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秋娟
Li, Ciou-Juan
論文名稱: 族群歧視、文化認同與新住民之國中在學子女的生活適應研究:以嘉義縣五個鄉鎮市為例
Ethnic Discrimination, Cultural Identity and Life Adjustment among New Immigrant Adolescents in Junior High School: The Example of Five Townships in Chiayi County
指導教授: 陳杏容
Chen, Hsing-Ju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ocial Work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1
中文關鍵詞: 新住民子女族群歧視文化認同生活適應復原力
英文關鍵詞: New immigrant adolescents, Ethnic discrimination, Cultural identity, Life adjustment, Resilience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986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64下載:8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族群歧視(包括最近的歧視經驗、歧視壓力感受)、文化認同對新住民子女生活適應的影響情形。此外,由於國內較少有同時檢視族群歧視與文化認同的復原力研究,因此,為了解新住民子女的文化認同是否具有復原力的補償效果,本研究乃著重於族群歧視、文化認同皆存在的狀況下,新住民子女的文化認同對生活適應是否能發揮直接的正向影響力。本研究以嘉義縣五個鄉鎮市中,就讀國中階段的新住民子女為對象,最後分析的有效樣本共345位。此外,本研究所使用的問卷有先經過專家效度、Cronbach's α與再測信度的檢驗,而調查所得之資料則使用統計軟體SPSS 22.0版,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和多元迴歸分析,結果發現:
    1.將近三成左右的新住民子女最近一年曾有過族群歧視的經驗,其中相對較多的是學校與同儕類型的歧視經驗,包含被「老師」、「同學」、「朋友」不公平對待,「被取種族歧視意味的名字」,「被嘲笑、捉弄或傷害威脅」,以及「為了發生在自己或其他新住民子女身上的種族歧視而爭吵或打架」的情況。
    2.新住民子女的歧視壓力感受主要是由學校與同儕類型的歧視情境所造成。其中,輕微的歧視壓力大多發生在被「老師」、「同學」、「朋友」不公平對待的情況下,中等(含)以上的歧視壓力主要是因為「被取種族歧視意味的名字」,「被嘲笑、捉弄或傷害威脅」的情況而產生。
    3.新住民子女的文化認同情形良好,其中以「文化統合」的表現最好,其次為「文化歸屬」,「文化投入」則相對最低,都具有中等以上程度。
    4.新住民子女的生活適應表現良好,其中以「同儕適應」的表現最好,「家庭適應」與「個人適應」次佳,「學校適應」的表現相對最低,都有達到中等以上程度。
    5.最近的歧視經驗會顯著負向影響新住民子女的整體生活適應、學校適應與同儕適應狀況。
    6.新住民子女的歧視壓力感受會明顯負向影響整體生活適應、個人適應、家庭適應、學校適應與同儕適應的狀況。
    7.當最近的歧視經驗與歧視壓力感受存在時,新住民子女的文化認同能夠正向影響整體生活適應、家庭適應與學校適應的狀況,表示文化認同具有復原力的補償效果。
    最後,研究者將根據本研究結果提出建議,期望能提供服務方向與實務建議給學校、政府相關單位、社會福利機構、社工與家長作為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ethnic discrimination (including recent discrimination and appraised discrimination) and cultural identity on new immigrant adolescents’ life adjustment. However, few resilience studies have simultaneously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ethnic discrimination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Taiwan. It is important to find out whether new immigrant adolescents’ cultural identity includes compensatory effects. Therefore, this study discusses whether new immigrant adolescents’ cultural identity could have a direct and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ir life adjustment when ethnic discrimination and cultural identity are simultaneously present. The participants of this study were new immigrant adolescents at junior high schools in five townships in Chiayi County. A total of 345 valid samples were analyzed. Furthermore, the instruments used in this study were evaluated according to expert validity, Cronbach's α and test-retest reliability. The collected data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 moment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Nearly thirty percent of new immigrant adolescents experienced ethnic discrimination in the last year. These adolescents’ experiences of ethnic discrimination were mainly related to the school and peer levels, such as being treated unfairly by “teachers”, “classmates” and “friends”, as well as “being called a racist name”, “being made fun of or threatened with harm” and “getting into an argument or a fight about something racist that was done to you or done to other new immigrant adolescents.”
