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亭潔 CHEN, Ting-Chieh |
---|---|
論文名稱: |
王禎和小說中語言混雜與第三空間建構之研究 Hybridity and Third Space in Wang Chen-Ho's novels |
指導教授: |
須文蔚
Shiu, Wen-Wei |
口試委員: |
石曉楓
Shih, Hsiao-Feng 劉秀美 Liu, Hsiu-Mei 須文蔚 Shiu, Wen-Wei |
口試日期: | 2023/12/18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24 |
畢業學年度: | 11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2 |
中文關鍵詞: | 王禎和 、語言 、混雜 、代言 、第三空間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0226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87 下載:1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嘗試探索王禎和對於「真實的聲音」所求為何,藉由後殖民理論中的幾個觀點加以觀察。王禎和捕捉的「真實的聲音」首先透過語言的混雜展現。混雜在後殖民的理論中作為抵抗單一語言論述的手法並非少見,而擁有多重殖民經驗的臺灣在語言的摻搭混融,更是歷來創作者們不斷進行的嘗試。面對這種多音多語社會空間,王禎和藉由其對於空間感官的敏銳觀察,嘗試透過文字重新構築。有關王禎和小說語言的混雜手法,已多有論者討論過,本章試圖進一步細究其不同階段的作品中在書寫技巧上的細微差異,展開小說家創作過程中歷時性的觀察,從早期對於寫作技法的試探、語言混用的拿捏,到《美人圖》與《玫瑰玫瑰我愛你》則可見其對於書寫的實驗益發大膽,透過插入各種平面媒材(字體字型、排版、標點符號、圖片、歌譜⋯⋯),對於不同語言、不同媒材的混用,突破了書面文字原有的空間維度,不僅僅是對閱讀行為的擾亂,似乎更是反映了小說家創作時所身處的時空環境中的嘲雜與喧鬧,而小說家透過平面媒介不同體裁形式的摻搭作為刺激,帶給讀者喧鬧的經驗感受,到更後期的〈人生歌王〉、〈老鼠捧茶請人客〉甚至未完成的遺作《兩地相思》中,讀者可以發現,這幾篇小說似乎是離開了《美人圖》與《玫瑰玫瑰我愛你》中對於社會問題的指控,回到過去對於社會中的邊緣人物的關懷,然而透過史碧華克的提問,再一次的去思考小說中的人物與敘述者的關係,敘事者如何渡讓說故事的位置,作為接近從屬者發言的可能。又,小說家對於語言的敏銳與其身在的時空相互共鳴,形塑「第三空間」的可能,呼應空間理論中對於真實與想像的重構,展現後殖民理論中「超越」(beyond)的能動性,召喚一個讓異質並陳發聲、與權力抵抗協商,重設自身視野,到達「從未見識的空間」,成就其對於「真實聲音」的探究。
一、 作家文本
王禎和:《三春記》。台北:晨鐘,1975。
王禎和:《嫁妝一牛車》。台北:遠景,1977。
王禎和:《香格里拉》。台北:洪範,1984。
王禎和:《玫瑰玫瑰我愛你》。台北:遠景,1984。
王禎和:《美人圖》。台北:洪範,1985。
王禎和:《人生歌王》。台北:聯合文學,1987。
王禎和:《兩地相思》。台北:聯合文學,1998。
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台北:皇冠,2000。
黃春明:《看海的日子》。台北:皇冠,2000。
陳映真:《上班族的一日》。台北:洪範,2001年。
陳映真:《萬商帝君》。台北:洪範,2001年。
二、 專書
(一) 中文專書
比爾・阿希克洛夫特(Bill Ashcroft),嘉雷斯・格里菲斯(Gareth Griffiths),凱倫・蒂芬(Helen Tiffin)著,劉自荃譯:《逆寫帝國:後殖民文學的理論與實踐》,板橋:駱駝出版,1998。
史碧瓦克(Gayatri C. Spivak)著,李根芳譯注:《在其他世界:史碧瓦克文化政治論文選》,臺北:聯經,2022。
史碧華克(Gayatri C. Spivak)著,張君玫譯:《後殖民理性批判:邁向消失當下的歷史》,台北:群學,2006年。
生安鋒:《霍米巴巴》,臺北:生智,2005。
伊斯邁・達立(Ismail S. Talib)著,李勤岸譯:《後殖民文學的語言》(The Language of Postcolonial Literatures : An Introduction),臺北:書林,2011。
米歇爾・迪・塞杜(Michel de Certeau)著,方琳琳,黃春柳譯:《日常生活實踐1.・實踐的藝術・第十一章 聲音的引用》,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
亨利・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著,倪曉暉,葉齊茂譯:《日常生活批判・第三卷・從現代性到現代主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
李育霖:《翻譯閾境——主體、倫理、美學》,臺北:紅螞蟻,2009年。
