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何依娜
Yi-Na Ho
論文名稱: 小單位行動學習評估指標建構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Assessment Index of Bite-size Mobile-Learning
指導教授: 方崇雄
Fang, Chung-Hsiu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Department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9
中文關鍵詞: 小單位學習行動學習評估指標
英文關鍵詞: bite-size learning, mobile learning, assessment index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33下載:3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究小單位行動學習評估指標之建構,主要研究目的為:(一)了解各項指標的認同度;(二) 建構小單位行動學習評估指標; (三)依據研究結果,提供數位內容課程設計及課程規劃者作為發展行動學習課程之參考。本研究採用文獻探討、專家訪談及修正式德菲法,依據文獻分析及專家訪談之結果,編製「小單位行動學習評估指標建構專家問卷」作為研究工具。
    依據研究目的,本研究獲致以下二項結論:
    一、 本研究顯示各項指標認同度達到意見的收斂並且達成高度一致性。
    二、 本研究所建構之小單位行動學習評估指標,架構共涵蓋個人學習歷程、小單位行動學習的特性及內文安排方式三個部份,分為五個主構面,其下共涵蓋解碼歷程、文字上的理解、推論上的理解、理解上的監控、行動載具可負擔性、行動載具的、友善性、行動載具的多功能性、閱讀舒適度及標題的吸引力等十個次構面及30個指標項目。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onstruct the learning assessment index on bite-size mobile-learning. There are three main research goals: (1) To discuss the different framework’s learning assessment index and each target approval order. (2) To construct the learning assessment index on bite-sized mobile-learning. (3) By constructing this index, curriculum designers and digital content industrial are able to utilize it in creating class room material for learning. We use the references from experts in the above mentioned fields, historical literatures, and modified Delphi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literature and expert interviews, we established "The questionnaire of bite-size mobile-learning assessment index" to be the study tool.
    The study concludes with the following findings. (1) This study of assessment indexes have high common consensus and stability. (2) The assessment index of bite-size mobile-learning in this study has 3 parts such as the personal reading process, characteristic of bite-size mobile-learning and arrangement of content. There are 5 mainly constructs surface and 10 sub-constructs such as decoding, literal comprehension, 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 comprehension monitoring, affordability of the device , user friendly of the device, the device versatility, comfortable to read, the heading attractiveness etc., and 30 assessment indexes.

    目錄 謝誌 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V 目錄 VII 圖次 IX 表次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 6 第四節 研究步驟 8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六節 重要名詞解釋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小單位學習的基礎探討 11 第二節 行動學習的基礎探討 17 第三節 使用行動載具進行學習之基礎探討 20 第四節 摘要策略的基礎探討 25 第五節 評估指標的理論基礎 3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7 第四節 資料分析方法 38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討論 41 第一節 專家訪談資料分析與討論 41 第二節 修正式DELPHI問卷發展方式 49 第三節 小單位行動學習評鑑指標項目認同度 55 第四節 