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葉宇萱 |
---|---|
論文名稱: |
手工藝創作者、創意市集與國家政策—以西門紅樓創意市集為例 |
指導教授: | 胡綺珍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1 |
中文關鍵詞: | 手工藝創作者 、創意市集 、國家政策 、文化創意產業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70 下載:7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自2004年起陸續有許多創意市集活動在台灣各地發起,對創作有興趣的人也在同時參與這場盛會,然而創意市集到後期其熱潮逐漸衰退,手工藝創作者也面臨了挑戰。不同於國外市集活動的發展是奠基於居民日常生活之中,台灣創意市集則是以空降的方式,由民間團體發起,依靠一股由下至上的方式帶動,發展的時間很短暫但卻迅速擴張,相較於國外則顯得過於表層及不穩定,但這樣的市集對於手工藝創作者而言仍具有重要的存在價值。加以台灣政府近年來大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也開始注意到創意市集及手工藝創作者存在的重要性,並開始著手進入創意市集的領域。因此研究者除了將研究對象聚焦在手工藝創作者身上外,也嘗試瞭解當公部門的資源進入創意市集後,原本由下而上的草根活動會產生怎樣的轉變。
據此本研究提出三大研究問題,研究問題一:創意市集進入台灣後的轉變,以及深處其中的手工藝創作者其勞動特性為何?又對於手工藝創作者而言,創意市集存在有何意義?研究問題二:創作者聚集後演化的文化聚落,會促使周邊產生新的文化氛圍,形塑不同的風貌,又這樣的因素作用在文化古蹟上,對於其空間產生的影響為何?研究問題三:在政府推動文創產業發展的脈絡下,文化古蹟與創意市集的結合和政府政策的關連為何?從手工藝創作者、創意市集到其地理空間的發展,國家政策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又對手工藝創作者而言,國家政策的介入對其勞動狀況是否有所助益?
經過研究後發現,創意市集對手工藝創作者而言,不僅是他們嶄露頭角的舞台,且其自身已經從過去邊緣、小眾的發想,蛻變為一個公部門重視的場域。而手工藝創作者與傳統勞動者相比,自主性相對提高,強調滿足、成就感等情感回饋,但其實仍無法完全逃離勞動異化的命運,只能挾帶自身文化資本嘗試對異化勞動的命運採取反抗,並以自己的方式掙扎,找尋自我出路。手工藝創作者進駐於此,讓西門紅樓恢復活潑、歡愉的氣氛,雖創意市集這個空間是為了販售商品而存在,但創作者獨特、手工的作品,降低了商業氣息的比重,打造西門紅樓等於創意聚集之地的想像。對於公部門而言投入創意市集活動則是實施文化治理的手段之一,並且藉此獲得政治的與經濟層面的績效。
中文部分:
EJay(2010)。〈帳棚下,為彼此的勇氣加溫,讓有夢的自己被看見〉,《簡單文摘》。上網日期:2011年4月20日,取自http://simplelife.streetvoice.com/simplereading/ripple_event_09.html
Pay J(2006)。〈創意市集—中場休息〉。上網日期:2010年3月6日,取自http://blog.roodo.com/nanhai/archives/2117778.html
小果農(2006)。(上市的創意—南海藝廊創意市集),《藝術家》,62[4]︰180-189。
小樹 口述(2010)。〈給下一個世代的音樂想像〉。StreetVoice講座筆記。葉宇萱 紀錄。5月16日。
中央社(2008)。〈從創意市集到獨立品牌,創意人缺的是什麼?〉。上網日期:2010年3月6日,取自http://tnews.cc/Newscon1_4048.htm
公民新聞平台(2007)。〈當創意市集不再創意〉。上網日期:2009年1月12日,取自http://www.peopo.org/trackback.php?id=5220
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上網日期:2010年9月1日,取自http://web.cca.gov.tw/creative/page/main_01.htm
文化建設委員會(2008)。〈文化資產保存法〉。上網日期:2011年4月8日,取自http://www.cca.gov.tw/law.do?method=find&id=30
文化建設委員會(2010)。〈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上網日期:2010年9月1日,取自http://www.cca.gov.tw/law.do?method=find&id=247