    2.New immigrant adolescents’ stress due to discrimination (appraised discrimination) mainly resulted from the school and peer contexts. Moreover, minor stress from discrimination resulted from being treated unfairly by “teachers”, “classmates” and “friends.” Medium to severe stress due to discrimination was caused by “being called a racist name” and “being made fun of or threatened with harm.”
    3.New immigrant adolescents’ cultural identity was above average. Among all aspects of cultural identity, “cultural integration” was the highest, followed by “cultural belonging”, and “cultural involvement” was the lowest.
    4.New immigrant adolescents’ life adjustment was above average. Among all aspects of life adjustment, “peer adjustment” was the highest, followed by “family adjustment” and “personal adjustment”, and “school adjustment” was the lowest.
    5.Recent discrimination significantly and negatively influenced new immigrant adolescents’ overall life adjustment, school adjustment and peer adjustment.
    6.Appraised discrimination had a significantly negative effect on new immigrant adolescents’ overall life adjustment, personal adjustment, family adjustment, school adjustment and peer adjustment.
    7.When recent discrimination and appraised discrimination were present, new immigrant adolescents’ cultural identity mad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ir overall life adjustment, family adjustment and school adjustment. In other words, new immigrant adolescents’ cultural identity had a compensatory effect.
    Lastl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some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for schools, competent government authorities, social welfare organizations, social workers and parents.

    謝誌 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3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6 第四節 操作型定義 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9 第一節 復原力觀點 9 第二節 族群歧視的內涵與相關研究 14 第三節 文化認同的內涵與補償機制研究 21 第四節 生活適應的內涵與相關研究 29 第三章 研究設計 34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34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樣本來源 36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0 第四節 資料蒐集方法與過程 46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 49 第六節 研究倫理 5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3 第一節 族群歧視、文化認同與生活適應之現況 53 第二節 人口變項、族群歧視、文化認同與生活適應之關係 69 第三節 族群歧視、文化認同對生活適應的影響情形 7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5 第一節 結論 85 第二節 建議 88 第三節 研究限制 93 參考文獻 96 附錄一:量表使用同意書 105 附錄二:研究同意書 108 附錄三:預試問卷 112 附錄四:正式問卷 117

    內政部移民署(2003)。外籍與大陸配偶輔導與教育專案報告。檢索日期:2015年10月27日。取自https://goo.gl/aiIP9S
    內政部移民署(2013a)。外籍與大陸配偶生活需求調查摘要報告。檢索日期:2015年6月25日。取自https://goo.gl/XX2ZQ1
    內政部移民署(2013b)。全國新住民火炬計畫行動方案。檢索日期:2016年4月16日。取自http://goo.gl/hhPoJx
    內政部移民署(2014)。103學年度各直轄市、縣(市)新住民重點學校名單。檢索日期:2016年5月19日。取自http://goo.gl/kvZuEE
    內政部移民署(2016)。外籍配偶人數與大陸(含港澳)配偶人數按證件分。檢索日期:2016年4月20日。取自http://goo.gl/8GByUE
    王世英、溫明麗、謝雅惠、黃乃熒、黃嘉莉、陳玉娟、陳烘玉、曾尹彥、廖翊君(2006)。我國新移民子女學習成就現況之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68,137-170。
    王光宗(2003)。我是外籍新娘,我也是一個母親-台南縣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孩子入學後初探。南縣國教,9,29-31。
    王聖雯(2006)。從多元文化看跨國婚姻家庭子女的生活場域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台北市。
    王齡竟、陳毓文(2010)。家庭衝突、社會支持與青少年憂鬱情緒:檢視同儕、專業與家外成人支持的緩衝作用。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65-97。
    朱雅萱(2011)。新住民青少年子女文化認同與自我認同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江宜樺(1997)。自由民主體制下的國家認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5,83-121。