修正式德菲法三回合統計結果與分析 61 第五節 專家填答穩定性考驗 93 第六節 研究結果與討論 9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05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08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 110 參考文獻 111 附錄一 訪談大綱 117 附錄二 訪談內容一 119 附錄三 訪談內容二 125 附錄四 第一次修正式德菲法問卷填答說明 137 附錄五 第二次修正式德菲法問卷填答說明 147 附錄六 第三次修正式德菲法問卷填答說明 159 圖次 圖1-1 研究步驟流程圖 8 圖2-1 台灣行動通訊用戶基本需求 21 圖2-2 台灣行動通訊用戶分佈圖 22 圖3-1 修正式德菲法研究步驟 33 圖3-2 指標建構架構圖 34 表次 表2-1 傳統學習與小單位學習的相異點 16 表3-1 訪談專家背景介紹 35 表3-2 問卷填答專家群樣本 36 表3-3 問卷填答專家群背景介紹 36 表4-1 企業導入數位學習之瓶頸 45 表4-2 影響小單位行動學習的重要因素 48 表4-3 小單位行動學習評估指標構面、項目及內容 50 表4-3 小單位行動學習評估指標構面、項目及內容(續) 51 表4-3 小單位行動學習評估指標構面、項目及內容(續) 52 表4-3 小單位行動學習評估指標構面、項目及內容(續) 53 表4-3 小單位行動學習評估指標構面、項目及內容(續) 54 表4-4 個人閱讀歷程認同度 56 表4-4 個人閱讀歷程認同度(續) 57 表4-5 小單位行動學習特性的認同度 58 表4-6 小單位行動學習特性的認同度2 59 表4-7 內文安排方式的認同度 60 表4-8 各回合問卷回收率 61 表4-9 第一次問卷個人閱讀歷程描述統計呈現結果 63 表4-10 第一次問卷個人閱讀歷程建議事項 64 表4-11 第一次問卷行動載具的特性描述統計結果 66 表4-12 第一次問卷行動載具的特性建議事項 67 表4-12 第一次問卷行動載具的特性建議事項(續) 68 表4-13 第一次問卷小單位行動學習的特性描述統計結果 69 表4-14 第一次問卷小單位行動學習的特性建議事項 70 表4-14 第一次問卷小單位行動學習的特性建議事項(續) 71 表4-15 第一次問卷內文安排方式的描述統計結果 72 表4-16 第一次問卷內文安排題目建議事項 73 表4-17 第二次問卷個人閱讀歷程描述統計呈現結果 75 表4-18 第二次問卷個人閱讀歷程建議事項 76 表4-19 第二次問卷行動載具的特性描述統計結果 77 表4-19 第二次問卷行動載具的特性描述統計結果(續) 78 表4-20 第二次問卷行動載具的特性建議事項 78 表4-21 第二次問卷小單位行動學習的特性描述統計結果 79 表4-21 第二次小單位行動學習的特性描述統計結果(續) 80 表4-22 第二次問卷小單位行動學習的特性建議事項 80 表4-23 第二次問卷內文安排方式的描述統計結果 82 表4-24 第三次問卷個人閱讀歷程描述統計呈現結果 84 表4-24 第三次問卷個人閱讀歷程描述統計呈現結果(續) 85 表4-25 第三次問卷行動載具的特性描述統計結果 86 表4-25 第三次問卷行動載具的特性描述統計結果(續) 87 表4-26 第三次問卷小單位行動學習的特性描述統計結果 88 表4-26 第三回合小單位行動學習的特性描述統計結果 89 表4-27 第三次問卷內文安排方式的描述統計結果 90 表4-28 第三次問卷收斂性評估 91 表4-28 第三次問卷收斂性評估(續) 92 表4-29 第二、三次問卷成對樣本檢定 93 表4-29 第二、三次問卷成對樣本檢定(續) 94 表4-29 第二、三次問卷成對樣本檢定(續) 95 表4-30 小單位行動學習評估指標 99 表4-30 小單位行動學習評估指標(續) 100 表4-30 小單位行動學習評估指標(續) 101 表4-30 小單位行動學習評估指標(續) 102

    王健華、王燕超、田耐青、朱鴻亮、林佳蓉、李文瑞、計惠卿、鄧淑丰、楊美雪、蔡錫濤、張文山、梁朝雲、趙寧、羅綸新(譯)(2003)。P. M. Lester 著。視覺傳播。台北市:雙葉。
    李雅萍(2006)。2006年3月底止台灣上網人口。資策會FIND/經濟部技術處「創新資訊應用研究計畫」。2006年10月10日,取自
    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140
    周文欽(2005)。研究方法—實徵性研究取向(第二版)。台北:心理出版社。
    林世懿(2007)。透析國內通訊市場消費需求—2006台灣地區行動通訊設備調查。資策會FIND網站。2007年4月1日,取自
    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161
    林建雄、張善斌(譯)(2002)。Douglas A. Lind, Robert D. Mason & William G. Marchal著。商用統計學(第三版)。台北:前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邱瓊慧、謝秀月(2005),實境與數位學習整合環境中學習活動模式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技術報告。
    吳志衍(1999)。多階層分析在設計教育評量指標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姈蓉(2005)。行動學習環境下的數學步道及互動解題討論系統之建置與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政達(1999)。國民小學教師評鑑指標體系建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建興(2007)。2007年第一季我國行動上網觀測。經濟部技術處科專成果/資策會FIND網站。2007年5月25日,取自
    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171
    吳雅玲(2001)。德懷術及其在課程研究上的應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研究,9,297-306。
