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戴孟錚 Tai, Meng-Cheng |
---|---|
論文名稱: |
前進中國:臺灣電視編劇的文化勞動與跨國工作認同(2000-2015年) |
指導教授: | 胡綺珍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8 |
中文關鍵詞: | 文化勞動 、跨國工作認同 、電視編劇 、新國際的文化勞動分工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5102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85 下載:1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認為一部成功的電視戲劇,莫過於有好的劇本,不論原創或改編,都來自「編劇」的巧思,因此創作故事、發想創意的編劇是產製一部戲劇的關鍵人物。本研究整理發現,在臺灣,編劇會因戲劇的高收視率而曝光於螢光幕前,有的編劇因此出名,但之後隨著戲劇的下檔,編劇也被人漸漸遺忘。
但近年來國內不景氣連帶影響電視劇的產製減少,許多人才紛紛轉向去大陸發展,編劇也不例外。本研究以遊走於兩岸間的電視編劇為對象,探討是什麼樣的拉力吸引國內的人才飄洋過海呢?國內的電視編劇如何能進入中國電視劇市場?在大陸工作又是怎樣的勞動模式呢?臺灣與中國間影視文化的工作環境不完全相同,編劇如何生存?藉由深度訪談法、跨國工作認同及文化勞動等概念為基礎架構,探究國內目前電視編劇的勞動狀態與跨國工作之情形。
根據受訪者回答,研究發現分為至中國工作的拉力、編劇的勞動及臺灣編劇的跨國工作認同、自主性三部份進行分析。「酬勞」是編劇前往中國工作的主因,另外,新手與資深編劇在中國的勞動情況也有所不同,象徵資本越高的編劇,具有較多的選擇空間。
研究結果部分,在中國工作雖可獲得較高的薪資及待遇,但相對地,劇本的自主性較低、中國政府的黑手無所不在;臺灣戲劇缺乏大製作,編劇能得到的酬勞也不高,但在題材的創作上,想像的空間較大,意識形態上較為自主。其實可以反向去思考,不一定非走大成本、大製作的戲劇才是所謂的「好電視劇」,有的時候精緻小品,一樣也能打動觀眾,創造自身價值,或許這該是臺灣戲劇困境現階段所該思考的課題。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王唯(2008)。〈人物春秋/追憶姜龍昭〉,《文訊雜誌》。
王思閔(2012)。《臺灣非典型勞動制度之研究─德國及日本經驗之啟示》。臺灣
大學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秀惠(2008)。《跨國移動的困境 : 美國華日兩族的族群關係,1885-1937》。臺
北:台灣學生書局。
方怡潔(2003)。《地景、風水與儒商文化:雲南和順僑鄉的民間文化與國家象徵
實踐》。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田易蓮(2001)。《兩岸電視劇由抗爭到交流的歷史社會分析》。輔仁大學大眾傳
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尹鴻(2001)。〈意義、生產與消費─當代中國電視劇的政治經濟學分析〉,《現代
傳播》,4:1-7。
任凱、王佳煌譯(2005)。《質性研究法─社會情境的觀察與分析》,台北:學富。
(原作者:John Lofland and Lyn H. Lofland .[1995].)
