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泰安
Lin tai-an
論文名稱: 問題導向學習輔以網路合作模式應用於石門水庫集水區地理環境教育成效評量之研究
The study on the impact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by integrating web-based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Shihmen Reservoir Watershed geography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指導教授: 汪靜明
Wang, Ching-M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環境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1
中文關鍵詞: 問題導向學習網路合作學習地理環境教育集水區環境議題學習態度
英文關鍵詞: Problem-Based Learning, Web-Based Cooperative Learning, Geography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Scale of Watershed Environmental Issues Attitude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31下載:3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問題導向學習輔以網路合作模式應用於石門水庫集水區地理環境教育成效評量之研究
    摘 要
    本研究以問題導向學習輔以網路合作模式來進行「石門水庫泥沙淤積來源」探究教學,對象為國中八年級的學生。本研究在課程設計上,組成研究團隊與桃園縣國中地理科教師,及其他縣市地球科學與地理科教師進行課程設計與修正,並使用google map及blog作為教學媒介。研究方法上,採質量並重的方式,在量化資料取得上,以「集水區環境議題學習態度」為主要工具;在質化資料分析上,則以學生部落格討論、學生訪談、課堂觀察、教師訪談、教學省思等資料,加以編碼撰寫,深入了解學生在課程進行中的反應及變化。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究學生經由此實驗課程來進行集水區環境議題的教學後,對集水區環境議題學習態度的轉變,並了解學生對此一教學方式來進行集水區環境議題探究的看法。所得結果為:在量化資料分析上,經獨立樣本t檢定分析後,發現教學組學生在經過實驗教學後,在集水區環境議題的學習動機、學習集水區環境議題的態度及集水區環境議題學習技能的後測平均數表現上,均高於非教學組,且達顯著差異。而教學組在前後測的表現上,經相依樣本t檢定分析後,三構面的平均數亦明顯提升,且達顯著差異。
    在質化資料的分析上,可看出經實驗教學過後,學生在探究集水區生態保育及水土保持問題時,能從生產、生活、生態的觀點出發,做出更完整及深入的思考。學生在取得集水區環境議題資訊技巧的提升及對網路合作學習的熟悉,也提高了學生在集水區議題探究的興趣與議題探究上的多元性。
    最後,研究者根據教學過程與結果,提出對環境教育推廣者未來從事集水區地理環境教學與研究上的建議,並作為日後教學及後續研究之參考。

    The study on the impact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by integrating web-based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Shihmen Reservoir Watershed geography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junior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watershed geography environmental issues by mean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by integrating web-based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google map. This curriculum was designed by the researcher group composed of earth sciences teachers and geography teachers. The method of data collection is based on the quantitative materials and the qualitative materials . The collections of the quantitative materials are on way of “Scale of Watershed Environmental Issues Attitudes ”. The data was collected by the method of average, 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 and paired samples t-test. And the collections of the qualitative materials are on way of blog, learning lists and the interviews to few learners who has taken the exam.
    Two classes of eighth-grade students were participants, who were divided into the teaching group (n=36) and the non-teaching group (n=34). The experimental curriculum was used to be instruction for the teaching group while the non-teaching group received regular lecture instruction. The teaching lasted 5 weeks and 6 class sessions were included.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data, the results were showed as follows: (1) The teaching group had obvious effects higher than the non-teaching group in Watershed Environmental Issues Attitudes. (2) Between pro-teaching and post-teaching, the teaching group had the obviously promoting change of watershed environmental issue attitude. (3) After teaching, most students already learned how to find useful and correct date to explain the phenomenon and could accept other opinions in the process of discussion. (4) Students also expressed their keen sense of self-direction in learning watershed environmental issue and used to explore watershed geography environmental issues on the viewpoints of production, living and ecology.

