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盧惠娟 LU,HUI-CHUAN |
---|---|
論文名稱: |
流亡西藏宗教與文化傳承教育之研究-以西藏兒童村為例 The Religious and Cultural Education of Tibetan Education in Exile |
指導教授: | 劉美慧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13 |
中文關鍵詞: | 西藏流亡教育 、流亡藏人 、宗教與文化教育 、西藏兒童村 |
英文關鍵詞: | Tibetan refugee education, Tibetan in exile, religious and cultural education, Tibetan Children’s Village School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36 下載:3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1959年西藏難民隨達賴喇嘛尊者流亡到印度,流亡西藏以僧俗兩大類不同的教育系統:重建寺院和建立自己獨立學校的方式,建立流亡教育系統。本研究旨在瞭解西藏流亡教育如何維持流亡藏人對西藏宗教與文化的認同以及傳承。
本研究以西藏兒童村學校為例,採用質性研究的實地觀察及訪談法,以瞭解西藏流亡學校教育的現況、西藏流亡政府的宗教文化教育政策與課程。研究者也透過行動涉入方式,以多元的視角檢視西藏流亡教育。
透過三個不同的「研究我、老師我、西藏我」,本研究對西藏流亡教育的發現可歸納為四方面:
一、西藏流亡教育是流亡藏人普及化的平民教育。
二、流亡西藏透過教育大會修正宗教與文化教育政策執行方針。
三、西藏流亡教育透過正式與非正式課程的形式延續宗教文化的傳承。
四、透過三個不同的「研究我、老師我、西藏我」檢視西藏流亡教育的困境。
最後,本研究對西藏流亡教育提出下列建議:
一、新難民學生需要心理輔導。
二、西藏流亡教育需要菁英教育。
(一)培訓流亡學校師資加強菁英教育。
(二)邀請流亡菁英入校設立講座。
(三)營造學校富思考的學習環境。
Thousands of Tibetan refugees followed H.H. the 14th Dalai Lama into exile in India in 1959. Tibetan government-in-exile established the education system in exile by two distinct types of educational system: rebuild monasteries and establish its own independent school. The aim of the study is to understand how the education of Tibetan refugee children in exile maintaining the recognition and heritage of Tibetan religion and culture.
This study applied field study in Tibetan Children’s Village School to explore the cultural and religious education, focusing on the policy, formal and informal curriculum, and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 The methods used to collect data include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in-depth interview and document analysis.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ings: First, the education of Tibetan refugees was a kind of popular education. Second, the policy of religious and cultural education was modified in the educational conference of Tibet-in-exile.Third, The efforts of the Tibetan education sucessfully reserved the heritage of Tibetan religion and culture through formal and informal curriculum. Finally, the students suffered from homesickness. And the Tibetan education needs to nurture the elites.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s,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The Tibetan education needs to be reformed to nurture more elites who can lead Tibet-in-exile to a better future. Teachers should be trained to enhance the education of elites. The school should invite elite professional Tibetan refugees as school lectures. In addition, the Tibetan refugee students nee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一、中文部份
王志弘、李根芳譯(2003)。P.Brooker著。文化理論詞彙。臺北:巨流。
王淑燕、俞智敏、陳光達譯(1998)。C. Jenks著。文化。臺北:巨流。
平心(2009,3月24日)。圍繞南非拒絕達賴喇嘛入境起風波。德國之聲。2009年3月26日,取自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4123290,00.html