仲呈祥、陳友軍(2010)。《中國電視劇歷史教程》。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仲曉玲、徐子超譯(2003)。《文化創意產業—以契約達成藝術與商業得媒合》,
台北:典藏藝術家庭。(原著Richard Caves. [2000].Creative Industry: Contract between art and commercial. )
肖凭、張文藝(2010)。〈電視產業生態環境的創新機制研究─以「電視湘軍」為
例〉,《湖南宮樣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十卷2期:32-33。
呙娜(2008)。《我國電視劇產業鏈結構及整合研究》。湖南大學應用經濟系碩士
論文。
汪子錫(1995)。《由本土、區域到華人傳播圈:台灣電視劇產銷的政經分析》。
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天鐸(2002)。〈全球化風潮下台灣傳播產業的困境與調整〉,中華民國視覺傳
播藝術學會與崑山科技大學公共傳播學系數位與類比:寬頻世界中光影轉型與匯流,兩岸暨香港影視媒介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
李天鐸、何慧雯(2002)。〈遙望東京彩虹橋:日本偶像劇在台灣的挪移想像〉,《媒
介凝想》,1:15-49。
李天鐸(2006)。《全球競爭時代台灣影視媒體發展的策略與政策規劃委託研究專
案》。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李育倩(民99)。《從文化接近性的觀點檢視台灣偶像劇》。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
碩士論文。
李春梅(2008)。《中國電視劇產業競爭力研究》。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
學院碩士論文。
李勇(2006)。《初探台灣電視戲劇製作團隊西進之策略與組織運作》。世新大學
傳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李亭瑤(民100)。《臺灣流行音樂詞曲創作者之文化勞動與創作自主性研究》。
天主教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翠丹(2009)。《電視劇生產的創意與權力:日本漫畫改編偶像劇的產製策略與
編劇勞動》。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顯立譯(1997)。《電影批評面面觀》,台北:遠流。(原著 Bywater, Tim & Sobchack,
Thomas. [1989]. Introduction to Film Criticism : Major Critical Approaches to Narrative Film. London: Longman.)
吳伊凡、藍佩嘉(2012)。〈去中國留學:旅中台生的制度框架與遷移軌跡〉,《臺
灣社會學刊》,2012年9月第50期:1-56。
吳怡國、姜易慧(2010)。《台製偶像劇產業發展變遷之歷時性研究》。中華傳播
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
吳怡國、姜易慧(民99)。〈初探兩岸合拍偶像劇之發展與困境〉,淡江人文社會
學刊第四十四期:1-26。
芝恩諮詢顧問公司(2010)。《2011年中國文化娛樂產業研究報告》。北京:芝恩
諮詢顧問公司。
林宗弘等譯(2005)。《製造甘願─壟斷資本主義勞動過程的歷史變遷》,台北:
群學。(原著Burawoy, M. [1979]. Manufacturing consent: Changes in the labor process under monopoly capitalism.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林宏翰(2008)。《知識╱權力場域中的「台客」文化政治》。交通大學社會與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宜嫈(民100)。《從無名到知名:知名部落客的勞動發展過程與勞動認同》。
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美璱(2002)。《春去春又回》。台北:印刻。
林歆婕(民100)。《從雜草到敗犬:台灣偶像劇中的性別意識與形象建構》。中
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林昶宏(民99)。《365.5行論營利部落客勞動階層及彈性勞動樣貌》。政治大學新
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富美(2006)。《台灣新聞工作者與藝人—解析市場經濟下的文化勞動》。台北:
秀威資訊科技。
林富美(民93)。〈藝人與經紀人派遣勞動關係初探〉,《新聞學研究》,78期。
林雅容(2005)。《經濟變動中漁村婦女之工作認同與婚姻認同》。中正大學社
會福利所博士論文。
邱琡雯(2002)。〈文化想像—日本偶像劇在台灣,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Ⅰ〉。《媒
介凝想》,1:50-67。
姜龍昭(1976)。《電視劇編寫與製作》。台北:黎明文化。
韋苡爭(2012)。《社會工廠裡的漫遊者-電視編劇的職涯描繪》。中正大學電訊
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岩渕功一著、唐維敏譯(2003)。〈利用日本流行文化-媒體全球化、跨卅國族主
義、與對「亞洲」的後殖民慾望〉,《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II)》。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岩渕功一著(1997),蘇宇鈴譯(2000)。〈日本文化在亞洲—全球本土化與現代
性的「芳香」?〉,《重繪媒介地平線:當代國際傳播全球與本土趨向的思辯》,李天鐸(編):305-340。台北:亞太圖書。
徐玉青(民95)。《台灣電視連續劇評估準則之研究—從編劇及製作人角度分析》。
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徐鉅昌(2001)。《電視理論與實務》。台北:亞太圖書。
郭東益(民94)。《跨國製作對台灣電影製作影響之探討:以《雙瞳》為例》。交
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玲雅(2008)。《偶像劇的療癒系功能--本土偶像劇的閱聽人研究》。世新大學公
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含碩專班)碩士論文。
高啟翔(2004)。《全球與本土的連結:以文化融合理論檢視台灣「偶像劇」》。交
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崔慧琳(2009)。〈論當前臺灣偶像劇風靡的原因〉,《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9
年第12期第25卷:37-38
陳丹雯(2010)。〈青春偶像劇的界定〉,《當代小說(下半月)》,2010年第2期。
陳育含譯(2010)。《訪談研究法》,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原著SteinarKvale.
