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梁淑娟
Liang, Su-Chuan
論文名稱: 我國老人福利制度之研究
Research of our elderly-welfare policies
指導教授: 黃人傑
Huang, Jen-Je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9
中文關鍵詞: 獨居老人福利政策經濟困境
英文關鍵詞: elderly people who live alone, welfare policy, economically difficult position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623下載:12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論文中文摘要:
    在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的此時,關於老人福利與政策則成為社會重要議題之一;所以要如何改善與規劃這類相關問題的改進政策,也是我們整個社會包括老人自己、社會、家庭和政府相關的責任。
    本文以老人福利制度為研究範疇,並以老人們最需求的大方向「經濟安全保障」為論述主軸,期望能檢視台灣獨居老人的社會現況問題及需求點。
    也基於我國老人福利制度對獨居老人經濟相關問題影響關係性與重要性的認知,因此本研究將試圖探索,我國社會老人福利制度與獨居老人經濟問題關係。
    本文研究問題為-
    一、 首先,針對我國老人福利政策制度面上,所引發缺失等相關問題有哪些?
    二、 其次,針對我國獨居老人在經濟方面的問題點與需求何在?
    三、 再者,針對我國獨居老人在經濟困境問題上真正實際需求有哪些?

    Abstract:
    At this moment, Taiwan is getting closer to becoming an advanced age society. Anything regarding elder welfare and policies will have to be our concern. So, it becomes our responsibility to plan and create processes for the elderly in our country.
    This study is researched and based on the welfare policy system in our country. It will focus on their biggest need, “Economic Safeguards.” This will be the main topic of the essay. We hope to realize more about the situation in Taiwan and get to know about what the elderly really need.
    Based on previous knowledge regarding the policies for the old people who live alone, we want to discus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old age welfare and the economic problems of those who live alone.
    Questions as follow:
    1. First of all, for the welfare policy for the elderly: what are the problems? And what causes these shortcomings?
    2. Second, for the economic field: what is the problem that should be fixed for the old people whom live alone?
    3. The third, for the economic field: what do the elderly that live alone really need to have improved in their economically difficult positions?

    我國老人福利制度之研究-以獨居老人經濟問題為例 目次 中文摘要….……………………………………………………………V 英文摘要………………………………………………………………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7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5 第四節 相關名詞與釋意 18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理論基礎 23 第一節 老人議題主要理論之分析 23 第二節 老人議題相關文獻之探討 26 第三節 先進國家老人福利及制度 29 第四節 我國現行老人福利與政策 43 第三章 我國老人福利政策與制度分析 49 第一節 我國老人福利政策之修正 53 第二節 我國社會福利制度之演進 56 第三節 我國老人福利措施之概況 58 第四節 我國老人福利政策之取向 73 第四章 我國獨居老人形成因素分析 77 第一節 獨居老人之定義與概況 78 第二節 生理與心理層面之因素 80 第三節 社會與安全層面之因素 84 第四節 生活與經濟層面之因素 88 第五章 我國獨居老人經濟問題與改進 95 第一節 社會結構斷層與變異 96 第二節 生活環境變遷與影響 100 第三節 獨居老人形成問題之探討 107 第四節 獨居老人經濟之改進 113 第六章 結論 125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26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28 第三節 研究展望 132 參考書目 134 表次 III 圖次 IV 附錄一:America’s Old Age Security 146 附錄二:England’s Old Age Security 151 附錄三:Canada’s Old Age Security 155 附錄四:老人福利法 158

    參考書目
    壹、中文書目
