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琇惠
Yang Hsiu Hui
論文名稱: 阿含經業論研究
指導教授: 王開府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1
畢業學年度: 8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05
中文關鍵詞: 阿含經吠陀奧義書緣起無我願力業力業論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73下載:32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佛教業論可以說是佛教根本教義之一。因為業論不僅僅是關涉到身、口、意三業的造作及其潛在影響力而已,還包括了對死後的輪迴、現世的苦樂業報的解釋,更由之而衍生出佛教的解脫觀,以及佛教的滅苦道諦。由此可知,業論確實是佛教教義中極為重要的一環。然此作為佛教主要教義之一的業論思想,並不是起源於佛教,也不是佛教所獨有的思想。若要探究業論思想的源頭,當溯及古印度的《吠陀》、《奧義書》思想。因為,業論思想早在《梨俱婆吠陀》即開始萌芽,之後經過《阿達婆吠陀》的開展使得業論開始趨於成形的階段,之後,到了《奧義書》時代可以說已發展出成熟的業論思想。爾後,除了印度唯物論者之外,此業論思想可說是成為印度各宗教及各哲學學派皆一致認同的思想。值得注意的是,《阿含經》並非完全承襲《吠陀》、《奧義書》的業論,而是於承襲之餘,多有創新之處,諸如:探究造業的根本原因、不重祭祀、重視意業、以正見為前導、追求現世解脫以及結合緣起與無我,並發展出具體的善惡果報觀等等,這些皆是《吠陀》、《奧義書》業論未曾深論或不曾論及的地方。本論文先是針對《吠陀》、《奧義書》業論的內容進行介紹,之後,再論述《阿含經》的承襲與開展。由於緣起、無我、果報等論題所涉甚廣,所以筆者以單章的形式來處理。

    《阿含經》業論研究 目  次 自 序 ------------------------------------------- 1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方法 --------------------------- 1 一、研究動機與問題 ------------------------------- 1 二、研究範圍與方法 ------------------------------- 2 (一)研究範圍 ------------------------------------- 2 (二)研究方法 ------------------------------------- 3 第二節 業力的定義及其問題與價值 ----------------- 4 一、業力的定義 ----------------------------------- 4 二、業論的研究價值 ------------------------------- 7 第三節 近代研究成果述要 ------------------------- 8 一、國內 ----------------------------------------- 8 二、國外 ---------------------------------------- 10 (一)日本 ----------------------------------------- 10 (二)歐美 ----------------------------------------- 13 第四節 論文架構 --------------------------------- 17 第二章 業論的起源 -------------------------------- 19 第一節 吠陀天的業論 ---------------------------- 20 一、本集 ------------------------------------------ 21 (一)規律與業力 ------------------------------------ 22 (二)崇信祭祀功德 ---------------------------------- 25 (三)罪惡觀與死亡觀 -------------------------------- 28 二、梵書 ------------------------------------------ 30 (一)承襲本集的業力觀 ------------------------------ 31 (二)祭祀業力觀 ----------------------------------- 35 三、森林書------------------------------------------ 37 第二節 《奧義書》的業力觀 --- ---------------------- 38 一、對業力、輪迴的看法 ---------------------------- 40 (一)黑白業力說 ------------------------------------ 42 (二)主意業力說 ------------------------------------ 43 (三)五火二道輪迴說 -------------------------------- 45 (四)三道四生輪迴說 -------------------------------- 48 二、從業、輪迴解脫的方法 -------------------------- 50 (一)自我認知 -------------------------------------- 50 (二)祭祀 ------------------------------------------ 59 (三)道德 ------------------------------------------ 59 (四)持誦「唵」字 ---------------------------------- 60 (五)苦行 ------------------------------------------ 62 本章小結 ------------------------------------------ 64 第三章 《阿含經》業論的承襲與開展 ---------------- 67 第一節《阿含經》對傳統業論的承襲與發 -------------- 69 一、保存業力觀 -------------------------------- ---- 70 二、道德因果業力觀 -------------------------------- 