[2007]. Doing Interviews.)
陳炳宏(2002)。《傳播產業研究》。台北;五南。
陳炳宏(2002)。〈台灣電視產業組織與經營管理之變遷〉,《台灣電視四十年回顧
與前瞻研討會論文集》,351-378。
陳昱穎(民103)。《台灣插畫創作者的文化勞動與科技中介》。台灣師範大學大
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清河(2008)。《台灣影音產品開拓大陸市場研究》。(行政院新聞局委託研究案,
計畫編號:JL-96234)。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黃宗儀(2007)。〈全球都會區域的彈性身份想像:以台北與上海為例〉,《文化研
究》,4: 9-40。
黃筱鈞(民100)。《台灣偶像劇之「去地化」、「再地化」策略研究》。臺灣師範
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惠君(2010)。《偶像劇對國小高年級學童認同之影響-以「公主小妹」為例》。
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暖雲(2006)。《台灣偶像劇之優勢資源與產製策略分析》。中正大學電訊傳播
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越欽(2006)。《勞動法新論》。台北:翰蘆。
張時健(2005)。《台灣節目製作業商品化歷程分析:一個批判傳播政治經濟學的
分析》。中華傳播學會2005年年會論文。
張維倫等譯(2003)。《文化經濟》,台北:典藏藝術家庭。(原著Throspy, D. [2001].
Economics and Culture.)
張舒斐(2013)。〈藝人經紀實務、場域與中國大陸:另一種政治經濟學研究架構〉,
《新聞學研究》,114:165-191。
張惠琴(2006)。《檢驗台灣製作人及編劇產製成功電視連續劇評估準則適用性之
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傅振焜譯(1994)。《後資本主義社會》,台北:時報。(原著Peter, F. D. [1993].
Post-Capitalist Society.)
馮建三(1995)。《廣電資本運動的政治經濟學:析論1990年代台灣廣電媒體的
若干變遷》。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叢刊。
馮建三譯(1999)。《資訊社會理論》,台北:遠流出版。(原著Webster,[1995].Theories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馮建三譯(2003)。《全球好萊塢》,台北:巨流。(原著 Miller, Toby, Govil, Nitin,
McMurria, John and Maxwell, Richard.[2001]. Global Hollywood. London : British Film Institute. )
程紹淳(2010)。〈後冷戰時期文化的彈性資本積累:從台灣通俗文化工作者瓊瑤
的創作軌跡談起〉,《新聞學研究》,105:45-84。
葉欣怡、林俊甫、王雅瑩譯(2004)。《肥皂劇》,台北;揚智文化。(原著
Hosbon,D.[2003]. Soap Opera.)
劉立行(2009)。《國家電影制度 政治、經濟、文化、產業之理論與實務》。新北
市:正中。
劉幼琍(2005)。〈兩岸廣電媒體交流〉,《兩岸大眾傳播交流現況與發展》。臺北:
行政院新聞局。
劉現成(2004)。《跨越疆界-華語媒體的區域競爭》。臺北:亞太圖書。
廖珮君譯(2009)。《文化產業分析》,台北:韋伯。(原著Hesmondhalgh, D.[2002].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Sage Publication Ltd.)