    中央大學統計研究所(2002),《台閩地區老人狀況調查》,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統計處 (2000),《台閩地區老人福利機構需求概況調查報告》。
    內政部統計處(2001),《老人狀況調查報告》。
    內政部(2005),《內政部統計通報》,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2003),《老人福利與政策》,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社會司,2002,《老人福利法》,http://sowf.moi.gov.tw/04/02/02_1.htm
    內政部社會司,2004,《老人福利與政策》,http://sowf.moi.gov.tw/04/01.htm
    內政部戶政司,2005,《老年人口數一覽表》,http://sowf.moi.gov.tw/04/07//02.htm
    王正(2000),〈保險、救助及津貼:老年經濟安全制度財務體系配合之探討〉,《經社法制論叢》26,頁1~29。
    王正、曾薔霓(2002),〈倫理與價值:長期照護財務機制之理念與原則〉,《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3:2,頁101~142。
    王文宇(2002),《臺北市老人及身心障者財產信託制度規劃研究》,台北市政府社會局。
    王秀紅(2000),〈老年人健康促進-護理的涵義〉,《護理雜誌》47:1,頁19~24。
    王昭正、朱瑞淵譯(1999),Jorgensen, D. L.著,《參與觀察法》,台北:弘智文化。
    王順民(2001),《宗教非營利組織的轉型與發展》,台北:洪葉文化事業。
    行政院主計處,2004,〈近十年家庭組織型態概況〉,《國情統計通報》,http://www.dgbas.gov.tw/
    行政院主計處,2005,〈我國老人生活與照顧概況〉,《國情統計通報》,http://www.dgbas.gov.tw/lp.asp?CtNode=1481&CtUnit=690&BaseDSD=7&xq_xCat=09
    台北市政府社會局,2006,《獨居老人照顧》,
    http://www.bosa.tcg.gov.tw/06/08/02.htm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1993,《台灣省與新竹市老人生活費用主要來源統計表》,http://www.bp.ntu.edu.tw/cpis/cprpts/hsinchu_city/depart/tab-img/welfair/table/3-2-6.htm
    台灣省商業會,2004,《因應高齡化社會,內政部通過「加強老人安養服務方案」第三期計畫》,http://www.tcoc.com.tw/newslist/04/03/01.htm
    台灣省政府社會處(1998),《台灣省獨居老人生活狀況及對社會福利需求調查報告》。
    甘炳光(1993),〈如何在社區位老人提供服務:社區照顧概念的應用〉,《老人小組社區行政工作》,香港:集賢社,頁315~327。
    江亮演(1988),《老人福利與服務》,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江亮演(2002),〈日本高齡者照顧社區化之現況〉,《社區發展季刊》100,台北:內政部,頁251~269。
    江亮演、洪德旋、林顯宗、孫碧霞著(2003),《社會福利與行政》,台北:空中大學。
    江亮演、應福國(2005),〈美國老人福利政策的新趨勢〉,《社區發展季刊》100,頁369~378。.
    江清馦、侯穎蕙、林慧芬(2003),《台灣老人福利需求與政策方向》,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告。
    朱秀芳(2004),《醫療利用與健康相關生活品質探討:獨居老人與非獨居老人之比較》,台北: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柔若譯(2000),W. Lawrence Neuman著,《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台北:揚智。
    沙依仁(1998),《高齡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沙依仁(2000),〈獨居老人照顧及福利服務輸送體系〉,《新台灣社會發展學術叢書老人篇》,台北:中華民國公益活動促進會,頁264~284。
    李宗派(1994),〈老人醫療照顧與福利政策之展望〉,《社區發展季刊》65,頁77~81。
    李怡娟(2000),〈健康促進在護理專業中的應用〉,《護理雜誌》47:1,頁5~12。
    李瑞金(1998),〈英國老人居家照顧的意涵—居家老人擴大照顧的經驗〉,《社會建設季刊》57,頁8~19。
    李翊駿(1998),〈香港老年社會福利服務概況簡介〉,《社工實務》3,頁66~83。
    余玉眉(1993),〈老人健康促進與預防保健之策略與措施〉,《社區發展季刊》64,頁66~70。
    呂淑妤、林宗義(2000),〈南部社區老人憂鬱症盛行率及相關因素研究〉,《中華衛誌》19:1,頁56~60。
    呂碧鴻、李明濱(1994),〈北縣兩所群體醫療職業中心隱性憂鬱證之調查研究〉,《中華民國家庭醫學雜誌》4:2,頁73~82。
    呂寶靜(2001),〈老人非正式和正式照顧體系關係之初探:從家人和日託中心工作員協助項目的比較分析出發〉,《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5:1,頁3~34。
    吳淑如、邱啟潤(1997),〈居家照護病患照護問題相關因素之探討〉,《護理研究》5:3,頁279~288。
    吳慧玲(1999),《社會福利社區化實驗計劃之過程分析-以鹿港鎮之老人為例》,南投: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尚榮安譯(2001),Robert K. Yin著,《個案研究法》,台北:弘智文化。
    林生傳(2003),《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
    林松齡(1980),〈台灣中部地區貧窮現象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31:3,頁189~223。
