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裡地區位於西部平原的起點,因為交通方便,平原肥沃,加上農業環境適合,康熙末年,即陸續吸引來自漳州、泉州及粵籍人士入墾,是苗栗地區較早開發的地方。
在漢人入墾以前,苑裡地區是道卡斯族蓬山社群的分布地域,主要包括苑裡社、房裡社、貓盂社、日北社等。因為漢人的進入,蓬山社群的社會型態遭受衝擊,隨著土地使用權的逐漸喪失,接著典賣,盡賣,甚至連番大租、口糧租都賣盡。在生活空間遭受剝奪之餘,平埔族人只好選擇遷居、漢化的生活型態來加以因應,於是,平埔族人在苑裡地區的歷史舞台,逐漸被漢移民所取代。
漢移民開墾苑裡地區的高峰期約在乾隆年間。三大籍貫的漢移民入墾時間相近,但仍以漳州、泉州人較早建立具規模的聚落。其分布的範圍約可一分為二:漳州人、泉州人主要以西半部為主,東半部的山區則多為粵籍人士移墾的分布地點所在。透過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漢移民逐漸在苑裡地區建立聚落,加上水利建設的輔助,苑裡地區的開發趨於完備,約在乾隆中葉,苑裡地區的主要聚落均已建立。隨著聚落的越趨成熟,庄社雜陳下,亦形成了以鄰近庄社為腹地的街庄,發展商業機能。
隨著漢移民的逐漸增多,漢人社會逐漸發展出祭祀組織,並以寺廟為中心形成祭祀圈;隨著生活漸趨穩定,漢移民開始重視文教觀念的普及,加上軍功的建立,因而苑裡地區逐漸形成士紳階層,漢人社會於焉形成。然而,因為土地資源的有限,各族群之間的衝突日益嚴重,平埔族人的抗官事件、閩粵間的械鬥均成為地方上的大事。地方勢力透過衝突事件的解決而逐漸整合,地方出現領導人物、庄落之間亦出現以祭祀活動為主體的連庄組織,苑裡地區產生生命共同體的意識,苑裡地區遂整合成功。
至此,苑裡地區已完全成為漢人社會。
1996《番社采風圖考》,台灣歷史文獻叢刊,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中村孝志著,吳密察、許賢瑤譯
1994〈荷蘭時代的台灣番社戶口表〉,《台灣風物》, 44(1):35-82。
瓦歷斯‧尤幹
1990〈夕陽族群的死滅和重建〉,《原報》, 4 。
王世慶
1985〈從清代台灣農田水利的開發看農村社會關係〉,《台灣文獻》, 36(2):
107-146。
1994〈民間信仰在不同祖籍移民的鄉村之歷史〉,《清代台灣社會經濟》,台
北:聯經出版社:295-372。
149
王振勳等編
2002《苑裡鎮志》上、下冊,苗栗:苑裡鎮公所。
石再添
1995《台灣地理概論》,台北市:台灣中華三版。
石再添等
1996〈土地志地形篇〉《重修台灣省通志》,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白棟樑
1997《平埔足跡:台灣中部平埔族遷移史》,台中:晨星出版社。
伊能嘉矩
1910《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編三台灣》,富山房會社。
余文儀
1962《續修台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121 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宋文薰
1965《台灣文獻》,〈台灣西部史前文化的年代〉,16(4)。
吳德功
1959《戴施兩案紀略》,台灣文獻叢刊第47 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
室。
吳錦昌
1994《台中縣大甲鎮鄉土地埋之研究》,文化地學所碩士論文。
杜臻
1961《澎湖台灣紀略》,台灣文獻叢刊第104 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
室。
杜雅鈴
1998《台南市集福宮祭祀圈研究》,台灣人文(師大),2:201-217。
沈茂蔭
1962(1894)《苗栗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59 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
研究室。
何春孫
1986《台灣地質概論》,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李壬癸
1992〈台灣平埔族的種類及其相互關係〉,《台灣風物》42(1): 211-238。
李鳳華
2002《由祭祀圈看區域的整合與發展》,師大地理所碩士論文。
周鍾瑄
150
1962(1717)《諸羅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41 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
研究室。
周璽
1962(1832)《彰化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56 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
研究室。
林美容
1986〈由祭祀圈來看草屯的地方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62:53-114。
1988a〈由祭祀圈到信仰圈-台灣民間結社的地域構成與發展〉,《中國海洋
發展史論文集》,台北:中研院三研所:95-125。
1988b〈從祭祀圈來看台灣民間信仰的社會面〉,《歷史、文化與台灣-台灣
研究研討會51-75 回記錄》,台北:台灣風物雜誌社:13-31。
1999〈台灣區域性祭祀組織的社會空間與文化意涵〉,發表於「人類學在台
灣的發展」學術研討會,《人類學在台灣的發展:經驗研究篇》:69
-88。
林偉盛
1988《清代台灣分類械鬥之研究》,國立台灣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3〈清代台灣分類械鬥發生的原因〉,《台灣史論文精選,上》,台北:玉
山社:263-288。
林壬癸
1992〈台灣平埔族種類及其相互關係〉,第七十九回台灣研究研討會,《台