72 三、主意業力觀 ------------------------------------ 76 (一) 貪、瞋、痴 ----------------------------------- 78 (二) 思業與思已業----------------------------------- 80 (三) 作意與受報------------------------------------- 83 (四) 有念有智--------------------------------------- 85 第二節《阿含經》業論的創新 ------------------------ 73 一、不重祭祀 -------------------------------------- 88 二、以正見為前導 ---------------------------------- 91 三、追求現世解脫 ---------------------------------- 95 第三節《阿含經》對其他業論的批評 ----------------- 101 一、當時其他業論 ---------------------------------- 102 (一)宿命造 ---------------------------------------- 103 (二)尊祐造 ----------------------------------------- 106 (三)無因無緣論 ------------------------------------- 107 二、《阿含經》的批評 ------------------------------- 109 (一)無有正智 --------------------------------------- 110 (二)不能自我作主 ----------------------------------- 111 (三)不能滅苦 --------------------------------------- 116 本章小結 ------------------------------------------- 118 第四章 《阿含經》論業、緣起與解脫 ---------------- 121 第一節 緣起說的淵源以及佛教緣起說的用意 ----------- 123 一、緣起說的淵源 ----------------------------------- 124 (一)印度早期各種緣起說 ----------------------------- 124 (二)佛教緣起說的承襲與開展 -------------------------- 127 二、佛教緣起說的用意 -------------------------------- 129 第二節 佛教緣起說的內涵 --------------------------- 131 一、緣起說的涵義 ----------------------------------- 131 二、南北傳緣起說 ----------------------------------- 134 三、各支的解釋 -------------------------------------- 141 (一)無明 ------------------------------------------ 141 (二)行 --------------------------------------------- 143 (三)識 --------------------------------------------- 144 (四)名色 ------------------------------------------ 146 (五)六入處 ----------------------------------------- 147 (六)觸 --------------------------------------------- 148 (七)受 --------------------------------------------- 149 (八)愛 --------------------------------------------- 150 (九)取 --------------------------------------------- 152 (十)有 --------------------------------------------- 153 (十一)生 ------------------------------------------ 154 (十二)老死 ----------------------------------------- 155 第三節 業感緣起與解脫道 ---------------------------- 157 一、業感緣起說的特性 -------------------------------- 157 (一)此緣性 ------------------------------------------ 157 (二)無常性 ----------------------------------------- 161 二、造業──惑業苦的緣起 --------------------------- 163 (一)惑與業 ----------------------------------------- 164 (二)業與苦 ---------------------------------------- 166 (三)苦與惑 ------------------------------------------ 168 三、解脫──惑業苦的出離 ---------------------------- 170 (一)斷惑業而離苦 ------------------------------ 171 (二)實踐之道──八正道 --------------------- 173 本章小結 -------------------------------------------- 184 第五章 《阿含經》論業、我與無我 ---------- 187 第一節 異學與《阿含經》對「我」的觀點 ------------- 191 一、異學的「我」觀 -------------------------------- 192 (一)以色身為「我」 ------------------------------ 194 (二)以心識為「我」 ------------------------------ 198 二、《阿含經》的「我」觀 ------------------------- 