    林靜瑩(2000),《宜蘭縣老年人居住安排相關因素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周家華(1991),《台灣地區老人問題與老人福利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
    周月清(2000),《台灣「社區照顧」研究分析:「care in the community」&「care by the community」》,前瞻21世紀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教育研討會論文,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系主辦。
    周明顯(1995),〈老年人常見疾病-憂鬱症〉,《台灣醫界》38:3,頁45~48。
    周建卿(1981),《老人福利論叢》,台北:台灣中華書店。
    周麗華(2002),《從認養獨居老人看臺北市社區內志願服務團體之發展模式》,台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淑芬、蕭冰如、蔡秀敏、邱佩怡(2000),〈老年人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衛生教育〉,《護理雜誌》47:1,頁13~18。
    施教裕(1997),〈老人安養機構的運作模式和原則〉,《社會福利》,頁138。
    施教裕(1998),〈獨居老人─社區關懷之相關課題探討及省思〉,《社會福利》138,頁10~26。
    徐曼瑩(1996),《護理研究導論-相關研究設計法》,台北:華杏。
    徐淑貞(2001),《社區獨居老人其內在資源對憂鬱與生活品質影響之探討》,台北: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麗君、蔡文輝(1885),《老年社會學─理論與實務》,台北:巨流。
    孫得雄、李美玲與齊力(1997),《人口老化與老年照護》,台北:中華民國人口學會。
    莫邦豪(1994),《社區工作原理和實踐》,香港:集賢社。
    秦毛漁(2002),《社區獨居老人自覺健康狀況及醫療服務使用之探討》,花蓮:慈濟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秀美、鄭怡世(1999),〈獨居老人的社區化處遇探討〉,《東海社會科學學報》18,頁57~72。
    陳玉敏(2001),《安養護機構老人適應問題量表之發展與測試》,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陳亮汝(2002),《社區居家身心功能障礙者居家支持服務使用分析》,台北: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
    陳超澤(1995),《社會人口學》,台北:五南圖書。
    陳峰瑛(2003),《獨居老人的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之探究-以高雄都會區的獨居老人為例》,嘉義: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寬政、楊靜利(1995),〈國民年金長期財物均衡與人口變遷〉,《國民年金制度系列演講座談論文》,內政部社會司,頁1~26。
    陳燕禎(1993),《日本老人福利-老人養護業務之探討》,台灣省政府社會處。
    陳燕禎(1998),〈老人社區照顧-關懷老人的具體做法〉,《社區發展季刊》83,頁244~253。
    陳肇男(1990),〈台灣地區各類型遷徙之選擇性與差異性〉,《人口學刊》13,頁43~57。
    陳慶雄(1999),《使用居家照顧服務之老人滿意度研究-以紅心字會為例》,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曹閩程(2003),《探討獨居老年人自助行為對其健康功能之影響》,台北: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連雅棻(2002),《社區獨居老人人格韌性、社會支持與生活滿意度間之相關性探討》,桃園:長庚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駕騂(1999),《老人學》,台北:揚智文化。
    曾煥裕、沈慶盈(2003),《台北市獨居及失能老人生活狀況調查研究》,台北市政府社會局九十一年度委託研究報告。
    張月霞(1997),《老年人的家庭支持》,台北:五南。
    張靜琪、葉莉莉、張玉鈴、許蕙美(1999),〈臺南市北區獨居老人之經濟狀況、居住安全及其對福利資源使用與需求初探〉,《社區發展季刊》88,頁305~315。
    張瓊方,1998年,〈徘徊在家庭與社會之間-台灣老人何去何從?〉,《光華》23:5,http://www.sinorama.com.tw/ch/1998/03/09.htm
    傅麗蘭、楊政峰(1999) ,〈獨居老人跌倒情形、步態、居家環境及身體功能評估〉,《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雜誌》24:2,頁1~10。
    黃秋華(2000),《台北市獨居老人使用社會福利服務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新生(1987),《媒介批評: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
    黃素珍、高迪理、林金卿、陳淑美、廖美玲(1994),《獨居老人在宅服務需求研究-以昭化縣鹿港鎮為例》,《社會工作學刊》3,頁93~116。
    黃麗玲(2000),《社區獨居老人身體、心理及社會功能之探討》,高雄: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耀輝,2001,《小心!老人年金變社會問題》,http://www.epochtimes.com/b5/1/6/16/n99730p.htm
    楊培珊(1999),〈台北市獨居老人生活暨需求概況調查-以文山區為例〉,《台大社會學刊》27,頁143~188。
    詹火生(1992),《當前各種年金制度的社會觀》,年金制度研討會論文,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與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詹火生、林青璇,2002,《老人長期照護政策-國家干預觀點之分析 》,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SS/091/SS-R-091-018.htm
