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廖文志
論文名稱: 羅漢門宋江陣的涵化現象
The acculturation of the Sung Chiang Battle Array in Ruohanman
指導教授: 徐元民
Hsu, Yuan-Min
王宗吉
Wang, Chun-Ch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85
中文關鍵詞: 羅漢門宋江陣涵化
英文關鍵詞: Ruohanman, the Sung Chiang Battle Array, acccultur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18下載:8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羅漢門宋江陣的涵化現象
    摘 要
    羅漢門為現今高雄縣內門鄉的舊稱。研究者所採行的研究方法為文獻分析法與田野調查,於九十年三月起至九十二年六月止於內門鄉進行連續兩年的田野調查,本研究所獲得之重要結論大致如下:
    一、宋江陣的歷史起源眾說紛紜且史無記載,一般學者認為宋江陣與明鄭時期陳永華寓政於教、寓兵於農的政策有關;而內門宋江陣的起源則為明鄭不願歸順清朝的將士逃至內門,並在紫竹寺的重要節慶時操練,因而完整的保存下來。
    二、內門紫竹寺與南海紫竹寺之分裂為民國五十五年內門鄉長選舉所造成,內門地方之第一次分裂明顯為政治力量所造成。今年內門地方的第二次分化之因素為西門國小美國之行與民俗藝陣嘉年華會主辦權之爭,這次內門地區的再度分化其主因仍是政治力量的介入。
    三、內門宋江陣的儀式分別為:開館、團練、過埕、探館、拜廟、遶境、謝館等儀式,各陣頭莫不遵循此一傳統。
    四、羅漢門宋江陣的原始風貌應為:身體活動的本質、傳統文化的保存、倫常關係的維持、團結鄉里的情懷、地方特色的表徵。
    關鍵詞:羅漢門、宋江陣、涵化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問題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 5 第四節 研究架構 8 第五節 研究方法 10 第六節 本研究的意義 17 第二章 政府注重本土化的歷史背景 18 第一節 政府遷台後的政策 19 第二節 官方的措施 23 第三節 鄉土文化的抬頭 29 第三章 細說羅漢門與宋江陣 34 第一節 羅漢門的開拓 35 第二節 宋江陣的內容 49 第三節 羅漢門宋江陣的儀式 65 第四章 民間信仰支持下的羅漢門宋江陣 72 第一節 祭祀圈的形成 73 第二節 兩座紫竹寺之沿革 77 第三節 內門內埔宋江陣 88 第四節 神明遶境 92 第五章 政治角力下的羅漢門宋江陣 103 第一節 民俗藝陣嘉年華會 104 第二節 紫竹寺的分裂 109 第三節 內門地區的再次分化 115 第六章 還原羅漢門宋江陣的真實風貌 127 第一節 身體活動的本質 128 第二節 傳統文化的保存 132 第三節 倫常關係的維持 136 第四節 團結鄉里的情懷 140 第五節 地方特色的表徵 143 第七章 結論 146 參考書目 152 附錄 164 田野調查日期與人物一覽表 164 九十年七月六日訪談稿 167 九十年七月六日訪談稿 188 九十年七月二十日訪談稿 201 九十年八月三日訪談稿 205 九十年九月八日訪談稿 216 九十一年四月十四日訪談稿 236 九十一年九月二十二日訪談稿 264 九十一年十月十八日訪談稿 271 九十一年十月二十六日訪談稿 298 九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訪談稿 304 九十二年一月四日訪談稿 312 九十二年二月四日訪談稿 332 九十二年三月十八日訪談稿 363 九十二年三月十九日訪談稿 365

    參考書目
    一、史料
    不著撰人,《台灣南部碑文集成》,台灣文獻叢刊第218種 (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
    王必昌,《重修台灣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13種 (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王世慶,<卷七 政治志。建置。沿革篇>,《重修台灣省通誌》 (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1)。
    司馬遷,《史記》 (台北:大申書局,民七一)。
    余文儀,《續修台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21種 (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周鍾瑄,《諸羅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41種 (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高拱乾,《台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65種 (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黃叔璥,《台海使槎綠》,台灣文獻叢刊第4種 (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
