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戴孟錚
Tai, Meng-Cheng
論文名稱: 前進中國:臺灣電視編劇的文化勞動與跨國工作認同(2000-2015年)
指導教授: 胡綺珍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8
中文關鍵詞: 文化勞動跨國工作認同電視編劇新國際的文化勞動分工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510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5下載:1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認為一部成功的電視戲劇,莫過於有好的劇本,不論原創或改編,都來自「編劇」的巧思,因此創作故事、發想創意的編劇是產製一部戲劇的關鍵人物。本研究整理發現,在臺灣,編劇會因戲劇的高收視率而曝光於螢光幕前,有的編劇因此出名,但之後隨著戲劇的下檔,編劇也被人漸漸遺忘。
    但近年來國內不景氣連帶影響電視劇的產製減少,許多人才紛紛轉向去大陸發展,編劇也不例外。本研究以遊走於兩岸間的電視編劇為對象,探討是什麼樣的拉力吸引國內的人才飄洋過海呢?國內的電視編劇如何能進入中國電視劇市場?在大陸工作又是怎樣的勞動模式呢?臺灣與中國間影視文化的工作環境不完全相同,編劇如何生存?藉由深度訪談法、跨國工作認同及文化勞動等概念為基礎架構,探究國內目前電視編劇的勞動狀態與跨國工作之情形。
    根據受訪者回答,研究發現分為至中國工作的拉力、編劇的勞動及臺灣編劇的跨國工作認同、自主性三部份進行分析。「酬勞」是編劇前往中國工作的主因,另外,新手與資深編劇在中國的勞動情況也有所不同,象徵資本越高的編劇,具有較多的選擇空間。
    研究結果部分,在中國工作雖可獲得較高的薪資及待遇,但相對地,劇本的自主性較低、中國政府的黑手無所不在;臺灣戲劇缺乏大製作,編劇能得到的酬勞也不高,但在題材的創作上,想像的空間較大,意識形態上較為自主。其實可以反向去思考,不一定非走大成本、大製作的戲劇才是所謂的「好電視劇」,有的時候精緻小品,一樣也能打動觀眾,創造自身價值,或許這該是臺灣戲劇困境現階段所該思考的課題。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兩岸影視產業發展與臺灣編劇之關係 4 壹、臺灣電視劇產業發展-臺灣電視編劇的歷史演化 5 貳、中國電視劇產業歷程 13 參、影視人員赴中國與兩岸合拍劇之發展 18 第三節、 研究問題 23 第四節、 研究流程 2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5 第一節、 彈性的市場與勞動 25 第二節、 文化工作者的勞動狀態 27 第三節、 全球化、跨國認同與生存 3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8 第一節、 深度訪談法 38 第二節、 訪談對象 39 第四章、 研究發現 43 第一節、 臺灣編劇至中國工作的拉力 43 壹、 酬勞較臺灣佳 43 貳、 全球勞動分工的生產模式:跨國連結具聲望與新手編劇 46 參、 受惠於新科技 49 肆、 兩岸對待編劇的差異 50 第二節、 編劇的勞動情形 57 壹、 新手V.S.資深編劇在中國的差異 58 貳、 與製作方的關係 62 參、 整體臺灣編劇人才西進的發展困境 64 第三節、 臺灣編劇的跨國工作認同及自主性 69 壹、 意識形態差異 69 貳、 對於接地氣的處理 71 參、 受限的內容創作 74 第五章、 研究結論 82 第一節、 2000年後臺灣編劇人才至中國的流動狀態 82 壹、 根留臺灣 83 貳、 創作好的故事 84 參、 編劇的跨國工作認同 86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87 壹、 研究時間限制 87 貳、 研究訪談者限制 87 參考書目 88 附錄1 103 附錄2 108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王唯(2008)。〈人物春秋/追憶姜龍昭〉,《文訊雜誌》。