    誌 謝 I 中文摘要 Ⅱ 英文摘要 Ⅲ 目 錄 Ⅳ 表目錄 Ⅵ 圖目錄 Ⅷ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界定 7 第四節 研究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 11 一、問題導向學習的起源與定義 11 二、問題導向學習的內涵與特徵 12 三、問題導向學習的教學模式與運作方式 14 四、問題導向學習相關研究整理與分析 18 五、問題導向學習與環境教育的關係 20 第二節 環境教育與網路合作學習 22 一、環境教育與資訊教育 22 二、網路合作學習 26 三、環境教育目標與網路合作學習 30 第三節 石門水庫集水區環境議題探究 34 一、環境議題 34 二、集水區環境議題 35 三、石門水庫集水區環境議題 37 第四節 集水區環境議題學習態度 39 一、學習態度 39 二、集水區環境議題學習態度 4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5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流程 45 第二節 研究背景資料 49 第三節 課程架構 50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3 第四章 結果與分析 61 第一節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之描述 61 第二節 學生前測資料分析 65 第三節 教學介入後對研究對象的影響 71 第四節 學生背景因素之影響 87 第五節 綜合討論 9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5 第一節 結論 125 第二節 建議 129 參考文獻 135 附 錄 附件一:參與問卷效度檢核之專家學者及教師名錄表 141 附件二:問卷效度檢核 142 附件三:專家問卷修正意見表 143 附件四:正式問卷 146 附錄五:集水區地理環境課程設計 150 附錄六:情境式評量試題 165 附錄七: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地理環境教育Google Map操作學習手冊 169 附錄八: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地理環境教育自然環境資料學習手冊 175 附件九:Mother Lake 21 Plan中不同對象可發展之環境教育項目 181 表目錄 表1-1-1 問題導向學習選用分析表 3 表2-1-1 國內問題導向學習研究整理 18 表2-2-1 環境教育目標與網路合作學習的關係 31 表2-2-2 環境教育目標與與google map的關係 32 表2-4-1 學習態度定義整理表 41 表3-4-1 集水區環境議題學習態度雙向細目表 54 表3-4-2 父母教育程度及職業分類 54 表3-4-3 社經地位指數與等級 55 表3-4-4 態度與行為研究的信度與效度 55 表3-4-5 預試問卷「集水區環境議題學習態度」分析 57 表3-4-6 資料蒐集編碼表 58 表4-1-1 研究對象各組前後測的人數 61 表4-1-2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分佈情形 62 表4-1-3 研究對象父母教育程度以及職業分佈表 63 表4-2-1 不同組別學生在集水區環境議題學習態度各量表前測比較分析 65 表4-2-2 不同組別學生在學習集水區環境議題的動機前測獨立樣本t檢 定結果 65 表4-2-3 不同組別學生前測學習集水區環境議題的動機各題得分結果 66 表4-2-4 不同組別學生在集水區環境議題課程學習的態度前測獨立樣 本t檢定結果 67 表4-2-5 不同組別學生前測學習集水區環境議題課程學習的態度各題 得分結果 68 表4-2-6 不同組別學生在集水區環境議題的學習技能前測獨立樣t檢 定結果 69 表4-2-7 不同組別學生前測集水區環境議題的學習技能各題得分結果 70 表4-3-1 不同組別學生在學習集水區環境議題的動機之前後測分析 72 表4-3-2 教學組學生學習集水區環境議題的動機前後測各題相依樣本 檢定結果 73 表4-3-3 非教學組學生學習集水區環境議題的動機前後測相依樣本檢 定結果 74 表4-3-4 不同組別學生在集水區環境議題課程學習的態度之前後測分析 75 表4-3-5 教學組學生集水區環境議題課程學習的態度前後測相依樣本 檢定結果 76 表4-3-6 非教學組學生集水區環境議題課程學習的態度前後測相依樣本 檢定結果 77 表4-3-7 不同組別學生在集水區環境議題的學習技能各量表之前後測分 析 78 表4-3-8 教學組學生集水區環境議題的學習技能前後測相依樣本檢定結 果 79 表4-3-9 非教學組學生集水區環境議題的學習技能前後測相依樣本檢定 結果 80 表4-3-10 不同組別學生在集水區環境議題學習態度後測獨立樣本t檢定 結果 81 表4-3-11 不同組別學生在學習集水區環境議題的動機個題項後測總分 比較 81 表4-3-12 不同組別學生在學習集水區環境議題的動機各題後測得分分析 82 表4-3-13 不同組別學生在集水區環境議題課程學習的態度個題項後測總 分比較 83 表4-3-14 不同組別學生在集水區環境議題課程學習的態度各題後測得分 分析 84 表4-3-15 不同組別學生在集水區環境議題的學習技能個題項後測總分比 較 85 表4-3-16 不同組別學生在集水區環境議題的學習技能各題後測得分分析 86 表4-4-1 教學組學生性別在集水區環境議題學習態度各構面之組間差異 87 表4-4-2 教學組學生有無參加水資源環境教育在集水區環境議題學習態 度各構面之組間差異 89 表4-4-3 不同社經地位學生在不同量表構面之前後測量表比較 91 表4-5-1 教學組學生是否使用過Google map調查表 95 表4-5-2 教學組學生對於興建水庫的態度 