文建會文化創意產業推動服務網(2008)。〈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草案〉。上網日期:2010年9月1日,取自http://www.tyccc.gov.tw/_admin/_upload/community/commculture/7/file/%E6%96%87%E5%8C%96%E5%89%B5%E6%84%8F%E7%94%A2%E6%A5%AD%E7%99%BC%E5%B1%95%E8%8D%89%E6%A1%88.pdf
文建會地方文化館(2006)。〈地方文化館計畫〉。上網日期:2011年4月5日,取自http://superspace.cca.gov.tw/ct.asp?xItem=7729&ctNode=394&mp=1
日下公人(1994)。《無摩擦的輸出—文化產業的國際化之路》(新.文化產業論)(倪心一譯)。台北:錦繡。
王文科(1986)。《教育研究法—教育研究的理論與實際》。台北:五南。
王文科、王志弘編(2002)。《質的教育研究—概念分析》。台北:師大書苑。
王志弘(2003)。〈台北市文化治理的性質與轉變,1967-2002〉,《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2:121-186。
王志弘(2005)。〈記憶再現體制的構作:台北市官方城市書寫之分析〉,《中外文學》,33[9]:9-52。
王志弘(2011)。〈創意何為?室內設計師的勞動與倫理〉,「2011文化研究學會年會:嘿山寨,慮消費:生態、科技與文化政治」,真理大學,1月9日。
王怡穎(2004)。《創意市集》。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王怡穎(2005)。《創意市集Ⅱ玩心大發》。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王俐容(2005)。〈文化政策中的經濟論述:從菁英文化到文化經濟?〉,《文化研究》,1:169-195。
王恩涌(1993)。《文化地理學導論—人、地、文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振寰(2002)。〈權力與政治體系〉。王振寰、瞿海源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頁213-337)。台北:巨流。
王婉嘉(2010年,2月4日)。〈彩虹下的百年容顏—西門紅樓〉,《台灣光華電子報》。上網日期:2011年4月19日,取自http://enews.url.com.tw/sinorama/56444
王湘涵(2005)。《文化創意產品特質之分析研究》。世新公廣所碩士論文。
台北市文化局(2007)。〈96新世代文創午茶—「創意市集高峰會」座談重點記錄〉。上網日期:2010年8月13日,取自http://team.culture.gov.tw/frontsite/cms/contentAction.do?method=viewContentDetail&iscancel=true&contentId=MjUxMg==
台北市文化局文創藝站(2008)。〈玩創意,瘋市集:看創意市集的演進〉。上網日期:2009年1月12日,取自http://www.culturalindustry.org/subartdetail.php?id=42
台北市都市更新處(2006)。〈西門市場更新及再利用案〉。上網日期:2011年5月4日,取自http://www.uro.taipei.gov.tw/ct.asp?xItem=1005342&ctNode=12896&mp=118011
台灣經濟研究院(2003)。《推動文化創意產業之系統服務規劃研究報告》。行政院文建會。
安芷嫻、鄒依倫(2008)。〈想像力串起世界—城市創意幕後推手 跳脫常規激發多元能量〉,《卓越雜誌》,292:78-81。
朱俐穎(2008)。《手感如何經濟—台灣創意市集的消費經營與其問題》。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家華(2006)。〈手工創意觀察‧創意市集再掀手工熱潮〉,《誠品好讀月報》,72:56-59。
西門紅樓(2009)。〈館所歷史〉。上網日期:2011年5月30日,取自http://www.redhouse.org.tw/Content/PublicContent.aspx?id=4242
西門紅樓(2011)。〈西門紅樓創意市集報名辦法與規定〉。上網日期:2011年7月8日,取自http://www.redhouse.org.tw/redhouseSysUpDoc/UpDownDoc/redhouse/%E5%89%B5%E6%84%8F%E5%B8%82%E9%9B%86%E8%81%AF%E7%9B%9F/%E4%B8%83%E6%9C%88%E4%BB%BD%E8%A5%BF%E9%96%80%E7%B4%85%E6%A8%93%E5%89%B5%E6%84%8F%E5%B8%82%E9%9B%86%E5%A0%B1%E5%90%8D%E8%A1%A8.doc
余國棟(2006)。〈創意市集成台灣人才寶庫〉。上網日期:2010年6月28日,取自http://magazine.sina.com/chinatimesweekly/1498/2006-11-07/ba23000.shtml