邱貴芬:《仲介臺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臺灣閱讀》,臺北:元尊文化,1997年。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臺北:麥田,2003年。
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臺北:麥田,2008。
殷寶寧:《情欲.國族.後殖民:誰的中山北路?》,臺北:左岸文化,2006。
海德格(Martain Heidgger),彭富春譯,戴暉校:《詩・語言・思》,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1年。
索雅(Edward W. Soja)著,王志弘,張華蓀,王玥民譯:《第三空間:航向洛杉磯以及其他真實與想像地方的旅程》,台北:桂冠,2004。
高全之:《王禎和的小說世界》,臺北:三民,1997。
張誦聖:《現代主義・當代台灣:文學典範的軌跡》,臺北:聯經,2015。
曹莉:《史碧娃克》,臺北:生智,1999。
陳芳明:《後殖民及其外》,臺北:麥田,2002年。
陳建忠、邱貴芬、應鳳凰、劉亮雅等合著:《臺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2007年。
陳建忠著,吳桂枝,楊傑銘編:《島嶼風聲:冷戰氛圍下的臺灣文學及其外》,新北:南十字星文化工作室,2018。
陳培豐:《想像與界限:臺灣語言文體的混生》,臺北:群學出版,2013年。
廖炳惠:《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臺北:麥田,1994。
廖炳惠:《關鍵字200》,臺北:麥田,2003。
趙稀方:《臺灣文學與後殖民理論》,臺北:人間,2009。
劉亮雅:《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專論》,臺北:麥田,2006。
德希達(Jacques Derrida)著,張正平譯:《他者的單語主義——起源的異肢》,台北:桂冠圖書,2000年。
謝世宗:《階級攸關:國族論述、性別政治與資本主義的文學再現》,台北:群學,2019。
(二) 外文專書
Bill Ashcroft, Gareth Griffiths and Helen Tiffin, Key concepts in post-colonial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1998.
Bhabha, Homi K. ,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三、 期刊論文
王志弘:〈多重的辯證列斐伏爾空間生產概念三元組演繹與引申〉,《地理學報》第55期,2009年4月,頁1-24。
王俊秀:〈音景的都市表情:雙城記的環境社會學想像〉,《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第10期,2001年12月,頁89-98。
王鈺婷:〈代言、協商與認同-五0年代女性文學中臺籍家務勞動者的文本再現〉,《成大中文學報》,第46期,2014年9月。頁245-270。
史碧華克著,李翠芬譯:〈三位女性的文本與帝國主義的批判〉,《中外文學》,第24卷第5期,1995年11月。頁6-21。
史碧華克著,邱彥彬,李翠芬譯:〈從屬階級能發言嗎?〉,《中外文學》,第24卷第6期,1995年10月。頁94-123。
呂正惠:〈荒謬的滑稽戲——王禎和的人生圖像〉,《文星》,第109期,1987年7月。頁32-36。
李文卿:〈走過殖民:論王禎和《玫瑰玫瑰我愛你》之戲謔書寫〉,《文學台灣》,2007年7月,頁184-204。
李有成:〈在冷戰的陰影下:黃春明與王禎和〉,《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26期。2019年10月,頁1-24。
李秋蘭:〈美金美金我愛你—《玫瑰玫瑰我愛你》中的後殖民論述〉,《藝見學刊》,第4期 ,2012年10月,頁41-50。
李桂芳:〈意識的偵防與歷史的夢魘--從陳映真與陳芳明的論爭說起,並兼論晚近「臺灣文學史」的問題〉,《中外文學》第383期,2004年4月。頁13-35。
林芳玫:〈文學與歷史:分析《行過洛津》中的消逝主題〉,《文史台灣學報》,第1期,2009年11月。頁166-187。
林運鴻:〈當代臺灣小說中的後現代美學與階級意識〉,《文化研究》第22期,2016年3月。頁177-208。
徐菊清:〈王禎和小說的多語混雜現象分析〉,《健行學報》,第36卷第4期,2017年1月。頁43-64。
高鈺昌:〈以聲發聲的華語語系:王禎和文本中的台北聲音景觀〉,《中國現代文學》第32期,2017年12月,頁3-20。
許琇禎:〈多語言的文化衝突——王禎和小說研究〉,《中國學術年刊》第20期,1999年3月,頁553-569。
陳瓊琪:〈王禎和《玫瑰玫瑰我愛你》的敘述形式〉,《中山中文學刊》第4期,1998年6月,頁54-78。
陳正芳:〈文化交流下的歷史印記:論陳映真和黃春明小說中的美國人形象建構〉,《台灣文學學報》,第21期,2012年12月。頁137-170。
陳芷凡:〈「第三空間」的辯證-再探《野百合之歌》與《笛鸛》之後殖民視域〉,《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9期,2014年10月。頁115-144。