    謝金鑾,《續修台灣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40種 (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藍鼎元,《東征集》,台灣文獻叢刊第12種 (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盧清武編,《高屏古今史蹟》 (高雄:光復雜誌社,1956)。
    二、著作
    丁紹儀,《東瀛識略》 (成文出版社,1984)。
    尤文良,《鹿港街、庄廟宇的神聖空間及其內涵》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內門紫竹寺簡介》 (內門紫竹寺管理委員會)。
    《內門紫竹寺重建初稿》 (內門紫竹寺管理委員會,1997)。
    《內門南海紫竹寺簡介》 (內門南海紫竹寺管理委員會)。
    內門南海紫竹寺,《陣頭巡禮》 (內門紫竹寺管理委員會,2003)。
    王宗吉,《台灣土著民族的文化社會學研究》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會,1985)。
    王世慶,<卷七 政治志。建置。沿革篇>,《重修台灣省通志》 (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1)。
    方淑美,《台南西港刈香的空間性》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學校體育」、「體育史」、「體育學原理」分科會成果報告書》 (台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2001)。
    石萬壽,<二層行溪流域的軍防>,《近代中國區域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6)。
    石萬壽,<二層行溪流域行政區劃的變遷>,《思與言》 26(1) 1988。
    石萬壽,<明清台灣中路交通的變遷>,《台灣省文獻會慶祝成立四十週年紀念論文專輯》 (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8)。
    石萬壽,<羅漢內門里的漢移民與系譜>,《第四屆亞洲族譜學術砲討會會議紀錄》 (台北:國學文獻館、聯合報文化基金會,1989)。
    池永歆,《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
    江明和,《鹿陶洋與宋江陣》 (台中: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1999)。
    宋光宇,《人類學導論》 (台北:桂冠,1977)。
    宋光宇,《宗教與社會》 (台北:東大圖書,1995)。
    宋龍飛,<「過火」-人神交流的極點>,《民俗藝術探源(上)》,1985。
    呂政武,《台灣原住民族休閒活動與社會文化變遷之研究--以南王聚落世俗化與涵化過程為例》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吳金島,<宋江陣>,《宋江陣研究報告書》 (台北:教育部體育司,1983)。
    吳芝儀、廖梅花譯,《紮根理論研究方法》 (嘉義市:濤石文化,2001)。
    吳芝儀、李奉儒譯,《質的評鑑與研究》 (台北:桂冠,1995)。
    吳進喜,<一般聚落發展>,施添福編《高雄縣聚落發展史》 (鳳山:高雄縣政府,1997)。
    吳進喜,《高雄縣二仁溪流域的開發與區域特色:1895年以前》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
    吳騰達,《宋江陣研究》 (台中:台灣省政府文化處,1998)。
    吳騰達,<宋江陣的傳台與發展>,《兩岸民俗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9。
    吳騰達,<台灣傳統藝陣博物館的目標與展示內容>,《南瀛傳統藝術研討會論文集》,2002。
    李亦園,《信仰與文化》 (台北:巨流,1978)。
    李亦園,《台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 (台北:聯經,1982)。
    李亦園,<台灣民間信仰發展的趨勢>,《民間信仰與社會研討會論文集》 (台中:東海大學,1982)。
    李亦園,<台灣漢人家族的傳統與現代適應>,喬健編《中國家庭及其變遷》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暨香港亞太研究所,1991)。