吳佩芸(2008)。《台灣創意市集發展與價值以整合平台觀點分析》。政大企管所碩士論文。
吳牧青(2006)。〈市集,誰的創意與歡樂?—不同世代,消費選擇外的選擇〉,《破報》。上網日期:2011年01月12日,取自:http://posts.tw/node/42
吳牧青(2007)。〈搖滾問題多 簡單生活就好?〉,《破報》。上網日期:2011年01月12日,取自http://posts.tw/node/315
宋世祥(2010)。〈文創空間的生命史:從創意市集、創意園區到創意街區〉。上網日期:2010年8月20日,取自http://www.cci.org.tw
李仁芳(2007)。〈「美力」燎原—2006,美學經濟盛世醞釀中!〉,《誠品好讀月刊》,73︰48-50。
李永豐(2004)。《劇場開門紅樓有夢,紅樓劇場古蹟在利用執行報告》。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明璁(2009)。〈去/再領域化的西門町:「擬東京」消費地景的想像與建構〉,《文化研究》,9:119-163。
李芝瑩(2008)。《台灣創意市集主辦單位創意分為形塑之研究—以四個創意市集主辦單位為例》。師大美術系碩士論文。
李思薇(2003)。《文化事件中的停駐與遊走—以城市節慶彌拼台北的文化生活圖像》。台大建築與城鄉所碩士論文。
李國盛(2006)。〈吹吹西洋風CAMPO創意市集〉,《台灣光華雜誌》,31[6]:40-41。
李鳳鳴(2006)。〈有創意的夢更美—2006第四屆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盛況〉,《藝術家》,63[1]︰174-181。
李錡(2006)。〈街頭新勢力—談台灣「創意市集」的興起〉,《藝術欣賞》,2[10]:4-8。
李濤(2006)。《人力資本投資與城市競爭力》。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杜曉苑(2005)。《從文化創意產業的特性初探圖文書之產製》。交大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兔牙小熊(2006a年,11月5日)。〈最HOT的發燒書 創意市集書店同樂會〉,《聯合報》,E4。
兔牙小熊(2006b年,11月5日)。〈創意市集現象台灣熱起來〉,《聯合報》,E4。
林乃文(2009)。〈點子的競技場。創意的嘉年華—創意市集的崛起與前景〉,《文化快遞》,112:19-21。
林富美(2006a)。〈當新聞記者成為名嘴:名聲、專業與勞動商品化的探討〉,《新聞學研究》,88:43-81。
林富美(2006b)。《台灣新聞工作者與藝人—解析市場經濟下的文化勞動》。台北:秀威資訊科技。
林曉微(2009)。《西門紅樓創意市集民眾參與動機與滿意度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文化產業學系暨藝文產業設計與經營碩士論文。
邱政彰(2008)。《台灣創意市集品牌行銷模式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誌勇、廖淑雯、劉柏君(2004)。〈自滿的狂歡與虛幻及其之後:論台灣文化產業〉,《當代》,200:116-123。
侯謹瑜(2005)。《台北地攤達人》。台北:滾石文化。
姚欣進(2004)。《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與世界資本主義》。台北:巨流。
胡幼慧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雁婷(2009)。《次文化創意產品與設計:以台灣網路文化創意產品為例》。雲科大設計運算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松田(2008)。《突現論與都市發展—以西門市場(紅樓)為例》。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碩士論文。
張莉聆(2010)。《部落客達人獲利模式與中介機制運作之探討》。世新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
張鐵志(2007)。〈台灣搖滾音樂祭—2006,獨立音樂的發電機〉,《誠品好讀》。73:54-56。
許嘉猷(2004)。〈布爾迪厄論西方純美學與藝術場域的自主化—藝術社會學之凝視〉,《歐美研究》,34[3]︰357-429。
郭彥廷(2007)。《創意市集中文化創意商品之研究—以北投創意市集規劃為例》。台藝大工藝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陳一姍(2006)。〈創意市集—未被尋化的世代創造力〉,《台灣工藝》,26︰1-3。
陳衍(2006)。〈創意市集—新一代工藝創作〉,《台灣工藝》,26︰11-15。
陳韋綸(2008年,10月16日)。〈張燈結彩,異同尋歡—追溯一段紅樓同志聚落的脈絡〉,《破報》。上網日期:2011年04月19日,取自http://posts.tw/node/1108