灣風物》42(1):211-238。
林振春
1997〈社區:從祭祀圈、生活圈到文化圈〉,《社區發展季刊》,77:132-
140。
卓淑娟
1988《清代台灣中部漢番關係之研究》,東海歷史所碩士論文。
邱正略
1992《清代台灣中部平埔族遷移埔里拓墾之研究》,東海歷史所碩士論文。
施添福
1991〈紅線與藍線清乾隆中葉台灣番界圖〉,《台灣史田野研究通訊》,19:
46-49
范咸、六十七
1993(1747)《重修台灣府志》,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51
郁永河
1959(1696)《裨海紀遊》,台灣文獻叢刊第44 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
究室。
洪敏麟
1979《台灣地名沿革》,台中:台灣省新聞處。
1980《台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台中:台灣文獻委員會。
1995〈住民志地名沿革篇〉,《重修台灣省通志》,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洪敏麟等
1989《台中縣大甲溪流域開發史》,豐原: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洪麗完
1985《清代台中開發之研究(1683-1874)》,東海歷史所碩士論文。
1992〈大安、大肚兩溪間拓墾史研究(1683-1874)〉,《台灣文獻》43(3):
165-259。
1996《台灣古文書專輯》,下冊,豐原: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1997《台灣中部平埔族》,台北:稻鄉出版社。
連文希
1972〈客家之南遷東移及其人口的流佈〉,《台灣文獻》23(4):1-23。
高拱乾
1993(1695),《台灣府志》,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高世賢
2002,《清代苑裡地區之拓墾-以漢番聚落消長為中心》,私立東海大學歷
史學碩士論文。
盛清沂
1963〈記台中縣大甲附近出土石器〉,《台灣文獻》, 14(4):53-59。
1965〈苗栗縣地區史前遺址調查報告〉,《台灣文獻》,16(3):91-56。
1979〈清代同光之際「開山撫番」史事編年〉,《台灣文獻》30(3):1-26。
1981〈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發史(上、下)〉,《台灣文獻》31(4):
17-41;32(1):35-59。
黃叔璥
1957(1724)《臺海使槎錄》,台灣文獻叢刊第4 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
研究室。
黃富三著
1980〈清代台灣漢人之耕地取得問題〉,收入黃富三、曹永和編,《台灣史
論叢第一輯》,台北:眾文圖書:193-220。
152
黃雯娟
1990《清代蘭陽平原的水利開發與聚落發展》,師大地理所碩士論文。
黃志偉
1999,《統治之道-清代台灣的縱貫線》,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
碩士論文。
黃卓權
1999〈台灣內山開發史中的客家人〉,《歷史月刊》,134:66-68。
陳朝龍、鄭鵬雲
1962《新竹縣採訪冊》,台灣文獻叢刊第145 種,台北:台灣銀行研究室。
陳其南
1970〈清代台灣社會的結構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49:
115-147。
1975《清代台灣漢人社會的建立及其結構》,台大人類所碩士論文。
陳漢光
1972〈日據時期台灣漢族祖先祖籍調查〉,《台灣文獻》23(1)。
陳培桂修
1977(1870),《淡水廳志》,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陳運棟
1993〈桃竹苗地區早期族群關係與開發初探〉,《苗栗文獻》8:90-121。
陳宗仁
1994《漢人移墾及其市街形成— 以十八世紀新莊街為例所作的個案研究》,
政大歷史所碩士論文。
陳國揚
1995《清代竹塹漢人社會之發展》,中興歷史所碩士論文。
陳捷先
1996《清代台灣方志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出版。
陳秋坤
1980〈台灣土地的開發1700-17561〉,收入曹永和、黃富三主編《台灣史
論叢第一輯》,台北:眾文圖書:163-191。
1992〈十九世紀初期土著地權外流問題— 以岸裡社的土地經營為例〉,收入
陳秋坤、許雪姬主編《台灣歷史上的土地問題》,台北:中央研究院
台灣史田野研究室:29-56。
1994《清代台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1700-1895)》,
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53
1997《台灣古書契:1717-1906》,台北:立虹出版社。
陳水木、潘英海
2002,《道卡斯蓬山社群古文書輯》,苗栗:苗栗縣文化局。
許嘉明
1978〈祭祀圈之於居台漢人社會的獨特性〉,《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1(6):
59-68。
許雪姬
1987,《清代台灣的綠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54)。
許淑娟
1991《蘭陽平原祭祀圈的空間組織》,師大地理所碩士論文。
張麗旭、何春蓀
1948〈台灣台中縣大安背斜之構造〉,《地質評論》, 13(1、2)。
張環顯
1992《清代埔里的開發》,師大歷史所碩士論文。
張憲卿
1994,《台灣地質圖說明書》,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郭金潤、張慶宗、陳明?