204 (一)常識分別的「我」 ------------------------ 205 (二)道德實踐的「我」 ------------------------ 207 第二節 異學的無我觀 ----------------------------------- 212 一、不蘭迦葉 ----------------------------------------- 213 二、末迦梨拘舍梨 ----------------------------------- 215 三、阿夷陀翅舍欽婆羅 ----------------------------- 218 四、浮陀伽旃延 -------------------------------------- 220 五、散若毘羅梨子 ----------------------------------- 222 第三節 《阿含經》的無我觀 -------------------------- 224 一、施設「無我」的用意 -------------------------- 226 (一)「無我」的字源探析 --------------------- 226 (二)施設用意 ------------------------------------ 229 二、「無我」的內涵 -------------------------------- 234 (一)無常 ------------------------------------------ 235 (二)苦 --------------------------------------------- 237 第四節 「無我」與業報 ---------------------------------- 239 一、作業者、受報者與無我 ----------------------- 240 二、執著「我」而造業 ----------------------------- 242 三、證「無我」而解脫 ----------------------------- 246 本章小結 ------------------------------------------- 248 第六章 《阿含經》論業、報與願 --------------- 251 第一節 業與報 ------------------------------------------- 252 一、十善業及十惡業 -------------------------------- 252 (一)十善業道 ------------------------------------ 254 (二)十惡業道 ------------------------------------ 261 二、善惡業及其果報 -------------------------------- 267 (一)善業與樂報 --------------------------------- 268 (二)惡業與苦報 --------------------------------- 271 第二節 願與報 ------------------------------------------- 277 一、空求不得成就 ----------------------------------- 278 二、善願正行並進 ----------------------------------- 279 本章小結 -------------------------------------------- 282 第七章 結論 -------------------------------------------- 285 參考書目 ------------------------------------------------- 291

    參考書目
    一、經典
    1.《長阿含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一卷,新文豐出版社。
    2.《中阿含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一卷,新文豐出版社。
    3.《雜阿含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二卷,新文豐出版社。
    4.《增一阿含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二卷,新文豐出版社。
    5.覺音著、葉均譯《清淨道論》(上、中、下),台北,華宇出版社,1984。
    6.《佛光大藏經.阿含藏》,高雄,佛光出版社,1988。
    7.《中部》,《南傳大藏經》第九卷到第十一卷。
    8.《相應部》,《南傳大藏經》第十二卷到第十六卷。
    9.《增支部》,《南傳大藏經》第十七卷到第二十二卷。
    10.徐梵澄譯《五十奧義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11.王明《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1997。
    12.Pali Text Society “Digha-nikaya” London, PTS., Vol.I〜III.
    13.Pali Text Society “Majjhima-nikaya” London, PTS., Vol.I〜III.
    14.Pali Text Society “Sajyutta-nikaya” London, PTS., Vol.I〜IV.
    15.Pali Text Society “Anguttara-nikaya” London, PTS., Vol.I〜V.
    16.Max Muller, “The Sacred Books of the East”,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50 vol. ,1973.
    二、專書
    (一)中文部分
    1.Chatterjee.Datta著,伍先林.李登貴.黃彬譯《印度哲學概論》,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3。
    2.Debiprasad Chattopadhyaya著,王世安譯《順世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3.Surendranath Dasgupta著,林煌洲譯《印度哲學史I》,台北,編譯館,1996。
