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葉淑瑜
Yeh, Shu-Yu
論文名稱: 畫說·心語:葉淑瑜隱喻性繪畫創作論述
Story behind Pictures, Language of the Heart: Shu-Yu Yeh’s Painting Creation with the Purpose of Metaphorical Meaning
指導教授: 莊連東
Chuang, Lien-Tung
口試委員: 李振明
Lee, Cheng-Ming
李宗仁
Li, Zong-Ren
莊連東
Chuang, Lien-Tung
口試日期: 2022/07/29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美術創作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Fine Arts_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Artistic Cre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5
中文關鍵詞: 畫說心語憂鬱症心靈處方隱喻性繪畫
英文關鍵詞: Story behind Pictures, Language of the Heart, Depression, Elixirs of the heart, Metaphorical Painting
研究方法: 文獻分析法圖像分析法創作實踐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1206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02下載:1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畫說・心語」,不難理解筆者是想要用畫來說故事,說自己如何走過憂鬱症的生命故事,為什麼說這樣的故事?因為在這世界上有太多人為憂鬱症所苦,被侵蝕的心靈無所適從,因此,筆者想以過來人的身份,透過繪畫創作以直觀的圖像,幫助憂鬱症患者在顛覆後的世界找到方向;並讓面對憂鬱症患者的親友,可以從理解到協助他們恢復正常的生活。
    本創作研究以因應憂鬱症的七個心靈處方做為繪畫的創作主題,共完成十二件作品,探討如何通過隱喻性繪畫,以傳達筆者的思想與情感;研究如何運用媒材的特色與技法,在滿足視覺美感的前提下,可以達到超越描繪對象本身的意涵,進而賦予繪畫創作以隱喻意義的目的。
    本論文分為六個章節: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的內容與範圍及研究的方法與限制。第二章陳述筆者經歷憂鬱症的生命故事,並深入瞭解什麼是憂鬱症及憂鬱症的發展現況,進而分享筆者因應憂鬱症的心靈處方。第三章進行隱喻性繪畫的學理研究,並透過圖像的解讀,理解並驗證隱喻性繪畫的創作路徑。第四章說明創作思維及創作實踐的方法和流程。第五章說明整體創作的架構,並對作品逐一進行解析。第六章以回顧研究成果和對未來的展望與期許作為總結。

    “Story behind Pictures, Language of the Heart”. It is simple to understand that the author wishes to use paintings to tell a story, and to infer how one could overcome depression. All too often, people are at a loss finding their minds consumed by depression. The author, expressing self-experience, wants to use intuitive images in paintings to help patients find direction in a world turned up-side-down by depression; and let their relatives and friends participate, through understanding, in helping such patients return to a normal life.

    This creative research, which include twelve works, employs the seven elixirs of the heart as the theme of painting creation, discusses how to convey the author's thoughts and emotions through Metaphorical Painting, and to deploy characteristics and techniques of this painting medium, achieve the realization of visual beauty and go beyond the meaning of the object itself, and endow the painting creation with the purpose of metaphorical meaning.

    This thesis has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an introduction, which explains the motivation and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the content and scope, and the method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work. The second chapter describes the author's story of her own depression, discusses current med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dition and its developments, and then shares her seven elixirs of the heart for recovery. The third chapter reports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metaphorical painting, and through interpretation of images, understands and verifies the creative path of the technique. The fourth chapter explains the creative thinking behind, and the methods and processes of the creative practice. The fifth chapter explains the structure of the overall creation, and analyzes each of the works. As a conclusion, the sixth chapter is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recommendations and expectations for future work.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範圍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 6 第四節 名詞釋義 9 第二章 走過憂鬱症的藍色幽谷 11 第一節 憂鬱症的生命故事 11 第二節 憂鬱症 16 第三節 憂鬱症的心靈處方 22 第三章 隱喻性繪畫 28 第一節 繪畫中隱喻現象的定義 28 第二節 隱喻繪畫的種類及表現方式 34 第三節 從圖像解讀理解隱喻繪畫的創作路徑 42 第四章 創作思維與實踐 48 第一節 創作思維與模式 48 第二節 創作媒材與技法 52 第三節 創作流程 56 第五章 創作說明與解析 59 第一節 整體作品說明 59 第二節 個別作品解析 67 第六章 結論 100 第一節 研究回顧 100 第二節 未來展望 102 參考文獻 104

    一、 專書
    何懷碩,《給未來的藝術家》,新北市: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3年。
    范美霞,《繪畫中的隱喻-中國古代繪畫中的隱喻現象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年。
    孫好瓊,《解構圖像:隱藏在圖像設計間的訊息傳達》,台北:佳魁資訊,2014。
    張沛,《隱喻的生命》,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陳望道著,《修辭學發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陳慶勛著,《艾略特詩歌隱喻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陳懷恩,《圖像學-視覺藝術的意義與解釋》,台北:如果出版社,2008年。
    彭吉象,《藝術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
    趙勤國,《繪畫形式語言》, 濟南:黃河出版社,2003年。
    劉文潭,《現代美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公司,2009年。
    蓮羊,《岩彩初心》,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年。
    嚴烽彰,《不憂鬱的生活-走出憂鬱的生活全計畫》,台北市:甜茴香文化事業 有限公司,2007年。

    二、 翻譯書
    大衛・貝爾斯(David Bayles)& 泰德・奧蘭德(Ted Orland)著,《開啟創作自信之旅》,許琬翔,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
    林功・箱崎睦昌著,《膠彩畫材料與技法》,廖瑞芬譯,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年。
    秋元雄史著,《西洋美術鑑賞術》,羅淑慧譯,新北市:方舟文化/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
    約翰・海利(Johann Hari)著,《照亮憂鬱黑洞的一束光》,陳伊辰譯,台北:天下生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9 年。
    桂格利・甄慈(Gregory L. Jantz)& 安妮・麥克穆瑞(Ann McMurray)著,《走出憂鬱・迎向陽光》,沈孝芬、蘇玲霞,台北:保羅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
    特里錫德(Jack Tresidder)著,《象徵之旅》,石毅、劉珩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
    梅根・戴文(Megan Devine)著,《沒關係,是悲傷啊!》,謝慈譯,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
    莫莉・班(Molly Bang)著,《圖像語言的秘密:圖像的意義是如何產生的》, 宋珮譯,台北市: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
    渥夫林(Heinrich Wőlfflin)著,《藝術史學的基礎》,曾堉、葉劉天增譯,台北:東大出版社,1992 年。
    雷可夫(George Lakoff) & 詹森(Mark Johnson)著,《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周世箴譯,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Ellen Winner,《創造的世界-藝術心理學》,陶東風等譯,台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三、 期刊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incidence, prevalence, and 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 for 354 diseases and injuries for 195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1990–2017: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 The Lancet, 2018, 392: pp. 1789–1858.

    四、 網路資料
    《漢語網》,網址:<https://tinyurl.com/yblozb2n>,(2022年2月9日檢索)。
    《社團法人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網址: <shorturl.at/cnGLU>,(2021年11 月8日檢索)。
    衛生福利部委託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精神醫學部編著,〈憂鬱情緒自助障礙手冊〉,《健康九九網站》,網站:< shorturl.at/efjrF>(2021年9月18日檢索)。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網址:< shorturl.at/lnxX2>,(2021年9月25日檢索)。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