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邱乙芳 Chiou, Yi-Fang |
---|---|
論文名稱: |
清中葉湘潭郭氏家族女性詩作研究 Poetry of Female Poets of the Kuos in Xiang-Tan in Mid Qing Dynasty |
指導教授: |
林宜蓉
Lin, Yi-Ro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7 |
畢業學年度: | 10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0 |
中文關鍵詞: | 《湘潭郭氏閨秀集》 、女性詩作 、家族文學 、郭步韞 、郭潤玉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301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64 下載:2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湖南湘潭郭氏為著名閨秀文學家族,郭氏雅閨一門風秀是以郭步韞為開端的四代閨秀文風。她們活躍於乾隆至道光年間,以非凡的詩歌創作,在湖湘閨秀文學中頗富盛名。由郭潤玉編撰《湘潭郭氏閨秀集》,收錄郭氏一家四代七位閨秀作品,在各詩集序言,略述郭氏閨秀性格及詩風,表達出強烈的家族文風。本論文以「清中葉湘潭郭氏家族女性詩作研究」為題,共分五章論述。
第一章:緒論,旨在說明本論文研究動機、前人研究回顧,確定主要核心文獻版本、研究方法及論述進程。
第二章:《湘潭郭氏閨秀集》成書緣由與各閨秀之生平論述為重點。先以清中葉時期湘潭之地理位置、教育文化與家族書寫來敘述詩集成書背景,再依郭氏家族輩份依序論述七位閨秀。
第三章:《湘潭郭氏閨秀集》中的物我交織,本章分別以「詠物」與「詠古」二個主題來探討。其中詠物詩作中,以「詠梅」之詩作數量為最多,透過詩作整理出詠梅詩中所呈現之個人與家族對「梅」的意象,接著進一步探討詠梅詩與家族閨秀們同吟唱和時梅之旨意。另詠古詩作中,郭氏女才以女性的角度來觀看女性,以女性視域來詮釋詩作中詠古女子,更激盪出男性視角之外不同的視域角度與火花。
第四章:《湘潭郭氏閨秀集》情感詩作探析,將以「情感」為主題發想,依郭氏閨秀情感詩作,可歸分為「親情」、「愛情」、「友情」三項類別,本章將依三項情感類別來做為探討郭氏詩人的情感寄託與人際交誼往來互動。
第五章:「結論」,歸納研究發現與未來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一、古籍(依朝代先後排列)
〔周〕左丘明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李學勤主編:《春秋左傳正義》,臺北市:臺灣古籍,2001年。
〔漢〕司馬遷:《史記》,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漢〕劉向:《列女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編輯,臺北市:臺灣師大出版中心,2012年。
〔漢〕范曄:《後漢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注釋》,周振甫注,臺北市:里仁書局,1994年。
〔南朝梁〕蕭統編:《昭明文選》,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55年。
〔唐〕房玄齡:《晉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唐〕魏徵:《隋書》,北京市:中華書局出版,1973年。
〔唐〕柳宗元:《龍城錄》,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李昉:《太平廣記》,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馮夢龍撰、〔清〕蔡元放編評、李肖勝校點:《東周列國志》,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
〔清〕胡孝思:《本朝名媛詩鈔》,清乾隆31(1765),凌雲閣刻本。
〔清〕黃婉璚撰:《茶香閣遺草》二卷,清道光10年(1830)刻本。
〔清〕惲珠:《國朝閨秀正始集》,清道光11年(1831),紅香館刊本。
〔清〕惲珠:《國朝閨秀正始續集》十卷,清道光16年(1836),紅香館刊本。
〔清〕郭潤玉輯:《湘潭郭氏閨秀集》二卷,清道光17年(1837)遺藁遺草道光19(1839)年刊本。
〔清〕鄧顯鶴編:《沅湘耆舊集》二百卷,道光23年(1843)新化鄧氏南村草堂刊本。
〔清〕鄧顯鶴編:《沅湘耆舊集》二百卷,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據上海圖書館藏清道光23年(1843)鄧氏南邨艸草堂刻本影印,1995年。
〔清〕蔡殿齊輯:《國朝閨閣詩鈔》二十卷,清道光24年(1844)刻本。
〔清〕李星沅著、王繼平校點:《李星沅集》,長沙市:岳麓書社,依據同治四年(1865)芋香山館刻本《李文恭公遺集》校勘, 2013年。
〔清〕李星池:《澹香閣詩鈔》,清光緖四年(1878)刻本。
〔清〕沈善寶撰:《名媛詩話》,清光緒五年(1879)鴻雪樓刻巾箱本。
〔清〕卞寶第、李瀚章等修、〔清〕郭嵩燾、曾國荃等纂:《湖南通志》,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商務印書館1934年影印清光緒11年(1885)刻本影印, 1997年。
〔清〕陳嘉榆等修,王闓運等纂:《湘潭縣志》,臺北市:成文出版社,據清光緒十五年(1889)刊本影印,1970年。