    李亦園,《文化的圖像(下)-宗教與族群的文化觀察》 (台北:允晨,1992)。
    李亦園,《宗教與神話論集》 (台北:立緒,1998)。
    李亦園,《田野圖像-我的人類學生涯》 (台北:立緒,1999)。
    李坤展,《扯鈴在台灣的文化傳承》 (桃園: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李明宗,《當代台灣節慶活動的形貌--休閒社會學詮釋觀點的提擬》(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
    李明賢、許淑娟,<鄉街聚落>,施添福編《高雄縣聚落發展史》 (鳳山:高雄縣政府,1997)。
    李美枝,《台灣西南部典型惡地的地形學研究》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72)。
    李筱峰,《台灣史100件大事》 (台北市:玉山社,1999)。
    李綺文,《從宗教信仰與地方產業看麻豆鎮的社區發展》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李鳳華,《由祭祀圈看區域的整合與發展-以松山十三街庄為例》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李豐楙,<煞與出煞:一個宇宙秩序的破壞與重建>,《台灣系列講座》 (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1993)。
    李豐楙,<台灣慶成醮與民間廟會文化:一個非常觀狂文化的休閒論>,漢學研究中心編《寺廟與民間文化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文建會,1995)。
    汪琪,《文化與傳播》 (台北市:三民書局,1990)。
    汪明輝,《阿里山鄒族社會的空間組織》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沈清松,《解除世界魔咒-科技對文化的衝擊與展望》 (台北:時報,1984)。
    沈清松主編,《文化的生活與生活的文化》 (台北:立緒文化,1999)。
    林志秋,《佛祖、太祖與耶穌--羅漢內門宗教信仰之地域性》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林明德,<觀音之匾聯探索>,楊惠南、釋宏印編《台灣佛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財團法人佛教青年文教基金會,1996)。
    林美容,<土地公廟-聚落的指標:以草屯鎮為例>,《台灣風雲》37(1) (1987)。
    林美容,<由祭祀圈來看草屯鎮的地方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62 (1987)。
    林美容,<由祭祀圈到信仰圈-台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張炎憲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三)》 (台北:中研院三民主義研究所,1988)。
    林美容,<台灣區域性宗教組織的社會文化基礎>,《東方宗教研究》 2 (1991)。
    林美容,<彰化媽祖信仰圈內的曲管與武館之社會史意義>,《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5(1) (1992)。
    林美容,《台灣人的社會與信仰》 (台北:自立晚報,1993)。
    林美容,《高雄縣民間信仰》 (鳳山:高雄縣政府,1997)。
    林美容,<媽祖信仰與地方社區-高雄縣媽祖廟的分析>,《媽祖信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北港:財團法人北港朝天宮董事會;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林淑慧,《黃叔璥及其〈台海使槎錄〉研究》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范咸,《重修台灣府志》 (成文出版社,1983)。
    周秉鈞校,《尚書》 (台北市:地球出版社,民八二)。
    施添福,<論地理學的結構>,《思與言》 17(5) 1980。
    施德玉,<南瀛車鼓音樂之探討>,《南瀛傳統藝術研討會論文集》,2002。
    段洪坤,<西拉雅族吉貝耍部落的人、事、物>,《南瀛傳統藝術研討會論文集》,2002。
    徐立仁,<從清代文獻看台灣平埔族的飲食文化>,《南瀛傳統藝術研討會論文集》,2002。
    曹永和,《台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 (台北市:聯經,2000)。
    徐雨村,<宗族與宗教組織原則的轉與並存-以雲林六房天上聖母的祭祀組織為例>,《思與言》 34(2) 1996。