    王思閔(2012)。《臺灣非典型勞動制度之研究─德國及日本經驗之啟示》。臺灣
    大學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秀惠(2008)。《跨國移動的困境 : 美國華日兩族的族群關係,1885-1937》。臺
    北:台灣學生書局。

    方怡潔(2003)。《地景、風水與儒商文化:雲南和順僑鄉的民間文化與國家象徵
    實踐》。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田易蓮(2001)。《兩岸電視劇由抗爭到交流的歷史社會分析》。輔仁大學大眾傳
    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尹鴻(2001)。〈意義、生產與消費─當代中國電視劇的政治經濟學分析〉,《現代
    傳播》,4:1-7。

    任凱、王佳煌譯(2005)。《質性研究法─社會情境的觀察與分析》,台北:學富。
    (原作者:John Lofland and Lyn H. Lofland .[1995].)

    仲呈祥、陳友軍(2010)。《中國電視劇歷史教程》。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仲曉玲、徐子超譯(2003)。《文化創意產業—以契約達成藝術與商業得媒合》,
    台北:典藏藝術家庭。(原著Richard Caves. [2000].Creative Industry: Contract between art and commercial. )

    肖凭、張文藝(2010)。〈電視產業生態環境的創新機制研究─以「電視湘軍」為
    例〉,《湖南宮樣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十卷2期:32-33。

    呙娜(2008)。《我國電視劇產業鏈結構及整合研究》。湖南大學應用經濟系碩士
    論文。

    汪子錫(1995)。《由本土、區域到華人傳播圈:台灣電視劇產銷的政經分析》。
    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天鐸(2002)。〈全球化風潮下台灣傳播產業的困境與調整〉,中華民國視覺傳
    播藝術學會與崑山科技大學公共傳播學系數位與類比:寬頻世界中光影轉型與匯流,兩岸暨香港影視媒介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

    李天鐸、何慧雯(2002)。〈遙望東京彩虹橋:日本偶像劇在台灣的挪移想像〉,《媒
    介凝想》,1:15-49。

    李天鐸(2006)。《全球競爭時代台灣影視媒體發展的策略與政策規劃委託研究專
    案》。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李育倩(民99)。《從文化接近性的觀點檢視台灣偶像劇》。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
    碩士論文。

    李春梅(2008)。《中國電視劇產業競爭力研究》。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
    學院碩士論文。

    李勇(2006)。《初探台灣電視戲劇製作團隊西進之策略與組織運作》。世新大學
    傳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李亭瑤(民100)。《臺灣流行音樂詞曲創作者之文化勞動與創作自主性研究》。
    天主教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翠丹(2009)。《電視劇生產的創意與權力:日本漫畫改編偶像劇的產製策略與
    編劇勞動》。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顯立譯(1997)。《電影批評面面觀》,台北:遠流。(原著 Bywater, Tim & Sobchack,
    Thomas. [1989]. Introduction to Film Criticism : Major Critical Approaches to Narrative Film. London: Longman.)

    吳伊凡、藍佩嘉(2012)。〈去中國留學:旅中台生的制度框架與遷移軌跡〉,《臺
    灣社會學刊》,2012年9月第50期:1-56。

    吳怡國、姜易慧(2010)。《台製偶像劇產業發展變遷之歷時性研究》。中華傳播
    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

    吳怡國、姜易慧(民99)。〈初探兩岸合拍偶像劇之發展與困境〉,淡江人文社會
    學刊第四十四期:1-26。

    芝恩諮詢顧問公司(2010)。《2011年中國文化娛樂產業研究報告》。北京:芝恩
    諮詢顧問公司。

    林宗弘等譯(2005)。《製造甘願─壟斷資本主義勞動過程的歷史變遷》,台北:
    群學。(原著Burawoy, M. [1979]. Manufacturing consent: Changes in the labor process under monopoly capitalism.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林宏翰(2008)。《知識╱權力場域中的「台客」文化政治》。交通大學社會與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宜嫈(民100)。《從無名到知名:知名部落客的勞動發展過程與勞動認同》。
    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美璱(2002)。《春去春又回》。台北:印刻。