〔清〕陳芸:《小黛軒論詩》上卷,清宣統3年(1911)刻本。
〔清〕陳芸:《陳孝女遺集》,清宣統三年(1911)刻本。
〔清〕單士釐輯:《閨秀正始再續集》,民國元年(1911)活字印本。
〔清〕徐世昌輯:《晚晴簃詩匯》,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據民國十八年(1929)退耕堂刻本影印
〔清〕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北京市:中華書局出版,1942年。
〔清〕陳惟崧:《婦人集》,收錄嚴一萍輯選:《百部叢書集成》,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69年。
〔清〕張維屏輯:《國朝詩人徵略》,臺北市:明文書局,1985年。
〔清]施淑儀:《清代閨閣詩人徵略》,上海市:上海書店出版,1987年。
〔清〕雷瑨:《閨秀詩話》,臺北市:新文豐出版,1989年。
〔清〕錢謙益撰集、許逸民、林淑敏點校:《列朝詩集》,北京市:中華書局出版,2007年。
〔清〕黃秩模編,付瓊校補:《國朝閨秀詩柳絮集校補》,北京市: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
二、近人論著
(一)專書(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王力:《永恆的眷戀 : 悼祭文學的主題史研究》,上海市:學林出版社,1999年。
王力堅:《清代才媛文學之文化考察》,臺北市:文津出版社,2008年。
王更生:《文心雕龍讀本》上、下篇,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2004年。
王勇、唐俐著:《湖南歷代文化世家.四十卷》乙編,長沙市: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
王國宇主編:《湖南女傑傳略》乙編,長沙市: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
王凱旋、李洪權編著:《明清生活掠影》,瀋陽:瀋陽出版社,2001年。
西慧玲:《西方女性主義與中國女作家批評》,上海市: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年。
衣若蘭:《三姑六婆─明代女性與社會的探索》,臺北市:稻鄉出版社,2002年。
貝京校點:《湖南女士詩鈔》甲編,長沙市: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
李治亭主編:《清史上、下冊》,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李清筠:《時空情境中的自我影像:以阮籍、陸機、陶淵明為例》,臺北市:文津出版社,2000年。
李國彤:《女子之不朽──明清時期的女教觀念》,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
林師宜蓉:《舟舫、療疾與救國想像──明清易代文人文化新探》,臺北市:萬卷樓,2014年。
林麗月:《奢儉.本末.出處──明清社會的秩序心態》,臺北市:新文豐出版,2014年。
周宗盛:《中國才女》,臺北市:水牛出版社,1992年。
周蕾:《婦女與中戰現代性:東西方之間閱讀記》,臺北市:麥田,1995年。
范宜如、朱書萱:《風雅淵源──文人生活的美學》,臺北市:臺灣書店出版社,1998年。
知緣村:《聞香識玉──中國古代閨房脂粉文化演變》,上海市:上海三聯書店,2008年。
胡文楷:《歷代婦女著作考》,臺北市:鼎文書局,1973年。
胡曉真:《世變與維新──晚明與晚晴的文學藝術》,臺北市: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2001年。
胡曉真:《才女徹夜未眠──近代中國女性敘事文學的興起》,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柏棣主編:《西方女性主義文學理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洪淑苓等合著:《古典文學與性別研究》,臺北市:里仁書局,1997年。
段繼紅:《清代閨閣文學研究》,天津市:南開大學出版社,2007年。
徐雁平:《清代文學世家姻親譜系》,南京市:鳳凰出版茉,2010年。
孫康宜:《古典與現代的女性闡釋》,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年。
孫康宜:《耶魯.性別與文化》,臺北市:爾雅,2000年。
孫康宜:《文學的聲音》,臺北市:三民書局,2001年。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中國女性書寫》,臺北市:學生書局,1999年。
梁乙真:《清代婦女文學史》,上海市:中華書局,1932年。
康正果:《風騷與豔情──中國古典詩詞的女性研究》,臺北市:雲龍出版,1991年。
許鋼:《詠史詩與中國泛歷史主義》,臺北市:水牛圖書出版社,1997年。
張小虹編:《性/別研究讀本》,臺北市:麥田出版社,1998年。
張宏生、張雁編:《古代女詩人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張宏生主編:《明清文學與性別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
張岩冰:《女權主義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