陳學明(1996)。《文化工業》。台北:揚智文化。
黃孫權、成露茜(2008)。〈文化產業、文化治理與地方認同—以台灣新興的嘉年華為例〉,《城市與設計學報》,18:23-35。
黃海鳴(2006)。〈南海藝廊與牯嶺街的再生運動—從2006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談起〉,《藝術家》,63[1]︰182-187。
黃偉婷(2008)。〈創意,瘋市集︰看創意市集的演進〉。上網日期:2009年1月12日,取自http://www.culturalindustry.org/subartdetail.php?id=42
黃瑞茂、蕭立虹(2002)。《文化空間創意再造:閒置空間再利用國外案例》。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楊佳真(2007)。《文化資產的活化與再利用—以紅樓劇場為例》。師大政治所碩士論文。
經濟日報(2007年10月16日)。〈文化創意產業未來新勢力〉,《經濟日報》,A16。
廖珍瑩(2008)。《創意市集之設計策略研究》。銘傳設計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漢寶德、劉新圓(2008)。〈閒置空間再利用政策之檢討〉,《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上網日期:2011年,6月1日,取自http://www.npf.org.tw/getqr/4332
劉昌德(2004)。〈科技與文化工作者:網路與相關數位科技對台灣漫畫家勞動過程的影響〉,《傳播與管理研究》,4[1]︰35-58。
劉雯婷(2004)。《「華山藝文特區」之藝文生態及社會關係探析》。東吳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劉維公(2003)。〈為什麼我們需要創意文化園區?〉,《今藝術》,128:102-105。
劉維公(2006)。《風格社會》。台北:天下。
鄭秋霜(2006年5月20日)。〈創意市集就在你身邊〉,《經濟日報》,C1。
鄭秋霜(2007a)。〈把握三創原則,讓創意變生意〉,《經濟日報》。上網日期︰2010年4月30日,取自http://blog.sina.com.tw/mok_mba/article.php?pbgid=44433&entryid=573390&comopen=1
鄭秋霜(2007b)。《好創意,更要好管理》。台北︰三采文化。
鄭秋霜(2007c年3月3日)。〈2007創意市集進入關鍵時刻〉,《經濟日報》,C1。
鄭秋霜(2007d年3月3日)。〈創意,不只是把東西變可愛〉,《經濟日報》,C1。
鄭美華(2008)。〈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政策與政府治理模式的轉型—政府與文化關係的再思考〉,《公共行政學報》,27:111-159。
鄭景雯(2006)。《貢寮.獨立音樂.海洋音樂祭》。交大: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沛樺(2008)。〈「創意」市集,真的創意嗎?〉,《喀報》。上網日期:2010年5月12日,取自http://castnet.nctu.edu.tw/view.htm?ar_pk=261
蕭瑀婕(2007)。《台灣創意市集生活美學與消費現象之研究:以Campo生活藝術狂歡創意社群為例》。台師大美術所碩士論文。
賴奕如(2008)。〈創意市集 需被突破的創意?〉。上網日期:2010年7月8日,取自http://castnet.nctu.edu.tw/view.htm?ar_pk=172
謝明奇(2007)。〈終於把2007年給撐過去了〉。上網日期︰2010年5月13日,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art-136/article?mid=4439&prev=4666&next=
顏甫珉(2008a)。〈創意市集 鴕鳥沙堆?成功試金石?〉,《聯合報》,E2。
顏甫珉(2008b)。〈曾經一瘋五千人 創意變調CAMPO擺最後一攤〉,《聯合報》,A6。
顏寧(2008)。〈集創意,記城市:論創意市集風潮之興起〉,《文化研究月報》,76。上網日期:2009年,1月12日,取自http://hermes.hrc.ntu.edu.tw/csa/journal/76/journal_park762.htm
顧崇信(2009)。《由台中爵士音樂節看大型節慶活動中的社會意涵與都市建構》。東海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Allen, J. , O’Toole, W. , Harris, R. & McDonnell, I. (2011). Festival & special event management (5th ed.). Milton, Qld. : John Wiley and Sons.