    莊秉元(2005)。工地管理人力規劃之研究—以學校建築工程為例。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莊順斌(2006)。06年全球行動用戶數將有26億,新興市場後起直追。經濟部技術處科專成果/資策會ACI-FIND。2006年10月10日,取自
    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news&id=4296
    翁鴻加(2001)。多文件摘要一些新技術及評估模型之建立。國立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怡伶(2005)。全球行動用戶將再擴增 亞洲是龍頭之區。經濟部技術處科專成果/資策會ACI-FIND。2006年10月10日,取自
    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news&id=3755
    陳勁豪(2006)。行動閱讀之圖文配置偏好。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鈺瑾(2000)。可調式之中文文件自動摘要。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陳麗珠(1999)。以德懷術(Delphi Method)評估台灣省教育優先區補助政策實施成效之研究。2006年12月28日,取自
    http://nknucc.nknu.edu.tw/~t1466/publication/publication-03-06.doc
    曾淯菁(譯)(2006)。Dan Steinbock著。30億眼睛在行動。台北市:商智文化。
    黃中宏(2003)。PDA小螢幕圖示配置與資訊呈現視認性之相關研究。私立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黃政傑(1987)。課程評鑑。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李隆盛(1996)。技職教育概論。台北:師大書苑。
    黃國禎(2005)。U-Learning時代的來臨與挑戰。2006年5月28日,取自
    http://www.elearn.org.tw/KMC/ExpertDefaultArticles/U-Learning%E6%99%82%E4%BB%A3%E7%9A%84%E4%BE%86%E8%87%A8%E8%88%87%E6%8C%91%E6%88%B0.pdf#search=%22%E9%BB%83%E5%9C%8B%E7%A6%8E%EF%BC%8Cu-learning%22
    楊世瑩(2005)。SPSS統計分析實務。台北市:旗標。
    管倖生、黃琡雅(2001)。視覺線索與認知風格對焦點注意力之影響。2001年人因工程年會暨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經濟部工業局(2005)。2005年台灣數位內容產業白皮書。台北:行政院數位內容產業發展指導委員會。
    經濟部工業局行動台灣應用推動計畫辦公室(2006)。行動台灣應用推動計畫。2007年5月20日,取自http://www.pwlan.org.tw/ct.asp?xItem=196&CtNode=462&mp=2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2005)。「U台灣」計畫啟動,RFID將帶來二次革命(2005年4月29日)。中華民國招商網新聞與活動。2007年1月22日,取自
    http://investintaiwan.nat.gov.tw/zh-tw/news/200504/2005042902.html
    葉亭佳(2007)。2006年12月底止台灣上網人口。資策會FIND/經濟部技術處「創新資訊應用研究計畫」。2007年3月31日,取自
    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165
    葉鎮源(2002)。文件自動化摘要方法之研究及其在中文文件的應用。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緒方廣明(2004)。ユビキタス・モバイル学習環境。2006年12月11日,取自:
    http://www.beatiii.jp/seminar/040904.pdf#search='Mobile%20learning'
    劉本炎(2000)。e-News.臺灣。台北市:正中。
    蔡易靜(2006)。2006年通勤族行動、無線關鍵應用服務需求調查。資策會FIND/經濟部工業局「電信平台應用發展推動計畫」。2006年10月20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138
    廖錦文(2002)。職業學校學習型組織指標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謝文欽(2006)。NCC「用戶迴路」與「台灣現階段推動之各項資通科技計畫」研析。政策週報,23。2007年1月29日,取自
    http://www.dpp.org.tw/policy/pub/Events.asp?ctyp=EVENT&catid=2469&ctxid=2591
    謝美寶(2003)。國小學生閱讀態度、家庭閱讀環境與閱讀能力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蘇哲君(2001)。中英雙語多文件自動摘要系統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Aderson, V. (1991). Alternative economic indicators. Lond: Routledge.
    Aone, C., Okurowski, M. E., Gorlinsky, J., and Larsen, B. (1999). A Trainable Summarizer with Knowledge Acquired from Robust NLP Techniques. In I. Mani and M. Maybury (eds), Advances in Automated Text Summarization (pp.71-80), MIT Press.