1985《大甲帽蓆專輯》,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郭銀漢
1995〈祭祀圈與社區意識〉,《社會福利》,118:24-30。
張珣
2002〈祭祀圈研究的反省與後祭祀圈時代的來臨〉,《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
類學刊》,58:78-111。
梁志輝
1995《嘉義地區漢人社會發展之研究(1683-1895)》,中正歷史所碩士論文。
溫振華
1978《清代台北盆地經濟社會的演變》,台灣師大歷史所碩士論文。
1980〈清代一個台灣鄉村宗教組織的演變〉,《史聯雜誌》創刊號:91-107。
1986《二十世紀初之台北都市化》,師大歷史所博士論文。
1989a〈清代台北盆地漢人社會祭祀圈之演變〉,《台北文獻直字》,88:1-42。
1989b〈清代大甲溪流域漢人社會的建立〉,《台中縣大甲溪流域開發史》,
豐原:中縣文化中心:115-163。
1991〈神明會資料與清代鄉村研究-台中縣石岡鄉舉例〉,《台灣史田野研
究通訊》19:51-55。
154
1992《清代東勢地區的土地開發》,台北:日知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3〈清代台灣中部的開發〉,《台灣風物》,43(1):127-145。
2000〈清代中部平埔族遷移埔里分析〉,《台灣文獻》, 51(2):27-37。
詹素娟
1986《清代台灣平埔族與漢人關係之研究》,台灣師大歷史所碩士論文。
廖財固、駱為興
1993〈艋舺龍山寺之祭祀圈〉,《地理教育》,19:189-204。
趙文榮
1999《清代台南地區的開發與社會變遷(1683-1895)》,南師鄉土所碩士論文。
潘英海
1994〈聚落、歷史、與意義-頭社村的聚落發展與族群關係〉,《中央研究
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7:89-123。
潘英
1992〈談台灣平埔族的遷徙〉,《台灣文獻》,43(4)。
1998《台灣平埔族史》,台北:南天書局。
潘朝陽
1994 《台灣傳統漢文化區域構成及其空間性-以貓裏區域為例的文化歷史
地理詮釋》,師大地研所博士論文。
1999〈台灣關帝信仰的文教內涵以苗栗區域為例之詮釋〉,《苗栗文獻》14:
43-67。
賴來甲
1994,《大安溪下游沖積扇地下水資源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
碩士論文。
賴俊樺
1998〈台東市建和里的宗教信仰與祭祀圈〉,《台東文獻》復刊4:58-78。
楊秀雅
2001,《清代大甲地區的發展與街市的形成(1684-1895)》,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良璧
1961(1741)《重修福建台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74 種,台北:台灣銀
行經濟研究室。
劉慧真
1994《清代苗栗地區之族群關係》,台灣師大歷史所碩士論文。
蔡振豐
155
1962(1897)《苑裏志》,台灣文獻叢刊第48 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蔡青筠
1964《戴案記略》,台灣文獻叢刊第206 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蔡淵洯
1986〈清代台灣的移墾社會〉收入瞿海源、章英華主編,《台灣社會與文化
變遷》,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45-67。
蔡文彩編
1997〈住民志聚落篇〉《重修台灣省通志》,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蔡明雲
1997《由祭祀圈看北斗地區漢人聚落的形成與發展》,政大歷史所碩士論文。
鄭用錫
《淡水廳志稿》
鄭鵬雲、曾逢辰
1960(1897)《新竹縣志初稿》,台灣文獻叢刊第61 種,台北:台灣銀行研究
室。
鄭吉成、王彥妮
1994〈大稻埕轄海城煌廟祭祀圈之研究〉,《地理教育》,20:41-68。
鄭道聰
1999〈從民俗信仰看漢人社會的建立-以台南市為例〉,《歷史月刊》,136:
96-102。
謝繼昌
1979〈平埔族之漢化-台灣埔里平原之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
刊》,47:49-72。
戴炎輝
1963〈清代台灣之大小租業〉,《台灣文獻》4(8):1-45。
1979《清代台灣之鄉治》,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鍾幼蘭
1998〈平埔族群與埔里盆地-關於開發問題的探討〉,收於劉益昌、潘英海
編《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論文集》,台灣省文獻會:141-162。
羅肇錦
1998〈「漳泉鬥」的閩客情結初探〉,《台灣文獻》,49(4): 。
不著撰人
156
1905《台灣土地慣行一斑》,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台北:南天出版社。
1959《苗栗縣志》,苗栗:台灣省苗栗縣文獻委員會。
1962(1909)《清代台灣大租調查書》,台灣文獻叢刊第152 種,台北:台
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2《台灣府輿團纂要》,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雍正硃批奏摺選集》,〈福建總督郝玉麟恭報蕩平臺番大捷摺〉,台灣文獻
叢刊第300 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79《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十九、二十輯,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寺廟台帳》
《台灣省通志》,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9,《苗栗縣鄉土史料》,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2002〈苑裡氣象雨量站氣候統計資料〉,中央氣象局。
1995《淡新檔案》,台灣文獻叢刊第295 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寶靈宮宮誌》
《苗栗縣道廟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