Amabi Amabile, Teresa M (1997). Motivating creativity in organizations: On doing what you love and loving what you do.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40(1), 39-58.
Banks, Mark (2010). Craft labor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 16(3), 305-321.
Bonnewitz, Patrice (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Premières leçons sur La sociologie de Pierre Bourdieu)(孫智綺譯)。台北:麥田。
Brouillette, Sarah (2009). Creative labor. Mediations, 124(2), 140-149.
Caves, Richard (2003)。《文化創意產業—以契約達成藝術與商業的媒合》(Creative industries: Contracts between art and commerce)(仲曉玲、徐子超譯)。台北:典藏雜誌社。
Coleman, James 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 95-120.
Comunian, R., Faggian, A., & Li, Q. C. (2009). Unrewarded careers in the creative class: The strange case of bohemian graduates. 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 82(2), 389-410.
Cornwell, Sally C. (1979). The social and working conditions of artists. 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 118(5), 537-556.
Crang, Mike. (2003)。《文化地理學》(Cultural geography)(王志弘、方淑惠、余佳玲譯)。台北:巨流。
Cresswell, Tim. (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Place: A short introduction)(王志弘、徐苔玲譯)。台北:群學。
Dominick, J. R. ,& Wimmer, R. D. (2002)。《大眾媒體研究》(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6E)(黃振家譯)。台北:學富。
Florida, Richard (2003)。《創意新貴—啟動新經濟的菁英勢力》(The rise of creative class. And how it’s transforming work, leisure, community and everyday life) (鄒應瑗譯)。台北︰寶鼎。
Fromm, Erich (1987)。《馬克思關於人的概念》(Marx’s concept of man)(徐紀亮、張慶熊)。台北市:南方叢書出版社。
Hardt, Michael (1999). Affective labor. Boundary 2, 26(2), 89-100. 上網日期:2010年12月13日。取自http://www.jstor.org/stable/303793
Hartely, John (2005)。《創意產業讀本》(Creative industries)(包建女、李慧、曹書樂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Lawrence, T.B. ,& Phllips, N. (2002) Understanding cultural Industries.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quiry, 11(4), 430-441.
Lazzarato, Maurizio (1996). Immaterial labor. In Radical thought in Italy: A potential politics (Hardt, Michael & Virno, Paolo, Eds., 133-147).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Lloyd, Richard (2006). Neo-bohemia: Art and commerce in the postindustrial city. New York: Routledge.
McCabe, Carol (2003). London’s street markets. British Heritage, 24(2), 18-26.
McRobbie, Angela (1998). British Fashion Design: Rag Trade or Image Industry? London: Routledge.
McRobbie, Angela (2004). Making a living in London’s small-scale creative sector. In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the production of culture (Power, Dominic & Scott , Allen J., Eds., 130-143). London: Routledge.
Mitchell, Don (2000). Cultural geograph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Malden, MA: Blackwell Pub.
Murger, Henri (2008)。《波希米亞人的生活情景》(Scènes de la vie de bohème)(高美齡譯)。台北:東觀國際。
Neff, G. & Wissinger, E. & Zukin, S. (2005). Entrepreneurial labor among cultural producers: “Cool” jobs in “hot” Industries. Social semiotics, 15(3), 307-334.
Risatti, Howard (2007). A theory of craft: Function and aesthetic expression.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Rossiter, Ned (2003). Report: Creative labour and the rol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Fibreculture journal, 1. 上網日期:2010年7月31日。取自http://one.fibreculturejournal.org/fcj-001
Shone, A., & Parry, B. (2001). Successful event management: A practical handbook (2nd ed.). London: Thomson.
Throsby, David (2003)。《文化經濟學》(Economics and culture)(張維倫、潘筱瑜、蔡宜真、鄒歷安譯)。台北:典藏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