    4.中村元主編、葉阿月譯《印度思想》,台北,幼獅文化公司,1984。
    5.木村泰賢著、歐陽瀚存譯《原始佛教思想論》,台北,台灣商務書局。
    6.木村泰賢著、釋演培譯《小乘佛教思想論》,台北,天華出版社,1990。
    7.水野弘元著、釋惠敏譯《佛教教理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二)》,台北,法鼓文化,2000。
    8.玉城康四郎主編、李世傑譯《佛教思想—在印度的開展》第一冊,台北,幼獅文化,1985。
    9.舟橋一哉著、余萬居譯《業的研究》,台北,法爾出版社,1988年。
    10.佛使比丘《無我》,嘉義,香光書鄉,1997。
    11.李世傑《印度哲學史講義》,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
    12.李世傑譯《印度奧義書哲學概要》,台北,台灣佛教月刊社,1965。
    13.李潤生《佛家輪迴理論(上)》,台北,全佛文化,2000。
    14.吳汝鈞《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1994。
    15.武邑尚邦等著、余萬居譯《無我的研究》,台北,法爾出版社,1989。
    16.袁廷棟《哲學心理學》,台北,輔仁大學,1985。
    17.馬定波《印度佛教心意識說之研究》,台北,正中,1977。
    18.高楠順次郎、木村泰賢著,高觀廬譯《印度哲學宗教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4。
    19.黃俊威《無我與輪迴》,中壢市,圓光出版社,1995。
    20.楊惠南《印度哲學史》,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
    21.糜文開譯《印度三大聖典》,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0。
    22.釋印順《中觀論頌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
    23.釋印順《以佛法研究佛法》,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
    24.釋印順《佛在人間》,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
    25.釋印順《佛法概論》,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
    26.釋印順《般若經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
    (二)日文部分
    1.三枝充《初期教思想》,東京,東洋哲學研究所,1978。
    2.三枝充《初期教思想》,東京,東洋哲研究所,1978。
    3.大谷大佛教編《業思想研究》,京都,文堂,昭和五十年。
    4.中村元《初期--哲學》,東京,岩波書店,1981。
    5.中村元《原始教生活倫理》,東京,春秋社,昭和47年。
    6.中村元選集《人思惟方法》,東京,春秋社,1988。
    7.壬生台舜編《佛教倫理思想展開》,東京,大藏出版社,昭和50年。
    8.木村泰賢《木村泰賢全集 第三卷》,東京,大法輪閣,昭和43年。
    9.直四郎《古代說話:-文獻》,東京,春秋社,昭和53年。
    10.平川彰《生活中教》,東京,春秋社,昭和56年。
    11.平川彰《法緣起》,東京,春秋社,1992。
    12.田中教照《初期教修行道論》,東京,山喜房佛書林,平成5年。
    13.寺本婉雅《根本教緣起觀──行中道實踐哲》,東京,書刊行會,昭和56年。
    14.佛教思想研究編《教思想3 因果》,京都,平寺書店,1989。
    15.佛教思想研究編《教思想5 苦》,京都,平樂寺書店,1987。
    16.佛教思想研究編《教思想2 惡》,京都,平樂寺書店,1985。
    17.佛教思想研究編《教思想8 解脫》,京都,平樂寺書店,1988。
    18.佐木現順《業論研究》,京都,法藏館,1990。
    19.村上真完《哲概論》,京都,平寺書店,1991。
    20.和哲郎《原始教實踐哲》,東京,岩波書店,昭和46年。
    21.和哲郎《教倫理思想史》,東京,岩波書店,1985。
    22.武內紹晃《緣起業-原始教大乘教》,京都,本願寺出版社,1992。
    23.金倉圓照《哲史》,京都,平寺書店,1990。
    24.湯田豊《哲》,京都,平寺書店,1989。
    25.雲井昭善編《業思想研究》,京都,平寺書店,昭和62年。
    26.福原亮嚴《業論》,京都,永田文昌堂,1982。
    (三)英文部分
    1.Bruce R. Reichenbach,“The Law of Karm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1.
    2.Christmas Humphreys “Karma and Rebirth” , London, Curzon Press, 1983.
    3.Genjun H. Sasaki “Linguistic Approach to Buddhist Thought”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1992.
    4.James Paul McDermott “Development in the Early Buddhist Concept of Kamma/Karma”, New Delhi, Munshiram Manoharlal Publishers, 1984.
    5.Kewal Krishan Mittal “Perspectives on Karma and Rebirth”, Delhi, Delhi University, 1990.
    6.Sarvepalli Radhakrishnan、Charles A. Moore “A source book in Indian Philosophy”,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1966.