99 表4-5-3 教學組學生對於集水區整治計畫需要與否的態度 100 表4-5-4 教學組學生對於水庫泥沙淤積的自然及人為歸因調查 101 表4-5-5 教學組學生對於水庫集水區內是否禁止一切開發調查 106 圖目錄 圖1-2-1 水土保持工作關連的生態水文、生態地文與生態圈示意圖 5 圖2-1-1 合作學習步驟 26 圖2-3-1 日本琵琶湖願景圖 35 圖2-3-2 地球生物圈自然與人文環境組成結構與生態關係 35 圖2-3-3 集水區EQ的生態管理方程式 36 圖2-3-4 影響石門水庫供水問題分析 38 圖3-1-1 研究架構與流程圖 47 圖3-1-2 研究時程圖 48 圖4-1-1 兩組學生比例圖 61 圖4-1-2 學生居住地比例 62 圖4-1-3 兩組學生性別比例圖 62 圖4-1-4 學生社經比例圖 64 圖4-1-5 學生有無參加水資源環境教育經驗比例圖 64 圖4-3-1 不同組別學生在學習集水區環境議題的動機量表前後測比較圖 72 圖4-3-2 不同組別學生在集水區環境議題課程學習的態度量表前後測比 較圖 75 圖4-3-3 不同組別學生在集水區環境議題的學習技能各量表之前後測比 較圖 78 圖4-3-4 不同組別學生在學習集水區環境議題的動機二面向上後測比較 圖 81 圖4-3-5 不同組別學生在集水區環境議題課程學習的態度二面向上後測 比較圖 83 圖4-3-6 不同組別學生在集水區環境議題的學習技能四面向上後測比較 圖 85 圖4-4-1 不同性別學生在學習集水區環境議題的動機量表前後測比較圖 88 圖4-4-2 不同性別學生在集水區環境議題課程學習的態度量表前後測比 較圖 88 圖4-4-3 不同性別學生在集水區環境議題的學習技能量表前後測比較圖 88 圖4-4-4 有無參加水環境教育經驗學生在學習集水區環境議題的動機量 表前後測比較圖 90 圖4-4-5 有無參加水環境教育經驗學生在集水區環境議題課程學習的態 度量表前後測比較圖 90 圖4-4-6 有無參加水環境教育經驗學生在集水區環境議題的學習技能量 表前後測比較圖 90 圖4-4-7 不同社經學生在學習集水區環境議題的動機量表前後測比較圖 92 圖4-4-8 不同社經學生在集水區環境議題課程學習的態度量表前後測比 較圖 92 圖4-4-9 不同社經學生在集水區環境議題的學習技能量表前後測比較圖 92

    參考文獻
    王 鑫(1985)。大河入海流-臺灣河川地形景觀。大自然季刊,7,67-75。
    王 鑫(1989)。自然資源保育。環境教育季刊,1,18-28。
    王 鑫(2009)。東西自然環境思想概說。教育研究月刊,180,5-17。
    王順美(1994)。解決環境問題教學模式之探討。環境教育季刊,22,38-45。
    王美芬、熊召弟(1995)。國民小學自然科技教材教法。臺北:心理出版社。
    王千倖(1999)。「合作學習」和「問題導向學習」-培養教師及學生的科學創造力。教
    王如玉(1999)。問題解決教學模組對高一學生學習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文科、王智弘(2006)。教育研究法(增訂十版)。臺北:五南。
    朱敬先(1999)。教育心理學-教學取向。臺北:五南。
    汪靜明(1990)。國內環境教育活動設計架構與特色之探討。環境教育季刊,5,58-66。
    汪靜明(1992)。河川生態保育。臺中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汪靜明(1995)。河川環境教育理念-建構臺灣河川環境教育計畫。環境教育季刊,25,19-37。
    汪靜明(1998)。河川生態基流量設計及魚類棲地改善之理念。環境教育季刊,35,49-69。
    汪靜明(2000)。學校環境教育的理念與原理。環境教育季刊,43,18-34。
    汪靜明(2001)。河川治理與管理的生態觀。水資源管理季刊,3(4),30-39。
    汪靜明(2003)。環境教育的生態理念與內涵。環境教育學刊,2,9-46。
    汪靜明(2004)。生態教室-臺灣溪流生態保育。臺北市: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
    汪靜明(2006)。集水區水土生態保育的新思維。水土保持思維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59-70。中華水土保持學會主辦。
    汪靜明(1996)。臺灣中部區域環境教育課題及推動政策。環境教育季刊,29,2-16。
    汪靜明(2005)。從河而來的活水與活力--大甲溪與我。新活水月刊。
    余興全(1990)。環境教育研究的啟示─環境教育和情意教育。環境教育季刊,7,8-15。
    李烟長 張基成(2000)。國小學童網路化寫作學習社群的設計與建構。視聽教育雙月刊,42(3),3-13。
    邱詩揚、晏涵文(2002)。環境行動與群體效能教學模組之教學效果研究。衛生教育學報,17,89-108。

    李登隆(2004)。資訊融入專題導向學習對國小學生自然科學習態度與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
    沈淑敏、張瑞津 (2003)。圖像資料在臺灣地區地形變遷研究上的應用與限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38,67-87。
    沈彥宏(2007)。科學歌曲教學對科學學習興趣及科學概念學習成就的影響。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統雄(1985)。態度與行為研究的信度與效度:理論、應用、反省,民意學術專刊,夏季號。
    吳芝儀、李奉儒譯(M.Q.Patan原著)(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桂冠圖書。