    林歆婕(民100)。《從雜草到敗犬:台灣偶像劇中的性別意識與形象建構》。中
    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林昶宏(民99)。《365.5行論營利部落客勞動階層及彈性勞動樣貌》。政治大學新
    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富美(2006)。《台灣新聞工作者與藝人—解析市場經濟下的文化勞動》。台北:
    秀威資訊科技。

    林富美(民93)。〈藝人與經紀人派遣勞動關係初探〉,《新聞學研究》,78期。

    林雅容(2005)。《經濟變動中漁村婦女之工作認同與婚姻認同》。中正大學社
    會福利所博士論文。

    邱琡雯(2002)。〈文化想像—日本偶像劇在台灣,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Ⅰ〉。《媒
    介凝想》,1:50-67。

    姜龍昭(1976)。《電視劇編寫與製作》。台北:黎明文化。

    韋苡爭(2012)。《社會工廠裡的漫遊者-電視編劇的職涯描繪》。中正大學電訊
    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岩渕功一著、唐維敏譯(2003)。〈利用日本流行文化-媒體全球化、跨卅國族主
    義、與對「亞洲」的後殖民慾望〉,《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II)》。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岩渕功一著(1997),蘇宇鈴譯(2000)。〈日本文化在亞洲—全球本土化與現代
    性的「芳香」?〉,《重繪媒介地平線:當代國際傳播全球與本土趨向的思辯》,李天鐸(編):305-340。台北:亞太圖書。

    徐玉青(民95)。《台灣電視連續劇評估準則之研究—從編劇及製作人角度分析》。
    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徐鉅昌(2001)。《電視理論與實務》。台北:亞太圖書。

    郭東益(民94)。《跨國製作對台灣電影製作影響之探討:以《雙瞳》為例》。交
    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玲雅(2008)。《偶像劇的療癒系功能--本土偶像劇的閱聽人研究》。世新大學公
    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含碩專班)碩士論文。

    高啟翔(2004)。《全球與本土的連結:以文化融合理論檢視台灣「偶像劇」》。交
    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崔慧琳(2009)。〈論當前臺灣偶像劇風靡的原因〉,《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9
    年第12期第25卷:37-38

    陳丹雯(2010)。〈青春偶像劇的界定〉,《當代小說(下半月)》,2010年第2期。

    陳育含譯(2010)。《訪談研究法》,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原著SteinarKvale.
    [2007]. Doing Interviews.)

    陳炳宏(2002)。《傳播產業研究》。台北;五南。

    陳炳宏(2002)。〈台灣電視產業組織與經營管理之變遷〉,《台灣電視四十年回顧
    與前瞻研討會論文集》,351-378。

    陳昱穎(民103)。《台灣插畫創作者的文化勞動與科技中介》。台灣師範大學大
    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清河(2008)。《台灣影音產品開拓大陸市場研究》。(行政院新聞局委託研究案,
    計畫編號:JL-96234)。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黃宗儀(2007)。〈全球都會區域的彈性身份想像:以台北與上海為例〉,《文化研
    究》,4: 9-40。

    黃筱鈞(民100)。《台灣偶像劇之「去地化」、「再地化」策略研究》。臺灣師範
    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惠君(2010)。《偶像劇對國小高年級學童認同之影響-以「公主小妹」為例》。
    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暖雲(2006)。《台灣偶像劇之優勢資源與產製策略分析》。中正大學電訊傳播
    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越欽(2006)。《勞動法新論》。台北:翰蘆。

    張時健(2005)。《台灣節目製作業商品化歷程分析:一個批判傳播政治經濟學的
    分析》。中華傳播學會2005年年會論文。

    張維倫等譯(2003)。《文化經濟》,台北:典藏藝術家庭。(原著Throspy, D. [2001].
    Economics and Culture.)