朱衣譯(2005)。V.Chan著。寬恕:達賴喇嘛的人生智慧。臺北:時報。
朱南子(2001)。臺灣省中等學校宗教教育初探:以曉明女中為例。載於輔大宗教學系(主編),宗教教育:理論、現況與前瞻(頁171-190)。臺北:五南。
共產黨員國家公職人員送子女到境外達賴集團所辦學校上學的紀律處分規定(2008,7月17日)。西藏日報。
西藏之頁(2009)。2009年4月1日,取自http://www.xizang-zhiye.org/西藏流亡政府網站/流亡西藏/教育與學校。
西藏通訊(2009)。2009年4月1日,取自http://www.xizang-zhiye.org/b5/nl/29/index.html#1西藏流亡政府網站/西藏通訊2000年九十月號總29期/達賴喇嘛談佛法與西藏問題。
西藏流亡政府外交與新聞部(1995)。班禪喇嘛文論集。印度達蘭沙拉:西藏流亡政府外交與新聞部。
西藏曆算醫藥學院(1998)。西藏醫藥學院介紹。印度達蘭沙拉:西藏曆算醫藥學院。
李江琳(2009)。西藏流亡社區的教育體制。了望西藏,2009(2),21-24。
林照真(1999)。喇嘛殺人:西藏抗暴四十年。臺北:聯合文學。
看不見的西藏(2009)。2009年4月1日,取自http://woesermiddleway.ti-da.net/e2286966.html。
茉莉(2007)。山麓那邊是西藏:一位中國流亡者的觀察。臺北:允晨文化。
索朗多吉(2000)。西藏的政治變遷。中山大學政治研究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紀碩鳴(2009)。追尋飄遠的理想國。亞洲周刊,2009(3),40-43。
納嘎.桑杰丹達(2002,10月)。有關西藏傳統教育的研究。論文發表於西藏流亡政府外交與新聞部舉辦之「回顧西藏噶登頗章政權建政360週年及展望未來研討會」學術研討會,印度達蘭沙拉。
唯色(2009)。鼠年雪獅吼:2008年西藏事件大事記。臺北:允晨文化。
麥桑.貢波措譯(2002)。西藏議會著。流亡藏人憲章。印度達蘭沙拉:西藏流亡政府西藏議會與政治研究中心。
黃金麟(1999)。文化。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臺灣社會(頁61-88)。臺北:巨流。
黃雅蒂(2001)。新加坡華人穆斯林社群之研究--宗教文化認同之探討。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周素鳳、陳巨擘譯(2006)。R.J.C.Young著。後殖民主義。臺北:巨流。
陳貽寶譯(1998)。Z.Sardar著。文化研究。臺北:立緒。
周潤年(2006)。試論藏傳佛教寺院教育的特色及其作用。第一屆兩岸西藏學研討會論文集(頁101-113)。
張京媛(2007)。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臺北:麥田。
張茂桂(1997)。臺灣的政治轉型與政治的族群化過程。載於施正鋒(主編),族群政治與政策(頁37-71)。臺北:前衛。
張茂桂(1999)。種族與族群關係。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臺灣社會(頁239-280)。臺北:巨流。
跋熱.達瓦才仁(2009)。流亡西藏五十年。香港:開放雜誌。2009(4),37-39。
跋熱.達瓦才仁譯(2008)。M.C.W.Praag著。西藏的地位:從國際法的角度對西藏歷史、權利與前景的分析。臺北: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
跋熱.達瓦才仁譯(2009)。N.Lobsang著。色拉傑僧伽大學。印度:色拉傑僧伽大學。
單德興譯(2000)。E.Said著。鄉關何處。臺北:立緒。
單德興譯(1997)。E.Said著。知識份子論。臺北:麥田。
詹德隆(2001)。臺灣宗教教育的局面。載於輔大宗教學系(主編),宗教教育:理論、現況與前瞻(頁1-16)。臺北:五南。
臺灣色拉傑佛學會(2004)。色拉傑僧伽大學。臺北:臺灣色拉傑佛學會。
潘美玲(2008)。既非對抗亦非屈服:印度流亡藏人的在地生存策略。載於夏曉鵑、陳信行、黃德北(合編),跨界流離。臺北:台灣社會。
劉美慧(2008)。多元文化教育的基本概念。載於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合著),多元文化教育(頁3-40)。臺北:高等教育。
劉美慧、洪佳慧(2009)。當師培生遇到多元文化:準教師的多元文化意識與教學實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5(1),1-34。
劉惠美譯(2008)。宮崎正勝著。中東與伊斯蘭世界圖解。臺北:商周。
鄭維鈞譯(2008)。I.Fernandez著。跨界流離:治理、生存與運動。載於夏曉鵑、陳信行、黃德北(合編),跨界流離。臺北:台灣社會。
鍾逵(2009,3月22日)。前進達蘭沙拉—驚奇的旅程(續)【第227則訊息】。發表於http://blog.libertytimes.com.tw
譚光鼎(2008)。族群關係與教育。載於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合著),多元文化教育(頁115-158)。臺北:高等教育。
蘇嘉宏(2005)。流亡中的民主:印度流亡藏人的政治與社會(1959-2004)。臺北:水牛。
瞿海源(1999)。宗教。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臺灣社會(頁355-390)。臺北:巨流。
二、西文部份
Basic education policy for Tibetans in exile(2004).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Dagmar, B., Hubertus,V.W.(2004). Exile as challenge:The Tibetan diaspora. India: Himayatnagar.
Dgawang J.,(2003,Nov.). .Education of Tibetan refugee children in exil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f Contemporary Tibetan Studies, Taipei.
T.C.V. Head Office (2007).T.C.V. educational manual. India: H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