    周儒(1998)。推廣環境教育時的另一種選擇—電腦網路。環境教育與資訊網路研討會論文集,27-44。臺北市:臺灣大學、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
    周天賜譯(2003)。Robert Delisle(2003)原著:問題引導學習PBL(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吳勇德(2002)。關係行銷方式對於顧客忠程度的影響-以資訊教育為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奇賢(2000)。中小學網路學習環境應用效能評鑑指標初探。資訊與教育,76,14-23。
    林雪美(2004)。臺灣地區近三十年自然災害的時空特性。「師大地理研究報告」,41,99-128。
    林生傳(2005)。教育社會學。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洪榮昭、許書務(1998)。專題製作對科技創造力發展之影響分析—以多功能機器人製作為例,技術及職業教育學報,創刊號,169-180。
    洪榮昭(2004)。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策略。教師天地,128,46-47。
    計惠卿(2002)。以網路學習環境作為落實課程統整的著力點。教育研究資訊,10(2),65-86。
    徐照麗(2000)。教學媒體。臺北:五南。
    郭生玉(1996)。心理與教育研究法。臺北:精華書局。
    梁明煌、蔡慧君 (2000)。教育部國家及環境教育政策與行動中程計畫規劃。臺北市,教育部環保小組。
    許世璋(2001)。我們真能教育出可解決環境問題的公民嗎?-論環境教育與環境行動。中等教育,52(2) ,52-75。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陳佩正(2001)。國內環境教育總體檢與建議。九十年度環境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45-50。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陳年興、洪雪芬(2002)。K12 數位學校的教與學:網路教學的基礎與應用。高雄市:師路管理顧問。
    陳哲銘(2003)。網路合作學習~地理教學的新典範。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陳銘偉(2004)。「問題本位學習」教學模式對高職學生之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歷程與成效的研究。私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張子超(1996)。環境教育在網際網路上的資源與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27,21-30。
    張子超(2001)。環境教育課程設計。臺北:國立臺灣師大。
    張宵亭、朱則剛(1998)。教學媒體。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張國恩(2002)。從學習科技的發展看資訊融入教學的內涵。北縣教育,41,16-25。
    張民杰(2003)。超學科統整模式之一—問題導向學習在國中九年一貫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新竹師院學報,17,389-424。
    黃 恒(1980)。國中教室師生關係現況及其影響因素。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厚銘(1993)。資訊社會中教育的變與不變。國策期刊,170(5),24-54。
    黃朝恩(1995)。環境議題分析與教學。環境教育季刊,27,20-33。
    黃朝恩(1997)。環境教育輔助教材─議題分析和決策練習。臺北: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
    黃朝恩(2007)。高中新課程永續教育之研究-地理科。國科會NSC 95-2511-S-003-01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所)。
    黃政傑、林佩琁(1999)。合作學習,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黃兆慧(2002)。臺灣的水庫。臺北縣: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黃志豪(2006)。議題中心教學法之結構性爭論模式應用於國小環境教育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冠政(1997)。環境教育。臺北市:明文書局。
    楊國德(1998)。網路學習科技與終身學習社會。中華民國終身學習年國際終身學習學習學術研討會論文,41,23-31。臺北: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
    熊召弟、計惠卿(2001)。河川拼圖﹕以PBL實現多元智慧發展網路學習社群之建構。國科會NSC 90-2520-S-032-002。
    廖志飛(2001)。問題導向學習小組討論學習手冊。
    鄭夙珍(2002)。小組探究教學結合網路學習成效探究。教育研究資訊,10(5),111-136。
    劉佩雲、簡馨瑩譯(2003)。Jones, B.F., Rasmussen, C.M. & Moffitt M.C.(1997)原著。問題解決的教與學(Real-life Problem Solving: A Collaborative Approach to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臺北:高等教育。