    余淑貞(2006)。台北縣新移民子女的國中子女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吳秀照(2004)。東南亞外籍女性配偶對於發展遲緩子女的教養環境與主體經驗初探-叢生態系統觀點及相關研究分析。社區發展季刊,105,159-175。
    吳孟娟(2005)。外籍配偶子女自我概念、生活適應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國中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吳忠基(2011)。都市原住民國中生族群文化認同與學校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市:五南。
    吳俊憲、吳錦慧(2009)。新移民子女課程與教學。台北市:五南。
    吳淑娟(2008)。新住民子女同儕關係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吳毓瑩、蔡振洲、蕭如芬(2010)。東南亞裔新移民母親之家長參與及與子女學校生活適應之關聯。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5(4),157-189。
    吳瓊洳(2009)。新住民子女文化認同之研究-以雲林縣國中生為例。台中教育大學學報,23(2),187-204。
    吳瓊洳、蔡明昌(2009)。新住民子女文化認同與學校適應關係之研究-以雲林縣就讀國中階段之新住民子女為例。屏東教育大學學報,33,459-488。
    呂紹貿(2010)。社會資本、文化資本對外籍配偶及其子女鄉土認同之關係研究-以桃園縣蘆竹鄉某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巫珮如(2015)。青少年階段新住民子女與本國籍子女正向心理、生活適應與希望感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李淑吟(2014)。大台北新住民子女的生活適應:社會/文化資本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台北市。
    李維純(2007)。東南亞籍新移民女性其青少年子女自我概念發展與轉換之探討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沈瓊桃(2010)。暴力的童年、堅韌的青年:目睹婚暴暨受虐青年復原力之探討。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7,115-160。
    車達(2004)。台灣新女性移民子女之心靈世界探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那昇華(2007)。新移民子女的父母教養方式與學校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以基隆市國民小學中高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卓石能(2002)。都市原住民學童族群認同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林秀蓉(2011)。新住民子女族群認同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台北市國小五、六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林佳靜(2014)。國中新移民子女父母管教方式及學習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林惠玲(2009)。新住民和本國籍子女資訊素養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林照真(2004)。我不笨,我只要求公平對待。天下雜誌,304,172-174。
    林璣萍(2003)。台灣新興的弱勢學生-外籍新娘子女學校適應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邱琡雯(2003)。性別與移動:日本與台灣的亞洲新娘。台北市:時英。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市:五南。
    侯年陽(2008)。新移民少年之歧視感受、社會控制與偏差行為關聯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新北市。
    洪鎌德(2002)。全球化下的認同問題。哲學與文化,29(8),689-695。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以台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9,45-92。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北市: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夏曉鵑(2007)。不要叫我外籍新娘(再版)。台北市:左岸文化。
    徐榮崇、徐瑞霙(2007)。從跨國主義談台灣外籍新娘及第二代的鄉土認同-以蘆洲市某國小為例。課程與教學,10(1),43-64。
    張明慧(2005)。新臺灣之子之兒童發展與輔導策略。學生輔導季刊,97,38-53。
    張敏華(2005)。新台灣之子的媒體形象:外籍配偶子女之新聞框架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張琬涓(2013)。新台灣之子雙文化認同的心理歷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張樹閔(2007)。新移民子女的生活適應與同儕關係之調查研究-以彰化縣國民小學高年級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教育部統計處(2015)。統計資料背景說明。檢索日期:2015年8月16日。取自http://goo.gl/J9cpMn
    教育部統計處(2016a)。104學年新住民子女就讀國中小人數分布概況統計。檢索日期:2016年5月18日。取自http://goo.gl/MPNsKM
    教育部統計處(2016b)。國民中學校別資料。檢索日期:2016年5月18日。取自http://goo.gl/rEi37Q
    梁雅萍(2006)。台南縣新移民子女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致遠管理學院,台南市。
    莫藜藜、賴珮玲(2004)。台灣社會「少子化」與外籍配偶子女的問題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05,55-65。
    許殷誠(2005)。從國小教師觀點探討影響外籍配偶子女學校適應之因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
    許馨心(2008)。新住民子女家庭氣氛與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以彰化縣國中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陳正昌、程炳林、陳新豐、劉子鍵(2003)。多變量分析方法-統計軟體應用。台北市:五南。