    (四)學位論文
    1.林煌洲《奧義書輪迴思想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印度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
    2.高正哲《中阿含經之業論念初探──以〈業相應品為中心〉》,中華佛學研究所畢業論文,1996。
    3.盧宥佐《印度大梵思想的源流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印度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4.釋悲昱《雜阿含經緣起思想的研究》,香港,私立能仁書院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三、期刊論文
    (一)中文部分
    1.D. J. Kalupahana著、劉逢吉譯〈佛陀之前的緣起論—吠陀傳統時期(下)〉,《內明》,第155期,1985年2月,頁11-14。
    2.D. J. Kalupahana著、劉逢吉譯〈佛陀之前的緣起論—吠陀傳統時期(上)〉,《內明》,第153期,1984年12月,頁9-13+22。
    3.D. J. Kalupahana著、劉逢吉譯〈佛陀之前的緣起論—吠陀傳統時期(中)〉,《內明》,第154期,1985年1月,頁8-10,21。
    4.木村泰賢〈佛教的業論與意志的自由〉,收於李嘉興編《業與命運》,台北:常春樹書坊,1992年,頁45-58。
    5.木村泰賢〈業與輪迴之研究〉,收於李嘉興編《業與命運》,台北:常春樹書坊,1992年,頁81-99。
    6.吳老擇〈緣起法之研究(二)〉,《妙林》,第十二卷八月號,2000年8月,頁5-8。
    7.吳老擇〈緣起法之研究(三)〉,《妙林》,第十二卷十月號,2000年10月,頁10-12。
    8.李志夫〈泛論佛陀及中論緣起理事觀與邏輯理事觀〉,《華岡佛學學報》,第四期,頁200-223。
    9.李志夫〈試分析印度「六師」之思想〉,《中華佛學學報》,第一期,1987年3月,頁245-279。
    10.李榮熙〈南傳佛學的中心思想──無我〉,《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92冊,頁339-350。
    11.知法〈因緣論〉,《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3)》,1980年10月,頁81-108。
    12.阿.基列巴里耶夫著、朱明忠譯〈印度教的神及其傳說〉,《世界宗教資料》,1982年,第四期,22-25。
    13.姚衛群〈古印度宗教與哲學中的「我論」〉,《世界宗教研究》,1991年,第二期,頁27-33。
    14.唐紹宏〈論印度宗教對印度哲學思想形成發展的獨特作用〉,《宗教哲學》,第4卷第3期,1998年7月,頁166-172。
    15.真源〈依業輪迴說的根源及其演變〉,收於李嘉興編《業與命運》,台北:常春樹書坊,1992年,頁66-74。
    16.張瑞良〈蘊處界三概念之分析研究〉,《台大哲學論評》,第八期,頁107-121。
    17.陳清惠〈阿含的正見理論〉,《法光雜誌》,1997年4月,版3。
    18.陳玉蛟〈「發心」在漢藏佛學中之意義及其在宗教實踐上之心理功能〉,《中華佛學學報》,第三期,1990年4月,頁209-234。
    19.傅偉勳〈關於緣起思想形成與發展的詮釋學考察〉,《中華佛學學報》,第四期,頁107-197。
    20.馮禹〈中國的“天人合一”與印度的“梵我一如”〉,《宗教哲學》,第4卷第2期,1998,04,頁62-68。
    21.黃心川〈印度耆那教的哲學思想〉,《世界宗教研究》,1981年,第四期,54-66。
    22.黃俊威〈自我觀念的癥結〉,《諦觀》,第53期,1988年4月,頁37-75。
    23.黃俊威〈佛教緣起論的詮釋史—從「緣起」、「緣起性實」、「緣起性假」到「緣起性空」〉,《法光雜誌》,第102期,1998年3月,版4。
    24.楊政河〈論佛教因果法的邏輯解析〉,《台大哲學論評》,第六期,頁83-101。
    25.楊政河〈論佛教因果法則的邏輯解析〉,台北,《哲學論評》,第6期,1983年1月,頁83-102。
    26.楊郁文〈以四部阿含經為主綜論原始佛教之我與無我〉,《中華佛學學報》,第二期,1988年10月,頁1-50。
    27.楊郁文〈南、北傳十八愛行之法說及義說〉,《中華佛學學報》,第三期,1980.04,頁1-23。
    28.楊郁文〈緣起之「此緣性」(idappaccayata)〉,《中華佛學學報》,第九期,1996年4月,頁1-34。
    29.劉嘉誠〈佛教倫理學探究〉,《輔仁宗教研究》,2000年5月,頁129-158。
    30.賴顯邦〈古代印度的生死輪迴觀〉,《哲學雜誌》,第八期,1994年4月,頁156-172。
    31.藍吉富〈佛教的緣起哲學〉,《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3)》,1980年10月,頁179-194。
    32.釋聖嚴〈十善業道是菩薩戒的共軌論〉,《中華佛學學報》,第8期,1995年7月,頁17-40。
    33.釋達和〈原始佛教的業報思想〉,《佛光學報》,第6期,1981年5月,頁215-225。
    34.釋演培〈佛教的緣起觀〉,《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3)》,1980年10月,頁151-177。
    (二)日文部分
    1.三枝充〈原始佛教宗教性倫理性〉,《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9卷第2號,頁28-32。
    2.三枝充〈無常〉,《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7卷第2號,頁178-186。
    3.上野順瑛〈十二緣起成道結合意義〉,《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2卷第1號,頁154-157。
    4.上野順瑛〈十二緣起成道結合意義〉,《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2卷第1號,頁154-157。
