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程金保 CHENG, JIN-BAO |
---|---|
論文名稱: |
電漿轉移法球狀石墨鑄鐵複合金屬層之界面組織及材質特性研究 A study on interface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some plasma transferred arc overlays on spheroidal graphite cast iron |
指導教授: |
呂傳盛
Lu, Chuan-She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
畢業學年度: | 8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5 |
中文關鍵詞: | 材質特性 、熱處理 、界面組織 、教育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1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利用轉移式電漿電弧溶解法在球墨鑄鐵表面被覆一層耐磨耗、耐高溫或耐腐蝕
之特殊合金,並經由熱處理、微硬度、金相顯微組織觀察、SEM/EDS 成份分析及抗彎
試驗等探討不同電流強度(50A~110A) 與不同被覆合金粉末(鈷基、鐵鎳與鐵鉻合金
)對被覆界面顯微組織及材質特性之影響。
實驗結果顯示,若未供應合金粉末僅做表面重熔,在試片表面均有局部熔解現象,且
重熔區均產生共晶碳化物組織,硬度達Hv 600左右;熱影響區在電流50安培時為麻田
散鐵組織,60安培以上則為波來鐵組織。經被覆各種不同合金粉末後,在基材上均產
生熱影響區、重熔區及被覆層。熱影響區一般為波來鐵組織;重熔區則為共碳化物,
隨著被覆電流的增加,重熔區的寬度有增加的趨勢;其中被覆鐵鉻合金界面重熔區寬
度最大,被覆鐵鎳合金則最小。另外,重熔區之寬度也受到基地組織之影響,通常含
波來鐵量愈多,則產生的重熔區寬度也愈大。被覆層之凝固組織一般為樹枝狀晶結構
,然而當被覆鈷基與鐵鉻合金,被覆電流在90安培以上時,被覆層組織受到母材稀釋
效應的影響而改變,硬度明顯上升。
SEM/EDS 分析結果可看出隨著電流強度增加,被覆層合金中所含基材元素成份有增加
之情形,顯示被覆過程中存有稀釋現象。從稀釋率計算結果可瞭解,隨著電流增加稀
釋率有明顯上升之現象,當電流達110 安培時,稀釋率急遽昇高。
抗彎試驗的結果顯示,在各種被覆條件下,經被覆後之試片其抗彎強度有下降的現象
;其中被覆鈷基合金與鐵鉻合金之抗彎強度顯著降低,而被覆鐵鎳合金之試片,抗彎
強度並沒有明顯下降。裂痕產生位置在被覆鈷基合金與鐵鉻合金時,低電流條件下裂
痕由重熔區產生,而被覆電流為110 安培時,斷裂則由被覆層開始;然而在被覆鐵鎳
合金時,各種實驗電流條件下裂痕均由重熔區開始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