張京媛主編:《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張春興:《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出版社,1997年。
張高評:《宋詩之新變與代雄》,臺北市:洪葉文化事業,1995年。
張高評:《王昭君形象之轉化與創新──史傳、小說、詩歌、雜劇之流變》,臺北市:里仁書局,2011年。
張健:《清代詩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張曉梅:《男子作閨音──中國古典文學中的男扮女裝現象研究》,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08年。
張潤靜:《唐代詠史懷古詩研究》,上海市:上海三聯書店,2009年。
張鐵君:《孔子之道與梅花精神》,臺北市:九鼎出版社,1982年。
郭松義:《倫理與生活──清代的婚姻關係》,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0年。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臺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陳書良主編:《湖南文學史》,長沙市: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
湘潭市地方志編纂辦公室:《湘潭修志有關史料彙編(之一)──清末.民國時期》,湘潭市:湘潭市地方志编纂辦公室編印,1987年。
尋霖、劉志盛:《湖南刻書史略》,長沙市:岳麓書社,2013年。
黃雅莉:《詩心的尋索》,臺北市:文津出版社,2002年。
黃慶萱:《修辭學》,臺北市:三民書局,1997年。
黃儀冠:《晚明至盛清女性題畫詩研究──以閱讀社群及其自我呈現為主》,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年。
傅角今:《湖南地理志》,武昌:武昌亞新地學社,1933年。
雍家聲、張作奇主編:《天下隱山》,北京市:中國文史出版社,2010年。
聖燁:《嘉慶皇帝私密檔案全揭秘》,新北市:瑞昇文化,2006年。
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臺北市:桂冠圖書,1989年。
廖承良、毛炳漢合著:《湖南文學史.古代卷》,長沙市: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蔡玫姿:《從性別觀點閱讀類型文學》,高雄市:巨流圖書,2009年。
蔡宗陽:《文心雕龍探賾》,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2001年。
蔡英俊:《語言與意義》,武漢市: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鄧洪波:《湖南書院史稿》,長沙市:湖南教育出版社,2013年。
鄧顯鶴編、歐陽楠校點:《沅湘耆舊集》卷139,湖湘文庫編輯出版委員會: 嶽麓書社,2007年。
簡政珍:《語言與文學空間》,臺北市:漢光文化出版社,1989年。
劉詠聰:《女性與歷史──中國傳統觀念新探》,臺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劉詠聰:《德才色權──論中國古代女性》,臺北市:麥田出版社,1998年。
劉詠聰主編:《性別視野中的中國歷史新貌》,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
劉芳如、張華芝編輯:《群芳譜──女性的形象與才藝》(Blossoming Through the Ages:Woman in Chiness Aart and Culture From the Museum Collection),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2003年。
鞏本棟:《唱和詩詞研究──以唐宋為中心》,北京市:中華書局,2013年。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市:麥田出版,2005年。
歐純純:《陸游與楊萬里詠梅詩比較研究》,臺南市:漢風出版社,2006年。
鮑家麟主編.吳燕娜編著:《中國婦女與文學論集》,臺北市:稻鄉出版社,2001年。
賴慶芳:《南宋詠梅詞研究》,臺北市:臺灣學生,2003年。
鍾慧玲主編:《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臺北市:里仁書局,1997年。
鍾慧玲:《清代女詩人研究》,臺北市:里仁書局,2000年。
謝无量:《中國婦女文學史》,上海市:中華書局,1916年。
蕭馳:《中國抒情傳統》,臺北市:允晨文化,1999年。
蕭翠霞:《南宋四大家詠花詩研究》,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4年。
羅曼.英加登:《對文學的藝術作品的認識》,陳燕谷譯,北京市:中國文聯出版社,1988年。
羅時進:《地域.家族.文學──清代江南詩文研究》,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2010年。
譚正璧:《中國女性文學史》,上海市:光明書局,1935年。
蘇珊.朗格(Susan.k.Langer)著,劉大基、傅志強、周發祥譯:《情感與形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
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臺北市:女書文化出版社,1997年。