    張舒斐(2013)。〈藝人經紀實務、場域與中國大陸:另一種政治經濟學研究架構〉,
    《新聞學研究》,114:165-191。

    張惠琴(2006)。《檢驗台灣製作人及編劇產製成功電視連續劇評估準則適用性之
    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傅振焜譯(1994)。《後資本主義社會》,台北:時報。(原著Peter, F. D. [1993].
    Post-Capitalist Society.)

    馮建三(1995)。《廣電資本運動的政治經濟學:析論1990年代台灣廣電媒體的
    若干變遷》。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叢刊。

    馮建三譯(1999)。《資訊社會理論》,台北:遠流出版。(原著Webster,[1995].Theories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馮建三譯(2003)。《全球好萊塢》,台北:巨流。(原著 Miller, Toby, Govil, Nitin,
    McMurria, John and Maxwell, Richard.[2001]. Global Hollywood. London : British Film Institute. )

    程紹淳(2010)。〈後冷戰時期文化的彈性資本積累:從台灣通俗文化工作者瓊瑤
    的創作軌跡談起〉,《新聞學研究》,105:45-84。

    葉欣怡、林俊甫、王雅瑩譯(2004)。《肥皂劇》,台北;揚智文化。(原著
    Hosbon,D.[2003]. Soap Opera.)

    劉立行(2009)。《國家電影制度 政治、經濟、文化、產業之理論與實務》。新北
    市:正中。

    劉幼琍(2005)。〈兩岸廣電媒體交流〉,《兩岸大眾傳播交流現況與發展》。臺北:
    行政院新聞局。

    劉現成(2004)。《跨越疆界-華語媒體的區域競爭》。臺北:亞太圖書。

    廖珮君譯(2009)。《文化產業分析》,台北:韋伯。(原著Hesmondhalgh, D.[2002].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Sage Publication Ltd.)

    魯開平(民93)。《勞動彈性化的趨勢─台灣社會兩極化的問題》。台灣大學新聞
    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念中(1995)。《電視台外製外包制度硏究報告》。台北:文化總會電研會。

    蔡琰(2004)。〈台灣無線三台電視劇開播四十年之回顧〉,《中華傳播學刊》,6:
    157-191。

    蔡明璋(1999)。〈經濟與工作〉,《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鄭棨元、陳慧慈譯(2005)。《最新文化全球化》,台北:韋伯文化。(原著Tomlinson,
    J.[1999].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

    賴以瑄(2008)。《彈性的生產與認同:鑲嵌在冷戰東亞與文化位階中的「合拍
    劇」》。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以瑄(2010)。《「台灣性」:跨國電視文化財貨的另一種閱讀》。中華傳播學會
    2010年年會論文。

    賴以瑄(2011)。〈國家、無線電視台、製作人:台灣電視戲劇節目跨國生產的形
    成(1989-1992 年)〉。《新聞學研究》,107:133-172。

    盧慶榮(2005)。《中國影視工業發展暨兩岸影視交流:兼論對臺灣演藝界及從業
    人員之影響》。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旭伶(民100)。《兩岸電視劇合拍對台灣影視工作者的影響》。政治大學新聞
    研究所論文。

    顏雅玲(2005)。《創造文化經濟的角度論台灣電視戲劇產業之革新:以韓劇發展
    模式為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Ashforth, B. E., & Kreiner, G. E. (1999). How can you do it? Dirty work and the challenge
    of constructing a positive identity.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4,413−434.

    Bourdieu, P.(1977).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 Richardson (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241-258. New York, NY: Greenwood.

    Bourdieu, P. (1990). In other words: Essays towards a reflexive sociology (M. Adamson,
    Trans.). Oxford, UK: Polity.