    高麗珍,《台灣民俗宗教之空間活動-以玄天上帝祭祀活動為例》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許嘉明,<祭祀圈之於居台漢人社會的獨特性>,《中華文化復興月刊》 11(6) (1978)。
    黃又新譯(旗尾山人著),<蕃薯寮管內新港卓猴及大傑巔社熟番之移居與沿革>,《台灣慣習記事》 3(3)、3(4) (1988)。
    黃山高,《羅漢風雲》 (高雄市:春暉,2002)。
    黃文正,<南瀛地區傳統車鼓陣保存曲目研究>,《南瀛傳統藝術研討會論文集》,2002。
    黃文博,<台灣西南沿海「五大香」的現況比較研究>,鄭志明編《宗教與文化》 (台北:學生,1990)。
    黃光雄主譯,《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 (嘉義市:濤石文化,2001)。
    黃玲玉,<太平歌、車鼓、南管音樂之比較研究-以《共君斷約》為例>,《南瀛傳統藝術研討會論文集》,2002。
    黃美英,<神聖與世俗交融-宗教活動中的戲曲和陣頭遊藝>,《民俗曲藝》 38 (1985)。
    黃政傑等著,《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 (台北市:漢文,1996)。
    黃淑芬,《宋江陣》 (高雄:高雄縣立文化中心,1999)。
    黃琬茹,<南部地區鼓吹陣頭活動的調查與研究>,《南瀛傳統藝術研討會論文集》,2002。
    黃瑞琴,《質的教育研究方法》 (台北市:心理出版社,1999)。
    黃應貴,<導論>,黃應貴、葉春榮主編《從週邊看漢人的社會與文化》 (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7)。
    黃應貴,<人類學與台灣社會>,《新亞學術集刊》 16 (1998)。
    黃應貴主編,《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 (台北:聯經,1998)。
    張恭啟譯(史徒華著),《文化變遷的理論》 (台北:遠流,1998)。
    張恭啟、于嘉雲合譯(基辛著),《文化人類學》 (台北:巨流,1989)。
    曾秀卿,<以學習社會的觀點建構羅漢內門民俗技藝的學習型社區>,《兩岸社區教育理論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2002。
    莊英章,<南村的宗族與地方自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31 (1971)。
    莊英章,<漢人社會研究的若干省思>,《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刊》 80 (1995)。
    陳丁林,《南瀛藝陣誌》 (新營市:南縣文化,1997)。
    陳文尚,<大厝宅地基主祭儀的當代詮釋>,《史聯雜誌》 26 (1995)。
    陳正之,《樂韻泥香-台灣的傳統藝陣》 (台中:台灣省政府新聞處,1995)。
    陳正之,<高雄縣內門鄉民俗藝陣發展現況調查>,吳騰達編《台灣傳統雜技藝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1999)。
    陳永章,《雲林大部花鼓陣發展過程之研究》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戚嘉林,《台灣史》 (台北市:自立晚報,民八十)
    覃方明、渠東、張旅平合譯,《過去的聲音-口述歷史》 (台北:正港資訊,1999)。
    馮作民譯(鈴木清一郎著),《增訂台灣舊慣習俗信仰》 (台北:眾文書局,1989)。
    溫振華,《高雄縣平埔族史》 (鳳山:高雄縣政府,1997)。
    溫振華,《高雄縣士地開拓史》 (鳳山:高雄縣政府,1997)。
    楊南郡譯著(伊能嘉矩著),《台灣踏查日記(上)》 (台北:遠流,1996)。
    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并附編二種二》 (台北:鼎文書局,民七九)。
    董芳苑,《台灣南部宋江陣研究》 (末出版手稿,1973)。
    董芳苑,《台灣民間宗教信仰》 (台北:長青文化)。
    董芳苑,<「祖先崇拜問題」商榷>,《台灣神學論刊》 1 (1979)。
    董芳苑,<論宗教與人生>,《台灣民間信仰之認識》 (台北:永望,1983)。
    董芳苑,<「宋江陣」調查研究>,《認識台灣民間信仰》 (台北:長青文化,1986)。
    蔡敏忠、樊正治、林國棟,《宋江陣研究報告書》 (台北:教育部體育司,1983)。
    蔡麗華,<南瀛藝陣的傳承研究>,《南瀛傳統藝術研討會論文集》,2002。
    簡炯仁,<大傑顛社移居羅漢內門、外門山路線之初探-兼論高雄縣內門鄉、旗山鎮的開發與族群關係>,廖峰正編《高雄縣自然史教育館研討會論文集》 (高雄:高雄縣自然史教育館,1999)。
    蕭燦輝,《內門鄉志》 (高雄:內門鄉公所,1993)。
    鐘寶珍,《惡地上的人與地-田寮鄉民生活方式的形成與內涵》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