    陳妍樺(2008)。台北市新住民子女的社會資本與生活適應關係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陳星孜(2010)。台北縣新住民與本國籍國中學生生活適應困擾與人際壓力因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陳昱志(2011)。走在生命的黃磚路:貧窮女單親復原力因素與家庭適應關係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陳美玉(2010)。新住民女性的家庭地位、社會支持對文化認同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佛光大學,宜蘭縣。
    陳美玲(2011)。新移民子女父母管教方式與其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陳雪慧(2007)。看見台灣國族論述的面貌-婚姻移民法令的歧視與排除(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世新大學,台北市。
    陳富美(2005)。親職效能感、教養行為與孩子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27(1),47-64。
    陳毓文(2004)。少年憂鬱情緒的危險與保護因子之相關性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4,67-95。
    陳毓文(2010)。新住民家庭青少年子女生活適應狀況模式檢測。教育心理學報, 42(1),29-52。
    陳筱方(2010)。新移民女性子女復原力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陳靜穎(2011)。男女大不同?:性別角色社會建構對新住民子女社會支持/生活適應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台北市。
    曾文志(2006)。復原力保護因子效果概化之統合分析。諮商輔導學報-高師輔導所刊,14,1-35。
    游靖喻(2010)。宜蘭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社會資本、文化認同對自然領域學習態度、學業成就影響之研究-原住民與非原住民之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佛光大學,宜蘭縣。
    湯仁燕(2002)。台灣原住民的文化認同與學校教育重構。教育研究集刊,48(4),77-101。
    黃玉臻(1997)。國小學童A型行為、父母管教方式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志銘(2008)。南投縣國民中學東南亞新移民子女在校生活適應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黃庭舒、湯宜儒、江俞萱、楊尚軒、彭修治、劉育誠(2007)。「新」心知我心:減少排擠,尊重包容。北縣教育,62(特刊),95-104。
    黃素惠、徐偉培(2008)。新竹市新住民子女行爲困擾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教育暨外國語文學報,7,1-18。
    黃森泉、張雯雁(2003)。外籍新娘婚姻適應與子女教養問題之探討。社會科教育研究,8,135-169。
    黃雅琪(2014)。跨越地平線?新住民子女家庭文化資本、學業成就及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黃瓊瑤(2008)。屏東縣本國籍以及外籍配偶子女族群認同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
    楊艾俐(2003)。台灣之子:台灣變貌新住民潮。天下雜誌,271,95-99。
    楊若杰(2013)。新住民家庭青少年台灣族群認同、母親原生國族群認同與自尊之關係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葉郁菁(2012)。我國新移民子女學習母語政策之推動與實踐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106,57-82。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2016)。文化觀光資源。檢索日期:2016年5月19日。取自http://www.tbocc.gov.tw/Explore/default.aspx?lang=tw
    嘉義縣政府(2009)。嘉義縣成教及新移民學習中心設置要點全條文。檢索日期:2016年5月19日。取自http://goo.gl/GTBBjB
    嘉義縣政府(2014)。嘉義縣103年度多元文化國際日暨移民節活動。檢索日期:2016年5月19日。取自http://goo.gl/gvtz29
    嘉義縣政府(2015)。104嘉義縣新移民學習中心營運計畫。檢索日期:2016年5月19日。取自http://goo.gl/6bAstz
    廖張鷬(2008)。外籍配偶子女學業表現及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台中縣某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新竹市。
    趙彥寧(2004)。現代性想像與國境管理的衝突:以中國婚姻移民女性為研究案例。台灣社會學刊,32,59-102。
    劉行五(2013)。新移民子女自我概念、壓迫因素、社會支持與偏差行為關聯性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劉炳輝(2006)。國小原住民學童適應行為、文化認同、自我調整學習與其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劉淑微(2010)。東南亞外籍配偶的婚姻態度、家庭地位對生活適應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佛光大學,宜蘭縣。
    劉樹雯(2013)。故鄕?他鄕?新台灣之子對東南亞籍母親原鄕文化認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潘淑滿(2004)。從婚姻移民現象剖析公民權的實踐與限制。社區發展季刊,150,30-44。
    蔡河霖(2010)。國小學童自我概念、依附關係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以屏東縣新移民子女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縣。
    蔡榮貴、黃月純(2004)。台灣外籍配偶子女教育問題與因應策略。台灣教育,626,32-37。
    鄧秀珍(2004)。外籍與大陸配偶健康問題及需求評估。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計畫(編號:DOH93-HP-1202)。
    鄭靜瑜、周雨樺(2011)。大陸配偶青少年子女自我認同、生活及教育適應之經驗歷程-以家庭為中心之探討。內政部外籍配偶照顧輔導基金補助研究報告(編號:9921F312)。
    賴琇民(2013)。探討彰化縣國中新住民子女家庭氣氛與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彰化縣。