    Chang, S.-F. (2010). Field, guanxi, and hidden transcripts: A study of the work practices of
    Taiwanese TV producers in China. Unpublished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Charon, J. M. (1992).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Cornor, B. (2010).‘Everybody’s a Writer’Theorizing screenwriting as creative labour.
    Journal of Screenwriting, 1(1), 27-42.

    David  Thorsby (2001), Economics and Cultu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astman, S.T. ,Ferquson,Douqlas.A.(2001). Broadcast/Cable/Web Programming:
    Strategies and Practices,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Ehrenreich, J.&Ehrenreich, B. (1979). The professional-managerial class. In Pat Walker
    (Eds.), Between labor and capital, 5-45. Boston: South End Press.

    Fiske, J. (1987). Television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Gershon, R. A. (1997).The transnational media corporation: Global message and free
    market competition.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Glick Schiller, N., Basch, L. & Blanc-Szanton, C. (Eds.). (1992). Towards a transnational
    perspective on migration: Race, class, ethnicity, and nationalism reconsidered. New York, NY: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Glick Schiller, N., Basch, L.& Blanc Szanton, C. (1999). From immigrant to
    transmigrant: Theorizing transnational migration. In L. Pries (Ed.), Migration and transnational social spaces ,73-105. Aldershot, Hants, England: Ashgate.

    Harvey, D. (1990).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An i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cultural
    change. Cambridge, MA: Blackwell.

    Harvey, D.(2006). Spaces of global capitalism: Towards a theory of uneven geographical
    development. London: Verso.

    Hayward, S. (2000). Cinema study, the key concepts. New York: Routledge.

    Herman, E. S. &McChesney, R.W. (1997).The global media: The new missionaries of
    corporate capitalism. VA: Cassell.

    Hesmondhalgh, D. (2002).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Hesmondhalgh, D. & Baker, S.(2011). Creative Labour: Media work in three cultural
    industries. Routledge.

    Hoskins, C. & Mirus, R. (1988). Reasons for the US domina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elevision programmes.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10, 499-515.

    John Atkinson,(1984).Manpower Strategies for Flexible Organizations, Personnel
    Management, August.

    Katz, D., & Kahn, R. L. (1966).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organizations. New York: Wiley.

    Kottak C.P. (1990). Prime-time society-An anthropological analysis of television and
    culture, Belmont CA.: Wadsworth.

    Lazzarato, M. (2006). Immaterial labor. In P. Virno & M. Hardt (Eds.), Radical thought in
    Italy: A potential politics ,133-147.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McRobbie, A. (2002), ‘From Holloway to Hollywood: Happiness at work in the new
    Cultural Economy?’, in P. Du Gay and M. Pryke (eds), (2001), Cultural Economy: Cultural Analysis and Commercial Life,97–114 .London: Sage.

    Murdock, G. (2000). Digital futures: European television in the edge of convergence. In
    Wieten, J., Murdock, G., & Dahlgren, P. (Eds.), Television across Europe ,35-57. London: Sage.

    Olesen, H. S. (2001). Professional Identity as Learning Processes in Life Histories. Journal
    of Workplace Learning, 13(7/8),290-297.

    Ryan. B(1991). Making capital from culture: The corporate form of capitalist culture
    production. New York: Walter de Gruyter.

    Schiller, Herbert. (1991). Not yet the post-imperialist era.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immunication. 8(1), 13-28.

    Scott, J. C. (1990). Domination and the arts of resistance: Hidden transcripts.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Tsai, Y. (2000). Cultural identity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 The structure and content of
    Taiwanese soap operas. The new communication landscape: Demystifying media globalization,174-187,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Walsh, K. & Gordon, J.(2008). Creating an Individual Work Identity.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18(1), March 2008, 46–61.

    Wang, Horng-Luen(2009).How Are Taiwanese Shanghaied.Positions-East Asia Cultures
    Critique ,17(2), 321-346.