魯開平(民93)。《勞動彈性化的趨勢─台灣社會兩極化的問題》。台灣大學新聞
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念中(1995)。《電視台外製外包制度硏究報告》。台北:文化總會電研會。
蔡琰(2004)。〈台灣無線三台電視劇開播四十年之回顧〉,《中華傳播學刊》,6:
157-191。
蔡明璋(1999)。〈經濟與工作〉,《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鄭棨元、陳慧慈譯(2005)。《最新文化全球化》,台北:韋伯文化。(原著Tomlinson,
J.[1999].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
賴以瑄(2008)。《彈性的生產與認同:鑲嵌在冷戰東亞與文化位階中的「合拍
劇」》。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以瑄(2010)。《「台灣性」:跨國電視文化財貨的另一種閱讀》。中華傳播學會
2010年年會論文。
賴以瑄(2011)。〈國家、無線電視台、製作人:台灣電視戲劇節目跨國生產的形
成(1989-1992 年)〉。《新聞學研究》,107:133-172。
盧慶榮(2005)。《中國影視工業發展暨兩岸影視交流:兼論對臺灣演藝界及從業
人員之影響》。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旭伶(民100)。《兩岸電視劇合拍對台灣影視工作者的影響》。政治大學新聞
研究所論文。
顏雅玲(2005)。《創造文化經濟的角度論台灣電視戲劇產業之革新:以韓劇發展
模式為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Ashforth, B. E., & Kreiner, G. E. (1999). How can you do it? Dirty work and the challenge
of constructing a positive identity.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4,413−434.
Bourdieu, P.(1977).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 Richardson (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241-258. New York, NY: Greenwood.
Bourdieu, P. (1990). In other words: Essays towards a reflexive sociology (M. Adamson,
Trans.). Oxford, UK: Polity.
Chang, S.-F. (2010). Field, guanxi, and hidden transcripts: A study of the work practices of
Taiwanese TV producers in China. Unpublished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Charon, J. M. (1992).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Cornor, B. (2010).‘Everybody’s a Writer’Theorizing screenwriting as creative labour.
Journal of Screenwriting, 1(1), 27-42.
David Thorsby (2001), Economics and Cultu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astman, S.T. ,Ferquson,Douqlas.A.(2001). Broadcast/Cable/Web Programming:
Strategies and Practices,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Ehrenreich, J.&Ehrenreich, B. (1979). The professional-managerial class. In Pat Walker
(Eds.), Between labor and capital, 5-45. Boston: South End Press.
Fiske, J. (1987). Television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Gershon, R. A. (1997).The transnational media corporation: Global message and free
market competition.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Glick Schiller, N., Basch, L. & Blanc-Szanton, C. (Eds.). (1992). Towards a transnational
perspective on migration: Race, class, ethnicity, and nationalism reconsidered. New York, NY: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Glick Schiller, N., Basch, L.& Blanc Szanton, C. (1999). From immigrant to
transmigrant: Theorizing transnational migration. In L. Pries (Ed.), Migration and transnational social spaces ,73-105. Aldershot, Hants, England: Ashgate.
Harvey, D. (1990).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An i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cultural
change. Cambridge, MA: Blackwell.
Harvey, D.(2006). Spaces of global capitalism: Towards a theory of uneven geographical
development. London: Verso.
Hayward, S. (2000). Cinema study, the key concepts. New York: Routledge.
Herman, E. S. &McChesney, R.W. (1997).The global media: The new missionaries of
corporate capitalism. VA: Cassell.
Hesmondhalgh, D. (2002).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Hesmondhalgh, D. & Baker, S.(2011). Creative Labour: Media work in three cultural
industries. Routledge.
Hoskins, C. & Mirus, R. (1988). Reasons for the US domina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elevision programmes.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10, 499-515.
John Atkinson,(1984).Manpower Strategies for Flexible Organizations, Personnel
Management, August.
Katz, D., & Kahn, R. L. (1966).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organizations. New York: Wiley.
Kottak C.P. (1990). Prime-time society-An anthropological analysis of television and
culture, Belmont CA.: Wadsworth.
Lazzarato, M. (2006). Immaterial labor. In P. Virno & M. Hardt (Eds.), Radical thought in
Italy: A potential politics ,133-147.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McRobbie, A. (2002), ‘From Holloway to Hollywood: Happiness at work in the new
Cultural Economy?’, in P. Du Gay and M. Pryke (eds), (2001), Cultural Economy: Cultural Analysis and Commercial Life,97–114 .London: Sage.
Murdock, G. (2000). Digital futures: European television in the edge of convergence. In
Wieten, J., Murdock, G., & Dahlgren, P. (Eds.), Television across Europe ,35-57. London: Sage.
