頁21-32。
    38. 陳培豐,〈重新解析殖民地臺灣的國語「同化」教育政策--以日本的近代思想史為座標〉,《臺灣史研究》7:2,2001年6月,頁1-49。
    39. 陳培豐,〈殖民地臺灣國語「同化」教育的誕生--伊澤修二關於教化、文明與國體的思考〉,《新史學》12:1,2001年3月,頁115-155。
    40. 陳培豐,〈日本統治下臺灣國語「同化」政策的特異性--以歐美統治下的「同化」政策和日本的近代史為座標〉,《臺灣教育史研究會通訊》12,2000年12月,頁2-10。
    41. 陳培豐,〈日治時期臺灣漢文脈的漂遊與想像:帝國漢文、殖民地漢文、中國白話文、臺灣話文〉,《臺灣史研究》15卷4期,2008,頁31-86。
    42. 陳瑋芬,〈由「東洋」到「東亞」,從「儒教」到「儒學」:以近代日本為鏡鑑談「東亞儒學」〉,《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1卷1期,2004,頁201-232。
    43. 陳瑋芬,〈近代日本漢學的庶民性特徵--漢學私塾、漢學社群與民間祭孔活動〉,《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4,2004年12月,頁251-286。
    44. 陳瑋芬,〈井上哲次郎對「忠孝」的義理新詮--關於「敕語衍義」的考察〉,《清華學報》33:2,2003年12月,頁399-437。
    45. 謝崇耀,〈論日治時期臺灣漢詩組織之建構與作用〉,《臺灣風物》58:3,2008年9月,頁91-134。
    46. 謝崇耀,〈日治初期新舊學之爭的歷史考察與時代意義〉,《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4,2008年3月,頁199-229。
    (二)研討會論文集
    1. 中央硏究院臺灣史硏究所籌備處主編,《國科會臺灣史專題硏究計畫成果發表硏討會會議論文》,臺北:中央硏究院臺灣史硏究所籌備處,2001。
    2.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學論文集》,臺北:文津,2003。
    3.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編,《域外漢文小說國際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 1999。
    4. 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編,《館藏與台灣史研究論文發表研討會彙編》,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1994。
    5. 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系、語言與文學硏究中心主編,《外遇中國:中國域外漢文小說國際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學生,2001。
    6. 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臺灣儒學硏究國際學術硏討會論文集》,台南:台南市文化中心,1997。
    7. 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主編,《跨領域的台灣文學硏究學術硏討會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6。
    五、網路資源
    1. 日本論文期刊資料庫CiNii
    http://ci.nii.ac.jp/ja
    2. 日治時期統計資料庫
    http://tcsd.lib.ntu.edu.tw/main_search.php
    3. 日本近代文學館
    http://yagi.jkn21.com/about/feature.html
    4. 行政院國科會人文處日語研究資源建置計畫
    http://jpndbs.lib.ntu.edu.tw/DB/search.jsp
    5. 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日治時期期刊檢索系統
    http://stfj.nt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
    6. 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日治時期書籍檢索系統
    http://stfb.nt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
    7. 臺灣人物誌資料庫
    http://news8080.ncl.edu.tw/whos2app/start.htm
    8.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
    http://twhan.lib.pu.edu.tw/twhannew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