    Yeh, Y. Y. & Davis, D. W. (2002). Japan hongscreen: Pan-Asian cinemas and flexible
    accumulation. Historical Journal of Film, Radio and Television, 22(1), 61-82.

    新聞及網路來源
    〈2009傳學鬥暑期訪調成果大公開「影劇幕後-編劇不能寫的故事」〉(2009)。《傳
    播學生鬥陣電子報》。取自http://enews.url.com.tw/scs/54983

    《2010影視產業趨勢研究專題研究報告—電視及電影產業》。文化部。上網日期:
    2015年11月23日,取自https://www.bamid.gov.tw/files/15-1000-1054,c263-1.php

    《2012影視產業趨勢研究調查報告-影視及廣播產業》。文化部。上網日期:2014
    年10月13日,取自http://www.bamid.gov.tw/BAMID/Code/NewListContent46.aspx?id=2e0ee77c-a5f7-4e38-97fb-82b0a115ca38

    〈20年來最大規模編劇罷工爆發 數熱門美劇即將斷糧〉(2007年11月5日)。《中
    國新聞網》取自http://dailynews.sina.com/bg/ent/chinanews/file/20071105/12421080227.html

    〈大陸甄嬛等小說改編劇崛起 台媒:不僅是肯砸錢〉(2012年12月5日)。《臺海
    網》。取自http://www.taihainet.com/news/twnews/latq/2012-12-05/989745.html

    〈大陸編劇像賣孩子台灣編劇像助產士〉(2014年3月29日)。《臺海網》。取自
    http://news.163.com/14/0329/07/9OG50PKQ00014AEE.html

    文化創意產業。維基百科。上網日期:2014年6月23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6%87%E5%8C%96%E5%89%B5%E6%84%8F%E7%94%A2%E6%A5%AD

    中外合作製作電視劇管理規定(2004)。取自
    http://www.sarft.gov.cn/articles/2004/10/21/20070924102503420551.html

    中外合資、合作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企業管理暫行規定(2004)。取自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5/content_64299.htm

    中國編劇協會的微博。上網日期:2015年9月18日。取自
    http://big5.x-weibo.net/u/2418903433.html

    中華編劇學會。臺灣電影網。上網日期:2015年9月18日。取自
    http://www.taiwancinema.com/ct_12 956_40

    方圓(2013年2月16日)。〈台灣電視人“北上”淘金薪資都比台灣要高一個級
    別〉。《人民日報海外版》。取自http://guoqing.china.com.cn/2013-02/16/content_27962731.htm

    〈《平凡的世界》編劇署名權陷口舌之爭 影視劇編劇署名權,究竟有多少“明
    規則”?〉(2015年2月12日)。《北京青年報電子版》,第A20版:文娛新聞。取自http://epaper.ynet.com/html/2015-02/12/content_115904.htm?div=-1

    吳玫穎(2014年6月8日)。〈《霹靂火》再起?傳金牌編劇鄭文華回鍋三立救收
    視〉。《ETtoday》。取自https://tw.news.yahoo.com/%E9%9C%B9%E9%9D%82%E7%81%AB-%E5%86%8D%E8%B5%B7-%E5%82%B3%E9%87%91%E7%89%8C%E7%B7%A8%E5%8A%87%E9%84%AD%E6%96%87%E8%8F%AF%E5%9B%9E%E9%8D%8B%E4%B8%89%E7%AB%8B%E6%95%91%E6%94%B6%E8%A6%96-160200686.html

    吳洛纓。〈吳洛纓╱你在找劇本嗎?〉。《聯合報》。上網時間:2014.06.24。取自
    http://stars.udn.com/newstars/collect/CollectPage.do?cid=12057#ixzz2bddhySCD

    辛忠(2012年2月10日)。〈“一紙禁令”難禁宮鬥穿越歷史題材影視劇何去何
    從?〉。《長沙晚報》。取自http://e.gmw.cn/2012-02/10/content_3542133.htm