    薛國致(2009)。社會發展中偏見歧視之形成與消除。南臺灣社會發展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謝紹文(2008)。新移民子女的依附關係與學校適應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謝繼昌(2006)。認同與文化:台灣原住民之研究。載於葉春榮(主編),歷史、文化與族群:台灣原住民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97-308頁)。台北市: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鍾文悌(2005)。外籍配偶子女學業表現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韓嘉玲(2003)。傭人抑或太太?婦女勞動力的跨境遷移-大陸新娘在台灣案例研究。社區發展季刊,101,163-175。
    簡茂發(1986)。大學生適應問題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28,1-90。
    藍麗春、邱重銘(2008)。文化的定義、要素與特徵。國立台中技術學院通識教育學報,2,117-128。
    羅婉麗(2001)。國中小學生生活適應之訪談、評量與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羅惠清(2008)。新移民女性子女生活適應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以新竹縣國小高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譚光鼎(1998)。原住民教育研究。台北市:五南。
    嚴智宏(2006)。東南亞文化與社會。載於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主編),東南亞文化教學參考手冊(79-116頁),台北市:教育部。
    龔元鳳(2007)。大陸與東南亞新住民女性子女族群認同之差異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Abu-Rayya, H. M. (2006). Acculturation and well-being among Arab-European: Mixed-ethnic adolescents in Israel.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39, 745-751.
    Anderson, M. (1999). Child in-between: Constructing identities in the bicultural family. Journal of 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5(1), 13-26.
    Arkoff, A. (1968). Adjustment and mental health. New York, NY: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Astuti, R. (1995). "The Vezo are not a kind of people": Identity, difference, and "ethnicity" among a fishing people of western Madagascar. American Ethnologist, 22(3), 464-482.
    Berry, J. W. (1997). Immigration, acculturation, and adaptation. 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46(1), 5-68.
    Berry, J. W., Poortinga, Y. H., Segall, M. H., & Dasen P. R. (2002).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2nd ed.).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orsato, G. N. (2008). Perceived discrimination, racial/ethnic identity, and adjustment among Asian American and Latino early adolescents.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3313536).
    Brown, C. S., & Bigler, R. S. (2005).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discrimination: A developmental model. Child Development, 76(3), 533-553.
    Brown, C. S., & Chu, H. (2012). Discrimination, ethnic identity, and academic outcomes of Mexican immigrant children: The importance of school context. Child Development, 83(5), 1477-1485.
    Chen, H. -J., & Kovacs, P. (2013). Working with families in which a parent has depression: A resilience perspective. Families in Society, 94(2), 29-35.
    Choi, Y., Harachi, T. W., Gillmore, M. R., & Catalano, R. F. (2006). Are multiracial adolescents at greater risk? Comparisons of rates, patterns, and correlates of substance use and violence between monoracial and multiracial adolescents.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76(1), 86-37.
    Costigan, C. L., Koryzma, C. M., Hua, J. M., & Chance, L. J. (2010). Ethnic identity, achie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Examining risk and resilience among youth from immigrant Chinese families in Canada. Cultural Diversity and Ethnic Minority Psychology, 16(2), 264-273.
    Edwards, L. M., & Romero, A. J. (2008). Coping with discrimination among Mexican descent adolescents. Hispanic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s, 30, 24-39.
    Erikson, E. H.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NY: Norton.
    Fergus, S., & Zimmerman, M. A. (2005). Adolescent resilience: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healthy development in the face of risk. Annual Review of Public Health, 26(1), 399-419.