Olesen, H. S. (2001). Professional Identity as Learning Processes in Life Histories. Journal
of Workplace Learning, 13(7/8),290-297.
Ryan. B(1991). Making capital from culture: The corporate form of capitalist culture
production. New York: Walter de Gruyter.
Schiller, Herbert. (1991). Not yet the post-imperialist era.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immunication. 8(1), 13-28.
Scott, J. C. (1990). Domination and the arts of resistance: Hidden transcripts.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Tsai, Y. (2000). Cultural identity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 The structure and content of
Taiwanese soap operas. The new communication landscape: Demystifying media globalization,174-187,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Walsh, K. & Gordon, J.(2008). Creating an Individual Work Identity.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18(1), March 2008, 46–61.
Wang, Horng-Luen(2009).How Are Taiwanese Shanghaied.Positions-East Asia Cultures
Critique ,17(2), 321-346.
Yeh, Y. Y. & Davis, D. W. (2002). Japan hongscreen: Pan-Asian cinemas and flexible
accumulation. Historical Journal of Film, Radio and Television, 22(1), 61-82.
新聞及網路來源
〈2009傳學鬥暑期訪調成果大公開「影劇幕後-編劇不能寫的故事」〉(2009)。《傳
播學生鬥陣電子報》。取自http://enews.url.com.tw/scs/54983
《2010影視產業趨勢研究專題研究報告—電視及電影產業》。文化部。上網日期:
2015年11月23日,取自https://www.bamid.gov.tw/files/15-1000-1054,c263-1.php
《2012影視產業趨勢研究調查報告-影視及廣播產業》。文化部。上網日期:2014
年10月13日,取自http://www.bamid.gov.tw/BAMID/Code/NewListContent46.aspx?id=2e0ee77c-a5f7-4e38-97fb-82b0a115ca38
〈20年來最大規模編劇罷工爆發 數熱門美劇即將斷糧〉(2007年11月5日)。《中
國新聞網》取自http://dailynews.sina.com/bg/ent/chinanews/file/20071105/12421080227.html
〈大陸甄嬛等小說改編劇崛起 台媒:不僅是肯砸錢〉(2012年12月5日)。《臺海
網》。取自http://www.taihainet.com/news/twnews/latq/2012-12-05/989745.html
〈大陸編劇像賣孩子台灣編劇像助產士〉(2014年3月29日)。《臺海網》。取自
http://news.163.com/14/0329/07/9OG50PKQ00014AEE.html
文化創意產業。維基百科。上網日期:2014年6月23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6%87%E5%8C%96%E5%89%B5%E6%84%8F%E7%94%A2%E6%A5%AD
中外合作製作電視劇管理規定(2004)。取自
http://www.sarft.gov.cn/articles/2004/10/21/20070924102503420551.html
中外合資、合作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企業管理暫行規定(2004)。取自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5/content_64299.htm
中國編劇協會的微博。上網日期:2015年9月18日。取自
http://big5.x-weibo.net/u/2418903433.html
中華編劇學會。臺灣電影網。上網日期:2015年9月18日。取自
http://www.taiwancinema.com/ct_12 956_40
方圓(2013年2月16日)。〈台灣電視人“北上”淘金薪資都比台灣要高一個級
別〉。《人民日報海外版》。取自http://guoqing.china.com.cn/2013-02/16/content_27962731.htm