    李志展(2011年12月28日)。〈伊能靜黃舒駿限娛令攻心計 中國《達人秀》只
    能活一個〉。《蘋果日報》。取自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3918240/IssueID/20111228

    李屏瑤(2011年12月14日)。〈你可能不會記得我,徐譽庭的寂寞編劇路〉。《博
    客來人物專訪》。取自http://okapi.books.com.tw/index.php/p3/p3_detail/sn/950

    李志德、陳筑君(2015年10月5日)。〈《麻醉風暴》.台灣電視界的小國戰略〉。
    《端傳媒》。取自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51006-taiwan-WakeUp/

    汪威江(2012年9月14日)。〈對兩岸合拍劇的新展望〉。《影響電子報創刊號》。
    取自http://www.eyetv.com.tw/vapat-news/show.asp?mnid=107&id=749

    金力維(2014年10月20日)。〈台灣編劇感慨 看不到大陸劇〉。《北京晚報》。取
    自http://big5.ce.cn/gate/big5/www.ce.cn/culture/gd/201410/20/t20141020_3737507.shtml

    金鐘獎。維基百科。上網日期:2014年9月5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7%91%E9%90%98%E7%8D%8E

    〈兩岸三地電影編劇:"講好中國故事"(上)〉(2013年11月9日)。《中國經濟
    網》。取自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3/1109/c172318-23487342.html

    洪秀瑛(2014年7月4日)。〈《步步驚情》一刀未剪版終來台〉。《中時電子報》。
    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04000603-260112

    洪秀瑛、李姿瑩(2015年3月21日)。〈台版《武媚娘》獨露胸器〉。《中國時報》。
    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321000726-260112

    粘耿豪(2014年1月31日)。〈男神帥翻!李敏鎬春晚和庾澄慶合唱情非得已〉。
    《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0131001040-260404

    〈“混血偶像劇”玩轉熒屏收視高成本低〉(2013年5月14日)。《半島晨報》。取自http://ent.china.com.cn/2013-05/14/content_28819331.htm

    〈國內綜藝韓國style崛起:真人秀也有編劇〉(2014年1月6日)。《北京青年報》。
    取自http://tw.aboluowang.com/2014/0106/362226.html

    〈開放大陸政策政治文化先出擊〉(1989年4月28日)。民生報,第15版。

    〈過勞死蔓延到編劇圈 中外編劇差異為何如此大〉(2013年7月25日)。《現代
    快報》。取自http://www.ccitimes.com/chanye/chanye/2013-07-25/8870788707_2.html

    黃珮瀅、賴佩琳、楊子賢、陳韋璉、黃馨慧、任姿穎(民98年12月22日)。〈電
    視台培訓編劇人才 普遍不熱中〉。《銘報新聞》,1804期。取自http://mol.mcu.edu.tw/show_2009.php?nid=124194

    黃曉雅(2010年11月2日)。〈兩岸合拍劇將死?柴智屏呼籲放鬆限制整合力量〉。
    〈南方都市報〉。取自http://dailynews.sina.com/bg/ent/tv/sinacn/20101102/17181962325.html

    張永峰(2014年3月13日)。〈中國電視劇審查制度的形成〉。《鳳凰評論》。取自
    http://news.ifeng.com/opinion/sixiangpinglun/detail_2014_03/12/34687404_0.shtml

    張釔泠(2010年10月9日)。〈可悲!台灣當紅藝人不敢唱國歌〉。《自由
    時報》。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entertainment/paper/433962

    張婷臻(2011年11月21日)。〈《我可能不會愛你》幕後推手/徐譽庭甘於寂寞
    的編劇路〉。《今日新聞》。取自http://www.nownews.com/2011/11/21/10845-2759148.htm

    〈臺灣編劇梅衍康:好故事要首先讓自己感動〉(2013年11月7日)。中國經濟
    網。取自http://www.ce.cn/culture/gd/201311/07/t20131107_1721053.shtml