陳春燕:〈時間與他者 後殖民全球化的「當下」〉,《英美文學評論》,第13期,2008年12月。頁119-155。
陳薏曉:〈王禎和小說中的文化板塊運動〉,《中國現代文學》,第22期,2012年12月,頁155-170。
黃武忠:〈小說的方言使用——兼談楊青矗《工廠人》、王禎和《嫁妝一牛車》、黃春明《莎呦娜啦,再見》用語之比較〉,收錄在黃武忠:《文藝的滋味》,臺北:自立晚報社,1983。頁13-28。
楊建章,呂心純:〈音樂學研究的空間新視野〉,《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2009年12月,頁15-23。
廖淑芳:〈王禎和與林宜澐小說比較閱讀——以語言運用為主的考察〉,《東華漢學》第7期,2008年6月,頁217-258。
鄭恆雄:〈外來語言/文化「逼死」(VS.(對抗))本土語言/文化──解讀王禎和的《美人圖》〉,《聯合文學》第74期,1990年12月。頁51-59。
霍米・巴巴(Homi K. Bhabha)著,廖朝陽譯:〈播撒民族:時間、敘事與現代民族的邊緣〉,《中外文學》,第20卷,第12期,2002年5月。頁74-96。
鍾秩維:〈設想台灣人的華語語系觀點:關於「中國」和「共同體」的提問〉,《台灣文學學報》,第34期,2019年6月,頁133-164。
關首奇(Gwennaël Gaffric):〈多語書寫、翻譯與想像:王禎和手稿初探〉,《中山人文學報》,第37期,2014年7月,頁83-97。
四、 學位論文
王梅香:《肅殺歲月的美麗╱美力?戰後美援文化與五、六○年代反共文學、現代主義思潮發展之關係》,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5。
王梅香:《隱蔽權力:美援文藝體制下的台港文學(1950-1962)》,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15。
呂文翠:《狎昵故鄉─王禎和小說研究》,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1998。
李宜靜:《王禎和小說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沈瑞馨:《臺灣現代小說中之後殖民論述——以陳映真與王禎和為研究主體》,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5。
林宛儀:《王禎和小說語言的流動性與在地性》,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9。
馬翊航:《虛實對照,城鄉融涉——論花蓮文學中的地方意識與市╱街書寫》,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8。
高鈺昌:《「聽-見」城市:戰後台灣小說中的臺北聲音景觀》,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17。
陳宜伶:《王禎和小說人物形象析論》,屏東: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
陳怡臻:《笑的力量——論王禎和《美人圖》與《玫瑰玫瑰我愛你》中的鬧劇書寫》,台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劉亦佳:《聽「音」辨「位」:一九八〇年代台灣小說的階級書寫》,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9。
劉玫伶:《王禎和小說作品論:小說、劇本與影評》,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7。
蔡旻螢:《冷戰現代化及其不滿:王禎和作品中的美國/性》,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8。
鄭千慈:《崩解的自我——現代主義、畸零人與戰後臺灣鄉土小說》,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碩士論文,2005。
五、 研討會論文
王梅香:〈美軍來台「休息復原計畫」(R&R)所展現的陽剛氣概──以台中地區五權路酒吧街為觀察範圍〉,台灣女性協會、弘光科技大學老人福利與事業學系主辦「第三屆性別研究碩博士論文研討會」,台中:台灣女性學學會,2008年。
盛鎧:〈多元聲音並存的世界——王禎和《嫁妝一牛車》中的複調性〉,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多元共生:第五屆苗栗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2007年12月。
六、 訪談側記
余素紀錄:〈文學對談——五月十三節——從紅樓夢談到王禎和的小說〉,《大學雜誌》70期,1973年12月,頁57-65。
七、 其他
托努・歐內伯魯(Tõnu Õnnepalu):《邊境國》,臺北:一人出版,2011。
喬賽・薩拉馬戈(José Saramago)著,呂玉嬋譯:《詩人里卡多逝世那一年》,台北:時報出版,2023。
約翰・柏格(John Berger)著,吳莉君譯:《閒談:約翰・伯格的語言筆記》,新北:黑體文化,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