    Chen, T.W., Roschelle, J., His, S., Kinshuk, Sharplesm, M., Brown, T., Patton, C., Cherniavsky, J., Pea, R., Norris, C., Soloway, E., Balacheff, N., Scardamalia, M., Dillenbourg, P., Looi, C.K., Milrad, M., and Hoppe, U.(2006). ONE-TO-ONE TECHNOLOGY-ENHANCED Learning: AN OPPORTUNITY FOR GLOBAL RESEARCH COLLABOR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Technology Enhanced Learning, 1(1), 3–29.
    Curtis, M., Luchini, K., Bobrowsky, W., Quintana, C., & Soloway, E. (2002).Handheld Use in K-12 : A Descriptive Account. Retrieved Jul 28, 2006, from http://java.cs.vt.edu/public/classes/communities/readings/Curtis-Soloway-2002.pdf
    Dixon, K. (2006). Bite-Size Learning. TrainingZONE. Retrieved Jul 30, 2006, from
    http://www2.academee.com/html/news-case/articles/article-8.html
    Edmundson, H. P. (1968). New Methods in Automatic Extracting. In Mani, I. and Maybury (eds), Advances in Automated Text Summarization (pp. 23-42). MIT Press.
    Gagné(1985).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School Learning.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Gong, Y. & Liu, X.(2001). Generic Text Summarization Using Relevance Measure and Latent Semantic Analysis. In SIGIR, ACM, New Orleans, Louisiana, USA.
    Holzinger, A., Nischelwitzer, A., Meisenberger, M.(2005). Mobile Phone as a Challenge for m-Learning: Example for Mobile Interactive Learning Objects (MILOs). Retrieved Jun 15, 2006, from
    http://ieeexplore.ieee.org/iel5/9593/30313/01392855.pdf?arnumber=1392855
    Hovy, E. and Lin, C.Y.(1999). Automated Text Summarization in Summarist. In I. Mani and M. Maybury (eds), Advances in Automated Text Summarization (pp.81-94).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Kacmar, C.J. & Carey, J.M. (1991). Assessing the Usability of Icons in User Interface. Behavio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10(6), 443-457.
    Kim, J. H. & Hwang, D.(2000). Korean Text Summarization Using an Aggregate Similarity. In Processing of the 5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Information Retrieval with Asian Languages, ACM.
    Kupiec, J., Pedersen, J., and Chen, F. (1995). A Trainable Document Summarizer. In SIGIR, AMC, Seattle WA, USA.
    Mosaic Learning Ltd.(2005). Bite Sized Learning. Retrieved Oct 10, 2006, from
    http://www.mosaic-learning.co.uk/bitesizelearning.html
    Murry, J.W. & Hammons, J.O.(1995). Delphi: A versatile methodology for conduct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 Review of Higher Education, 18(4), 423-436.
    Nuttall, D.(1990). Choosing indicators. Making Education Count: Developing and using International Indicators. OECD, Paris.
    Reutzel, D.R. & Cooter, R.B.Jr. (1996). Teaching children to read: From basals to books (2nd ed.). New Jersey: Englewood Cliffs.
    Rush, J. E., Salvador, R., and Zamora, A.(1971). Automatic Abstracting and Indexing II. Production of Indicative Abstracts by Application of Contextual Inference and Syntactic Coherence Criteri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July-August, 1971. pp260-274.
    Salton, G., Singhal, A., Mitra, M., and Buckley, C. (1997). Automatic Text Structuring and Summariz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 33(2), 193-207.
    Sharples, M.(2000). The design of person of personal mobile technologies for lifelong learning. Computers & Education, 34, 177-193.
    Sharples, M., Taylor, J., & Vavoula, G.(2006). Towards a Theory of Mobile Learning. Retrieved Dec. 30, 2006, from http://www.mlearn.org.za/CD/papers/Sharples-%20Theory%20of%20Mobile.pdf
    Smith, W.(2003). Bite-sized learning gains strength. Director, 56(8), 36.
    The Mind Gym(2006). Bite-size Learning. Retrieved Sep. 14, 2006, from http://www.themindgym.com/index.php
    Trifonova, A.(2003). Mobile Learning –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Retrieved Dec. 15, 2006, from http://eprints.biblio.unitn.it/archive/00000359/01/009.pdf

    QR CODE