(二)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王細芝:〈清代閨秀文學繁榮之緣由〉,《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二十一卷.第二期,2006年。
方秀潔:〈性別視野中中國文學史的困擾與進展——謹以此文紀念鐘慧玲教授(1950~2010)〉,《性別視野中的中國史新貌》,2012年,頁80-86。
田競:〈李星沅詩作中的夫妻情誼〉,《湖南城市學院學報》,第三十六卷.第三期,2015年,頁91-93。
白靜生:〈《史記》中的女性形象〉,《河北師院學報》(哲社版)第三期,1982年,頁63-68。
衣若蘭:〈《後漢書》的書寫女性:兼論傳統中國女性史之建構〉,《暨大學報》,2000年,頁17-42。
衣若蘭:〈最近台灣地區明清婦女史研究學位論文評介〉,《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六期,1998年,頁175-187。
李百容:〈從「群體意識」與「個體意識」論文學史「詩言志」與「詩緣情」之對舉關係──以明代格調、性靈詩學分流起點為論證核心〉,《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學報》,第二卷.第一期,2009年,頁3-30。
李國彤:〈明清之際的婦女解放思想綜述〉,《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三期,1995年,頁143-161。
李惠儀:〈性別與清初歷史記憶──從揚州女子談起〉,《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2010年,頁289-344。
李惠儀:〈女英雄的想像與歷史記憶〉,《嶺南學報》,2015年,頁85-108。
林麗月:〈從《杜騙新書》看晚明婦女生活的側面〉,《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三期,1995年,頁3-20。
林麗月:〈孝道與婦道:明代孝婦的文化史考察〉,《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六期,1998年,頁1-29。
林麗月:〈歷史人物的研究方法及其運用〉,《史政學術講演專輯(五)》,2002年,頁67-80。
林麗月:〈從性別發現傳統:明代婦女史研究的反思〉,《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十三期,2005年,頁1-26。
胡曉真:〈最近西方漢學界婦女文學史研究之評介〉,《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二期,1994年,頁271-289。
胡曉真:〈藝文生命與身體政治:清代婦女文學史研究趨勢與展望〉,《近代婦女史研究》第十三期,2005年,頁27-63。
段繼紅、高劍華:〈清代才女結社拜師風氣及女性意識的覺醒〉,《天津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總第一百九十八期.第三期,2008年,頁35-38。
高彥頤(Dorothy Ko):〈「空間」與「家」──論明末清初婦女的生活空間〉,《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三期,1995年,頁21-50。
降大任:〈古代詠史詩初探〉,《晉陽學刊》第五期,1983年,頁30-35。
唐紅衛、譚麗霞:〈論郭潤玉詩歌的思想內容〉,《文學生活.文藝理論》第十一期,2015年,頁4-4、7。
唐紅衛、譚麗霞:〈論郭潤玉詩歌的藝術特色〉,《小作家選刊.學術論壇》第二十九期,2015年,頁248-248。
孫康宜:《老領域中的新視野──西方性別理論在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的探索和突破》,《明清文學與性別研究》,2000年,頁957-970。
馬鳳蘭:〈獨特女性的生命體驗和生命價值追求〉,《青海師專學報》第二期,2008年,頁 18-22。
連文萍:〈詩史可有女性的位置?──以兩部明代詩話為論述中心〉,《漢學研究》,第十七卷.第一期,1999年,頁177-200。
康正果:〈重新認識明清才女〉,《中外文學》第二十二卷.第六期,1993年,頁121-131。
許麗芳:〈性別與書寫之錯置與超越──以女才子書與再生緣作者自序為中心之分析〉,《國文學誌》第五期,2001年,頁209-246。
郭蓁:〈論清代女詩人生成的文化環境〉,《山東社會科學》第八期,2008年,頁61-64。
郭蓁:〈清代女性詩人群的總體特徵──以清初至道咸詩壇為中心〉,《齊魯學刊》第二百零六期.第五期,2008年,頁122-124。
張宏生:《才名焦慮與性別意識──從沈善寶看明清女詩人的文學活動》,《明清文學與性別研究》,2000年,頁823-845。
陶金鴻:〈梅的象徵與寫梅的歷史〉,《新美術》第二期,2009年,頁79-82。
黃永武:〈千年寒氣萬年雪,鍊得梅花是國花:梅花精神的歷史淵源〉,《中國文化月刊》第二十七期,1982年,頁84-88。
程杰:〈從魏晉到南宋──文學對梅花美的抉發與演繹〉,《淮陰師範學院學報》第二十三卷,2001年,頁753-758。
彭婉蕙:〈從《名媛詩話》論沈善寶之「家國關懷」與「閨閣情懷」〉,《國立暨南大學中極學刊》第五輯,2005年,頁43-61。
游鑑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四期,1996年,頁297-319。
榮斌:〈一代詠梅成正聲──論宋代詠梅詩詞創作熱〉,《東嶽論叢》第二十四卷.第一期,2003年,頁113-117。