    塗翔文(1998年6月26日)。〈解讀楊佩佩的台製港劇〉。《中國時報》,頁B6。

    楊起鳳(2008年9月13日)。〈八點檔延長賽演員苦,觀眾膩〉。《聯合報》。取自
    https://www.ptt.cc/man/SET/DF65/D35E/D34D/D366/M.1227761522.A.98D.html

    楊楠(2014年8月27日)。〈于正:借鑒不是問題 瓊瑤告我是前輩對後輩打壓〉。
    《中國新聞周刊》。取自http://enjoy.eastday.com/e/20140827/u1a8305686.html

    電視劇拍攝製作備案公示管理暫行辦法(2006)。取自
    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zwgk/2006-04/11/content_250700.htm

    〈電視為什麼這麼難看?數據告訴你真相〉(2015年7月29日)。《聯合新聞》。
    取自http://p.udn.com.tw/upf/newmedia/2015_data/20150729_tv_data/udn_tv_data/index.html

    〈電視編劇 勤投稿 爭取作品曝光〉(2008年11月16日)。《蘋果日報》。取自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supplement/20081116/31144638/

    趙佳美(2009年11月18日)。〈兩岸合拍劇正風行 登黃金檔爭食戲劇大餅〉。《非
    凡新聞周刊》,188 期。取自: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222208

    管中祥(2003年9月15日)。〈「霹靂」鄭文華〉。《文化研究月報》,第三十一期。
    取自http://www.cc.ncu.edu.tw/~csa/oldjournal/31/journal_park243.htm

    鳳凰藝能股份有限公司網站。取自
    http://www.ftv.com.tw/phoenix/index.aspx

    〈編劇討要電視劇《二胎》署名權被法院駁回〉(2015年5月11日)。《中國經濟
    網》。取自http://ent.ce.cn/news/201505/11/t20150511_5334452.shtml

    編劇班。華視文化教育基金會訓練中心。上網日期:2014年10月26日。取自
    http://www.ccef.org.tw/?page_id=244

    編劇。維基百科。上網日期:2014年5月7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7%A8%E5%8A%87

    〈編劇沙龍「控訴」怪象〉(2013年2月4日)。《新京報》。取自
    http://www.eyetv.com.tw/vapat-news/show.asp?mnid=109&id=985

    〈廣電總局多項限娛令今起生效 娛樂節目將調整〉(2012年1月1日)。《中國
    經濟網》。取自http://big5.ce.cn/xwzx/gnsz/gdxw/201201/01/t20120101_22968826.shtml

    廣播電視管理條例(2013年修訂)。取自
    http://www.sarft.gov.cn/articles/2003/10/21/20070922142857170492.html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管理規定(2004)。取自
    http://www.sarft.gov.cn/articles/2004/08/20/20070924095834880560.html

    盧圓媛(2009年3月22日)。〈毛訓容:當年剛出道不懂講價寫《流星花園》虧
    大了〉。《星周刊》。取自http://blog.xuite.net/foxiris/news/22928294-%E6%AF%9B%E8%A8%93%E5%AE%B9%EF%BC%9A%E7%95%B6%E5%B9%B4%E5%89%9B%E5%87%BA%E9%81%93%E4%B8%8D%E6%87%82%E8%AC%9B%E5%83%B9%E5%AF%AB%E3%80%8A%E6%B5%81%E6%98%9F%E8%8A%B1%E5%9C%92%E3%80%8B%E8%99%A7%E5%A4%A7%E4%BA%86++2009%2F03%2F22

    〈戲劇潛規則 「小三不能幸福」〉(2014年3月14日)。《蘋果日報》。取自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0314/360381/

    〈「韓流教母」馬雪:中國電視為什麼青睞韓流?〉(2015年7月24日)。《紐約
    時報中文網》。取自http://cn.nytimes.com/culture/20150724/c24sino-maxue/zh-hant/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