〈《平凡的世界》編劇署名權陷口舌之爭 影視劇編劇署名權,究竟有多少“明
規則”?〉(2015年2月12日)。《北京青年報電子版》,第A20版:文娛新聞。取自http://epaper.ynet.com/html/2015-02/12/content_115904.htm?div=-1
吳玫穎(2014年6月8日)。〈《霹靂火》再起?傳金牌編劇鄭文華回鍋三立救收
視〉。《ETtoday》。取自https://tw.news.yahoo.com/%E9%9C%B9%E9%9D%82%E7%81%AB-%E5%86%8D%E8%B5%B7-%E5%82%B3%E9%87%91%E7%89%8C%E7%B7%A8%E5%8A%87%E9%84%AD%E6%96%87%E8%8F%AF%E5%9B%9E%E9%8D%8B%E4%B8%89%E7%AB%8B%E6%95%91%E6%94%B6%E8%A6%96-160200686.html
吳洛纓。〈吳洛纓╱你在找劇本嗎?〉。《聯合報》。上網時間:2014.06.24。取自
http://stars.udn.com/newstars/collect/CollectPage.do?cid=12057#ixzz2bddhySCD
辛忠(2012年2月10日)。〈“一紙禁令”難禁宮鬥穿越歷史題材影視劇何去何
從?〉。《長沙晚報》。取自http://e.gmw.cn/2012-02/10/content_3542133.htm
李志展(2011年12月28日)。〈伊能靜黃舒駿限娛令攻心計 中國《達人秀》只
能活一個〉。《蘋果日報》。取自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3918240/IssueID/20111228
李屏瑤(2011年12月14日)。〈你可能不會記得我,徐譽庭的寂寞編劇路〉。《博
客來人物專訪》。取自http://okapi.books.com.tw/index.php/p3/p3_detail/sn/950
李志德、陳筑君(2015年10月5日)。〈《麻醉風暴》.台灣電視界的小國戰略〉。
《端傳媒》。取自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51006-taiwan-WakeUp/
汪威江(2012年9月14日)。〈對兩岸合拍劇的新展望〉。《影響電子報創刊號》。
取自http://www.eyetv.com.tw/vapat-news/show.asp?mnid=107&id=749
金力維(2014年10月20日)。〈台灣編劇感慨 看不到大陸劇〉。《北京晚報》。取
自http://big5.ce.cn/gate/big5/www.ce.cn/culture/gd/201410/20/t20141020_3737507.shtml
金鐘獎。維基百科。上網日期:2014年9月5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7%91%E9%90%98%E7%8D%8E
〈兩岸三地電影編劇:"講好中國故事"(上)〉(2013年11月9日)。《中國經濟
網》。取自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3/1109/c172318-23487342.html
洪秀瑛(2014年7月4日)。〈《步步驚情》一刀未剪版終來台〉。《中時電子報》。
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04000603-260112
洪秀瑛、李姿瑩(2015年3月21日)。〈台版《武媚娘》獨露胸器〉。《中國時報》。
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321000726-260112
粘耿豪(2014年1月31日)。〈男神帥翻!李敏鎬春晚和庾澄慶合唱情非得已〉。
《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0131001040-260404
〈“混血偶像劇”玩轉熒屏收視高成本低〉(2013年5月14日)。《半島晨報》。取自http://ent.china.com.cn/2013-05/14/content_28819331.htm
〈國內綜藝韓國style崛起:真人秀也有編劇〉(2014年1月6日)。《北京青年報》。
取自http://tw.aboluowang.com/2014/0106/362226.html
〈開放大陸政策政治文化先出擊〉(1989年4月28日)。民生報,第15版。
〈過勞死蔓延到編劇圈 中外編劇差異為何如此大〉(2013年7月25日)。《現代
快報》。取自http://www.ccitimes.com/chanye/chanye/2013-07-25/8870788707_2.html
黃珮瀅、賴佩琳、楊子賢、陳韋璉、黃馨慧、任姿穎(民98年12月22日)。〈電
視台培訓編劇人才 普遍不熱中〉。《銘報新聞》,1804期。取自http://mol.mcu.edu.tw/show_2009.php?nid=124194
黃曉雅(2010年11月2日)。〈兩岸合拍劇將死?柴智屏呼籲放鬆限制整合力量〉。
〈南方都市報〉。取自http://dailynews.sina.com/bg/ent/tv/sinacn/20101102/17181962325.html
張永峰(2014年3月13日)。〈中國電視劇審查制度的形成〉。《鳳凰評論》。取自
http://news.ifeng.com/opinion/sixiangpinglun/detail_2014_03/12/34687404_0.shtml