    謝景岳(2003)。臺灣與紐西蘭中小學資訊教育之比較研究。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教育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關笑芳(2004)。「問題為本學習」能否培養學生創意?。青年研究學報,7,1。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1992)。「水土保持手冊」。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2005)。「水土保持手冊」。
    教育部(2002)。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九年一貫課程學習領域〉。《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網站》。http://teach.eje.edu.tw/9CC/brief/brief5.php,92/9/15。
    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2003)。石門水庫營運四十年特刊。
    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2006)。石門水庫面臨問題與因應措施。
    西文部分:
    Albanese,M.A.,& Mitchell,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Academic Medicine,68,52-81.
    Barrows,H.S.,& Tamblyn,R.M.(1980).Problem-based learning: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Barrows,H.S.(1986).A taxonomy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methods.Medical Education,20(6),481-486.
    Beissner,K., Jonassen,D.H.,& Yacci,M.(1993).Using and selecting graphic techniques to acquire structural knowledg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0. ED362151)
    Boud,D.,& Feletti,G.(1991).The Challenge of Problem Based Learning.Kogan Page, London.
    Delisle, R.(1997).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Virginia :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
    Duch,B.J.(2001).Models for problem-based instruction in undergraduate courses. In Barbara J. Duch, Susan E. Groh, & Deborah E. Allen (EDs.), The power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A practical“How to“ for teaching undergraduate courses in any discipline.Virginia,Sterling:Stylus Publishing,LLC.
    Finkle,S.L.,& Torp,L.L.(1995).Introductory documents.,Aurora, IL: The Center for Problem -Based Learning, Illinois Math and Science Academy
    Fournier,E.J.(2002).World regional geography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using collaborative learning groups in an introductory-level world geography course.The Journal of General Education,51(4),293-305.
    Fogarty, R.(1997).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other curriculum models for the multiple intelligences classroom. Arlington Heights, Illinois: Skylight.
    Hungerford,H.R., Litherland, R.A., Peyton, R.B., Ramsey, J.M., Tomera,A.N. ,& Volk,T.L. (1985). Investigating and evaluating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actions: skill development modules.Illinois,US: Stripe Publishing Company.