    5.上野順瑛〈十二緣起成立〉,《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1卷第2號,頁216-217。
    6.上野順瑛〈十二緣起滅〉,《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5卷第1號,頁146-147。
    7.上野順瑛〈十支緣起於識名色論理的意義〉,《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0卷第1號,頁122-123。
    8.上野順瑛〈六師外道斷常二見無我輪迴關係〉,《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4卷第1號,頁89-94。
    9.上野順瑛〈阿含經緣起論理的構造〉,《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卷第1號,頁112-113。
    10.上野順瑛〈原始佛教於無我輪迴說論理的意義〉,《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7卷第1號,頁190-193。
    11.上野順瑛〈原始佛教於無我緣起關係〉,《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3卷第1號,頁183-186。
    12.上野順瑛〈原始佛教於輪迴論理的構造〉,《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9卷第1號,頁120-121。
    13.上野順瑛〈原始佛教無記說論理的意義〉,《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8卷第1號,頁307-310。
    14.上野順瑛〈無我輪迴主體〉,《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6卷第1號,頁130-131。
    15.丸山孝雄〈十二緣起成道說成立特律藏 度部中心〉,《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8卷第1號,頁190-191。
    16.土山泰弘〈意語祭祀的側面ghra中心〉,《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0卷第1號,頁73-76。
    17.小島一晃、石井將幹、渡邊真光〈原始佛教緣起說研究〉,《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9卷第1號,頁185-199。
    18.小島一晃〈原始佛教五蘊私見〉,《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7卷第2號,頁160-163。
    19.山本量〈佛教認識論上五蘊〉,《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9卷第1號,頁89-92。
    20.山本量〈原始佛教解脫構造關考察〉,《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7卷第1號,頁198-201。
    21.山本量〈原始佛教緣起觀解脫涅槃〉,《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8卷第2號,頁196-199。
    22.山本量〈原始教輪迴並無始無明觸關考察〉,《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5卷第1號,頁184-187。
    23.山本量〈解脫契機立「觸」考察推移〉,《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2卷第1號,頁162-165。
    24.中村了權〈原始佛教善惡業〉,《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4卷第1號,頁182-185。
    25.中村元〈十善成立〉,《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9卷第2號,頁498-503。
    26.中村元〈思想一般見無我思想〉,中村元編《自我無我──思想教根本問題──》,京都,平寺書店,1976。
    27.中祖一誠〈同置判斷(梵我一如)性格根據〉,《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7卷第1號,頁182-183。
    28.井上教順〈「正見」關一考察〉,《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卷第2號,頁170-171。
    29.井上善右衛門〈無道德的自律〉,《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5卷第1號,頁121-124。
    30.井上善右衛門〈業說無我說〉,《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4卷第1號,頁162-165。
    31.今西順吉〈我無我〉,《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卷第號,頁28-43。
    32.水野弘元〈十二緣起說特心理的見方〉,《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卷第1號,頁11-22。
    33.加藤宏道〈斷惑論特質〉,《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3卷第2號,頁471-。
    34.北炷利親〈十二因緣有〉,《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8卷第2號,頁152-153。
    35.平川彰〈原始佛教倫理〉,《佛教倫理思想展開》,東京,厚德社,昭和50年。
    36.平川彰〈無我主体──自我緣起的理解、原始教中心〉,中村元編《自我無我──思想教根本問題──》,京都,平寺書店,1976。
    37.玉井威〈施設〉,《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7卷第2號,頁212-214。