    熊曉芳(2000),〈獨居老人之社會支持及相關探討〉,《長庚護專學報》2,頁53~69。
    蔡宏昭(1989),《老人福利政策》,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蔡明砡(2004),《美國老人福利研究報告》,台北市:台北市政府社會局。
    潘玲莉(1999),《基隆市老人居家服務之評估研究》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淑敏(2003),《探討社會支持對獨居老人健康狀況、壓力感受及心理社會健康功能之影響》,台北: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雅慧(2006),《我國社會福利政策執行之研究-以花蓮縣老人免費乘車制度為例》,花蓮: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佳琪(1998),《從「就地老化」的理念檢視「中低收入老人住宅設施設備改善」補助方案-以嘉義縣為例》,嘉義: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
    劉慧俐(1998),〈高雄市獨居老人居家服務現況與展望〉,《社區發展》83:26~33。
    劉慧俐、王鴻昌(1999),〈保險給付病患與非保險給付病患居家照護利用因素之探討〉,《高雄醫學科學雜誌》15:6,頁382~395。
    蘇景輝(1996),《社區工作-理論與實務》,台北:巨流。
    羅明旭,1996,《如何因應台高齡化社會需求之研究 》,http://www.tpa.gov.tw/study/tw_study_01_3_b11.asp/1996/03/09.htm

    貳、英文書目
    Aday , L. A., and R. M. Andersen,(1974)“A framework for the study of access to medical care”, Health Service Research, 9(3), pp.208~220.
    America’s Old Age Security , 2006,http://www.socialsecurity.gov/pubs/10035.pdf
    Belloc , N.B. and L. Breslow ,(1972)“Relatuonship of physical health status and health practice”, Preventive Medicine,1(3), pp.409~421.
    Canada’s Old Age Security ,(2005)http://canadaonline.about.com/gi/dynamic/offsite.htm?zi=1/XJ&sdn=canadaonline&zu=http%3A%2F%2Fwww.hrsdc.gc.ca%2Fen%2Fisp%2Foas%2Foastoc.shtml
    England’s Old Age Security ,(2006)http://www.direct.gov.uk/MoneyTaxAndBenefits/PensionsAndRetirement/MoneyInRetirement/MoneyInRetirementArticles/fs/en?CONTENT_ID=10014662&chk=eqbmXI
    Fry,P.S.(1992), “Major social of aging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counseling concepts and practice: A critical review”,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20(2), pp.246~329.
    Ferrans , C.E. and M.J.Powers,(1992)“Psychometric assessment of the quality of life index”, Research in Nursing and Health 15, pp.29~28.
    Green and Kreuter(1991)“ Health promotion planning: An educ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approach”, Mountain View, CA: Mayfield, pp.55~73.
    Kendig , H. L., A. Hashimoto , and L. C. Coppard ,(1997) Family Support for the Elderly,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ampel , F. C. (1983) “Change in the propensity to live alone:Evidence from consecutive cross-sectional surveys,1960~1976 ”, Demography, 20(4), pp.433~447.
    Leiby , James(1984)“Charity Organization Reconsidered”, Social Service Review 58(4), pp.523~538.
    Netting , F. Ellen(1984)“Church-related”, Agencies and Service Review, 58(4), pp.405~420.
    Rejda , George E. (2001)Principles of 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 U.S.: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
    Svallfors , S (1997) “Worlds of Welfare and Attitudes to Redistribution: A Comparison of Eight Western Nations.”, European Sociological Review, No 3, pp. 283~304.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