    Hungerford,H.R.,Volk,T.L.,& Ramsey,J.M.(1990). Science-Technology-Society: Investigating and Evaluating STS Issues and Solutions.Champaign: Stipes Publishing Co.,IL.
    Jensen,B.B., & Schnack, K. (1997). The action competence approach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3(2),163.
    Johnson,D.W. ,& Johnson,R.T.(1989).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Theory and research.Edina,MN:Interaction Book Company.
    Keeling, A.(2008). "We Are Scholars": Using Teamwork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a Canadian Regional Geography Course. MountainRise,4,3.
    Kendler,B.S. ,& Grove,P. A.(2004).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biology curriculum. American Biology Teacher,66(5),348-254.
    King,M.G.,Sebastian,J.G.,Stanhope,M.K.,& Hickman,M.J.(1997).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prepare advanced practice community health nurses for the 21st century. Family & Community Health,20(1),29-39.
    Lev,S.M.(2004).A problem-based learning exercise for environmental eology.Journal of Geoscience Education,52(2),128-132.
    Maxwell,N.L., Bellisimo,Y.,& Mergendoller, J. (2001). Problem-based learning: Modifying the medical school model for teaching high school economics. The Social Studies,92(2),73-78.
    Nunnally, J. C.(1978). Psychometric Theory, 2nd (Eds.), McGraw-Hill, New York.
    Pawson,E.,et al.(2004)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geography: towards 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its purposes, benefits and costs, discussion area for INLT Post-IGC Workshop paper on problem-based learning. from: http://elearning.geo.ntnu.edu.tw/jeremy WWW/publication/PBLinHigh.pdf
    Pavelich, M.J., Olds, B.M.,& Miller, R.L.(1995).Real-World Problem Solving in Freshman/Sophomore Engineering, Chapter in the book Fostering Student Success in Quantitative Gateway Courses, J.Gainen and E.Willemsen, editors, TL#61,Jossey-Bass Publishers, San Francisco.
    Perkins,D.N.(1991).Technology meets constructivism : Do they make a marriage? Educational Technology,31(5),18-23.
    Pennock,D.J.,D.W.Anderson,& E. De Jong. 1994.Landscape-scale changes in indicators of soil quality due to cultivation in Saskatchewan.Canada. Geoderma,64,1–19.
    Ramsey,J.M.(1993).The effects of issue investigation and action training on eighth-grade students' environmental behavior.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24(3),31-36.
    Rankin, J.A. (1992). Problem-based medical education: effect on library use. Bulletin of the Medical Library Association,80(1),36-43.
    Schroeder, E. E. ,& Zarinnia, E. A.(2001). Problem-based learning. Knowledge Quest, 30(1), 34.
    Tam, M. (2001). Introduc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Learning matters at Lingnan. http://www.ln.edu.hk/tlc/learning_matters/05-2001-242001.pdf
    Thompson,J.G. ,& Jorgensen,S.(1989) .How interactive is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Alternative models for looking at interacitons between learners and media .Educational Technology,29(2),24-6.
    Tomlinson, H. ,& W. Henderson,(1995).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in schools: a distributed approach.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 Technology,26(2),133-140.
    Trop,L.,& Sage,S.(2002). Problems as possibilities: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K-12 education. Alexandria,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Woods (1994). Problem-Based Learning: How to gain the most from PBL. Hamilton, Ont:McMaster University .
    網站資料:
    1.石門水庫整治及其集水區治理計畫專屬網站 2009/4/10
    網址:http://shihmen.wra.gov.tw。
    2.美國史丹佛教學研究中心Background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2009/4/16
    網址:http://www.samford.edu/ctls/pbl_background.html
    3.The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Union Commission on Geographical Education 2009/4/14
    4.地理永續發展教育盧森宣言Lucerne Declaration On Geographical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07) 2009/4/08
    網址:http://igu-cge.tamu.edu/trad_chinese.pdf
    5.水環境研究中心(WERC) 2009/2/27
    網址:http://www.ntut.edu.tw/~wwwwec/chinese_vresion.htm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