    38.玉城康四郎〈解脫關考察〉,《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3卷第1號,頁39-46。
    39.田中教照〈八正道展開修行道論〉,《佛教學》,第9.10特集號,頁111-144。
    40.田村芳朗〈法緣起〉,《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卷第2號,頁145-146。
    41.吉原瑩覺〈自我自己〉,《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8卷第1號,頁290-292。
    42.宅見春雄〈佛教解脫論〉,《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卷第1號,頁129-130。
    43.安藤正見〈四部.四阿含四念處〉,《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0卷第2號,頁138-139。
    44.安藤正見〈原始佛教四念處〉,《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9卷第2號,頁146-147。
    45.池上和夫〈身語意三業〉,《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4卷第2號,頁736-740。
    46.池田練太郎〈思業思已業〉,《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0卷第1號,頁298-302。
    47.羽矢辰夫〈二無常〉,《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4卷第2號,頁56-61。
    48.羽矢辰夫〈空無我--原始佛教於〉,《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0卷第2號,頁12-16。
    49.羽矢辰夫〈尊業報輪迴〉,東京,《佛教文化》,第11卷第14號,頁56-64。
    50.舟橋一哉〈阿含緣起說二面(下)〉,《大谷學報》,第30卷第2號,昭和25年11月。
    51.舟橋一哉〈阿含緣起說二面(上)〉,《大谷學報》,第30卷第1號,昭和25年9月。
    52.舟橋一哉〈宿業宿命說.宿業說.宿業觀〉,《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卷第2號,頁153-154。
    53.佐藤密雄〈無我說〉,《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6卷第1號,頁52-61。
    54. 劫井尚夫〈二三問題〉,《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卷第1號,頁35-38。
    55.岡邦俊〈因緣法根本構造〉,《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5卷第1號,頁148-149。
    56.岩崎真慧〈.輪迴思想〉,《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5卷第1號,頁170-171。
    57.松尾寶作〈比較哲學十二緣起解釋〉,《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3卷第1號,頁140-143。
    58.松濤誠廉〈個全体關係〉,《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3卷第2號,頁1-8。
    59.金兒默存〈原始佛教於人間觀〉,《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卷第2號,頁176-177。
    60.金兒默存〈原始佛教於無我意義〉,《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卷第2號,頁262-265。
    61.金兒默存〈原始佛教於無明意義〉,《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卷第2號,頁151-152。
    62.金兒默存〈原始佛教於輪迴思想〉,《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卷第2號,頁108-109。
    63.金兒默存〈原始教於無明意義〉,《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卷第2號,頁151-152。
    64.長尾雅人〈佛教的主體性〉,《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卷第1號,頁49-54。
    65.南清隆〈-「沙門果經」六師外道〉,《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2卷第1號,頁158-159。
    66.春日井真也〈業施設論引用婆羅門〉,《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卷第1號,頁。
    67.柏原信行〈-佛教惡業論〉,《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2卷第2號,頁47-50。
    68.皆川廣義〈佛教教理上傳道原理一考察緣起說中心〉,《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8卷第2號,頁913-915。
    69.宮本正尊〈緣起說upadana考察〉,《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2卷第2號,頁437-441。
    70.宮地廓慧〈原始佛教於緣起說無我說位置〉,《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7卷第2號,頁187-190。
    71.宮地廓慧〈悟緣起說〉,《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7卷第2號,頁53-60。