    Fernando, S. (1993). Racism and xenophobia. Innovation in Social Sciences Research, 6(1), 9-19.
    Holleran, L. K., & Waller, M. A. (2003). Sources of resilience among Chicano/a youth: Forging identities in the borderlands. Child and Adolescent Social Work Journal, 20, 335-350.
    Juang, L. P., & Alvarez, A. A. (2010). Discrimination and adjustment among Chinese American adolescents: Family conflict and family cohesion as vulnerability and protective factors.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100 (12), 2403-2409.
    Kuperminc, G. P., Wilkins, N. J., Roche, C., & Alvarez-Jimenez, A. (2009). Risk, resilience, and positive development in Latino youth. In F. Villarruel, G. Carlo, J. M. Grau, M. Azmitia, N. Cabrera, and J. Chahin (Eds.), Handbook of U.S. Latino psychology: Developmental and community-based perspectives (pp.213-233).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Landrine, H., Klonoff, E. A., Corral, I., Fernandez, S., & Roesch, S. (2006). Conceptualizing and measuring ethnic discrimination in health research.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29(1), 79-94.
    Luthar, S. S., Cicchetti, D., & Becker, B. (2000). The construct of resilience: A critical evaluation and guidelines for future work. Child Development, 71(3), 543-562.
    Masten, A. S. (2001). Ordinary magic: Resilience processes in develop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56(3), 227-238.
    Masten, A. S., Hubbard, J. J., Gest, S. D., Tellegen, A., Garmezy, N., & Ramirez, M. (1999). Competence in the context of adversity: Pathways to resilience and maladaptation from childhood to late adolescence.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11, 143-169.
    Matsunaga, M., Hecht, M. L., Elek, E., & Ndiaye, K. (2010). Ethnic identity development and acculturation: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Mexican-heritage youth in the southwest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41(3), 410-427.
    Phinney, J. S. (1990). 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Review of resear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8(3), 499-514.
    Romero, A. J., & Roberts, R. E. (2003a). Stress within a bicultural context for adolescents of Mexican descent. Cultural Diversity and Ethnic Minority Psychology, 9(2), 171-184.
    Romero, A. J., & Roberts, R. E. (2003b). The impact of multiple dimensions of ethnic identity on discrimination and adolescents’ self-esteem.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33(11), 2288-2305.
    Rutter, M. (1987). Psychosocial resilience and protective mechanisms.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57(3), 316-331.
    Schulz, A., Israel, B., Williams, D., Parker, E., Becker, A., & James, S. (2000). Social inequalities, stressors and self reported health status among African American and white women in the Detroit metropolitan area.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51, 1639-1653.
    Stein, G. L., Kiang, L., Supple, A. J., & Gonzalez, L. M. (2014). Ethnic identity as a protective factor in the lives of Asian American adolescents. Asian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5(3), 206-213.
    Tylor, E. B. (1889). Primitive Culture: Researches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mythology, philosophy, religion, language, art and custom. New York, NY: Holt.
    Umaña-Taylor, A. J., & Updegraff, K. A. (2007). Latino adolescents’ mental health: Exploring the interrelations among discrimination, ethnic identity, cultural orientation, self-esteem,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30, 549-567.
    Umaña-Taylor, A. J., Tynes, B. M., Toomey, R. B., Williams, D. R., & Mitchell, K. J. (2015). Latino adolescents’ perceived discrimination in online and offline settings: An examination of cultural 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51(1), 87-100.
    Umaña-Taylor, A. J., Wong, J. J., Gonzales, N. A., & Dumka, L. E. (2012). Ethnic identity and gender as moderators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iscrimination and academic adjustment among Mexican-origin adolescent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35, 773-786.
    Wakefield, W. D. & Hudley, C. (2007). Ethnic and racial identity and adolescent well-being. Theory Into Practice, 46(2), 147-154.
    Ward, C. A., Bochner, S., & Furnham, A. (2001). The psychology of culture shock. Philadelhia, PA: Taylor & Francis.
    Werner, E. (2005). Resilience and recovery: Findings from the Kauai longitudinal study. Focal Point: Research, Policy, and Practice in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19(1), 11-14.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