張釔泠(2010年10月9日)。〈可悲!台灣當紅藝人不敢唱國歌〉。《自由
時報》。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entertainment/paper/433962
張婷臻(2011年11月21日)。〈《我可能不會愛你》幕後推手/徐譽庭甘於寂寞
的編劇路〉。《今日新聞》。取自http://www.nownews.com/2011/11/21/10845-2759148.htm
〈臺灣編劇梅衍康:好故事要首先讓自己感動〉(2013年11月7日)。中國經濟
網。取自http://www.ce.cn/culture/gd/201311/07/t20131107_1721053.shtml
塗翔文(1998年6月26日)。〈解讀楊佩佩的台製港劇〉。《中國時報》,頁B6。
楊起鳳(2008年9月13日)。〈八點檔延長賽演員苦,觀眾膩〉。《聯合報》。取自
https://www.ptt.cc/man/SET/DF65/D35E/D34D/D366/M.1227761522.A.98D.html
楊楠(2014年8月27日)。〈于正:借鑒不是問題 瓊瑤告我是前輩對後輩打壓〉。
《中國新聞周刊》。取自http://enjoy.eastday.com/e/20140827/u1a8305686.html
電視劇拍攝製作備案公示管理暫行辦法(2006)。取自
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zwgk/2006-04/11/content_250700.htm
〈電視為什麼這麼難看?數據告訴你真相〉(2015年7月29日)。《聯合新聞》。
取自http://p.udn.com.tw/upf/newmedia/2015_data/20150729_tv_data/udn_tv_data/index.html
〈電視編劇 勤投稿 爭取作品曝光〉(2008年11月16日)。《蘋果日報》。取自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supplement/20081116/31144638/
趙佳美(2009年11月18日)。〈兩岸合拍劇正風行 登黃金檔爭食戲劇大餅〉。《非
凡新聞周刊》,188 期。取自: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222208
管中祥(2003年9月15日)。〈「霹靂」鄭文華〉。《文化研究月報》,第三十一期。
取自http://www.cc.ncu.edu.tw/~csa/oldjournal/31/journal_park243.htm
鳳凰藝能股份有限公司網站。取自
http://www.ftv.com.tw/phoenix/index.aspx
〈編劇討要電視劇《二胎》署名權被法院駁回〉(2015年5月11日)。《中國經濟
網》。取自http://ent.ce.cn/news/201505/11/t20150511_5334452.shtml
編劇班。華視文化教育基金會訓練中心。上網日期:2014年10月26日。取自
http://www.ccef.org.tw/?page_id=244
編劇。維基百科。上網日期:2014年5月7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7%A8%E5%8A%87
〈編劇沙龍「控訴」怪象〉(2013年2月4日)。《新京報》。取自
http://www.eyetv.com.tw/vapat-news/show.asp?mnid=109&id=985
〈廣電總局多項限娛令今起生效 娛樂節目將調整〉(2012年1月1日)。《中國
經濟網》。取自http://big5.ce.cn/xwzx/gnsz/gdxw/201201/01/t20120101_22968826.shtml
廣播電視管理條例(2013年修訂)。取自
http://www.sarft.gov.cn/articles/2003/10/21/20070922142857170492.html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管理規定(2004)。取自
http://www.sarft.gov.cn/articles/2004/08/20/20070924095834880560.html
盧圓媛(2009年3月22日)。〈毛訓容:當年剛出道不懂講價寫《流星花園》虧
大了〉。《星周刊》。取自http://blog.xuite.net/foxiris/news/22928294-%E6%AF%9B%E8%A8%93%E5%AE%B9%EF%BC%9A%E7%95%B6%E5%B9%B4%E5%89%9B%E5%87%BA%E9%81%93%E4%B8%8D%E6%87%82%E8%AC%9B%E5%83%B9%E5%AF%AB%E3%80%8A%E6%B5%81%E6%98%9F%E8%8A%B1%E5%9C%92%E3%80%8B%E8%99%A7%E5%A4%A7%E4%BA%86++2009%2F03%2F22
〈戲劇潛規則 「小三不能幸福」〉(2014年3月14日)。《蘋果日報》。取自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0314/360381/
〈「韓流教母」馬雪:中國電視為什麼青睞韓流?〉(2015年7月24日)。《紐約
時報中文網》。取自http://cn.nytimes.com/culture/20150724/c24sino-maxue/zh-h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