    72.宮崎作〈Karma-prajapti解說〉,《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0卷第2號,頁146-147。
    73.真野龍海〈初期佛教倫理思想-善位置-〉,《佛教倫理思想展開》,東京,厚德社,昭和50年。
    74.荒井行央〈意志行動「業施設論」無間業論〉,《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1卷第1號,頁122-123。
    75.高峰了州〈緣起法緣已生法〉,《龍谷大學論集》,第353號,頁77-85。
    76.高橋審也〈jvika業思想(二)〉,《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2卷第2號,1974.03,頁432-436。
    77.高橋審也〈原始佛教於無我我(一)〉,《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8卷第2號,頁258-263。
    78.高橋審也〈--業思想〉,《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1卷第2號,頁140-141。
    79.森章司〈原始佛教於無我說〉,《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0卷第2號,頁346-349。
    80.森章司〈-阿含無常.苦.無我說〉,《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9卷第2號,頁338-341。
    81.渡邊文耛〈有涅槃問題〉,《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2卷第2號,頁167-170。
    82.湯田豐〈梵我一如〉,《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5卷第1號,頁176-179。
    83.雲井昭善〈佛陀時代社會觀〉,《大谷學報》,第36卷第2號,昭和31年9月,頁18-32。
    84.雲井昭善〈初期佛教資料順世思想〉,《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5卷第1號,頁180-183。
    85.雲井昭善〈原始佛教倫理〉,《大谷學報》,第30卷第4號,昭和26年6月。
    86.雲井昭善〈原始教citta構造〉,《佛教學》,第9.10特集號,頁25-51。
    87.雲井昭善〈順世思想關二傳承〉,《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9卷第2號,頁24-30。
    88.雲井昭善〈輪迴無我〉,《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卷第2號,頁280-282。
    89.雲井昭善〈輪迴思想的根據〉,《大谷學報》,第34卷第2號,頁1-12。
    90.雲井昭善〈善惡應報思想〉,佛教思想研討會編《惡》,頁91-114。
    91.遊龜教授〈行為論理〉,《龍谷大學論集》,第336號,頁63-78。
    92.福原亮嚴〈科學思想業說關涉〉,《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0卷第1號,頁265-268。
    93.增田英男〈無我主體性〉,《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4卷第2號,頁110-113。
    94.橋浦寬照〈十二緣起(二)〉,《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2卷第1號,頁160-161。
    95.橋浦寬照〈十二緣起(三)〉,《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3卷第1號,頁278-281。
    96.橋浦寬照〈十二緣起〉,《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1卷第1號,頁114-115。
    97.藤田正浩〈原始佛教於緣起一切法〉,《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3卷第1號,頁274-277。
    98.尾慈〈十二支緣起體系構造〉,《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0卷第1號,頁348-351。
    (三)英文部分
    1.Austin B. Creel, “Contemporary Philosophical Treatments of Karma and Rebirth”,(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6),pp. 1-14.
    2.Francis Srory, “Karma and freedom”, Kamma and Its Fruit , ed. Nyanaponika Thera, (Srilanka: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 1990),pp. 74-80.
    四、工具書
    1.水野弘元《-語辭典》,東京,春秋社,1989。
    2.赤沼智善《漢巴四部金阿含互照錄》,台北,華宇出版社,1986。
    3.荻原雲來編纂《漢對照梵和大典》,東京,講談社,昭和六十二年。
    4.雲井昭善《-語佛教典》,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97。
    5.謝國平譯《漢譯牛津實用英文法》,台北,東華書局,1988年。
    6.T.W. Rhys Davids and William Stede “The Pali Text Society’s Pali-English Dictionary”, London , The Pali Text Society, 1979.
    7.Robert Caesar Childers “Dictionary of the Pali Language” , Kyoto, Rinsen Book Company, 1987.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