蔡瑜:〈從對話功能論唐代女性詩作的書寫特質〉,《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9年,頁81-126。
劉再華、蔡慧清:〈郭步韞與郭氏閨秀詩人〉,《湘潭師範學院學報》第五期,2001年,頁61-64。
戴麗珠:〈清代婦女題畫詩〉,《靜宜人文學報》第三期,1991年,頁45-69。
鍾慧玲:〈清代女詩人寫作態度及其文學理論〉,《東海中文學報》第三期,1982年,頁147-168。
蕭嫣嫣:〈我書故我在──論西蘇的陰性書寫〉,《中外文學》第二十四卷.第十一期,1996年,頁56-68。
顏崑陽:〈淺談宋詞中三個梅花意象──美人姿態、隱者風標、貞士情操〉,《明道文藝》六十四期,1981年,頁90-97。
譚德紅:〈略論清代深閨制度下的女性創作〉,《棗莊學院學報》第二十三卷.第四期,2006年,頁9-11。
(三)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王怡云:《女性作為作者──從詩歌史的角度重看清代女詩人》,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4年。
衣若蘭:《史學與性別──《明史.列女傳》與明代女性史之建構》,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
吳家茜:《高啟梅花詩探微──兼論歷代梅花詩之發展》,高雄市:中山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林小涵:《吳中女詩人的詩情與詩學──清溪吟社研究》,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林妤秦:《駱綺蘭及其作品研究》,臺中市: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林容榆:《袁枚隨園詩話中的女性群像研究》,臺中市: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邱芸怡:《清才自撰蕉園史──清初閨秀、結社與性別書寫》,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施幸汝:《隨園女弟子研究──清代女詩人群體的初步探討》,新北市:淡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4年。
胡慧南:《沈宜修及《鸝吹》詩研究》,臺中市: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陳聖萌:《唐人詠花詩研究──以全唐詩為範圍》,臺北市: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年。
彭貴琳:《席佩蘭《長真閣集》研究》,臺中市: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黃郁晴:《晚明吳中地區名門女詩人研究》,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曾少儀:《王端淑《名媛詩緯》研究》,臺北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簡誌宏:《孫雲鳳及其《湘筠館遺稾》研究》,臺中市: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三、網路資料(依字首筆畫排列)
中西曆對照查詢系統(明代以降),網址:http://140.112.30.230/datemap/index.php。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網址:http://big5.oversea.cnki.net/kns55/。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網址:http:// http://cnki.sris.com.tw/kns55/brief/result.aspx?dbPrefix=CDFD。
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網址:http://tr.oversea.cnki.net/kns55/brief/result.aspx?dbPrefix=CMFD。
明清婦女著作線上資料庫,網址:http://digital.library.mcgill.ca/mingqing/chinese/。
郭力宜博客,網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81f47d0106fe3r.html(檢索日期:2016年11月13日)。
湘潭作家網,網址:http://www.xtzuojia.com/user/spacelist.asp。
趙志超《清代湘潭郭氏詩人作品選編.序》,由現任湘潭市委副秘書長趙璿於2013年8月2日發表於網路,網址:http://www.hxtt.com/forum/readpost.jsp?postStyle=3&host=3&forumID=8006&postID=8(檢索日期:2016年11月13日)。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網址:https://ndltd.ncl.edu.tw。
臺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網址:http://readopac3.ncl.edu.tw/nclJournal/index.jsp?l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